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心意拳秘传内功
胡耀贞的六合心意内功手打编辑版

六合心意内功主要是丹田功与四把。
一般在练“静动气功”恢复健康后,或健康的人练好站桩中的三体式之后,再锻炼丹田功与四把。
此功相传由明末清初姬隆风所创,于1959年胡耀贞进行整理。
六合心意内功,又名守洞尘技。
心意是指脑与意念,六合即指内三合与外气合二内三合即心与意合。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口有意即有气,有气即有力。
外三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概括地说,就是上与下合,左与右合,前与后合。
六合心意,互为联系,结为一起,以心意支配六合,以六合贯串心意。
三体式姿式身体正立,双足并拢,右足尖向外45度角,左足向前迈步约2尺左右着地。
身体向下坐,使双腿屈曲,要求左膝骸骨与左足跟,右膝与右肩,一百会与会阴穴呈三条直线口双肩下沉,两前臂上伸,两肘下垂夹肋之两侧,左手食指尖与肩平,其余四指屈曲呈弧形。
左手食指尖、左足尖、鼻尖三点呈一平面与背部垂直,亦即使眼观鼻,鼻对脐。
左手指尖在身体之前正中向上与肩平。
当左臂定势之后,右手缓缓下按至小腹前,手心斜向下,拇指尖正对肚脐。
亦可变换为右足右手向前,左足在后。
三体式站桩练法先练开合劲,次练伸缩劲,再练收放劲。
(l)开合劲::站好只体式,放松,人静,气沉丹田,自感丹田吸指肚脐内有气感,意视脐内之气向命门,稍定,以候丹田之气到达命门,在命门与两肾的中间有两个窍位,用意念将命门之气向外开放至两窍,然后两窍之气向命门会合。
这样一开一合多次,约5~10分钟,然后缓缓散步。
(2)伸缩劲::站好三体式,放松,人静,气沉丹田,意念手足之气往回收缩至中丹田(肚脐内),中丹田之气向外呼出,这时用意念将丹田之气,运伸至手指尖与足趾尖。
这样一伸一缩多次,约5~10分钟。
(3)收放劲::站好三体式,放松,入静,气沉丹田,用意念使上丹田与下丹田之气收归人中丹田,再用意念将中丹田之气放至上丹田与下丹田,约5一10分钟。
这三种方法呼吸,用在练意拳中的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的时候,当出手时,由丹田呼气,回手时往丹田吸气,这样一开一合、一伸一缩、一收一放,是六合心意内功中的基本功法。
六合心意拳内功

六合心意拳,乃内家拳之鼻祖,传系南宋岳飞首创.此六合心意拳内功系根据山西省戴文俊家传拳谱纂编而成。
若能日积月累,则智无不备,勇无不生,能进能退,能刚能柔,充实如太仓,浩渺似沧海。
习此艺者,必温文儒雅,肃穆端庄。
六合,即内三合与外三合。
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心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心意六合,就是以心意指导行动,行动贯穿心意,心意支配六合,六合寓有心意。
功法如下,一、练丹田:此为六合心意拳内功之精髓,即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
练丹田分为竖丹田、搂丹田、坐丹田、闸丹田、逞丹田五步,彼此互为靖合,不可绝然分开。
练功开始,先练运气。
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宽,入静,两眼轻闭,视力集中于祖窃(眼与心合)片刻,向上意视卤门,以意引气,向后猛下降气,经玉枕、大椎下行,同时垂肩沉肘,塌背,尾闾内收,两手随之下按,两膝微屈下蹲,气经下丹田顺两腿内侧下达涌泉。
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时,由涌泉顺两腿外侧上行,身体随起,意气行至两胯环跳时,两胯内缩,意气直抵会阴、稍停,由前身上行至中丹田,分两肋上行至璇玑,再经两耳至高骨处,上行至泥丸,下降至祖窍。
稍停,由祖窍至喉后,从体内直抵夹脊,走心窝至绛宫,经中丹田至下丹田。
稍停,提尾闾、提肛,经夹脊、玉枕至泥丸,再下降至上丹田。
稍停,由上丹田经口内气管至中丹田,达下丹田,复提肛;经夹脊、玉枕、泥丸到上丹田。
稍停,往中丹田回吸,将气集中于中丹田伏气(不是闭气),静守丹田,准备练丹田功。
