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知识教学计划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烹饪原料知识教案(高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烹饪原料及其特点;2.学会正确选择、储存和处理烹饪原料;3.培养学生分辨原料的能力,并能根据不同原料合理进行调配。
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的烹饪原料;2.学会正确处理烹饪原料。
教学难点:1.学会根据不同原料合理进行调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现场展示一些常见的烹饪原料,让学生先用目测的方式猜测是什么原料,并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原料的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简要的反馈。
二、讲解(15分钟)1.分类介绍烹饪原料的基本分类,如肉类、蔬菜、水果、谷物、调料等。
2.逐一介绍每一类烹饪原料的特点、适宜搭配的调料等。
在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等进行辅助讲解。
3.强调不同烹饪原料的保存方式和过期处理方法,告诉学生合理选购和储存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2.教师提供一些食材,并要求学生根据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合理选择、储存和处理这些食材,最终完成一道简单的菜品。
3.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合理选择、储存和处理烹饪原料的方法,并进行小结。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分组上台展示他们做的菜品,简要介绍他们所使用的烹饪原料及其处理方法,并分享其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选购、储存和处理烹饪原料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用自己的话整理一篇关于烹饪原料知识的小记,包括常见的烹饪原料及其特点、合理选择、储存和处理烹饪原料的方法和技巧等。
2.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将作业交给教师。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仅能够掌握烹饪原料的基本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分辨原料的能力,并能根据不同原料合理进行调配。
同时,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对烹饪原料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培养学生的整理和表达能力。
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操作,能够提高学生在烹饪原料选择、储存和处理方面的能力。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高教版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高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烹饪原料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了解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
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分类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用于烹饪的各种食材和调料。
分类:主料、辅料、调料、配料。
2. 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选择原则:新鲜、优质、适口、符合营养需求。
处理方法:清洗、切割、腌制、焯水、炸制等。
3. 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保存方法:冷藏、冷冻、干燥、腌制、罐藏等。
保鲜技巧: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控制温度和湿度等。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烹饪原料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烹饪原料的概念、分类、选择、处理、保存和保鲜方法。
3. 示范:演示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实践操作。
5. 总结:复习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要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2.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学生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教案章节:第二章烹饪原料的切割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烹饪原料的基本切割技巧。
2. 学会使用不同的切割工具。
3. 能够正确切割各种烹饪原料。
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的基本切割技巧切、切丁、切片、切丝、切末等。
2. 烹饪原料的切割工具菜刀、砧板、剪刀、锯刀等。
3. 正确切割各种烹饪原料肉类、蔬菜、海鲜、水果等。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切割技巧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基本切割技巧、切割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演示正确切割各种烹饪原料的操作步骤。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切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复习切割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切割练习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2. 学生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

①生物的分类概念及意义
定义:生物学的分类是依照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来进行分类的,称为自然分类法。即根据生物的外部性状、内部结构、生活特性等而确定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而进行系统地分类。
意义:对于掌握同一类原料的共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②生物的分类等级。
通常情况下,生物的分类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谷类
粮食类豆类
薯类
根菜类
茎菜类
种子植物叶菜类
植物性蔬菜品种花菜类
烹饪原料果菜类
蔬菜类
食用藻类
烹孢子植物食用菌类
果蔬类蔬菜品种食用地衣
食用蕨类
鲜果
饪果品类
干果
哺乳类原料
禽类原料
高等动物类原料爬行类原料
两栖类原料
原鱼类原料
动物性烹饪原料
节肢动物类原料
软体动物类原料
低等动物类原料棘皮动物类原料
环节动物类原料
3有助于科学合理的利用烹饪原料。
(二)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
国内采取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照原料的性质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人工合成原料;
2、按照原料的加工程度分为鲜活原料、干活原料、复制品原料;
3、按照烹饪原料运用分类,分为主料、配料、调辅料;
4、按照商品的体系分为谷物、蔬菜、果品、肉类及肉制品、蛋奶及蛋奶制品、水产品、干货及干货制品、调味品、野味等。
5)原料中有的杂质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避免烹饪原料中出现恶性杂质。
3、原料的新鲜程度
