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戏剧创作

合集下载

三十年代戏剧

三十年代戏剧

3、黄省三:小职员,贫病交加、毒死亲儿。
——曹禺《雷雨· 序》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3、浓烈、明丽、精确传神而又极富个 性化的语言。《雷雨》人物语言个性 化。 “舞台提示”、潜台词渲染奇特 的舞台气氛.
戏剧结构紧凑
序 幕 在教堂附属医院的一间特别客厅内。 ——冬天的一个下午。 十年前,一个夏天,郁热的早晨。 ——周公馆的客厅内(即序幕的客厅,景与前大致相同) 景同前。 ——当天的下午。 在鲁家,一个小套间。 ——当天夜晚十时许 周家的客厅(与第一幕同) ——当天半夜两点钟。 又回到十年后,一个冬天的下午。 ——景同序幕
《雷雨》人物关系
二、《雷雨》的艺术成就
1、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雷雨》的结构紧凑 、精巧,戏剧冲突紧张激烈,环环相扣,高潮 迭起。 2、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雷雨》中的人物形 象,无论主次,都具有充满矛盾的性格和错综 复杂的情感。
《雷雨》人物
1、周朴园: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化 身。 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冷酷、专横、自私、虚伪。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凤 贵 凤 贵
凤 贵 凤 贵 凤 贵
四凤,别--你爸爸什么时候借钱不还帐?现在你手上方便,随 便匀给我七块八块好么? 我没有钱。您真是还帐了么? 我跟我的亲生女儿说瞎话是王八蛋! 您别骗我,说了实在的,我也好替您想想法。 真的?--说起来这不怪我。昨天那几个零钱,大帐还不够, 小帐剩点零,所以我就耍了两把,也许赢了钱,不都还了么? 谁知运气不好,连喝带赌,还倒欠了十来块。 这是真的? 这可一句瞎话也没有。 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您,我也没有钱!。 凤儿,你这孩子是什么心思?你可是我的亲生孩子。 亲生的女儿也没法把自己卖了,替您老人家还赌帐啊? 孩子,你可明白点,你妈疼你,只在嘴上,我可是把你的什么 要紧的事情,都处处替你想。

三十年代戏剧

三十年代戏剧

• (5)周萍: 是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 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 阶级的代表。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其抛 弃蘩漪,一是迫于社会舆论与封建道德伦 理规范的压力,二是基于“对不起父亲” 的良心谴责。
• (6)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 是“夏天里一个春梦”。其对社会现实还 缺乏起码的理解,还生活在飘渺的憧憬和 梦幻之中。 • (7)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但尚不成熟。(他体现着作家的社会理想) • “雷雨”: 作者在《雷雨·跋》中说: 《雷雨》的结果“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而是残忍。” • 《雷雨》中写偶然性的地方很多,所以使 剧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 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禺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 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 教。 • 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 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 的罪恶社会。 • 1936年曹禺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剧作 《原野》。 •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 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 编剧等职。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 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 本,
• (二)几个重要的戏剧作家 • 洪琛、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 奠基人”。 • 洪琛(1894-1955):名洪达,字浅哉,江苏武 进人。1916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戏剧,是中国 到国外专攻戏剧的第一人。回国后从事戏剧工作, 他创立了中国话剧的正规表演、导演体制。作品 有:《赵阎王》、农村三部曲(《五奎桥》、 《香稻米》、《青龙潭》)。洪琛的戏剧创作思 维侧重理性化,具有概念化倾向。
• 4. 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 不同的文化,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 方式极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 荒谬性。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2、名震剧坛的《日出》
• 《日出》1936年发表。1937 年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 (同时获奖的还有芦焚(师陀) 的《谷》、何其芳的《画梦 录》)
一、从《雷雨》到《日出》的发展
1、《雷雨》主要是从家庭内部关系揭露封建统 治,《日出》写现代都市上层社会的丑行,揭 示 “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
5、1940年创作《北京人》。1942年改编 《家》。
6、抗战后,创作多幕剧及电影剧本。
7、建国后,创作《明朗的天》《胆剑篇》 《王昭君》等。担任北京人艺院长。
• 曹禺一生创作14个剧本。《雷雨》《日 出》《原野》《北京人》《家》,被称 为“五大杰作”。
一、一鸣惊人的《雷雨》 二、名震剧坛的《日出》 三、别具一格的《原野》 四、文明的挽歌《北京人》 五、出色的改编《家》
人家点东西,用人家一点钱,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这不要 紧,我都明白。 凤 好吧,那么您说吧,究竟要多少钱用。 贵 不多,三十块钱就成了。 凤 哦,(恶意地)那您就跟这位大少爷要去吧。我走了。 贵 好孩子,你以为我真装糊涂,不知道你同这混帐大少爷做的 事么?
凤 您是父亲么?父亲有跟女儿这样说话的么? 贵 我是你的爸爸,我就要管你。我问你,前天晚上— 凤 前天晚上? 贵 我不在家,你半夜才回来,以前你干什么? 凤 我替太太找东西呢。 贵 为什么那么晚才回家? 凤 您这样的父亲没有资格来问我。 贵 好文明词!你就说不上你上哪去呢。 凤 那有什么说不上! 贵 什么?说! 凤 那是太太听说老爷刚回来,又要我检老爷的衣服。 贵 哦,可是半夜送你回家的那位是谁?坐着汽车,醉醺醺,直
两 个
上层社会:陈白露的旅馆 上层的罪恶

