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

合集下载

制药工艺学的分类有哪些

制药工艺学的分类有哪些

制药工艺学的分类有哪些制药工艺学是研究制药过程中药物的制备、纯化、分离和包装等工艺的学科。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制药工艺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制药工艺学的主要分类:根据制药工艺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步骤,可以将制药工艺学分为前处理、制剂工艺和包装工艺三个主要方面。

- 前处理:前处理是制药工艺学中的首个环节,主要包括原药料收集、质量控制、预处理和制剂配方的制定等过程。

前处理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和预处理原料,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为后续的制剂工艺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

- 制剂工艺:制剂工艺是将药物原料转化为最终用于临床诊疗或患者治疗的药剂的过程。

制剂工艺包括各种物质的混合、溶解、分散、乳化、浸渍、包衣和加压等操作。

制剂工艺的目标是制备出稳定、有效、高生物利用度和可控释放的药物制剂。

- 包装工艺:包装工艺是指将制剂装入药品容器中,并通过防潮、防氧化、防光和防辐射等手段,保护制剂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包装工艺的目标是保障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为便携性、易使用性和长期保存提供条件。

2. 制药工艺学的其他分类: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求,制药工艺学还可以按照其他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包括:- 工艺流程分类:根据制药工艺中所涉及的物料流动和工作流程的不同,可将制药工艺学分为批次生产工艺、连续生产工艺和混合生产工艺等。

- 制剂类型分类:根据药剂的剂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将制药工艺学分为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生物制剂和新型制剂等。

- 工艺标准分类:根据制药工艺所遵循的标准和规范的不同,可以将制药工艺学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等。

- 物性分类:根据药物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制药工艺学分为有机制药工艺、无机制药工艺、生物制药工艺和天然药物制剂工艺等。

- 境内外分类:根据制药过程所处的国际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制药工艺学分为境内制药工艺和境外制药工艺等。

以上是制药工艺学的几个主要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相互交叉和重叠,并且会随着科学技术和药物研发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

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一、制药工艺学是指将原料药或中间体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药物配方、药物制备、包装和检验等技术过程,加工成符合药品注册批准文书要求的成品药的学科。

制药工艺学对药物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法,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药品。

二、药物生产的工艺流程1.原料药的生产原料药生产是整个制药生产的基础,原料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品药的质量。

原料药的生产包括原料药的合成、提纯、结晶、干燥等环节。

在原料药生产中,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过程的监控以及产品的提纯和析出等关键环节。

2.中间体的生产中间体在药物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原料药合成的核心环节。

中间体的生产工艺需要对合成路线、反应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并且要注意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等方面。

3.成品药的制备成品药的制备是制药工艺学的最终环节,包括配方确定、制剂工艺的开发、生产工艺的设计、生产设备的选择等。

在成品药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问题。

三、药物生产中的质量控制1.原料药、中间体和成品药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制药工艺学的核心内容,包括对原料药、中间体和成品药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需要对原辅料的质量、反应过程的控制、产品的纯度、含量、溶解度、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检验。

2.环境条件的质量控制药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对药物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湿度、温度等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

3.生产设备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对药物的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质量稳定。

1.危险性品的防护在药物生产中会接触到一些危险性品,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生产人员的安全。

2.工艺操作的安全控制药物生产工艺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操作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3.废物处理的安全控制废物处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对废物处理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安全处理废物。

制药工艺学

制药工艺学
临界溶氧浓度:30%。
适宜的搅拌速度:保证气液混合,提高溶氧
调整搅拌转速:各阶段的生长和耗氧量不同。
(6)消沫
天然油脂:玉米油;
化学消沫剂:泡敌。
策略:少量多次。
注意:不适在前期多加入,影响呼吸代谢
分离提纯
青霉素不稳定,遇酸、碱、热分解失活
水溶液中不稳定,非极性溶剂中稳定
易溶于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很小
生物合成
1.前体合成
2.结构修饰
3.不同组分的装配
青霉素
前体及三肽的合成
前体:L-缬氨酸 半胱氨酸 α-氨基己二酸
1.三肽的合成:L-α-氨基己二酸首先与半胱氨酸缩合形成二肽,然后L-缬氨酸的氨基与半胱氨酸的羧基缩合形成三肽。
2.β-内酰胺环、噻唑环的形成 在环化酶催化下,三肽中的酰胺N原子与S原子相邻的C原子连接进行环化,形成β-内酰胺环。
1 发酵液处理 计算好发酵液实际过程后,加0.1%-0.2%的甲醛溶液,起杀菌和菌体蛋白凝集变性的作用。接着加4%-6%的ZnSO4,去除酸性蛋白并起助滤作用。用15%-20%的碱液调pH至8.2-8.8之间,稳定红霉素,最后过滤。
2 滤液处理 先计算好醋酸丁酯的加入量,用碱液调pH至10-10.5,边加边搅拌,再加适量的消泡剂,保温30-32℃左右。
毒性:抑制细胞生长和青霉素合成。
策略:低浓度流加
控制:保持供应速率略大于生物合成需要。
提高产量的其他物质流加
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单月桂酸酯、三油酸酯;
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乙二胺、聚乙烯吡咯烷醇;
其他:剪切保护剂;分散剂

