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袁世凯一生经历中国近代史纲要 精品
袁世凯的故事

袁世凯的故事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载淳,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参与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时大总统和第一位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国家命运的转折,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早年经历袁世凯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但他却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决心。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出色的学习能力和领导才能,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状元。
他的才华引起了一位官员的注意,这位官员帮助他进入了北洋大学学习。
在北洋大学期间,袁世凯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对于国家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参与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政治改革。
袁世凯作为一名年轻的军事将领,积极参与了这次运动。
他在戊戌变法中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变法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然而,由于清朝政府的反对和内外因素的干扰,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了,袁世凯也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
三、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成为了革命的领导者之一。
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使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最终帮助他成为了临时大总统。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过渡,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大总统时期袁世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总统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他努力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改革,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
他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然而,他的一些政策和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导致了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五、袁世凯的去世袁世凯在大总统任期内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他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然而,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最终导致了他的去世。
袁世凯(1859年—1916年)

袁世凯故居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东南17公里处的王明口乡袁寨村。故 居占地270亩,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传统风格的各式建筑248间,周围是 1800米长、10多高的寨墙,6座炮楼及三道护城河。旧居整体按中、东、 西三轴线布局,分东、西三级纵深院落,且院落幽曲相连,形成一片完整 且别具风格的建筑群。建筑群由传统砖瓦、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构成, 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特色。房屋顶脊之处,皆有狮、虎、豹、马、猴等砖 雕,四角挑檐高耸,饰有龙纹兽尖、直指苍穹,气势恢宏。
主要成就: 1.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 2.首创中国国内警察制度、设立春节、 逼迫清帝和平退位、开创中华民国督 修铁路、办工厂、大力发展实业、废 除科举制度 3.推广免费之如夫人周妃、闵氏、翠媛三人合影。 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 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袁林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境内的太平庄,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 统袁世凯的墓地所在。袁林的建筑“仿明陵而略小”。墓园 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中西合璧,堂院前的部分是明清皇陵的风 格,堂院后的墓园部分则具有西洋建筑特色,整体看来非常
别致。
袁世凯(1859年—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 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 人,故人称“袁项城”。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 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 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 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 大总统; 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 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 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 安阳。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 民贼”、“窃国大盗” ,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 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总之,袁 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袁世凯清末民初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

袁世凯清末民初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袁世凯,作为清末民初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政治生涯的起伏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讨。
本文将从袁世凯的个人背景、政治生涯和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三个方面来阐述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
一、袁世凯的个人背景袁世凯于1859年出生在湖北省宜昌。
他出身于一个军官家庭,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军事教育。
1874年,袁世凯考入官立京师高等学堂,学习西方科学知识,这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考入洋务派的北洋小学堂,学习更加深入并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
二、袁世凯的政治生涯1. 光绪时期在清朝末年,袁世凯曾担任北洋水师提督,并参与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战斗。
他因军事才能而出类拔萃,逐渐引起了光绪皇帝的注意。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成为投身革命的关键人物之一。
1911年,他率领北洋军队在武昌发动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袁世凯在革命的初期担任临时大总统,并在此后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由于各方势力的派系斗争和复杂的政治环境,袁世凯很快陷入了困境。
3. 中国第一任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当选为中国第一任大总统。
他致力于推动现代化建设,包括制定宪法、建立国民银行等重要举措。
此外,他还试图加强中央集权,寻求稳定的统治。
然而,他的权威逐渐受到各方的质疑和争议。
4.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在袁世凯执政期间,北洋政府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军阀混战、各方派系的激烈斗争以及国内经济的困境,使得袁世凯的治理任务异常困难。
他多次尝试通过权谋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些手段往往引发了更大的混乱和反对声音。
三、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的影响1. 统一中国袁世凯试图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推动国家统一和现代化建设。
他提倡国家主义和现代化理念,致力于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现代国家,推动中国摆脱封建落后的束缚。
尽管他的尝试并未完全实现,但他的思想和努力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北洋政府的衰败袁世凯执政期间,北洋政府逐渐衰败,出现了腐败、军阀混战和民众不满等问题。
袁世凯的故事

