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

第1章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研究的背景分析

1.1 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研究的背景

余姚,位于浙江省东部,面积为1527平方公里,人口81万,是长江三角州经济区南部的新兴工业城市。余姚秦时置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东汉高士严光(子陵),晋代天文学家虞喜(仲宁),唐代政治家、书法家虞世南(伯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阳明),明末清初中日文化交流使者朱之瑜(舜水),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梨洲)等,都诞生在这块古老而又充满着灵气的土地上。

因此,余姚有"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1973年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使余姚成为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享誉海外。

21世纪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而三个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区、城镇密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地区--也将继续发展和壮大。余姚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端,比邻上海、杭州、宁波,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经济百强县市。

改革开放二十年,余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余姚经济基础较为扎实,工业门类齐全,其中化纤纺织、塑料加工、模具制造、电子仪表、机械等为支柱产业。余姚化纤棉纺织总厂是全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余姚又有"塑料之乡"、"仪表王国"的美称,塑料、仪表工业的规模和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名牌产品迭出,涌现出"玉立"、"帅康"吸油烟机和"富达"吸尘器等中国名牌产品。199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59.9亿元。在社会经济及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余姚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姚北工业新区的发展战略。

姚北工业新区南接余姚城区,东靠低塘镇,西临朗霞镇,北毗慈溪市周巷镇,处于余姚市第二产业最集中的地域。新区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离在建设中的杭州湾大桥20余公里,将最大限度地接受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辐射,同时与杭甬高速公路也非常接近,而且又有一级汽车专用道相连接。建设姚北工业新区有利于加快余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的现代化,促进老城区的改造和功能调整,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

本规划以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姚北工业新区的发展方向,正确引导开发建设,适应余姚市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探讨其从总体规划布局到具体的起步区开发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为工业新区的实施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1.2 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研究的目的、原则

一、研究目的

姚北工业新区的规划建设是余姚市为了完善城市结构、增强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地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这一总体目标,需要对姚北工业新区规划的总体战略进行深入的分析。

¨姚北工业新区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姚北工业新区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姚北工业新区的建设和开发规模。

¨姚北工业新区的发展模式与动态综合开发。

¨姚北工业新区的空间规划和交通布局。

二、研究原则

¨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原则。

¨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结合原则。

¨考虑多种发展可能性,综合高效利用有限资源原则。

第2章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的现状情况分析及发展问题研究

2.1 姚北工业新区的现状情况分析

一、规划研究范围

姚北工业新区位于余姚市城区以北,用地周边还有低塘、朗霞、周巷三镇,规划用地东至周东一级汽车专

用道,南之余方公路北侧,西至马朗公路,北至329国道,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1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现状

姚北工业新区用地范围内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村住宅用地、二类工业用地、水域和农业用地等。规划范围内以平原为主,河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用地包括大面积的农田耕地,保持了三角洲传统的鱼塘乡村风貌,同时以现有的分散布局的农村居住用地为基础发展工业为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因此,在规划用地的东北角及北侧新建有低塘工业区,并且依托现有的周东一级汽车专用道也零星布置有一些小型工业用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势头比较强劲,圈地建厂的情况比较普遍,继续放任这种情况后果是很严重的。因此急需进行规划设计,规划适当的范围与规模、合理的用地功能,对已有的建设用地进行一定的调整,详细规划出近期的建设用地,并对远期的用地加以控制。

2.2 姚北工业新区的优势和机遇

一、区位环境优势

余姚于1985年撤县设市,1995年升格为二类市,下辖二十二个镇(乡)。余姚处于杭州--绍兴- -宁波--普陀山旅游黄金线上,是浙江省重点旅游开发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办厂、旅游观光,促进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余姚交通便捷,距宁波栎社机场45公里,距杭州笕桥机场120公里,距北仑深水良港60公里,横贯境内的杭甬高速公路、沪杭甬铁路、329国道、甬余余夫公路、杭甬运河及密布各乡镇的公路网,把余姚和宁波、杭州等邻近城市连接成一片。

二、社会经济环境优势

余姚工业基础扎实,门类齐全,协作配套方便、辐射国内外市场便捷,是一个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新兴工业城市,有"塑料王国"、"模具之乡"之美誉。近年来,余姚工业系统以壮大支柱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工业为目标,对工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同时,不断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余姚工业生产已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1年工业总产值达513亿元。

同时,作为沿海开放城市,余姚不但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制定了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和优惠条件,合资企业从申办到报批仅需三天时间。从投资环境、生产能力、市场等各个方面均为工业新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余姚城市总体空间发展的作用

¨疏解旧城、拓展城市空间

余姚市全市总人口81万人,并且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合理的功能布局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发挥城市特色是十分必要的。姚北工业新城作为城市北拓的重要节点,其建设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向北部发展,并且功能的进一步专门化,会有效地调整余姚城市的总体功能,在北部创造一个与中心城互动的工业新中心。

¨优化结构、区域增长中心

姚北工业新区的建设将克服目前工业用地无规则的蔓延式发展模式,合理调控工业用地的布局与规模,促进城市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并且余姚市、工业新区与慈溪市在区位上构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新区不仅立足于本地、服务于余姚,同时还能与慈溪市的工业相呼应,成为区域工业经济增长的中心。

第3章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发展实施策划建议

3.1 姚北工业新区开发目标发展战略策划

一、分期开发的必要性

¨新区开发的流行模式

大规模的新区开发,一般不可能实现一步到位的开发,一则一次性资金投入太大,二则风险也大。因此通行的惯例是进行分期开发。对于姚北工业新区31平方公里的规模,虽北京上海也难以投入巨资进行一次性开发,所以分期开发是很有必要的。新区的开发,一般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起步期:依托现有的建成区,投入首批资金和土地进行开发。

发展期:通过起步期获得的资金流以及开发经验,开发二期三期项目。

成熟期:整个新区开发阶段逐渐结束,进入全面运行阶段。

¨经济角度

通常一个项目,在起步阶段其资金流是最困难的,因为此时投入很大,但还没有产出。31平方公里的姚北工业新区,如一次开发完全,仅七通一平就是一笔很大的投资,以每平方公里1.5亿元的基础设施费用计算,共需46.5亿元,这无论对于开发商或是地方财政都无力承受。

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一次性投入巨资,如果遇上经济不景气,投资将很难收回。所以,从资本的安全角度来说,一次性开发的风险比较大,不如分期开发稳妥可行。

分期开发能改善项目的现金流。工业新区开发的项目,初期投入很大,如果分期开发,一期的收入可以用来投资开发二期三期,可以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城市发展角度

余姚作为浙江的一个新兴工业城市,其城市化的进程远落后于工业化,这也是江浙两省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但是城市化的进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城市化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将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次性开发,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余姚的中心城区的面积也仅有约30平方公里。确定适当规模的起步区,可以对低塘和朗霞两镇以及慈溪的周巷镇产生足够的中心吸引力,又可以满足中心城区疏解的需要,减轻用地扩张的压力,逐步接受中心城区外迁的工业。

二、分期开发的可行性

¨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

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老的中心城区已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小的企业迅速的发展壮大,原有的厂址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向这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建立姚北工业新区势在必然。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不断寻找经济增长点。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工业园区作为孵化器,姚北工业新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产生的。

企业的迁移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所以采用分期开发,是比较适合当前的情势的。¨外部环境的机遇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良好,经济增长每年都在7%以上,而浙江的经济更是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余姚的经济必然会迈向新的繁荣。

