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保健强身手保健操

心脑血管病保健强身手保健操

手保健操适合各类人群日常保健,尤其适合心脑血管病患者保健强身。

第一节双手手掌相对合起,开始快速搓动。每次搓动,可让手指指尖从另一只手的手掌下端一直搓到中指第二关节处,然后回头。每一个来回计一次,共搓36次。

第二节双手五指尽量分开,指尖逐个相对,指尖相合手掌分开,然后用力开始撑顶。一共做36次。

第三节左手摊平手掌,右手握拳,将左手中指对准右手拳头上的后溪气;中指与穴位之间保持5~10厘米的距离。然后改换为左手握拳,右手摊掌。关键在于交换速度要快,交换做36次。

第四节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右手合谷穴(虎口附近),用力按捏,然后换手,共做36次。

第五节将五指尽量分开伸直,然后慢慢将大拇指弯下,尽量伸向小拇指。过程中要注意,其余四指不能弯曲,一共做36次。

五节手保健操全部做完后,甩甩双手,活动一下手腕,让手部放松即可。

老人得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后,手部关节就会疼痛,使不上力还容易受伤。

建议老人尽量少拧瓶盖,如果需要,最好利用较大、较有力的关节来拧瓶盖、提重物等。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使劲,应先用柔软的纸巾包住瓶盖,增大摩擦力,再用掌心握住瓶盖加压,利用手臂带动手腕的力量来拧。老人提重物时,应该用手掌提拉。

此外,还有一些生活细节需要注意手指关节的使用:老人指关节不灵活,洗澡时,可用沐浴液替代香皂;汤匙柄、钥匙柄等可用布或者纸巾缠绕加粗,便于用力。

平时锻炼,最简单有效的就是来回握拳。每天清晨,起床之前,用力握紧双手,再缓慢放开,每天50—100次,速度不宜过快,或者

分并手指,每天50—100次。

拍手保健操

拍手保健操 我在“换种走路姿势,也能强身健体!——踮脚尖健身法”里,已经介绍了腿部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和脚底反射区的简单锻炼方法,接下来介绍上肢手三阳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和手三阴经(肺经、心经、心包经)以及手反射区的简单锻炼方法。忽视身体上半身的锻炼就失去了养生保健的意义,绝称不上完美。手部有手掌全息反射区,通过动手拍打能有效刺激手掌脏腑反应点;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循行于上肢手臂,拍打上肢及手掌可震动刺激穴位,反方向拉伸上肢可疏通六条经络。因此,踮脚尖大步走结束后要稍事休息,这段时间可不要忘了锻炼的目的,一看见老熟人就光顾着家长里短,海侃神聊,一定别忘了活动上肢保健养生的重要工作,具体怎么做?这倒没啥稀奇,下面介绍的就是特简单超实用的拍手操。 1、对击手指指尖(十宣穴): 十宣穴在十个手指尖处,属经外奇穴,对击十指指尖就是在对击十宣穴,十指尖代表头部反射区。刺激手指尖可改善头部供血,提神醒脑,缓解神经性头痛、高血压以及抑郁病。 两手十指略微弯曲,掌心相对,手指尖相叩击,以指尖碰击另一手指尖为准,两手指尖相互对击60次。 2、对击手掌指蹼(八邪穴):

八邪穴位于五指间根部赤白肉际处,对击两手掌间指蹼可缓解手指麻木和手指关节病,并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对击手指指蹼实际在对击八邪穴。 两手十指伸直张开,两手交叉相互对击指蹼60次。虎口部位单独对击60次。 3、对击拇指肺经(鱼际穴): 大拇指桡侧属肺经循行路线,对击拇指内侧鱼际穴、振动少商穴可宣肺利肺,止咳化痰的效果尤为明显。 两手大拇指微曲,对击掌骨至拇指尖赤白肉际处内侧面部位,两手掌相互对击60次。 4、对击食指大肠经(合谷穴):

