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试辅导金匮要略 408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

合集下载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0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消渴症与糖尿病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0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消渴症与糖尿病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0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消渴症与糖尿病这篇谈论到的消渴,就是类似今日的糖尿病,而西方医学并没有真正深入的去了解消渴的原因在哪里,中医在汉朝时期就已经讨论到这个问题了。

金匮里面张仲景只有提到两种消渴,消渴的成因是什么?消渴的成因,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明是“三阳结谓之消渴。

”什么叫“三阳结”?根据我们临床的经验来看,医书的定义很简单,第一个阳指的是胃,第二个阳指的是大肠。

胃和大肠,这两个是所谓的二阳。

也就是胃过热,大肠过热,这胃和大肠过热,就会造成中焦过热。

胃热加上大肠热,最后把中焦热起来,这就叫三阳结。

什么叫过热?就是蠕动太快了。

如果是单纯的胃蠕动太快,这是白虎汤证。

胃为什么会蠕动太快了?胃的能源在哪里?这里先给大家一个观念,就是中焦和下焦这两个地方过热了,过热的原因我们介绍汤剂的时候再跟诸位介绍。

蠕动太快造成过热,这时候食物一到胃里面去,一下子就消化掉,马上到大肠,消化的速度过快,这个时候水一下子就被吸走了,从小便排出来,于是喝水下去马上就去小便,喝一杯水小出一杯水来。

还有就是才刚吃完食物却还是很饿,因为胃一直在蠕动,于是上面的胃和下面的大肠过热,其中间的地带在胃的下方有一个脏,中医叫'脺肉’,西医叫做胰脏,其实这个脏在中西医的观念里面是相同的,而且脺是属于脾脏。

大家来做个实验,今天晚上回家,拿一小锅水,不要煮滚,开一点点火,当水表面上有一点蒸气还没有滚时,你拿一块肉丢下去,小火慢慢的煮,那个肉是不会被煮烂的,但是会变脂肪,其质会变。

西医发现到这一点,就说:'糖尿病的原因,是从胰脏发炎来的。

’胰脏本身在西医的观念里面,胰脏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外,一个是内。

如果是胰脏的外分泌,在进入十二指肠的地方胰液跟胆囊管下来的胆汁混合,两个可以帮助小肠的消化,这是第一个外分泌。

胰脏本身还有个内分泌,它产生一定的胰液进入肝脏,我们的肝脏很大,横越在中膈的地方,胰脏产生的胰液进入肝脏以后,会让肝里面的血糖降低下来,没它的帮忙,肝就会产生过量的血糖。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一一)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肾气丸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一一)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肾气丸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一一)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
十三男子消渴,肾气丸
《金匮要略》原文:“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我们前面讲了三阳结的消渴,这一节的消渴,是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水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这是专门提到的是男人消渴,小便又多,喝一杯水,小便一杯水,张仲景说,在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就用肾气丸来治疗。

在经方里面,我们把消渴分三种,上消、中消和下消。

上消,就是口渴,肺里面的津液不够了,渴饮千杯不能止渴。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参白虎汤证。

白虎汤里的石膏来去热,人参来补足肠胃里的津液。

中消,张仲景没有出方。

下消,讲的就是这一条辨,肾气丸。

这个下消看起来与上消差不多,都是喝多少水,尿多少水。

但是,这里专门提到的是'男子消渴’,实际上指的是男人没有性功能了。

肾气丸,我们后面在妇科里面会介绍,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桂附。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薯蕷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四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消渴脉象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四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消渴脉象

贾海忠金匮要略(二四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消渴脉象二、消渴脉象在这一篇还提到了消渴的脉象,其实消渴脉象应该是各种各样,只不过是说的下面这一段条文提到的这些脉象。

【原文】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寸口脉浮而迟’这里首先说的寸口脉是浮的,是迟的,寸口脉就是桡动脉,是一个浮迟,一摸就能摸得到脉象,因为它是浮的,为什么脉浮了呢?是因为消渴,是因为脱水了,所以说,人瘦反而好摸脉了。