1 .竖丹田:气伏丹田后,以意导气至上丹田,双手随之升起,五指并拢,手背向前(图1),至不能再升时,随意气由上丹田下降中丹田用抓劲下抓(图2 ),身体也随之下蹲,如骑马势。
先练单手,后练双手,反复练习,次数不限。
2.搂丹田:当意气回至中丹田时,手随之而回,同时钩手用搂劲,或从上往下搂,身随下蹲,成骑马势(图3 ),或从左右直搂,或两臂外伸转圈回搂(图4 ),或从前往回搂(图5 )均可,身皆取骑马势,交替反复多练。
秘传圣行心意六合拳

秘传圣行心意六合拳《少林与太极》1995.5张冰海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中华武术中著名的内家拳之一。
心意六合拳起源于明末清初龙峰(字际可,1602年-1683年)先生。
姬公根据鹰熊(英雄)斗志,取鹰形为进势、熊形为防守,来划分阴阳,又以枪法化为拳。
取龙、虎、鸡、鹞、马、猴、燕、蛇、鹰、熊10种动物的争斗技艺特点,来发挥挖掘人原始自然之本能,象形取意,立法为拳。
从此姬公始创了心意六合拳。
姬公将此拳艺传给了安徽人曹继武与河南人马学礼。
曹继武先生又传给山西祁县人戴龙帮,如今形成几大支派,有以戴氏为代表的心意六合拳、山西车派形意拳、河北深州形意拳,以及后来王芗斋先生所创的意拳(大成拳),都同源于姬公所传河南派心意六合拳应以马学礼先生为代表人物,他也是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开山之鼻祖。
马学礼先生为河南洛阳北窖马坡村人氏。
马学礼先生得姬公所传的心意六合拳后,回到洛阳在众穆斯林推崇下,在清真寺内办起了武学,传授拳法。
在当时此拳只在穆斯林之中流传,其弟子有:马兴、马三元、张志诚等,在洛阳地区将心意六合拳称之为‘教门拳”或“圣行心意六合拳”。
马学礼先生将心意六合拳与穆斯林的礼拜及生活习惯结合在一起,创出了一套具有穆斯林风格的心意六合拳。
所以现在原传心意六合拳有许多动作招势与礼拜里某些姿势是相同的。
在晚年他编著了一套心意六合拳谱,命名为“圣行心意六合拳”,并且嘱咐后人:非吾门穆斯林弟子,宁可失传,也不乱传。
外教人根本不可能学其艺,可见在当时严格程度。
以张志诚、马三元、马兴为主又分三支:以马兴传马梅虎、刘万义等一直在洛阳形成一支。
马三元传艾胞形成第二支。
以张志诚(南阳人)为主下传李政(鲁山人)、张海洲(邓州人),所以邓州也有一支,暂不提。
李政在鲁山传张聚、白先师,张聚传子张根、买壮图、马毛。
张根在十几岁时功力就十分深厚,不少拳家与之交手皆败北,但不幸年少夭折。
买壮图先生为心意六合拳的发展及传播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当时他与河北“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云深先生及山西车毅斋先生同齐名于武林。
心意六合拳功之悟(二)太极桩

心意六合拳功之悟(二)太极桩
,,,,,,
心意拳内功第二式,太极:
承无极式,身形不变,两手大指,中指相触呈倒三角形扣于脐,涵胸拨背,沉膀坠肘,自然曲膝,气息绵绵聚于丹田(脐之后,命门之前,会阴穴之上,心之下)。
两手掌捧腹,随绵绵气息自然起伏展束。
坎中水满意生心源,脾为后土肾为先天。
意马心猿坎位中安,心虚实腹身轻体健
百日纯功气足坚凝,得此妙道仙佛有缘。
水火既济性命双修,静极生动一阳来复。
我练功之体验,神意笼罩丹田,渐渐体会胎呼吸,(意观丹田开合,仿佛是丹田一开一合在呼吸而忘却鼻呼吸)。
练习时间约三十分钟左右。
太极图符见上图,意谓虚静至极,一阳初生。
我们常见的阴阳鱼图符实乃是阴阳两仪图,可谓静则为太极,动则生阴阳两仪是也。
六合心意拳秘要(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

六合心意拳秘要(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https:///is/eFjXPF8/评论:大道至简,绝招,秘笈就在看似平常的经验之中,本文虽短,精读细品,揣摩领会,必有所得。
六合心意拳是一种著名的内家拳术,相传为宋代名将岳飞所创,以后分为山西李作然(北派,练十二形,名“形意拳”),河南马元礼(南派,练十大形,名“心意拳”)二大流派。
后者有“宁带手传,不带口传,宁可失传,不可乱传”之训,向无拳谱流传。
在一次气功表演中,为了发扬这门拳艺,今将秘而不传的“六合心意拳”加以整理,以献读者。
