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市格局演变共79页

合集下载

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

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

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读?中国七大古都?有感—开封的兴衰及与地理环境的变迁任何一座城市的诞生无不受一定历史条件发展规律的决定和制约,但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低估,尤其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古城,位于黄河中下游的豫东大平原上。

从公元八世纪建城开始,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它曾经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与金的都城,所以开封又有“七朝故都”之称,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成为我国的七大古都。

一.开封的建立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开封这座城市的诞生源于春秋时期,这一带曾是郑国的领地,郑庄公命人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的意思,命名开封,作为当时屯粮储粟的地方。

起初规模很小,战国时期,魏国为了控制中原,与魏惠王九年把都城由安邑迁到今天开封这个地方,并在这里建筑了一座城,命名为大梁。

魏国迁都中原固然是为了避秦,并企图在中原地区称雄争霸,那么为什么偏偏会把国都选定在开封这个地方呢?当时开封附近的地理环境李长傅先生曾作出了如下的描述:开封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边缘,北纬34°12′到35°03′,东经113°52′到115°16′。

如果把华北大平原作为一个大三角形,开封正处于大三角洲的尖端附近,东北距渤海约500公里,西抵豫西丘陵地不过50公里。

开封地处黄河的冲积扇上,受河水冲击作用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为冲积平原,在有史初期,海拔不到70米。

华北大平原地盘同时也有沉降作用,所以变化很小,高度和今天相差甚微。

气候方面,据有关史料介绍,在距今8000年前到20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范围。

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3°到5°,降水量也比现在相对较多。

总体来说,上古气候比现在更加温和湿润,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

河流方面,上古时期的豫东黄河平原,称得上是水乡泽国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与淮河之间有许多河流,例如济水、濮水、涡水、沙水、颍水等。

开封城市变迁

开封城市变迁

开封城市变迁一、萌芽时期1、先夏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化产生的重要地区。

而从古代人类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情况来看,开封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于中心地带。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在开封一带活动,今开封城北8公里处有轩辕丘可以为凭;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不仅是大梁(开封)人,还是养蚕人的鼻祖;黄帝的史官仓颉曾在这里创作整理文字,今开封北郊遗存有仓王城、仓王庙、造字台等遗址和仓颉墓;黄帝的曾孙帝喾渔猎的沙海,在今开封城西北的黑池一带。

据考证,尧、舜、禹三帝均在开封一带行使政令,舜死后还葬在开封东北不远的鸣条。

而后来的夏朝,还在这里发生了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战役——鸣条之战。

2、夏翻开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数十位学者历时30余年合作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一幅夏代地图跃然纸上。

该地图集所载夏时期全图一幅,内容根据《诗经·商颂》、《左传》、《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世本(辑本)》、《史记·夏本纪》以及有关夏代考古资料编绘。

在今之开封附近,“老丘”二字清晰可见,并以“都城”规格标注。

由此可见,这个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夏朝都城,位置就在开封附近。

夏王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16年,史称老丘。

这期间,夏朝统治范围大规模扩大,向东达东海之滨,东南则达江淮地区。

农业和手工业较快发展,是夏朝由稳定发展到兴盛繁荣的重要阶段。

3、魏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

公元前361年,雄心勃勃的魏惠王力图称霸中原,于是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并称新都为大梁。

迁都后的第二年,魏惠王下令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修建一条运河,这条最早连接黄、淮的运河叫“鸿沟”。

鸿沟旧道从黄河的汊道(今河南荥阳县北)引水南下,经过今天郑州的中牟县注入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已干涸),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之后南下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两路汇入淮河。

开封城市分析

开封城市分析

2.防火问题
北宋东京的建筑密度很大,土地 利用率很高,防火问题也特别突 出,北宋时就设立了专门的消防 队(潜火队)和瞭望台(望火楼)。 潜火队: 京城每相隔约三百步设 立军巡铺一所,住铺兵五人,主 要任务是夜间巡警,防查火情。 望火楼 : 如果《营造法式》记 载的望火楼“基高十尺”为砖砌, 则其台基高度折合公制三米有 余。
外城
卧牛城
据实测,宋外城 并非正南北向, 外城东西二墙是 北偏东约8度.这 种不规则形状, 大致与地磁子午 线吻合,由一偏 角的出现.整个 宋外城呈近菱 形.故有“卧牛 城”之称。
开封城摞城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古都,然而,历 代兵火使这座昔日气势恢宏的繁华都城残破凋 零,滔滔黄河水更使期数次淹没,最后淤没于 地下数米之深。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大 部分都城由于兵火水患城毁国亡诸原因,都采 取了抛开旧都城,另选新址营建新都城的做法, 而古都开封,虽历经兵火水患,但基本上都是 在旧址上屡淹屡建,城市坐标基本固定,城池 没有移动,中轴线不变。
从汉至唐:坊呈方形,外围以墙,住户墙内开门,坊 门设官看护,早晚定时启闭。
五代后:允许在街道两侧“种树掘井,修盖凉棚”, 从而为打破封闭的里坊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北宋:为恢复封闭的里坊制,曾做了不懈努力。
仁宗景祐年间:随着商业经济潮流的冲击,宋廷不得 不做出让步,允许临街开设邸舍。此标志着里坊制度 的彻底崩溃。
北宋开封一历史背景二城市选址三城市布局四城市里坊制初探五城市建设六城市娱乐空间北宋东京的前身是唐朝的汴州原是一个地方的首府它位于黄河中游的大平原上正当大运河的中枢水陆交通便利手工业和商业相当发达
城市建设之
——开封
简介
开封是一座 具有悠久历史的 文化名城。地处 中原腹地、黄河 之滨,是中华民 族的主要发祥地 之一,迄今已有 2700多年的历史。