'浮即为虚’之所以是'浮’是因为血管里面的精血不足了,所以,这提示的是虚。

'迟即为劳’所谓'劳’就是气不足。

前面的'浮’和'劳’结合起来,就是既有虚'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虚指的就是卫气不足,这个卫气就是阳气,行于脉管外面的,护卫肌表的气,也就是保卫的意思;这个'劳’是指的荣气不足了,这个“荣气”也就是“营气”,这个'营气’就是行于脉管内的气,有营养之气,营养不足了,当然就会造成'劳’。

'趺阳脉浮而数’趺阳脉就是足背动脉,一摸就能摸得到,说明人瘦,数,就是跳得快。

前面讲的寸口脉是浮而迟,这里讲的趺阳脉是浮而数。

我们能想到这是一个人的脉象吗?肯定不是一个人的,这里所指的是两种情况。

不要以为说,手上的脉跳得是慢的,脚上的脉跳得是快的,这是不存在的。

所以,只是在列举消渴可以见到的一些脉象。

'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这里的浮反应的是气,数,跳得快,就表示消谷,'大坚’就是大便干。

'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如果气比较足,尿的次数就多,也就是说有尿频了,尿频多,大便就会很干燥。

大便干再加上小便数,这就是相搏的意思,这就是消渴。

实际上是指的消渴的脉象。

这里不管是寸口脉还是趺阳脉,浮,是一个特征,迟数是两类不同各类的消渴。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一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一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一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糖尿病《金匮要略》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这个白虎加人参汤就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

在金匮里面有两个处方可以治疗糖尿病,一个是白虎人参汤,一个是金匮肾气丸,如果是光靠这两个处方来治糖尿病,是治不好的。

我们遇到病人糖尿病的时候,病人都会口渴得很厉害,比如说我们把白虎加人参汤的剂量加重,石膏三两,用石膏的时候,看病人的体格,体积大的用四两五两都可以,一般来说,开一两的石膏,根本就到不了,所以,起步都二两三两。

知母五钱,知母是除烦的,糖尿病的病人渴饮千杯还是渴,饥食百碗还是饥,这个时候,就要加重剂量。

石膏可以把胃火降下去,让胃的蠕动减缓,常常会用在减肥上面,即使没有糖尿病,石膏一下去,胃口就变小了。

所以,石膏除了对口渴很好外,还可以把胃口降下去。

在经方里面说石膏,在病人高热的时候都是用石膏,石膏就是白虎,是阳明的经热症。

阳明证出现的时候,全是热证,不会看到寒证,会用到人参,就是补他的津液,所以,石膏只是去热,真正津液不足的时候,我们才会用到人参。

如果病人负担不起,或者没有人参,用党参也可以。

如果病人吃了这个汤剂还是口渴,我们就可以加生地五钱,这就是要重用生地,瓜蒌根三钱五钱都可以,这些都生津止渴的药。

如果一个十五年糖尿病的患者,一直吃的是西药降糖的药,后来也没有办法控制,这时就开始打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后来用胰岛素又用了十五年,结果越用越重,脚上都开始破了,这时才想到来找中医,我们中医查看,脚是冰冷的,脚趾头都不能弯,这时,我们中医应该怎么处理?糖尿病长期服降糖药十几年,病人出现的症状是上热下寒,这个寒就是长期累积来的。

由于长期吃降糖药,打胰岛素,表面上是把糖降下去了,实际,糖并没有离开身体,全部沉积在脚上面了,经年累月,脚变成冷的了。

有时候不小心,脚碰了一个伤口,一年都不会愈合,趾头开始发黑,肾脏又开始衰竭。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水气病脉证并治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十五》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水气病脉证并治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十五》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水气病脉证并治十四·黄疸病脉证并治十五》《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脉证九条方六首)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

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方见脚气中)。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方文蛤五两右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栝蒌瞿麦丸方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蒲灰散方蒲灰七分滑石三分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方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盐汤方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右三味。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见中暍中)。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昧,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十四》(论七首脉证五条方八首)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这是一个由于气血俱虚的病了。

