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丽《维护受教育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维护受教育权》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维护受教育权》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

教学案例《维护受教育权》在教授本课时,我先从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让学生明白两点:(1)一个年纪这么大的老人,面对失败和挫折仍能锲而不舍地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了自己的目标去珍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受到心灵上的触动;(2)我们正处于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应好好把握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明白逝去的时光是不能再补回的,从而唤起他们学习的自觉能动性。

下面是我上本堂课的整个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新闻回放:《古稀老人赶考记》自从2001年教育部作出规定,我国高考报名取消年龄限制后,全国共有1.6万多26岁以上的大龄考生参加高考,在高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江苏省南京市72岁名叫汪侠的老医生,他是当年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

由于没有老师的系统辅导,01年和02年都没考入, 02年,南京医科大学破例收他为旁听生,但由于旁听生没有学籍拿不到毕业证,所以2007年6月7日,78岁高龄的汪侠老人三搏高考,再次落榜后,他没有气馁,2008年他又参加高考,并且壮志雄心地立誓08年他一定能考上!也许,在很多人眼中,一个古稀老人想上大学,也有机会上了,干吗还非要拿毕业证?要这证有什么用?汪侠老人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有了毕业证,他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帮人看病,将来还可以去社区或养老院,无偿帮人看病。

他说:“虽然我已经考到了医师资格证,如果连毕业证都没有,谁肯让我看?我这么大年纪了,就一个想法,为人民服务。

”【各抒己见】(1)汪侠老人为什么要四次参加高考,重回课堂?这给我们什么启示?(2)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精神?【讲授新课】板书:一、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师:虽然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护,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仍然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侵害。

如有个别家庭因为经济困难等原因不让孩子上学或中途终止自己的孩子上学;有的学校随意开除适龄学生或勒令其退学;有的学校办学环境受到来自社会上的不良干扰,如今年3月中旬,西藏的一些院校(民族学院、拉萨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大学、拉萨市二中、阿里各中小学)连续几日都遭到达赖集团的打砸烧抢。

7.1《维护受教育权》导学案

7.1《维护受教育权》导学案

编制人:李老师审核:_ _ 使用时间:第9周班别组别姓名7.1《维护受教育权》导学案第一课时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目标】:1、理解“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权利”2、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了解义务教育的保障,以及义务教育的使命)【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完成思考题:(要求请在卷上写出相应答案,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答案。

)一、预习提纲:1、什么是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的权利。

2、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①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因此,从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国家宪法和法律也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②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因此,从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

3、我国的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是指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4、是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5、义务教育实现的三个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师资保障1、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_ __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的权利。

A、文化教育物质帮助B、法定教育物质帮助C、纪律教育经济支持D、道德教育物质奖励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又是公民的;①基本权利②基本义务③最基本的权利④唯一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列宁说:“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的。

”这句话说明()A、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B、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D、劳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芬兰总统哈芬兰说:“具备世界最强竞争力的秘诀是教育。

”这说明()A、教育关系这个人的命运B、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C、教育已成为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问题D、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5、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教育()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②提高思想道德水平③提高技术业务水平④力争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①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②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③丰富和完善自己④享受现代文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7、据统计,目前全国约1.2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约13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资助。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单元71维护受教育权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七单元71维护受教育权教案粤教版

维护受教育的权利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同学们了解受教育权的内涵,知道我国宪法关于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理解教育对公民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意义,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饿一项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义务。

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探究分析能力;培养用已有知识论证自己观点能力;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同学们懂得去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增强社会责任感,能自觉树立起为祖国的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重点:知道受教育权的内涵难点:受教育既是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的原因课间听音乐《校园的早晨》一、导入:1、刚才我们听的音乐是校园的早晨,里边讲述了我们现在读书的美好时光,但是现在,尤其是西部的一些偏僻的山村,有些未成年人因为贫穷或其他的原因未能接受教育。

2、师:展示(大眼睛)她是谁?在哪里看过(录音)师:她的眼睛使我们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求,“我想读书,我要读书”,这是她的梦想,小女孩的梦想能实现吗?(能)板书标题: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师:希望工程不仅给受帮助对象学费,而且还会捐赠文化用品、衣物、书籍等。

从苏明娟的例子中,我们知道了什么?生A: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生B:每个公民受教育权都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师:非常正确,从苏明娟的例子中,我们知道了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这就是受教育权(引出受教育权的概念)。

受教育权: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师: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什么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说说这个问题。

三、新课教学1、导入:古稀老人上大学2001年教育部作出规定,进一步放宽参加高考的条件,取消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结果当年全国就出现25岁以上的考生16265人,最大的73岁,实际录取25岁以上学生19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2人。

