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成品检验标准
移动电源检验标准

5.按键6.跌落7.包装移动电源测试夹具N=10移动电源实物及丝印标准包装标准4.指示功能及带电量7.1 包装方式见包装图片。
5套/批AC=0目视见成品装箱图片手按6.1 移动电源跌落1个移动电源池从1.0m高度自由跌落到18-20mm的置于水泥地的硬木板上,从X、Y、Z正负(三个方向)各自由跌落一次,跌落后电池无开裂、晃动、漏液、冒烟、爆炸等不良;搁置10分钟后测试各项功能正常。
N=3AC=0木板4.4 出货带电量出货时电量为3个电量灯。
5.1 开关机及带电量指示按动按键1S开机显示3个电量灯、按1秒自动关闭,开机后等待10S能自动关机。
N=10AC=0AC=04.1 充电指示充电过程屏显示当前电量灯、其它电量灯闪烁,直至充电完成自动停止充电,4个电量灯满。
4.2 放电指示放电过程电量灯依次减少格数、当前电量灯走马闪烁,直至快放电完时单个电量灯闪烁最后熄灭灯停止放电4.3 满电指示满电时电量指示格长亮,4个电量灯全部亮1个外箱装6个内箱,共外箱内表面需放一平卡 外箱内底部需放一平卡 移动电源最小包装(参照听梦1P 包装) 5、内盒7,说明书 8,转接线/头 10,PE 袋 6,外盒 3,移动电源2,透明包装盒 移动电源最小包装及内箱包装标准 整体效果图:1个1个外箱装6个内箱,共外箱内表面需放一平卡1、透明封条 正面反面镭雕清晰无误尾部头、尾盖不可超过五金壳,下沉≤0.5mm.头部充放电端口不无歪斜、错位、异物、弹片变型脱落等移动电源彩盒包装标准遮线卡说明书◆准备透明封条、透明包装盒、移动电源、吸塑、彩盒、说明书转接头、PE袋各1PCS;◆内盒上(右下角与“CE”平齐处)贴可追溯的日期标签,装转接头及说明书;将移动电源放吸塑槽内;◆将装好移动电源、说明书、转接线的吸塑套件装入彩盒内;◆将彩盒插入到透明盒内;◆将整套包装好的电源及配件装如PE袋。
◆装好PE袋后将移动电源装如外箱。
移动电源外包装标准第1-2层11PCS*2排=44PCS;第3层放6PCS=50PCS/箱上下放隔板隔板移动电源。
移动电源车成品检验验收准则

移动电源车成品检验验收准则移动电源车成品验收(检验)准则一.外廓尺寸及整备质量产品外形尺寸和后悬偏差应≤1%,且不超过GB1589的限值;整备质量偏差不超过±3%。
对中性(上装相对底盘)偏差应小于10mm;车厢左右周正,其高差应小于20mm。
二、外观质量1、油漆:颜色与合同一致,漆膜平整,无色差、花脸、桔纹、露底、颗粒、气泡、流痕等现象。
2、焊缝:焊缝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及焊接指导书要求;焊缝应牢固、均匀,应无焊穿、咬边、漏焊、裂缝、未熔合、气孔、夹渣等缺陷,焊渣、飞溅应清除干净。
3、铆接应牢固,铆钉排列整齐,头部不允许有裂纹,偏斜。
4、外露钣金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变形及凹凸不平现象。
5、外露黑色金属件表面均应进行防腐处理(如电镀、氧化、热浸锌等)。
6、产品外部及车厢内部不应存在锐边、尖角或其它危险凸出物。
三、装配质量1、产品所用零部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连接可靠,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关键件型号、规格应与产品准入资料相一致。
2、防飞溅装置安装位置应与产品准入资料相一致。
3、副梁与底盘纵梁联接螺栓其拧紧力矩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车辆车门踏步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与产品准入资料相一致。
5、产品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其数量、安装位置应与产品准入资料相一致。
6、产品防护装置安装位置应与产品准入资料相一致;侧防护栏离地间隙小于550mm,距前轮胎小于250mm,距后轮胎小于300mm 。
后防护栏离地间隙小于550mm,距后车轮最外端横向水平距离小于100mmm 。
7、车辆号牌板安装位置应与产品准入资料相一致。
8、电路、燃油管线应夹持牢固,排列整齐;管线穿过金属孔洞应加以防护;管线不应与运动部件发生摩擦或干涉。
9、产品在驾驶室、车厢门口处安装的灭火器应取用方便。
备胎装置应装卸方便、灵活。
车厢侧门、窗应开合灵活可靠,应安装密封胶条。
11、车厢内发电机组的润滑机油、防冻液应能够方便加注及排污,消声器及排气管的设计应有隔热防火装置。
移动电源CQC认证标准

移动电源CQC认证标准移动电源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受控印章:修改记录序更改原章更改形式更改人更改日期生效日期备注号单号节号原文件更改换页2015年XX月XX日实施1.目的提供移动电源产品在被检验过程中的方法与判定依据,使移动电源产品品质符合客户要求,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2.范围:凡本公司实验室有关检测移动电源产品之检测管制作业均属之。