姚北工业新区处于余姚市经济最发达的地域。新区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特别是杭州湾大通道的建设,拉近了宁波地区与上海之间的交通联系,为余姚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沿线经济会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但是这种带动作用往往是一个长期的作用,而非立竿见影。因为交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需要其它条件的配合,如人口聚集、交通流的形成、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的集聚和优化等,这往往需要若干年的世界。因此姚北工业新区的建设应更多地立足于余姚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和扩张能力,不可过高估计外部因素,更不能过多依赖于外部力量的作用。

3.2 姚北工业新区分期发展模式及用地规模研究

一、起步区模式及其用地规模研究

¨起步区的区位确定

起步区作为姚北新区的建设开端,对于后期工业园区的建设,无论在规划模式、开发模式以及发展模式上都具有很强的先导性与示范作用。因此规划区位以及范围的选择应当十分慎重。不仅要尽量结合现状已建成的工业建筑进行设计,还要考虑到周边的村镇,现有的城市道路。使得起步区的开发建设尽可能的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要使建成的开放式工业新区具有聚集力量,吸引新兴的工业产业和周边地区的工业产业入驻到姚北工业新区中来。

从姚北工业新区的规划现状图可以看出:在区域范围内,除329国道和东侧的高等级公路外,在规划区西侧和中间有两条乡镇公路,现状路况较差,难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现状形成的工业用地沿北部城镇与东部城市道路呈线性布置,根据对现状条件的分析,姚北工业新区的起步区应设立在规划区域的东北部,

利用现有的交通条件依托低塘工业区及低塘镇发展。

¨起步区的用地规模确定

作为起步区,从功能上考虑应该是一个具有相对完整功能的工业园区,因为从工业园区开始建设的一刻起就会同时带来当地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当工业园区建好后就会存在就业人员的居住生活问题,解决就业人员居住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们在生活等其他方面的需求。这样就要求起步工业区中不仅仅只有工业及其相关用地,要求配备相应规模的居住、商业、文教娱乐等生活功能用地,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的生产生活社区。

根据研究测算确定了起步区8平方公里的用地规模,这样就可以在提供一期充足的工业用地的同时又可以满足上述要求的合理用地规模。

总之,起步区是依托现有的城镇工业区,大力以发展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区。形成4平方公里规模的功能较为完善的工业区,同时发展部分生活居住区,一方面解决原有村庄的搬迁安置,同时解决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的就近居住问题。

二、发展区模式及其用地规模研究

¨发挥优势保持原有的产业主体

余姚加工制造业发达,已经形成以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加工为特色的产业传统和优势,起步区的发展应立足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并完善配套仓储区,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功能,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考虑配套居住用地,形成综合性的工业新区。

发展区继续沿用起步区的综合性模块组团模式,每一个组团内部包含工业、仓储、居住、商业、教育等用地,便于以组团为单位进行开发。

¨寻求机遇发展新型高科技园区

在适当的机遇与条件下适时启动高科技型、清洁型工业,形成高质量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应有良好的环境,并配备研发基地,作为整个工业新区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产品研发基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集聚,在适当位置安排集中的商业中心区,为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服务。

发展区总体上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这是余姚的传统优势所在。同时,也要发展高新科技的产业,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继续保持长远的优势。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对环境的清洁程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将高新技术产业的部分放在新区的东南,位于整个园区的上风向,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高新科技园受到的加工制造企业的污染的影响。

和制造企业园的不同,高新技术园属于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研发设施和良好的环境,这些,都在规划的组团中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三、成熟区模式及其用地规模研究

以加工业为主,配备研发培训基地和少量居住区。

经过起步和发展两个阶段,园区的发展趋于成熟,这时的园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对周围地区产生很大的中心吸引力。随着企业不断的在新区落户,大量脱离了土地的农村居民搬入新区居住,成为产业工人。新区成熟之后,管理是关键所在。良好的管理,能够不断提高新区的吸引力,能够让新区的运行处于良性循环中,不断提高其生长活力。规划中,纵贯南北的绿带内,预留了园区管理中心的用地,配合广场,可以形成一条景观丰富的视觉走廊,并构成新区的轴线。

新区成熟之后,成为余姚市又一个具有完善配套设施的中心区,并和余姚现中心城形成南北的犄角之势,有力的支撑余姚的经济发展。

3.3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开发策略研究

一、立足本地区同时吸引周边地区工业进入

¨整合产业链,完善工业结构

余姚作为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工业城市,其工业及产业机构却不尽如人意。大量的小企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同样的产品,彼此恶性竞争,缺乏有力的品牌。这种遍地开花的小企业在其发展初期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到了一定的阶段,却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并将成为制约经

济发展的瓶颈。这种无序,需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整合,也需要政府对这种整合提供一种契机和环境。姚北工业新区的建立,把企业吸引进来,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在客观上起到整合产业链,完善工业结构的作用。

¨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

乡镇企业及私营企业在经历了90年代的黄金时代以后,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规模化和集约化,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生产已不适应新的时代。要将产品推向全国以至全球,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和响亮的品牌;要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必须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要增强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这种情形必然会使原有的众多的小企业之间出现并购,规模大的企业兼并小的企业。因此,该地区工业发展的趋势将是企业数目减少,而企业的实力壮大。姚北工业新区将为这些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

二、发展新工业同时做好现有农居的安置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寻找新经济增长点

传统的产业,由于竞争的日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余姚未来的发展,当然还要以这些传统的产业为基础,但更应该积极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如通信、电子等朝阳产业,逐步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长盛不衰。

¨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市场需求

余姚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其工业化的进程,这种情况不利于经济的长久发展。因为城镇人口的购买能力远高于农村人口,在产品过剩的当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不单取决于供给,而是更多的取决于需求的情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增大全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刺激本地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增长。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准

余姚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小城市,其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却与经济水平不相适应。建立姚北工业新区,可以将原来分散居住的农户集中起来居住,这样便于低成本地修建配套生活基础设施,并建立现代化的住宅区,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将农户迁入新区,可以让他们摆脱土地的限制,到附近的工厂上班,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就近搬迁,搬迁量小

规划中,对于现状中居住密度较大的地区,尽量保持现状不变,把其周围居住密度较小地区的居民迁到该地区,这样就避免了整片新区的原有居民的大规模搬迁。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搬迁量,节约了大量的搬迁费用,同时也减少了新区开发的成本,因为拆迁费用在土地开发费用中占很大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干扰,由于恋土情节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居民通常都不肯搬迁到离原来住所远的地方,实行就近搬迁,比较容易得到居民的支持,这样可以减少土地开发中遇到的阻力,保证新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4章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概念规划说明

4.1 姚北工业新区规划理念

一、规划原则

¨注重与城市的协调

工业新城是余姚北部的重要节点,是余姚市的现代化工业新区,也是城市的重要功能节点。工业新区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等方面均应与周边城市区域取得协调,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尊重现状,协调发展

规划用地范围内虽然地势比较平坦,但是水网纵横,并且有一定规模的建成区,包括工业、农村居住等用途,还有在局部地区存在少量建成道路。规划设计应充分尊重现状地形地貌、用地和道路的布局,在现有的用地基础上进行合理发展,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对不合理的现状用地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造,将其纳入统一的工业新区总体布局体系之中。

¨可持续发展与动态适应

建设姚北工业新区的着眼点应在于适应未来社会丰富多变的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工业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未来余姚市发展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应当位于余姚市和浙江省未来的发展大背景之中。工业新区应当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首先要避免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其次要考虑到分期建设过程中为后期的发展留出充分的余地;第三要避免粗放经营的模式,走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总之,要将工业新区建设成为文明、高效的新型综合性工业区。

