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钢结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件的建造结构形式,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效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造和工程项目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钢结构的起源和初期发展(19世纪)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钢材的生产和应用开始蓬勃发展。

首先,人们开始将钢材用于创造桥梁和铁路轨道等基础设施。

随后,钢结构逐渐应用于工业建造和大型公共建造,如工厂、仓库和体育场馆等。

这一时期的钢结构主要采用铆钉连接,具有较低的强度和刚度。

二、钢结构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初,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钢结构焊接连接逐渐取代了铆钉连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此外,钢材的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改进,使得钢材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这一时期,钢结构开始应用于高层建造、大跨度桥梁和水坝等工程项目。

钢结构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于提高建造的抗震性能和施工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钢结构的现代化发展(20世纪下半叶至今)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结构分析理论的成熟,钢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现代钢结构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使得结构更加精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同时,钢材的品种和规格也得到了丰富和完善,满足了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

在现代钢结构中,常见的构件包括钢柱、钢梁、钢桁架和钢板等。

这些构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或者预制构件等方式进行组装。

钢结构具有分量轻、强度高、刚度好、可塑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造、桥梁、石油化工、电力设备等领域。

此外,钢结构的发展也受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现代钢结构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和绿色建造技术,提高了建造的环境性能和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钢结构经历了从初期的铆钉连接到焊接连接的转变,从传统建造到现代化建造的发展,不断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施工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钢结构在未来将继续发展,为建造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件的建造结构体系,具有高强度、轻量化、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建造、桥梁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到现代化的钢结构体系。

一、早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钢结构发展的前身,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开始尝试将钢筋与混凝土结合起来使用。

1901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亨利·阿尔巴尼(François Hennebique)首次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建造中,标志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诞生。

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逐渐发展,建造的高度和跨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钢结构的初步应用20世纪初,钢结构开始在建造领域中得到应用。

1902年,美国建造师卡西尔·E·德·雷斯克(Cass Gilbert)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钢结构摩天大楼——沃尔特大厦。

这座建造的框架结构采用了钢材,大大提高了建造的高度和稳定性。

此后,钢结构逐渐应用于更多的建造项目中,如美国的帝国大厦、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

三、钢结构的发展和创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钢结构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发展和创新。

美国工程师弗朗克·洛伊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提出了空中花园的概念,通过使用钢结构,使得建造物内部可以拥有更多的空间,并且可以在高层建造上设置花园。

这一创新引领了后来的建造设计思路,为钢结构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

四、钢结构的现代化发展二战后,钢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钢材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得到了提高,使得钢结构的创造更加精确和高效。

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摹拟技术的应用,使得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更加准确和可靠。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钢结构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应用于建造领域,还广泛应用于桥梁、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五、未来钢结构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建造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钢结构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构成的建造结构。

它具有分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建造、体育场馆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1. 早期钢结构的应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结构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主要用于铁路桥梁和轻型工业建造。

由于当时钢材的生产工艺相对落后,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有限。

2. 钢结构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40年代)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钢材生产工艺的进步,钢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这一时期,钢结构逐渐应用于高层建造、大型工厂和桥梁等工程中。

例如,美国的帝国大厦、德国的埃森炼钢厂等都采用了钢结构。

3. 钢结构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7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钢结构的应用进一步扩大。

在这一时期,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航空航天设施、体育场馆等建造中。

例如,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中国的鸟巢等都采用了钢结构。

4. 钢结构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钢材生产工艺的革新,钢结构在建造领域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钢结构不仅应用于传统的工业厂房、商业建造等领域,还涉及到了更加复杂和大型的工程,如跨海大桥、超高层建造等。

例如,中国的上海中心、美国的自由塔等都采用了钢结构。

5. 钢结构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建造安全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钢结构将继续发展壮大。

未来,钢结构可能会更加注重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施工工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以及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同时,钢结构还有望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海洋工程、太空站等。

总结:钢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建造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从早期的应用到现代的高科技建造,钢结构在建造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建造要求的提高,钢结构的发展前景广阔,将继续为建造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遇。

我国钢结构的发展

我国钢结构的发展

我国钢结构的发展中国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如下:1、起步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内钢产量极低(仅135万吨/年),钢结构建设主要依赖于苏联的技术和经济援助。

在这一阶段,苏联援建了156项大型工业项目,包括鞍山钢铁厂、武汉钢铁厂、大连造船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等重要基础设施,推动了中国重工业体系的建立。

同时,全国各地设立了多个工业设计院和钢铁设计院,加强了钢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能力。

2、低潮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这一时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源短缺、经济波动和技术瓶颈等,中国钢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一段相对停滞和缓慢的时期。

3、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科技进步带动了钢结构产业的复苏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钢产量大幅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不断提升,钢结构在房屋、桥梁、塔桅、容器及水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4、强盛阶段(2000年至2010年)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0年至2010年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增加,钢结构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建筑用钢量显著提升,钢材品种规格多样化,钢结构住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等工程项目大量涌现,标志着中国钢结构行业进入了技术成熟、规模壮大的新阶段。

