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管理公式版

生产运营管理公式版
生产运营管理公式版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系统,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工厂车间现场管理,简直全面得不可思议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年计划、月计划、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4.作业的标准化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称为标准化。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6.积极应对变化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现场的日常工作 1.现场的质量管理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a、取消此作业b、不要人做c、使作业容易化d、检查e、降低影响

运营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运营安全管理 一、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促进公司分布式能源项目经营持续稳定安全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原则 1、三位一体,注重实效:公司对职业健康、生产安全与环境安全实行三位一体管理,关注运行人员的职业健康,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良好环境,体现公司核心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 2、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和方法,持续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3、全员参与,人人负责:每个运行人员都必须履行好自己的安全职责,切实减少或避免发生职业伤害、责任事故和环境损害。 三、目标 (一)整体目标:零人身伤害、零责任事故、零环境损害。 (二)目标落实 1、依据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项目的运营管理部门应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和项目中各人员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必须明确考核标准及方式,落实责任人。 3、项目运营管理部门应每年应根据目标责任书同时编制、实施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列入安全投入预算。 4、公司分布式能源事业部每季度对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回顾和对下一季度的安全管理能工作进行安排,不断推进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的落实。 四、组织与职责 (一)项目中各职能人员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负责部分的安全管理工作全

面负责,其职责包括: 1、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和专兼职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各级领导、各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明确职责,保证本单位安全员配备符合要求;在任命有关负责人时,把安全业绩作为调整、任免的主要条件之一,并把安全业绩作为其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组织制定安全规章规范,并监督执行。 3、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安全技术措施所需经费的提取和使用。 4、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5、组织制定本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救援、抢险和恢复性工作。 6、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主持安全分析会议,及时协调和解决各单位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事故。 8、其他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所明确的职责。 (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及部门的职责: 1、负责项目安全体系的规划,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监督、指导人员实施运行。 2、探索、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系统管控能力。 3、指导项目各职能运行人员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指导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定期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现场安全检查与调研,督促、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危险辨识和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做好支持与服务。 5、建立职业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监督、检查落实,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和保护环境。 6、制定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做好项目的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工作。 7、组织制定项目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8、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如实报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三)项目中所有运行人员均负有安全责任,包括但不限于: 1、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掌握本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岗位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上标准岗,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策划

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策划 暑期特别策划 ◆合作契机: 我们可以将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以下类似情况作为携手合作的契机: (1)一些订单来不及生产,发生延期交货? (2)由于产品品种过多、批量过小,生产现场不易控制,生产车间有过多的在制品堆积? (3)当订单过多时,频繁感受到生产能力不足? (4)为了准时交货,过多地加班赶工期? (5)紧急订单经常干扰原有生产顺序,使生产计划频繁地改变,一些订单延误。(6)生产周期过长,当最后工序出现品质问题或订单需要修改时,不能及时反应。(7)生产周期过长,占用过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8)仓库存货量过多,占用了大量现金,但减少存货量又时常不能满足生产,该如何在满足生产的同时又保持尽量少的存货量,节约现金?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共同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水平呢? ◆预期目标: 在不增加设备和人力的情况下,预期实现如下目标: (1)提高准时交货率(达到99%); (2)缩短生产周期,至少缩短30%; (3)提高产能,在不增加设备等投资的情况下,至少提高30%的产能; (4)大幅度降低库存,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库存,至少降低30%,节约资金占用,增加现金流,并且防止库存材料的报废。 (5)减少加班,降低人员生产成本。 (6)充分考虑紧急订单的情况,降低因紧急订单对生产顺序造成的冲击。 (7)充分考虑意外情况对生产计划的影响,制定有效的生产计划执行控制手段,避免生产混乱。