新鲜度是指原料的组织结构、营养物质、风味物质等的变化程度。新鲜度越高越好。鉴别原料新鲜度的高低,一般都从原料的形态、色泽、水分、重量、质地和气味等感官指标来判断。
《烹饪原料知识》教学设计

☆参赛作品教学设计专业学科《烹饪原料知识》施教班级烹(一年级)专业教师《烹饪原料知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包括“畜禽肉制品的分类及加工”和“畜禽肉制品介绍”两大部分。
二、教材特点:1、内容多。
第一部分分类涉及六类,且有各种加工方法介绍;第二部分制品介绍涉及品种历史渊源、产地、品质特点、烹调应用、营养、保管等多种知识。
2、品种杂。
既有享誉全国的品种,又兼顾一些地方品种;既有传统产品传统制作的介绍,又有现代产品及集约化生产的介绍。
3、面向广。
因本教材为规划教材,教学内容面向全国,所以未能体现地方重点与特色。
【学情分析】一、有利方面:一是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二是教材内容比较通俗易懂;三是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还是比较重视的。
二、不足之处:学生所具备的感性认识不全面、不深刻、不完全确切。
三、职业特性:根据我校烹饪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厨师,且主要是在本地区就业,所以应重在对制品的认识、鉴别、烹调方法的学习,另外应该补充一些地方制品的介绍。
【教学目标】一、专业目标:1、基本掌握畜禽肉制品的分类及加工方法2、基本了解各类畜禽肉制品的以下知识⑴品种;⑵产地;⑶品质特点;⑷营养价值;⑸保管3、初步了解各类肉制品的烹调应用知识二、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多感官来鉴别原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对原料的品质特点的分析来进行菜肴烹调的能力三、社会目标:1、培养学生注重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的质量意识2、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烹制高品质菜肴的职业精神3、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原料的节俭意识【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分类与加工方法;2、品种与烹调应用基本知识(又以腌腊制品为重点)二、难点:几种腌腊制品制成的特色菜肴的烹调知识【教学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过程中的四大要素。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高教版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高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烹饪原料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熟悉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
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的概念与作用2. 烹饪原料的分类与特点3. 烹饪原料的选择与处理4. 烹饪原料的保存与保鲜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烹饪原料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3. 演示:展示不同烹饪原料的特点和用途。
4.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练习。
5. 总结:强调烹饪原料保存和保鲜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技巧。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练习:评估学生进行烹饪原料选择和处理练习的表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烹饪原料保存和保鲜技巧的反馈意见。
教案章节:第二章肉类原料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肉类原料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肉类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熟悉肉类原料的烹饪技巧和菜品应用。
教学内容:1. 肉类原料的分类与特点2. 肉类原料的选择与处理3. 肉类原料的烹饪技巧与菜品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肉类原料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肉类原料的分类、特点和选择方法。
3. 演示:展示肉类原料的处理和烹饪技巧。
4.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肉类原料的烹饪练习。
5. 总结:强调肉类原料的菜品应用和烹饪技巧。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练习:评估学生进行肉类原料烹饪练习的表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肉类原料菜品应用和烹饪技巧的反馈意见。
教案章节:第三章蔬菜原料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蔬菜原料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蔬菜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熟悉蔬菜原料的烹饪技巧和菜品应用。
教学内容:1. 蔬菜原料的分类与特点2. 蔬菜原料的选择与处理3. 蔬菜原料的烹饪技巧与菜品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蔬菜原料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高教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高教第一章:烹饪原料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理解烹饪原料的性质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的定义和作用。
2. 烹饪原料的分类及特点。
3. 烹饪原料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4. 烹饪原料的处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演示法:展示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烹饪原料的处理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烹饪原料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烹饪原料处理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肉类原料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肉类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肉类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理解肉类的烹饪方法和适用菜品。
二、教学内容1. 肉类的分类及特点。
2. 肉类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3. 肉类的处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4. 肉类的烹饪方法和适用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肉类的分类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肉类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肉类的烹饪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肉类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肉类选择和处理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蔬菜原料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蔬菜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蔬菜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理解蔬菜的烹饪方法和适用菜品。
