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2)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cc’ dd’ A A’ B B’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会有4条染色单体。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单体 = 4个DNA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常交换部分片段。
染色体变化曲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4N
2N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三)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即在间期染色体先复 制,在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 分体,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 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一次分裂结束 后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
2. 人的卵细胞有23条染色体,其初级卵母细胞 中的染色单体数和四分体数分别为( A.23和23 C.46和46 B.46和23 D.92和23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C ) A、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 C、第二次细胞分裂 D、四分体时期
4、减数分裂中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 B )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有 丝 分 裂 细 胞 分 化
体细胞
精子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卵原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DNA
染色体 DNA 染色体 量的变化 2N
细胞一分为二 (末期Ⅰ、Ⅱ结束)
DNA数目
染色体数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间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2N
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与染色体的 数目变化集中到同一个坐标系中:
2N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有丝分 裂后期染色体数是( 4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数是( 2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 体数是( 24 )。
1
2
3
4 5
6
细胞图形检索表
没有同源 染色体 前期 有同源 染色体 没有同源 染色体 中期 有同源 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有联会,出现四分体 减Ⅱ前期
减Ⅰ前期
无联会,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前期 减Ⅱ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Ⅰ中期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
没有同源 染色体
后期 有同源 染色体
减Ⅱ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开, 着丝点不分裂 着丝点一分为二 减Ⅰ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24 条
2N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精子的形成
精子形成的场所:
睾丸
内有大量的精原细胞 (原始的生殖细胞)
第一次分裂(减半)
精原细胞
母细胞
精子细胞 变形 精子细胞 变形
精子细胞 变形
精子 精子
精子 精子
2N
2N
精子细胞 变形
N
N
第二次分裂 (等数)
N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两次细胞分裂形成了四个 精子,每个精子细胞中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判断以下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 名词解释

减数分裂名词解释减数分裂,又称减数分裂孢子形成,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过程。
它是有性生殖的关键步骤之一,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其减数分裂的细节和具体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减数分裂的含义和相关概念。
一、基础知识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中生殖细胞分裂的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生物分别由来自父母双方的两个性细胞(精子和卵子)进行结合,产生新生命。
减数分裂是最初的步骤,它的目的是将一个生殖细胞分裂成四个能够互相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细胞。
二、具体过程减数分裂主要由两个步骤组成:第一次减数分离和第二次减数分离。
第一次减数分离之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这些染色体包含了来自母体和父体的基因。
第二次减数分离会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四个单倍体细胞分别再次分裂,得到总计八个单倍体细胞,它们将分别组合成中间过渡态称为生殖细胞。
三、生物分类减数分裂的具体表现方式因生物而异,并且存在许多变化。
对于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动物等,都有不同形式的减数分裂。
例如,动物的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等分裂,生殖细胞的染色体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集合,每个单倍体细胞得到一半。
第二种是不等分裂,每个细胞获得不同数量的染色体,其中一个细胞包含多于另一个的染色体集合。
四、减数分裂的作用减数分裂的作用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多样性,保证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流与交换。
每个生物都拥有独特的染色体和DNA组合,这极大地增加了物种的适应性和免疫性,使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总之,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产生多样性基因组合,使得生物种群得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存活。
对于我们了解有性生殖和基因流的过程极其重要,同时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物学的复杂性。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课件 苏教版必修2

④右图是观察到的同源 染色体(A1 和A2)的配对 情况。若A1正常,A2发 生的改变可能是 ________。
解析:对于减数分裂观察实验临时装片的制作, 要学会把有丝分裂实验观察时临时装片制作的方 法和原理,迁移到减数 分裂观察实验中来,即有丝分裂实验中的系列步 骤要熟知,取材——解离——漂洗——染色—— 制片——观察,然后将知识迁移到减数分裂实验 观察中,并理解各步骤的目的。实验要对生物材 料和染色剂作出科学的选择,实验采用小鼠的睾 丸作为实验材料,而不能采用肝脏作为实验材料 这一个重要的关于材料的选择,因为肝脏细胞不 进行减数分裂,染色剂选择用醋酸洋红,这一点 与有丝分裂实验相同。
4.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无同源染色体,而 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其染色体行为的
变化二者是相同的。
例1 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的部分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 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 数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 体,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 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 (4)在上述分裂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 ________。
【拓展深化】 ①受精卵是新个体的第1个细胞,是个体发育的起 点。 ②精子、卵细胞是亲子代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 它们将亲代的DNA传递给子代。 ③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等,且一 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则几乎都 来自卵细胞,即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 母方,而且在卵细胞形成时的分配是随机的,不 均等的。它们决定了细胞质遗传的两大特点:母 系遗传;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减数分裂

过称 程及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相分 同裂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方
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
式 外
均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与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精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子
末期:细胞不均等分裂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
1. 概念: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
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明确几个重要概念: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对)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和Y)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曲线的判断
Ⅰ:减Ⅱ后期,体细胞 Ⅱ:减Ⅰ前期、中期、后期
有丝前期、中期 Ⅲ:减Ⅱ前期、中期 Ⅳ:减Ⅱ末期、生殖细胞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减Ⅰ和减Ⅱ各个时期细胞中 的染色体、DNA、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的数目。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候?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什么时候?