(8)在无需增加额外开支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如上的目标,我们提出了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将约束理论(TOC)与精益生产结合起来,对企业进行整体性的改善和相关运营策略的改进,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库存成本,提高准时交货率,建立企业的绝对竞争优势。 ◆实施策略: (1)运用TOC理论对企业整体运作方式进行改善 ?TOC理论从生产、分销、项目管理、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各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逻辑工具和思维工具,具有强大的提升效果,全球数以万计的先进企业,如福特、波音飞机、AT&T、Intel等跨国巨头,正成功运用TOC,视TOC为不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武器。 ?我们将运用TOC生产运营理论,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生产进度的制约因素,打破企业固有的以企业各部门局部效益最大化的考核机制,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提高各部门间的协调度,并运用TOC改善的五个步骤,在不增加经费和投资的同时,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至少30%。 ?我们将运用TOC项目管理方法,帮助企业找到影响订单准时交付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解决长期困绕企业的订单延期交付、超支超时的难题,并进一步缩短各产品的生产周期,使企业在不增加人力和投资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的订单,提高利润及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将运用TOC思维工具,帮助企业员工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养成采用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全体员工从内心接受改变并积极配合。 TOC方法是一套解决根本问题的好方法,既能消除目前存在的不良现象,又不会引起新的消极影响,为了配合TOC方法的推进,企业员工应该改变旧有的思维方法,积极支持和配合企业运营方式的变革,而员工思维方式的改变,仅仅靠权威推动和教育辅导进行改变,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将运用TOC思维工具,引导员工找出企业的根本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目标,然后集思广益,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企业员工感觉是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由此会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理解,产生共识并积极地推动,这对新方案的推进及企业的持续改善将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2)运用精益生产理论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改善

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和责任。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侧重于规范责任、职权和利益的界限及其关系。本文就管理细则、经营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部门经济责任制度、管理者经济责任制度。 一、组织框架 wang 二、部门岗位职责 1、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1) 组织、安排、落实公司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 (2) 负责公司的日常接待工作(包括信访、投诉等)。 (3) 负责公司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阅和归档工作。 (4) 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办公用品的采购,行政日常支出总经理 运营主管 人事部经理 财务经理 总经理助理 区域经理 人事专员 内勤 会计 考核员 出纳 综合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文员 人事部 财务部 运营部 综合办公室 网络部 技术部 推广部(电商)

报销等)。 (5) 负责公司工作用车的管理工作。 (6) 各类资产登记、造册及设备保养、维修、管理。 (7) 负责公司的日常考勤工作。 (8) 公司文印、统计、宣传、公示栏管理等。 (9) 负责公司的节假日值班安排及安全保卫工作。 (10)负责公司网页的管理工作(包括网页的设计、规划、信息上传和维护等)。 (11)负责公司的各类文字的撰写工作(含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大事记等工作)。 (12)每月工作计划的收集、编制和公布;负责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13)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财务部工作职责 (1)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公司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2)负责公司各时段的财务报表工作。 (3)负责公司各类收入和支出的记账、分类及报销工作。 (4)负责监督公司财务预算和决算的情况。 (5)负责与学校财务处的沟通、协调工作。 (6)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⑴、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整体规划;

生产运营管理第7章

第7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一、学习指导 本章阐述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以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的计算程序,做到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这三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明确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如何被实际应用的。本章内容概要详见表7—1。 表7一l 续前表

二、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分类法 2.系数法 3.联产品 4.副产品 5.定额法 6.定额成本 7.脱离定额的差异 8.定额变动差异 9.成本习性 10.固定成本 11.约束性固定成本 l2.酌量性固定成本 13.变动成本 14.混合成本 15.变动成本法 l6.生产边际贡献 17.边际贡献 18.标准成本法 19.标准成本 20.理想标准成本 21.正常标准成本 22.现实标准成本 23.成本差异 24.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5.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26.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27.直接.,kJ4成本差异 28.直接jk二E-r资率差异 29.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30.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31.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二)判断说明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说明理由) 1.只要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就可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2·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3·按照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4·在按系数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情况下,若系数是按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计算确定的,则按系数分配的结果与直接按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比例分配的结果相同。 5.分类法的适用与否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6.联产品必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7·产品内部结构、所用原材料、工艺技术过程完全相同,但由于工人操作而造成的质量等级不同的产品,可以应用分类法的原理,按照不同售价在它们之间分配费用。 8.用分类法计算出的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9.主产品、副产品在分离前应合为一类产品计算成本。 10·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还需要单独进行加工的,应按其分离后继续加工的生产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单独计算成本。 11.定额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12.定额法是一种单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13.编制定额成本计算表时,所采用的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应与编制 计划成本、计算实际成本时所采用的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一致。 14.限额领料单所列领料限额,就是本期实际投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 耗量。 15.在定额法下,退料单是一种差异凭证。 16.进行材料切割核算时,回收废料超过定额的差异可以冲减材料费用。