3.参考文件:3.1《样品承认书》3.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3《试验检验控制程序》3.4《GB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_盐雾试验3.5《GB/T 2900.11-1988》蓄电池名词术语(eqv IEC 60486:1986)3.6《 GB/T 18287-2013》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4.权责:4.1 IQC:对需待检物料进行填表送检,并跟踪检测结果。
4.2 实验室:按照《实验室检验控制程序》执行,并做检测计划记录测试数据。
5.定义:5.1 移动电源由一个或多个锂离子电池及相应的电路组合而成,产品具有坚固的外壳,有输出、输入端口,输出、输入为直流电压,可以直接作业电源使用。
5.2 额定能量移动电源内部电池的额定能量;对多电池应用的,指所有电池额定能量的总和,单位为Wh。
5.3 额定容量制造商标明的电池或移动电源容量。
移动电源的额定容量数值上等于移动电源中包含的电池额定容量的总和。
单位为Ah或mAh。
5.4 额定输出容量表示,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
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的有效输出容量,用C5.5 标称充电电压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的充电电压值,可在此基础上规定冗余电压范围。
5.6 标称放电电压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的直流放电输出电压值。
可在此基础上规定冗余电压范围。
5.7 标称充电电流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充电输入电流值。
5.8 额定电流制造商标明的移动电源放电输出电流值。
5.9 放电终止电压制造商规定的移动电源终止放电输出的保护电压值。
移动电源成品检验标准

移动电源检验标准一、目的:通过对批次的检验保证获得合格的产品。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移动电源产品的检验三、内容:1.抽样方案:依据GB2828.1-2003,IL=II,AQL CR=0、Maj.=0.4、Min.=1.52.缺陷定义:CR(Critical):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维修或有关人员会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抵触安全规格要求的;MAJ(Major):不构成致命缺陷的,但可能造成故障,或对单位产品预定的目的使用性能会有严重的降低的缺陷,或妨碍到某些主要的功能的缺陷;MIN(Minor):不构成致命缺陷或严重缺陷,只对产品的有效使用或使用性能有轻微的影响的。
3.检验项目及标准:3.1 区域定义:A区:正面部分B区:侧面部分C区:底面及电池室等其他使用者可见部分3.2检验环境要求:相对温度:25℃±10℃相对湿度:45%~85%光照条件:在正常灯光照射下,光源300~500Lux,距物品1米以上视距:眼睛与物品距离40~50cm视角:水平垂直±45°目视时间:物品之每一面注视3~5秒3.3 包装检验:3.3 外观检验3.4 性能检验四.可靠性试验:4.1移动电源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
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4.2采用下列制式之一进行充电:4.2.1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0.2C5A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
此充电制式为检测的仲裁充电制式。
4.2.2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1C5A,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3H,停止充电。
4.3荷电保护能力移动电源按4.2规定充电结束后,在环温度为20℃±5℃条件下将移动电源开路搁置28天,再以0.2C5A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256MIN.4.4持续充电移动电源按4.2规定充电结束后,然后保持充电限制电压持续充电28天,应不起火,不爆炸。
移动电源测试规范.

