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2023-11-06CATALOGUE 目录•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及其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练习与解答0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正弦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sin(α)。

性质正弦函数在$0^{\circ}$到$90^{\circ}$之间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

单位正弦函数的单位是弧度(rad)。

定义余弦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记作cos(α)。

性质余弦函数在$0^{\circ}$到$90^{\circ}$之间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其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

单位余弦函数的单位是弧度(rad)。

010203正切函数定义正切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记作tan(α)。

性质正切函数在$0^{\circ}$到$90^{\circ}$之间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值无限增大。

单位正切函数的单位是弧度(rad)。

02锐角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利用正弦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已知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可以用来求解未知边b。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

求解公式:b=a×sin(A)/sin(B)。

010203利用余弦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余弦定理:c²=a²+b²-2abcos(C)。

已知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可以用来求解未知边b。

求解公式:b=(a²+c²-b²)/2ac。

利用正切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已知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可以用来求解未知边b。

正切定理:tan(A)=a/b,tan(B)=b/a。

求解公式:b=a×tan(A)。

01030203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及其应用$\frac{\sqrt{3}}{2}$30度的正弦值$\frac{1}{2}$30度的余弦值$\sqrt{3}$30度的正切值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45度的正弦值:$\frac{\sqrt{2}}{2}$45度的余弦值:$\frac{\sqrt{2}}{2}$45度的正切值:1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0360度的正切值$\sqrt{3}$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0160度的正弦值$\frac{\sqrt{3}}{2}$0260度的余弦值$\frac{1}{2}$在解直角三角形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作为已知条件,用于求解其他角度或边的长度。

中考复习: 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复习: 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知识梳理一、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1、定义: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sinc ), 记作sin A ,即sin A aA c∠==的对边斜边。

把∠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cosine ),记作cos A ,即;把∠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tangent ),记作tan A ,即。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of acute angle )。

当锐角A 的大小确定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正弦)、∠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余弦)、∠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正切)分别是确定的。

2、增减性:在0°到90°之间,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3、取值范围:当∠A 为锐角时,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是:0<sin A <1,0<cos A <1,tan A >0。

4、互余两角的函数关系:如果两角互余,则其中一有的正弦等于另一角的余弦,即:若α是一个锐角,则sin α=cos (90°-α),cos α=sin (90°-α)。

5、正、余弦的平方关系:sin 2α+ cos 2α=1。

二、300、450、600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如下表:三、解直角三角形bcos c A A ∠==的邻边斜边atan bA A A ∠=∠的对边=的邻边C ∠A 的邻边b∠A 的对边a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元素求未知元素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

1、在Rt△ABC 中,∠C=90°,设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以下字母同),则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是:(1)边角之间的关系: sinA =cosB =a c , cosA =sinB =bc,tanA =cotB =a b ,cotA =tanB =b a。

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

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

锐角三角函数基本概念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角度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是指在单位圆上定义的三角函数,它们是我们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基本工具。

本文将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的性质和用法。

一、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最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之一,它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

在单位圆上,设角A对应的点为P(x,y),则正弦函数可以表示为:sinA = y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锐角,值域是[-1,1]。

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正弦函数来求解缺失的边长或角度。

二、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是另一个重要的锐角三角函数,它表示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之比。

在单位圆上,设角A对应的点为P(x,y),则余弦函数可以表示为:cosA = x与正弦函数类似,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锐角,值域也是[-1,1]。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余弦函数来计算未知边长或角度。

三、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是通过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比值而得到的,它表示一个角的对边与邻边之比。

在单位圆上,设角A对应的点为P(x,y),则正切函数可以表示为:tanA = sinA / cosA = y / x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锐角,但值域却没有限制。

正切函数在解决问题时,常用于求解未知边长或角度。

四、割函数(sec)、余割函数(csc)和余切函数(cot)割函数(sec)、余割函数(csc)和余切函数(cot)是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倒数。

它们的定义如下:secA = 1 / cosA, cscA = 1 / sinA, cotA = 1 / tanA这三个函数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也经常使用,用于求解缺失的边长或角度。

五、三角恒等式锐角三角函数之间存在一些重要的恒等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或推导出其他有用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锐角三角函数恒等式:1. 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的平方和等于1:cos^2 A + sin^2 A = 12. 正切函数与割函数的乘积等于1:tanA · secA = 13. 正弦函数与余割函数的乘积等于1:sinA · cscA = 1除了这些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三角函数,如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切函数等。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涉及到角度和角度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用于计算平面向量在多边形中和求解三角形的面积。

