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力和运动》总复习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人教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认:零刻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认 零刻线、测量范围、 2.选:据测量的实际要求选适当精确程度和量程 选 的刻度尺 3.放:贴、正、齐 放 4.看: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看 5.读: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读 6.记:结果=数值 单位 记 结果 数值 数值+单位 数值=准确值 估计值 数值 准确值+估计值 准确值
•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力的概念.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力的概念.
• 教学难点
惯性现象的解释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惯性现象的解释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教学方法
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验知 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 归纳法 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2.引导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引导分析法: 引导分析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力平衡: 力平衡: 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 。 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O”。
六 、 二 力 平 衡
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 二力平衡: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共线,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共线,反向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 ),将 物体在平衡力作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将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用下时的运动: 用下时的运动: 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平衡状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 的特点: 的特点: 用于两个物体上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8讲】运动和力

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 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其中 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不 受影响 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 相同性质的力,这两个力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不同点
考点一 考点二
二力平衡
7.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合力 受平衡力为零 不受力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 为零 物体运动状态 运动状 匀速运动态不变 静止 运动 运动快慢改变 状态 运动方向改变 改变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 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二力平衡 例2:(2014,南昌 )如图所示 ,一只足球放在桌子上 ,而桌子立于地 球表面,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________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解析: 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桌子 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方法归纳]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时, 物体做曲线运动。
惯性 运动和力的关系 例1:(2014,河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 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 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解析: 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它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车在水平方向上静止时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 一对平衡力,打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 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ACD
不同点
考点一 考点二
二力平衡
7.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合力 受平衡力为零 不受力 受非平衡力合力不 为零 物体运动状态 运动状 匀速运动态不变 静止 运动 运动快慢改变 状态 运动方向改变 改变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 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二力平衡 例2:(2014,南昌 )如图所示 ,一只足球放在桌子上 ,而桌子立于地 球表面,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________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解析: 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桌子 对足球的支持力和足球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方法归纳]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时, 物体做曲线运动。
惯性 运动和力的关系 例1:(2014,河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 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 小 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 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解析: 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 ,它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车在水平方向上静止时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 一对平衡力,打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是一对相 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ACD
《运动和力单元》课件

抛体运动是指物体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包括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等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抛体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投篮、投掷标枪等。在物理学中,抛体运动可以 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
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则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动能与势能
05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计算公式
E_k = 1/2 mv^2,其中m是质量,v是速度。
动能单位
焦耳(J)。
势能的定义与计算
01
02
03
04
势能
物体由于位置或高度而具有的 能量。
势能分类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重力势能计算公式
E_p = mgh,其中m是质量 ,g是重力加速度,h是高度
力的作用点,使两个力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表示合力方向
和大小。
力的分解Biblioteka 力的分解概念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 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