由于虚,所以他饮水自救,因此也有个消渴证候。

也由于上边虚,所以下边的寒就往上冲,造成「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等等症候。

「食即吐蛔」,蛔就是蛔虫了,蛔虫被寒所迫,它也往上跑,所以他一吃东西,连蛔虫他都吐出来了。

「下之利不止」,这个是半表半里的虚寒证,这种证候它是不能下的,你要是误下,那可是利不止,因为虚其里了,本来人就有虚寒的证候了,要是那样,就下利不止了。

这一段是伤寒论的厥阴病的一个提纲,出在这个地方,也是说明消渴各种不同。

由这一段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种本虚引起的渴,所以他饮水自救,它是这么一种消渴。

古人说的消渴当然是包括了现在的糖尿病,可是不尽属于糖尿病。

凡是这种渴,渴得非常明显的,他都列这里头了。

那么这个厥阴病的渴,绝不是现在所说的三多的糖尿病,因为他不能吃,饥而不欲食,与这个糖尿病是不相同的。

但是由古人他写的这东西,咱们知道这种消渴是一种本虚而致人于渴的。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这段与上面是差不多的。

寸口脉,平时诊的脉叫寸口脉,就是桡骨动脉。

浮而迟,浮一般是主表啦,不过也主虚,浮即为虚,在这个地方指虚。

迟,一般都是血不足了,所以他说是劳,是虚劳的劳。

虚,指是卫气不足。

劳,指的营气不足,合起来就是营卫俱不足。

营卫是什么呢?就是人身上的津液,在血管之内古人叫营,血管之外叫卫,这个咱们我们解释过。

那么营卫不足,表示津液虚,也可以致消渴病的。

这也是虚,津液虚引起消渴。

这一段在《医宗金鉴》认为应该搁虚劳篇,我认为搁这里还是有道理的。

它就是说明各种各样的渴,也有营卫气虚,心液不足引起的渴,这也是属于渴嘛。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

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金匮要略 第八单元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练习题

金匮要略 第八单元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练习题

金匮要略第八单元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练习题一、A11、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治则为A、清热止渴,益气生津B、温阳利水,润燥止渴C、温阳散寒,通便止痛D、温阳利水,益气生津E、清热利湿,润燥止渴2、白虎加人参汤配伍中,具有清热止渴之用意的是A、生石膏、知母B、生石膏、甘草C、人参、甘草D、甘草、粳米E、人参、粳米3、下列不属于白虎加人参汤证证候表现的是A、舌红B、口干舌燥C、渴欲饮水D、苔黄而燥E、脉沉而滑数4、《金匮要略》中,肺胃热盛,气津两伤证的代表方剂为A、茵陈蒿汤B、苓桂术甘汤C、瓜蒌瞿麦丸D、白虎加人参汤E、葶苈大枣泻肺汤5、瓜蒌瞿麦丸主治的是A、肺胃热盛的消渴B、肾气亏虚的消渴C、湿热夹瘀的小便不利D、脾肾亏虚的小便不利E、下寒上燥的小便不利6、《金匮要略》中,治则为温阳利水,润燥止渴的方剂是A、小青龙汤B、小建中汤C、苓桂术甘汤D、大黄附子汤E、瓜蒌瞿麦丸7、《金匮要略》中,瓜蒌瞿麦丸中配伍瞿麦的作用是A、润燥生津B、健脾渗湿C、渗湿利尿D、温肾化气E、益气生津8、《金匮要略》中,瓜蒌瞿麦丸中配伍薯蓣之用意为A、润燥生津B、健脾渗湿C、渗湿利尿D、温肾化气E、益气生津9、《金匮要略》中,瓜蒌瞿麦丸中配伍附子之目的为A、润燥生津B、健脾渗湿C、渗湿利尿D、温肾化气E、益气生津10、下列哪项不属于瓜蒌瞿麦丸的证候表现A、小便不利B、全身发黄C、身体浮肿D、四肢厥冷E、腰腿酸软11、《金匮要略》中,治疗上燥下寒水停证的代表方为A、桂枝茯苓丸B、苓桂术甘汤C、半夏泻心汤D、瓜蒌瞿麦丸E、白虎加人参汤12、《金匮要略》中,瓜蒌瞿麦丸的组成不包括的是A、瞿麦B、茯苓C、薯蓣D、半夏E、瓜蒌根13、原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桂枝茯苓丸B、苓桂术甘汤C、半夏泻心汤D、瓜蒌瞿麦丸E、白虎加人参汤。