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规划思想

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规划思想

中国城市规划史论文班级:城市规划0802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开封城市历史演变———布局特点和规划思想关键词:北宋都城、汴京、城市规划、开封、发展演变摘要:开封位于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中游豫东平原的南岸,又名汴梁,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七朝故都”由此而来。

她在历史上有过启封、大梁、浚仪、东京、汴京、祥符等名称。

北宋东京城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一种特殊类型,在城市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着非凡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的开封,在经历了一段历史的繁华梦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走向落寞。

现如今,在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下,开始苏醒。

正文:开封附近是我国古代文化最先发展的地区之一。

开封由魏朝发展以来,在北宋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成为名盛一时的城市。

然而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如诗如梦的繁华岁月,古都开封终于走完了自己城市发展史中最令人神往的路程。

由开封在历史上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开封进行分析。

萌芽时期(北宋以前)据正史记载,开封城出现在春秋郑庄公时代(前743——701年)。

战国时代,七雄逐鹿中原。

地处关中的秦国逐渐强大,六国莫不懔然。

为避强秦压迫,原在山西安邑建都的魏国,于公元前364年迁都大梁,并筑大梁城。

从此给了开封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开封也从此成为一国之都。

这在开封的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公元前225年,秦大将王贲攻魏,决河水以淹大梁。

三月城破,魏亡,大梁毁坏殆尽,一代名城付之流水。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封子刘武为梁孝王,先都开封,后迁商丘。

南北朝时,开封先后改称梁州、汴州,由县治改为州治,沉寂了数百年的开封重又发展起来,成为北魏对南朝作战的水运交通线上的八大仓库之一。

隋炀帝时期开凿的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中段就是沟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

开封城市格局演变

开封城市格局演变

1、地上悬河的威胁
黄河泛滥导致 河流淤积,从 此‚四大漕运‛ 开始落没。 同时,开封周 围湖泽消失, 开封成为茫茫 沙海。
开封之“城摞城”
开封由于其水陆交通优势,漕运便 利,商业繁荣,经济发达,成为一代 古都,但随后由于黄河边的地理位置 饱受水患之苦,逐渐走向没落。
如今,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开封 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 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 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
城市发展与规划史
——开封
· 开封的兴起与衰落 · 开封城市公共设施 · 开封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开封兴起(春秋-汉朝)
仪邑是开封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早的名字,春秋时期,仪邑 城是卫国的一座小城。战国时期的大梁就是在仪邑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魏国为了控制中原, 把都城由山西安邑迁都至仪邑,名为“大梁”。之后的浚仪是 由大梁发展起来的。
清代城墙
清康熙元年,重修开封府 城,在明城废墟上重 建一 座新城,‚各门营建,一 如旧制‛,均沿袭明代模 式。道 光二十一年,黄河 从城北张家湾决堤,开封 城墙再 次遭受黄河的浩劫。 次年二月,重修开封城, 历时一年半。 重修后的开 封城墙,周长22里70步, 墙的髙厚都有所增 加,城 门升髙丈余。这就是今日 之开封城墙。
明代洪武元年重筑开封 府城’在金城基础上 ‚始内 外蝥以砖石‛ 。此时全部包 砌青砖的城墙,周长20里190 步,髙3丈5 尺,宽2丈1尺, 池深1丈,阔5丈。城门五: 东曰丽景,南 曰南薰,西曰 大梁,北曰安远,东北曰仁 和。 明代官兵为淹李自 成起义军,竟掘黄河大堤, 造成大水灌城,使得‚开封 旧城郭俱被泥沙围拥地下, 垣形 卑甚‛,残破不堪。
6、城市商业空间的改变