5、走向成熟与技术创新(2010年后至今)自2010年以来,中国钢结构行业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在国内市场广泛应用,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崭露头角。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钢结构以其环保、节能、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并在设计、制造、施工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完善。

6、未来展望钢结构在未来将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效的装配化施工、节能环保的绿色属性,以及智能建造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持续引领建筑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实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服务于中国乃至全球的高品质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造结构形式,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铁桁架结构到现代的高层钢结构建造。

1. 早期的铁桁架结构19世纪末,随着工业化的兴起,钢材的生产和应用开始迅速发展。

早期的钢结构主要采用铁桁架结构,该结构由钢材构成的桁架形式,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铁桁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和铁路桥梁等建造。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兴起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结构逐渐兴起,并在建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将钢筋和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钢材和混凝土的优点。

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造和桥梁等领域。

3. 钢结构的现代化发展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发展,钢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钢结构建造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

钢结构建造的典型代表包括高层建造、体育馆和桥梁等。

4. 钢结构的优势和应用领域钢结构具有许多优势,如高强度、轻质化、施工速度快等。

因此,在一些特殊的建造领域,钢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高层建造由于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和抗震需求,常采用钢结构;体育馆和展览馆等大跨度建造也常采用钢结构;此外,桥梁、矿井和海洋平台等特殊工程也是钢结构的重要应用领域。

5. 钢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钢结构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壮大。

未来的钢结构建造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加先进的钢材和施工技术。

同时,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施工将成为钢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提高建造质量和施工效率。

总结:钢结构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早期的铁桁架结构到现代的高层钢结构建造的演变过程。

钢结构的优势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钢结构的发展不仅为建造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经济和美观的建造环境。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标题:钢结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钢结构的发展历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钢结构的起源与发展1.1 早期钢结构的出现: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钢材的生产技术得到了革新,使得钢结构材料的应用逐渐普及。

1.2 工业化时代的推动:20世纪初,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钢结构在工业化时代得到了广泛应用。

1.3 钢结构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变革,钢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样化和普遍化。

二、钢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1 结构设计灵活性: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实现更大跨度和更高层次的建筑设计。

2.2 施工效率提升:钢结构采用预制构件,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2.3 环保可持续性:钢结构可以实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符合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钢结构在世界各地的典型案例3.1 城市地标建筑:如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采用了大量的钢结构设计。

3.2 体育场馆建筑:如中国的鸟巢、英国的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等,钢结构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3.3 桥梁建筑: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港大桥、日本的彩虹大桥等,钢结构为桥梁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四、钢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4.1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钢结构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4.2 绿色建筑理念:未来钢结构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

4.3 跨界融合创新:未来钢结构将与数字化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创造更多创新的建筑形式和设计理念。

五、结语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钢结构将在建筑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造材料的建造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可塑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建造、桥梁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1. 钢结构的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建造结构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砖木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大跨度、大空间的需求。

钢材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材料,因其优良的性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2. 钢结构的初步应用20世纪初,钢结构开始在建造领域得到应用。

最早的应用是在工业厂房和仓库中,钢结构的高强度和抗震性使得建造物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外力作用。

此外,钢结构还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和快速施工,大大提高了建造的效率。

3. 钢结构的发展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20世纪中叶,钢结构开始应用于大型商业建造,如高层办公楼、购物中心等。

钢结构的轻质化和灵便性使得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加开放、宽敞的空间,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4. 钢结构的应用拓展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钢结构在建造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

现代钢结构建造注重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通过优化设计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了建造物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钢结构还被应用于桥梁、体育场馆、航空航天等领域,展现出其多样化的应用前景。

5. 钢结构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造的需求不断变化,钢结构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钢结构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推动建造行业向更加绿色、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钢结构的设计和创造技术将不断改进,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效率,为建造师提供更多的设计可能性。

总结:钢结构作为一种先进的建造结构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建造领域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它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造项目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建造的需求不断变化,钢结构将继续发展并适应新的挑战,为人们创造更加夸姣、可持续的建造环境。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

钢结构发展历程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构成的建筑结构。

它具有高强度、抗震、耐久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的发展历程。

一、钢结构的起源钢结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逐渐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

最早的钢结构应用可以追溯到1889年的巴黎艾菲尔铁塔,这座标志性的建筑物成功地展示了钢结构的优势。

二、钢结构的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这个阶段,钢结构主要应用于桥梁和铁路车站等大型工程项目。

由于钢材的高强度和可塑性,钢结构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工业化发展阶段(20世纪20-4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钢结构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这个阶段,钢结构开始应用于工厂、仓库、体育场馆等建筑项目。

钢结构的优势在这些大型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跨度的屋盖结构和灵活的空间布局成为钢结构的特点。

3. 高层建筑时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50年代,随着摩天大楼的兴起,钢结构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钢结构的轻质、高强度和可塑性使得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更加灵活和安全。

