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水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制药用水系统》课件

应用场景
清洁卫生、洗涤、消毒等方面。
注射用水及其制备方法
注射用水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制药用水,用于制药生产过程中进行洗涤、清洁和制剂生产。
特点
除菌要求高,溶解含量必须低,不能含杂质和微量 元素等成分。
制备方法
反渗透、紫外辐射、混床树脂等多种技术的综合作 用是获得注射用水的有效手段。
电极反应、氧化还原和酸碱中和水质处理 方法
装置原理
采用多段升温多级冷凝、自吸 式输液,可以大大保障纯蒸馏 水的纯度。
特点
制造工艺简单、产量稳定市场 需求量大,适合大规模生产。
用于洗涤和清理的软化水
软化水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等硬度物质去除后的水,被广泛应用于洗涤、清洁和其他卫生领域。
特点
避免了由水中金属离子在产品使用阶段催化腐蚀的 恶劣影响。
自动控制系统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建立完整的 自动化控制体系。
仪表采集系统
对流量、容量、温度、压力等参数实时在线监测, 为实时调控水管提供信息。
用于分析和测量的纯化水
纯化水是药品分析的必须有品质,仪器精度和样品的影响较大,需要采用相应的纯化水进行分析。
1 特点
精度高、不含杂质、稳定性强,适合制药工艺分析、化学分析与实验室分析。
手册管理
编制分层次详细的操作规程和 管理标准,并归档。
内部审核
定期推进内部审核工作,管理 者们进行全方位检查,找出内 部问题,并依照手册进行相应 整改。
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问题, 及时启动应急机制。
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介绍
制药用水系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保证制药用水的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
预清洗、清洗、中和、冲 洗、再生、干燥、密封、 检查保养。
制药用水系统.ppt

系统材质
以SS316L为主 其他材料符合消毒/灭菌要求 无溶出物,无脱落
连接方式
卡接
焊接
内表面抛光度
纯化水-Ra<MP 0.6um 或 0.8um
注射用水-Ra<MP 0.6um 或 EP 0.4um
纯蒸汽- Ra<MP 0.6um 或EP 0.4um
部件
5
对注射用水的要求 符合纯化水的所有要求 通过蒸馏方法制得,或用可以证明的类似或高于蒸
馏方式的纯化工艺制得 细菌内毒素<0.25EU/ml 采用适合的手段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
对纯化水的要求 原料水等同或接近饮用水标准(日本,欧盟标准) 电导率-见表(三步法不适用于欧洲药典) TOC<500ppb或氧化物测定 硝酸盐检测 重金属检测 铝含量检测(仅适用于透析) 内毒素检测<0.25IU/ml(仅适用于透析的原料用水) 细菌菌落数(指南) <100cfu/ml
7
纯化水电导要求
8
对注射用水的要求 生产方式:蒸馏法 电导率-见表(三步法不适用于欧洲药典) TOC<500ppb 内毒素<0.25IU/ml 细菌菌落数(指南) <10cfu/100ml,最小取样体积
200ml; 硝酸盐-最新检测方法 重金属-最新检测方法溶液 耳鼻药品的溶液 皮肤用药品 喷雾剂 无菌产品容器的初次淋洗 注射用非无菌原料药
12
对纯化水的要求 原料为饮用水 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
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 得 不含任何添加剂 电导率 TOC<500ppb或氧化物测 定 重金属检测 铝含量检测(仅适用于透析)
制药用水知识培训ppt课件

DQ
备用:制药用水系统确认
需要有以下文件: 设计说明 计算书 系统流程图(P&ID) 管道平面布置图 设备清单 仪表清单 …
IQ
备用:制药用水系统确认
IQ 文件确认 P&ID和布局图的检查 组件的检查 仪表和仪表校准的检查 材料和表面抛光的检查 组件结构的检查 死角的确认 焊接文件 排放能力的确认 水压测试的确认 脱脂钝化的确认 公用设施的确认 控制系统硬件组件的检查 控制系统软件配置的检查 偏差报告 …
第一级预加热器
工厂蒸汽凝液
工厂蒸汽入口
第二级预加热器
分离技术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降膜闪蒸分离
分离技术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重力180度折返
分离技术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离心旋转分离
蒸发柱结构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
胀封式列管接口
不凝性气体出口!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设备原理
不凝性气体排放
工厂蒸汽入口
残液连续排放
给水入口
工厂蒸汽出口
蒸馏水出口
冷却水