景 下层社会:翠喜的房间 下层的不幸
——曹禺《雷雨·序》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雷雨》解读中的几个问题
一、命运问题 二、周冲——乌托邦问题 三、周朴园——有没有爱? 四、蘩漪的独特性——恶魔性因素
思考与练习
1、分析周朴园形象。 2、分析蘩漪形象。 3、《雷雨》的思想主题 4.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5.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6.比较《雷雨》和《日出》的结构艺术。
双重的打击与痛苦,使她成为一个忧郁阴鸷性格 的女性, 在“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性格交织中, 她的内心向变态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她绝望中的反抗,充满着一个被压迫女性的血泪 控诉,表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道德观念的勇敢蔑 视与反叛。 作者要肯定的,不是乱伦,而是她反叛封建道德 的勇气。她的“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 秩序,也毁灭了自己。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 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彻 着受到五四个性解放 思想影响的一代妇女 的抗议与追求的呼声。 在这个女性身上,闪 烁出曹禺艺术才华的 独特光辉。
剧中,她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她心灵 的全部历程。 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她家庭生活中 陷入了周朴园封律专制主义精神折磨与压 迫的悲剧;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这 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爱情追求中 遭受抛弃,再一次陷人绝望的悲剧。
曹禺与《雷雨》
一、曹禺生平及创作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是一 位对 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剧作 家。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1922年,曹禺考人南开中学,参加《国民 公敌》、《娜拉》、《悭吝人》等戏剧的 演出。 1928年,进人南开大学,1929年转学清华, 专攻西洋文学,大量接触新文学及西方戏 剧家作品。
二、《雷雨》
1、思想内容 写出了封建家庭不合 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 和悲剧,剖析了人性 中爱与恨的深刻交织。