袁世凯的故事袁世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曾任清朝北洋政府总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波澜起伏,执政风波不断,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和争议。
本文将为您讲述袁世凯的故事。
袁世凯生于1859年,出生在河北省武清县一个贫苦农家。
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很早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年轻时,他曾赴日本留学,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军事理论,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袁世凯在清朝末年深受慈禧太后信任,历任北洋水师提督、北洋陆军统领等职,成为清朝末代名将。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逝世,光绪皇帝被软禁,清朝政局动荡不安。
此时,袁世凯以北洋军阀的身份崭露头角,成为清朝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1901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朝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政府军务总长,负责清理京师秩序。
在此期间,他积极推行改革,整顿军纪,提升军队战斗力,为日后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8年,光绪皇帝去世,慈禧太后逝世多年的皇帝溥仪即位,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政府总统。
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改革,力图振兴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现代化建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袁世凯的执政并不顺利,面临着来自各方势力的挑战和阻力。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被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在此后的政治斗争中,曾多次担任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等职,试图稳定国家局势,实现国家统一。
然而,他的执政方式和政策遭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反对,政局动荡不安。
1916年,袁世凯病逝于北京,终年57岁。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政治言论和事迹。
袁世凯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复杂的评价,但无疑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和政治抱负的伟大人物,他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袁世凯的故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他的一生经历承载着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历史记忆,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殊背景和社会环境。
历史人物介绍之袁世凯

三、袁世凯的生平照片详述
袁世凯时期货币——银元(即袁大头)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袁世凯称帝及其国旗
袁世凯书法
四、历史学家对袁世凯的评价
袁世凯一生最为人诟病的有这么几件事 :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他告密、出卖 维新派;1912年,他窃取革命果实,成 为民国第一个总统;1913年国民党领袖 宋教仁被暗杀,传闻是受袁指使;在生 命最后时刻称帝,更是将他钉上了历史
的耻辱柱。
学者张鸣说:“晚清人物,袁世凯是 白鼻子的脸谱,这脸谱是教科书画出来 的。(注: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 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
的态度。
非脸谱化的袁世凯,总得有人来画 ,否则,这么大的人物,就说不清
了。”
总之一句话:乱世之奸雄是肯定的 。当然在新式军队方面,是治世之 能臣。和三国时期的曹操一样,后 人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但这足以 能够使他载入史册。中国近代史离 不开他。。。。。。袁世凯被称乱
历史人物介绍
袁世凯
——郭良振
一、袁世凯生平简介 二、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三、袁世凯的生平照片详述 四、历史学家对袁世凯的评价
一、袁世凯生平介绍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 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 家、军事家,北洋新军的首脑。
(1)少年时代-立志中原 (2)总督朝鲜-震慑日本 (3)创立新军-小站练兵
二、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1、组件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2、袁世凯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人
3、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4、创办各种新式学堂不下几十所 5、督修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6、提出“保护私产”、“经营自有” 7、对外开放(一是推动开通商业“特区”, 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是侨资。
袁世凯

