顾客价值及其驱动因素

合集下载

顾客价值及其管理

顾客价值及其管理
第三十一页,共51页。
VIP客户——这种类型的客户数量不多,但消费额在企业 (qǐyè)的销售额中占有的比例很大,对企业(qǐyè)贡献 的价值最大,他们位于金字塔的顶层,一般情况下占企 业(qǐyè)客户总量的1%左右。
主要客户——指的是除VIP客户外,消费金额所占比例较 多,能够为企业(qǐyè)提供较高利润的客户。这种类型 的客户约占企业(qǐyè)客户总量的4%。
第十三页,共51页。
2. 格鲁罗斯的顾客价值(jiàzhí)过程 理论
从关系(guān xì)营销的角度阐述顾客价 值,由于关系(guān xì)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因此顾客价值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 间内体现出来,将之称之为价值过程。 在紧密的关系(guān xì)中,顾客可能会 将重点从独立的提供物转向评价整体的 关系(guān xì)。(钢铁企业供应商、中 法关系(guān xì))
第十页,共51页。
(三)根据顾客的价值 顾客对企业的价值是不尽相同的,很多公司或企业80%的
盈利,只来自20%的客户。形成一个(yī ɡè)“金字塔”式的 客户结构。
VIP客户(约1%)
主要客户(约4%)
普通(pǔtōng)客户(约 15%)
小客户(kèhù) (80%)
图1-1 客户金字塔结构
第二十九页,共51页。
(二)从企业产品服务的角度
(1)零售消费者——要求产品质量好、价格 低、外型好、售后服务完善等;
(2)企业客户——要求产品的兼容性好、质 量好等;
(3)代理商——要求产品性价比高、供货渠 道通畅、售后服务完善等;
(4)内部客户——要求良好的企业关怀、光 明(guāngmíng)的企业前景,信息交换迅
内容(nèiróng)

市场营销的顾客价值

市场营销的顾客价值

市场营销的顾客价值企业经营没有顾客信息,就像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一样荒唐。

企业需要的是质量评审流程,一个在整个企业内传达外部顾客要求的框架体系。

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企业才能积极主动地管理好顾客关系,把顾客关系作为有价值的企业资产。

时间一长,用它就能提供一套测量系统,把提高质量的努力同经营绩效。

市场营销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顾客需要的满足为导向,然而真正重视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全面分析却是从二十世纪50年代才真正开始。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向全面的买方市场发展,消费者在市场交换活动中的主动地位越来越明显,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企业营销活动的早期市场营销理论已经很难解释当时市场中所出现的许多现象。

这时从行为科学角度研究企业营销活动的购买者行为学派开始出现。

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开始用于市场营销的研究,从而使购买者行为的研究最终成为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购买者行为理论认为,企业在其营销活动中必须认真研究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规律及其特征,因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即使有同样类型需求的消费者,购买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只有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才能有效地开展企业的营销活动,真正把握住企业的顾客群体,顺利实现同顾客之间的交换。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总价值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也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科特勒将整体顾客价值与整体顾客成本之间的差额部分定义为顾客让渡价值,并认为顾客满意度由顾客让渡价值的大小决定,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模型给我们提供了对顾客价值的总体认识,对笔者在本文中如何细分顾客价值以指导。

罗兰德·拉斯特提出的顾客资产模型中将顾客资产的驱动因素定义为价值资产、品牌资产和维系资产,这是本文顾客价值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通过研究发现价值的形成具有高度的个人色彩和习惯性特征,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价值的定义是:价值就是顾客根据他所付出和所获得的感受而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评价.这种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对价值的理解为企业以不同的方式为不同顾客创造顾客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同时使企业面对需求各异的顾客时感到困惑.顾客价值中有三个需求层次,相比以往任何时候,消费群对品牌产品的消费欲望、特征、要求、使用效能等要丰富、严格、实际得多,稍有松懈或猫腻,消费者马上就能觉醒和顿悟,这也是企业经营和市场营销陷入重要困境的关键所在。