给水升压泵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纯蒸汽发生器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设备原理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不凝性气体排放
给水循环
残液排放
未蒸发水循环
循环水箱
2 OCl- + UV → O2 + 2 Cl- [260 - 320 nm]
紫外灯处理器
第一部分 纯化水制备系统
脱气膜
控制水中CO2: — 道尔顿分压定律 —水中CO2含量控制在1-3ppm
备用:制药用水系统确认
需要有以下文件: 设计说明 计算书 系统流程图(P&ID) 管道平面布置图 设备清单 仪表清单 …
IQ
备用:制药用水系统确认
IQ 文件确认 P&ID和布局图的检查 组件的检查 仪表和仪表校准的检查 材料和表面抛光的检查 组件结构的检查 死角的确认 焊接文件 排放能力的确认 水压测试的确认 脱脂钝化的确认 公用设施的确认 控制系统硬件组件的检查 控制系统软件配置的检查 偏差报告 …
第一级预加热器
工厂蒸汽凝液
工厂蒸汽入口
第二级预加热器
分离技术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降膜闪蒸分离
分离技术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重力180度折返
分离技术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离心旋转分离
蒸发柱结构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
胀封式列管接口
不凝性气体出口!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设备原理
不凝性气体排放
工厂蒸汽入口
残液连续排放
给水入口
工厂蒸汽出口
蒸馏水出口
冷却水
给水升压泵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纯蒸汽发生器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设备原理
第二部分 蒸馏水机及纯蒸汽发生器
不凝性气体排放
给水循环
残液排放
未蒸发水循环
循环水箱
2 OCl- + UV → O2 + 2 Cl- [260 - 320 nm]
紫外灯处理器
第一部分 纯化水制备系统
脱气膜
控制水中CO2: — 道尔顿分压定律 —水中CO2含量控制在1-3ppm
制药工艺用水系统.pptx

/
/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删除
/
/
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二氧化碳)
深圳市科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硝酸盐 重金属
铝盐 易氧化物 总有机碳(TOC)
电导率 细菌内毒菌
无菌检查
微生物纠偏限度
≤0.06μg/ml ≤0.3μg/ml
/ 符合规定
/ / / /
≤100CFU/ml
≤0.06μg/ml
≤0.2μg/ml
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为符合法定标准的饮用 水经蒸馏、离子交换或 其它适宜方法制得。
由符合美国环保署、欧共体、日本法 定要求或WHO 饮用水指南的饮用水经
适宜方法制得。
性状
无色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无色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无色澄清液体,无臭, 无味
/
酸碱度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
/
/
≤0.3μg/ml
≤0.3μg/ml
深圳市科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制药用水的水质标准
1)、饮用水: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2)、纯化水:应符合《2010中国药典》所收载的纯化水标准。 在制水工 艺中通常采用在线检测纯化水的电阻率值的大小,来反映水中各种离子的 浓度。制药行业的纯化水的电阻率通常≥0.5MΩ.CM/25℃,对于注射剂、滴 眼液容器冲洗用的纯化水的电阻率应≥1MΩ.CM/25℃。
5.0-7.0
5.0-7.0
/
/
氨
≤0.2μg/ml
≤0.2μg/ml
/
/
深圳市科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注射用水质标准
《制药工艺用水》课件

纳滤技术
臭氧消毒技术
臭氧消毒技术具有强氧化性和广谱抗 菌性,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病 毒和霉菌等微生物,提高制药工艺用 水的安全性。
纳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 能够分离出纳米级别的物质,为制药 工艺用水提供更高级别的净化效果。
制药工艺用水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制药工艺用水将更加注重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利用反渗透膜去除水中的离子、 分子和颗粒物,制备出高纯度的 注射用水。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去除水中的离子 ,以达到制备注射用水的目的。