六合心意举刚柔相济,内外兼练。
所谓“六合”,即“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和“外三合”(肩与静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其中光注重于“以意领气,心与意合”的内气锻炼,故名心意举。
心意拳的架式是仿效龙、虎、熊、马、猴、猫、鹤(鹰)、鸡、蛇等十种(北派形意十二形即上述十形加龟、鹊二形)动物的动作特点,编成套路,动作淳朴,讲求神似,一般先学基本拳,或先练其中一形,循序增加,贵在持之于恒,日久内劲自出,有健身防病之效。
现举心意拳中起势桩步与基本拳两式为例,谈谈练功要领:一、起势桩步立正式站立,左脚提起,伸向左前方,足跟着地,足尖上翘,左足跟与右足跟相距三寸,身体亦随之侧向于左,右膝胯微曲,呈半马步状站立(高低可据各人体力而定)身体要中正,不能前俯后仰,头如悬顶,两眼平视左前方,含胸松腰,敛臂提肛。
按上述架式站定以后,摒除杂念,意守丹田,舌尖舐住上鹏,牙关微用力作咬牙之状,但要“脸不露形”,全身松静自然,然后作鼻吸口呼的腹式呼吸(应以意识引导,不可强用拙力,方能做到“心意领气”。
吸则少腹微收,呼则引气下沉至丹田),先引丹田气下沉至两腿内侧以至足心,两脚十趾用力如爪地,复提气至丹田静守片刻,再随吸气引气上提,两臂同时上提,高与骼平,左手在前,沉肘垂腕,手心向下,五指张开,手指微屈,右手提至左手肘或腕旁,手掌亦如左手之状,此时,全身内外三合,其外形举诀谓呈“前如瓦楞后如锅”之势。
秘传六合心意拳内功

秘传六合心意拳内功一、炼气的阶段和呼吸法练拳术的人,首要的是炼气,其次才练筋骨肌肉和关节韧性的发达。
如果只在拳术形式上追求而不结合炼气的实际,将来拳术恐怕是没有成就的,对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微,拳技也不能达到上乘。
1.浅呼吸六合心意拳在炼气方面,是以呼吸作用为功、以气与力合为用而进行拳术运动的。
初学六合心意拳,首先用后天自然呼吸,使肺活量和肺容积增大。
气壮力大,勇敢过人,这是第一阶段。
2.中等呼吸当第一阶段有了功夫,然后再练后天返先天的腹式呼吸,使气深而藏,气量更加增大。
鼻吸丹呼,鼻呼丹吸,此谓腹式逆呼吸,呼吸时必须带呼声畅气。
因为逆呼吸所起的是吐故纳新作用,一旦肺气充足肺部扩大,便不能含胸、降气、气沈丹田,而肺细胞的过分膨胀,容易使肺出血,使身体反受其害。
所以炼气必须得法,这是第二阶段。
3.先天呼吸两个阶段呼吸得法,使拳术工、顺、真,再把气故意松开,放至足底涌泉穴,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庄子云:“真人之息通於踵。
”这是第三阶段的“先天呼吸”,也称“胎呼吸”,是儒道两家追求达到的“大周天”气运全身法。
二、丹田功六合心意拳是内功拳,全凭丹田之功。
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必须在炼内功的基本上练外功即练拳术。
丹田功有七种:竖丹田、搂丹田、坐丹田、闸丹田、开丹田、逞丹田、养丹田等。
这七种丹田功,互为结合,不能严格分开。
开始站立,两足与肩平。
先入静,“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即意)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
入静以后,进行周身运气(也叫贯气)。
贯气的方法是:两眼闭上,内视祖窍(眼与心合),稍停即向上意视,至囟门与意合一,这叫心与意合。
以意引气,向后往下降气,经玉枕、大椎、大杼、肺俞、气向下行,垂肩,沈肘,塌背,尾闾回收经下丹田顺两腿内侧下行达涌泉,此时两手随之下搂,两膝微屈而稍下蹲。
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此乃阴气下降),即由涌泉顺两腿外侧上行,身也随之而起,恢复原状。
心意六合拳功之悟:(一)无极桩

心意六合拳功之悟:(一)无极桩
心意拳内功第一式,无极式:
晨,面向东方,立正于天朗气清之地,面微仰,目平视。
敛情摄念,心无所想,目无所视,鼻无所嗅,耳无所听,神将守形。
天下地上,身体所系,心意渐渐与天地混沌一体。
息调则心静,息外无心,心外无息。