15、30年代的剧作

15、30年代的剧作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1930年8月,以艺术剧社为基础,联合辛酉、 摩登、南国社等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 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实践着 “演剧大众化”的口号,强调演剧是“一种政 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底艺术,斗争艺 术”。(叶沉:《演剧运动的检讨》)推动了 戏剧的大众普及。话剧走入农村,突破了话剧 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开始进入工 厂、农村,走入民众的生活。
B、繁漪的形象 、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爱与恨交织、互生。 爱与恨交织、互生。 忧郁、阴鸷、乖戾、孤傲、 忧郁、阴鸷、乖戾、孤傲、 疯狂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 尊严与作为女性的生命权 她义无反顾地挣扎、 力,她义无反顾地挣扎、 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 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 报复。(周朴园、周萍) 。(周朴园 报复。(周朴园、周萍)
无产阶级戏剧
1、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 1929年, 、 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年 上海艺术剧社(上海部分左翼戏剧家策划成立, 上海艺术剧社 ( 上海部分左翼戏剧家策划成立 , 成员有冯乃超、郑伯奇、夏衍、 钱杏邨等, 成员有冯乃超 、 郑伯奇 、 夏衍 、 钱杏邨等 , 郑 伯奇任社长) 的成立, 伯奇任社长 ) 的成立 , 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无产 阶级戏剧的主张。 阶级戏剧的主张 。 戏剧由社会运动与艺术运动 的二元态度转向了一元化的左倾。 的二元态度转向了一元化的左倾 。 开始了中国 共产党对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 共产党对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 , 使中国的现代 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侍萍 、
生活在底层 善良的性格 自我牺牲的母性 不可摆脱的悲剧命 运 四凤单纯 朴实, 单纯、 四凤单纯、朴实, 善良, 善良,易于受骗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 《北京人》 • 即对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 “北京文化”所进行的批判。
• 《家》保留了原著的基本情节,但主角由 觉慧改为瑞珏,描写了她与觉新以及梅小 姐的之间爱情婚姻悲剧。
夏衍
• 《都会的一角》 • 《赛金花》《秋瑾传》 • “很简单地把艺术看作是宣传的手段”(将 剧中人物作为时代传声筒的希勒化倾向)
第9章
曹禺话剧在创作中主要受到的哪些 外来文化的影响
• 基督教文化 • 《雷雨》是表现“迷惘人生的罪与罚”, 《日出》是表现“灵魂的毁灭与再生”, 《原野》是表现“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 《北京人》是表现对“原始野性的呼唤”。 • (宋剑华《试论<雷雨>中的基督色彩》)
曹禺剧作
• 曹禺的主要戏剧作品:《雷雨》、《日 出》、《北京人》、《原野》、改编的 《家》;抗战题材的剧本《黑字二十八》、 《蜕变》等。
• 第四,曹禺的话剧之所以感人,还在于他 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命运之谜。
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
• 第一,曹禺总是带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理 想的情绪去观察和描写生活。
• 第二,剧情与现实的联系并不紧密,生活 表现的逻辑也不严密。
• 第三,时空感不确定,常带有偶然性或传 奇色彩。
《雷雨》
• 周朴园、蘩漪
• 《上海的屋檐下》 • “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活动”的描绘 • “将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剧中人物的身 上” • (夏衍)
• “希勒化”——”莎士比亚化”的根本转变
• 袁牧之 • 《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 宋之的《武则天》重心理分析的历史剧
• • 陈白尘出
• 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 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 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 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 • 主题转变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 奉有余”现实的抗争

第15章 30年代的戏剧

第15章  30年代的戏剧

1928年考取南开大学政治学系; 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毕业前夕,即完成了处女作四幕剧《雷 雨》. 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 好会"在东京首演《雷雨》,以深邃的思想内 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引起剧坛震动,成为暴 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 悲剧.
二,本时期主要剧作家的剧作
4,袁牧之 ,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5,白薇 ,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 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 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 遇巧合. 遇巧合.
三,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 抗日救亡剧作和" 国防戏剧" 大量涌现. (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 , ) 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 艺术上成就较高. 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 )
鲁贵: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趋炎附势 , 不知羞耻的奴才 , 既奴 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性十足 , 又阴险狡诈 , 人性丧尽而 不知羞耻 鲁大海: 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工人 , 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 但尚不 成熟. 成熟.
"雷雨"——郁热 雷雨" 郁热
《雷雨跋》: 雷雨 跋 "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而是残忍." 而是残忍.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盾: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盾: 既不满现实, 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解 决问题的办法,只好用 "雷雨"这个好汉来轰击 雷雨" 些沉闷. 些沉闷.