医疗保健操

医疗保健操 第一节.游臂 右掌心拍打身前丹田,同时左手臂拍打身后命门穴,这一节振动腹部内脏,通过丹脉沟通任动二脉舒展经络,这一节是预备活动。 第二节.晃腰 两手叉腰拇指在后点按肾腧穴,肾腧穴在第二腰椎旁开二寸半处,反方向,这一节疏通经络增强腰部血液循环防治腰肌劳损、闪腰叉气,并能消除腰疲劳。 第三节.甩腰 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外自然下甩,带动腰部颤动,这节活动肩肘各部关节,增强手指末梢神经的经络活动,舒展内脏,防治肩周炎。 第四节.双摇臂 双手置面前,臂神直两臂由前、下、后、上摇转十六圈,反方向,这一节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第五节. 推拳 双手握拳先右手手心向下用力向前推拳,两手交替进行,这一节活动上肢经络,增强臂力起强身作用。

第六节. 拍胸 右手拍左胸心前区,两手交替进行,这一节振动心肺,扩展肺络,促进周身血液畅通,对消除气闷、胸闷、胸痛有一定疗效。 第七节. 叉跳 两臂自然下垂交叉在身前,两臂摆动时两脚一上一下配合双手原地跳动,这一节是全身运动,轻松舒适,既活动关节又振动内脏,并促进血液循环。 第八节. 打背 右手用力打左肩,同时左手背打右肾腧穴,双手交替进行,这一节防治高血压减轻背疼痛。 第九节. 扩胸 两手握拳两臂用力向胸两侧扩展,这一节扩张胸肺、振动心肺、宽胸健肺,增强心肺功能,疏通气血定肘练臂并能修正鸡胸。 第十节. 单摇臂 左手叉腰右臂斜上举,由前、下、后、上方向划转十六圈,反方向。换左手,反方向,这一节活动肩、肘关节和经络,防治腰周酸痛。 第十一节. 甩拳 两手握拳先左臂向左后侧甩出,左右交替进行,这一节活动肩臂腰部各关节,对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有疗效。

拍手疗百病 手部养生操附图全解

正常人每天清晨拍5分钟,就可以激发全天的活力。若想尽快治好难缠的疾病,必须每天抽出至少半小时,狠狠地拍手,不要怕痛,也不要怕耗费时间。 一、拍手保健:十步曲 1、虎口平击36次。 2、虎口交叉互击36次 3、手掌侧击36次。 4、手腕互击36次。 5、十指交叉互击36次。 6、左拳击右掌心36次(然后右拳击左掌心36次) 7、手背互拍36次 8、全手鼓掌(十个手指尖要相对) 9、拍手心(今天一百,明天二百,后天三百,直到一千):可健心、肝、脾、肺、肾。 10、拍指尖:两手指端互相击打 二、搓耳保健: 每天搓耳、拉耳至发热 三、搓脸保健 四、体操保健

拍手疗百病手部养生操附图全解 2011-09-28 19:49:56| 分类 一、拍手功 拍手功锻炼之时,两手掌强烈地互相拍击,必可震动手上六经井穴的气血,使之畅旺,从而使肺经、心经、大肠经、小肠经、心包经与三焦经之气源源不竭,这些气自可流向体内,补养心脏、肺脏以及大小肠、三焦。我们如果希望脚上的六经的气也一起畅旺起来,光拍手是不够的。最好是一面拍手,一面走路或原地踏步,这样手脚并用,十二经的气血才会整个动起来。 根据手掌反射区的理论,练拍手功便可以治疗全身百病,但若根据中国传统经络学的理论,拍手只能获得一半的效用。因为吾人全身共有正经十二条,手上有六条、脚上有六条,每一条正经,其气之源头称为井穴,十二条经的井穴,位置皆在指端或趾端,只有肾经的井穴—涌泉,位于脚底,是个例外。以中国经络学的理论来说,保持十二经的气血通畅,乃是吾人健康的基础。我们的脚上共有六条经,它们是肝经、肾经、胆经、膀胱经、胃经、脾经,如果脚部不