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制药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制药工艺学的概念制药工艺学是指将药物原料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处理,制备成满足药用要求的药品的过程。

它是现代药物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药品生产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之一。

二、制药工艺学的主要内容1. 药物原料的提取和精制药物原料一般来自于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通过提取和精制,将其纯化为固体、液体或气体的药物原料。

2. 药物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出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药物。

包括有机合成、无机合成、生物合成等方法。

3. 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将药物原料或合成的药品与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要求,制成适合于人或动物用药的物理状态和剂型。

4. 药品包装包装是药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保护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以方便药品的使用和储存,因此包装工艺也是制药工艺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5. 药品质量控制药品质量控制是制药工艺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药品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检验、稳定性试验等。

6. 药品生产设备药品生产设备是实施药品生产工艺的主要条件之一,包括反应釜、干燥设备、填充设备、包装设备等。

7. 药品生产管理药品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监控、品质管理、安全管理等,它是保障药品生产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三、制药工艺学的基本原理1. 质量原理质量是药品的生命,制药工艺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以质量为中心,保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安全原理制药工艺学中的生产设备、工艺和工作人员都要遵循安全原则,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3. 经济原理制药工艺学中要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药品的合理价格。

4. 环保原理制药工艺学中的生产过程要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制药工艺学的发展方向1. 绿色制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制药正逐渐成为制药工艺学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绿色工艺和绿色原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制药智能制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药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制药工艺学

制药工艺学

《制药工艺学》是200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沛。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化学制药工艺学二、中药制药工艺学三、生物技术制药第二节现代制药工业的特点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二、分工细致明确、质量标准规范三、生产过程复杂、品种繁多四、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五、高投入、高产出第三节我国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方向一、化学制剂工业的发展方向二、药品剂型的创新改革三、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第四节GMP的基本知识一、实施GMP的意义和目的二、GMP的范围与分类三、GMP的核心内容第五节现代制药工业中制药工程技术的作用第六节现代制药工业中的药剂学发展及相关技术第一篇化学制药工艺第二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药物工艺路线设计一、类型反应法二、分子对称法三、倒推法(追溯求源法)四、模拟类推法第三节立体化学控制与不对称合成一、光学异构体的拆分一、基本概念二、废气的处理方法第五节废渣的处理一、基本概念二、回收和综合利用三、废渣的处理第七章典型药物生产工艺原理第一节贝诺酯一、概述二、阿司匹林生产工艺三、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四、贝诺酯生产工艺第二节头孢氨苄的生产工艺原理一、概述二、合成路线及选择三、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四、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的途径第三节诺氟沙星的生产工艺原理一、概述二、合成路线及选择三、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的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四、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的途径第四节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一、概述二、合成路线及其选择三、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四、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第五节奥美拉唑的生产工艺原理……第二篇中药制药工艺第三篇生物技术制药相关知识点1、研究对象:药物生产过程共性规律及其应用,包括制备原理+工艺路线+质量控制2、重要性:“安全、有效、均匀、可控”的保证;药物产业化的桥梁与瓶颈;贯穿整个药物研发过程(选择题)3、研究程序(1)实验室(小试)工艺(2)中试放大工艺(3)工业化生产4、现代制药工业的特点:(1)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2)分工细致明确、质量标准规范;(3)生产过程复杂、品种繁多;(4)生产过程的连续性;(5)高投入、高产出5、我国现代制药工业发展方向:现状(1)化学原料药生产及出口量大。