移动电源产品测试验证状态项目名称:产品型号:产品阶段:□初样阶段□正样阶段□试产阶段□量产阶段测试验证时间及验证状态:验证开始时间:验证结束时间:产品最新验证状态图:(例如)验证中出现的严重问题:移动电源测试规范1:目的:规范移动电源的测试,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测试方法以及判定标准。
2:使用范围:适用于欣旺达研发中心研发一部所有的移动电源项目的测试。
3:参考标准:《移动电源通用规范》《EN55022-2006》《GB-18287-2000》《GJB4477-2002》《EN61000-4-2》《IEC61000-4-2》《IEEE1725-2006》《UL1642安全标准》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测试仪器:测试工具:实验室所有的测试工具。
测试环境:测试实验室、环境实验室。
目录一:常规电气性能测试(必测)1.1:保护性能测试1.2:输入电压范围测试1.3:输出电压测试1.4:负载调整率测试1.5:静态电流测试1.6:动态负载测试1.7:过流测试1.8:短路测试1.9:容性负载测试1.10:充放电效率测试1.11:输出纹波测试1.12:充电转灯测试1.13:放电转灯测试1.14:充电特性测试1.15:放电特性测试1.16:开关按键测试1.17:放电容量转换效率测试1.18:充放电时间测试二:安规测试(只测试温升)2.1:温升测试三:ESD测试3.1:静电放电测试四:环境测试(需测试)4.1:高温存储测试4.2:低温存储测试4.3:高温运行测试4.4:低温运行测试4.5:恒定湿热测试4.6:高低温冲击测试五:EMC测试(根据客户要求,无要求可不测)5.1:辐射测试六:可靠性测试(在测试中心做各种跌落、撞击、老化等测试)一:常规电气性能测试1.1:保护性能测试:1:测试目的:检测移动电源的过充、过放保护电压以及延迟时间能否满足规格书的要求,同时记录保护的电压值和相应的延迟时间。
2:测试设备:a :安捷伦万用表b :安捷伦直流电源c :泰克示波器3:测试方法:a :将保护板的B+、B-分别接上电源的正负极;b :把示波器的电压探头一接到保护IC的Co、Do脚和地,电压探头二接上保护 IC的VDD端,调节电源电压直至保护;C :记录测试数据和保存测试波形。
移动电源检验测试规范标准

移动电源测试规范1.目的:为保证深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移动电源质量及新开发产品性能验证,确保设计能满足合同及顾客的要求,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测试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安科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研发阶段及客户送样移动电源产品相关测试.3.职责:3.1技术部技术部负责编制并且监督执行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
负责处理车间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生的产品测试问题。
3.2品质部:品质部协助进行设计过程中所需的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3.3采购部:负责测试过程中的配套采购。
4.名词解释:4.1 移动电源:一种为各类手机及数码产品提供充电的后备供电产品。
4.2 新产品:指在本公司没有进行合格批量生产的所有产品都称之为新产品。
5.测试条件:5.1本测试报告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以下称标准条件)进行: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86kPa~106kPa6. 测试项目:6.1充电测试:1. 测试定义: 测试充电状态下的各种指标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模拟电池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输入4.5V-5.5V/2A(依据相关产品设计参数设置)4. 测试数量:2-5个6.2 负载效应: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负载效应2. 测试设备: 直流负载仪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4. 测试数量: 2-5个)6.3 动态负载: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动态放电性能2. 测试设备: 直流负载仪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放电电流由 100mA到产品最大放电电流输出;(动态时间 100ms)4. 测试数量: 2-5个6.4 放电时间: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实际放电时间2. 