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后期)
3.在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什么时候?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变化? 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
就是在那受精卵 你们相见 你们来自不同的配子 却在同一细胞相伴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关知识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aba b 分裂期b a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图为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图为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三、1:染色体复制(染色数目未增加,DNA加图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仍然是4条,DNA却变成了8个)2、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前期特点:核膜核仁消失,出现了纺锤体和染色体(膜仁消失显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特点: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出现四分体,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内。
有丝分裂前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3、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特点: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形数清晰赤道齐)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特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特点:非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其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4、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点裂数增均两极)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特点: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其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有丝分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有丝分裂末期特点:染色体、纺锤体消失,出现核膜、核仁。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1)目的方法1.结合图2-1回答什么是细胞的减数分裂?2.结合图2-2描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有哪些结构发生了变化?3.什么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四分体?4.结合图2-2进一步讨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各有什么变化?5.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
6.观察种子植物花药中的减数分裂。
疑难解析1.减数分裂中最主要的物质变化是什么?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包括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位置等。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相同之处:染色体复制以及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不同之处: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是减数分裂所特有的。
注意比较各个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裂后期图看一极染色体数目),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3.联会和四分体:联会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是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上出现四个染色单体的现象。
实际上联会一开始就存在四个染色单体,因为染色体已经复制过,只不过此时染色体呈细长的染色质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而已。
所以说,四分体是联会的一个特殊时期。
4.如何理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意思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同源染色体肯定不会存在于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中,次级性母细胞中的各条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意思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谁和谁结合在一起是随机的,不固定的。
基础评价1.下面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一次,分裂一次B.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两次,分裂两次C.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一次,分裂两次D.减数分裂是细胞复制两次,分裂一次2.在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中为同源染色体的是()A.a与b和a与cB.b与c和b与dC.a与c和a与dD.a与d和b与c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有丝分裂B.减数第一次分裂C.四分体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发生了 ( )A.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着丝点也随着分裂C.着丝点的分裂引起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着丝点的分裂引起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5.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细胞质分离⑤联会⑥染色体复制⑦染色单体分离。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含答案)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一、单选题1.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2.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
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C.e点等位基因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3.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
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C.细胞甲不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4.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之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5.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A.①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③6.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这些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A.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B.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C.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D.增加后代变异性7.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出现四分体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DNA分子的复制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10.将从成年雄性小白鼠体内切取的某种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离散成单个细胞后,放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细胞内DNA的含量,根据细胞内DNA 含量不同,将培养液中的细胞分为了四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数目相同,形态结构不同。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 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5.1 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说明 原因。
提示:两种类型。原因是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 染色体分离。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阅读教材内容,探讨下列问题: (1)试从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角度,比较精子和卵细胞 形成过程的相同点。
[答案] (1)⑫②⑤⑥⑦ ①③⑧⑩④⑨⑪ (2)2 4 (3)⑤⑥ (4)①③⑧ (5)④⑩
分裂图像的判别 (1)三看识别法
(2)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图像的判断方法
————————[课堂归纳]————————
[网络构建]
填充:①初级精母细胞 ②次级精母细胞 ③精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 ⑤次级卵母细胞 ⑥卵细胞
一、细胞分裂图像鉴别
1.常见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分裂图像(以 2N=4 为例)比较
2.鉴别图像的常用方法 (1)前期的鉴别: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2)中期的鉴别
(3) 后期的鉴别
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 DNA 含量 的变化 1.变化曲线
2.曲线分析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 DNA 分子含量的变化不是完全平行的, 因为复制后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而 DNA 分子含量已加倍。 (2)在间期 DNA 复制之前(AB 段和 ab 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粒分裂之后(FH 和 fh 段),染色体数目∶DNA 数目=1∶1。 (3)在间期完成 DNA 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 裂之前(CF 和 cf 段),染色体数目∶DNA 数目=1∶2。
[答案] C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方法 (1)看有无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等现象。配对形成四分 体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2)看有无交叉互换的发生。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为同源 染色体。 (3)看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如果不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则: ①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中,大小、形状相同的为同源染色 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不是)。 ②其他时期: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一般为同源染色体。
提示:不一定。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有丝 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联会。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阅读教材内容,探讨下列问题: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其数 目和形态结构有何变化? 提示: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一条染色体中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分裂期?减半的原因是什么?