制药工艺学第一章

制药工艺学第一章
制药工艺学任务
制药工艺学的任务是研究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优化生产 工艺,提高药物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药物研发、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制药工艺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制药工艺学起源于古代医药实践,随着化学、生物学、工程 学等学科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现代制药工 艺学经历了从经验到科学、从手工到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制药工艺学第一章
目录
• 绪论 • 药物合成路线设计与优化 • 化学反应原理及其在制药工艺中应用 • 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 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 现代制药工艺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绪论
制药工艺学定义与任务
制药工艺学定义
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物制造过程及其相关技术的科学,涉及药物原料的提取、 合成、纯化、制剂、质量控制等方面。
原料药的定义与分类
原料药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包 括化学合成原料药、天然药物原料药等。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原料药的生产通常包括原料准备、化学反应、 分离纯化、干燥、包装等步骤。
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操作单元
包括反应釜、分离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等。
原料药生产关键质量控制点识别与监控
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定义
可行性原则
合成路线应符合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 条件,确保反应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选择性原则
针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选择 合适的反应类型和条件,提高目标产 物的选择性和纯度。
经济性原则
考虑原料、试剂、溶剂等的成本和来 源,选择经济合理的合成路线。
药物合成路线优化方法与技术
反应条件优化
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压力、时间、浓度等条 件,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制药工艺学第一章资料讲解

制药工艺学第一章资料讲解

一、制药工艺学概述
• 广义的生物药物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 物体中制取的以及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各种天 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 类似物。由于抗生素发展迅速,已成为制药工业的 独立门类,所以生物药物主要包括除抗生素以外的 天然生化药物、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药物。
海洋生物药物
一、制药工艺学概述
中药现代饮片的含义是指凡在中医理论指 导下,符合中医处方入药要求,将药材经 过炮制(主要是切制)提取出的含有效成分的 浸膏、有效部位或单体。中药饮片的现代 化是中药制剂发展的方向。药材与饮片的 种类和规格繁多,质地及性质差别很大, 故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复杂,标准化存在 相当的难度。
镇定,止痛、镇静、凝血、血压、平滑肌等
人胰岛素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 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 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 酸,共26种51个氨基酸组成。 其中A7(Cys)-B7(Cys)、 A20(Cys)-B19(Cys)四个半
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 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 来。此外A链中A6(Cys)与 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 硫键
一、制药工艺学概述
植物药材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不同 药用部位;动物药料有皮、骨、角、甲、心 、脑、肺、肝甚至“全体”;矿物药料有矿 种、晶格等区别。
• 再加工炮制包括挑捡、浸泡、切制、蒸、炒 、炙、煅等工艺步骤,将药材制成适于入药( 主要为汤剂)的“饮片”。加工炮制的目的是 保留或增强“药性”、除掉或减弱非“药性 ”成分。
富含足量不饱和脂肪酸,以DHA-EPA、DPA、角鲨稀,经现代高 科技工艺加工而成的营养食品。
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

《制药工艺学》课件

《制药工艺学》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制药工艺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涉及 多种学科领域,如化学、生物学、药剂学等,同时也需要遵 守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制药工艺学的应用领域
药品研发
制药工艺学在药品研发阶段发挥 着重要作用,涉及新药的发现、 筛选、合成、制剂等方面的研究