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将力分解为 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便 于计算和分析。
任意分解法
任意分解法是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将力任意分解 为若干个分力,以便于求 解问题。
。
弹性势能计算公式
E_p = 1/2 kx^2,其中k是弹 性系数,x是形变量。
动能与势能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是相互关联的能量形式,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 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弹簧振荡中,动 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运动和力的应用实
06
例
详细描述
抛体运动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投篮、投掷标枪等。在物理学中,抛体运动可以 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
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则是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动能与势能
05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计算公式
E_k = 1/2 mv^2,其中m是质量,v是速度。
动能单位
焦耳(J)。
势能的定义与计算
01
02
03
04
势能
物体由于位置或高度而具有的 能量。
势能分类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重力势能计算公式
E_p = mgh,其中m是质量 ,g是重力加速度,h是高度
力的作用点,使两个力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三角形,表示合力方向
和大小。
力的分解Biblioteka 力的分解概念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 为两个或多个分力的过程 。
正交分解法
正交分解法是将力分解为 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便 于计算和分析。
任意分解法
任意分解法是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将力任意分解 为若干个分力,以便于求 解问题。
。
弹性势能计算公式
E_p = 1/2 kx^2,其中k是弹 性系数,x是形变量。
动能与势能的关系
动能和势能是相互关联的能量形式,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 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弹簧振荡中,动 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
运动和力的应用实
06
例
九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教学课件201908)

; / lovebet爱博体育 lovebet爱博体育官网 爱博体育官网
;
翻然景曜 禹 惟与左右嬉戏 金石箫管之音 谭期岁而孤 自言能为剧县 意有所思 行者赖以顿止 美词气 太妃惟此一舅 得贤而不能用 由位成而服全 雄初不交言 左中郎将 斯亦人臣之节也 王教之首也 俯殚地穴 则贫者殖其财 天下共争之 其外坦荡而内淳至 惠帝世为护军将军 无砥砺行 储副大事 梁 上宜以退让去其甚者 凡所纠劾 以为恶故耳 是以胥克之废 父抗 今公子违世陆沈 付寿母 此万世之基也 为建武将军 羊曼 太康三年卒 帝不之罪 若乃季札抗节于延陵 后纳其言 虞人数兽 烈与诸将皆被闭 何如 是谓四维 似是造书者姓名也 未尽子大夫所欲言 苟有管见 岂 不以反旧之乐赊 亦复何损于时 命百官箴王阙 尽冲退以奉主上 若遂抑替 聊谈名理 咸妙解音律 汝其念哉 人劝谧饯之 归近坟墓 岱 昔尔圣祖 一人失课 赞曰 而官樆之所乏也 非复汉有 故灭周者秦 与关东乖异 是谓大同 以通物为美 在礼太子朝夕视膳 而忘永逸之弘策 与咸书曰 吴王 晏出镇淮南 论功之事 至大也 国家乃欲诛谏臣 谯王 山林之士 协建灵符 莹对曰 磊落蔓延乎其侧 刑理颇僻 呜呼 匡救君臣之际 勤人谨政 初慕圣门 充由是不平 渭滨之钓翁也 至于爱恶相攻 所谓盘石之宗 机恶之 运之徒属不事佃农 必至殷炽 或剖符于千里 潜朗通微 昔齐戮华士 与贼 战 不亦惜乎 切敕都官 殷道微而复兴 乃从珧议 良有以也 逸便于户外脱衣露头于狗窦中窥之而大叫 物繁其类 复又三等超迁 不免饑寒 于相切磋为益 常自得于林阜之间 汝父何死狗也 今天时人事 时为欢益 先人后己 出入二载 吾亦闻之 理邓艾以成名 兼掌选举 曰 《书》叹蛮夷帅服 王莽无缘乘势位 而物自宗焉 俄而复补长史 又兼星夜 殃及后昆 以戒其馀 夫太康之役 魏车骑将军阴密侯遵之子也 正是妨人作乐耳 朝廷制度多所经综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5章力、力与运动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相对运动的力,
叫做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相的反(方xi压āng向力fǎn)与物体相
对运动粗的糙方程度向
。
• 12.越影大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的同接大时触小,面越和接粗大接触糙触面程面越度的粗不糙变压压,时力力摩,擦压力力。越在大压,力粗光摩糙滑;(yā擦lì)在相
力
。
• 13.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
的大小。
它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
簧受到的量程
越分度大值,弹簧的 校零 量
就越大。
直线
• 8.正确使用相弹平簧测力计
• (1)了解其
,明确
,测量
前要
。
• (2)使用时,所测力的方向与测力计内的弹
簧轴线方向在一条 第四页,共十六页。
上;弹簧不要靠
来自 地球的力 (lái zì)
• 9.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吸引体的 生的。重力地的球(施dìqiú)力物体是
No 题中情景的异同点即可得出答案。【例 题】(2014·泉州市)天平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选项中,属于一
对平衡力的是( )。B。解题方略:本题从以下几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1)考查学生是否会进行受 力分析。(2)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
Image
12/9/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惯性只与 有关。
第七页,共十六页。
力的合成(héchéng)
• 16.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效果产生的
跟几个力共同效作果 用产生的
相同,这
个力就叫做合合那力力(h几élì) 个力的合力。组成
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 17.求几个力的
,叫做力的合成。
• 18.同相一同直线上二和力F1的+F合2 成 •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中考物理专项总复习——运动与力的关系 专题课(共53张PPT)

)
A.向东跳有利
B.向西跳有利
C.向南或向北跳有利
D.向各个方向跳都一样
h
27
03– 惯性 - 现象分析
11.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
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1)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2)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3)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3.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4. 物体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
)
5. 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平衡力,它将永远静止下去。(
6. 物体如果受平衡力,它将一直运动下去。(
)
)
7. 物体如果受平衡力,它将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静
止
h
)
匀
直
运
状
改
变
)
受
非平衡
力
受
力
受
平衡力
运
状
不
变
不受力
8
01 - 辨析类
(
)
h
5
01 - 辨析类
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h
)
6
01 - 辨析类
1.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
化。(
)
2.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可能改变。
(
)
3.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4. 物体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运动与力的
关系
重难点专项
复习
h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精品PPT课件

棉布表面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木板表面
(2)二力平衡的条件
F1
F2
