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基础知识讲义及练习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及经典练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及经典练习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柱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球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按名称分锥圆锥棱锥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8、多边形: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弧: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练习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2.下列各个平面图形中,属于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3.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A.5B. 6C.7D.84.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全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A BCD5.某同学的茶杯是圆柱形,如图是茶杯的立体图,左边下方有一只蚂蚁,从A 处爬行到对面的中点B 处,如果蚂蚁爬行路线最短,请画出这条最短路线图.解:如图,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如图示,则A 、B 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连接AB ,即是这条最短路线图.B BA A问题:某正方体盒子,如图左边下方A 处有一只蚂蚁,从A 处爬行到侧棱GF 上的中点M 点处,如果蚂蚁爬行路线最短,请画出这条最短路线图.(6分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负有理数或整数有理数分数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及章节经典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及章节经典练习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各章知识点第一章《有理数》一、正数与负数1.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问:收入+10元与支出-10元意义相反吗?2.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①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确实是有理数。

判定: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错,还有0)②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判定:0是最小的正整数(错),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错,还有0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对)③有限小数和无穷循环小数因都能化成份数,故都是有理数。

判定:0是最小的有理数(错)④无穷不循环小数因为不能化成两个整数之比,固称为无理数,如π,π/2等。

判定:整数和小数统称有理数(错,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二、数轴1.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另:数轴是一条有向直线)2.作用:1)描点:数形结合;2)比较大小:沿着数轴正方向数在慢慢变大;3)直观反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4)绝对值的几何意义;5)有理数都在数轴上,但数轴上的数并非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正加负减”向数轴正方向(或负方向)那么对应的数应加(或减)4.数轴上以数a 和数b 为端点的线段中点为a 与b 和的一半(如何用代数式表示?)三、相反数1. 概念:假设a+b=0,那么a 与b 互为相反数 特例:因为0+0=0,因此0的相反数是02.性质:①假设a 与b 互为相反数,那么a+b= 0②-a 不必然表示负数,但必然表示a 的相反数(仅仅相差一个负号)③假设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零,a b= -1 ④除0之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老是成双成对的散布在原点双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平方也相等。

即:a =a -,()22a a =- 四、绝对值1.概念:在数轴上表示数a 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a 的绝对值。

记作a2.法那么: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2)0的绝对值是0;3)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1.1正数和负数(1)正数: 大于0的数;负数: 小于0的数;(2)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3)在同一个问题中, 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4) — a不一定是负数, +a也不一定是正数;(5)自然数: 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6) a>0 a是正数;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a是负数;a< 0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1.2有理数(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3)有理数的分类:第一章有理数正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零有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分数负整数正分数(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5) 一般地, 当a是正数时, 则数轴上表示数 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 距离原点点在原点的左边, 距离原点 a个单位长度;(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一般地, 设 a是正数, 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的点有两个, 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 表示-a和a,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7)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8) 一般地, a的相反数是一a;特别地, 0的相反数是0;(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10)a、b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a ,b ,(11)a、b互为相反数一1或一1;(即相反数之商为—1)b a(12)a、b互为相反数|a|=|b| ;(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13)绝对值: 一般地, 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 a的绝对值;([a|R)(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a (a 0)(15)绝对值可表示为: a 0 (a 0)a (a 0)(16) —1 a 0 ;— 1 a 0;a a(17)有理数的比较: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 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练习

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练习

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练习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七年级的学生们将开始一段新的学习之旅。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目,也是许多学生感到困难的科目之一。

因此,本文将为七年级学生总结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并提供练习题,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需要的内容。

一、整数的概念和运算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指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在内的数的集合。

正整数用“+”表示,负整数用“-”表示。

2.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其中加减法要注意正负数的加减。

【练习题】计算下列式子:1. -3 + 6 =2. 2 - 5 =3. -4 × 7 =4. 15 ÷ (-3) =二、分数的概念和运算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指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称为分母,被分出的部分称为分子。

分数的几何意义是表示一个面积或长度的一部分。

2. 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其中加减法要注意通分后进行。

【练习题】计算下列式子:1. 1/2 + 2/3 =2. 5/6 - 3/4 =3. 2/3 × 4/5 =4. 3/4 ÷ 1/3 =三、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号组成,其中字母表示一个数或数的未知量。

2. 方程式的概念方程式由两个代数式相等的表达式组成,其中包括一个未知量。

3. 方程式的解法解方程的方法包括加减消元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等。

【练习题】解方程:1. 2x + 5 = 112. 3x - 4 = 83. 4(2x - 3) + 5 = 134. 3(x + 2) - 4(x - 1) = 4四、图形的概念和计算1. 图形的分类图形包括点、线、面,其中面分为三角形、矩形、圆等多种类型。