测试设备: 直流负载仪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电池满电并以产品的输出端口最大电流放电(依据相关产品设计参数检验)4. 测试数量: 2-5个6.5 输出效率: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放电时的转换效率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直流负载仪、模拟电池、FLUKE17B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最大负载输出4. 测试数量: 2-5个5. 合格依据:用产品相应的最大输出电流放电分别测试3.2V;3.4V;3.6;3.8;4.0V;4.2V;每个时段的电流及升压后输出口的相应电压和电流计算出每个时段的输出效率,标准效率≥85%(具体参照<6.6 输出波纹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输出纹波2. 测试设备: 示波器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4. 测试数量: 2-5个7.0 保护功能:7.1 输入输出保护: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输入输出保护功能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直流负载仪、模拟电池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4. 测试数量: 2-5个7.2 电芯保护:1. 测试定义: 测试保护IC过流、过充、过放保护点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直流负载仪、模拟电池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4. 测试数量: 2-5个5. 合格依据: 符合标准,保护电路需在规定范围内动作,不损坏任何组件;7.3 温度保护:1. 测试定义: 测试温度保护点及恢复点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直流负载仪3. 测试条件: 恒温箱4. 测试数量: 2-5个5. 合格依据: 符合标准,保护电路需在规定范围内动作;8.其它相关测试:8.1 显示:1. 测试定义: 测试LED显示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4. 测试数量: 2-5个5. 合格依据: (依据相关产品设计参数检验)8.2 静态功耗: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静态功耗状况2. 测试设备: FLUKE17B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4. 测试数量: 2-5个8.3 PCB及芯片温度1. 测试定义: 测试各主要IC及PCB板的温度2. 测试设备: FLUKE17B、直流负载仪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最大负载输出4. 测试数量: 2-5个8.4 边充边放测试: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是否具备边充边放特性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直流负载仪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4. 测试数量: 2-5个9.0 可靠性测试:9.1 低温放电测试: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低温放电特性2. 测试设备: 高低温测试柜3. 测试条件: 将电池放入-10℃±2℃的高温箱中恒温16-24h,然后以相应输出口最大电流放电至终止输出;4. 测试数量: 2-5个9.2 高温放电测试: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高温放电特性2. 测试设备: 高低温测试柜3. 测试条件: 将电源放入60℃±2℃的高温箱中恒温2h,然后以相应输出口最大电流放电至终止输出;4. 测试数量:2-5个5. 合格依据: 依据相应产品的实际容量计算;9.3 恒定湿热测试;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恒定湿热放电特性2. 测试设备: 恒温恒湿控制仪3. 测试条件: 将电池放入45℃+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48h 后,将电池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再以相应输出口最大电流放电至终止输出;4. 测试数量:2-5个5. 合格依据: 依据相应产品的实际容量计算;9.4 跌落测试: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结构稳固性能2. 测试设备: 直流负载仪、跌落台3. 