二、规划理念

¨宏观控制合理调整发展规模

对姚北工业新区的规划应特别注意对用地空间布局的宏观控制,合理安排新区功能配合,力求使新城区分区明确、功能完整,城市空间井然有序。

在规划方案中,应考虑到分期建设的合理安排,控制每一期相应的规模。在31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中,以现状道路水网为机理,规划为中间绿化走廊及周围4个工业发展组团,起步区规模控制在8平方公里,其它3个组团控制在6平方公里左右。这种划分规模是综合考虑现有资源、开发成本、发展效益的结果。¨景观优先发挥江南水乡特色

江南水乡纵横的水网系统构成的丰富多变的城市景观是余姚这种典型江南城市的灵魂,姚北工业新区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对本地区以及周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是工业新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要避免单调的毫无地区特色的工业区景观的出现,就应必须特别注意对规划区内现有的水域体系的保护与利用,妥善规划设计道路的定位与走向,调整用地的配合形态,在方案设计中尽量发挥地区内秀丽的自然景观优势,创造富有江南水乡意境的工业新城区。

¨锐意创新推动崭新的用地格局

促进交流的网络格局余姚新兴的工业产业已经大大区别于以往概念中笨重的工业生产,是以现代化科技知识为基础的加工生产。因此姚北工业新区的工作者会非常重视生产者的相互交流,因为人们可从中获取各种有益的信息和启示,推动生产研究的创新。

平衡的功能网络架构工业新区是包括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包括生产、仓储、生活、创业和娱乐等功能,形成功能网络。平衡地布置各种功能,并充分考虑创新的各种需求是新区功能布局的出发点。

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工业新区的机动车交通主要分为外围城市快速路、区内主干道和次干道三级。外围城市快速路是连接工业新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干线;主干道是工业区内部的交通干道,负责组织分期发展的各个工业组团;次干道负责组织各工业组团内部的交通,保证组团内部交通的方便快捷。

¨动态发展模块组团方式的研究

功能单元在整个工业新区中,按功能划分有许多功能单元,如工业功能单元、居住功能单元、商业功能单元、文化教育功能单元等;将产业系统划分成工业生产和居住生活两大模块。

功能组团根据姚北工业新区分期发展的需要,把每一期的用地组团视为一个有机组成的细胞。正如细胞一样,每个工业组团都各自独立,配有相对完善的功能组成。再如整体是由许多结构相似的细胞分裂生长构成,多个工业组团发展组成了整个工业新区。

4.2 新区整体空间结构分析

基于上述规划概念,对姚北工业新区的规划目标在于建立一种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这一结构既应具有开放性,可以适应未来发展的各种需要和各种变化;同时,这一结构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逻辑性,可以引导工业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走向完整。

姚北工业新区选址内有多种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的自然和人工要素,正如上面对现状分析的结果,包括:

¨现状纵横的水道和分散布置的小村镇

¨北部穿越朗霞和低塘镇的329国道

¨东部和北部零散的工业厂房

这些要素都可能对工业新区空间发展方向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在规划中进行合理地选择。一方面避免329国道穿越城镇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要将各种自然因素巧妙的与城市人工环境结合为一体。

一、开放性的多组团结构

规划中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道路与水网系统,结合河道布置道路,道路结合河道设置绿化带,并且根据分期开发的要求设计道路等级,形成了近似田字格分布的4个功能组团,在区域的中心地区由北向南控制狭长的中心绿带可以使得4个功能组团都能毗邻中心绿化,提高各自的生产、生活景观环境,同时也为中心绿地带来活力。

各个组团通过主干道及其控制的绿化带分隔,组团内部道路系统相对独立,又通过景观性主干道形成便捷的联系。这样的组团结构具有开放性,可以相对独立发展,随时吸收来自外部的动力,同时又不会对工业新区整体空间的完整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滨水生态绿化带

本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新区建设与自然肌理的结合,新区主干道的定线是以现状水网为依托,根据合理的道路密度进行配置。河道就是道路两旁控制的绿化带范围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了这一区域特有的滨水生态绿化带系统。

滨水生态绿化带具有巨大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它保护了新区规划范围内最精华的自然环境,为工业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中部的核心绿化带可以成为区域内居民休闲、娱乐、交往的最佳场所。三、多核心工业组团

以细胞生长为基础形成的工业组团,将工业中心区的功能分解,将区域级的管理中心职能、配套服务职能、区域级的商业中心、文教娱乐等功能分布到各个组团中,这种多核心的工业组团结构,一方面可以适应姚北工业新区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逐步建设的具体情况,同时也能满足21世纪社会迅速变化发展的要求。4.3 新区功能布局分析

姚北工业新区规划根据用地现状及交通特点,设计整个新区由中间的核心绿化区与起步区、2个发展区、成熟区4部分工业组团共同组成。

一、核心绿化区

核心绿化区位于规划用地中部,由东侧的一条城市主干道与西侧地一条滨河城市次干道夹和而成,总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由北向南贯穿整个规划用地,与外围的生态绿化用地衔接,形成一个完整地绿化系统。核心绿化带中部狭长南北两端放大,除了西侧的南北向河道,整个绿化区内还有6条东西向河流横贯而过,改善并且丰富了景观元素,使得这一区域成为整个工业新区的景观核心地带。

在核心绿化带的中部预留30公顷的新区行政中心建设用地,当整个工业新区建设完成后,仅靠各个工业组团的行政中心进行管理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局协调安排,行政中心用地布置在这里,既考虑到位于工业新区的中心位置,又避免了分期建设过程中用地不必要的浪费。

在核心绿化南部设计有低密度高级住宅用地,作为工业区发展过程中,为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的居住生活区。

二、工业组团区

4个工业组团,功能构成既有一定的共性又各自存在特点与差异。

这4个工业组团在其功能构成上共同的地特点是:每个工业组团中均有50%左右的用地为生产性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或科技研发用地,同时另外50%左右地用地为生活性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文教娱乐医疗用地。

这两类性质的用地各自成系统,工业区配以行政管理用地和中心绿化;每个居住区独立配备小学、幼儿园、商业服务、文化活动等配套公共设施和居住区绿地,形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社区。两类性质的用地共同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工业组团,为在组团内的人员提供全方位最便捷的工作生活条件。

起步区组团作为整个新区的起步区,其地位十分重要,是整个工业新区发展的基础,要求居住、文教、医疗、市政等各种性质的用地配备齐全。

西北方位的发展区作为起步区加工制造业的有机延伸,与起步区综合考虑增加一定面积的配套仓储区,进一步完善工业区的功能,以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同步发展配套居住用地,形成综合性的工业新区。并且工业仓储用地靠近马朗公路南北布局,简化生产区的交通运输;居住用地沿中心绿化带布置,最大可能

的优化居住环境。

东南方位的发展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园区,代表着最新的生产力,为园区创造优质的研发生活环境是必要的,因此较大规模的绿化用地环绕产业园区布置。同时配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用地,作为园区教育和职业培训、产品研发的基地。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发展区已经不同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起步区,机械加工、科技化、现代化水平将大大提高,因此相应减少居住用地的规模是科学合理的考虑,加大商业用地规模是满足不断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为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服务。

成熟区作为姚北工业新区的最后一部分建成区,其职能就是补充完善整个工业新区的生产生活功能。因此在进一步建设工业区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规划技术培训研发用地。同时根据总体需求,增加行政中心与高级低密度住宅区用地。

4.4 新区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一、329国道

姚北工业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首先强调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交通结合,与城市的总体道路规划协调。