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三角函数是基于角度θ,从而定义的三角函数值。

一般情况下,它用半圆线直叙指函数如下所示:sinθ,cosθ,tanθ,cotθ,secθ,cscθ。

3、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cosθ= sin (π/2-θ);sinθ= cos (π/2-θ);tanθ=cot (π/2-θ);cotθ=tan (π/2-θ);secθ=csc(π/2-θ);cscθ=sec (π/2-θ)。

二、圆周角:1、什么是圆周角:圆周角是指以圆等分线在a轴上的量度,即由圆心和两个点确定的弧的长度。

圆周角定义在一个圆的周围,与半径的长度有关,可以用角度μ来表示。

2、单位:圆周角的单位是弧度rad,又称为radian,表示当一个圆的半径为1时,圆周角的长度。

三、锐角的余弦定理:1、锐角余弦定理是用弦和角定义的三角形问题,可以求解共有三角形A、B、C三个锐角所对应边长a、b、c满足关系:a²=b²+c²-2bc cosA;b²=a²+c²-2ac cosB;c²=a²+b²-2ab cosC。

2、此外,锐角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三角形所有边长求解A、B、C三个锐角所对应的角度值,记为A=cos-1[(b²+c²-a²)/2bc];B=cos-1[(a²+c²-b²)/2ac];C=cos-1[(a²+b²-c²)/2ab]。

四、锐角的正弦定理:1、锐角正弦定理是求解三角形的已知一边和两个对边角的问题,满足条件如下:a=b sinA/sinB;b=a sinB/sinA;c=a sinC/sinA,c=bsinC/sinB。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关系式
李善兰三角函数展开式 tanα·cotα=1 希腊三角函数公式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1+(tanα)^2=(secα)^2 1+(cotα)^2=(cscα)^2 锐角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三角形函数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三角函数值
取值范围
特殊角
变化情况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下 : 注: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请查三角函数表
θ是锐角: 0 0 tanθ>0 cotθ>0
1.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 2.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正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割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3.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0≤sinA≤1, 0≤cosA≤1;当角度在0°0。
锐角三角函数
数学函数
01 相关概念
03 关系式
目录
02 三角函数值
锐角三角函数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把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都叫做 ∠A的锐角函数。
相关概念
图1直角三角形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 (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初中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方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所以在初 中阶段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完成的,即把这个角放到如图1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中,则 锐角三角函数可表示如下:

28.1锐角三角函数

28.1锐角三角函数
数的运算法则计算.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7 (1)已知α=45°,求2sin2α-2 2 sinα·tanα+tan2α;
(2)计算
1 4
tan2
45+
sin
1 2 30
-3 cos2
30-
sin cos
45 45
.
解题秘方:用“代入法”求值.
感悟新知
解:(1)原式 2 sin-tan 2
2
(4)sin2A 表示sin A·sin A=(sin A)2,不能写成sin A2;cos2A 表示cos A·cos A=(cos A)2,不能写成cos A2;tan2A 表示 tan A·tan A=(tan A)2,不能写成tan A2.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1-讲
1.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一个比值,是没有单位的数
AB 3k 3k
AB 3k 3
tan B AD 2 2k 2 2. BD k
感悟新知
知1-练
3-1. 将一副三角尺(Rt△ ABC 与Rt△BDC)按如图所示的方 式摆放在一起,连接AD, 试求∠ ADB 的正切值.
感悟新知
解:过点 A 作 AM⊥DB,交 DB 的延长线于点 M. 知1-练
3
sin A-sin B的值.
知2-练
,求
解:∵sinA+sinB=43,∴(sinA+sinB)2=196.
∴sin2A+sin2B+2sinA·sinB=196.
∵∠A+∠B=180°-∠C=90°,∴sinB=cosA,
感悟新知
∴sin2A+cos2A+2sinA·sinB=196, ∴1+2sinA·sinB=196,∴2sinA·sinB=79, ∴sin2A+sin2B-2sinA·sinB=1-79=29, ∴(sinA-sinB)2=29,∴sinA-sinB=± 32.