职业经理人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题

职业经理人复习题 企业生产运作经管 一、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 ( x)1.生产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营销市场来构造其生产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 ( x)2.企业流程再造理论是建立在分工理论基础之上的。 ( v )3.再造后的企业虽然每项工作内容复杂了,但流程本身大大简化。 ( x)4.经流程再造后,企业组织结构由烟囱型转变为管道型。 ( v )5.准时化生产方式是一种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和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 x)6.准时制要求上一道工序向下一道工序传递必要数量的零部件。 ( v)7.看板系统是一个有形的控制系统,它由卡和容器所组成。 (x)8.生产运作战略规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具体生产周期和批量。 (x)9.生产运作战略制定中的特殊能力分析就是对企业产能的特殊条件的分析。 (x)10.基于质量战略就是要求制造过程中的保证高质量。 (x)11.大量生产方式能取得低成本的生产,因此可以解决成本与批量、交货期的矛盾。 (v)12.并行工程强调团队的合作。 (v)13.并行工程展开要求保证良好的沟通条件。 (x)14.时段式MRP结构中的物料清单(BOM)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下定购指令的问题。 (v)15.敏捷方式建立新型的规范基础结构,实现技术、经管和人的集成。 (x)16.准时制(JIT)的核心内容就是生产过程中按必要时间加工制造产品。 (v)17.“看板”方式,能对流程环节中出现的废品进行控制。 (v)18.大规模定制其核心是完全按照用户需求实现产品(服务)定制生产。 (x)19.供应链经管面向的对象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x)20.为解决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可以采用多节点控制补充供货的办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成本领先战略要求积极地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B),以大大低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成本获取价格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A)生产成本 (B)生产设施 (C)生产控制 (D)生产计划 2.生产的规模经济性主要由下列哪种因素起作用而产生:( D)。 (A)分工与专业化 (B)政府政策的支持与鼓励 (C)大型组织的抗风险能力 (D)大量投资的高回报率 3.并行工程主要是应用于( A )的一种方法。 (A)研发设计过程 (B)制造过程 (C)销售过程 (D)生产运作过程 4.生产过程的准时性是指生产过程的( A )都按后续阶段和工序的需要生产。 (A)各阶段 (B)各层次 (C)各市场 (D)各部门 5.在传统的生产系统中,工厂的效率是用( D )来考核的。

某公司生产运作管理知识大全3(00023)

课程教案指导书 课程名称:生产与运作经管 教材:《现代生产与运作经管》丁慧平、俞明南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参考书:《生产与运作经管》刘丽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生产与运作经管》武振业、周国华等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现代生产运作经管概论 1. 掌握生产运作经管的概念。 2. 熟悉生产运作经管的作用和意义。 3.熟悉生产运作经管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生产运作过程和 生产运作系统)。 4. 熟悉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区别。 5. 了解生产运作经管发展过程及新特征。 思考题:P16 第3、4、5题 第二章生产运营战略与竞争力 1. 熟悉企业战略与生产运作战略之间的关系。

2. 掌握生产运营战略的概念及其涉及的十个方面的决策。 3. 了解生产运作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熟悉运营战略与产品寿命周期的关系。 4. 掌握生产运营战略的竞争要素。 5. 熟悉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生产运营战略。 思考题:P39 第3、4题 第三章产品开发与设计 1. 熟悉产品决策的影响因素。 2. 熟悉新产品选择的评价方法。 3. 熟悉产品战略的制定时关于产品寿命周期预测和产品进入和占有市场的时机分析。 4. 掌握新产品开发设计的有关步骤并熟悉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 思考题: P58 第1、3、8题 第四章生产工程选择与工艺流程设计 1. 熟悉生产系统的类型、不同类型生产系统及工艺流程对竞争力的影响。 2. 熟悉工艺流程设计的概念。