其他特殊用水制备方法
灭菌用水制备方法
将水进行高温或紫外线灭菌,以 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制备出灭菌 用水。
超纯水制备方法
将水进行多重过滤、离子交换、 反渗透等处理,去除水中的离子 、分子和颗粒物,制备出超纯水 。
《制药工艺用水》 PPT课件
• 制药工艺用水概述 • 制药工艺用水的制备方法 • 制药工艺用水的质量控制 • 制药工艺用水的应用与管理 • 制药工艺用水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制药工艺用水概述
制药工艺用水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制药工艺用水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于清洗、冷却、稀释、溶解、制备溶液等工艺流 程的水。
不同药品生产过程中,对制药工艺用水的质量要求不同,需根据药品生产工艺要求选用 不同水质的水。
制药工艺用水系统的设计与维护
01
制药工艺用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 安全、卫生、环保的原则,确保 水质稳定、安全可靠。
02
为保证制药工艺用水的质量,需 定期对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和 维护,确保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水质监控与处理措施
STEP 01
制药用水水处理PPT课件

――― ――― ―――
0.5mg/L 4.3µS/cm(20℃) 0.25E.U./ml
符合规定
―――
符合规定(用于制备无菌制剂时控 制)
微 生 物 超 标 纠 ――― 正标准 = 3 \* GB3
③
―――
100个/ml
注射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
中 国 药 典 欧 洲 药 典 ( 2000 年 增 补 美国药典(第24版) ② (2000年版) 版) ①
通过混合床去离子器后的纯化水必须循环,使水质 稳定。但混合床只能去除水中的阴、阳离子,对去 除热原使无用的。
对纯化水制取设备的要求
纯化水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任一种方法来获得:去 离子器、反渗透装置、蒸馏水机。三种设备有不 同的要求。
去离子器可采用混合床,应能连续再生,并具有 无流量和低流量时连续流动的措施。
欧洲药典( 1997 年版)规定“注射用水为符合法 定标准得饮用水或纯化水经适当方法蒸馏而得。
中国药典( 2000 年版)规定“本品(注射用水) 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可见注射用水用纯化水经蒸馏而得是世界公认的首 选方法,而清洁蒸汽可用同一台蒸馏水机或单独的 清洁蒸汽发生器获得。
其他要求
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中所收载的制 药用水,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纯 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自来水公司供应 的自来水或深井水,其质量必须符合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原水不能直 接用作制剂的制备或试验用水。
1 \* GB3 ①
来源
本品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 由符合法定标准得饮用水 由符合美国环境保护协会或欧共体
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 经蒸馏、离子交换或其他 或日本法定要求得饮用水经适宜方
《制药用水系统》课件

制药用水系统故障处理概述
介绍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常见故障类型和故障处理流程。
制药用水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列举常见的制药用水系统故障,如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并分别介绍其处理方法和注意 事项。
制药用水系统故障预防与应急处理
介绍故障预防的措施和应急处理的方法,以及在应急情况下的安全注意事项。
04
CHAPTER
02
它通常包括原水处理、蒸馏水机 、纯水制备、超纯水制备等设备 和工艺流程。
制药用水系统的分类
原水处理
包括沉淀、过滤等步骤 ,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 物、杂质和有害物质。
蒸馏水机
通过蒸馏法去除水中盐 类和杂质,提供高纯度
蒸馏水。
纯水制备
通过离子交换、反渗透 等技术制备纯水,满足
一般制药用水需求。
超纯水制备
采用多级蒸馏技术制备注射用 水,满足无菌、无热原的要求 。
监控与控制系统
对制药用水系统的运行状态进 行实时监控,实现自动化控制 。
制药用水系统的构建流程
需求分析
根据制药企业的生产需求 ,明确对制药用水的质量
和用量要求。
设备选型与采购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 的设备并进行采购。
调试与验证
对安装好的制药用水系统 进行调试和验证,确保性