(完整)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讲解

(完整)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讲解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结合图形理解记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2.会推算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熟练准确的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锐角三角函数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要点梳理】要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A 所对的边BC 记为a ,叫做∠A 的对边,也叫做∠B 的邻边,∠B 所对的边AC 记为b ,叫做∠B 的对边,也是∠A 的邻边,直角C 所对的边AB 记为c ,叫做斜边.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aA c∠==的对边斜边;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bA c ∠==的邻边斜边;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aA A b∠==∠的对边的邻边.同理sin B b B c ∠==的对边斜边;cos B aB c∠==的邻边斜边;tan B b B B a ∠==∠的对边的邻边.要点诠释:(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两条线段的比值.角的度数确定时,其比值不变,角的度数变化时,比值也随之变化. (2)sinA ,cosA,tanA 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写成,,,不能理解成sin 与∠A ,cos 与∠A ,tan 与∠A 的乘积.书写时习惯上省略∠A 的角的记号“∠”,但对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成的角(如∠AEF),其正切应写成“tan ∠AEF ”,不能写成 “tanAEF";另外,、、常写成、、.(3)任何一个锐角都有相应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不因这个角不在某个三角形中而不存在. (4)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tanA >0.要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锐角Ca bc30°45°160°要点诠释:(1)通过该表可以方便地知道30°、45°、6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它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如果知道了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这个锐角的度数,例如:若,则锐角.(2)仔细研究表中数值的规律会发现:、、的值依次为、、,而、、的值的顺序正好相反,、、的值依次增大,其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①正弦、正切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②余弦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要点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1)互余关系:,;(2)平方关系:; (3)倒数关系:或;(4)商数关系:.要点诠释: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可由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推导得出,常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计算中,计算时巧用这些关系式可使运算简便.【典型例题】类型一、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1.(2016•安顺)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A .2B .C .D .【思路点拨】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AB 的长,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 【答案】D . 【解析】 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AB=2,BC=, ∴△ABC 为直角三角形, ∴tan ∠B==,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先求出AC 、AB 的长,再求正切函数. 举一反三:【变式】在Rt ΔABC 中,∠C =90°,若a =3,b =4,则c = ,sinA = , cosA = ,sinB = , cosB = .【答案】c = 5 ,sinA = 35 , cosA =45,sinB =45, cosB =35.类型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2.求下列各式的值:(1)(2015•茂名校级一模) 6tan 230°﹣sin60°﹣2sin45°;ACa bc(2)(2015•乐陵市模拟)sin60°﹣4cos230°+sin45°•tan60°;(3)(2015•宝山区一模)+tan60°﹣.【答案与解析】解:(1)原式==122-.(2)原式=×﹣4×()2+×=﹣3+=63-;(3)原式=+﹣=2+﹣=3﹣2+2=322+.【总结升华】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借助两个三角板推算三角函数值,先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进行化简.举一反三:【变式】在RtΔABC中,∠C=90°,若∠A=45°,则∠B=,sinA=,cosA=,sinB=,cosB=.【答案】∠B=45°,sinA=22,cosA=22,sinB=22,cosB=22.类型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3.(2015•河北模拟)已知△ABC中的∠A与∠B满足(1﹣tanA)2+|sinB﹣|=0(1)试判断△ABC的形状.(2)求(1+sinA )2﹣2﹣(3+tanC )0的值.【答案与解析】解:(1)∵|1﹣tanA)2+|sinB ﹣|=0,∴tanA=1,sinB=,∴∠A=45°,∠B=60°,∠C=180°﹣45°﹣60°=75°,∴△ABC 是锐角三角形;(2)∵∠A=45°,∠B=60°,∠C=180°﹣45°﹣60°=75°,∴原式=(1+)2﹣2﹣1=.【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各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类型四、锐角三角函数的拓展探究与应用4.如图所示,AB 是⊙O 的直径,且AB =10,CD 是⊙O 的弦,AD 与BC 相交于点P , 若弦CD =6,试求cos ∠APC 的值.【答案与解析】连结AC,∵ AB 是⊙O 的直径,∴ ∠ACP =90°, 又∵ ∠B =∠D ,∠PAB =∠PCD ,∴ △PCD ∽△PAB,∴ PC CD PA AB=. 又∵ CD =6,AB =10, ∴ 在Rt △PAC 中,63cos 105PC CD APC PA AB ∠====.【总结升华】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两边的比值,当这个比值无法直接求解,可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转换,间接地求出这个比值.锐角的三角函数是针对直角三角形而言的,故可连结AC,由AB 是⊙O 的直径得∠ACB =90°,cos PC APC PA ∠=,PC 、PA 均为未知,而已知CD =6,AB =10,可考虑利用△PCD ∽△PAB 得PC CDPA AB=.5.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相互唯一确定,因此边长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类似的,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立边角之间的联系.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sad).如图1①,在△ABC 中,AB =AC,顶角A 的正对记作sadA ,这时sadA BCAB==底边腰.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1)sad60°=________.(2)对于0<A <180°,∠A 的正对值sad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3)如图1②,已知sinA =35,其中∠A 为锐角,试求sadA 的值.【答案与解析】(1)1; (2)0<sadA <2;(3)如图2所示,延长AC 到D ,使AD =AB ,连接BD .设AD =AB =5a ,由3sin 5BC A AB ==得BC =3a,∴ 22(5)(3)4AC a a a =-=,∴ CD =5a-4a =a ,22(3)10BD a a a =+=, ∴ 10sadA 5BD AD ==. 【总结升华】(1)将60°角放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和腰相等,故sadA =1;(2)在图①中设想AB =AC 的长固定,并固定AB 让AC 绕点A 旋转,当∠A 接近0°时,BC 接近0,则sadA 接近0但永远不会等于0,故sadA >0,当∠A 接近180°时,BC 接近2AB ,则sadA 接近2但小于2,故sadA <2;(3)将∠A 放到等腰三角形中,如图2所示,根据定义可求解.。