顾客感知价值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述评

顾客感知价值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 H mm r C a y .enier gh opr t nM . 1 a e hmp R egnei e rot i [ 】 】 M, J nt C ao
Ha p rBusne s, 993 re i s 1 .
了 经销商、 终端用户, 而且延伸到了客户的心理领域, 由 需要 、 欲望、 需求直至满意 , 即营销管理不仅包括 了客户 营销 , 更包括顾客的需要营销 、 欲望营销、 需求营销和满 意营销。 营销管理的后端不仅扩展到了生产营销 , 而且延 伸至研发营 质量营销等多个领域, 销、 这有助于钢铁企业 从以生产管理为重点向全面营销管理转变 ; 同时, 该流程 有助于钢铁企业调整营销思路 ,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标
准, 对那些远离客户需求的企业活动进行适当控制 , 企业 营销效率将会有一个明显提高。
3 钢铁企业营销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
【】 er g nC, bi Tas t g uies en ier g 2 B rn t O l h i o e R.r l i s s R eg ei n an B n n n i o o o l e eutJ Id sil nier g 19 , n t m i sl [. n uta E gne n ,9 5 tB t n R s] r i
自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顾客感 知价值 (ut e csm r o pr i d a e CV e e e l ,P )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和企业经 c v vu 理关注的新热点。A & T T的研究结果表 明顾客感知价值
前提和目的。
2 扩展 了营销管理的范畴 .
新型营销流程结构中始点、 终点、 节点的变化 , 使营
的终点是客户。 而在传统营销流程管理中, 于始点与终 由 点定位错误 , 导致责任流流通不畅, 如企业员工通常是向

基于不同竞争战略的顾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不同竞争战略的顾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 3 维系资产 的价值驱动因素。 随着关 系营销理论 的发展 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兴起 , 研究发现 , 关系对企业来说是有价值 的因素 。 s,为 , Rudv 影响维系资产的几个价值驱动 因素为常客 J 回报 活动 、 特殊识 别及对待活动 、 与顾客 的情感 交流 、 客 团 顾
体活动及知识学习活动。 二、 企业竞争 战略与顾客资产价值驱动因素
购买 的顾客而言 ,维系活动和关 系培养 活动能使这些顾客再
2 不 同的企 业竞争战 略对顾客 资产 价值驱 动 因素 的影 .
次与企业做生意的机会增多。
2 顾 客 资 产 价 值驱 动 因素 。Rut 出 了影 响 顾 客 资 产 的 . s 提
响 。企业 由于竞 争战略不 同, 产品定位及 目 标顾客各有不 同,

顾客资产 价值驱动 因素

顾 客 资产 及 其 价值 驱 动 因素
() 资产 的价值驱动 因素 。Ru认为 , 1价值 s t 提高价值资产
价值 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产品质量 、 降低价格 、 使顾客感觉更
便利 。
Ba br和De ho ( 96 首次提 出 了“ 客资 产 ” lteg t i tn 19 ) g 顾 的概 念 , 为要 赢得高价值 的顾 客 、 认 获得 高收益 的回报 , 就要将顾 客作 为资产来看待 , 实行资产化 管理 。同时, 给出了顾客 资产 的完整定义 ,即企业 的顾客资产就是企业所有顾客终身价值
(0 0 从如何驾驭顾客资产的角度 阐述 了他们对顾 客资产 的 20 ) 看法 , 并提 出了顾客资产模 型。他们认 为 , 企业能对顾 客的购 买决策施 加影 响的三个要素是价值资产 、品牌资产 和维 系资 产。 只要辨清企业 中最重要的资产 , 就可 以把管理重心放在这

什么是顾客价值

什么是顾客价值

什么是顾客价值?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把顾客利益置于营销活动的中心环节,认为为顾客提供服务,创造顾客价值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而,深入认识顾客价值的本质、来源、实现和评价,不仅是为顾客开发合意的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也是辨别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前提。

(一)顾客价值是什么?谈起价值,就不能不涉及到人的本质。

抛开了人的本质,价值问题是讲不清的。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假定“人”具有如下的特性:1、自利性,自利是人的天性,是人的行为的根源;2、理性或有限理性;3、追求效用最大化。

营销理论事实上秉承了“经济人”假设,但是由于无法解释人类生活的多样和丰富,又以“偏好”、“文化”等词藻作为补充,这不过给“经济人”冰冷的面孔增添了一丝人气而已。

由于“经济人”是对现象的归纳,又把人性推到了极端,所以解决不了价值问题。

迄今为止,最深刻阐述了人的本质的,当属马克思。

马克思的观点主要有两个:其一,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其二,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究竟哪一个最能反映人的本质,长期以来有着激烈的争论。

我们认为前者更正确。

因为前者内在地包含了后者,“自由自觉”不是在真空中的自由自觉,而是在指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自由自觉,它不仅包含了社会历史客体创造“人”的思想,而且指出了人要在创造历史中破除社会和自然的制约从而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本质。

同时,“人”不仅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后者的片面性是显而易见。

其实,若认为人的本质仅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就无法利用马克思的光辉思想研究市场营销问题。