心静则神宁,神宁则清静无物,无物则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性灵,性灵则神充精凝,精凝则大道成,万象归根。
O,此圆即道之无极符号。
意谓虚空混沌。
此式为练功之预备式。
根据自身调息松体宁神之状况调整时间,或36息,49息,81息皆可,如单练此式,30分钟左右。
我练功之体验,调息,静心,宁神于性宫,(眉心后,枕骨前,两耳间),神意笼罩全身,当感觉身体不复存在时,神意已融化于自然之中,与天地混沌为一体。
心意六合拳功之悟系列功法揭密文章,均为作者自己原创,内容详实,别具一格。
合符道门医家之法理,又为拳武之精妙练法,欢迎关注。
《心意六合拳内功秘传方药》

《心意六合拳内功秘传方药》一九九九年秋,我在洛阳地下防空洞闭关,随藏密金刚上师旺求扎巴的掌门弟子们修炼藏密噶玛噶举观音法二十多天。
期间认识了武汉的吴天明大居士。
他是武汉心意六合拳买金魁系的传人。
出关后他将心意拳内功丹等方药传授给我。
此方原是南方武林素有"江南第一妙手"之誉的心意拳大家解铁夫老先生据其师传,武、道、医相结合形成的内服方药,为的是更好地修炼内功、增进功力,其组方对调节五脏六腑亦有佳效。
吴天明得之于解老后人,然后常施药予体弱多病者,效果极佳。
吾尝运用于临床,确有独到之处!今传出,愿武林秘技造福更多有缘人…黄芪100克,枸杞、人参各45克,黄精、核桃仁、熟地、去核红枣、蒲公英各30克,柴胡、桃仁、红花、川芎、三七、元胡、生白术、炙附片各20克,全当归、川断、干姜、阿胶、防风、葛根、仙鹤草、灵芝草、上肉桂、白荳蔻、麻黄、甘草、冬虫夏草各10克。
注:以上为原方,经师兄们验证,现在多以三十克西洋参代替人参,而避免了温补太过的弊端。
身体很弱者加紫河车50克。
(又:经实践,若用15克金蝉花代替冬虫夏草,其效堪比10克真品冬虫夏草!价廉效卓)。
晒干,粉碎成细末,或散剂或蜜丸。
每天服三次,每次九克(大蜜丸即9克)。
饭前一小时,淡盐水送服。
一到二个月为度。
该方配伍主要是调节五脏,补肾阳滋肾阴,补脾益中,温里散寒,调补先天后天,理顺中焦。
补心养血调肝,益肺培壮真气。
五行通调,阴阳平衡,元阳旺气血通,百脉畅身体壮!上方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中风偏瘫、失眠、气虚、手脚麻木、关节疼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老寒腿、妇科病、前列腺炎、男科及亚健康等,无论内科、外科、骨伤科的慢性疾病均有很好的疗效!如能练习李少波的真气运行法或浑圆桩功则健身强身效果极其明显!练心意拳内功或丹道或易筋经或其他门派内功者,结合服此药精进神速妙用更多(过去很多的武功高手往往都精通骨伤科及中医药,他们的内功往往是结合了此类方药)…往昔有因练武功而落下一身伤病,或半途而废者极多!大都是因为或求速效或无内功技法或无方药调理肢体内腑而致气滞血瘀,劳命伤财,诚可叹可惜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合心意拳秘传内功
一、炼气的阶段和呼吸法
练拳术的人,首要的是炼气,其次才练筋骨肌肉和关节韧性的发达。
如果只在拳术形式上追求而不结合炼气的实际,将来拳术恐怕是没有成就的,对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微,拳技也不能达到上乘。
1.浅呼吸
六合心意拳在炼气方面,是以呼吸作用为功、以气与力合为用而进行拳术运动的。
初学六合心意拳,首先用後天自然呼吸,使肺活量和肺容积增大。
气壮力大,勇敢过人,这是第一阶段。
2.中等呼吸
当第一阶段有了功夫,然後再练後天返先天的腹式呼吸,使气深而藏,气量更加增大。
鼻吸丹呼,鼻呼丹吸,此谓腹式逆呼吸,呼吸时必须带呼声畅气。
因为逆呼吸所起的是吐故纳新作用,一旦肺气充足肺部扩大,便不能含胸、降气、气沈丹田,而肺细胞的过分膨胀,容易使肺出血,使身体反受其害。
所以炼气必须得法,这是第二阶段。
3.先天呼吸
两个阶段呼吸得法,使拳术工、顺、真,再把气故意松开,放至足底涌泉穴,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前任後督,气行滚滚。
庄子云:“真人之息通於踵。
”这是第三阶段的“先天呼吸”,也称“胎呼吸”,是儒道两家追求达到的“大周天”气运全身法。
二、丹田功
六合心意拳是内功拳,全凭丹田之功。