(完整word)锐角三角函数讲义

(完整word)锐角三角函数讲义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三角函数定义与特殊三角函数值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一、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在Rt △ABC 中,∠C=900, ∠A、∠B、∠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则∠A 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 ∠A 的余弦可表示为cosA=∠A 的正切:tanA= ,它们弦称为∠A 的锐角三角函数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①斜边)(sin =A =______, 斜边)(sin =B =______; ②斜边)(cos =A =______,斜边)(cos =B =______; ③的邻边A A ∠=)(tan =______, )(tan 的对边B B ∠==______.例2. 锐角三角函数求值:在Rt △ABC 中,∠C =90°,若a =9,b =12,则c =______,sin A =______,cos A =______,tan A =______, sin B =______,cos B =______,tan B =______.例3.已知:如图,Rt △TNM 中,∠TMN =90°,MR ⊥TN 于R 点,TN =4,MN =3.求:sin ∠TMR 、cos ∠TMR 、tan ∠TMR .对应练习:1、 在Rt△ABC 中,a =5,c =13,求sinA ,cosA ,tanA .2、 如图,△ABC 中,AB=25,BC=7,CA=24.求sinA 的值.25247C BA3、 已知α是锐角,且cos α=34,求sin α、tan α的值.4、在Rt ABC △中,90C ∠=,5AC =,4BC =,则tan A = .5、在△ABC 中,∠C=90°,sinA=53,那么tanA 的值等于( )。

A .35B 。

45C. 34D 。

436、 在△ABC 中,∠C =90°,cosA 3,c =4,则a =_______.7、如图,P 是∠α的边OA 上一点,且P 点坐标为(2,3), 则sinα=_______,cosα=_________,tanα=______ _.αyxP(2,3)OA知识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当 时,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结合图形理解记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2.会推算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熟练准确的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锐角三角函数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
【要点梳理】
要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A 所对的边BC 记为a ,叫做∠A 的对边,也叫做∠B 的邻边,∠B 所对的边AC 记为b ,叫做∠B 的对边,也是∠A 的邻边,直角C 所对的边AB 记为c ,叫做斜边.
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 A a
A c ∠=
=的对边斜边;
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 A b
A c ∠=
=的邻边斜边;
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 A a
A A b
∠=
=∠的对边的邻边.
同理sin B b B c ∠=
=的对边斜边;cos B a
B c
∠==的邻边斜边;tan B b B B a ∠==∠的对边的邻边.
要点诠释:
(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两条线段的比值.角的度数确定时,其比值不变,角的度数变化时,比值也随之变化. (2)sinA ,cosA ,tanA 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写成,

,不能理解成sin 与∠A ,cos 与∠A ,tan 与∠A 的乘积.书写时习惯上省略∠A 的角的
记号“∠”,但对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成的角(如∠AEF),其正切应写成“tan ∠AEF ”,不能写成 “tanAEF ”;另外,


常写成



(3)任何一个锐角都有相应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不因这个角不在某个三角形中而不存在. (4)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tanA >0.
B C
a b c
要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锐角
30°
45° 1
60°
要点诠释:
(1)通过该表可以方便地知道30°、45°、60°角的各三角函数值,它的另一个应用就是:如果知
道了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就可以求出这个锐角的度数,例如:若,则锐角.
(2)仔细研究表中数值的规律会发现:
、、的值依次为、、,而、、的值的
顺序正好相反,、、的值依次增大,其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
①正弦、正切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②余弦值随锐角度数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要点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
(1)互余关系:,;
(2)平方关系:;
(3)倒数关系:或;
(4)商数关系:.
要点诠释:
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式可由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推导得出,常应用在三角函数的计算中,计算时巧用这些关系式可使运算简便.
【典型例题】
类型一、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1.(2016•安顺)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 的正切值是()
A.2 B .C .D .
【思路点拨】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AB的长,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如图:

由勾股定理,得
AC=,AB=2,BC=,
∴△ABC为直角三角形,
∴tan∠B==,
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先求出AC、AB的长,再求正切函数.
举一反三:
【变式】在RtΔABC中,∠C=90°,若a=3,b=4,则c=,
sinA=,cosA=,sinB=,cosB=.
【答案】c= 5 ,sinA=3
5
,cosA=
4
5
,sinB=
4
5
,cosB=
3
5

C
a
b
c
类型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2015•茂名校级一模)6tan230°﹣sin60°﹣2sin45°;
(2)(2015•乐陵市模拟)sin60°﹣4cos230°+sin45°•tan60°;
(3)(2015•宝山区一模)+tan60°﹣.【答案与解析】
解:(1)原式=
=1
2
2
-.
(2)原式=×﹣4×()2+×
=﹣3+
=63
-;
(3)原式=+﹣
=2+﹣
=3﹣2+2
=322
+.
【总结升华】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借助两个三角板推算三角函数值,先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进行化简.
举一反三:
【变式】在RtΔABC中,∠C=90°,若∠A=45°,则∠B=,
sinA=,cosA=,sinB=,cosB=.
【答案】∠B =45°,sinA =
22, cosA =22,sinB =22, cosB =22
. 类型三、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3.(2015•河北模拟)已知△ABC 中的∠A 与∠B 满足(1﹣tanA )2+|sinB ﹣|=0
(1)试判断△ABC 的形状.
(2)求(1+sinA )2﹣2﹣(3+tanC )0的值. 【答案与解析】
解:(1)∵|1﹣tanA )2+|sinB ﹣
|=0,
∴tanA=1,sinB=

∴∠A=45°,∠B=60°,∠C=180°﹣45°﹣60°=75°,
∴△ABC 是锐角三角形;
(2)∵∠A=45°,∠B=60°,∠C=180°﹣45°﹣60°=75°,
∴原式=(1+
)2﹣2
﹣1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各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类型四、锐角三角函数的拓展探究与应用
4.如图所示,AB 是⊙O 的直径,且AB =10,CD 是⊙O 的弦,AD 与BC 相交于点P , 若弦CD =6,试求cos ∠APC 的值.
【答案与解析】
连结AC ,∵ AB 是⊙O 的直径,∴ ∠ACP =90°, 又∵ ∠B =∠D ,∠PAB =∠PCD ,∴ △PCD ∽△PAB ,

PC CD
PA AB
=. 又∵ CD =6,AB =10, ∴ 在Rt △PAC 中,
63
cos 105
PC CD APC PA AB ∠=
===.
【总结升华】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等于两边的比值,当这个比值无法直接求解,可结合相似
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对应线段成比例转换,间接地求出这个比值.
锐角的三角函数是针对直角三角形而言的,故可连结AC ,由AB 是⊙O 的直径得∠ACB =90°,
cos PC APC PA ∠=
,PC 、PA 均为未知,而已知CD =6,AB =10,可考虑利用△PCD ∽△PAB 得PC CD
PA AB
=.
5.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相互唯一确
定,因此边长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类似的,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立边角之间的联系.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sad).如图1①,在△ABC 中,AB =AC ,顶角A 的正对记作sadA ,这时sadA BC
AB
=
=底边腰.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1)sad60°=________.
(2)对于0<A <180°,∠A 的正对值sad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3)如图1②,已知sinA =3
5
,其中∠A 为锐角,试求sadA 的值.
【答案与解析】
(1)1; (2)0<sadA <2;
(3)如图2所示,延长AC 到D ,使AD =AB ,连接BD .
设AD =AB =5a ,由3
sin 5
BC A AB =
=得BC =3a , ∴ 2
2
(5)(3)4AC a a a =-=,
∴ CD =5a-4a =a ,2
2
(3)10BD a a a =+=, ∴ 10
sadA BD AD =
=. 【总结升华】(1)将60°角放在等腰三角形中,底边和腰相等,故sadA =1;(2)在图①中设想AB =AC
的长固定,并固定AB 让AC 绕点A 旋转,当∠A 接近0°时,BC 接近0,则sadA 接近0但永远不会等于0,故sadA >0,当∠A 接近180°时,BC 接近2AB ,则sadA 接近2但小于2,故sadA <2;(3)将∠A 放到等腰三角形中,如图2所示,根据定义可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