329国道是连接宁波与杭州的重要干线,将来必然会成为工业新区对外的重要交通干线。由于目前329国道穿越了朗霞镇和低塘镇,难以进一步发展控制,必然会与村镇的发展相互影响。因此,我们规划建议329国道在相应地区改变现有的道路走向,绕开村镇用地,在提高国道利用质量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一道自然分界,避免将来村镇的发展与工业新区用地的混杂造成不必要的问题与矛盾。

二、工业新区外围快速路

在工业新区的东西两侧与329国道配合,规划设计两条50米红线宽,两侧各控制50米绿化带的外围快速路。这两条快速路的设置将大大提高工业新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并且符合余姚城市远期的交通系统规划。

快速路采用封闭式交通,不设计平交路口,与工业区内部的道路交叉口采用主路上跨通过,利用附路连接,同时尽量合理控制交叉口的设置;与329国道相交,采用立体交叉桥连接,提高通行能力。

三、新区城市主干道

工业新区内规划有四横四纵8条城市级的主干道,路网密度控制在1500左右,主干道40米红线宽,两侧各控制40米的绿化带。四横四纵的道路系统是工业新区的交通主干,他们不仅将新区的用地划分为不同地工业组团,同时也是各工业组团中联系生产性用地与生活性用地的交通干线。

四、新区城市次干道

城市级的次干道24米红线宽,次干道位于每个组团的内部,主要负责解决组团内部产业和居住功能区的交通,次干道形成环状,并通过次干道延伸出的尽端路连接不同功能用地,组成道路网络。

位于生产区的次干道规划的尽可能规整、便捷;位于生活区的道路规划时尽可能靠近绿化布置,加强生活性道路的景观效果。

在规划中无论主干道还是次干道均尽量靠近现有的河道规划,与河道共同组成滨水生态绿化带,将道路和生态网络(绿化带、水网)相结合,丰富道路沿途景观。

4.5 新区绿化及景观系统分析

一、绿地系统

姚北工业新区绿地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中部的核心绿化区,以交错的自然水系和绿地为主体,构成主导新区绿化系统和联系4个工业组团的绿色走廊。

第二层是新区内部的带形绿地,包括沿主干道两侧宽阔的道路绿带和河道两侧控制的30米宽的带形滨河绿地。这两种绿带或纵横交错,或并行加强,形成了工业新区组团与外部绿地空间沟通的绿色长廊。

第三层由点缀于工业新区之中的不同级别的中心绿地组成,包括广场绿地、小型公园绿地、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等,这些绿色空间使新区内各个片区内部环境得到优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型游憩空间。

新区内地势平坦,用地内自然河道较多,构成了相连的水网系统,规划方案保持了该地区水系特点,规划沿河道两侧布置绿化带,形成生态网络系统,使之与建筑环境融为一体,为新区景观增光添彩。

二、景观系统

为保留与周边区域良好视线联系,营造用地内的景观视廊。用地中央贯穿南北的绿化带形成一条景观轴线,沿东西两侧的快速路和城市级的主干道两侧保留绿化隔离带,形成视线通廊,引入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景观。

第5章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起步区概念规划

本规划方案充分认识到了起步区对于姚北工业新区整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起步区无论从区位、规模、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绿化景观、启动发展策略、社会经济规划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上面的分析:起步区用地8平方公里,选择在工业新区的东北部,依托现有的道路、村镇和工业建成区发展。

5.1 起步区功能空间布局分析

起步区规划工业用地约4平方公里,这种规模完全可以满足近期余姚及附近地区的工业发展需求。工业用地规划在起步区的北部,结合现状工业,紧靠新的329国道和快速路,并配有一定的仓储用地,组成较为完备的工业功能。

在工业区中部规划管理办公用地,是起步区建设管理的核心所在。并且配套规划相应规模的中心绿化,优化工业区与办公区的环境。

起步区的生活性用地统一规划在南侧。结合现状的大面积村镇规划一部分农村拆迁安置用地,尽量采用就地安置的办法,对现有的村镇进行环境整治、建筑改造,使其无论从城市形态还是建筑风貌上都尽可能符合新区建设的要求,与周围环境取得一致。这种规划办法十分经济便捷,通过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在起步区为在工业区工作的人员规划了相应规模的居住用地,并且充分配备了与之配套的商业、文教、医疗、市政用地,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求。

在居住区的中心地带规划大面积的绿化用地,与区内的带状绿化共同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

5.2 起步区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起步区的交通规划不仅要求道路的定位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到后期建设的工业组团的道路组织。因此起步区的主干道在满足这一区交通组织的同时,还应该经过延伸拓展能够组织发展区的交通系统。

起步区主干道间距在1200米至1800米之间,如"田"字格一般将起步区划分为4大块用地,将工业性用地与生活性用地既有效分隔避免相互干扰,又可以便捷连通,迅速满足生产与生活之间的互动。

在起步区靠近快速交通的主干道规划了环状的次干道,作为生活性道路,环状次干道贴近自然河道布置,避免快速交通的干扰,同时优化沿途景观。

5.3 起步区绿化景观系统分析

起步区的绿化景观系统规划力求充分延续和发展江南水乡城市的风貌。保留现状河网,对其进行输导整治,同时控制两侧30米绿化带,加强这一元素在绿化系统中的作用。

主干道两侧的绿化控制带是起步区重要的绿色景观走廊,如果靠近河道,两种绿化带合并成一体,形成滨水生态绿化带,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效应,并且带状绿化走廊可以将区外的大面积绿化引入区内,形成动态的绿化景观系统。

结语

余姚作为我国长江三角州经济区南部新兴的工业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优越,深受海内外投资者青睐。姚北工业新区的建设将为余姚的城市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成为余姚市城市建设的里程碑。我们衷心地祝愿,通过科学的规划、新颖的构思和卓有成效的管理,使得姚北工业新区成为余姚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延伸,让余姚市作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崛起于东海之滨。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建设用地百分比(%)

1 R 一类居住用地120.5 3.9

2 二类居住用地517.8 16.7

3 村镇安置用地97.1 3.1

4 C 商业金融用地208.6 6.7

5 行政办公用地29.

6 0.9

6 研发用地106.9 3.4

7 M 高科技园区用地150.1 4.8

8 工业用地324.1 10.4

9 W 仓储用地94.1 3.0

10 G 公共绿地286.9 9.2

11 生产防护绿地601.2 19.4

12 E 水域198.5 6.4

13 S 道路用地367.4 12.1

合计新区建设用地3102.8 100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分期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分期建设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建设用地百分比(%)

1 起步区792.8 25.6

2 发展区(西北)727.

3 23.4

3 发展区(东南)645.8 20.8

4 成熟区782.9 25.2

5 中心绿化区154.0 5.0

总建设用地3102.8 100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起步区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占建设用地百分比(%)

2 R 二类居住用地170.7 21.5

3 村镇安置用地51.2 6.5

4 C 商业金融用地39.4 5.0

5 行政办公用地76.9 9.7

6 研发用地106.9 3.4

7 M 高科技园区用地150.1 4.8

8 工业用地151.2 19.1

9 W 仓储用地11.9 1.5

10 G 公共绿地36.1 4.6

11 生产防护绿地179.1 22.5

12 E 水域5.9 0.7

13 S 道路用地70.4 8.9

合计新区建设用地792.8 100

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草案)(概要)-

惠州空港经济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草案) (概要)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机场核心,横跨平潭镇及梁化镇两个行政区划。西至平潭镇行政边界,东至惠东产业转移园惠福路,南至西枝江,北至示范农场。基地规划面积:56.66平方公里。 二、发展背景 2017年2月省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指出:“把惠州机场纳入全省“5+4”骨干机场格局,列为珠三角五大机场之一,深圳第二机场。”这是惠州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有利于提升惠州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2018年1月4日,惠州市委组织召开惠州干线机场建设领导小组暨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部署推进相关工作。加快研究空港产业区的规划,发挥空港产业为机场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谋划空港产业与惠州产业的融合发展,助推惠州机场早日建设成为干线机场。 在此背景下,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会同惠阳区政府、惠东县政府组织开展了空港经济产业园相关规划研究。 三、规划策略