测试条件: 将电池由高度(最低点高度)为1000mm 的位置自由跌落到置于水泥地面上50mm的硬木板,从X、Y、Z 正负极方向(六个方向)每个方向自由跌落1次,自由跌落结束后,将电池能以相应输出口最大电流放电至终止输出4. 测试数量: 2-5 个9.5 震动: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外观性能2. 测试设备: FLUKE17B3. 测试条件: 电池按规定充电结束后,将电池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振动台的台面上,按下面的振动频率和对应的振幅调整好试验设备,X、Y、Z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从10Hz~55Hz 循环扫频振动30min,扫频速率为1oct/min;振动频率:10Hz~30Hz位移幅值(单振幅):0.38mm振动频率:30Hz~55Hz位移幅值(单振幅):0.19mm,测试前后输出电压正常4. 测试数量: 2-5个5. 合格依据:10.抗干扰测试:10.1 RF干扰测试: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抗RF干扰能力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FLUKE17B、手机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测试距离:1cm、六个方向测试 (上下左右前后)4. 测试数量: 2 个附件《移动电源测试报告》。
移动电源检验标准

135
放电
MOS
IC
Cell
65
PCB
135
④边充边放测试:
测试定义:测试电池是否具备边充边放特性
测试设备:直流电源、直流负载仪
测试条件:标准条件
测试数量: 2-5个
合格依据:无边充边放功能,同时接入时充电优先
项目
标准
边充边放
无边充边放功能,同时接入时充电优先
⑤反接测试:
测试定义:测试电池反接后的性能
测试设备:直流电源
测试条件:标准条件
测试数量: 2-5个
合格依据:(依据相关产品设计参数检验)
项目
标准
充电显示
◎○○→●◎○→●●◎→●●●
放电显示
显示剩余电量
按键显示
显示当前电量
②静态功耗:
测试定义:测试电池静态功耗状况
测试设备: FLUKE17B
测试条件:标准条件
测试数量: 2-5个
合格依据:静态功耗小于100uA
状况
标准
0mA
<100mV
250mA/500mA
<150mV
1000mA
<250mV
5.3保护测试项目:
①输入输出保护:
测试定义:测试电池输入输出保护功能
测试设备:直流电源、直流负载仪、模拟电池
测试条件:标准条件
测试数量: 2-5个
合格依据:符合标准,保护电路需在规定范围内动作,不损坏任何组件
输出过流保护
测试数量: 2-5个
合格依据:依据相应产品的实际容量计算
状况
标准
2A放电
外观应不鼓胀、不冒烟或漏液,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常温的70%容量
充电器成品检验标准

ˇ
4、产品表面有明显凹痕,裂缝,缩水变形,修整不平、修伤等现象。
ˇ
批 准:
审 核:
拟 制:
文件编号:TW/WI/QC—003-A
版次:A/0
文件名称:
手机充电器成品检验标准
生效日期:2005-11-16
检验项目
检验工具及方法
缺点现象
3.2、主要缺陷
一个缺陷出现在外观或性能上
a、影响到产品销售
b、产品丧失功能或多余部件连续倾向性少,有碍产品品质和价质
c、与原设计或者图面有极大出入
3.3、次要缺陷
一个缺陷出现在外观或性能上
a、不妨碍产品销售,不影响产品功能,并且对使用者来说并不显著
b、与原理设计或图面有稍微出入
4、检验条件
1、将待测品置于正常温度(25℃+3℃),两眼与待测物呈45度角方向,距待侧物30CM,1米日光(40W)、5秒内目视查之,相对湿度60%
CR
MAJ
MIN
三、包装检查
目
视
8、保证卡:内容、图案、纸质、颜色与客户要求不符,印刷重影,模糊无法识别
ˇ
9、手机锂电池:包装盒破损、污脏,图案,印刷文稿、颜色与客户需求不符,电池正反两面刮伤,划痕
ˇ
10、适配器:规格、颜色、logo不符合要求;表面花,有批锋,喷油不良;表面破损、残旧、污脏
ˇ
11、输出线:线径、线长度、颜色与客户需求不符,线划伤,破损、裂痕、连接头生锈、氧化污脏
ˇ
6、三包凭证:内容、封面图案logo与客户需求或本厂要求不符。
ˇ
7、三包凭证:破损、裂痕、压痕、污脏、印刷重影,模糊不清有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电源检验标准一、目的:通过对批次的检验保证获得合格的产品。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移动电源产品的检验三、内容:1.抽样方案:依据,IL=II,AQL CR=0、Maj.=、Min.=2.缺陷定义:CR(Critical):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维修或有关人员会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抵触安全规格要求的;MAJ(Major):不构成致命缺陷的,但可能造成故障,或对单位产品预定的目的使用性能会有严重的降低的缺陷,或妨碍到某些主要的功能的缺陷;MIN(Minor):不构成致命缺陷或严重缺陷,只对产品的有效使用或使用性能有轻微的影响的。
