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92例临床分析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96例病因分析

1 资料与方 法
1 1 慢性咳嗽诊 断标准 . 根据 我国 《 咳嗽 的诊 断与治疗 指
如 餐后 咳嗽 、进食 咳嗽等 。②伴有 胃食 管反流症 状 ,如 反
酸 、嗳 气 、胸 骨 后 烧 灼 感 等 ; ③ 排 除 C VA、EB、UACS
南(0 9版) ,符 合 以下 条件者入 选 :①咳嗽为 唯一 或主 20 》
慢 性 咽 喉 炎 等 病 史 ; ② 鼻 后 滴 流 或 咽 后 壁 黏 液 附着 感 , ③
检 查发 现咽后壁 有黏液 附着 、鹅卵石 样观 。 1 4 2 咳嗽变异 性哮 喘 . . 分 会制 定的诊 断标准 。 1 4 3 胃食管反 流性咳 嗽 .. ①有 明显与进食相关 的咳嗽 , 标准 参照 中华 医学 会呼 吸病学
①确定病 因的 9 0例慢性 咳嗽者依次为 :
咳嗽 变 异性 哮 喘( CVA) ( 3. %) 2 l例 2 3 ,嗜 酸粒 细胞 性 支 气 管 炎 ( EB) 1 8例( 0. %) 2 0 ,上 气道 咳嗽 综 合 征 ( UACS)
1 4例( 5. %) I 6 ,胃食管反流性 咳嗽( E G RC) 、变应性 咳嗽各 1 3例 ( l . %) 感染 后咳 嗽、药物引起 各 4例 ( 4.%) 各 44 , 各 4 , 心 因性 咳嗽 2例( . %) 2 2 ,左心 衰竭 l例( . %) 1 1 。② 4 7例( 9 0 有咽 喉炎样 症状 :胃食 管反 流性 咳嗽 1 4 . %) 2例 (5. %) 2 5 ,
胞 ( OS 计 数 、I E总量 测定 ;⑤耳 鼻喉镜检 查 ;⑥行鼻 E ) g 窦部 C T检 查 ;⑦必要 时纤维支 气管镜检查 。若全部 的检 查 结果 均为 阴性 ,给予 试验性 治疗 。
成人慢性咳嗽90例临床分析

(4 4 % ) G R 1.4 , E C5例 ( . 6 ; 5 5 %) 其他 原 因 3例 ( . 3 ) 3 3% ,
其中, 心源性咳嗽 1 , 例 心理性 咳嗽 1 , 例 用血管 紧张 素转化 酶抑 制剂 ( C I1例 。未确诊 3例 ( .3 ) A E) 33% 。 2 2 疗 效观察 . 各种病 因对治疗 的反应时 间不一样 , B对 E
vr n s m , V 及 嗜 酸粒 细胞 性支 气管 炎 ( s o h i ai t t aC A) a ah o n l e i p ic bo cisE ) r h , B 者首选痰细 胞分类 检查 加肺 功能检 查。对无 n t i
痰者进行痰诱 导检查 , 并根据肺功 能情 况进一步选 择支气管
的患者 , 在感染性 鼻炎 、 鼻窦炎急性加重期 给予抗 菌药治疗 2
周, 必要 时行 前组鼻窦 穿刺 引流术 , 性 阶段结合 中医 中药 慢 治疗 。有鼻塞症状者 给予麻黄碱滴鼻 液( 连续使 用不超过 一 周 ) 畅鼻道 , 通 引流分 泌物 。变 态反应 性鼻 炎者 口服 组胺 受 体阻滞剂 ( 氯雷他 定效 果好 ) 同时可 应用 鼻 腔吸 入剂 ( 爱 , “
陆春 双 , 学仁 顾
( 江苏省扬州市 中医院 , 江苏 扬州 2 50 2 00)
【 摘要 】 目 探讨成人慢性咳嗽的 的: 病因构成, 分析其治疗方法。方法: 顾分析9 例成人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 回 o 针对病因 进行特异性
治疗。结果 : 本组诊 断明确者 8 , 中 , 7例 其 咳嗽变异性哮 喘 4 o例( 4 4 % ) 鼻后滴漏综合 征 2 例( 8 8 % )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1 例 4. , 6 2 .9 , 3 ( 4 4 % ) 胃食管反流 5 ( .6 ) 其他原 因3 ( .3 。经特异性治疗后 , 例 ( 11 % ) 1 .4 , 例 55% , 例 3 3 %) 8 2 9 . 1 咳嗽症状 完全 消失, 例 ( .6 症状 明显 5 5 5 %) 减轻。结论 : 咳嗽变异性 哮喘、 鼻后滴漏综合征 、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胃食 管反 流是慢性 咳嗽 的主要原 因, 大部分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 咳
酮替芬联合班布特罗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92例

旦受 刺激 则可 引起支 气 管平滑 肌反 射性增 强 ,引起 局部小 气管 收
PF E )增 加 >3% ,或治疗后F V ( P F 5 E 或 E )≥8 %预计值 , E 昼 0 FF 夜波动 率 <2 % 。显效 为症状 发作 较前 明显减 轻 ,F V 或P F 0 E ( E ) 增 加量 范 围2 %~ 5 ,或治 疗后F V 或P F 5 3% E 。( E )达 到预 计值 6 % 0
9 . %;对 照组 咳嗽消 失2 例 ,咳 嗽减轻 1例 ,无 效 l例 ,总有 效 10 3 1 2 3
率7 . % ,两 组治疗总 有效率进行 卡方检验 , <0 5 13 7 尸 . ,差异具有 统 0
计学意义 。说 明治疗组咳嗽 缓解例数 、咳嗽消失例数均 明显 多于对 照
组 ,临床疗效优于班布特罗 的单独使用 ,见表 1 。 表1 3 组药 物 治疗 疗 效评价
3 年。所有患者均无用药禁忌 ,并排 除其他 系统严 重病患者 。两组在 . 5 性 别、年龄、病 程、病 程度 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0 5 P . )。 0
1 治疗 方法 . 2
所有病历 随机分为两组 ,对 照组4例 ,使 用盐酸班布特 罗片 ( 6 阿
斯利康制药有 限公司 ,国药 准字H 990 3 190 7 ),每 晚睡前 V服一 次 , I 每次 1mg 0 ,儿童 减半 用量 ,疗程2 ;治疗 组3 例 ,用盐 酸班布 特 周 6
3讨 论
片 ( 施市 元 昌医药有 限责任 公 司 ,国药准字 H 2 2 0 9 ,每 次 思 3037)
l / ,2 , ,儿童减半用量 ,疗程2 。 mg片  ̄/ d 周 1 l 3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 标准 :据 《 支气管 哮喘防治指 南 (0 3 )》… 床控 20 年 临 制为症状 完全 缓解 ,即使有轻 度发作 不须 用药 即可缓解 ,F V 或 E (
慢性咳嗽患者80例临床分析

・ 3 1 39 ・
因素进行分析 , 利于为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提供可靠 的、 有 科
