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皮肤性病学课件():荨麻疹与药物性皮炎

合集下载

荨麻疹类皮肤病医学课件.ppt

荨麻疹类皮肤病医学课件.ppt
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严重 感染。
治疗原则
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对症处理 为基本原则,力求做到对因治疗。
全身治疗
1.急性荨麻疹一般可选用氯苯那敏、赛庚定、 酮替芬等第一代抗组胺药;
一些对抗组胺药嗜睡作用较敏感者、驾驶员、 高空作业人员、工作及学习要求高度集中精 力者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氯 雷他定、皿治林、依巴司汀等。
(三)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dermatographism)亦称 人工荨麻疹(factitious urticaria)。用 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 发生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即消退。 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丘疹性荨麻疹
见书 和昆虫叮咬有关 纺锤形
5.压迫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 皮肤受压后约4一6小时,局部发生肿 胀,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持续8~12 小时消退。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和
荨麻疹
荨麻疹
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粘膜 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 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主要表 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 性皮损——风团。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
食物 药物 植物花粉 寄生虫 感染 物理因素 昆虫 胃肠 精神因素
(一)急性荨麻疹
3.胆碱能性荨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多 见于青年,由于运动、受热、‘清绪紧张、
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使躯体深部温度上升,
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生。风团 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直径为2~3mm, 周围有红晕,约1~2cm。常散发于躯干上部 和上肢,互不融合,可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 消退,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
累及气管、喉粘膜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 窒息。若伴有高热、寒战、脉速等全身中毒 症状,应特别警惕有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 可能。

2009年皮肤性病学课件:荨麻疹与药物性皮炎

2009年皮肤性病学课件:荨麻疹与药物性皮炎

血液III 常规检查有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T1 。 若有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时, 白细胞总数常增高T1 或细 胞计数正常 而71中性粒细胞的百分 比增多71 ,或同 时有中毒性颗粒。
(二)慢性尊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 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有 的 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 有的 则无一定规律。大多数患者不能 找到病 因。
时停用致皱屯牧&拿极施疗, 尹,者考®金
身象竭我徒或以 集而死七O
五、诊断
3疥的珍断可像据:
⑦中明确的服遍史/ ②咽一定的潜伏栽,
定)除囱定型希疥外,成疹34秣 合中,
颗包舞机,
侄)瘙鼻明星;-------------
⑤排除与皮很相仙的其它庄肤病 &玄疥推 传集高。
思患者服用商种也上的3物, 建襁判
物,激活补体,产生过敏 休克性毒素
(anaphylatoxin)及各种炎症 介质,引起红
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71克和尊 麻疹。
m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尊麻疹样损害称尊 麻疹
性血管炎,属血管炎。
III
III
(二)非变态反应性 是由下列物质进入 体内 使补体激活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 放组织71 胺. 激肽等引起。
尤W面部&手足备,,可4 父疱疥或水疱,件縻
感、方量诙出。
3周〜M罔左右,成眼机肿淅消退, 会身出 猊火量H片状或茁叶裁既角, 多足辟则f W
冬武林人状利既。
豪或、播律/甲可既茁侯怠可客 但届衣但艘袖
膜机肿,武出现冬疱、 M,愿凋而影响迷金。
幡借胰之 血、水肿、枝免、专洪物楮3, , 时
可或也角膜反疡。金身我素淋巳 错卒肿火, 可件令或气管肺炎、< 物骸肝夷、外周血色 徊胞可宴弟楮 击衣障他,黑至出猊枚徊隐缺 乏。