然而马克思的真知灼见由于过于抽象而难以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了另一个与之等价的命题,即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觉的主体性,包含三部分内容:1、人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从构成他的社会舆自然关系中开拓主体性而发展;3、自觉性,开拓主体性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进行。

因而人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在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上生命活动,并以活动的自由自觉为终极目标。

品牌顾客价值 文献综述

品牌顾客价值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品牌的顾客价值与效用研究——以动感地带为例朱叶梅 09006210 市场营销62班1.顾客价值的内涵1.1载瑟摩尔的可感知价值理论载瑟摩尔(Zenithal)认为,在企业为客户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客户导向出发,把客户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

客户价值是由客户而不是由供应企业决定的,客户价值实际上是客户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 alue, CPV)。

载瑟摩尔(1988)在一项研究中根据客户调查总结出感知价值的4种涵义:1(1)价值就是低廉的价格。

一些客户将价值等同于低廉的价格,表明在其价值感受中所要付出的货币是最重要的。

(2)价值就是想从产品中获取的东西。

与关注付出的金钱不同,一些客户把服务或产品中所得到的利益看作是最重要的价值因素。

这实际和经济学中对效用的定义一样,是对从消费产品中获得满意程度的主观衡量。

(3)价值就是付钱买回的质量。

有的客户将价值概念化为“付出的金钱”与获得的“质量”之间的权衡。

(4)价值就是全部付出所能得到的全部。

一些客户描述价值时考虑的既有其付出的因素(时间、金钱、努力等),还有其得到的利益(产品、服务、信息等)。

1.2科特勒的可让渡价值理论科特勒是从客户让渡价值和客户满意的角度来阐述客户价值的。

所谓客户让渡价值(Customer Delivered V alue)是指总客户价值与总客户成本之差。

总客户价值(Total Customer V alue)就是客户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客户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是指客户为了购买一件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客户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见图1.1)。

21宝利嘉顾问,《品牌体验—价值和关系的成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p74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p43图1.1客户让渡价值示意图1.3 格隆罗斯的客户价值过程理论格隆罗斯是从关系营销的角度阐述客户价值的。

顾客价值驱动因素探析

顾客价值驱动因素探析
杖 仪宇

文匀花 全 汇 开 叶
顾 客价值 驱动 因素探析
梁礼海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 6 7 ) 601
摘 要: 顾客价值理论是市 场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 顾客价值已 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然而到目 前为止理论界对顾客价
值的驱动因素仍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在评价科特勒模型的 基础上, 提出了笔者对顾客价值驱动因素的 建议, 希望对企业的实践有所启发与帮助。
) 5 根贵,振宇 传算 在逆向 1周 曹 .遗 法 物流网 选 题中 应用 络 址问 的 研究田 . 中 管理 国 科学, 5, l 4 一 20 13 ) 2 47 0 (:
6 G 1 】 N M, E CHENG R. Ge et c 幻 i t坛 n i gor 仍胡d e g neenng o t n” 。 n P i 2口on 脚]. Ne y or , 丫, s : J h W帅 & S n , 洲2 一 . w k N. uA o n o s 2〕 〕 3 一 0 1
收。
社会价位
卜 性
恤 ,
障摊 忆
协脸价伯 醉合价值 程序性价值
卜 *、
洁感价值
卜、 ,
心理价值
有 成 1 形 本}
利失 无形成本
视 } 利
价 格
时间成本 箱力成本 机会 成本
图1 顾客价值的驭动因素
本和无形成本。 具体分解如下:
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 2 0 4 2 报, . . j z [ 冷杰 熊 .再制造逆向 , 寿刚 物流网 络选址 研究叶 物流 模型 技术, 5, 20 5 [31 CHING一 U CHU A he st c 习 i t知 o r t e Ouc目 d a d w n u i gor 叮f h oa n 肠一 n 一 c比a pr blem 田 tha t u r d o .EuroPe j ur a o O ~ 。 R二 玩 n a o nl f P 阎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研究概述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研究概述摘要:顾客感知价值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占据消费主权,企业为了使顾客满意、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加强自身竞争优势而产生的。

顾客价值被认为是提高顾客忠诚度、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它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企业所重视。

本文总结了顾客感知价值的不同定义、特性、维度划分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顾客价值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顾客感知价值、特性、维度划分、驱动因素一、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porter( 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买方价值链”的概念,并指出企业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要得到溢价的回报,它必须为买方所觉察,虽然porter 并没有明确给出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但为后人研究顾客感知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

zaithaml(1988)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在获取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

monroe( 1991)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比例”,认为”购买者的价值感知体现了对产品感知质量或感知利益与因支付而产生的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感知利得是与使用特定产品相关的实体特性、服务特性和特定使用条件下可能的技术支持;感知利失包括所有与购买行为相关的获得成本、运输、安装、订货处理、维修以及潜在的失效风险。

anderson(1993)等人认为,对组织顾客而言,顾客感知价值是组织顾客在和供应商的市场交易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服务和社会利益。

philip kotler( 1994)是从让渡价值角度来剖析顾客价值的。

他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预期顾客评估一个供应品和认知值的所有价值与所有成本之差。