3. 掌握影响工艺流程设计的因素并熟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4. 熟悉工艺流程分析的内容。 5. 熟悉服务生产过程的特点,服务生产系统的设计和选择。 6. 了解服务生产流程图的内容。 思考题:P89 第1、2、4、5题 第五、六章质量经管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掌握质量的内涵。 2. 熟悉影响质量的因素与质量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 3. 熟悉质量成本的含义及其构成。 4.了解质量经管理念,熟悉全面质量经管的基本思想,了解全面质量经管的构成要素和具体方法。 5. 了解ISO9000系列规范并熟悉ISO9000与全面质量经管的关系。 6. 了解统计过程控制(SPC)和抽样检验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1)有一种说法,要想降低质量缺陷带来的成本, 就必须增加用于防范和鉴定的成本,二者是 相悖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有没有 可能在不增加预防和鉴定成本的前提下不

生产运营管理案例分析[1]

生产运营管理案例分析Dewey钉书机公司运营解决方案

根据Dewey订书机公司两位经理与写给总裁的信件上,可以发现该公司内部管理上出现许多问题,包括部门之间权责不清、库存与销售之间的不协调、部门内部沟通不顺畅等。由于内部运营不顺遂,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滑、销售额下降、客户服务水平降低,最终使得公司内部成员士气不振、缺乏团队精神。为更精准发现Dewey公司所存在的种种管理问题,我们将两位经理信件内所提到各种问题做出说明与归纳,以便能更好的为这家公司提出适宜的改革建议。问题分析如下: 1.产品销售的淡旺季造成了需求不平稳以及生产平稳性之间的矛盾。在旺季需求量大,但 是工厂的生产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容易造成缺货以及订单不能及时满足的情况。淡季市场需求比较小,又会造成生产能力的过剩。 2.内部缺少良好的工作流程;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良好协作配合的精神,反而相互抱怨、推 卸责任;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具体来说:分店没有把对于市场需求所做的预测及时通知生产工厂,造成了工厂生产上一定的盲目性;分店为了降低其自身的库存周转率,在销售淡季不愿意准备库存来调节淡旺季之间的需求差异,造成了缺货以后又把责任全部推到总部;另外,工厂和分店不能了解彼此的当前库存量,为决策制造了障碍。 3.公司设立分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接近和服务顾客,但是仍然有40%的货物是从总部出 货。这样,总部对于分店和自身的订单不能一视同仁,在旺季生产能力不足库存紧张的情况下会做出优先满足自己订单的决策,伤害到分店的积极性、服务水平和客户的满意度。这样,公司设立分店的初衷也没有实现。 4.公司所做出的分店和总部都要保持一个月库存的决定不是建立在对需求进行科学预测 后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的,因此不尽合理,也没有得到分店的充分理解。 5.库存能力有限。仅凭借工厂有限的的库存能力不能达到在淡季储备库存来满足旺季需求 的目的,需要分店和总部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6.考核体系的问题。分店除了要实现自己的销售目标以外,还要关注其库存周转率指标, 这也是造成分店不愿意增加库存的重要原因。 7.以上的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司服务水平的下降,客户满意度的降低,市场占有率的下 降。根据销售经理的说法,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15%。 由以上所整理出的七点问题可以发现,該公司内部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但是可以总结为两大方面──组织内部管理、淡旺季生产库存管理──为解决其所面临的难题,我们将从上述两方面着手,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工厂管理思路

