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数数和数的组成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导学案-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一、知识回顾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中,我们学习了怎样使用小于10的数字进行加减法,同时我们也学习了这些数字的基本特征,例如它们的名字和组成。
现在,在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数字,并探索一些新概念。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回顾以下数字概念:1.数数2.数字的组成二、数数什么是数数呢?当我们要数东西的时候,我们需要从1开始数。
当我们讲到“1、2、3”时,我们正在数数。
数字也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一些问题,例如“你有几个苹果?”等等。
数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数量和比较大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数数来回答问题或做出决策。
三、数字的组成数字是由数字字符组成的。
例如,数字“4”由一条竖线和一个半圆组成。
它的名字是“四”。
数字的组成十分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我们记忆数字和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在学习数字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
例如,当我们数数时,我们可以发现数字1和数字2之间有一个空隙。
这是因为这两个数字之间缺少一个数字,即数字“1.5”。
当我们学习小数时,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个概念。
我们还可以将数字组合起来形成更大的数字。
例如,数字“12”是由数字“1”和数字“2”组成的。
这是我们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础。
四、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回顾数数和数字的组成概念来开始学习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课程。
这些概念是我们掌握基本数学概念的基础,并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
数数和数的组成(说课)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本 课的知识又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我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以直观操作的 活动。引导他们从具体到抽象,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 性与高效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在教学中紧紧围 绕教学目标,采用激发兴趣、直观引导、深 入体会、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 具体的形象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一年级 下册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 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 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 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 学的心理规律, 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 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 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 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 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点拨释疑。 二、自主探究,点拨释疑。 自主探究 三、指导帮助,深入体会。 三、指导帮助,深入体会。 指导帮助 四、合作交流,激励创新。 四、合作交流,激励创新。 合作交流 五、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五、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联系实际 六、小结评价,整理信息。 六、小结评价,整理信息。 小结评价 七、实践作业,培养能力。 七、实践作业,培养能力。 实践作业
4.1数数、数的组成 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有二十七粒,
有三十三粒。
十位 个位 写作 4 0
读作 四十
十位 个位 写作 2 7
读作 二十七
十位 个位 写作 3 3
读作 三十三
十 个意表两位位思示个上上一3“个的的样3十““”吗,33的?”” 表示3个一。
一共有多少粒纽扣? 一共一百粒。
一百怎样 读写呢?
百位 写作 1 读作 一百
十位 0
课后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
2.想一想、填一填。
3.数一数、填一填。
4.我能帮它们找到家(连一连)。
5.把8粒珠子放在计数器上,可以表示出 哪些数?写一写。
R·一年级下册
读数和写数
1. 数数。 (1)从十起,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一百。 (2)从四十五起,五个五个地数,数到七十。
2. 填一填。
七十六是由( 7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的; 四十九是由( 4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的; 八十五里面有( 8 )个十和( 5 )个一。
十位 个位
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有四十粒, 有二十七粒, 有三十三粒。
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有四十粒,
这些数该怎样 来读、写呢?
_6__个十是六十。 6509
_7__个十是七十。 6790
_8__个十是八十。 7890
_9__个十是九十。 9809
_1_0_个十 是一百。 19090
1.数小棒。 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
再接着数到七十二。
2.数一数它吹了多少个泡泡。
三十三个
十 二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七十 七十有___7__捆,是__7_个十; 六十是__6_个十; 九十是__9_个十;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下面是我收集的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数数、数的组成的教案,以供借鉴。
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拐弯数”。
教具准备: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骄傲的青蛙1、老师讲故事2、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谁能从0数到20?二、数数活动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
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2、数出物体的个数,思考:“怎样摆放,才容易看清楚?”3、汇报,交流数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0,在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4、帮小猪数泡泡。
5、动手摆一摆同桌合作要求:随意抓一把物品,数一数有多少个?三、巩固练习1、说明游戏玩法。
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
(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
)请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数一数,看谁估得准数得对。
2、学生同桌做游戏。
3、发展游戏。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一年级数的组成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课前准备: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教学流程: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20= 20+10= 10+( )=30( )+20=30 ( )+10=15 ( )+( )=302、夺红旗比赛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 数的组成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理解数的组成。
2. 培养学生数数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数数:从1数到100,学习按顺序数数。
2. 数的组成:理解数的组成,学习数的分合。
3. 认识数字:认识数字1-100,学习数字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进行教学。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数数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数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从1数到100,学习按顺序数数。
(2)让学生分组数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数数并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的组成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学习数的分合。
(2)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的组成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认识数字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让学生认识数字1-100,学习数字的写法。
(2)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的认识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让学生进行数字的认识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数字的认识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测试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组成:理解数是由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等组成的。
2. 数数:学会正确地数数,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
3. 加减运算: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数数,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运用数的组成进行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数的组成。
2. 新课导入:利用教具、图片等,直观展示数的组成,让学生观察、思考,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明确数是由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等组成的。
4. 操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组成。
5. 加减运算:引导学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数的组成的掌握情况。
2. 成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小学数学《数数和数的组成》教案

小学数学《数数和数的组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能够从1数到100。
2. 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学会用数的组成来表示任意一个数。
3.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数的方法:从1开始,逐个数到100。
2. 数的组成:10以内的数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操作、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数数卡片、数的组成卡片、计数器。
2. 学具:学生数数卡片、学生数的组成卡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数的基本方法。
2. 新课:讲解数的组成,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的数的组成。
3. 练习:让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表示任意一个数,并进行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的组成的重要性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1. 完成数数卡片和数的组成卡片的练习。
2. 家长监督学生进行数数练习,从1数到100。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数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调整。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数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十、教学拓展1. 数的组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研究,探索数的组成的规律。
六、教学策略与实施1. 利用数数卡片和数的组成卡片,进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通过操作、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的组成。
3. 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课程设计与安排1. 第一课时:数数的基本方法,从1数到100。
2.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10以内的数由几个一和几个十组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数的组成北京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数数数的组成北京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1 数数数的组成北京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数数数的组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学会用实物进行数的表示,理解数的组成原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数的组成,能够用实物进行数的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组成的理解,学生能够用实物进行数的表示。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的原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实物模型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引出数的组成的概念。
2. 数数的原理(10分钟)通过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数的组成的学习,解释数的组成的原理。
3. 实物操作(10分钟)让学生用实物进行数的表示,加深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数的组成:1. 数的组成原理2. 实物表示数的组成七、作业设计答案:2. 题目: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数的组成的理解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实物进行数的表示。
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数的组成的原理理解不深,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数的组成,例如在购物时,观察商品的价格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数的组成的原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
实物操作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的重要手段。
再次,随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关键环节。
对于这些重点细节,我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数的组成的原理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个概念可能有些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会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1〜100以内的数并知道数的顺序.