总顾客价值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供应品中期望的一组经济、功能和心理利益组成的认知货币价值。

总顾客成本是在评估、获得、使用和抛弃该市场供应品时引起的一组顾客预计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客价值及其驱动因素
企业竞争说到底可以归结为顾客之争——顾客份额和顾客知识之争,而企业拥有的唯一战略武器就是:创造和交付优异的顾客价值。

(一)顾客价值的层次性与动态性
Zeithaml在1988年指出,感知价值是主观的,随顾客的不同而不同。

顾客对某一产品的期望价值不仅在不同顾客之间会所有差别,而且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的期望价值也会不同。

这表明顾客价值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在顾客与公司交往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激发顾客最初购买某种产品的属性可能不同于顾客购买后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标准,后者可能又不同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决定因素。

此外,引发顾客离弃的缺陷,也并不必然发生在顾客在使用产品时对主导价值评价的标准上。

类似地,Ravald在1996年做出了这样论述:“不同顾客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而这些资源显然影响着顾客的感知价值”。

事实上,在明确了顾客价值内涵的基础上,不难理解上述论断的科学性。

例如,感知所得可能因顾客而异(如有的可能要数量,另一些要高质量,还有的要便利),付出也可能有所不同(如一些顾客只关心所付出的金钱,一些则关心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

同时,顾客价值也可能因适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顾客在不同时间对价值的评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购买决策之前、实际购买过程之中和产品使用之后,顾客对价值的评估可能存在重大差异,因为在不同的时间阶段,顾客评判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购买阶段,顾客需要比较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而在产品的使用中或之后,顾客更关心的是所选产品的效用。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现象实际上已得到证实:Gardial,Clemons,Woodruff,Schumann及Burns(1994)的研究表明:顾客在购买产品过程中对价值的感知与使用过程中或之后截然不同。

即不同顾客可能有不同的价值感知,而同一顾客在不同时刻也会有不同的价值感知,即顾客价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后来,Flint等人在1997又进一步描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特征,列出了能够改变顾客价值感知的一些“触发事件”(Trigger event);而Woodruff(1997)教授基于信息处理的认知逻辑,提出了顾客价值的层次模型;在对 Woodruff(1997)文章的一篇评论中,Parasueaman(1997)指出,随着顾客从第一次购买到短期顾客再到长期顾客的转变,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全面、抽象:第一次购买的顾客可能主要关注属性层次的标准,但是短期和长期顾客可能关注的是结果层次和全局层次的标准。

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系统监测模型,把顾客区分为初次顾客、短期顾客、长期顾客和离弃顾客4种基本类型,并形象地论述了各自的动态变化。

在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与提升的基础上,图1描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层次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与供应商关系的深化,构成顾客金字塔的、具有不同特征的不同顾客细分市场上的顾客对价值感知所表现出的动态层次性。

该模型认为,顾客以途径—结果(means-end)模式形成期望价值,从最低一层开始,顾客首先会考虑产品的特定属性及其效能;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顾客根据特定产品属性对实现期望结果的贡献,而形成一种期望和偏好,反映在顾客价值上就是使用和拥有价值(第二层);同时,顾客也会根据产品属性对实现自身目标和目的的贡献,形成对特定使用结果的期望(最
高层)。

从分级表的顶部向下看,顾客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特定使用情境下各类结果的重要性。

相应地,重要结果又进一步引导顾客认定属性和属性绩效的重要性。

顾客使用同样的期望属性、结果和目标来评价产品,形成实受价值(received value)。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情境在顾客的评价和期望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使用情境发生变化,产品属性、结果和目标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顾客对互联网服务的使用在工作中和在家中进行娱乐这两种情景下的价值等级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顾客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
无疑,在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的过程中,单纯的产品质量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必须通过对顾客及其偏好的深入理解和与顾客的持续互动,识别顾客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变化动态。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顾客价值,构成顾客价值的来源呢?
目前,有关文献和许多成功企业的实践已经对这类问题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即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主要由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因素构成的。

然而,它们又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顾客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对它们进行评价的呢?对此,学者们似乎存在着不太相同的看法。