工厂管理思路 企业发展最终要走向管理,管理是无止境的,而企业管理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中心是人,前 提是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工厂管理包含生产管理、生管管理(包括计划和物流管理)、工务管理(包括设备和小型工程管理)、厂务管理(包括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品保管理(QA、QC和计量管理)、财务管理、EHS管理和工厂内部采购管理。公司实行虚、实线管理和总部中央式管理,其中品保和财务管理实行虚线管理。生产 管理的核心是计划和控制。生产计划是龙头,没有周全计划和没有有效控制的 生产管理只会造成现场的救火。生产管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安全、质量、生产 计划和成本控制。现将我个人对工厂管理的思路阐述如下。 1、组织结构设置与职能发挥: 1.1组织结构设置:工厂严格按公司总部规定设置6大部门(生产处/科、生管处/ 科、厂务处/科、工务处/科、品保处/科、财务处/科)和EHS组及采购组,未来还增设生产经管和工厂IE各一名。 1.2定岗定编: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工序和产能、产量的需求以及管理要求进行 岗位设置和定编,并经生产管理本部和人资本部核准后执行,杜绝“呆人” 现象。完善组织结构中的部门职责,进行岗位评价和分析、完善职级和工作 岗位确认,完善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必要时请IE协助。 1.3职能发挥和绩效管理: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履行本部门职责,围绕本部门的 核心工作开展工作;完善工作目标和标准,对KPI和KCI进行逐级分解、培训和落实,KPI指标和考核结果在工厂进行明示,要让每个员工、班、组长和主管知道自己抗的是哪些KPI和KCI指标,自己是如何实现的,每周和每月按部门进行检讨,对完成好的部门进行适时表扬或激励,对未能达成的指标 找出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规划和落实改善。并结合绩效管理创新本部推进 的绩效管理计划,推动PBC和KPI管理作业,与每天工作的“日清”作业结合推进;协调各部门,实现逐级管理,发挥团队作用,做到事事有人管,事 事有人负责。工作一定是靠不断地检查来实现计划、目标和绩效管理,做到

安全运营生产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662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安全运营生产管理制度 正式样本

安全运营生产管理制度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工作是公司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效益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安全警钟长鸣。 二、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的活动,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纠违章、查隐患,消除事故苗头。 三、发生重大事故(含生产事故),安全稽查部必须在一小时内向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口头汇报,二日内向公司写出书面报告。

四、事故发生后坚持“三不放过”即:肇事者本人认识不深刻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员工不吸取教训不放过;经常进行“案例剖析”,适时组织现场教育。 五、坚持车辆“三检”(日检)制度,公司必须专人负责回场检验,认真填写《车辆检查逐日登记表》和《车辆技术状况合格证》的发放工作,经常保持车况良好。 六、车辆转向、传动、制动、车门、灯光等关键部位,须有效良好,严禁带病车上路运行。 七、事故结案的各种报销凭证单据,借条等手续一律由伤者本人或家属代理人办理,禁止公司内部人员代办。 八、严格控制事故费用开支,报销单由部门主管领导、总经理审批后方可列支。

生产与运营管理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生产系统的有效性设计,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行。 2、服务企业与生产企业的主要区别:制造业(生产),产品是有形的,耐久的、)产出可储存、顾客与生产系统极少接触、响应顾客需求周期较长、可服务于地区、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设施规模较大、质量易于度量 服务业(运作),产品无形,不可触,不耐久、产出不可储存、顾客与服务系统接触频繁、响应顾客需求周期很短、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设施规模较小、 质量不易度量 3、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要求是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比例性、均衡性、准时性、柔性(即适应性) 4、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及综合方式的概念、优缺点、适用范围;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典型移动方式? 工艺专业化,即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系统。将完成相同工艺的同类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工艺的加工任务。 优点:生产系统适应性强;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强;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 问题:运输路线长、在制品多、生产周期长;生产管理复杂;生产效率低。 工艺专业化适用企业及条件:多品种、单件小批生产或成批生产类型,而且同类设备较多的企业。企业专业方向未定,生产的产品不稳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企业。 对象专业化,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对象建立生产系统。即,将加工某种产品(或零部件)的设备和工人集中在一起,完成某种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任务。 优点:运输路线短,在制品少、生产周期短;生产管理简单,生产效率高。 问题:生产系统灵活性差;生产系统的可靠性差;工艺及设备管理复杂。 适用条件: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专业方向已定,产品结构、产量、品种比较稳定,工种和设备比较齐全配套的企业。 其他问题详见书P306和P109 5、生产运作战略的地位及作用: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根据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建其生产运作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规划、内容和程序。它是一种职能战略,是在部门战略的指导下制定的,是公司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证公司战略实现的基础。 6、产品的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7、产品设计的流程:产品构思、结构设计(总体设计、技术设计、详细设计等)、工艺设计 {书P105} 8、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设计过程中各种活动并行交叉进行。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 9、影响选址决策的因素:经济因素(运输条件与费用、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能源可获性与费用、厂址条件和费用)、政治因素(政治局面、法制的健全、税负的公平)、社会因素(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和生活水平)和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状况) 10、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P151