开封城市格局演变PPT课件

开封城市格局演变PPT课件
为避开强秦侵扰,更重 要的是为了进取中原而谋取霸业, 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 惠王迁都开封兴建了著名的大梁 城。
2.黄河----大型引黄水利工程(鸿沟运河)
迁都不久,魏惠王 就组织大批人力在附近开 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即历 史上有名的鸿沟。
魏惠王自荥阳引黄河 水入圃田泽,然后开大沟, 引圃田水东流,经大梁城北 再折,南入颖水,涡河。
战国到北宋是黄河有利于开封城市不断向上发展的时 期。
1.黄河----战国魏大梁城的兴起
开封作为城市, 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 期当属战国时代魏都 大梁城。
大梁
当时的大梁离 黄河比较远,黄河河 道本身又比较稳定。 灾少,其得以发展与 繁荣。
开封周围地势坦荡,一马 平川,河湖密布,水陆交通四通 八达,所谓:“大梁当天下之要, 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 荆湖之运漕”。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 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 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中心。
1、恢复江淮漕运
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柴荣,整顿朝纲, 改革弊制,在内政和军事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他三 次征伐南唐,夺得“淮南十四州”的土地,并恢复 了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955年,他 又发动10万民夫在原汴州城外筑外城。
淮”,扼漕运要冲,而逐步发展成为联系南北漕运的枢纽,成为资用富饶 的水陆都会。借助水运之便开封又渐渐发展起来了。
二、开封之建设
(唐——五代)
进入唐代之后,开封也是水陆便捷的大都会,唐玄宗天 宝元年(742年),汴州一度改为陈留郡。唐德宗建中 二年(781年),李唐的宗亲李勉到汴州任节度使,他 增筑周围达22里的汴州城。后来李希烈叛乱时,靠汴州 城阻叛军数月。

开封城市分析

开封城市分析

开封历代建置沿革简表
夏 自杼至胤甲共七世建都老 春 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
丘(今开封附近),约150 秋 筑“启封”城(现城南45
年。
战 里)。
国 公元前365年,魏惠王迁都大
梁,筑大梁城,魏又称梁。
秦 公元前225年。秦灭魏,设 魏 公元534年,设梁州,治所设
汉 浚仪县。
晋 在浚仪。
城市建设之 ——开封
简介
开封是一座 具有悠久历史的 文化名城。地处 中原腹地、黄河 之滨,是中华民 族的主要发祥地 之一,迄今已有 2700多年的历史。
开封是我国八 大古都之一,是中 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 工作先进城市,也 是河南省中原城市 群和沿黄“三点一 线”黄金旅游线路 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城。
公元1126年,金军攻破东京
公元907年,朱温建后梁,
城,北宋灭亡。
定都汴州,称东都,升汴
公元1214年,金宣宗迁都汴
州为开封府。
京。
公元937年,石敬瑭建后晋, 公元1232年,元设河南江北
定都汴州,东京,升汴州
行省,汴始为河南省会。后
为东京开封府。
改开封府为汴梁路。
公元947年,刘知远建后汉, 公元1358年,刘福通定都汴
大运河对开封的影响
大运河的开通, 使开封成了名副其实 的运河城市,为其以 后的繁荣发展创造了 极为有利的条件。 当时的汴州城就坐落 在汴河北岸,西接西 安、洛阳,东连江淮, 很快便成为南北物资 和人才的汇聚之地
三城
三、




四水
外城 里城 宫城
金水河 汴河 蔡河 五丈河
外城
1、共计12

开封的发展变化

开封的发展变化

建国后的开封
• 1948年10月24日开封解放,建国初期, 开封为河南省会
duang!!!
• duang!!!
• 但是,一向谦让的开封人民醉心于书法与花生糕的文化, 无心再做省会。于是他们在1954年把领导全体河南人 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交给了郑州
建国后的开封
• 玩笑之后的事实是这样的,自省会迁往郑 州之后,开封的城市地位一落千丈,大批 的机关、企业随政府迁往郑州,带走的不 仅仅是工厂,更重要的是大量精英人群。 留下的开封人主要是小市民阶层,工人, 个体经营者。全市的经济发展一蹶不振, 没有接受过任何政策倾斜。
关于开封的

现在
宋都气象
手绘“开封八都、东京汴 梁,史上著名公务员包青天的办 公地点,鲁智深修行的城市,冗 兵冗官冗费的最早国际化大都市 ,北方的水城。但现在已经趋于 沉静,平淡,舒缓。
• •
作为一枚开封人,说说对开封这座城市的爱恨情仇吧~ 首先它很小,基于老城格局扩建困难,在市区附近很少有宽阔的大马路,于是你 走到中山路大梁门那里总是堵堵堵,但还好交通秩序还不错,每到高峰期也都有 交警同志在指挥交通,挺辛苦的。
曾观大海难为水 除去梁园总是村
• 2014年开封旅游综合收入达192.6亿元,由传统观光型向 休闲度假型转型。
• “2014开封市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清明上河园达到
226万人次,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个亿。” 清明上河园
“开封的旅游文化产业基础已经奠定,今后10年将是发力
快跑的10年,尽管离打造国际旅游文化名城还有距离,但 一定会成为中部都市休闲两日游的目的地、独特宋文化的
定位让开封坚定了发展方向。
• 如今,在古城开封,由八大产业集聚区拼成的“经济马赛克群落”,呈现出 强劲的发展态势,完成了由量到质的脱胎之变,呈现出以汴西产业集聚区为 龙头,汴东产业集聚区和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为两翼,五县产业集聚区 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宜居、宜业、宜商,让开封这座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开封城市格局演变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