著名的纽约帝国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物都采用了钢结构。

4. 现代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工艺的改进,钢结构在现代化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代化的钢结构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使得钢结构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钢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未来钢结构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采用可回收的钢材和节能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2. 高性能钢材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高性能钢材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发展历程
从铁被人们发现开始,铁就与建筑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人类建筑史上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大规模的运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还是从近200年开始的。

我国古代有许多运用铁构件建造的建筑,如公元694年在洛阳建成的“天枢”和公元1061年在湖北荆州玉泉寺建成的13层铁塔等。

欧美等国在1840年之前多采用铸铁建造拱桥。

在1840年后,随着铆钉连接和锻铁技术的发展,铸铁结构逐渐被锻铁结构取代,1846年到1850年英国人在威尔士修建的布里塔尼亚桥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该桥共有4跨,每跨均为箱型梁式结构,由锻铁型板和角铁经铆钉连接而成。

直到1870年成功轧制出工字钢后,形成了工业化大批量生产钢材的能力,强度高韧性好的钢材才逐渐在建筑领域代替锻铁材料。

20世纪初焊接技术和高强度螺栓的接连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除了欧洲和北美外,钢结构在前苏联和日本也获得了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重要的结构体系。

中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由于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缚,科学不发达,因此,长期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

直到19 世纪末,我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

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等技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掌握了各种复杂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全国各地已经建造了许多规模巨大而I 结构复杂的钢结构厂房、大跨度钢结构民用建筑及铁路桥梁等,我国的人民大会堂钢屋架,北京和1海等地的体育馆的钢网架,陕西秦始皇兵马佣陈列馆的三铰钢拱架和北京的鸟巢等。

轻钢结构的楼面由冷弯薄壁型钢架或组合梁、楼面OSB 结构板,支撑、连接件等组成。

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纤维板,以及胶合板。

在这些轻质楼迈特建筑轻钢结构住宅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 公斤的荷载。

的楼面结构体系重量仅为国内传统的混凝土楼板体系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其楼面的结构高度将比普通混凝土板高100~120 毫米。

钢结构建筑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达程度。

进入2000 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显著增长,因力明显增强,钢产量成为世界大因,在建筑中提出了要“积极、合理地用钢”,从此甩掉了“限制用钢”的束缚,
钢结构建筑在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增多。

特别是2008 年前后,在奥运会的推动下,出现了钢结构建筑热潮,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钢结构建筑迅猛发展,建成了大批钢结构场馆、机场、车站和高层建筑,其中,有的钢结构建筑在制作安装技术方面具有世界流水平,如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等建筑奥运会后,钢结构建筑得到普及和持续发展,钢结构广泛应用到建筑、铁路、桥梁和住宅等方面,各种规模的钢结构企业数以万计,世界先进的钢结构加工设备基本齐全,如多头多维钻床、钢管多维相贯线切割机、波纹板自动焊接机床等。

还有我们自行研制开发的弯构件加工设备和方法,数百家钢结构企业的加工制作水平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如钢结构制作特级和一级企业。

近几年,钢产量每年多达6亿多吨,钢材品种完全能满足建筑需要。

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材料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各种专业规范和企业工法基本齐全。

可以看出钢结构的发展从过去的桥梁、铁塔到各类厂房,再到现在的多高层,大跨度建筑,高耸建筑,同时也正在发展轻钢结构,这都是由于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准性能好,建造过度快,工期短,综合经济效益好有直接关系,我国钢结构在国际已近领先状态,世界目前前十大高钢建筑有五个都在中国,可以看出目前钢结构在我国发展很好。

可以预计,随言我国经并建设的不断发展,邻结构的应用将继纹日益广泛,并将进人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如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但是,尽管我国目前钢产量居世界领先,因我国人口众多,按钢材的人均年产量计算,钢产量还很不够,因此在建筑工业中采用钢结构时,节约钢材仍然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这就要求不断提高钢结构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重视新型钢结构的应用和推广。

根据近年钢结构发展的状况,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方向:
(1) 逐渐发展和应用高效能钢材高效能钢材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研制山强度较高而性能又好的钢材,目前我国采用的钢材主要是是0235和0345 钢,0390 和0420 钢材在钢结构中的应用还较少。

北二是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钢材的有效水载力,更好地发挥钢材的使用效果、从而节约钢材。

(2) 钢结构设计方法的攻进口前。

钢结构的设计方达还属于近似死率设计法,这种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还有待发展,而且因为现在计算的可靠度还只是构件或某截面的可靠度,而不是结构体系的可靠度,同时现在的设计方法也不适用于疲劳计算的反复荷载或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结构形式的革新目前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支撑、框剪结构、简体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索网和素膜结构近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应用,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也日益推广,但随着结构高度的增高、跨度的增大,结构的革新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4) 钢结构的加工制造随着结构的发展,钢结构的制造工业机械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设计岩手,结合制造T艺,促进产品的定型化、标准化、系列化产品,以达到批最生产,降低造价。

经过对钢结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钢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目前钢结构在国内发展较好,但随岩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我国在国际上地位的发展,钢结构在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为此,在钢结构的材料、设计方法、结构形式和加T.制造方面还有很多研究的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