据《南京晨报》报道,2002年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73岁的汪侠老人9月9日开始上学了,汪侠今年的高考成绩为213分,被南京医科大学录取为旁听生,与该校临床医学5年制的新生一起上课。

《维护受教育权》教案4

《维护受教育权》教案4

《维护受教育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维护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活动体验教具准备:每人一张信纸教学流程:【课前音乐】建国60周年歌曲:《国家》【导入新课】采用图片导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仔细观察,看谁能用最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这组图片的寓意。

板书:珍惜学习机会【讲授新课】师:但是,我们的同龄人小菲却面临着辍学的威胁。

她在网上发了这样一副帖子——<小菲的求救>(音频呈现)亲爱的朋友:您好!我真的是没有办法了,从那天开始,我一直都在掉眼泪,我恨他们为什么那么铁石心肠,我那么哀求他们,可他们却还是那么残酷地对待我。

我真要怀疑,我是不是他们亲生的?您能帮帮我吗?我要读书!……小菲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啊——去年,家乡遭遇地震后,小菲跟随父母来到浙江。

父母在一家餐馆打工,眼见餐馆生意红火,老板以每月700元的薪金招聘服务生,考虑到家境贫寒,而女儿小菲成绩在班里位列倒数,遂在未征得小菲同意的情况下,为其签订了应聘书。

小菲知道后,坚决反对。

但是,父母心意已决,以家中再无钱供小菲上学为由,逼小菲去餐馆报到。

师:如果你看到了这个帖子,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我来帮帮看>说一说:1、教育对小菲个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提示: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到底有没有作用?)(链接:招聘广告)操作目的:使学生明确“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2、你怎么看待小菲父母的行为?(提示:从公民自我发展的需要出发,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小组合作探究:小菲可以寻找哪些途径维护其受教育权?(板书)<关注社会>你还知道哪些青少年的受教育权被剥夺或侵犯的事例?温馨提示:可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思考。

【范文】《维护受教育权》教案2

【范文】《维护受教育权》教案2

《维护受教育权》教案2www.5ykj.com《维护受教育权》教案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难点是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程序:一、复习:1、填空: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______________的机会,以及获得__________的权利。

2、单项选择:在我国受教育()A只是公民享有的权利B只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c只是义务而不是权利D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不定项选择:在当今时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A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B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c才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D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二、导入新课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力资源总量大,但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文盲率偏高。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70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

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

到XX年,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13.9%,日本则是37.5%。

劳动力文化层次低,产业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矛盾突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

截止到XX年底,农林牧副鱼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要占到43.1%,其中文盲11.8%。

各行业中,职业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重低。

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

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

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

我国要在今后20年赶上发达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就必须大兴科教之风,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人才的基础过程抓起。

7.1《维护受教育权》导学案

7.1《维护受教育权》导学案

编制人:刘老师审核:_ _ 使用时间:第9周班别组别姓名教师评价第七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7.1《维护受教育权》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第一课时)预习课本P51—52【课前预习】(在试卷上写出想要答案,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答案)(一)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1、所谓受教育权利是指2、受教育权利是公民的之一,同时也是公民的。

3、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小链接)①②③④4、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呢?(1)就我们个人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不断地。

从,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2)从国家的角度讲,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是关键。

所以,从,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

(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5、义务教育是。

、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

其他特征:7、我国的义务教育分为和,共。

、我国法律规定:作为我国公民的适龄儿童和少年,无一例外。

任何个人和机构,剥夺他们。

9、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如何承担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1)2)(试一试,你掌握了多少?)完成P40—41选择题【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不懂的地方有哪些?(学会提问题会让自己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开动脑筋,方法总比困难多)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什么特征?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2、凡是作为我国公民的适龄儿童和少年,无一例外都能获得接受从小学到初中教育的机会。

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及少年入学就读,剥夺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维护受教育权》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2

《维护受教育权》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2

《维护受教育权》教案2www.5ykj.com《维护受教育权》教案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难点是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程序:一、复习:1、填空: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______________的机会,以及获得__________的权利。

2、单项选择:在我国受教育()A只是公民享有的权利B只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c只是义务而不是权利D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不定项选择:在当今时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A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B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c才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D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二、导入新课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力资源总量大,但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文盲率偏高。

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70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

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

到XX年,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13.9%,日本则是37.5%。

劳动力文化层次低,产业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矛盾突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

截止到XX年底,农林牧副鱼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要占到43.1%,其中文盲11.8%。

各行业中,职业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重低。

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

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

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

我国要在今后20年赶上发达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就必须大兴科教之风,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人才的基础过程抓起。