19.30年代戏剧

19.30年代戏剧

二、李健吾(1906-1982)与戏剧艺术的探索

导致了一场不可避免的生死搏斗,斗争经 历了几个回合,在青年农民带领下,粉碎 了周乡绅企图用软功瓦解中老年农民拆桥 意志的诡计,批驳了只代表地主利益的法 官的一面之辞,周乡绅对贫苦农民施暴更 激起群众愤怒,最终齐心协力拆了五奎桥。 五奎桥被拆毁,象征着在农民团结反抗下 地主豪绅威势 的崩溃,具有深刻意义。
《青龙潭》(四幕剧)

该剧反映了农民的迷信思想,用意虽然积 极,但因为具体描绘时意念含混,所以引 起了一些争议。作品对农民的心态刻画细 腻、但艺术成就却不如上两部。

《农村三部曲》的创作,显示出洪深的创 作思想已经从《赵阎王》时的社会问题剧 转向了政治宣传剧,这也是30年代初期左 翼剧坛的一个趋势。他把"应求对社会说一 句有益的话",作为剧作成败的关键,并积 极倡导国防戏剧,洪深的《走私》《咸鱼 主义》在当时反响强烈,其戏剧创作思维 侧重于理性化,并明显受到了左翼政治宣 传剧的影响。

二、洪深(1894-1955)及其“农村三部曲“


1、生平及创作 中国到外国专攻戏剧的第一人 “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之一

基本内容: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着力 描写贫富不均,军阀混战,农村破产,抗 战风云,反帝爱国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 表达具有时气息的主题。