手指降压保健操

手指降压保健操 温馨提示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也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当高,是危害健康,至人死亡的主要杀手。防治高血压也就成为公共健康的重要内容。从这期节目开始,我们将带您做一套“手指降压保健操”,帮您预防高血压。这套操简单、易学,预防高血压的效果比较好。健康人做,也能达到醒脑、健脑的目的。 第一个动作:攥拳。大家站好,全身放松,现在两手慢慢攥成拳头,握紧,松开,再握紧,再松开,这样反复做10至15次。 第二个动作:弹指。这个动作就是两只手模仿弹奏钢琴,每个手指分别向下点击5到10下。手指是我们肢体的末端部分,通过活动手指,牵动手臂和大脑,对调节神经和改善血液循环十分有益,可以帮助预防高血压。 第三个动作:十指敲桌、敲墙。做这个动作需要站在桌子旁,靠近墙壁。首先,让我们静下心来,全身放松。现在大家抬起双手,用两手的十个手指尖敲打桌子,60下;然后,我们再用两手的十个手指尖敲打墙壁,也是60下。 第四个动作:甩手。现在,请您将两只手慢慢抬起,抬到胸部的高度,轻轻向后甩,然后返回到下垂的位置,再开始第二次抬起,甩动。这样反复做10次。甩手十次之后,将手握紧,伸开,再握紧,再伸开。重复3至6次。 练习这两节动作,直接刺激手部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使它们功能活跃,血流顺畅,预防高血压。 第五个动作:弯曲手指。首先,让我们全身放松,垂手站立。现在轻轻弯曲手指,速度不要快,当指尖将要接近手掌心的时候,将手再慢慢伸直。这个动作重复做3至5次。 第六个动作:前推掌。大家全身保持放松,现在开始将两手手臂向胸前伸直,掌心向外,用力往前伸,如同手掌向前推墙壁的姿势,直到双臂无力的时候,再放下。这个动作重复做3次以后,休息十秒钟,再连做3次。 运动手指和抻拉手臂,实际上都是在调动经络的活力,使大脑保持充分的供血,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第七个动作:压手指。首先,让我们做准备活动。全身放松,双臂自然下垂,心情沉浸在音乐的美妙旋律之中。现在,将两手的手指交叉在一起,掌心向下,用力按。每次按15下。 第八个动作:搓降压做压手指这个动作,对手部以及双臂都产生抻、拉的作用,从而刺激经络活跃;而搓降压沟,可以促使高血压降低。

医疗保健操

医 疗 保 健 操 北京市医疗保健操研究会(内部学习资料) 根据1993年版整理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医疗保健操 内部学习资料,供各地练操使用书店、书摊不供应 版权所有不准翻印 北京市医疗保健操研究会编印 一九九三年八月三十一日

目录 一、前言 二、医疗保健操的产生和发展 三、医疗保健操的练习和效果 四、医疗保健操的动作、作用与图解 1. 游臂 2. 转腰 3. 甩臂 4. 双摇臂 5. 推拳 6. 拍胸 7. 叉跳 8. 打背 9. 扩胸10. 单摇臂11. 甩拳12. 搂拳13. 左右弯腰14. 原地跑步15. 慢游臂16. 捺手17. 上摇球18. 中摇球19. 下摇球20. 抓空21. 摇放辘轳22. 摸鱼23. 大转腰24. 挖泥25. 打膝盖26. 回头看足跟27. 大弯腰28. 前后弯腰29. 转腰30. 转膝31. 压腿32. 前踢腿33. 原地小跳34. 七敲35. 八打36. 蹲堆37. 打膝盖38. 抱后脑颠足跟39. 托腹40. 左右踢腿41. 后踢腿42.转脖颈或搓脖颈43.揉搓压膝44. 洗眼45. 摩眼皮46. 摩鱼腰47. 晃承泣四白48. 揉睛明49. 洗鼻50. 按迎香51. 指耳52. 震耳 53. 搓手54. 全身抖动 五、增补16节 55. 干洗脸56. 十指梳头57. 揉风池58. 揉太阳 59. 转眼珠60. 两掌熨目61. 鸣天鼓62. 搓耳 63. 搓降压沟64. 揉耳垂65. 叩齿66. 转舌 67. 搓颈总动脉68. 按揉内关69. 推搓涌泉70. 腹式呼吸法