2. 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是图形学习的重点之一,对于不同的图形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练习题】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的周长为20cm,宽为5cm,求面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知识点总结及对应章节经典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知识点总结及对应章节经典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知识点总结及对应章节经典练习第一章《有理数》一、正数与负数1.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问:收入+10元与支出-10元意义相反吗?2.有理数的概念与分类①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就是有理数。

判断: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②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判断:0是最小的正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③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都能化成分数,故都是有理数。

判断:0是最小的有理数()④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不能化成两个整数之比,固称为无理数,如π,π/2等。

判断:整数和小数统称有理数()二、数轴1.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另:数轴是一条有向直线)2.作用:1)描点:数形结合;2)比较大小:沿着数轴正方向数在逐渐变大;3)直观反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4)绝对值的几何意义;5)有理数都在数轴上,但数轴上的数并非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正加负减”向数轴正方向(或负方向)则对应的数应加(或减)4.数轴上以数a 和数b 为端点的线段中点为a 与b 和的一半(如何用代数式表示?)三、相反数1. 定义:若a+b=0,则a 与b 互为相反数 特例:因为0+0=0,所以0的相反数是02.性质:①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a+b=②-a 不一定表示负数,但一定表示a 的相反数(仅仅相差一个负号)③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零,a b= ④除0以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总是成双成对的分布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平方也相等。

即:a =a -,()22a a =-四、绝对值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 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a 的绝对值。

记作a2.法则: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2)0的绝对值是0;3)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000a a a a a a >⎧⎪==⎨⎪-<⎩ 0 ()()00a a a a a ≥⎧⎪=⎨-<⎪⎩ ()()00a a a a a >⎧⎪=⎨-≤⎪⎩ 3.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小,说明这个数越接近0(离原点越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全章讲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全章讲义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B.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负数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7、 44 , ,0, 0.3。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为( )
7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是( ),是分数而不是正分数的是(
)。
9、有理数中,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正整数是( )。
10、整数与分数统称为( ),整数包括(
),分数包括(
)。
11、通常把(
)和(
)统称为非负整数,把( )和( )统称为非正整数;
把(
)和(
)统称为非负数,把(
)和(
)统称为非正数。
12、将下列各数按要求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9.3,6,3 3 ,7 1 ,0,100, 3 ,2.25,0.01,65, 2 , 3 , 0.21。.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 一定是负数 C.自然数一定是正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B.在正数前面加上“-”就成了负数 D.-a 不一定是负数
①不带负号的数都是正数 ②带负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 ③0℃表示没有温度 ④0 既不是正数,也不 是负数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5、在跳远测验中,合格标准是 4.00m,小明跳出了 4.18m,记作+0.18m,小华跳出了 3.96m,应
典型例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3 与 1 互为相反数。( ) 3
(2)5 的相反数是 1 。( ) 5
(3)0 的相反数是-0,所以 0 与-0 不是互为相反数。(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章有理数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讲解及练习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有理数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讲解及练习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
解:原式 4 1 2
2
(2) 2.5 2 1 ;
3
解:原式 2.5 2 1
3
35 6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2】计算:
(3) 30 6 ;
解:原式 30 6
5
能整除,可用有理数除法的法则2
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4
1 5
3.8
3 5
3.7
0.4 2.4 0.2 3.8 0.6 3.7
0.4 2.4 0.2 3.8 0.6 3.7
2 4 4.3 2 4.3 4
6.3 4
6.3 4
2.3
【巩固】
3. 计算:
(7) 5.13 4.62 8.57 2.3;
; 2 2 的倒数是
3 8
.
3
2 2. 化简: 2 3
3
; 12 -4 ; 6
3
7
6 7
; 0 0 85

1 1. 3. 已知 a,b,c,d 是非零有理数,若 a 1 , b 1 ,则 a 6 ;
b2 c3 c
【巩固】
4. 计算:
(1) 2.25 4 ;
5
解(:1)
2.25
2. 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 有理数的除法 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例2】计算:
(1) 4 1 ;
解:原式

七年级数学上上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上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一章有理数【知识梳理】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5.科学记数法:,其中。

6.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7.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行,如负数不能开偶次方。

实数的运算基础是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性质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运算。