学 的理论依据 。
[ 参 考 文 献 ]
[ ] 丁元林 , 丹莉 , 宗瓒 1 孔 倪 2型糖 尿病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影 响 因 素 的
研究 [] J .中 国慢 性 病 预 防 与控 制 ,0 3 1 ( ) 2 1— 5 2 0 ,1 6 :5 2 5 [ ] 于 浩 , 燕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 ] 2 陈 J.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0 4,4 5)5 6— 2 2 0 2 ( :2 5 8
素分 析 [ ] J .中 国 公 共 卫 生 ,0 7 2 ( :1 7 3 2 0 ,3 6)7 2— 1 [ ] 吉 顺 利 , 永 莉 , 华 伟 , .1 1例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7 史 刘 等 9 影 响 因 素研 究 [ ] J .实用 糖 尿病 杂 志 ,0 84( ) 2 3 2 0 , 5 :9— O [ ] 陈锦 辉 , 瑜 , 中心 , .福 州 市 糖 尿 病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及 其 影 8 徐 王 等 响 因素 分 析 [ ] J .海 峡 预 防 医学 杂 志 ,0 5 1 ( )6— 2 0 ,1 6 : 8
92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治分析

PNDS的共同特点是病理性鼻分泌物分泌过多并伴有多种微生物、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等向鼻咽部、咽喉部下滴。下滴的鼻分泌物可刺激咽喉部、气管支气管以及消化道可能引起各系统的并发症。同时可以刺激各感受器,通过鼻-肺反射、鼻-心反射等引起咳嗽、恶心、心悸等相关症状。PNDS导致慢性咳嗽的可能机制有:鼻腔、鼻窦黏膜与下呼吸道黏膜相互连续,其感觉神经末梢亦含有刺激气道感觉神经和产生咳嗽的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增加咳嗽反射敏感性,鼻腔、鼻窦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呼吸道,刺激此处咳嗽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神经反射使咳嗽反射敏感化[4]。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时,通过下列方式产生咳嗽:①鼻及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直接向下呼吸道蔓延,刺激产生咳嗽。②刺激三叉神经和迷走神经反射,即鼻-肺反射和鼻-心肺反射引起咳嗽。③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下呼吸道,而喉黏膜、会厌、声门均为咳嗽反射极敏感地区,进而引起剧咳。④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嗜酸性粒细胞所产生的强碱性颗粒蛋白等经血循环进入下呼吸道引起咳嗽。
92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诊治分析
青岛海慈王静
目的 探讨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92例患儿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采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等系统治疗。结果 92例患儿均随诊2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80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 12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尽管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病因复杂,但咳嗽是PNDS的主要临床特点,通过系统的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青岛海慈医院中医儿科王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中,男57例,女35例;年龄2~14岁,平均6.5岁。92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时间1~6个月, 7例仅表现为咳嗽,伴鼻塞、流涕42例,夜眠张口呼吸和(或)打鼾28例,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25例,头痛12例,嗅觉功能下降7例,耳鸣3例。68例查体见咽后壁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和(或)咽后壁结节状淋巴滤泡增生。92例均行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30例,白细胞升高22例。92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68例未见异常, 31例呈支气管炎影像, 5例呈支气管肺炎影像。70例行鼻窦CT检查示:窦腔黏膜肥厚超过6 mm,有液平面,窦腔密度升高39例,息肉影5例, 26例未见异常。
80例慢性咳嗽的病因分析

( VA) 0 (5 0 ) 鼻后滴漏综合征 ( ND ) 4 (7 5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 R i C 2 例 2 . , P S 1 例 1 . , GE C) i例( 3 7 , 酸粒 1. %) 嗜
Hale Waihona Puke ( NDS n 1 ( 7 5 ) g sreo h g a rf x dsae( R P )i 4 1 . , ato s p a el el ies GE D)i 1( 3 7 ) e s o hl u n 1 1 . , oi p ic n i bo c is( B n9( 1 2, , E 1 . ) a doh r a ssi 8( 2 5 ) C n ls n r n ht E )i 1 . ) AC I n8( 0 0 ,n te u e 1 2 . . o cui i 9 6 i c n o