一、前言 《医疗保健操》(原名《回春医疗保健操》),是一门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属于卫生系统。医疗保健操不追求美姿,不强求统一,不适于表演和比赛,而是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医学科学,不是单纯的体育活动,不是一般的体操,不属于体育的范畴。我市,1977年成立“北京医疗操领导小组”,1981年改名为“北京回春医疗保健操总站”,1985年改名为“北京市回春医疗保健操研究会”,1988年改名为“北京市医疗保健操研究会”。十余年来,本会研究员、教授、专家、学者、医师、指导老师和辅导老师整理的医疗保健操数以百计,全国各地和海外同胞对我国这一宝贵的、传统的、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珍贵医学遗产,誉称为“中华医疗保健操”,这本小册子只精选其中的精华,老、中、青、幼人人都可以学练,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无副作用,效果很好,深受欢迎。 十余年来,我们一不收费,二不募捐,三不要上级拨款,无任何盈利,连会费也不收。全凭自己奉献出自己的劳动报酬(稿费和发行费)来为人民服务,于情、于理、于法都是极其珍贵的。我们这些老同志、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老职工已经革命一生,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是彻底的廉政建设者,受到数十万学员热情的爱戴和拥护。我们克已奉公,是共产主义无私无偿的奉献者,受到社会上的广泛赞扬和支持。虽然本会在经济上一无所有,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口令

66节回春医疗保健操口令 功能和原理:此操依靠自身的十四条经脉和众多的络脉与354个穴位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按摩,防治疾病,达到自我健康。经络是人体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经络失控是各种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反之,控制、激发经络,锻炼经络是使疾病得到治疗和康复的根本手段。回春医疗保健操的特点之一就是用拍打、按摩、蠕动等方法激发和刺激穴位,从而疏通十四经络,使气血畅通,达以防病治病的作用。 练习方法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安静,排除杂念。 1.游臂 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拍打时手起吸气。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拍打32下。 2.转腰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3.甩臂 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甩16次。 4.双摇臂动作:

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左右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方向相反,再转16圈。,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5.推拳 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换左拳,用同样方法,左右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1 6.拍胸 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两边共32次,冬季加倍。 7.叉跳 动作:右手掌拍打左胸心前区,吸气,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胸肺区,呼气交替进行。拍打的力量稍重为好,以自我感觉舒适为限。两边共32次,冬季加倍。 8.打背 动作:右手掌经身前用力拍打左侧肩井穴(在颈旁肩部高处),吸气,同时左手背经身后用力拍打右腰肾俞穴,换左手掌和右手背用同样方法拍打右肩和左腰,呼气。左右手掌交替拍打。两边共32次。 作用:防治高血压、肩周炎,调节气血,解除肩背酸痛。

随时随地都养生-手指保健操

随时随地都养生-手指保健操
手部有 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 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手指的养生法可随时随地进行。下面就来全面了解一下手部按 摩的方法以及有哪些神奇的穴位吧!
手部有 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 99 个穴位, 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按摩或按压这些养生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 疾病。 拇指对应肺部经络; 食指对应大肠经络,能反映胃、肠和消化器官的状况; 中指对应心包经络,反映五官、肝脏的状况; 无名指对应三焦经络,反映肺和呼吸系统的状况; 小指对应心、小肠经络,反映肾脏、循环系统的状况。 从捏手指的痛感预知健康状况 在揉捏中,如果感觉某个手指疼痛,即便是轻微疼痛,也需要把那疼痛的手指 仔细揉搓,以促使疾患尽快好转。