实际上,从我们对顾客价值的界定不难看出,其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

其中,感知利失包括购买者在采购时所面临的全部成本,如购买价格、获得成本、运输、安装、订购、维护修理以及采购失败或质量不尽人意的风险;感知利得是在产品购买和使用中产品的物理属性、服务属性、可获得的技术支持等。

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增加顾客感知利得或减少感知利失来实现顾客价值的提升:(1)增加顾客感知利得。

增加顾客感知利得则意味着产品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针对顾客需求设计产品和服务是增加顾客感知利得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对顾客需求和偏好进行分析,针对个性化的顾客需求设计和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力争实现企业提供物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完全吻合,甚至实现顾客可能渴望、但从来没有意识到的、超越顾客期望的收益,最大化顾客的满足感,都是增加顾客感知利得的有效途径。

此外,在核心产品上增加顾客认为至关重要的新成分,也能够为顾客提供独到的价值;(2)减少顾客感知利失。

在大多数文献中,对价值增值战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增加核心产品的价值。

诚然,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利得无疑可以增加顾客价值,但是,如果在顾客感知利得不变的情况下,降低顾客的感知利失无疑也是增加顾客价值的一条绝好途径。

为了减少顾客的感知利失,企业必须全面了解顾客的价值链及构成价值链的活动,掌握有关顾客需求和偏好的知识。

实际上,购买价格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程度也是影响顾客感知利失的要素。

同时,因延迟交货而发生的成本、因错误的定货处理而发生的成本和因担心供应商是否能履行承诺而耗费的精力或增加的心理负担等间接供应关系成本和心理供应关系成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在各项与感知利失相关的因素中,非货币因素往往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许多顾客把时间等看作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资产。

不过,增加顾客的感知利得和降低顾客的感知利失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例如,某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顾客的感知利得,同时也可以降低顾客的感知利失。

企业在顾客价值创造中的重要功能就是合理安排和协调各种价值创造活动,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图2从供应商的角度剖析了顾客价值的驱动模型。

无疑,市场导向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创造优异的顾客价值,而顾客价值创造活动中的活动或行为也会影响顾客感知利失和顾客感知利得,进而对顾客价值产生正面或负面的驱动作用,而优异的顾客价值往往可以促使顾客更大程度的投入、更强烈的合作意愿和满意度,从而使企业获取更有价值、更深入的顾客价值驱动因素的信息和增强其交付优异顾客价值的能力。

同时,供应商的价值导向型活动——产品相关因素、服务相关因素和营销相关因素,如备选方案、产品质量、产品定制化、敏捷反应、柔性、可靠性、技术能力、供应商的形象、信任、
供应商与顾客的团结程度;价格、时间、努力程度、精力与冲突等构成了顾客价值的直接驱动因素。

类似地,根据Wolfgang Uaga等人的实证研究,实际上可以把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分成3类:产品相关特性,如产品的一致性、产品特征、产品范围、便于使用;服务相关特性,如供应的可靠性与敏捷性、技术支持、快速响应、产品创新、技术信息;与促销相关的特性,如形象、个人关系、公司的可靠性、公共关系、上游整合等。

例如,在他们对德国的流体食品(如奶制品、冰激凌与方便食品等)制造商的研究中,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的顾客价值内部审计发现,从企业的角度看,在驱动顾客价值的各项因素中,价格与质量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在构成质量的各项因素中,产品相关特性的重要性最大(51%),其次是服务相关特性 (34%),最后是促销相关特性(15%)。

而在驱动顾客价值的各项具体要素中,产品的技术特征(20%)、产品范围 (14%)和技术支持(13%),快速服务与响应(10%)和交货的速度与可靠性(8%)被认为是顾客判断价值大小并进而作出决策的主导因素。

而在对顾客的调研中发现,从顾客的角度看,在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中,质量的主动作用要远远大于价格的驱动力量,前者是63.3%,后者是36.7%。

(也就是说,在工业品市场中,顾客更看重的是质量,而对价格的敏感性则比较低)。

而在构成产品质量的各项具体要素中,产品的一致性具有最强的驱动力量,为19.8%,其次是产品的技术特性、使用方便性和完品范围,分别为18.4%、4.9%和3.0%;在服务相关特性中,交货的速度与可靠性具有最强的驱动效果,为7.8%,其次是技术支持与运用、快速服务与响应、产品创新和技术信息提供,表明其驱动能力的重要性为6.8%、6.5%、3.7%和 2.3%;而在促销相关因素中,公司的可靠性驱动能力最强,重要性为6.9%,其次为个人关系和ISO9001认证,重要性分别为4.1%和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