二、教学内容1. 蔬菜的分类及特点。
2. 蔬菜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3. 蔬菜的处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4. 蔬菜的烹饪方法和适用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蔬菜的分类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蔬菜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蔬菜的烹饪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蔬菜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蔬菜选择和处理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烹饪原料学教学教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烹饪原料学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营养价值。
- 了解不同烹饪原料的产地、品质特点、储存方法及烹饪应用。
2. 能力目标:- 能够识别和区分常见烹饪原料。
- 能够根据菜肴需求选择合适的烹饪原料。
- 能够掌握烹饪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和技巧。
3.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烹饪原料的尊重和珍惜意识。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概述- 烹饪原料的定义及重要性- 烹饪原料的分类(主料、辅料、调料)2. 主料- 肉类:猪肉、牛肉、羊肉、禽类等- 水产:鱼类、虾类、贝类等- 蔬菜:根茎类、叶菜类、果菜类等- 谷物:稻米、小麦、玉米、杂粮等3. 辅料- 调味品:盐、糖、酱油、醋、料酒等- 腌制品:腌菜、腊肉、火腿等- 腌制品:泡菜、酸菜等4. 调料- 香辛料:花椒、八角、桂皮、姜、蒜等- 调味粉:五香粉、辣椒粉、豆瓣酱等5. 烹饪原料的预处理- 洗涤、切割、腌制、焯水、焯水处理等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烹饪原料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应用。
3.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烹饪原料的形态、色泽、质地等。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掌握烹饪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什么是烹饪原料?烹饪原料在烹饪中的作用是什么? -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烹饪原料的基本知识- 烹饪原料的定义、分类、特性及营养价值- 常见烹饪原料的产地、品质特点、储存方法及烹饪应用3. 讲解烹饪原料的预处理方法- 洗涤、切割、腌制、焯水、焯水处理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预处理方法4. 案例分析- 选择实际案例,分析烹饪原料在菜肴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菜肴需求选择合适的烹饪原料5.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原料的预处理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6. 总结与反思-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教师点评-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

《烹饪原料知识》教案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二第二章谷物类原料教案一第三章蔬菜类原料教案一第四章畜禽类原料教案一第五章水产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五章水产品类原料教案二第六章干货制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七章菌藻类原料教案一第八章果品类原料教案一第九章调味品类原料教案一第十章佐助类原料教案一第十一章地方名特原料及复合调味品原料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案一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烹饪原料的分类体系,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知识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理解烹饪原料学研究的内容,对烹饪工艺的科学化与工业化、创新菜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了解烹饪原料分类的意义和原则,烹饪原料的运用历史、烹饪原料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生物性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命名;〔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烹饪原料、烹饪原料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可食性的涵义,烹饪原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教学内容〕概念:烹饪:广义的说就是做饭、做菜的技术和各种饮料的加工;狭义的讲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要求,把可食原料加工为直接使用成品的过程。
对烹饪最早最原始的解释在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周易·鼎卦》中有“以木xu火,亨饪也”的记载,亨是烹的本字,用火加热之意,饪作餁,制熟之意,意为在鼎的下方燃烧木头以产生火力,用火加热,把生的食物原料制熟的过程叫做烹饪。
第一节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一、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化学成分(一)烹饪原料的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符合饮食要求、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并通过烹饪手段制作各种食品的可食性食物原材料。
(二)烹饪原料的可食性含义:1、必须无毒无害。
2、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3、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有助于营养素的充分吸收,真正发挥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15至2016学年第秋学期授课计划课程烹饪原料知识教师颜方田
班级14-5烹饪1班
教研室主任石冬云系(部)主任王小平
注:1、本表一式四份,本人、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各一份,本人的一份待学期结束后与教案一并装订,教研室主任处的一份保存在本人业务档案中。
2、教学方法一栏中要注明小考、期中、期末考试、实践考试名称、实验实习、电教课、参
注:1、本表一式四份,本人、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各一份,本人的一份待学期结束后与教案一并装订,教研室主任处的一份保存在本人业务档案中。
2、教学方法一栏中要注明小考、期中、期末考试、实践考试名称、实验实习、电教课、参
注:1、本表一式四份,本人、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各一份,本人的一份待学期结束后与教案一并装订,教研室主任处的一份保存在本人业务档案中。
2、教学方法一栏中要注明小考、期中、期末考试、实践考试名称、实验实习、电教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