(一)开发建设策略 以点带面的开发策略 由于规划范围内用地大部分为基本农田及生态控制线区域,土规可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且用地分散。根据“用地集约化、产业聚集化”的原则以及项目的建设管理需要,近期建设将依托镇区、其他园区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采取具备可实施性的近期开发建设路径,形成“一园五组团”的散点式规划结构;随着建设条件和产业发展条件成熟,园区建设区将以先期的发展组团为起点,逐步覆盖整个园区范围,并最终与周边镇区、其他园区在产业、交通、配套等方面融为一体,实现多区联动的最终目标。 (二)交通提升策略 区域综合交通协调 协调惠州空港产业园、东江科技园、惠东产业转移园等各园区间道路交通体系,保证区域间交通顺畅,促进园区间要素流动。 衔接轨道 本次规划落实轨道相关专项规划的城市轨道3号线、预留深惠汕高铁、深惠城际通道。结合各站点特质,形成差异化的TOD开发模式。 可实施的动态路网体系规划

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上

《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 2011年8月22日,安徽巢湖行政区划调整正式公布之后,市委、市政府对环巢湖地区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高度重视。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充分利用湖光山色和温泉、湿地、历史文化等资源,按照“城湖共生、重点开发、以点串线、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开发以健康、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为特色的环湖旅游产业带,加快建设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把合肥打造成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巢湖半汤和庐江汤池温泉是我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统筹规划两地温泉资源,按“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标准,做大做强合肥温泉旅游品牌,合肥市规划局就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项目开展全球招标,通过广泛征集有创意、可实施的概念规划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地对温泉度假区进行综合一体化保护和开发。本次规划目标是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温泉资源整合与利用为核心,以全域整体打造与差异化发展为策略,来确定半汤和汤池温泉度假区未来不同的功能定位、交通组织和空间景观,营造 策划各具特色的温泉度假品牌与旅游项目。 2011年12月21日,合肥市规划局、合肥招标投标中心对来自全球符合报名条件的31家设计机构进行了第一轮设计单位筛选,选取了5家实力强、水平高的设计机构开展第二轮方案设计工作。2012年2月28日,合肥市规划局、合肥招标投标中心组织专家对5家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 本次半汤的概念规划范围南至合巢芜高速公路、兴业大道、振兴路,东至花山路、巢湖经开区边界,西含试刀山、青龙尖部分山脉,北至巢湖经开区边界,规划面积约为29.83平方公里;研究范围:试刀山向东北、向东南、向西南山脉,延伸至S105公路围合的区域,面积约为115.59平方公里;城市设计范围:在汤山以西区域合理选择集中建设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为契机,精心谋划,有序开发,提升档次,实现半汤温泉度假区从粗放发展阶段向品质发展阶段过渡。 本次汤池的概念规划范围东起合安(沪蓉)高速公路,西至县域西界,北依军二路沿线,南靠大山腹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庐江县县域范围;城市设计范围自行选定总面积10平方公里 为了让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打造阳光规划,合肥市规划局开展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方案公众参与活动,充分征求、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对5家投标方案进行投票,提出意见建议,为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科学规划建设积极出谋划策。 注:

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的概念

————————————————————————————————作者: ————————————————————————————————日期: ?

1、城市设计的概念 城市设计是规划师、建筑师等设计师,运用多种综合手段,为提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生活质量所作的设计。 具体地说,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目的是改善整体或局部环境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为建筑设计做出指导性的工作。城市设计可以贯穿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大到一个城市的总体设计,小到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所,一个广场、一块绿地、一个小品。 2、城市设计的目标 城市设计的目标应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强调为人服务的目的。 3、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 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计”。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典型案例:佛罗伦萨、威尼斯、锡耶纳 4、霍华德——田园城市 5、柯布西耶——光明城市 300万人口的明日城市,采用现代化的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 6、城市设计的层次 1)宏观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主要侧重对城市整体形体空间和环境的分析与研究。①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②构造城市景观体系;③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④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2)中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是直接与规划管理结合的阶段,其确定的标准和导则可直接指导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依据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的原则,确定城市设计分区的具体范围,并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的政策和标准。eg:城市空间轴线设计、城市

龙湖旅游风情小镇概念规划项目说明

《龙湖旅游风情小镇概念规划》项目说明 一、项目规划背景 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的推动。 2008年4月25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这一计划为海南的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1月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在国新办召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闻发布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海南省政府对旅游产业政策的重要支持。 2000年—2010年海南省增强旅游业产业开放力度,确立海南旅游的创新机制,争取成为全国旅游业的“试验田”;对海南旅游的地位、作用、资源再认识,全方位塑造海南旅游整体形象;从产业、企业、产品、管理、人才五方面进行重大结构调整,努力促进海南旅游产业升级;制定《海南旅游产业政策》,建立海南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3、定安县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面对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优势的交通区位条件、良好的资源条件,结合各城镇特点打造精品的旅游度假设施成为当前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2009年定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支撑当前经济多元发展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首先要高水准开发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全力推进旅游景区宾馆及旅游房地产项目的成片开发,推动全县旅游基础设施上规模、上档次;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休闲、养生、运动产业,高标准建设适应中外游客需要的中医保健、冷泉疗养设施;最后要结合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基础设施改造。

4、与周边南丽湖风景区、十里风情长廊景区联动发展的需要。 位于项目以西区域是规划正在打造的十里风情长廊,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接着的是南丽湖风景区,南丽湖是海南省琼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景区内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四周胶林环抱,绿树翠竹临岸,山青水秀,明净瑰丽,旅游配套设施齐全,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项目如何依托周边旅游资源优势,与周边景区形成联动发展,是我们本次规划的重点。 二、现状用地分析 1、地理位置 龙湖旅游风情小镇位于定安县龙湖镇境内,项目北距海口市50公里、定安县城15公里,南离琼海市32公里,西去海南风景名胜区文笔峰、南丽湖9公里。 2、规划范围和面积 范围是东起石井园村,南靠陈村、佳永村,西临东线高速,北至龙湖镇镇区,面积为13.35平方公里。 3、自然条件 3.1气候条件 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夏长冬暖,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温度24℃以上。年降雨量1970---1980毫米,光照充足。 3.2地形地貌 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地处海拔50至100米的半丘陵地带,土壤东南部为红壤土,西北部为沙壤土。 3.3水资源 场地内主要有三旬水库和几个小型水库,灌溉水渠较多。

(完整word版)2018雄安新区规划,最接地气的解读

2018雄安新区规划,最接地气的解读 新区早餐2018-04-2300:12《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21日的全文公布。新区早餐(xqzaocan)依照行文顺序,做下个人化的有重点的详细解读。规划一股劲儿整到2035年,和北京总体规划一致。 前言规划: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解读: 引用首长的。 这是全文最开头的一句“口号”。 疏解北京功能为因,整协同发展为“翼”。 记住啊,一切的一切,是疏解非首都的人、财、物、价值观,一切的一切为了四环的“安静首都”。规划:创造“雄安质量”、成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解读: 1、创造“雄安质量”。有点和早年间的“深圳速度”、“深圳质量”相呼应的气息和味道。说明,想整一个历史性的名词儿、概念和现象。最后能否成功,但愿。 2、整“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乌托邦的气味,扑鼻而来。确实,你说让仨平原县奏响世界级的变奏曲,落差极大啊,怎么想让我自己说服自己,是个课题。 3、这些日子来,小编游学环京、环雄,深刻了解到:人少!连普通的六七十的