正确的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灵活的使用运算律是掌握好实数运算的关键。

【能力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A 1B 2C 3D 42.a,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把a,-a,b,-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 -b<-a<a<bB -a<-b<a<bC -b<a<-a<bD -b<b <-a<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7-2×5=-9×5=-45C 3÷D -(-3)2=-95.若a+b<0,ab<0,则 ( )A a>0,b>0B a<0,b<0C a,b两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D a,b两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6.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 (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A 0.8kgB 0.6kgC 0.5kgD 0.4kg7.一根1m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第二次截去剩下的,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A ()5mB [1-()5]mC ()5mD [1-()5]m8.若ab≠0,则的取值不可能是()A 0B 1C 2D -2二、填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2.已知: x 0 z , xy 0 ,且 y z x , 那么 x z y z x y
的值( C ) A.是正数 B.是负数 C.是零 D.不能确定符号 解:由题意,x、y、z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所以 x z y z x y x z (y z) (x y) 0
x 3 x (3) 即 x 与-3 的差的绝对值,它也可以表示数轴上 x 与-3 之间的距离。
如图,x 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三种可能:
图1
图2
图3
图 2 符合题意
(4) 满足 x 1 x 4 3 的 x 的取值范围为
x<-4 或 x>-1
分析: 同理 x 1 表示数轴上 x 与-1 之间的距离, x 4 表示数轴上 x 与-4 之间的距离。本题即求,当 x
例 5.(非负性)已知|ab-2|与|a-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
1 ab
a
1
1 b
1
a
1
2b
2
a
1
2007 b
2007
分析: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我们可以得到:|ab-2|=|a-1|=0,解得:a=1,b=2
于是
1 ab
a
1
1
b
1
a
1
2b
2
a
1
2007 b
2007
1 1 1
是什么数时 x 与-1 之间的距离加上 x 与-4 之间的距离会大于 3。借助数轴,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x<-4 或 x>-1。 说明:借助数轴可以使有关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数轴上有关距离的问题,反之,有关数轴上的距离问题也可以
当-1<x<0 时,距离为 x+1,
综上,我们得到 A 与 B 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x 1
当 x>0,距离为 x+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结合数轴求得 x 2 x 3 的最小值为 5 ,取得最小值时 x 的取值范围为 -3≤x_≤2______.
分析: x 2 即 x 与 2 的差的绝对值,它可以表示数轴上 x 与 2 之间的距离。
续探究。
例 6.(距离问题)观察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 4 与 2 ,3 与 5, 2 与 6 , 4 与 3.
并回答下列各题:
(1)你能发现所得距离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吗?答:____相等
.
(2)若数轴上的点 A 表示的数为 x,点 B 表示的数为―1,则 A 与 B 两点间的距离
例 4.(整体的思想)方程 x 2008 2008 x 的解的个数是( D )
A.1 个
B.2 个 C.3 个
D.无穷多个
分析:这道题我们用整体的思想解决。将 x-2008 看成一个整体,问题即转化为求方程 a a 的解,利用绝
对值的代数意义我们不难得到,负数和零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零和任意负数都是方程的解,即本题 的答案为 D。
解:| a | + | a+b | + | c-a | - | b-c |=-a-(a+b)+(c-a)+b-c=-3a
分析:解绝对值的问题时,往往需要脱去绝对值符号,化成一般的有理数计算。脱去绝对值的符号时,必须先 确定绝对值符号内各个数的正负性,再根据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脱去绝对值符号。这道例题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 学思想,由 a、b、c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判断绝对值符号内数的符号,从而去掉绝对值符号,完成化简。
分析:数与代数这一领域中数形结合的重要载体是数轴。这道例题中三个看似复杂的不等关系借助数轴直观、 轻松的找到了 x、y、z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我们顺利化简铺平了道路。虽然例题中没有给出数轴,但我们应 该有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 3.(分类讨论的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 3 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 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 分析:从题目中寻找关键的解题信息,“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意味着甲乙两数符号相反,即 一正一负。那么究竟谁是正数谁是负数,我们应该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决这一问题。 解:设甲数为 x,乙数为 y
1
2 23 34
2008 2009
1 1 1 1 1 1 1
22334
2008 2009
1 1 2009
2008 2009
在上述分数连加求和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裂项的方法,巧妙得出了最终的结果.同学们可以再深入思考,
如果题目变成求
1 24
1 46
1 68
1 2008 2010
值,你有办法求解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
由题意得: x 3 y ,
(1)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两侧: 若 x 在原点左侧,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 y=2 ,x= -6 若 x 在原点右侧,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4y=8 ,所以 y=-2,x=6 (2)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 若 x、y 在原点左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 y=-4,x=-12 若 x、y 在原点右侧,即 x>0,y>0,则 2y=8 ,所以 y=4,x=12
a 当a为负数
说明:(Ⅰ)|a|≥0 即|a|是一个非负数; (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三、 典型例题 例 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 a、b、c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
则代数式 |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 A )
A.-3a
B. 2c-a C.2a-2b D. b
x (1) x 1
可以表示为

分析:点 B 表示的数为―1,所以我们可以在数轴上找到点 B 所在的位置。那么点 A 呢?因为 x 可以表示任
意有理数,所以点 A 可以位于数轴上的任意位置。那么,如何求出 A 与 B 两点间的距离呢?
结合数轴,我们发现应分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当 x<-1 时,距离为-x-1,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基础知识讲义及练习
一、 第一讲 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知识结构框图:
二、 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a 当a为正数 也可以写成: | a | 0当a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