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doc

合集下载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四章“幼儿常见病的预防与处理”,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幼儿感冒的预防与家庭护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感冒的病因、症状及传播途径。

2. 使学生掌握幼儿感冒的预防措施及家庭护理方法。

3. 培养学生关注幼儿健康,提高卫生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感冒的预防措施及家庭护理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如口罩、消毒液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感冒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幼儿感冒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幼儿感冒的病因、症状及传播途径,让学生对幼儿感冒有全面的了解。

3. 知识讲解:a.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注意保暖、加强锻炼等。

b. 家庭护理:保持充足的休息、多喝水、注意饮食、合理用药等。

4.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预防幼儿感冒。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幼儿感冒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冒的病因、症状及传播途径2. 幼儿感冒的预防措施3. 幼儿感冒的家庭护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幼儿感冒预防与护理的宣传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幼儿常见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自己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创新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情景设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幼儿感冒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感冒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优质教案全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优质教案全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优质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四章“幼儿营养与饮食管理”,详细内容包括幼儿饮食营养需求、合理安排幼儿饮食、幼儿饮食卫生管理及幼儿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的预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幼儿饮食营养需求,了解合理安排幼儿饮食的重要性,认识到幼儿饮食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合理安排幼儿饮食的能力,能够进行幼儿饮食卫生管理。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饮食营养需求、合理安排幼儿饮食、幼儿饮食卫生管理。

难点:如何根据幼儿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及饮食卫生管理的具体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幼儿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饮食问题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讲解幼儿饮食营养需求,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标准。

(2)介绍合理安排幼儿饮食的方法,包括食物种类、搭配原则、用餐时间等。

(3)强调幼儿饮食卫生管理的重要性,讲解卫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幼儿饮食计划。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一份饮食计划。

六、板书设计1. 幼儿饮食营养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2. 合理安排幼儿饮食食物种类、搭配原则、用餐时间3. 幼儿饮食卫生管理食品安全、卫生操作、餐具消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所在班级的幼儿制定一份饮食计划。

2. 答案要求: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及加餐,注重营养搭配,确保食品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幼儿饮食卫生管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完整版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完整版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生理特点、幼儿生活卫生、幼儿疾病预防等方面。

重点讲解幼儿生理特点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生活卫生中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以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特点、生活卫生和疾病预防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对幼儿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理解,幼儿疾病预防措施的掌握。

教学重点:幼儿生理特点、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常见病的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卫生保健手册。

学具:笔记本、笔、卫生保健实践操作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幼儿生理发育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幼儿生理特点、生活卫生和疾病预防的知识点。

3. 实践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幼儿卫生保健实践操作,如洗手、佩戴口罩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讲解幼儿疾病预防的方法。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幼儿卫生保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生理特点发育规律生理特点2. 幼儿生活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卫生保健措施3. 幼儿疾病预防常见病预防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列举三种幼儿常见病及其预防措施。

2. 答案:(1)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2)三种幼儿常见病及预防措施:流行性感冒:保持室内通风,加强体育锻炼,接种流感疫苗。

肠道寄生虫病:注意饮食卫生,定期驱虫,加强健康教育。

水痘: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接触患者,接种水痘疫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操作中的问题。

2024年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

2024年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

2024年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四章“幼儿常见病防治”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疾病的症状识别、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疾病的症状及危害。

2. 掌握幼儿常见病的家庭护理措施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健康,增强卫生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常见疾病的症状识别、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幼儿卫生保健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常见疾病,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详细讲解幼儿感冒、咳嗽、发热等常见疾病的症状、危害、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幼儿感冒护理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关于幼儿常见疾病识别和护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冒的症状及家庭护理措施。

(2)如何预防幼儿咳嗽和发热?2. 答案:(1)幼儿感冒症状: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

家庭护理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多喝水,适当休息等。

(2)预防方法: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感冒、咳嗽、发热的幼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幼儿常见疾病的症状识别、家庭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实习中实践所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水平。

同时,教师可推荐一些相关书籍、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一、教案名称: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健康饮食与幼儿成长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幼儿成长过程中营养需求的认知。

3. 培养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膳食计划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幼儿健康饮食的重要性2. 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3. 科学合理的幼儿膳食计划制定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健康饮食?2. 学生分享对健康饮食的理解。

二、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1. 讲解幼儿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介绍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几个幼儿膳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科学性。

2. 学生讨论并评价案例中的膳食计划。

四、实践活动:制定合理的幼儿膳食计划(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合理的幼儿膳食计划。

2. 学生展示并解释他们的膳食计划。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10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合理膳食计划的理解。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讲解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饮食。