老头儿都是基建主力!而人才呢?全球性的高级人才呢?有啥震动灵魂的条件吸引呢?我懵逼。 规划: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亲临实地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作出重要指示……。解读: 熟悉的味道。 关键是: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始,一股劲儿,雄安、上海自贸港、海南自由港……是不是每个省市区一个“大战略”。每个省市区都有一个,是不是不那么“提神”了呢。 第一章总体要求规划:……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科学作出了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解读: 小编认为,主要是北京主城区太TMD拥堵了,被逼无奈,连呼吸都受影响了,真的“病了”。再不治,就玩完了。所以,下定决心,能整的全整出去!往东整,往南整!顺便这填填“环京贫困带”,一石N鸟!规划:……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解读: 1、先说明下啊,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就被整成的“千年大计”,之后才是雄安。 2、雄安,强调成深圳、浦东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意义”的历史性战略,小编认为,主要是“打广告”,生怕宣扬的不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整体规划 概念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为了方便大家更加方便学习整体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需要互相交流学习朋友请加qq:364791678 本资料绝不是那种网上随便可下载到的那种资料,而是来自各大名院的归档资料,像清华院、北京院、中国建研院、华东院、深圳院、汤桦等等,拥有绝对的参考价值! 光盘包括了各大院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战略规划、改造规划及小区规划等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 全套资料有80G,共18张DVD,绝对物有所值! 一册在手,设计不愁。 | | |卓酷规划DVD01 | | | |总体规划 | |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总体规划 | | | | |南京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区总体规划设计文本(0405EDAW) | | | | |安徽财贸学院龙湖东校区校园总体规划设计 | | | |战略规划 | | | | |太原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 | | |婺城发展战略方案 | | | | |杭州滨江区发展战略规划 | | | | |绍兴战略规划 | | | |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方案文本 | |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上海市宝山区高竟镇梁印宅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 | | | |宁波高教园区控规 | | | | |安庆长江大桥控规

| | | | |宝山区罗店镇老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区规划管理单元(高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广州市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 | | |横店集团上海南汇高新科技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201)50M | | | | |江北地块道路控规 | | | | |贵溪信江大桥两岸城区控规 | | | | |长清大学园控规(上海院0409)405M | | | |概念规划 | | | | |佛山万科山水家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1SWA) | | | | |南京白马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3东南大学) | | | | |厦门海沧旅游区概念规划 | | | | |厦门鼓浪屿发展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文本(0408美国希尔&t同济) | | | | |合肥生态公园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05L&A奥雅) | | | | |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409东南大学) | | | | |扬州城市东区休闲度假区概念规划文本(0409扬州规划院) | | | | |武汉东湖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 | |浙江金华清水湾生态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405美国XWHO) | | | | |绍兴镜湖新区南湖景区全套概念规划设计文本(0312EDAW) | | | | |迁安市黄台山公园全套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0302ASPECT) | | | | |郑州郑东新区概念规划 | | | | |长房西郡概念规划成果 | | | | |长沙湘江滨水区及橘子洲概念规划设计文本 | | |卓酷规划DVD02 | | | |总体规划 | | | | |东方巴黎公寓总体规划及单体建筑方案设计 | | | | |中华门城南古民居复建工程总体规划方案 | | | | |丹东第一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及建筑

航空小镇概念性策划方案

航空小镇概念性策划方案 ?前言 飞上天空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希腊神话中以蜡翼粘身的斯卡罗斯,人类一直梦想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低空运动飞行是非常个性化的一项休闲运动。既可进行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高端赛事,也可以让所有想飞的爱好者参与,乐在其中。除了建设一流的飞行基地外,通过举办大型飞行赛事来推广和创建独具特色的休闲飞行节。 源道人捕捉到了航空体育运动的内在精彩以及在中国的潜在市场。航空运动富有活力,独具魅力,其观赏性、竞技性无与伦比,在国内的发展潜力和前景非常广阔。于是,源道开始与航空运动结缘,正在努力打造重庆(西南)的航空小镇”。 源道航空致力让每一位怀揣飞翔梦想的朋友亲近蓝天、放飞人生。 航空小镇 航空体育运动的摇篮每一个人的飞行梦想 ?低空空域 低空空域与森林、矿产、土地和海洋一样,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自然 资源,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低空空域开放意味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财富的开发创造。

?航空小镇 航空”是指一切与天空有关的人类活动,誓如飞行”。飞行是人类向往蓝天自由、悠闲遨游的生活状态,同时,充满了挑战、刺激的味道。 小镇”是指有一定规模,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恬静而安详的生活地所在。隐于小镇之间平淡祥和的生活中,蕴藏巨大的刺激和挑战的就是飞行。 ?项目背景 天时】 随着国家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航空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通用航空也在快速发展中,民航总局根据我国的国情,近来年不断地制订了有利于通航发展的相关政策;《氐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日前获批。在开放的垂直高度上,各类低空空域垂直范围原则为1000米以下。2011年东北与沈阳作为低空开放的试点区域和城市之一。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开辟早就应该属于我们的那片蓝天,发展东北与沈阳通用航空,开放空中资源,利用通用航空技术,为现代化建设和提高现代人们的生活品质服务。 地利】 沈阳作为国家重工业产业基地与航空重阵而著称,兼具东北 陆、空重要交通枢纽,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的沈阳市是一座闪光的城市。 人和】 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力求全面打造通用航空产

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案

秦港新城启动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 1.封面 2.秦港新城——现代、开放、潮流国际之都的心脏 依托环渤海区域发展优势,将秦港新城打造成集“国际会议之都、休闲度假圣地、时尚购物天堂、世界美食之都、生态宜居之城”于一体的现代、开放、潮流国际之都的心脏。 3.总体规划 秦港新城位于秦皇岛市核心城市组团海港组团南部临海地区,西临秦皇岛市奥林匹克公园,北临海港区商业中心,东接秦皇岛港东港区,南濒渤海。 启动区位于秦港新城向外拓展的核心位置,雄踞青春大道与开滦路双向主干道。结合对秦港新城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定位,本案作为秦港新城的启动区域必将是开启“国际化港口城市”的价值引擎,成为秦港新城的城市标杆。 4.秦港新城鸟瞰 本案通过规划结构和空间形态控制,创造宽阔的面海景观视域,建立与滨海城市开放空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滨海资源,打造区域开发引擎。 5.启动区—秦港海魔方 本案着力打造三条特色鲜明的主题化城市生活街区,强化滨海价值导向,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复合功能生活社区。 6.秦港新城地标—珊瑚之星 本案中,位于用地东南的城市综合体同时毗邻青春大道与开滦路两条城市发展轴,具有重要的标识作用,将以其顶级品质成为提升整个城市知名度的地标性建筑,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对整个区域经济起到强大带动作用,成为西港区一期开发的名片。 7.秦港新天地—开滦路特色风尚街区 秦港新天地有着浓厚的商业休闲氛围,它与森林公园和地标建筑一同构成的开滦路风尚街区,未来必将成为秦港新城活力时尚生活的标志,吸引无数年轻人和社会时尚人士,进而带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8.海滨路东向街景 独具魅力的地标建筑,多元化的城市功能以及富于变化的街道立面共同编制出了丰富多彩的城市街道生活。 9.海滨路西向街景 高低有致,赋予韵律的沿街立面打破了传统街墙的压抑感,带来舒畅开朗感觉,烘托出城市街道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人们迈向秦港新城更加美好的未来。 10.DESIGN GOALS 项目目标 11.CONCEPT 1—FACE TOSEA—海景视域 三个宽阔的景观视域面,使海景尽收眼底,营造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意境,充分体现了本案对滨海价值的理解。 12.海景视域—视域 通过开放空间和建筑形态的控制,打造出三个百米以上宽度的景观视域面。 13.海景视域—宽广的视域和良好的朝向 水主题公园蜿蜒的曲线穿越标志性建筑,伸向远方的大海。 14.海景视域—宽广的视域和良好的朝向 由开滦路与海滨路节点向大海望去,特色商街、环形天桥、地标建筑、滨海公园和远方