《皮肤性病学》药物性皮炎 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药物性皮炎 ppt课件
3.发病突然(骤发性)。
<一>药物性皮炎的共同特点 4.自觉症状:瘙痒,重症伴畏寒、发热等 全身症状以及器官损害的症状。 5.皮疹特点:多种多样,除固定型外,皮 疹为全身性、泛发性、对称性、多形性, 边界不清。 6.病程短,停用致敏药后能较快恢复,一 般2-4周。但重复应用可以复发。
<二>药疹类型
11.剥脱性皮炎型(druginducedexfolialive dermatitis)
潜伏期长(常>1月),发
病突然,但发展缓慢,进
行性加剧,皮疹为全身弥 漫性红肿,伴渗液、结痂, 继之出现脱屑,手足部出 现破手套、袜套样大片脱 屑,指趾甲、头发亦可脱 落,病程长(1-3个月)。
*四、诊断要点
治疗有效。
2、非变态反应:
1. 药理作用: 2. 光毒作用: 3. 毒理作用: 4. 特异体质:G-6PD缺乏、不耐受
或反应性异常等。
三、临床表现
*<一>药物性皮炎的共同特点
1.病前有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
初次4-20天,平均7-9天 药物-->人体------------>产生皮疹
重复应用数分钟-24小时
*六、治疗原则
1.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及结构相似的药物。
2.促进体内致敏药的排泄。轻者多喝水,重者 输液。
3.抗过敏治疗: 轻:抗组胺药+抗过敏辅助药 重:抗组胺药+抗过敏辅助药+皮质类固醇
激素。 4.预防和控制感染。 5.重症者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加强支持疗法,
加强护理。 6.局部治疗:根据外用药原则。
药物性皮炎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一、定义:
药物性皮炎也称药疹(drug eruption), 是药物通过静脉点滴、肌注、口服、灌肠、 腔道冲洗、滴眼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 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 (ADR)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皮肤性病学课件荨麻疹与药物性皮炎

皮肤性病学课件荨麻疹与药物性皮炎

03
停用可疑药物
对于疑似药物引起的荨麻 疹或药物性皮炎,应立即 停用可疑药物,避免继续 触发过敏反应。
抗过敏治疗
采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 药、糖皮质激素等,缓解 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局部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 ,防止继发感染。
04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药物诱发的急性荨麻疹
案例描述
患者女性,3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某种抗生素药物后,出现全身皮肤瘙 痒、红肿、起疹等症状,诊断为药物诱发的急性荨麻疹。
•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程、症状特点 等。
•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 ,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01 一般治疗
• 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
02
清洁干燥等。
03
• 止痒:使用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抗过敏 药膏等。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瘙痒、红斑等症状。
案例二:药物性皮炎误诊为荨麻疹
讨论点:在诊断和治 疗过程中,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对于皮肤病症状的患 者,要详细询问用药 史,了解可能的药物
诱因;
仔细观察患者的皮肤 表现,注意与其他皮 肤病的鉴别诊断;
当怀疑患者可能被误 诊时,要及时进行进 一步检查,以确保正
确诊断和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性皮炎与荨麻疹的鉴别诊断
01 临床表现
药物性皮炎常表现为红斑、水疱、剥脱等,而荨 麻疹主要表现为瘙痒、水肿性风团。
02 病原学检查
通过皮肤活检、细胞学检查等方法,可以辅助鉴 别两种疾病。
03 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等,有助于判断 是否为药物引起的皮肤病变。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专家讲座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专家讲座