第 1 页 共 1 页人物简介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字慰亭(又.袁世凯作慰庭),号容庵,汉族,河南项城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后,与南方革命军有约,只要推翻清帝奉袁世凯为大总统,袁世凯履行承诺,逼宣统退位。
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后复辟称帝被推翻。
他曾担任过满清王朝的军机大臣、驻朝鲜的代理总督。
生平经历袁世凯生于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1859年9月16日)。
袁世凯六岁时养父袁保庆替他找个启蒙老师袁执中教四书五经。
光绪二年(1876年)秋,袁世凯与沈丘于姓女子结婚,时年17岁。
翌年初春,又回到北京。
1879年,其姑丈张向宸办理河南赈务,委托袁世凯分办陈州捐务,因他集款独巨,提拔袁世凯为“中书科中书”。
袁世凯先后于1876年和1879年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能在乡试中中举。
袁世凯科场失败以后,决定投奔淮系李鸿章。
袁世凯在北京读书时,李鸿章正在直隶总督任上。
对这位大人的显赫地位不胜钦羡。
在洋务派“练兵求强”思想的影响下,他“好读兵书”,“留心时事”,常作军事论说,侈谈练兵“安内攘外”。
1881年5月,带领“其家旧部数十人”往山东登州,投靠淮军统领吴长庆。
当袁世凯来到登州时,吴长庆不仅“肫然相信”,乐意收留,备加照抚,而且随后又加以提拔重用。
历史事件 创立新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形势,施行新政。
袁世凯表示极力拥护。
1901年袁世凯在山东创建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
1902年,袁世凯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在保定编练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
次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任会办大臣,掌握实权。
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
在此期间,他在发展北洋工矿企业、修筑铁路、创办巡警、整顿地方政权及开办新式学堂等方面,都颇有成效。
通过办理新政,他得以“内结亲贵,外树党援”,很快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
近代史纲要 历史人物介绍袁世凯

谢谢
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 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 阳。
二、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
1、组件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 2、袁世凯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的人 3、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4、创办各种新式学堂不下几十所 5、督修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6、提出“保护私产”、“经营自有” 7、对外开放(一是推动开通商业“特区”, 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是侨资。) 8、解除了呈请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
(3)创立新军-小站练兵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与塘沽之 间的小站练兵,军务处大臣荣禄、李 鸿章等奏派袁世凯扩练定武军,更名 为“新建陆军”,渐为清廷所倚重。 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为清末 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 小站练兵是中国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 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从此,声誉鹊起,扶摇直上。 1897年,擢直隶(今河北)按察使,仍主持练兵。
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 立志学“万人敌”。 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 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2)总督朝鲜-震慑日本
1882年,朝鲜发 生壬午军乱, 请求清廷出兵平乱,袁世凯乃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 鲜。袁世凯率领一支清军配合行动,杀死了几十名兵变 参与者。 战斗中,袁世凯一路放枪,带头冲在最前面,他的坚毅 勇敢感染了部下,兵变很快得以平定。 后来,当年23岁的袁世凯则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 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袁世凯留镇朝 鲜期间,得到了朝鲜上下的一致好评。 1884年,日本挑起朝鲜内乱,袁世凯在没有得到授权的 情况下,当机立断,把日本赶出朝鲜。
(4)清末新政-震慑满清
中近纲演讲——袁世凯