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制药用水系统运行管理流程
02
详细介绍制药用水系统运行管理的流程,包括原水处理、制水
、储存、分配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制药用水系统运行管理标准与规范
03
介绍国内外制药用水系统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制药用水系
统运行管理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制药用水系统的日常维护
01
介绍故障处理的基本原则、常见故障类型和故障处理流程。
制药用水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列举常见的制药用水系统故障,如水质异常、设备故障等,并分别介绍其处理方法和注意 事项。
制药用水系统故障预防与应急处理
介绍故障预防的措施和应急处理的方法,以及在应急情况下的安全注意事项。
04
CHAPTER
02
它通常包括原水处理、蒸馏水机 、纯水制备、超纯水制备等设备 和工艺流程。
制药用水系统的分类
原水处理
包括沉淀、过滤等步骤 ,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 物、杂质和有害物质。
蒸馏水机
通过蒸馏法去除水中盐 类和杂质,提供高纯度
蒸馏水。
纯水制备
通过离子交换、反渗透 等技术制备纯水,满足
一般制药用水需求。
超纯水制备
采用多级蒸馏技术制备注射用 水,满足无菌、无热原的要求 。
监控与控制系统
对制药用水系统的运行状态进 行实时监控,实现自动化控制 。
制药用水系统的构建流程
需求分析
根据制药企业的生产需求 ,明确对制药用水的质量
和用量要求。
设备选型与采购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 的设备并进行采购。
调试与验证
对安装好的制药用水系统 进行调试和验证,确保性
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制药用水系统运行管理流程
02
详细介绍制药用水系统运行管理的流程,包括原水处理、制水
、储存、分配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制药用水系统运行管理标准与规范
03
介绍国内外制药用水系统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及制药用水系
统运行管理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制药用水系统的日常维护
01
GMP纯化水系统培训ppt课件

-
2.溶解气体 水中的溶解气体包括CO2、CO、H2S、Cl2、O2、CH4、N2
等,通常用气相/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 3.有机物
有机酸、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在水中常以阴性或中性状 态存在,分子量大,通常用总有机炭(TOC)和化学耗氧量 (COD)反映这类物资在水中相对含量; 4.悬浮颗粒
泥沙、尘埃、微生物、胶化颗粒、有机物等,用颗粒 计数器反映这类杂质在水中的含量; 5.微生物
-
卫生级工艺用水泵
气室
-
任何不流动的支管 = 死水段
管内的流动速度应>2 m/s。
短死水段
长死水段
使用点死段
-
支管路死水段长度为6倍管径 小于直径D 零死水段
D=支管的直径
阀的密封点
零死水段
-
死水段
-
制药用水的制备(后处理)
原水(饮用水)
预处理
纯净化
典型的后处理方法包括:
-反渗透 (PW) -蒸馏 (WFI) -反渗透一般认为可作为注射用水 (WFI), 但未使用。
后处理
-
制药用水的制备(输配)
原水(饮用水) 预处理
纯化
水输配系统 贮罐
(环形)
-
后处理
水在配水系统管道中连续不断地循环流动, 要求选用的水泵能在湍流(紊流,流速>2m/s)状 态下工作,湍流能够阻碍微生物膜的形成,系统 部件和输送线路应保持倾斜并配有排放点,可使 系统残余水排净。系统可进行消毒(定期或连续 进行)。应水泵的位置往往是系统的最低处,送 水泵的型式和安装方式应方便排尽系统内积水和 不积存气体。
-
• 3个相对独立的输送管路系统(共用储罐), 单个系统采用串联的输送方式,与车间各 个用水点组成在线单循环管路系统。输送 管路系统的设计流速采用工程上常用的 1m/s~3m/s,能保证管内的流速达到湍流的 状态。管道材质为304双抛光不锈钢,安装 连接采用手工焊接的方式,安装设有1%即 1cm/m自排净坡向,坡向纯化水储罐。
2.溶解气体 水中的溶解气体包括CO2、CO、H2S、Cl2、O2、CH4、N2
等,通常用气相/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 3.有机物
有机酸、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在水中常以阴性或中性状 态存在,分子量大,通常用总有机炭(TOC)和化学耗氧量 (COD)反映这类物资在水中相对含量; 4.悬浮颗粒
泥沙、尘埃、微生物、胶化颗粒、有机物等,用颗粒 计数器反映这类杂质在水中的含量; 5.微生物
-
卫生级工艺用水泵
气室
-
任何不流动的支管 = 死水段
管内的流动速度应>2 m/s。
短死水段
长死水段
使用点死段
-
支管路死水段长度为6倍管径 小于直径D 零死水段
D=支管的直径
阀的密封点
零死水段
-
死水段
-
制药用水的制备(后处理)
原水(饮用水)
预处理
纯净化
典型的后处理方法包括:
-反渗透 (PW) -蒸馏 (WFI) -反渗透一般认为可作为注射用水 (WFI), 但未使用。
后处理
-
制药用水的制备(输配)
原水(饮用水) 预处理
纯化
水输配系统 贮罐
(环形)
-
后处理
水在配水系统管道中连续不断地循环流动, 要求选用的水泵能在湍流(紊流,流速>2m/s)状 态下工作,湍流能够阻碍微生物膜的形成,系统 部件和输送线路应保持倾斜并配有排放点,可使 系统残余水排净。系统可进行消毒(定期或连续 进行)。应水泵的位置往往是系统的最低处,送 水泵的型式和安装方式应方便排尽系统内积水和 不积存气体。
-
• 3个相对独立的输送管路系统(共用储罐), 单个系统采用串联的输送方式,与车间各 个用水点组成在线单循环管路系统。输送 管路系统的设计流速采用工程上常用的 1m/s~3m/s,能保证管内的流速达到湍流的 状态。管道材质为304双抛光不锈钢,安装 连接采用手工焊接的方式,安装设有1%即 1cm/m自排净坡向,坡向纯化水储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分叉口或交接口的L/D<2.0(通常仪器和阀门)
2010版GMP要求
• 第九十九条 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 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 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 。 • 检查要点: • 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储存、分布措施 • 验证方案
2010版GMP要求
• 灭菌注射用水 • 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 不含任何添加剂。 • 用途 • 灭菌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 释剂。
制药用水的用途
• • • • 纯蒸汽 杂质含量较少的、高质量蒸汽、清洁蒸汽 用途 与注射剂产品直接接触的器具、部件(如 过滤器、软管等)或中间药液样品取样容 器的灭菌。其质量标准为冷凝水要符合注 射用水的标准。
• 第一百条 应当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 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记录 • 检查要点: • 工艺用水的定期监测规程 • 相应的监测记录和报告
2010版GMP要求
• 第一百零一条 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对纯 化水、注射用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有 相关记录。发现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达到 警戒限度、纠偏限度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 处理。 • 软件: 水系统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水系统微生物污染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操作 规程(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010版GMP要求
• 警戒限度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纠偏限 度,需要引起警觉,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 度标准。 • 纠偏限度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可接受标准,需要进行调查 并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2010版GMP要求
• 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只适用于工艺用水系 统的运行监控 • 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只能在法定标准之内 • 超出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不等于水系统已 危及产品质量
• 纯化水的制备 ③当源水的含盐量为1000~3000mg/L,属 高含盐量的苦咸水时(一般指海水),可 采用反渗透的方法先将含盐量降至 500mg/L以下,再用离了交换法脱盐处理。 ④目前制备纯化水普遍流行的方法是采用全 膜法、双级反渗透法、一级反渗透加混床 法、一级反渗透加EDI法等等;阴、阳树脂 单床加混床处理方法正在被淘汰。
2010版GMP要求
• 第九十六条 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 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 准及相关要求。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饮 用水。 • 检查要点 • 软件: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STP和 SOP
2010版GMP要求