商阳穴 食指疼痛:食指上有与大肠相关的商阳穴,有便秘现象而压这个手指深感疼痛 者,大肠可能有问题。 商阳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 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 作用。有便秘烦恼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这个穴位的按摩,相比起吃药的痛苦与蹲号的 屈辱,不如动动手指!
中冲穴

中指疼痛:中指有一个中冲穴,位于包围心脏的心包经上,因炎热以致心脏受 不了时,这里会感到痛。 困倦时候揉中冲 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尖,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养生穴位。中医认为,此穴有 苏厥开窍、清心泄热的功效。困倦时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脑提神的功效。如果搭配 内关穴、水沟穴,还能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按摩中冲穴可疏通经络、 调和阴阳。另外,临床发现,便秘时用拇指指端按摩中冲穴,有缓解紧张、促进排 便的作用。此法也可用于防治便秘,特别适应于老年人。
无名指疼痛:可能是喉痛或头痛。在无名指的三焦经上有一个关冲穴,感冒发 烧时揉此部位即可。 晕车时揉关冲穴 晕车是因为肚子里有浊气上来,堵着让人很恶心。但只要打几个嗝,晕车马上 就好。关冲穴相当于是排气口,刺激它就能帮助把浊气散一散,接着再揉揉劳宫穴 (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晕车就差不多好了。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是一项旨在改善老年人体质、增强免疫力的全新健身运动。其特点是动作简单、操作容易,适合老年人练习,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由专家精心研制,采用大众化方式传授,将中医调养理论与现代健身理念相结合,以调和内外关联,强身调养为主要内容,以达到体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的目的,让老年人享受健康的生活。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的总部设在北京,由国家卫生部批准,并成立了多个省市办事处,为老年人提供指导和服务,将“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的理念推广到全国各地。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是由六十六个动作组成的,每个动作都有它的特定功能,每个动作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年人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并促进机体健康。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的每个动作都非常容易学习,不仅老年人可以很容易上手,就连儿童也可以轻松掌握,甚至只有四五步就可以完成一个动作,使它非常容易上手。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的动作设计基于中医理论,每个动作的动作步骤特别讲究,动作间相互衔接,每个动作既可以达到调节气血循环的作用,还可以调节内脏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老年人的全身机能。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的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可以有效地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如腰部动作可以改善腰背部的肌肉松弛,膝部动作可以锻炼膝关节,腹部动作可以加强腹肌群的力量,以及手部动作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手部功能等。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的每个动作都非常容易学习,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练习,从而改善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66节医疗老年保健操”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健身运动,它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使老年人体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让老年人享受健康的生活。

中老年医疗保健操66节医疗保健操

中老年医疗保健操66节医疗保健操 中老年医疗保健操66节: 一、伸展运动: 1、脊骨棱骨拉伸:双手抓住两侧肩胛骨,单腿伸直,将腿抬过头部,身体保持伸展状态,保持十秒,提高到20秒。 2、手腕肘部旋转:双手位于腰部,做抓握运动,向右边旋转,向左边旋转,左右交替,每组20次。 3、肩部伸展:双手手背朝上,双腿伸直,将双臂抬上至头顶,保持十秒,每组保持十几次,可加大次数及时间。 二、平衡: 1、前后平衡:站立平衡,双腿分开,双手贴住身体,前后平移,前进三步,后退五步,反复20次以上。 2、左右平衡:双腿分开,双手臂贴住身体,左右平移,向左一步,向右一步,一组20次以上。