C i eeM e ii e Zh n h u 4 0 0 , ia h n s d cn , e gz o 5 0 3 Ch n )
A S R C O jcle T v siaetedsr uino a sso h o i c u h Meh d An B T A T: bet oi et t h i i t fcu e f rnc o g . to s v n g tb o c
Eto o i a i l g c lAna y i f8 s s o r n c Co g l s s o 0 Ca e f Ch o i u h
ZHANG u - o g J nh n
慢性咳嗽的80例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咳嗽的80例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临床护理方法与经验。
方法:对本院80例慢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0例中明确诊断者36 例,其中变异性哮喘(cva)56例,单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2例,单纯胃食管反流病(gerd)2例,心理性咳嗽3例,原因不明7例。
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
结论:适当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或有害气体吸入,劝告病人戒烟。
伴有低氧血症者可给予吸氧,但需对血气进行监测。
遵医嘱给予化痰止咳药,但老年人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要慎用止咳药。
指导病人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对因处理。
【关键词】慢性咳嗽;护理;慢性咳嗽是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病症,时间超过8周,胸部x 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即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54%~98%的患者由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ord)引起。
选取临床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16~81岁,平均43岁;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1],均行胸部x线或ct检查、肺功能检查、气道激发试验或支气管扩张试验。
连续或反复咳嗽2个月~2年,多为干咳、少痰或无痰,无咯血,无胸痛。
其中变异性哮喘(cva)56例,单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2例,单纯胃食管反流病(gerd)2例,心理性咳嗽3例,原因不明7例。
1.2治疗能够去除病因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引起者,及时停药。
吸烟者所致者应戒烟。
咽后壁滴漏可采用氯苯那敏4mg,口服,3次/d。
副鼻窦慢性感染引起咽后壁涕漏者应去除慢性感染灶,加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胃食道反流引起者,可在夜间睡眠时高枕卧位,并加用制酸剂治疗,如洛赛克20mg,口服,1~2次/d。
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6 例, 0 进行系统 的诊治 , 分析其临床资料 , 明确其病因 、 症状 、 诊断 、 治疗 、 及预后 。结果
综合征 ( ND )4例 ( 0 ) 咳嗽变 异性 哮喘 ( V 1 P S2 4% , C A) 8例 (0 ) 胃食管 反流 ( E 1 3% , G R) 1例 ( 8 ) 嗜酸细 胞性 支气管 炎 1% ,
较重或 开放 性气胸者需行 胸穿抽 气或胸 腔 闭式引流 治疗 , 一 般愈后较好 。
制进针深度及角度 , 以避 免损伤脏 层胸 膜而导致 气胸 。对 于 胸水深度较小 的少量胸 腔积 液患者 及肺 气肿 的患者 , 应安排
经验丰富 的高年资 医师执行 操作 , 以尽量 降低风 险 。对 于大
引起慢 性咳嗽 的病 因较 多 , 中 P D 、 其 N S
不明原 因的慢性 咳嗽简称 慢性 咳嗽 , 通常是 指 咳嗽时 间
超过 8 , 周 以咳嗽为唯一症状 或主要症状 , x线胸片无 明显病 变者 ] 。国内调查 资料 显示 因慢 性 咳嗽 就诊 的 患者 占同期
者 6 。其 中男 2 0例 6例 , 3 女 4例 , 年龄 1 5 1~ 9岁 , 平均 3 1岁 , 咳嗽 时问最短 8 , 周 最长 1 年 , 1 平均 1 . 15个月 。全 部患者符 合 以下条 件 : 入选标准 : 咳嗽时 间超过 8周 。② x线检查 ① 未见异 常。③ 排 除肺部 器质性病变 、 吸烟或服用血 管紧张素 抑制剂 ( C I 的患者 , A E) 既往无 引起 咳嗽的慢性 呼吸系统疾病
各相关 因素 中 , 患者年龄大小 、 是否为包裹性积液及单 次 胸穿抽 出液体量 的多少 等因素与胸穿后气胸 的发生率无 明显
相关 。而胸穿定位点胸 水最 大深度 、 复胸穿 次数及施 术 者 反 经验与气胸 发生率 呈 明显相关性 。胸水深 度较 小时 , 对进 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咳嗽92例临床分析
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慢性咳嗽在呼吸科门诊亦非常常见,约占呼吸科门诊的25%~30%。
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w,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1]。