药品生产
制药工艺学是药品生产的核心技术 ,涉及原料药的生产、药物制剂的 制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
04
制药工艺学中的安全与环保
制药工业的安全管理
制药工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 护员工健康和环境。
制药工业安全培训
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技能,确保员工能够遵守安全规定。
制药工业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规章制 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这些设备包括反应器、混合器、分离器、干燥器等,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 操作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设备的原理、操作和维护对于保证制药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至 关重要。
制剂生产设备
制剂生产设备是用于将原料药 转化为药物制剂的设备,如片 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这些设备包括压片机、混合机 、包衣机、灌装机等,每种设 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操作要 求。
《制药工艺学》ppt课件
• 制药工艺学概述 • 制药工艺流程 • 制药设备与技术 • 制药工艺学中的安全与环保 • 药品研发与注册 • 案例分析
01
制药工艺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造过程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药 物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制剂、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论 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分类(从反应机理)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零级反应 可逆反应 平行反应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单分子反应(一级反应):只有一个分子 参与反应。
-dc/dt=kc
如:热分解反应、异构化反应和分子重排 反应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双分子反应(二级反应):两分子碰撞时 相互作用发生的反应。
合成工艺
溶剂
1. 反应时的溶剂和溶剂化效应 2. 重结晶时溶剂的选择 3. 溶剂的极性和分类
合成工艺
溶剂
1.1 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2 溶剂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1.3 溶剂对产品构型的影响 1.4 溶剂对互变异构体平衡的影响 BACK
合成工艺
溶剂
2.1 重结晶的目的
除去由原辅材料和副反应带来的杂质, 达到精制和提纯的目的。
合成工艺
溶剂
分类
1)质子性溶剂:含有易取代氢原子 与含阴离子的反应物发生氢键结合; 与阳离子的孤电子对配价; 与中性分子中的氧原子或氮原子形成氢键; 由于偶极矩作用产生溶剂化作用 2)非质子性溶剂:不含有易取代氢原子
主要依靠偶极矩或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而产生溶 剂化作用。
合成工艺
非质子性溶剂分类: 极性:介电常数15以上; 非极性:介电常数15以下
2)少数影响复杂,可分为:
速度与温度呈指数关系;
属于爆炸极限的化学反应;
酶反应和催化反应;
反常
合成工艺
温度和压力
Arrhenius公式: lnk=-E/(RT)+lnA
温度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k =-△H/(2.303RT)+C
BACK
合成工艺
催化剂
3.5.1 催化剂
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 反应速度,而其本身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 并无变化。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3.2 反应物的浓度和配料比
1. 定义 2. 分类 3. 配料比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 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 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BACK
Al2O3
CH2=CH2
Cu
CH3CHO
H2SO4
C2H5OC2H5
ZnO, Cr2O3 CH2=CH CH=CH2
合成工艺
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又叫催化能力,反映催化剂转化反应物能 力的大小;
指工业上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或单位表 面积)的催化剂在特定条件下所得产品量 (又叫催化剂的负荷)。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平行反应(竞争性反应):一反应物系统 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特点:单纯增加反应物浓度不但加快主反 应速度同时也加快副反应速度。
主反应:一反应物系统同时进行几种不同 的化学反应,生产上所需要的反应。BACK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如何选用配料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增加反应的浓度
1.1 可逆反应: 增加反应物;
溶剂
BACK
合成工艺
常用介质的温度范围: 冰/水 0℃; 冰/盐 -10~-5 ℃ 干冰/丙酮 -60 ~ -50 ℃ 液氮-196 ~ -190 ℃ 蒸汽浴100 ℃ 油浴~ 300 ℃
溶剂
合成工艺
温度和压力
3.4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多数符合Van’t Hoff 规则;
1.2 不可逆反应: 可根据经济效益进行增 减;
1.3 主副反应: 增加主反应的用量,抑制 副反应;
2. 可减少反应物用量,控制反应的进行
(副反应)。
BACK
合成工艺
溶剂
3.3 溶剂的作用
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 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必须是不活 泼。
合成工艺
溶剂
2.2 溶剂的性质
相似相溶
合成工艺
溶剂
2.3 理想溶剂的选择
1)对杂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2)对结晶的药物具有所期望的溶解性;
室温下微溶、接近溶剂沸点时易溶; 3)结晶的状态和大小。
合成工艺
溶剂
2.4 生产上溶剂的选择
1)筛选法:少量结晶+多种溶剂
2)按药典测溶解度。
BACK
2)催化剂具有特殊的选择性
不同的催化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
应;例:
对同样的反应物系统,应用不同催化
剂,获得不同产物。例:
BACK
合成工艺
催化剂
铂、钯、镍适用于加氢反应;
V2O5、MnO2、MoO2适用于氧化反应;
Al2O3 、硅胶适用于脱水反应。 BACK
合成工艺
催化剂
BACK
C2H5OH
-dc/dt=kCACB 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零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而仅受其它因素影响的反应。
-dc/dt=k
如:光化学反应、表面催化反应、电解反 应
合成工艺
浓度和配料比
可逆反应:两个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
特点:正反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逆反 应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直到两个反应速 度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随时间 而发生变化。

合成工艺
催化剂
SO2 + O2
+
V2O5
SO3
合成工艺
催化剂
NO SO2 + O2
NO + O2
SO2 + NO2
SO3 NO2 SO3 + NO
合成工艺
催化剂
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度,同时提高反应的 选择性,(降低副反应速度,减少副产物的 生成,)但不改变化学平衡,可缩短到达平 衡的时间。
制药工艺学
合成工艺
3.1 概述 3.2 反应物的浓度和配料比 3.3 溶剂的选择和溶剂化效应 3.4 反应温度和压力 3.5 催化剂 3.6 药品质量监控和工艺研究中的过
渡试验
合成工艺
概述
3.1 概述
现代有机合成反应特点: 1)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能在中性、常温和
常压下进行; 2)高选择性(立体、对映体); 3)需要少量催化剂(1%); 4)无“三废”或少“三废”。BACK
合成工艺
催化剂作用
催化剂
催化作用:对反应施加的作用。
是催化剂活性中心对反应分子的激发与活化,使 反应分子以很高的反应性能进行反应。
合成工艺
催化剂作用分类
催化剂
正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度; 负催化作用:减慢反应速度。
合成工艺
催化剂
催化剂作用机理
1)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 平衡时间(对正、逆反应均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