创意产业园功能区定位

创意产业园区功能定位 (一)创业孵化器 园区旨在打造小微企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及创意者、大学生的创业平台,建立“孵化器+创业辅导+创投资金”的立体孵化模式,同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打造一条“创业平台——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可持续发展的成长路线图。 1、园区提供统一商务装修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企业小成本即可入驻,无需增加过多投资,可将有限资金用于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生存能力。 2、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课程、项目策划推广、政策法规咨询、企业人才招聘、后期跟踪支持等各项创业辅导服务,提高小微企业创业成功率。 3、利用孵化平台,提供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为各类小微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行政服务平台 完善企业行政服务平台,提高园区对创意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 1、行政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产业政策扶持申报、工商行政审批、园区融资政策、企业综合行政办理等各类行政服务。 2、政策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诸如知识产权保护、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评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各类政策服

务。 3、产业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企业网络推荐、园区企业呼叫、园区服务外包咨询、园区产业信息发布等各类产业服务。 (三)创意产业聚集 园区初步定位于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产业三大产业功能区: 1、文化产业区:力争推动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起飞,打造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园区,并聚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通过整合产业链,搭建文化创意与交易平台,大力引进工艺、广告、出版、设计品牌时尚、建筑设计等各类企业,形成一定的创意设计产业的集聚效应。 (1)工艺类:从事工艺设计、工艺创作、工艺品展售、工艺品鉴定等各类企业。 (2)广告类:从事各种媒体宣传物的设计、制作等,独立经营分送广告和招揽广告的各类广告公司。 (3)出版类:从事新闻杂志、书籍、唱片、录音带等具有著作权商品发行的行业的各类报社、杂志社、音像出版社等。 (4)企划设计类:从事产品设计企划、产品设计、机构设计、原型与模型制作、流行设计、商标设计、视觉设计、包装设计、网页多媒体设计、设计咨询顾问的各类设计公司。 (5)品牌时尚类:从事以设计师为品牌的服饰设计、顾问、制造与流通的企业。

雄安新区新规划

雄安新区新规划 白洋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2日,白洋淀站发送旅客 770多人,比去年同期的412人实现近九成的增长;4月3日,白洋 淀站发送旅客1100人,也较去年同期的620多人有大幅增长。 白沟站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今年4月2日,白沟站发送旅客722人,比去年同期的521人增长38.6%;4月3日,白沟站发送旅客 920人,同样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 澎湃新闻采访发现,雄安新区的建设势必会带动当地人口流动的大幅增加,在现有津保铁路的基础上,将于2020年通车的固保城际 铁路计划对接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直达北京新机场,有望成为雄 安新区对外交流的一个快捷通道。 津保铁路 2015年12月28日,由天津西站至保定东站的津保铁路正式开通,不仅将津秦、京津城际等高速铁路相连,还实现了与京九、京 沪等既有铁路线路的贯通,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快速铁路运输大通道。 津保铁路从提出设想到开通运行,历经了一百多年。 《河北日报》报道显示,津保铁路酝酿于晚清时期。李鸿章在天津主持“洋务运动”时,英国人曾拟修筑天津至保定铁路,但最终 未果。1900年后,袁世凯再次提出修筑津保铁路,也因条件不具备 而搁置。 新中国成立后,京九铁路专家组曾受当时的国家计委之托,对保霸铁路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估后指出,建设保霸铁路对接现 正双轨运行的津霸铁路,比绕行京浦线短110公里,比绕行石德线 短90公里,比绕行京九线短70公里,是破解华北、西北、东北铁 路瓶颈的理想“捷径”。

上世纪90年代初,保霸铁路规划审批进入加速期。1993年,河 北省政府向铁道部递交《关于请审批保霸铁路项目可行性报告》。1997年,北京铁路局向铁道部呈报《关于合资建设保霸铁路的请示》。1998年,铁道部向国家计委报送《新建保霸铁路的意见》。1998年,国家计委批准保霸铁路正式立项。 在又经历了多年波折后,2010年,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津保铁路正式开工,酝酿了百余年的津保铁路,终于开始建设,建 设标准为时速250公里,至2015年底建成通车。 日前,津保铁路多个站点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津保铁路开通后,天津西到保定东实现55分钟通达,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需要绕 行北京。对于首都北京,津保铁路具有分流作用,是一条为首都交 通减负的主要铁路线。 据新华社2017年2月报道,开通初期,津保铁路还增加了天津西、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始发去往郑州、武汉、太原、沈阳等方 向15对长途高铁列车,开通首月日均发送旅客即达1.4万人次。2016年9月,又增加2对西安方向高铁列车。 官方通报称,自开通至今年2月12日,津保铁路已运送旅客 815万人次,这意味着从天津西至保定东间全长仅有150公里的津 保铁路,让815万人次不用再绕道北京换乘,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效 应进一步显现。 站名与地名 位于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内的两座高铁站随着津保铁路通车同期投入使用。 澎湃新闻注意到,有意思的是,位于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内的白沟站、白洋淀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站名并不与所在地的地名统一,而是采用相邻地的名称命名。 固保城铁将在雄安新区境内新设容城、白洋淀城际等多个站点。澎湃新闻记者张家然图

都市工业园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都市工业园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及区位分析 南岸区是重庆市主城核心区,位于重庆长江南岸,与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隔江相望,东部、南部与巴南区接壤,依山傍水,仰拥“山城花冠”南山,俯临长江嘉陵两江,山水园林特色显著,风景秀丽优美宜人,辖区西部、北部长江环绕,全区面积265平方公里。 茶园新城区位于重庆市主城东部,隶属于重庆南岸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是重庆市新世纪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茶园新城区处于重庆市的一环高速与二环高速之间,紧西临西南出海大通道——渝湛高速公路;北依长江黄金水道,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是重庆通江达海的门户。新城区通过已建和待建的真武山、南山、慈母山隧道与主城中心区相连,内部“三纵三横”的道路骨架通过重庆一环、二环高速公路与成渝、沪渝、兰渝、渝湛、渝遂(宁)、渝湘等多条高速公路干线联接,距重庆火车站12公里、朝天门码头13公里、集装箱码头15公里、江北国际机场32公里,其车程均在25分钟之内,区位交通优势非常显著。 茶园服装工业园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城区内,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4.72公顷。园区西侧的通江大道是新城区南北向的中心主干道,出行交通便捷。区内地形较为平坦,规划范围内现多为未建设用地,这些都为未来该区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空间基础。拟建设的茶园服装工业园将包括各类服装厂房,宿舍生活设施,及其它各种科研,研发配套设施等,将建设成为一个“高效,便捷,优美,生态”的花园式科技型现代化的服装工业园区。

二设计理念 本规划设计以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园为理念。追求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 规划设计应该有助于促进本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本规划设计将围绕三个关键词:“自然环境”, “人造环境”和“人”,以达到这三者高度融合,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原则 ·融合园区内各功能,支持多样化的功能使用和活动 为园区内工作的不同使用者,在不同时间,提供多种复合使用功能及活动,使园区成为一个集工作,生活,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这有助于园区活力的保持和发扬,并由此获得长期的开发成功. ·尊重自然环境的营造 在园区规划中强化绿色生态环境的营造,以各种措施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使园区不但成为一个高效便捷的工作生产场所,又是一个优美生态的休闲之地。 ·创造园区个性和空间场所感。 园区个性和空间场所感的获得和确立不仅通过实体建筑的立面风格及形态组合,还更多地来源于园区室外公共空间特性的保持和发扬。 四规划结构

划重点!雄安新区交通这么建!