安全运营生产管理制度.docx

安全运营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安全工作是公司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效益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标本兼治,安全警钟长鸣。 二、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的活动,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纠违章、查隐患,消除事故苗头。 三、发生重大事故(含生产事故),安全稽查部必须在一小时内向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口头汇报,二日内向公司写出书面报告。 四、事故发生后坚持“三不放过”即:肇事者本人认识不深刻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员工不吸取教训不放过;经常进行“案例剖析”,适时组织现场教育。 五、坚持车辆“三检”(日检)制度,公司必须专人负责回场检验,认真填写《车辆检查逐日登记表》和《车辆技术状况合格证》的发放工作,经常保持车况良好。 六、车辆转向、传动、制动、车门、灯光等关键部位,须有效良好,严禁带病车上路运行。 七、事故结案的各种报销凭证单据,借条等手续一律由伤者本人或家属代理人办理,禁止公司内部人员代办。

八、严格控制事故费用开支,报销单由部门主管领导、总经理审批后方可列支。 九、驾驶人员交通肇事后,从肇事次月起,预扣事故费用,待结案后多退少补。 第二章安全防范措施 一、目的 为做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对公司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如下安排: 二、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成员。 三、内容 (一)运营管理部 1、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2、每月不定期的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 3、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情况。 4、督促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二)安全稽查部 1、每月召开司乘人员安全例会至少一次,宣讲安全法律法规、行车安全常识、剖析典型事故等,使司乘人员受教育面达到100%。 2、每月路检路查次数不少于三次。

运营管理制度

一、运营管理操作规定及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 1、现场运营经理 1.1 全面负责生产运行具体管理工作,现场处理运行中的各类事宜; 1.2 对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解决; 1.3 与技术工程师定期制定阶段运行方案,以达到处理成本和效果最优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化验员和操作人员提出要求; 1.4 对运行记录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 1.5 对有关生产需要的药品如碱剂、酸剂、生化营养剂和调试需求的菌种、营养物质等进行落实; 1.6 对有关生产、安全及维修工具、用品和化验分析药品进行管理。 2、操作工人 2.1 按照运营经理要求,执行各项运行指令的操作,并对各构筑物、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进行记录; 2.2 根据运行需要完成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测试观察,并定期将记录结果向运营经理汇报; 2.3 交接班时需向现场经理和接班工人准确交代实际运行状况和操作情况;

2.4 接班时需向接班工人交接专用工具和仪器并进行例行检查; 2.5 负责个人日常操作和维护工具的保管和保养; 2.6 对所有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洁,保证设备设施尽可能完好; 2.7 出现故障时,配合运营经理、机修工、电工、操作工等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拆换; 2.8 按照生产需要和领导要求,完成各种临时的操作和维护及其它辅助性工作。 3、化验员 3.1 按照运营经理要求,每日完成所需指标的检测并进行计算整理; 3.2 负责化验分析结果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定期上缴存档; 3.3 对化验结果及时返回给现场运营经理指导生产,化验结果出现 异常马 上报告; 3.4 搞好化验室的设备药剂管理和安全保障; 3.5 负责所有检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3.6 负责各项标准药剂的配置; 3.7 负责化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4、工艺工程师 4.1 负责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工艺技术和操作培训; 4.2 对有关生产需要的药品如碱剂、酸剂、絮凝剂、混凝剂的质

生产运营管理咨询

生产运营管理咨询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七章生产运营管理咨询 【习题集精粹】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先生每天早上乘坐乙方26路公交车上班,上车后售票服务员认真验票热情服务,在司机的平稳操作下,平安顺利地从A站到达B站,到单位从来没有迟到。长期以来甲先生对乙方的服务很满意。在这项公交服务生产运营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售票服务员 B.26路公交汽车 C.司机平稳操作 D.甲先生的感受

2.以下选项中,对生产运营系统的评价与改进描述正确的是()。 A.为了使系统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必须经常性地对系统加以监控、评价、维护和改进 B.涉及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按照管理的基本职能,其内容有生产决策和计划、生产组织和指挥以及生产控制和协调3项 C.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设施的定点选择、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D.在生产运营系统的生命周期内,需要根据产品和服务的变化,对生产运营系统进行适当地调整和重新布置