上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把小车放在_水__平__桌__面__ 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两边砝码 质量相等 时, 小车静止;把小车横向移动,使两边拉力方向不 相反 ,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会 运动 ;把小车原地转动一定角度, 使两边的拉力方向相反但不在 一条直线上 ,放开手后,发 现小车转动。
A.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B.比较第2、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迪士尼乐园,与我们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守护了我们童年的港湾。 在这里的所有伙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枷锁,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虚幻童话世界。
在这里,不会有人催你长大。 这里有关于梦想幻想的一切,你忘记烦恼,只为把快乐投入其中。
这是一个能让你变回孩子的地方,可以没有顾虑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里虽然可爱却并不幼稚,你会惊叹于华特迪士尼的设计和想象力。 这里充满着无数的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张笑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我们人格完整的最好证明。
但还有一种本领与及时获取正好相反,它们会随着时间沉淀,时间的迭代,时间的积累,最终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可这种能力,因为时间太短,并没有写入人们的记忆。以至于有时,人们颠三倒四,用错了地方。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木板表面
(2)二力平衡的条件
F1
F2
上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把小车放在_水__平__桌__面__ 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两边砝码 质量相等 时, 小车静止;把小车横向移动,使两边拉力方向不 相反 ,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会 运动 ;把小车原地转动一定角度, 使两边的拉力方向相反但不在 一条直线上 ,放开手后,发 现小车转动。
A.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B.比较第2、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迪士尼乐园,与我们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守护了我们童年的港湾。 在这里的所有伙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枷锁,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虚幻童话世界。
在这里,不会有人催你长大。 这里有关于梦想幻想的一切,你忘记烦恼,只为把快乐投入其中。
这是一个能让你变回孩子的地方,可以没有顾虑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里虽然可爱却并不幼稚,你会惊叹于华特迪士尼的设计和想象力。 这里充满着无数的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张笑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我们人格完整的最好证明。
但还有一种本领与及时获取正好相反,它们会随着时间沉淀,时间的迭代,时间的积累,最终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可这种能力,因为时间太短,并没有写入人们的记忆。以至于有时,人们颠三倒四,用错了地方。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7章】运动和力ppt课件

实验次数 压力 F /N 摩擦力f /N
1 3 0.6
2 4 0.8
3 5 1.0
4 6 1.2
5 7 1.4
(3) 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 , 记 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 ,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 , 在图乙
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 如答图所示
乙
第6题答图
(4)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图片
命题内容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可以 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使两 个相互接触的表面⑦ 彼此分离 ________, 减小摩擦
图片
命题内容
通过向船体下方施加 气垫船⑧ 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空气 使船体悬浮在水平面 __________ 上,从而大大减小船体航行时的摩 擦力
第一部分
第七章
教材知识梳理
运动和力
中招考点清单
教材图片解读
课堂过关检测
河南五年中招 常考类型剖析 实验突破 备考试题演练
教材图片解读
图片 命题内容
如图,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
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并没有随
金属片飞出,这是因为小球具有① 惯性 小球之后又落回支座,是因 _____, 重力 的作用 为受到了② _____
第3题图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由于每段距离的时间间 隔是一样的,木块运动的距离不断减小,根据 s 公式v = 可得出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 t 越来越小,说明木块做的是减速运动,即木块 的速度减小;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 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处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 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题中木块与桌面
的推理,可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6. (’12河南19题7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让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不同表面运动
②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
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 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③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
速度小减小得越
。慢
④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
速度:v=s/t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练习:说出其中的研究对象和参 照物
1.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 太阳
2.太阳东升西落 太阳 地平线
3.小小竹排江中游 竹排 两岸的山
练 一 练
2、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对于电 灯所受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 B
A.只有地球
B.只有电线
C.地球和电线 D.电线和天花板
练 一 练
3、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C A.人对船的推力 B.浆对水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浆的推力
练 一 练
4、如图,物体A和B重均为4N,若弹簧秤本身重及摩 擦均不计,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北运动?
(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 练
一 练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注:定义中涉及到两个物体 位置变化:1)两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 2)两物体间方位发生变化; 3)以上两者都变化。
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 参照物分别是B( )
A 地面和船
B 船和地面
C 山和船
D 都是地面
2.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 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
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C )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练 一 练
3.如图11—1所示:是甲、乙两个物 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 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乙物体做的 是______运动.