一、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 、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细胞的减数分裂
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
4.过程
三、生殖细胞的形成 1.精子的形成 (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睾丸。 (2)形成过程及数量变化:
[例 2] 下面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 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 按 先 后 顺 序 把 有 关 有 丝 分 裂 图 像 的 号 码 排 列 起
来:
;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像的
号码排列起来:
。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细胞
核中有
个 DNA 分子。
பைடு நூலகம்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
(3)什么是姐妹染色单体?并指出图中对应的姐妹染色单 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提示:①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粒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图中 a 和 a′、b 和 b′、c 和 c′、d 和 d′。 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如图中的 a 和 b(b′)、a′和 b(b′)等。
2.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吗?举例说明。形 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举例说明
④中含 2 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⑤⑥都含 8 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移 向两极,均为有丝分裂后期;⑦中细胞的每一极都含 4 条 染色体,细胞膜正把细胞缢裂为两个,为有丝分裂末期; ⑧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⑨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变成 4 条染色体,为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⑩中无同源染色体,含 2 条已复制的 染色体,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的细胞——次级性母细 胞;⑪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得到的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⑫中染色体散乱分布,中心粒正移向两极,为有丝分裂前 期细胞。
(4)BC(bc)段表示间期 DNA(染色体)的复制,DNA 含量加倍, 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5)DE(de)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 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内 DNA 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6)ff′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 数目加倍,但是 DNA 含量不变。 (7)H(h)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由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分到了两个子细胞中。
[析]——解读信息 解读 a:图中染色体类型都是端着丝粒染色体。 解读 b、c:图中每一条染色体均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 体,且处于联会状态。
[判]——研判选项 A 项:图中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因此细胞处 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错误。 B 项:染色体数目以着丝粒数目为依据,图示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错误。 C 项:染色体 1 与染色体 2 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正确。 D 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且是随机的,因此 1 与 3 可能 出现在同一细胞中,也可能出现在不同细胞中,错误。
5.1 个四分体包含 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 6.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初级卵母细胞和 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不均等的。 7.1 个精原细胞能产生 4 个精子,而 1 个卵原细胞只能产 生 1 个卵细胞。 8.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精母细胞中有四分体( )
A.46 个
B.92 个
C.184 个
D.23 个
解析: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由题意人的体细胞 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中有四分体 23 个。 答案:D
3.(海南高考)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中都有 40 条染色体。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 是( )
2.卵细胞的形成 (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 卵巢中。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一、减数分裂过程相关概念辨析 1.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并指出图中对应的染 色体。
提示:①同源染色体: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图中的 1 和 2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 和 4 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 ②非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 的染色体。如图中的 1 和 3、1 和 4、2 和 3、2 和 4 分别是非 同源染色体。
A.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2 倍 C.染色体 1 与 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染色体 1 与 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研析] 本题以细胞分裂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获 取信息的能力及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具体解题过 程如下:
[审]——提取信息 信息 a:图中染色体均属于端着丝粒染色体。 信息 b: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 信息 c:1 与 2、3 与 4 形态、大小相同,属于同源染 色体,且两两配对。
(2)什么是联会?什么是四分体?并指出图中对应的四分体。
提示:①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 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已 形成。 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 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1 和 2 构成一个四 分体,3 和 4 构成一个四分体。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原因 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3.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在 形态、大小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形态大小 一一对应两两相同。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 态结构相同吗?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 子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知生物体的染色体数为 20 条。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减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之前,染色单体不分开,这时染色体数为 10 条,染色单体为 20 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染色体数为 20 条,无染色单体。 答案:B
知识点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或物质)的变化规律
1.一条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其着丝粒数、染色单体数
和 DNA 数依次为( )
A.2,2,4
B.1,2,2
C.1,4,4
D.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