3.企业在产品正式投产以前,需要开展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时定额制定、工装设计以及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属于()。 A.基本生产过程 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生产服务过程

4.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许多管理哲学和技术的成就,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 A.准时化生产 B.业务流程重组 C.零缺陷生产 D.全面质量管理

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 说明 企业管理制度大致上能够分为规章制度和责任。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侧重于规范责任、职权和利益的界限及其关系。本文就管理细则、经营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部门经济责任制度、管理者经济责任制度及其文本格式分别加以说明,可直接修改使用。 目录

一、组织框架 (3) 二、部门岗位职责 (3) 1、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3) 2、财务部工作职责 (4) 3、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4) 4.总经理助理岗位职责 (5) 5、运营部各岗位职责 (5) 二、公司管理制度 (11) 1、考勤制

度 (11) 2、日常工作制度 (12) 3、薪酬及奖励制度 (13) 4、网络杂志广告 (16) 5、业务培训及会议 (17) 6、档案管理 (18) 7、办公供给 (18) 8、人事管理 (18) 9、售后服务 (19)

一、组织框架 二、部门岗位职责 1、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1) 组织、安排、落实公司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

(2) 负责公司的日常接待工作(包括信访、投诉等)。 (3) 负责公司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阅和归档工作。 (4) 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办公用品的采购,行政日常支出报销等)。 (5) 负责公司工作用车的管理工作。 (6) 各类资产登记、造册及设备保养、维修、管理。 (7) 负责公司的日常考勤工作。 (8) 公司文印、统计、宣传、公示栏管理等。 (9) 负责公司的节假日值班安排及安全保卫工作。 (10)负责公司网页的管理工作(包括网页的设计、规划、信息上传和维护等)。 (11)负责公司的各类文字的撰写工作(含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大事记等工作)。 (12)每月工作计划的收集、编制和公布;负责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13)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工厂生产管理常用的英文缩写

工厂生产管理常用的英文缩写 工厂生产管理常用的英文缩写 VQA Vendor Quality Assurance 供應商品質保證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進料檢驗 IPQC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檢驗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終品質控制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線上品質控制 CQA Customer Quality Assurance 客戶品質保證 F.P.Y.R First Pass YIEld Rate 直通率(一次成功率) MRB Material Review Board 物料委員會 PMP Process Management Plan 制程管理計劃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 標準作業程序 X-R Chart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 X-Rm Chart 個別值與全距管制圖 P Chart 不良率管制圖 U Chart 單位缺點管制圖 C Chart 缺點數管制圖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 精確度 CP Capability of Precision 準確度 CPK 制程能力分析 S/N Serial Number 序列號 Spec. Specification 規格 Pass 合格

精选文库Fail 失敗 NG No Good 不合格 VER Version 版本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靜電釋放(放電) DWG Drawing 圖紙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國際標準組織 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目標管理 CAL Calibration (儀器)校正 NCR No-Calibration Requirement勿需校正(免校) OEM Original Engineering Manufacture 原廠委托製造 COMPAQ 美國COMPAQ電腦公司 Fujitsu 日本富士通公司 HP Hewlett-Packard 美國惠普公司 QM Quality Manual 品質手冊 QP Quality Procedure 品質程序書 WI Working Instruction 作業規範 OJT On Job Training 在職訓練(工作中教導) FIFO First In First Out 先進先出 4M1E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Environment 人`機器`材料`方法`環境 RMA Return Material Authorization 客戶退回 PPM Part Per Million 10-6(百萬分之…) MIL Military(U.S) 美國軍事標準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認證公司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 生产调度制度 一、目的 为强化生产调度工作,保证生产组织系统高效、有序、顺畅进行,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三、职责 1、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调度工作的全面管理。 2、生产部负责生产调度工作的现场管理及内部管理。 四、生产调度管理的要求 1、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在生产领域中科学、均衡地组织生产,及时发现,研究和处理生产活动中出现在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全面完成。 2、生产调度人员要全面了解选煤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职责流程及生产经营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协调,以使生产系统达到高效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生产调度工作必须妥善处理产量与质量,生产与安全等关系。 4、每周一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生产调度会,生产副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为公司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主要内容为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安排,紧急重大缺陷及安全、设备问题及事故的处理情况。 5、每周一调度会由公司调度室根据上周调度会工作安排,实行对口考核咨询问责制。到期完不成任务的,分管领导和单位责任人要进行工作解释,无正当理由的或找借口的予以处罚。 6、调度会上对总经理全面管理的工作指令,所牵扯到的具