慢性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很多临床医生忽视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造成误诊。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往往反复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疗效不佳,临床上此问题非常突出,也成为临床医生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本文对2013年03月~2015年06月我科诊治的92例成人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3年03月~2015年06月,本院内科诊治成人慢性咳嗽患者92例,其中男60例,女32例,年龄18~74岁(平均45岁)。
全部患者均以咳嗽为唯一临床症状,多为干咳、少痰或无痰,无咯血,无胸痛、呼吸困难,连续或反复咳嗽时间2个月~10月,经检查已排除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92例均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痰找嗜酸性粒细胞,均行胸部X 线或CT检查,肺功能检查、气道激发试验,必要时摄鼻窦片、食管钡餐。
1.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两项均正常78例;白细胞20%;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2.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引起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之一,因鼻、咽、喉等部位也分布有丰富的咳嗽感受器,所以各种鼻、咽、喉的疾病均可引起慢性咳嗽。
它的特点是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
慢性鼻窦炎影像学可见鼻窦黏膜增厚、鼻窦内出现液平面。
普通感冒引起咳嗽可能也是分泌物沿鼻后滴流刺激咽喉部所致。
2.3变应性咳嗽(AC)变应性咳嗽临床上亦不少见,患者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检查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具有下列指征之一:①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②变应原皮试阳性;③血清总IgE 或特异性IgE增高;④咳嗽敏感性增高,口服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一种特殊类型。
慢性咳嗽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之一,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
多数为白天咳嗽,个别表现为夜间咳嗽,常伴胃灼热、反酸及胸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
但临床上也有不少患者完全没有反流症状,咳嗽是其惟一的临床表现。
24h食管Ph监测可以诊断。
咳嗽可能与咽、喉、气管的咳嗽受体受反流物刺激有关。
使用制酸剂或促胃肠动力药或H2受体阻止剂、质子泵抑制剂可迅速减轻症状,治疗时间要求3个月以上,一般需2~4w治疗方显疗效。
2.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引起咳嗽由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多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或咳少许黏痰,可在白天或夜间咳嗽,部分患者对油烟、灰尘、异味或冷空气比较敏感,常为咳嗽的诱发因素。
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增多,肺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呼气峰流速(PEF)日间变异率正常。
痰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比例≥2.5%;排除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
就诊前患者多数病程超过3个月,甚至长达数年以上。
2.6其他几种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少间质性肺病在早期往往以干咳为主要症状,这种情况下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药物性引起的咳嗽常见于ACEI、β受体阻滞剂,发病率在15%左右。
服药后24h或数月后发生,女多于男,可能与提高咳嗽感受器的敏感性有关。
停药数日至4w后缓解;在除外这些因素后,可考虑心因性咳嗽,与紧张、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有关。
其特点是咳嗽呈犬吠样或雁鸣样、刺激性干咳,常伴清喉音。
咳嗽与进食、饮水均无关系。
总之,慢性咳嗽临床上不仅是常见症状之一,而且病因复杂。
现在很多基层临床医师对慢性咳嗽认识不足,仅仅依靠查体及胸部X线片等简单检查手段,不加思索,匆匆诊断,给以经验性治疗。
有调查显示:72.5%的慢性咳嗽均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2]。
千篇一律给予抗感染及止咳化痰治疗,忽视了病因分析,使误诊、误治率居高不下。
不仅造成患者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延误了病情,还导致抗菌素耐药的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加重,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
所以广大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生应提高对慢性咳嗽的认识,熟悉诊断流程,拓宽临床思路,深入分析病史特征,做必要的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做出正确的处理。
参考文献:
[1]赖克方,钟南山.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31(16):15.
[2]赖克方.全科医生在慢性咳嗽诊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