维护受教育权(第二课时)

维护受教育权(第二课时)

知识点
• 1、我们该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 育义务?(熟记) • 2、怎样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熟记)
我们该怎样珍惜受教育的
机会,履行受教育义务?
自觉接受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 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学习, 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做一个德、 智、体、美全面 发展的好学生。
拓展练习:
1、下列选项中,属于“受教育者”范围的是( D ) ① 少年儿童 ② 残疾青少年 ③ 退休职工 ④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王某夫妇认为读书无用,迟迟不让9岁的女儿上学 读书。王某夫妇的行为违反了( B ) ①刑法 ②宪法 ③义务教育法 ④未成年人保护法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⑴⑶⑷ D、⑴⑵⑷ 3、义务教育中的教育是指( C ) A、职业教育 B、成人教育 C 、学校教育 D、技术教育
2、可以采用诉讼方式或非诉讼方式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
• 如果你们是当地政府的领导,你会采取哪 些方法去改善她们的学习条件?
义务教育的权利的保障?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每年拨出大 量 ,兴办 ,提供 ,培 养 ,还通过 保障,尽可能地创造更好 的条件让儿童、少年读书学习。
• 看完视频后你有何感想?
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课时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和 入学就读,剥夺他们接受 的权利。
• 方式一:向学校老师寻求帮助,劝说父 非 诉 亲,使自己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 方式二: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情况 讼 方 ,责令父亲履行家长职责; 式 • 方式三:向妇女联合会反映情况,维护 自己的受教育权; • 方式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诉讼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八年级第三单元
《维护受教育权一一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导学设计
设计亮点: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初二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基本辨别违法行为和守法行为,具有一定的是非评判素质。

同时权利意识和自我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初二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该享有的权利“据理力争”,二对自己该履行的义务则存在“躲闪”的心理,即在实际生活中较难坚持权利与义务向统一的原则。

3、学生的学习需要
初二的学生需要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层面理解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变过去家长和教师”逼着”学习的状态为自己想学习要学习的状态,从而真正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二、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公民的受教育权;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受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珍惜受教育机会;增强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三、教学构思呈现
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教师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通过构建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师了解学生读书的目的后,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组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课堂展示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境导标
预设教师行为: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导入新课。

预设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视频,感受教育的重要性;
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教师导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很重要,对公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

为此,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7、1维护受教育权。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激发学生积极接受教育、完善自我的情感。

第二步:活动导学
导学(一):我思我悟
预设教师行为:
1、播放视频:保留野猪沟小学;
2、设置问题:①、关立强上学读书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②、政府保留野猪沟小学对关立强行使权利有何帮助?
3、展示“法律导航”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内涵,进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预设学生活动:
1、观看视频并独立思考问题
2、结合视频中的案例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
3、学生了解“法律导航”,增强“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

设计意图:
1、利用视频资料将枯燥的法律概念鲜活化,借助设置的问题将受教育权的含义具体、形象化,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借助“法律导航”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导学(二)我秀我行
教师预设活动:
1、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2、课堂组织学生展示、解读资料;
3、配合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板书,将学生整理归纳的观点以文字的形式展现。

预设学生活动:
1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有关“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资料(图片、数据、简短事例、名人名言等)
2、小组课堂展示、解读资料,形式:用PPT展示、口头表达等
3、学生分享展示成果,理解: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师导语:
亚里斯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受教育是我们的义务还是我们的权利?下面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资料,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
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设计意图:
1通过构建活动,指导学生动手查找资料、动脑思考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使难懂的知识故事化,借以实现突破难点的目的。

2、通过构建活动,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导学(三)我悟我行
教师预设活动:
1精编习题,指导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2、设置问题:曾经,我们有过哪些不珍惜受教育机会的言行?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自我反思。

4、结合学生的答案,板书不珍惜受教育机会的言行。

预设学生活动:
1小组内讨论,共同反思。

并例举身边不珍惜受教育机会的言行。

2、理解:我们该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教师小结:
通过反思我们明白,辍学、不认真学习、早恋等都是不珍惜受教育机会的行为。

发现问
题很重要,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经常自我反思错误的言行,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在开创自己美好未来的同时为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设计意图:
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中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践行,借以突出重点。

第三步:拓展导结
(一)小结及板书设计:
(二)课堂检测:
教师预设活动:
编排习题,指导学生完成习题。

预设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完习题。

设计意图:
1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归纳理解。

2、通过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三个导学环节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基本只需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发挥串联不同导学活动的作用。

2、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堂展示、解读资料时,要适当引导个别学生对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以突出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