2. 讨论如何确保幼儿获得必要的营养素。

三、小组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改进现有的幼儿膳食计划。

2. 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估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案名称: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人体生长发育与幼儿护理七、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对幼儿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制定适宜的幼儿护理计划的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1. 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2. 幼儿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适宜的幼儿护理计划制定十、教学过程:第六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是怎样的?2. 学生分享对幼儿生长发育的理解。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四章《幼儿饮食卫生与营养》,详细内容为第二节“幼儿饮食的合理安排与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幼儿饮食的合理安排,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营养需求。

2. 学会判断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高幼儿饮食搭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饮食的合理安排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营养需求。

重点:食物的营养价值判断,饮食搭配方法,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食物模型、营养金字塔图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幼儿饮食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哪些饮食习惯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幼儿饮食的合理安排,介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营养需求。

b. 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教授饮食搭配方法。

c. 强调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如何为幼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为不同年龄段的同学设计饮食搭配。

六、板书设计1. 《幼儿饮食卫生与营养》2. 内容:a. 幼儿饮食的合理安排b.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营养需求c. 食物的营养价值判断d. 饮食搭配方法e.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搭配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为家人设计饮食搭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健康饮食小卫士”,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掌握程度。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和针对性教学。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实际应用和答案的指导性。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

2024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第3章,详细内容包括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与饮食卫生、日常护理与保健要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生理特点及其与保健的关系,认识到幼儿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能运用相关知识为幼儿制定合理的保健计划。

3. 提高学生对幼儿营养需求的认识,学会制定符合幼儿饮食卫生的食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理解与运用,营养需求与饮食卫生的合理搭配。

重点:幼儿生理特点与保健措施,日常护理与保健要点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幼儿在园所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与饮食卫生等知识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解决方案,教师点评。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卫生保健》2. 内容: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与饮食卫生日常护理与保健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所在园所的幼儿制定一份保健计划。

2. 答案:包括幼儿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与饮食卫生等方面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户外活动安全等方面内容,提高幼儿全面保健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幼儿园、实习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完整资料).doc

幼儿卫生保健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大余县职业中专幼儿卫生保健教案任课教师:蒙霞1、柔软的骨2、灵活的关节3、易疲劳的骨骼肌(二)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1、正确的坐、立、行姿势2、合理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3、充足的营养4、宽松适度的衣着5、预防意外事故课题名称:呼吸系统教学时数:2学时一、问题的提出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呼吸的目的是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空气,保证气体交换过程的正常进行。

幼儿由于年龄和发育状况,呼吸器官的功能与成人相比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照顾好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掌握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

2、能力目标:懂得幼儿呼吸器官相互依存的功能原理,学会照顾幼儿呼吸系统健康发育的方法,具备解决幼儿呼吸系统突发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照顾幼儿要细心,与幼儿说话要轻柔,遇到问题要冷静。

三、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并熟悉幼儿呼吸器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保护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措施。

2、教学难点:幼儿各呼吸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呼吸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3、教学准备:呼吸系统模型和培养幼儿呼吸系统卫生习惯的任务单。

4、教学方法:老师结合模型、图示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用时组织课堂师生互问好,准备上课的任务单,并互相交流学习讨论。

时15分钟课堂小结对学生完成的小组任务单进行评价,并强调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建议用时2分钟作业1、完成教材“复习思考题”中的第4、5题。

2、完成《学习与指导》中“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里关于呼吸系统的练习题。

五、教学后记幼儿的呼吸系统特别容易感染,从而引起各种疾病,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学生懂得培养幼儿呼吸系统的良好卫生习惯,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同时对患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幼儿懂得细心照顾和护理也非常必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计划
幼儿卫生保健学科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新授
练习作业四、人体的结构图
备注:
教师画图,标出结构,学生先练习,然
后,学生上黑板讲解。

要求:1、照图把知识记住。

2、语言流畅。

3、手势到位。

4、表情自然。

5、能用幼儿教师的语言讲解。

6、能和学生互动。

1、人体的基本结构。

1、四大组织和八大器官.
15
5
5
板书设计
奇妙的人体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二、人体的基本结构三、人体的生理四、人体的结构图
课后小结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新授
练习作业
2、灵活的关节
幼儿关节窝较浅,负重容易脱臼。

3、易疲劳的骨骼肌
幼儿易疲劳,但恢复的比成人快。

二、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1、培养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

2、合理的组织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3、供给充足的营养。

4、衣服和鞋子应宽松适度。

5、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学生讲课练习
学生练习。

1、幼儿骨骼的特点。

1、幼儿的骨骼有何特点如何保健?
15
5
5
板书设计
幼儿运动系统卫生保健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二、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