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早读背诵资料
六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必须会背)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必须会背)一、面积公式1.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S=ab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S=ah3.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 24.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ah 5.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a+b)h 6.圆的面积 = 半径的平方×3.14 27.半圆的面积=圆的面积÷2 S=πr 2÷2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9.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S=6a 21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11.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二、周长公式 三、互化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0.2=20%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0.4=40%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0.6=60%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0.8=80%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四、体积公式 = 0.75=75% 1.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2.正方体的体积 = 棱长×棱长×棱长 =0.375=37.5%3.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4.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 5.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统一公式:体积=底面积×高 V=Sh五、单位进率(一)、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千米=1000米 1千米=100000厘米(二)、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三)、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升(四)、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五)、时间单位: 1世纪=100年1年=12月1年=365天或1年=366天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一年有四个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
六年级上册早读数学

六年级数学早读一.常见数。
五折五成====%505.021 %3.33......333.031≈= 二五折二成五====%2525.041 七五折七成五====%7575.043 二折二成====%202.051 四折四成====%404.052 六折六成====%606.053 八折八成====%808.054 %5.12125.081== %5.37375.083== %5.62625.085== %5.87875.087== %1.11......111.091≈=二.关于圆周率Π(3.14)3.14×1=3.14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2=37.683.14×15=47.1 3.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三.几个基本性质。
1.商不变性质(除法基本性质):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值大小不变。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大小不变。
4.比例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四.关于混合运算。
1.一般混合运算,没括号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括号里,再括号外。
2.灵活计算时,第一步:先统一。
即有多种类型的数,要先统一成一种类型。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早读

六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一、圆的知识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
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
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
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12。
4、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5、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半径。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7、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2次)就能找到圆心。
因此,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半圆(1条)。
10、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为了计算简便,通常取近似值3.14。
11、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即C圆=πd =2πr。
12、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早读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早读教材第一单元位置一、概念归纳: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二、口算2.5×40= 18×6= 1.73+2.07= 10-0.9= 400÷4=12+12=23-13=15+14=34-12=16-17=三、想一想,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3题图 4题图三、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B、(4,5)C、(5,4)D、(3,3)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 C、(7,1) D、(3,3)1题图 2题图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B、(4,3)C、(3,2)D、(4,1)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六年级数学早读背诵资料

六年级数学早读背诵资料-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六年级知识要点(早读必背)常用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9 、圆柱体积V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底面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底面积=半径×半径×π S=πr 2(3)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4)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5)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 2h10、 圆锥 体积V S 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31底面积×高 V=31sh=31πr 2h 常用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常用数据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6π≈50.24 25π≈78.5 36π≈113.04 25.041= 75.043= 125.081= 375.083= 625.085= 875.087= 百分数的应用%1001⨯⨯⨯=⨯⨯”单位“量率求 %1001⨯=”单位“多(少)的部分求多(少)百分之几 比例1、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要记、背的知识点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12×3 表示:① 求3个112是多少? ② 求112的3倍是多少?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3、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3×41 表示:求53的41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1、找单位“1”的方法(1)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作单位“1”。
(2)一般把“比”字、“是”字、“占”字、“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注意:① 找单位“1”在分率句里找,有分率的句子称为分率句。
② 分率不带单位,具体数量带有单位。
2、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5的53是多少? 15×53=93、已知单位“1”用乘法计算单位“1”×分率=分率的对应量注意:(1) 乘上什么样的分率就等于什么样的数量。
(2) 乘上谁占的分率就等于谁的数量。
(3) 是谁的几分之几,就用谁乘上几分之几。
4、已知A 比B 多(或少)几分之几,求A 的解题方法5、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大于1的数,积大于A 。
A(0除外)乘上小于1的数,积小于A 。
二、位置与方向1、确定物体的位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北偏东30°就是从北向东移,夹角靠北。
(2)东偏北30°就是从东向北移,夹角靠东。
+-B ×(1 几分之几)=A2、物体位置的相对性(1)两地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方向刚好相反,距离是一样的。
例如:少年宫在学校南偏东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在学校是以学校为观测点)南对北 东对西则学校在少年宫北偏西35°的方向上,相距250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全集

小学六年级数学必背公式全集: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5、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负数必背知识点: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0大于所有负数,小于所有正数,负数比较大小,不考虑负号,数字大的数反而小。
2、“+”可以省略不写,“-”不能省略。
3、数轴的要素:正方向(箭头表示)、原点(0刻度)、单位长度(刻度),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百分数知识点: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就表示十分之八,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
2、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3、应纳税额= 总收入×税率,税率=应纳税额÷总收入,总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4、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5、满100元�50元,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圆、圆柱、圆柱必背公式:1、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公式d=2r;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公式r=d÷2。
2、已知直径求周长: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公式C=πd,直径=周长÷圆周率,公式d=C÷π。
3、已知半径求周长:圆的周长=2×圆周率×半径,公式C=2πr,半径=周长÷圆周率的2倍,公式r=C÷2π。
六年级数学上册读背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读背内容班级:姓名: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例: 甲是乙的53,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53 (15÷53=25)(建议列方程答)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几分之几(例:甲是15的53,求甲是多少?15×53=9)乙=甲÷几分之几(例:9是乙的53,求乙是多少?9÷53=15) 几分之几=甲÷乙(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53)(“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差÷乙=(“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 例如:9比15少几分之几?列式:(15-9)÷15=例如: 15比9多几分之几是?列式:(15-9)÷9=(3)甲=乙×(1±几分之几)例:甲比15少53,求甲是多少?15×(1-53)=6(多是“+”少是“–”)(4) 乙=甲÷(1± )第五单元圆一、.圆的特征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或r=d÷2=d/2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早读背诵资
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知识要点(早读必背)
常用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π
9 、圆柱体积V 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底面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底面积=半径×半径×π S=πr 2
(3)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ch=πdh=2πrh (4)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5)体积=底面积×高 V=sh=πr 2h
10、 圆锥 体积V S 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31底面积×高 V=31sh=3
1πr 2h 常用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常用数据
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6π≈50.24 25π≈78.5 36π≈113.04 25.041= 75.043= 125.081= 375.083= 625.085= 875.08
7= 百分数的应用
%1001⨯⨯⨯=⨯⨯”
单位“量率求 %1001⨯=”单位“多(少)的部分求多(少)百分之几 比例
1、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正比例关系式:一定)(k x
y = 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