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
必须在炼内功的基本上练外功即练拳术。
丹田功有七种:竖丹田、搂丹田、坐丹田、闸丹田、开丹田、逞丹田、养丹田等。
这七种丹田功,互为结合,不能严格分开。
开始站立,两足与肩平。
先入静,“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即意)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
入静以後,进行周身运气(也叫贯气)。
贯气的方法是:两眼闭上,内视祖窍(眼与心合),稍停即向上意视,至囟门与意合一,这叫心与意合。
以意引气,向後往下降气,经玉枕、大椎、大杼、肺俞、气向下行,垂肩,沈肘,塌背,尾闾回收经下丹田顺两腿内侧下行达涌泉,此时两手随之下搂,两膝微屈而稍下蹲。
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此乃阴气下降),即由涌泉顺两腿外侧上行,身也随之而起,恢复原状。
意气到两胯环跳穴时,两胯内缩,意气由此而直抵会阴穴。
稍停,由前身上行,至中丹田分由两肋上行,到璇玑穴再分由两耳後高骨处上行至泥丸,下降祖窍。
稍停,由祖窍至喉头,从体内直抵夹脊,再直通心窝至降宫,经中丹田至下丹田。
稍停,提过尾闾(并提肛),经夹脊、玉枕至泥丸,下降至上丹田。
稍停,由上丹田经口内入气管至中丹田而达下丹田,复提尾闾,经夹脊、玉枕、泥丸到上丹田。
稍停,由上丹田往中丹田收,下丹田也往中丹田收,将气都集中在中丹田,只收气,不出气,这叫伏气(指的是丹田之气不是呼吸闭气)。
然後静守丹田,准备进行练习丹田功。
1.竖丹田
按上法贯气,气伏丹田後,以意导气,由中丹田起至上丹田,手
随气之上行而升起,五指并扰,手背向前。
升到不能再升时,手随意气由上丹田下降中丹田而下落,降时手用抓劲。
单双手升降或先练单手後练双手均可,练单手时左右手替换升降。
无论练单手或双手,当升起时身体直立,当降落时身稍下蹲,如骑马势。
丹田与手之起落升降,反复练之不拘次数。
2.搂丹田
当意气回到中丹田时,手也随之而回。
回时勾手指如拳状用搂劲。
其搂法是:从上往下搂、从左右直搂和两臂外伸转圈回搂或从前面向回搂均可。
练从上往下楼,可与竖丹田结合而练。
意气与手升起时为竖,降落为搂,身也下蹲。
与练竖丹田不同的地方是手要搂至中丹田前,左右直搂,转圈搂,从前面往回搂,身体皆下蹲为骑马势,气伏於中丹田不动,出手如刀枪(直而硬),回手似勾杆。
练时上下、左右、前後可随意变化,不受次序限制,不拘次数。
3.坐丹田
心坐中丹田不动,身为骑马势,以意导气降到下丹田和涌泉,身不蹲,手掌向下随之而下按,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时复升至中丹田,手也随之抓力而上起,身复原。
单手单脚练和双手双脚练均可。
单手单脚的练法:以意引气经下丹田顺左腿达涌泉,身下蹲,左手随之向下按劲,左脚踏实,为阴;右手虚放胸前,右腿虚立,为阳。
气降到不能再降,手按到不能再按,意、气与身、手、脚即升起。
左右互换练习,方法相同。
双手脚练法:以意引气经下丹田顺两腿下达涌泉,双手随之由正
前方或左侧、右侧而下按均可,身皆下蹲,气降到不能再降,手按到不能再按,意气与身、手即升起,意气上升至中丹田时,双手似抓力提起,身体上升为骑马势,一上一下全以意气带动,如此反复练习。
4.闸丹田与开丹田
这两种练法前後是连接的,全是炼内气的功夫。
贯气以後,以心意将气收回丹田,只能往里收不能放出,如同关住水闸一样,将水蓄住不动,如古书上说:“内气不出,外气不入”。
这就叫闸丹田,也是聚气和伏气。
将闸伏於丹田之气,用意向四肢和周身散发,这就是开丹田;即将丹田之气发散於全身(不是发散於体外),也叫运气。
静守一会,以意将气贯满全身,它就会自动运行起来。
5.逞丹田
这不是一种单练功夫。
由於按以上功法久练,丹田之气越来越足,周身气力也就越大,练功发动以後,如同生龙活虎。
6.养丹田
练功达到动静自如的程度以後,静守丹田以养气,也不是单练方法。
古人云:“气为力之本,有形者为姿势,无形者为气功,二者必备,否则无用。
”要真正练好六合心意拳功,必炼内功,否则,单以体力和後天之气真正练好拳术的,几乎没有。
因此,养丹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