⑦过敏反应与药品剂量无一定相关性。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
第20页
2.毒性作用
①过量反应:如长久使用碘、溴、等药品或剂 量过 大,药品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作用。
②累积毒性:如砷剂在体内蓄积可使皮肤色素沉积 或角化过分,甚至可发生皮肤癌。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
第21页
3.光感作用 (1)一些药品如磺胺类、四环素族、酚噻嗪类、冬 眠灵、口服避孕药、灰黄霉素等进入机体后,经日 光或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抗原性物质引发光变态反 应性药疹。 (2)另一类为光毒性反应,接触光感物体后,吸收 中、长波紫外线较多,到达一定能量时对细胞损 伤。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
第27页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第28页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
第29页
5.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为药疹中最严 重一型,红斑表面快速出现松弛性大疱, 形成大面积表皮坏死松解,表皮剥脱后出 现鲜红色糜烂面,类似浅Ⅱ度烫伤,尼氏 征阳性。病人有发烧等严重全身症状。口、 鼻、眼、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糜烂或溃疡 和药物性皮炎
第34页
7.其它类型药疹
紫癜型、湿疹型、痤疮型、光感皮炎型、血管炎 型、扁平苔藓样型、玫瑰糠疹型药疹。另外,避 孕药引发黄褐班,冬眠灵引发色素从容等。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
第35页
诊疗
①有明确用药史;
②有一定潜伏期;
③经典皮疹;
④瘙痒显著;
⑤排除与皮损相同其它皮肤病及发疹性传染病。
第42页
第十章 荨麻疹与药品性皮炎
(urticaria and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荨麻疹和药物性皮炎
第1页
学习关键点
• 掌握荨麻疹与药品性皮炎临床表现、皮疹 特点、诊疗关键点、治疗方法;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皮肤性病学PPT课件
3.人工荨麻疹:手抓或钝器划其 皮肤后,该处出现 暂时性红 色条状隆起,常伴有瘙痒。
人为性荨麻疹
7
荨麻疹
4.血管性水肿 在眼睑、口唇等组织
松弛部位发生 的局限性 肿胀,边缘不清,持续 1~2日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消退 常反 复发作。
8
荨麻疹
5.胆碱能性荨麻疹 在运动、重劳动、受
热、饮酒或情绪紧张时, 发生直径 2~3mm小风 团,不融合,半小时至1 小时内消退,除掌跖外, 皮疹可泛发全身,以青年 人多见。除有剧痒外常伴 有头痛、腹痛、流涎、瞳 孔缩小等。
灰黄霉素等进入机体后,经日光或紫外线照射转变为抗原性物质引起 ❖ 光毒性反应:接触光感物体后,吸收中、长波紫外线较多,达到一定
能量时对细胞的损伤。 ❖ 4.其他:某些药物直接诱导炎症介质的释放,酶缺陷或抑制均可导致
皮肤性病学 第7版
第十章 荨麻疹与药物性皮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十章 荨麻疹与药物性皮炎
❖ 第一节荨麻疹 ❖ 第二节丘疹性荨麻疹 ❖ 第三节药物性皮炎
2
本章重点
❖ 荨麻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丘疹性荨麻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3
第一节 荨麻疹
一.概念: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
10
荨麻疹
8.日光性荨麻疹:暴晒日光或紫外线后,在照光部位出现风团,并有瘙 痒和针刺感。严重者可出现畏寒、晕厥、腹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9.血清病型荨麻疹:注射血清疫苗或药物后除皮肤出现风团外,可有发 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有的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
10.接触性荨麻疹: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后发生风团和发红,可分为免疫 性、非免疫性和机理不明者三种。

皮肤性病学课件:荨麻疹类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课件:荨麻疹类皮肤病
皮損發作超過6周。風團反復發生,時輕時
重,部位不定,病情遷延數月以上,甚至達數 年之久。
大約有3/4的患者不能找到病因。
三、特殊類型蕁麻疹 (1)皮膚劃痕症(dermatographism)又稱 人工蕁麻疹(factitiouo urticaria),因搔 抓或用鈍器劃皮膚後,沿劃痕出現條狀隆起, 伴瘙癢,可自行消退。可與蕁麻疹伴發或單 獨發生。可自愈。
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或者休克者的 搶救
(1)0.1%腎上腺素0.5~1.0ml,即刻皮下或肌肉注 射。
(2)地塞米松5~10mg,即刻肌注或靜注,後續5% 葡萄糖500ml+氫化可的松200~400mg靜滴。
(3)吸氧,支氣管痙攣者,氨茶鹼0.25g(加入5% 葡萄糖中)緩慢靜注,必要時氣管切開。
(4)觀察血壓,收縮壓仍低於80mmHg時予升壓藥, 心跳呼吸驟停時行心肺復蘇。
對嚴重者較為有效。 但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對抗組胺藥物及激素無效,
可應用血漿、抗纖溶藥物、雄激素類藥物等。
蕁麻疹(urticaria)是由於皮膚、粘膜 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 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
[病因] 病因複雜,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確切原因。 1、食物 2、藥物 3、感染 4、物理因素 5、動物及植物因素 6、精神因素 7、內臟和全身疾病
[發病機理]發。表現為2~4mm丘疹性風 團,周圍有紅暈,可見衛星狀風團,散在分佈,
不融合,常出現於軀幹上部及上肢 。自覺劇癢 或麻刺感。
(4)日光性蕁麻疹:solar urticaria
皮膚照射日光後發生風團,以波長300nm 左右的紫外線最敏感。暴露於日光後數分鐘 局部出現風團、紅斑,經數10分鐘至數小時 消退。自覺瘙癢和刺痛。較少見。
(5)壓力性蕁麻疹:pressure urticaria