2018-04-23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交通新闻”迅速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随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本纲要是指导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展望本世纪中叶发展远景。纲要究竟有哪些内容和交通有关囊,快来看看吧。 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要求,加快建立连接雄安新区与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新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完善雄安新区与外部连通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坚持公交优先,综合布局各类城市交通设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顺畅换乘和无缝衔接,打造便捷、安全、绿色、智能交通体系。 完善高速公路网。构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四纵”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含新机场北线高速支线)、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加强新区与天津港、黄骅港交通联系,畅通新区出海通道。 构建功能完备的新区骨干道路网。外迁荣乌高速新区段,改造原线位为城市快速路,形成起步区与雄县、昝岗组团及保定市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外迁G230、G336、G106等公路,形成新区公路外环,分流过境交通。构建以起步区和雄县、昝岗组团为主体,外围组团和特色小城镇全覆盖、网络化布局的骨干道路网络,建设舒适宜人的环淀景观道路。 构建快速公交专用通道。因地制宜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快速高效的公共交通专用通道,兼顾物流配送;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和装备,提高公交系统效率,增强安全、便捷和舒适度,实现高品质、智能化的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服务。 科学规划路网密度。起步区外围布局交通性干道,内部按城市街道理念设计,提高路网密度,起步区路网密度达到10-15公里/平方公里,合理设计道路宽度。 构建内外衔接的绿道网络。布局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网络,由城市绿道串联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城市绿道体系。营造独立舒适的绿道环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1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序 ,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县,坐落在山东西南部,古称“邹鲁圣地”XX地”之美誉,今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县人文、自然景观和谐融洽,山水、城市相融一体,独具特色,成为迅速崛起的鲁XX 西南经济、文化重镇。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这里人杰XX 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凿壁儒学亚圣孟子,有被传为世代佳话、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悠久留下了大量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XX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饱经岁月沧桑还依然展(孟庙、孟府、孟林)古迹旧址,在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

观的示着往昔风采的“三孟”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景观,堪称 研究中国与交相辉映下,形成了XX 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文化旅游 胜地。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四基山地理环境幽美13XX东北,坐落于孟林又称“亚 圣林”“南面凫峰,北拱岱岳,层峦叠嶂,环拱交错。远接洙泗之水,近连岗峰 之脉,静谧:。孟林作为孟子及其后裔之林地,已一片苍松翠柏,遮天蔽日,芳 草如茵,肃穆幽深”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此为基,建设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 孟子文A发展成为国家四,不仅能弘扬孟子精神、宣传儒学文化,更化产业园区, 打造“中华孟子文化第一村”走向文化繁荣之路。将带动大束镇当地经济文化 建设与发展,带动XX 2 文化产业园区概念性规划方案 目录 序 ........................................................ .. 2 第一章项目基本概 况 (6) 第一节项目环境分析 .................................................. 6 一、政治环境 (6) 二、社会环境 (6) 三、经济环境 (8) 四、文化环境 (9) 五、交通环境 (10) 六、自然环境 (12) 第二节同类文化园区成果借鉴 ......................................... 12 一、孔子文化产业园区: (13) 二、西安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16) 第三节小结 ......................................................... 19 第二章项目中期建设 ........................................ 20 第一节项目发展指南与原则 .......................................... 20 一项目发展指南 (20)

酒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性设计方案

酒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性设计方案

纲要 项目概况案例鉴析壹、 贰、 规划理念白酒主题产品概念规划发展运营策略创意产品开发项目报价叁、 肆、 伍、 陆、 柒、中国酒文化体验中心酒道主题餐厅酒文化创意景观

城市区位:《诗经》开篇诗作《关雎》中唱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的雎鸠是一种水鸟,也叫鸠兹鸟。芜湖古称鸠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2500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 年,因多湖泊、芜藻而名芜湖。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省的经济,文化,交通,政治次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现下属四县无为、芜湖、繁昌、南陵;四区镜湖、弋江、鸠江、三山。芜湖市域面积3317平方公里,人口230万。处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交界处,与周边各大城市联动密切,距离各大城市车程均不超过2小时。 1.5小时都市圈 芜湖在安徽的位置芜湖、南京、合肥1.5小时都市圈

镜湖区在芜湖的位置项目所在区域: 该项目位于芜湖中心城区——镜湖区, 镜湖区是芜湖服务业的核心区。交通便捷, 商业发达,科教文化资源富集,生活、娱 乐、休闲设施配套完善,是全市经济、文 化、信息、金融中心和中央商务区。西临 滨江公园,东距芜湖最繁华的的商业 街——中山路商业步行街,拥有丰富的 生态、历史人文和商业中心资源。 项目在芜湖的位置

城市区域未来规划: 经济开发区位于芜湖城市东部和北部,现规划面积122 平方公里。 是目前我国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 内设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 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 未来五年的规划,是将芜湖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 响的现代化大城市;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亿元,工业 销售收入2800亿元,财政收入1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40亿元。 项目紧邻北部经济开发区及西部产业扩展区,处于城市核心区与开 发区的中心枢纽位置,是市政府规划的重点项目,着力将该区域打 造成为城市旅游、文化、休闲、消费中心。 芜湖市总体规划图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概念性规划和总规,控规和详规等有何区别 1、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概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组织编制机关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编制单位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以下统称控制性详细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单位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编制要求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历史文化遗产、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权属等因素,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妥善处理近期和长远、局部和整体、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2、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经批准的城市、镇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基本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 (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 (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

产业园区规划与发展

产业园区规划与发展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产业园区规划概述 目录 一、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二、产业园区规划服务内容 三、产业园区规划基本框架 四、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 五、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法和新的规划理念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孵化器、加速器等以及近期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长期以来,我们围绕园区的发展与运营等问题,帮助地方政府或地产商在园区产业发展问题上明确方向与重点。 产业园区可以说是某产业的聚集区或是技术的产业化项目,简而言之,孵化平台,是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集中区域。“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大多数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后,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创意产业已不仅是一个发展的理

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实。只有促进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通过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进行深度开发,才能充分获取创意产业的效益。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这种相互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而目前以行政区域划分或行业分割方式构建的创意产业园区,毕竟会受到传统利益格局和资源配置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要素组合和产业的深化。 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的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中研普华通过整合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要素,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的理论、客观的实践和详实的数据,对产业项目作宏观的、方向性的计划、筹划和谋划。 一、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如何从产业链的角度对现有的区域产业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寻找缺失环节和关键环节; 如何结合区域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布局,选择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产业园区的概念word版本

产业园区的概念 概念 产业园区这一现象最早于19世纪末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在工业化国家出现。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产业园区主要有英国的Manchester工业中心和美国的Stanford工业园。 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作出这样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 功能 1. 资源集聚功能 2. 企业孵化功能 3. 技术渗透功能 4. 示范带动功能 5. 外围辐射功能 产业集群发展集中-集聚-集群集中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辐射接受中心-向内辐射中心-向外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