3、腰腹运动:双腿分开,双手贴住腰部,腰部上下摆动,让腹部前后左右来回弯曲,重复20次以上。 三、坐位运动: 1、半蹲动作:站立运动,把膝盖弯曲,身体蹲到一半的位置,每组20次。 2、伏地挺身:用臂腕撑地,躯干抬起,腹腔收紧,保持20秒,每组20次以上。 3、腰骶向前:坐立时,将腰骶向前带动躯干,比如可以用拉链练习,让腰骶向前,再向后返回原位,每组20次以上。 四、核心肌群训练: 1、俯卧撑:先俯卧,双臂向上支撑体重,保持身体平衡,每组加大到20次以上。 2、仰卧后抬腿:仰卧,双手放颈后,上肢伸直,将双腿向上抬起,在空中活动,每组20次。 3、膝盖上下抬动:双膝抱起胯部,上肢放颈后,让膝盖上下抬动,20次以上,加大到30次以上。

五、步行健身: 1、头部左右摆动:双脚平衡站立,头部左右摆动,速度不宜过快,每 次20次以上。 2、双手抬起:双腿分开,双手抬起,抬起半个拳头的高度,再放下, 每组20次以上。 3、胳膊摆动:双腿平行站立,双胳膊伸直,再旋转内外,每组20次 以上。 六、全身收束: 1、胸骨拱起:站立、坐位或仰卧,双肩、背脊拱起,尽量往天花板方 向拉长,保持几秒再放松。 2、膝盖内收:双脚并拢,双膝盖往内收,双手放颈后,收紧你的腹部,每组20次以上。 3、腹部收缩:腹部微微收紧,让肚腩部分收紧,保持10秒以上,反 复20次以上。 总之,中老年医疗保健操66节可以在家进行,坚持每日练习,“健康” 的生活将会为您焕发全新的活力!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操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保健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养生大讲堂》节目) 今天,我们要教大家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的保健体操。 第一节:用十个指头做梳头动作。除了大拇指以外,两个手的手指并列放在前额,吸气,用指尖和指甲向后梳头,从头顶梳到后颈,呼气。反复做16次,然后两个手的手指再分别放在前额两角的头发边缘,吸气,向后梳,从耳朵后梳到后脖颈,然后呼气。反复再做16次。 反复梳头能增强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可以预防脑部血管疾病,而且能使头发变黑变得有光泽。 第二节:轻揉耳朵一分钟。用双手的手指轻轻揉搓左右耳朵一直揉到发热舒适为止。因为耳朵上布满了穴位,这样做可疏通经络,尤其是对耳鸣、目眩、健忘等症状有防治的作用。 第三节:转眼球。身体站立或端坐,保持松驰的状态,尔后转动眼球一分钟。注意,头和脖子不动,两支眼球同时顺时针方向转6圈,然后,定睛向前看一会。接着,两支眼球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转的幅度尽量要大一些,眼球尽量转到每个方向的顶点。这样转动眼球可以明目,防止花眼、弱视、近视、和视力衰退,消除眼睛疲劳。 第四节:轻叩牙齿。让我们两唇轻轻闭上,上下牙齿互相叩击,用力自然适度。叩齿之后,口腔中产生的津液一定要咽下。这个动作做32下。象这样叩齿,能够强健牙根和牙龈,起到活血和健齿的作用,还能增强口腔咀嚼机能,防止老年人齿槽脱落;而通过叩齿产生的津液有开通脾胃,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所以古人把它叫作“饮玉浆”。 第五节:转舌头。大家轻轻闭上双唇,把舌尖放到上牙龈上,暂停呼吸,舌尖顺时针方向在牙龈外转16圈;然后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这样可以让舌头活动自如,增加舌头的灵敏度,而且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止老年人口干舌燥。

