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孙权劝学阅读理解答案

合集下载

七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七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古文阅读训练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4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王学御》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④调:协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1)但当涉猎()(2)即更刮目相待()(3)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4)术未尽也()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均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4.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谈两点即可)(4分)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1—5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

幼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

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

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

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

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我愿汝曹⑪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⑫,一月之内,必加温习。

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⑬,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

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⑭。

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⑮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

二者其去⑯枵腹⑰无异。

汝辈于此,极⑱宜猛省。

(有删改)【注释】①迥异:相差很远。

②开:开导,启发。

③古奥:古拙深奥,不容易理解。

④倍蓰(xǐ):数倍。

⑤影响:影子和回声。

指不切实际、不持久。

⑥时文:当时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

⑦华:花。

⑧诡僻:荒谬邪僻。

⑨《左》《国》:《左传》《国语》。

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

⑪曹:辈。

⑫拱璧:大璧,泛指珍宝。

⑬义蕴:内在的意义。

⑭发越:散播。

⑮举:举出。

⑯去:距。

⑰枵(xiāo)腹:腹中空虚。

⑱极:同“亟”,急。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时文固不可不读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朝华夕落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后思通其义蕴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优秀)

《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优秀)

《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优秀)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记得网的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孙权劝学》阅读题答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课内语段阅读题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乃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言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当道,当权。

《孙权劝学》阅读训练

《孙权劝学》阅读训练

【1】(四)文言文阅读,完成15—18题。

(20分)【甲】为学(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 不逮人也() (2) 吾欲之南海()(3) 蒙乃始就学() (4) 及鲁肃过寻阳()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1)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学习读书的态度,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这样的句子。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4《孙权劝学》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2021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4《孙权劝学》阅读训练含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训练《孙权劝学》《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题)(二)文言文阅读(10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別。

【乙】王冕僧寺夜读(节选)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

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③曷hé:为什么。

④恬:安静、平静。

1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而已,罢了)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不同)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复:又)D.冕小儿,恬若不见(若:好像)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每至晴初霜旦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策之不以其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分)(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2分)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2022部编版语文七下文言文阅读练习(1)《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带答案)

2022部编版语文七下文言文阅读练习(1)《孙权劝学》对比阅读(带答案)
B.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假设躇步跐蹈〔《杞人忧天》〕
C.齐威王欲将孙膑/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D.魏果去邯郸/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2.以下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刑/馀之人/不可
C.君/不假设/引兵疾走大梁
D.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句。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4. 甲乙两文都有“劝〞,请分别概述两文“劝〞的内容,并结合原文分析“劝〞的结果。
【答案】
1.D
2.C
3.〔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现在魏国与赵国相攻打,精兵锐卒必定在国外竭力作战,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
《孙权劝学》比照阅读〔上〕
〔一〕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令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D.结友而别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卖油翁》〕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卿今者才咯,非复吴下阿蒙!
4.以上两文都有劝学之意。两者劝说的方法和目的有何不同?〔4分〕
1.【答案】〔4分〕〔1〕告诉,对…说〔2〕了解〔3〕到,等到〔4〕重新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08 《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3·青海·中考真题)班级举办“畅游诗文”活动,请你参与。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选自《论语》)1.明语气:以下语句该用什么语气读呢?请你帮小华选择其中的一句,帮他解决朗读的困惑。

朗诵的语气:激扬悲伤恳切感叹劝勉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选择的句子是:朗诵的语气是:2.析字义:请根据示例,参考表格中出示的字的释义,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写到横线上。

文言词句字典中的释义列举恰当的解释示例:见往事耳①朝见②了解选择②(1)不舍昼夜①停②房屋选择(2)士别三日①太阳②天选择(3)温故而知新①学过的知识②所以选择3.赏文本:为了更好地读懂文本,明确作品内涵,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以上诗文,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了解,知道(2)重新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孙权劝学阅读理
解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

(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
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蒙乃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当余之从师也
d.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5.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分)
16.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2.(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

(2分)
13.c(2分)
14.(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

(共2分)
15.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

(共2分)
16.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

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

(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