皮肤性病学——荨麻疹PPT学习教案

皮肤性病学——荨麻疹PPT学习教案
第10页/共35页
临床表现
1. 急性荨麻疹 起病较急,常表现为皮肤突然瘙痒,继之
出现风团 风团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反复
有新的风团出现 风团时起时落,消退后不留痕迹
第11页/共35页
可同时有水肿性红斑或合并有血管性水肿 病情严重时可伴有过敏性休克症状 部分患者因胃肠道粘膜水肿而出现腹痛,
运动型荨麻疹
日光性荨麻疹 局限性热荨麻疹 振颤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水源性荨麻疹
激发试验 用钝头在皮肤上机械划线出现隆起性风团
冰块在皮肤上放置5min 运动15~20min或用44℃水淋浴腿部 7Kg沙袋压在皮肤上15min,观察受压部位 4~8h 运动15~20min(+);若为(-),做皮 内试验或RAST(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 查食物过敏原 特定波长光源照射 43℃热试管外敷小面积皮肤5min 试验室涡流振动4min 35℃水湿敷30min
第30页/共35页
② 慢性荨麻疹 用药种类
首选二代H1受体拮抗剂治疗 单用1种,2~3种联用或交替使用。视病情 联合应用一代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 剂
用药时间 根据风团发生时间调整 风团控制后宜继续用药并逐渐减量
第31页/共35页
③ 物理性荨麻疹和特殊类型荨麻疹 在抗组胺药基础上,不同类型联合使用不 同药物。
④压力性荨麻疹 也叫延迟压力性荨麻疹。局部 皮肤受压后4~6小时,出现局 部 深在疼痛性肿胀,发作时伴有 全第1身8页/不共3适5页 症状。
⑤ 热性荨麻疹 先天性:延迟性家族性热性荨麻疹,常显 获得性:局限性热性荨麻疹
⑥ 震颤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比较少见,震动刺激皮肤几分钟后局部出 现的水肿和红斑。
剧烈时颇似急腹症 病变若累及气管、喉粘膜时出现呼吸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皮损常群集分布,风团样 损害中央有丘疱疹、水疱,持续数日。
2. 荨麻疹性血管炎皮损疼痛,瘙痒不明显, 持续数日,消退后常遗留紫癜、鳞屑和色素沉 着。 3、伴有腹痛或腹泻者,应注意与急腹症及 胃肠炎等鉴别。 4、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严重感 染。
七、治疗
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对症处 理为基本原则,力求做到对因治疗。
4.日光性荨麻疹(solar urticaria) 较 少见,
5.压迫性荨麻疹(pressure urticaria)
6、血清病型荨麻疹 7、接触性荨麻疹
8.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 是 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 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 传性两种,后者罕见。获得性血管 性水肿,常伴其他遗传过敏性疾病。 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 睑、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处。 多为单发,偶发于两处以上。
2.药物 许多药物易引起机体的变 态反应导致本病,常见的有青霉素、 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磺胺 等。
3.感染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 寄生虫等。
4.物理因素 如冷、热、日光、摩 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 5.动物及植物因素 如昆虫叮咬、 荨麻刺激或吸入动物皮屑、羽毛及花 粉等。
6.精神因素 如精神紧张可引起 乙酰胆碱释放。 7.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如风湿热、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可成为 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原因。
荨麻疹与药物性 皮炎
授课老师:曾祥军
二00六年下学期
授课老师:曾祥军
第一节 荨麻疹
一、定义
荨麻疹 (urticaria)是由于 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 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限局性 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 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
二、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 能找到确切原因。常见的病因如下。 1.食物 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2、慢性荨麻疹 应积极寻找病因, 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以抗组胺 药物为主。
3、特殊类型荨麻疹 常选用兼有 抗5-羟色胺、抗乙酰胆碱药物。如羟 嗪、去氯羟嗪,对物理性荨麻疹有较 好效果,赛庚啶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 较为突出。胆碱能性荨麻疹可选6542等。