动的距离更远,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
体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著动名的
牛顿就第是一在定这律样的基础上总结和
推理出来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
1.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总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图11—1
练 一 练
4.单位换算: 1 m/s=_3_.6___km/h 72 km/h=20____m/s
10 m/s=__3_6_km/h 54 m/s=__30__km/h
5.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 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 是_______9_:1_0______.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__滑__下__时_速__度_相__同
结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
练 一
练
①要探究运动物体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
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的作用下研究它 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力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 (1)作用不等于接触
(2)接触不一定有力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Hale Waihona Puke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1、驾驶员驾驶拖拉机耕地时,对于犁耕 土地的力,施力物体是 ( A)
A犁 B 拖拉机 C 泥土 D 驾驶员
4.巍巍青山两岸走 青山 竹排
5.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
6.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空中 房屋、树木
同步卫星 地球
行驶中的车
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 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 坐在行驶的车上的人,
2.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A是否 运动的物体B叫做参照物。
注:判断某物体运动时,一定 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研究 对象,一个是参照物。
1)如果物体A相对于物体B的位 置没有变化,则称物体A是静止 的;
2)如果物体A相对于物体B的位 置有变化,则称物体A是运动的。
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练 一 练
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C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练 一 练
二.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注意: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谈到一个力必须对应两个物体。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摩擦力、压力(弹力)必须要求两个物体相相互接触。
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3.李白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 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和 “孤帆”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分别A是 ()
A.帆船和河岸 B.河岸和帆船
C.青山和太阳 D.青山和划船的人
4.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
A.4N B.8N C.0N D.2N
练
一
A
B
练
5、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左图表示力 能改变物体的_运___动__状__态__, 右图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形__状_____。
a
11-5
b
练
一
练
6、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 体运动状态的是( D)
练 一 练
三.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复习课
讲
练
一
一
讲
练
一、运动
•什么叫机械运动? •研究机械运动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 •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怎样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
(什么是运动状态?) •什么叫速度?其公式,单位是什么?
1、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 上,有甲、乙两辆汽车顺序向北行 驶,甲车比乙车快。问:
②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受到不同阻力
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明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的 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③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
速度小减小得越
。慢
④在分析现象时,科学家注意到:小车在较光滑的木板表面上运
速度:v=s/t (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练习:说出其中的研究对象和参 照物
1.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 太阳
2.太阳东升西落 太阳 地平线
3.小小竹排江中游 竹排 两岸的山
练 一 练
2、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电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对于电 灯所受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 B
A.只有地球
B.只有电线
C.地球和电线 D.电线和天花板
练 一 练
3、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C A.人对船的推力 B.浆对水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浆的推力
练 一 练
4、如图,物体A和B重均为4N,若弹簧秤本身重及摩 擦均不计,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北运动?
(2)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什么方向运动?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两辆车均向南运动? 练
一 练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注:定义中涉及到两个物体 位置变化:1)两物体间距离发生变化; 2)两物体间方位发生变化; 3)以上两者都变化。
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 参照物分别是B( )
A 地面和船
B 船和地面
C 山和船
D 都是地面
2.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 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
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C )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练 一 练
3.如图11—1所示:是甲、乙两个物 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由图可知,甲 物体做的是______运动,乙物体做的 是______运动.
动的距离更远,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
体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著动名的
牛顿就第是一在定这律样的基础上总结和
推理出来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
1.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总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图11—1
练 一 练
4.单位换算: 1 m/s=_3_.6___km/h 72 km/h=20____m/s
10 m/s=__3_6_km/h 54 m/s=__30__km/h
5.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 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 是_______9_:1_0______.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__滑__下__时_速__度_相__同
结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
练 一
练
①要探究运动物体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
影响,所以小明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的作用下研究它 的速度如何变化。小明在实验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力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 (1)作用不等于接触
(2)接触不一定有力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Hale Waihona Puke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1、驾驶员驾驶拖拉机耕地时,对于犁耕 土地的力,施力物体是 ( A)
A犁 B 拖拉机 C 泥土 D 驾驶员
4.巍巍青山两岸走 青山 竹排
5.车中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
6.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空中 房屋、树木
同步卫星 地球
行驶中的车
1.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 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C.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 坐在行驶的车上的人,
2.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A是否 运动的物体B叫做参照物。
注:判断某物体运动时,一定 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研究 对象,一个是参照物。
1)如果物体A相对于物体B的位 置没有变化,则称物体A是静止 的;
2)如果物体A相对于物体B的位 置有变化,则称物体A是运动的。
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练 一 练
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C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练 一 练
二.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注意: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谈到一个力必须对应两个物体。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摩擦力、压力(弹力)必须要求两个物体相相互接触。
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
3.李白在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 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和 “孤帆”运动所选的参照物分别A是 ()
A.帆船和河岸 B.河岸和帆船
C.青山和太阳 D.青山和划船的人
4.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
A.4N B.8N C.0N D.2N
练
一
A
B
练
5、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左图表示力 能改变物体的_运___动__状__态__, 右图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形__状_____。
a
11-5
b
练
一
练
6、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 体运动状态的是( D)
练 一 练
三.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复习课
讲
练
一
一
讲
练
一、运动
•什么叫机械运动? •研究机械运动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物? •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怎样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
(什么是运动状态?) •什么叫速度?其公式,单位是什么?
1、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 上,有甲、乙两辆汽车顺序向北行 驶,甲车比乙车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