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计划的正常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三、职责分工 1、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全公司生产计划的组织、实施。 2、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下发,负责生产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 1、为保障正常的生产秩序,各生产部门必须制定详实可行的生产计划。 2、各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以实际生产能力及市场需求为依据,并提出相关的组织保障措施。 3、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包含年度、季度、月、周计划,生产计划应包含产量计划、质量计划、原材料计划、设备检修计划。 4、年度计划必须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并签字下发。 5、季度、月计划必须由生产副总审批并签字下发。 6、各生产部门必须按照月计划分解为周计划、日计划,并指定具体的落实负责人。 7、各生产部门必须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有跟踪、有检查的计划执行管理原则。 8、各生产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无法完成计划的必须有原因、有解释,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生产组织管理制度

生产运作管理-第七章单元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按水平分层顺序分拆一个装配件,求出它的直接组成部分的清单输出形式是 ( A ) A单级展开 B层次展开 C反查展开 D综合展开 2按产品和工件的装配形态自上而下分解装配件,直到最基本的零件为止的清单输出形式是( B ) A单级展开 B层次展开 C反查展开 D综合展开 3物料需求计划的缩写是 ( A ) AMRP BMRPⅡ CERP DCIM 4制造资源计划的缩写是 ( B ) AMRP BMRPⅡ CERP DCIM 5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是 ( ) AMRP BMRPⅡ CERP DCIM 6实施MRPⅡ的动力是 ( A ) A客观需要 B决策机构的建立 C完整和准确的数据 D教育培训 7实施MRPⅡ成功的重要条件是 ( B ) A客观需要 B决策机构的建立 C完整和准确的数据 D教育培训 8实施MRPⅡ的基础是 ( C ) A客观需要 B决策机构的建立 C完整和准确的数据 D教育培训 9MRPⅡ中,编制计划由以下哪个组织完成? ( A ) A厂级职能部门

B分厂计划科 C车间 D班组 10MRPⅡ实施的效益不包括以下哪项? ( B ) A保证交货期 B增加销售收入 C增强应变能力 D提高设备利用率 11以下哪类企业可从MRPⅡ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 B ) A大量生产 B中量生产 C单件生产 D以上所有 12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以下哪项为主线的? ( B ) A计划和营销 B计划和制造 C制造和营销 D制造和物流 二、判断题 1制定能力需求计划需要按较短的时间期进行详细负荷核算与能力平衡 ( √ ) 2闭环MRP中包含了以制造为主线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 × ) 3MRPⅡ对于单件生产或极小批量生产常常能带来很大的效果 ( × ) 4MRPⅡ是根据以销定产安排计划的 ( √ ) 5MRPⅡ按照产品品种组织生产 ( × ) 6ERP的项目小组成员应主要由专职人员组成 ( × ) 7计算机试点的关键人员是数据处理人员( × ) 8模拟试点的关键人员是物料计划员( × ) 9在ERP的生产制造管理系统中,资产管理模块涉及的内容有技术资产管理和工厂维护、投资控制、传统资产会计、企业控制等 ( × ) 10MRPⅡ既是一种管理哲理,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 √ ) 三、简答题 3简述MRPⅡ实施的基本条件 1.客观需要是企业实施MRPⅡ的动力 2.组成以企业领导为首的资产决策机构,是实施成功的重要条件 3.完整和准确的数据是MRPⅡ实施的基础 4.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实施MRPⅡ的主要保证 7试述我国企业应用MRPⅡ出现的主要问题 (1) 资金短缺,原材料涨价,产品积压,库存资金占用多 (2) 应变能力差,用户服务水平差,不能保证交货期 (3) 信息反馈不及时,预测能力差,产品更新换代慢,市场竞争能力差 (4) 生产管理水平低,计划跨度长,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 (5) 投标、竞标能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