《农村三部曲》 : 独幕剧《五奎桥》 三幕剧《香稻米》 四幕剧《青龙潭》
第三节 夏衍和李健吾的剧作
一、夏衍与戏剧民族化的努力 1、生平 原名沈乃熙,字端轩(端先), 中国共产党员,左翼作家联 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成员, 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之一。戏剧、电影、散文、 杂文、随笔、政论、报告文 学、翻译等诸多领域成果颇 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 素如,湖南资兴人。 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 人物众多, 《 打出幽灵塔 》 人物众多 , 关系 错综复杂, 错综复杂 , 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的矛盾中, 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 的矛盾中 , 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情节多奇遇巧合。
三、曹禺的剧作
(四)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
1、结构艺术的范本 、
所谓戏剧结构,就是根据题材的特 所谓戏剧结构, 点与主题的需要, 点与主题的需要,按照人物性格发 展的逻辑, 展的逻辑,组织戏剧冲突与安排戏 剧情节的艺术。 剧情节的艺术。
《雷》的结构是戏剧中“锁闭式”的杰出范例 的结构是戏剧中“锁闭式” A、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 小时之内; 、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24小时之内 小时之内; B、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 、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 C、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 、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 D、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 、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 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回溯 渐渐透露出来, 式 ” ——渐渐透露出来 , 推动剧情迅速 渐渐透露出来 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首先, 首先,通过周朴园等人物揭示了人 性的罪恶,包括原罪与本罪。 性的罪恶,包括原罪与本罪。 其次, 其次,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 对立与剧烈冲突,展现了人类生命 对立与剧烈冲突, 本体内在运动的过程。 本体内在运动的过程。 再次, 再次,还通过周朴园的忏悔张扬了 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 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
(3)富有动作性 )
对话的动作性(即推动剧情发展, 对话的动作性(即推动剧情发展, 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强弱是衡量话 剧语言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剧语言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曹禺的语言动作性强, 曹禺的语言动作性强,富有心灵的 进攻性和情感的冲击力。 进攻性和情感的冲击力。
《雷雨》的创作模式图示 雷雨》 雷雨
A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 景物描
周公馆 罪恶之地 教堂医院 再生之地
B剧情设计 原罪与现实罪恶 惩罚 忏悔 剧情设计 C意念设计 意念设计
恶 善
(2)用原型理论解读 )
中国文学典型的“痴心女子负心汉” 中国文学典型的“痴心女子负心汉” 模式与作家的变化与创造 繁漪属于“仇女型” 繁漪属于“仇女型” 周萍介于负心汉中“全恶型” 周萍介于负心汉中“全恶型”与 “悔过型”之间。 悔过型”之间。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通过 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血缘和性爱 纠葛的情节, 纠葛的情节,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 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剧, 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剧, 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展示 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 级家庭的罪恶。 级家庭的罪恶。
2、《日出》的艺术技巧 、《日出》 、《日出
(1) 时间: ) 时间: 黎明、黄昏、午夜、 黎明、黄昏、午夜、日 出(黑暗与光明交错之 际) (2)人物: )人物: 陈白露连着两头, 陈白露连着两头 , 一头 可揭露上流社会的腐败, 可揭露上流社会的腐败 , 一头可揭示下层社会的 苦难。 苦难 。 方达生为穿针引 线之人。 线之人。
(3)地点: )地点: 基本背景是陈白露的房间和翠喜的房 间,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现实社会的真 实图景 。 (4)事件: )事件: 破产、倒闭、失业、自杀、寻欢作乐、 破产、倒闭、失业、自杀、寻欢作乐、 公债投机等都是当时的常见现象。 公债投机等都是当时的常见现象。 (5)象征 : 黑暗与光明交错之际 )
2、话剧语言的舞台化 、
(1)语言口语化程度高 )
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来又精心加工过了 却不华丽、 不做作, 而是准确、 的 , 却不华丽 、 不做作 , 而是准确 、 流 响亮、入耳。 畅、响亮、入耳。
(2)既个性化又情境化 )
逼真地符合人物独特的性格,即个性化, 逼真地符合人物独特的性格,即个性化, 同时又要求准确地符合特定戏剧情境, 同时又要求准确地符合特定戏剧情境, 即情境化。 即情境化。
《日出》在相对集中的时间、空间里, 日出》在相对集中的时间、空间里, 让不分主次的人物错落登场, 让不分主次的人物错落登场,各有各 的故事,以不同形态互相勾连, 的故事,以不同形态互相勾连,共同 显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都市上层和 下层的社会关系, 下层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这种社会关 系的蕴涵的文化与哲理的思考。 系的蕴涵的文化与哲理的思考。这种 结构方式,通常称之为“人像展览式” 结构方式,通常称之为“人像展览式” 群像式” 或“群像式”。
2、87年之后 、 年之后 (1)从宗教文化视角解读 )
不再把《雷雨》看作是单纯的“ 不再把《雷雨》看作是单纯的“社 会问题剧” 会问题剧”,而是上升到人性的层 面开掘,《雷雨》 面开掘,《雷雨》的主题就由原先 ,《雷雨 的表达反封建思想变为表现人性的 根本弱点,人性的失落与复归。 根本弱点,人性的失落与复归。
《北京人》写的是旧北平士绅家庭的 北京人》 曾皓一家,由于自身不可阻止的衰败, 曾皓一家,由于自身不可阻止的衰败, 也由于暴发户杜家的催逼和房客袁任 家的影响, 家的影响,从经济到精神迅速瓦解的 过程。 过程。 按照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铺开, 按照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铺开, 所有主人公的表演基本上放在前台, 所有主人公的表演基本上放在前台, 事件发展全过程大致都包括进去, 事件发展全过程大致都包括进去,通 常被称作“开放式结构” 常被称作“开放式结构”。
(2)人物形象的分析 )
A 周朴园的形象
周朴园具有封建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冷酷、专横、自私、 冷酷、专横、自私、 虚伪。 虚伪。
B、繁漪的形象 、
丰满、 丰满、富有个性 外在特征忧郁、阴鸷、 外在特征忧郁、阴鸷、 乖戾、孤傲、 乖戾、孤傲、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 自由、尊严与作为女 自由、 性的生命权力, 性的生命权力,她义 无反顾地挣扎、搏击, 无反顾地挣扎、搏击, 不顾一切的反抗、 不顾一切的反抗、报 复。
A、陈白露 、
思想矛盾, 思想矛盾,性格复杂 曾受过个性解放思想熏陶, 曾受过个性解放思想熏陶,但在堕落的泥 潭里陷得很深, 潭里陷得很深,养成了追求刺激 、崇尚 享乐的习惯