3.检验项目及标准:区域定义:A区:正面部分B区:侧面部分C区:底面及电池室等其他使用者可见部分检验环境要求:相对温度:25℃±10℃相对湿度:45%~85%光照条件:在正常灯光照射下,光源300~500Lux,距物品1米以上视距:眼睛与物品距离40~50cm视角:水平垂直±45°目视时间:物品之每一面注视3~5秒包装检验:外观检验性能检验四.可靠性试验:移动电源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
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采用下列制式之一进行充电:4.2.1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
此充电制式为检测的仲裁充电制式。
4.2.2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3H,停止充电。
荷电保护能力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在环温度为20℃±5℃条件下将移动电源开路搁置28天,再以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256MIN.持续充电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然后保持充电限制电压持续充电28天,应不起火,不爆炸。
循环使用寿命4.5.1移动电源循环使用寿命应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进行。
4.5.2以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停止充电,搁置~1H,然后以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结束后。
搁置~1H,再进行下一轮充放电循环,直至三次放电电容小于标称容量的75%,则认为寿命终止,移动电源的循环使用寿命不低于300次。
环境适应性4.6.1移动电源按4,2规定充电结束后,将其放入40℃±2℃,相对湿度为90%~95%的恒温恒湿箱中搁置12H后,再将其取出在环境温度20℃±5℃的条件下搁置2H,目测其外观,再以1C5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不低于标称值的95%。
4.6.2振动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将其直接安装或通过夹具安装在电磁振动台面上,按下面的振动频率和对应的振幅调整好试验设备,X,Y,Z三个方向每个上从10HZ~55HZ循环扫频振动30MIN,扫频速率为1OCT/MIN;频率10HZ~30HZ,位移幅值(单振幅):;振动频率:30HZ~55HZ,位移幅值(单振幅);振动结束后移动电源外观应无明显的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电源电压应不低于标称电压。
移动电源若已通过振动实验认证,则可不进行本条规定试验,生产厂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4.6.3碰撞移动电源按规定做完振动试验后,将其平均按X,Y,Z三个互相垂直轴向直接或通过夹具坚固在碰撞台的台面上,按下述要求调好速度、脉冲持续时间,进行碰撞试验。
脉冲峰值加速度 100m/s2每分钟碰撞次数 40次~80次脉冲持续时间 16ms碰撞次数 1000次±10次碰撞结束后,移动电源外观应无明显的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电源电压应不低于标称电压。
移动电源若已通过碰撞实验认证,则可不进行本条规定试验,生产厂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4.6.4自由跃落移动电源按规定做完碰撞试验后,将其高度(最低点高度)为1000mm的位置自由跃落到置于水泥地面上的18mm~20mm厚的硬木板上,从X,Y,Z正负方向(六个方向)每个方向自由跃落1次。
自由跃落结束后移动电源外观应无明显的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电源电压应不低于标称电压。
再进行充放电试验以确认移动电源功能是否完好。
此充放电循环次数不多于此次。
移动电源若已通过碰撞实验认证,则可不进行本条规定试验,生产厂对报告的真实性负责4.6.4温度循环没a)移动电源按规电充电结束后。
b)将移动电源放入75℃±2℃的高温箱中4H;c)将移动电源放入20℃±5℃的常温箱中2H;d)将移动电源放入-20℃±2℃的低温箱中4H;e)将移动电源放入20℃±5℃的常温箱中2H;f)重复b)~e)步骤4次移动电源移动电源外观应无明显的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
低气压移动电源按充电结束后,在23℃±5℃的环境下将其放入真空箱中,真空箱密闭后,逐渐减少其内部压力至不高于(模拟海拔15240米)并保持6H,试验结束后,移动电源无明显的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