• 第九十七条 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 安装、运行和维护应当确保制药用水达到设定的 质量标准。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设计能 力。 • 检查要点: • 工艺用水的工艺流程图和分配管路图 • 工艺用水操作规程、过程控制规程, • 含取样和记录 • 系统的清洁、消毒方法、频率及日常 • 监控结果 • 纯化水、注射用水系统的验证
2010版GMP要求
• 第四十九条 无菌原料药精制、无菌药品配 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等最 终清洗、A/B级洁净区内消毒剂和清洁剂配 制的用水应当符合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 • 硬件:各使用点 • 软件:查看消毒剂和清洁剂的配制记录
2010版GMP要求
• 必要时,应当定期监测制药用水的细菌内 毒素,保存监测结果及所采取纠偏措施的 相关记录。 • 软件:文件和记录
制药用水的用途
饮用水 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的水,其质量必须符 合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 。 用途 ⒈制备纯化水的水源。 ⒉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药材的提取溶剂。 ⒊设备、容器的初洗。
制药用水的用途
纯化水 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 适宜的方法制备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其质量应 符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用途 ⒈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 ⒉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 ⒊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 ⒋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 ⒌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 ⒍非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 ⒎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
2010版GMP要求
• 第九十八条 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 应当无毒、耐腐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 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死角、盲管。 • 检查要点: • 1、结构设计应简单、可靠、拆装简便需提供材质证明 • 2、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 (档案,验证要体现) • 3、管路分布图,管道是否存在死角、盲管、光洁度 • 4、支管的长度是否小于其管径的的6倍,并小于主管路径 的3倍。 • 5、为了有效和可重复的清洗通常要求管路系统中
制药用水的用途
注射用水 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 验的要求。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 的设计条件下生产、储藏及分装。其质量应符合 注射用水项下规定。 用途 ⒈无菌产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 洗。 ⒉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 的精洗。
制药用水的用途
制药用水系统
制药用水的定义、分类
定义 制药用水是药物生产用量大,使用广的一种辅料用 于生产过程及药物制剂的制备。 分类 2010版药典收载的制药用水,根据使用的范围不同 分为饮用水、纯化水 、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 另增加叙述一下纯 蒸汽
制药用水的用途
制药用水的选择 应根据生产工序或使用目的与要求选用适宜 的制药用水。 药品生产企业应确保制药用水的质量符合预 期用途的要求。
概述
常见的纯化水系统
制备系统
絮凝剂 水箱 巴氏消毒器
原水
原 水 罐
砂 滤
炭 滤
软 水 器
保 安 滤 器
反渗透、EDI
呼吸器
预处理系统
中间 储罐
总有机碳
TOC
R3
分配系统
UV 往使用点方向
回水
呼 吸 过滤器
PW
储罐
• 纯化水的制备 • 纯化水制备系统的配置应根据源水水质、 水质变化、用户对纯化水质量的要求、投 资费用、运行费用等技术经济指标综合考 虑确定。 • ①源水进水的含盐量在500mg/L以下时, 一般采用普通的离子交换法去除盐类物质。 • ②对含盐量500~1000mg/L的源水,可结 合源水中硬度与碱度的比值,考虑采用弱 酸、强碱阳床串联或组成双层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