(二)初步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记住10个-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数100以内的数并知道顺序.
难点:数数时,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数一数有多少个点子,写在()里.(说出你是怎样数的)
•■■■•
)个十和()个一,是(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10个一是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学生开始操作) 师:以前我们数小棒多少根就捆成一捆?(数10根就捆成一捆) 师: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 板书:10个一是一^. (2)10个十是一百
师:现在我手里有2捆小棒,是多少根?(20根) 师:如果再添上一根呢?(21根) 教师操作,学生依次往下数22,23, (29)
师:现在数到29根小棒了,再添1根是多少根?(30根)
师:这9根再添上1根满10根,又要捆成一捆,现在一共是几捆小棒?(3捆) 下面继续采取教师出示小棒,让学生数数.每数到几十九的时候,就提示一次学生该数多少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让他起立回答,给予个别指导)每数到接近整十处就把速度放慢,以免口误或读错.如39下面是40;49下面是50……同时每数完一个整十数就问学生该怎么办了?(捆成一捆)当数到91,92,93,…,98,99时,教师加重语气说:再添一根该数多少了?(学生高兴地回答:100)
教师把十捆小棒整理好.
)个十
和(
)个一,是(
)•
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现在我们把这些小棒
10个10个地数,看看有多少个十?
教师举起手中的整捆小棒让学生集体数出(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
个十)
师:10个十是多少?(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齐读: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师:现在你们知道10个十是一百了,那么以后数数不但可以1个1个地数,而且可以
10个10个地数,再以后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让学生拿起捆好的一捆(10根)小棒,一边往上添一边数数,每10根捆成一捆,数到
100.
2.教学例2.
(1)从二十五数到三十二.
师:请同学们拿出2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学生应该拿出2捆零5根)
师:一根一根往下接着数到二十九.(学生继续操作)师:二十九根是2捆零9根,再添1根,应该怎么办?(把10根单根捆成一捆)师:一共是几捆?有多少根?
(一共是3捆,有30根)师:请大家继续数到三十二.(学生手中拿3捆零2根
时,让学生报出一共是32根)
(2)从三十六数到四十三.
这次采取同桌互相检查的方法,由甲边操作边数数,由乙监督检查.
(3)从四十三数到五十二.
两人交换,由乙边操作边数数,由甲监督检查.
(4)从八十九数到一百.
这次脱离小棒,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数,大家小声跟着数.(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3.教学例3.
教师先出示3捆零5根小棒.
师: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教师把这35根小棒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这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教师追问: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练习:
(1)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摆37根小棒.
师: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学生看着摆好的小棒,很快说出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②摆53根小棒.
同上.
③两人一组,一人报数,另一个学生摆小棒同时说出数的组成,然后交换进行.
(2)脫离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数的组成.
师:四十六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师:八十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九十三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9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②两人一组.一人说数,另一个人说数的组成.
③指名说出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24号.二十四是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30号.三十是由3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41号.四十一是由4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4.小结
教师指着板书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数100以内的数及数的组成)师生总结后教师板书:数数数的组成.
(三)巩固反馈
投影出示: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一 三十五 十八 六十 七十九
五十七
四十六
八十五
3.
填空.
(1)五十八疋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七十二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四十里面有
个十.
(4)一百里面有
个十,有
个一.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数100以内的数及数的组成是学生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读法及组成基础上学习的.讲授新课时教师示范数数之后,再让学生重复进行,以突出教学的难点是:接近整十处应该怎样读.为了使学生熟记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让学生拿出小棒边数边捆,数数时要注意:拿一根,数一个数,不要拿得慢,数得快;也不要拿得快,数得慢.在数到九时,再加一根就是十,捆成一捆.再接着往下数.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手、口、脑协调活动,记忆得会更牢固.
在练习形式和学习数的组成时,教师都是本着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了新知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