(二)外用药物 夏季可选用止痒液、炉甘石洗 剂、锌氧洗剂等,冬季则选有止痒 作用的乳剂,如苯海拉明霜。
2.药物因素 任何一种药物在一 定条件下,都有引起药疹的可能;临 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
①抗生素 以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 为多见;②解热镇痛类 有阿司匹 林等;③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 如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以苯 巴比妥引起者较多;④异种血清 制剂及疫苗等 如破伤风抗毒素等; ⑤中药。
三、发病机制
2.荨麻疹型药疹 较常见,多由 血清制品等引起。临床表现与急 性荨麻疹相似,但持续时间较长, 同时可伴有血清病样症状,如发 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 管性水肿甚至蛋白尿等。若致敏 药物排泄十分缓慢,或因生活或 工作中不断接触微量致敏原,则 可表现为慢性荨麻疹。
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较常见。
皮损初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逐 渐加重,融合成全身弥漫性潮红、 肿胀,尤以面部及手足为重,可有 丘疱疹或水疱,伴糜烂、少量渗出。 2周~3周左右,皮肤红肿渐消退, 全身出现大量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 手足部则呈手套或袜套状剥脱。
头发、指(趾)甲可脱落(病愈可再生)。 口唇和口腔粘膜红肿,或出现水疱、 糜烂,疼痛而影响进食。眼结膜充 血、水肿、畏光、分泌物增多,重 时可发生角膜溃疡。全身浅表淋巴 结常肿大,可伴有支气管肺炎、药 物性肝炎、外周血白细胞可显著增 高或降低,甚至出现粒细胞缺乏。
该型药疹病程较长,如未及 时停用致敏药物及积极治疗, 严重者常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 染而死亡。
1.免疫性反应 即变态反应,多 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特点是:
①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服药 者,大多数人则不发生反应;
②皮疹的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 理作用无关,与用药量无一定的 相关性;
③有一定的潜伏期,
④皮疹形态各异,很少有特异性,
⑤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 ⑥停止使用致敏药物,糖皮质 激素治疗常有效。
5.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是病情严重的药疹之一,常由磺 胺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巴 比妥类等引起。
起病急骤,部分病例开始时似多 形红斑或固定型药疹。
皮损为弥漫性紫红或暗红色斑片, 迅速波及全身。在红斑处出现大小 不等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 阳性,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可形 成大面积的表皮坏死松解。呈暗灰 色的坏死表皮覆于糜烂面上,可伴 大面积的糜烂及大量渗出,似浅表 的二度烫伤,触痛明显。
损害为突然发生的限局性肿胀, 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肤色正常 或淡红,表面光亮,触之有弹性感。 持续1日~3日可渐行消退,亦可在同 一部位反复发作。发生于喉粘膜者, 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窒息死亡。
五、诊断
根据皮疹为风团,发生及消 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及各型 的特点,不难诊断。但病因诊断 较为困难,应详细询问病史,作 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全面综合 分析病情。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伴高热、 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口腔、颊粘膜、眼结膜、呼吸道、 胃肠道粘膜也可糜烂、溃疡。严 重者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衰 竭、电解质紊乱、内脏出血、蛋 白尿甚至氮质血症等而死亡。
6.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为重型药疹 之一。多由磺胺类、巴比妥类、抗 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等)、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等药引 起。此型药疹多是长期用药后发生, 首次发病者潜伏期约20日左右。有 的病例是在麻疹样、猩红热样或湿 疹型药疹的基础上,继续用药或治 疗不当所致。
青霉素、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及磺 胺类药物,多引起该型药疹。 ①麻疹样药疹为散在或密集、红色针 头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 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麻疹, 严重者可伴发小出血点。
②猩红热样药疹初起为小片红斑,