安全保护性能(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4.8.1静电放电测试移动电源按充电结束后,静电测试方法按GB/的规定进行,测试4KV接触放电和8KV空气放电,试验结束后,移动电源无明显的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
电气性能测试正常。
4.8.2过充保护移动电源按充电结束后,用恒流恒压源持续给移动电源充电8H,恒流恒压源电压设定为2倍标称电压,按容量不同电流设为1C5A或最大负载电流,电源断开后移动电源应不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
电气性能测试正常。
4.8.3过放保护按容量不同将移动电源以持续放电4H或以最大负载电流持续放电2倍标称容量除以放电电流时间,记录保护动作电压,断开后移动电源应无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
电气性能测试正常。
4.8.4短路保护移动电源按充电结束后,将正负极用欧姆电阻器短路,将正负极断开,按容量不同再以1C5A或公司规定的最大电流瞬时充电5S后用电压表测量移动电源电压。
切断电源电路,移动电源不爆炸、不起火、冒烟漏液。
瞬时充电后,移动电源电压应不小于标称电压。
4.8.5反向充电保护移动电源按充电结束后,用恒流恒压源给其加上反向的充电限制电压/电流为,将正负极断开,按容量不同再以1C5A或最大电流瞬时充电5S后用电压表测量移动电源压。
切断电源电路,移动电源不爆炸、不起火、冒烟漏液。
瞬时充电后,移动电源电压应不小于标称电压。
4.8.6过载保护移动电源按充电结束后,外接其电子负载,其放电电流从倍负载电流连续可调,记录过载保护电流。
移动电源发生过载时,切断电源,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冒烟。
瞬时充电后,电压应不是小于标称电压。
移动电源过载保护电流为倍~2倍负载电流。
4.8.7温度保护和温度系数将移动电源用特制导线与便携式机算机或模拟装置联接,并将具的连续记忆功能的点温计探头贴于移动电源电池表面,再将移动电源放入高温箱中,分别按下述各项进行测试:a)调节高温箱温度,使温度以3℃/MIN上升为75℃±3℃,保持恒温10MIN,开始下调温度为68℃±2℃,温度调节过程中一直按规定充电。
当移动电源电池表面温度大于或等于75℃±3℃时,移动电源切断充电电路;不起火、不冒烟、不爆炸、不漏液。
当其表在温度小于或等于70℃时,移动电源自动恢复充电。
移动电源安全性在试验前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并搁置6H后,再进行以下试验:4.9.1重物冲击将移动电源放置于冲击台上,并将一直径的钢柱置于移动电源中心位置,让重物自610MM高度自由落到钢柱上,在接受冲击试验时,移动电源纵轴要平行于平面并要沿其纵轴旋转90度且垂直于钢柱纵轴(移动电源最大的面积应垂直于台面)以便移动电源的宽边和窄边都能受到冲击,每只移动电源只做冲击一次,试验结束的后,移动电源表面允许发生变形但不能起火、爆炸或漏液。
4.9.2外壳阻燃按GB/T4943规定方法执行。
4.9.3高温储存按照规定充电结束后,搁置2H.将移动电源放入温度为75℃±2℃的高温箱中恒温48H.移动电源应不起火、不爆炸且各功能正常。
4.9.4贮存进行贮存试验的移动电源选自生产日期到试验日期不足三个月内的。
试验前按规定充电充入40%~45%的容量,在温度20℃±5℃,相对湿度45%~85%的环境中存贮六个月。
贮存期满后再以规定方式充电,并以放电,如此循环可以重复5次,放电时间应不小于4H。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5.0.1标志每个移动电源上应有下列标志;商标和警告说明、标称容量、标称电压、;允许将产品名称、型号、所采用电池的化学内型、充电限制电压、执行标编号、正负极性、制造日期或批号、制造厂名、标志印刷在包装上或使用说明书中。
作为单独销售的移动电源,应具有相应的中文标志。
5.0.2包装独立销售的移动电源都应有外包装,且应符有产品说明,包装好的产品应放在干燥,防尘、防潮的包装箱内。
包装箱外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数量、毛重、制造厂商、出厂日期,应有“易碎物品”、“怕雨”、“向上”、“堆叠层数”等必要标志,其包装储运图标志应符合GB/T191-2000规定。
5.0.3运输移动电源应包装成箱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剧烈振动、冲击和挤压,防止日晒雨淋,可使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运输。
5.0.4贮存移动电源通常以40%荷电状态贮存在环境-5℃~35℃,相对湿度不大于75%的清洁、干燥、通风的室内,应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远离火源及热源。
六.质量记录:《移动电源检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