B方达生 方达生
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但书呆子气十足, 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但书呆子气十足, 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希望走向光明。 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希望走向光明。
第十四章 30年代的剧作 年代的剧作
概况: 一、 概况: 1、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剧作 、 田汉的《洪水》 田汉的《洪水》 2、表现反帝斗争的剧作 、 3、初期左翼剧作的局限 、
3、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
(1) 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 ) 反映。 反映。 ( 2) 抗日救亡剧作和 “ 国防戏剧 ” ) 抗日救亡剧作和“ 国防戏剧” 大量涌现。 大量涌现。 ( 3) 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 ) 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 )
仇虎生长于“原野” 被囚于“ 仇虎生长于“原野”,被囚于“牢 笼”,一旦挣脱肉体的镣铐,就爆发 一旦挣脱肉体的镣铐, 出“虎”一样的野性和复仇力量。他 一样的野性和复仇力量。 与焦母的冲突,与金子的性爱,都充 与焦母的冲突,与金子的性爱, 满着原始的生命强力 《原野》写人物的精神幻觉 原野》 充分揭示人物心灵冲突的悲剧
二、李健吾等作家的剧作
1.李健吾 . 笔名刘西渭, 笔名刘西渭,1919年开始戏剧活动 年开始戏剧活动 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2、袁牧之 、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3、白薇 、
C、侍萍 、
生活在底层 善良的性格 自我牺牲的母性 不可摆脱的悲剧命 运 四凤单纯 朴实, 单纯、 四凤单纯、朴实, 善良, 善良,易于受骗
周萍: 周萍:
自私,懦弱, 自私,懦弱, 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 。
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 夏天里一个春梦” “ 夏天里一个春梦 ” 。 其对社会现 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 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 , 还生活在飘 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潘月亭:银行经理,腐败堕落。 潘月亭:银行经理,腐败堕落。 李石清:银行秘书。狡黠毒辣,洞察人 李石清: 银行秘书。 狡黠毒辣, 情世故,性格复杂而鲜明。 情世故,性格复杂而鲜明。 顾八奶奶:富孀, 顾八奶奶:富孀,庸俗愚蠢 胡四:游手好闲,无耻至极。 胡四:游手好闲,无耻至极。 黑三:金八的打手,帮凶。 黑三:金八的打手,帮凶。 翠喜:妓女,心地善良。 翠喜:妓女,心地善良。 小东西:被摧残、被折磨、 小东西:被摧残、被折磨、被损害的小 姑娘。 姑娘。
3、《原野》 、《原野》 、《原野
视野转向了农村, 视野转向了农村,写的是农民向压迫者 反抗复仇的题材。 这与30年代文学关 反抗复仇的题材 。 这与 年代文学关 心农民命运的精神一致。 心农民命运的精神一致。 作者不仅追寻农民反抗压迫的原始生命 力,而且还表现了带着封建宗法思想铁 镣的盲目复仇者的心理悲剧。 镣的盲目复仇者的心理悲剧。
善于渲染气氛,有张有弛,开合自如。 善于渲染气氛,有张有弛,开合自如。 雷雨》中的“郁热” 蝉鸣、蛙噪、 《雷雨》中的“郁热”(蝉鸣、蛙噪、 雷声,渲染着苦夏的氛围, 雷声,渲染着苦夏的氛围,暗示一种 情绪、心理、性格, 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 方式) 方式) 原野》中的神秘气氛; 《原野》中的神秘气氛; 《北京人》中的沉闷气氛。 北京人》中的沉闷气氛。
(一)创作概况: 创作概况: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1910年9月24日( 农 年 月 日 历 8月 21日 ) 生于天 月 日 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 庭,祖籍湖北潜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