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 于2日~3日内可遍布全身,并相互 融合,伴面部四肢肿胀,酷似猩红 热的皮疹,尤以皱褶部位及四肢屈 侧更为明显。
(二)非变态反应性 是由下列物质进
入体内使补体激活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 释放组织胺、激肽等引起。 1.药物 如阿托品、箭毒、吗啡、 奎宁、阿司匹林等 2.毒素 蛇毒、细菌毒素、海蜇毒 素、昆虫毒素等。 3.食物 水生贝壳类动物、龙虾、 蘑菇、草莓等。
四、临床表现
为常见病,15%~20%的人一生 中至少发生过一次。根据病程,分 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在短时期 内能痊愈;后者则反复发作达数月 至数年。
累及气管、喉粘膜时,出现呼吸 困难,甚至窒息。若伴有高热、寒 战、脉速等全身中毒症状,应特别 警惕有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等可能。
血液常规检查有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若有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增高或细 胞计数正常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 比增多,或同时有中毒性颗粒。
(二)慢性荨麻疹
三、发病机制
有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
(一)变态反应性 多数为I型变态
反应,少数为II型或III型。
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机制 为变应原使体内产生IgE抗体,与血 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环中嗜碱性 粒细胞相结合。
II型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如输血反应, 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患者。当这些患者 接受输血后,产生IgA抗体。再输入血液 后即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过 敏休克性毒素(anaphylatoxin)及各种炎 症介质,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 荨麻疹。 II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荨麻疹样损害称 荨麻疹性血管炎,属血管炎。
(一) 全身治疗 1、急性荨麻疹 :一般可选用氯苯 那敏、赛庚啶、酮替芬等第一代抗组 胺药;
一些对抗组胺药嗜睡作用较敏感 者、驾驶员、高空作业人员、工作 及学习要求高度集中精力者选第二 代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特 非那定、阿司咪唑、氯雷他定等。 通常以2种~3种抗组胺药合用。维 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 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
病情严重、伴有休克或喉头水肿 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皮下注射 0.1%肾上腺素0.5m1,迅速吸氧,肌 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50mg,并 以氢化可的松0.2g~0.3g、维生素C 2g加入500m1 5%~10%葡萄糖溶液中 静滴。支气管痉挛者可缓慢静脉滴 注氨茶碱0.2g。喉头水肿,一般不 主张气管切开。
2.非免疫性反应 此类药疹相对较 少,可能的发病机制有:
①药物直接诱导炎症介质的释 放;②过量反应;③蓄积作用 如 碘化物、溴化物所引起的痤疮样 皮损;④酶缺陷或抑制;⑤光毒 性反应
四种变态反应: 1、Ⅰ型变态反应(即刻型变态反应) 2、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反应)
3、Ⅲ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变态 反应)
4.多形红斑型药疹
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 比妥类等引起。 皮损与多形红斑相似,表现为 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 性红斑、丘疹,境界清楚,中心 呈紫红色,虹膜现象阳性,常有 水疱。
好发部位: 多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躯干, 伴有瘙痒,常累及口腔及外生殖器 粘膜。 自觉症状:可伴疼痛。
皮疹可泛发全身,在红斑、 丘疹、水疱的基础上出现大疱、糜 烂及渗出,尤其在口腔、眼部、肛 门、外生殖器等腔口部位出现红斑、 糜烂,疼痛剧烈;可伴高热、外周 血白细胞可升高、肝肾功能损害及 继发感染等,称为重症多形红斑型 药疹,为重型药疹之一,病情凶险, 可导致死亡。
4、Ⅳ型变态反应(迟发性变态反应)
四、临床表现
1.固定型药疹
①诱因:常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 或巴比妥类等引起。 ②好发部位:多见于口唇、口周、 龟头等皮肤粘膜交界处。
固定型药疹
固定型药疹
③他觉症状:皮疹为圆形或类圆 形的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直径 约1cm~4cm,常为一个,偶可数个, 边界清楚,绕以红晕, ④自觉症状:轻度瘙痒,一般不 伴周身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