心脑血管保健操

心脑血管保健操 1、张嘴闭嘴:闲暇之时,经常做“张嘴闭嘴”运动,即最大限度地将嘴巴张开,同时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如此一张一闭,连续做30次。此法可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射刺激大脑,改善脉冲的血液循环,增强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发生。 2、摇头晃脑:平坐,放松颈部肌肉,不停地上下点头3分钟左右,然后再左右旋转脖颈3分钟,每天2-3次。这种轻柔的颈部运动,可增强头部血管的抗压力及颈部的肌肉、韧带、血管、颈椎关节的耐力,减少胆固醇沉积于颈动脉的机会,可以预防中风、高血压及颈椎病。 3、拍打双耳:每天早、中、晚用手掌拍打双耳,拍打时掌距约10-15厘米,每次拍打100下。力量适中,不可过猛。此法可刺激穴位,按摩经络,促使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抑制高血压形成。 4、耸肩上提:将双肩上提,缓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早晚各做5分钟左右。这是活动颈部的运动,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人工驱动力,迫使流动迟缓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脑,可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发生梗塞的危险。 5、按摩颈部:双手摩擦发热后,迅速按摩颈部左右两侧,用力中等,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每天早晚各做5分钟。此法可以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血管壁的营养,促使已经僵化的颈部血管软化,恢复弹性,改善大脑供血。 6、按捏腋窝:每天早晚各捏腋窝5分钟左右。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捏右腋窝,右手按捏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指、食指、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按捏腋窝肌肉。腋窝内藏着9条动脉、1条静脉、12条神经、5群淋巴结。此法能使心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血流通畅,加速循环,调节脑血流量,稳定血压。 7、伸腰上挺:两手十指相扣,自头上方上挺,似举重般将腰带起,反复10次。身体长时间处于同一状态时,静脉淤血增多,循环血容量减少。伸懒腰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收缩,持续伸懒腰使淤血回

医疗保健操

回春医疗保健操于70年代创编,在北京和其它地区推广,有众多的人参加锻炼。它集中了我国导引术,按摩学,养生学,针灸学等医学原理,方法,继承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经络,脏的基本理论,并吸取了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物学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等基本理论和实践菁华。长期锻炼能达到强体健身,医疗康复的作用。 此操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体质的人,不需任何器具。 准备:两脚分开同肩宽,头正,眼平视,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上虚下实,上虚是指脐以上的上体要虚,好似空灵无物,下实是指脐以下的下体要充实,好似精力充沛,内气满盈。思想肃静,排除杂念。 动作:右掌心拍打肚脐,呼气,同时左手背拍打身后命门穴(与肚脐相对称),力量稍重。拍打时手起吸气。两臂一前一后交替进行。配合拍打,两膝一屈一伸。拍打32下。 动作: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掐住命门穴两旁各1点5寸的肾俞穴。顺时针方向转腰,带动肚脐以下的两胯和两膝做小幅度旋转16圈,转动后呼气,转动前吸气。上身和两脚不动,两腿要伸直。再逆时针方向转16圈。 作用:舒通经络,增加腰部血液供应,防治腰肌劳损,预防闪腰岔气,缓解肠粘连,消除腰疲劳,防治习惯性便秘。 动作:两臂高举头顶,手心向前,自然下甩,下限不超过臀部,双膝配合一屈一伸,轻松自然,上甩吸气,下甩呼气。甩16次。 动作:双手置面前,手心向里,再摆布分开,臂伸直,以肩为轴,双臂由前,下,后,上摇转16圈。上摇时吸气,下摇时呼气。方向相反,再转16圈。,摇完毕时,臂向前伸直,然后还原。 作用:活动背、肩、肘部经络,防治肩、臂、肘、腕关节疾病。 动作:两脚分开,一肩半宽,两腿稍屈,臀下坐,如骑马势。双手握拳,拳心向上置两侧腰间。先右拳用力向前推,拳心随即改向下,呼气;再用力把右拳收回腰侧,拳心改向上,吸气。换左拳,用同样方法,摆布交替,共推32次。 作用:活动肩臂经络,增强臂力,强身壮力,辅助治疗全身无力,腰酸腿软,消化不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