《金匮要略》笔记47|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消渴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金匮要略》笔记47|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消渴糖尿病的基本概念

《金匮要略》笔记47|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消渴糖尿病的基本概念中医讲的消渴,接近西医讲的糖尿病,但消渴的范围更大。

学会这一篇,糖尿病不是不能治,而是很好治。

临床上,西医分两种糖尿病:第Ⅰ型糖尿病和第Ⅱ型糖尿病,西医认为第Ⅰ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型,就是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第Ⅱ型糖尿病就是胰臟还有功能,可以吃些降血糖的药控制血糖。

倪师的临床研究是:第Ⅰ型糖尿病是由打疫苗和吃西药引起的,从小得第Ⅰ型糖尿病的是打疫苗的后遗症,对疫苗过敏导致胰臟功能丧失。

青年(20-30岁)以后突然得糖尿病的是吃西药引起的,临床上有吃抗忧郁药、抗生素、止痛药等引发第Ⅰ型糖尿病的很多案例。

治疗时,很难让第Ⅰ型糖尿病人停掉胰岛素,因为他的胰臟根本没有功能,这个病是被西药厂制造出来的,经方里是看不到的。

第Ⅱ型糖尿病就是本篇介绍的消渴,如果你是第一诊医生,病人一有消渴就来找你,一剂就好了。

若等他吃了十几年的降血糖药或打胰岛素后再让中医下手,就要化很长时间了。

这个观念必须跟病人讲清楚,糖尿病人越早找经方家看就恢复得越快。

一、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如果有两个杯子,一杯满水,另一杯1/2水,扔同样的一块方糖入杯,哪一杯水更甜?当然是1/2水的那杯了。

那如何让两杯水一样甜呢?很简单,往1/2水的那杯里加满水即可,这就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思路。

而西医是微视医学,只看到半杯水,太甜了,便研发出药把糖降下去。

然根据物质不灭定津,降下去的糖累积在脚上,而验血只验手指尖,然不同手指或同一手指的不同部位验出来的血糖数均不相同,脚上的糖日积月累,脚就开始发硬、溃烂。

任何药吃下去,越吃脚越热代表是对的,越吃脚越冷便是错的。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原因是缺水,故病人消渴,即口很渴,渴饮千杯不解渴,代表喝下去的水无法进入血液里把血管里的水补足。

血分阴阳,只有食物里的水才会进入血管把水补足,故饭前饭后的血糖是不一样的。

而喝的水再多只进入三焦系统(水道),通过小便排掉,就是进不了血液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
细目一消渴证治
要点肺胃热盛,气津两伤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方见中暍中。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肺胃热盛而伤及津液,热能伤津,亦能耗气,气虚不能化津,津亏无以上承,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证候:口干舌燥,渴欲饮水,可见舌红,苔黄而燥,脉大而细数。

辨证:肺胃热盛,气津两伤。

治则: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细目二小便不利证治
要点上燥下寒水停证
瓜蒌瞿麦丸证
原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瓜蒌瞿麦丸主之。

瓜蒌瞿麦丸方:
瓜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肾阳虚弱,阳不化水,水湿内停而小便不利;水蓄下焦,津不上承,则其人苦渴。

证候:小便不利,身体浮肿,其人苦渴;同时,患者多兼腰腿酸软,四肢厥冷等肾阳虚弱症状。

辨证:上燥下寒水停。

治则:温阳利水,润燥止渴。

方药:瓜蒌瞿麦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