对比:袁世凯 & 孙中山
评价:负面?正面?
继北洋军阀而执政的国共两党均对袁世凯持否定
评价,中国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原本认为袁世凯是 “民国之友”,但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一改对 袁世凯的评价,将其定性为“独夫民贼”,并谴 责袁世凯“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 并司法,生杀由己,于夺唯私”。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史学界对袁世凯的评价不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 的人物之一。
生平1:少年时代
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 家族。袁世凯六岁时,养父袁 保庆替他找个启蒙老师袁执中 教四书五经,后又随袁保庆宦 游济南、扬州、南京诸地。在 南京,袁世凯师从曲沼学习武 艺,并“喜游览山水,复善骑 射,课暇则策马登览清凉山、 莫愁湖、太平湖诸胜迹”,袁 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 “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 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 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 时大总统。依据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 阁制,大大削减袁世凯的 权力,但袁坚持于3月10 日在北京就职中华民国大 总统。
生平7:宋教仁案
1913年2月,依据临时约法,举行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国民党所得议 席最多,按约法精神应由该党理事长宋 教仁出任内阁总理。3月20日,宋教仁却 在上海遇刺身亡。革命党人认为袁世凯 是事件的幕后黑手,袁世凯予以否认, 宋教仁案成为历史之谜。 1913年7月孙文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发动 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遭到失败。 1914年5月,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 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 12月29日,公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以连选连任。
生平3:创立新军
袁世凯被光绪皇帝召见
以后,在8月底以一封 万言条陈呈送皇帝,提 出了一个完整的改革纲 领。 1895年12月8日,奕訢、 荣禄等王大臣联名奏请 派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 同日光绪帝予以批准, 袁世凯正式入主天津小 站,开始用西法编练中 国首支新式陆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后袁世凯便开始任意捕杀革命党人
和无辜群众,实际上,全国上下只是形 式上的共和,所有政权都掌握在袁世凯 一人手中。
因此,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人组
立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中取得了很 高的声望,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希望由 此组织推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封建军阀头领袁世凯哪里能够 容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存在, 他先是暗杀宋教仁,又以武力镇 压逮捕残杀国民党人。
湖北新军1911年10月10日打响了 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各地纷纷响应 ,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许多县城 宣布独立,各省政权更迭。
中国革命党在日本成立
南京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宣 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 为代表做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3个月后便夭折。
中国革命党的创始人
袁世凯和辛亥革命
▪ 武昌起义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以 武力压迫革命党,并宣称若采用共和 政体,至死都不承认此政体。
▪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攻击孙中 山的某些观点。
▪ 国内反动势力给他助威,大造大总统 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他上台掌 权。
孙中山因此不得不表态, 只要他能够让清帝退位、拥护 共和,就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 给他。。。。。
竟然是袁世凯 早已备下的25万两 白银,这无疑对于 大难之中慈禧来说 是雪中送炭,此后 他还陆续送来大量 金钱和财物,这番 好意感动了落难的 慈禧…..
还为慈禧花去一万两的白银订购了奔驰轿 车,在慈禧回宫之际送去了一对会说“老 佛爷吉祥”“老佛爷平安”的鹦鹉……
政治能力、玩弄权术的能力、拍 马屁的能力一样都不缺,所以袁世 凯才一路飞黄腾达…….
cost
告密者的历史悬案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年轻的光绪皇帝发布了 上百道新政,但均遭到了慈禧等保守派的反 对。
光绪被慈禧幽禁后,光绪帝颁密诏给维新派, 梁启超、谭嗣同等读到密诏后,痛哭失声, 决定兵变,攻围颐和园,迫使慈禧交权。
光绪被幽禁的地方
初三深夜,谭嗣同 只身前往袁世凯的 寓所法华寺,托以 出兵相救的重任, 想要说服袁举兵杀 荣禄,包围颐和园, 对慈禧太后则或囚 或杀。
逼清帝退位
那么他是如何逼退清帝的呢
惊人的效率 大清几百年的江山 两个月内 逼下皇位
范冰冰饰演的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于光绪 十四被慈禧太后 钦点成婚,次年 立为皇后,她姿 色并不出众,且 性格柔懦,后宫 里光绪对她极其 冷淡,外朝上也 并没有太多威信, 政治才能远不及 她的姑姑慈禧太 后。
光绪、禧相继两天死去…. 剩下了幼小的溥仪和30出头的隆裕太后 所以实权落到了宰相袁世凯手中
此前由于袁世凯对戊戌变法的关心,经由康 有为等维新人士举荐,光绪帝破格提升袁世凯为 候补侍郎专门操办各种练兵事务,这对于当时的 袁世凯来说是个不小的提拔因此,才把如此重任 交付于他。
隆裕太后
然而,袁世凯却把维新派对他的信 任当成了自己背叛的成本……
他仔细权衡后觉得光绪帝和维 新派的力量远远不是慈禧太后和荣 禄等顽固派的对手……于是下决心 出卖维新派…
袁世凯在关键时刻为慈禧立 了大功,深得慈禧赏识…..
对慈禧的感情、财物投资
李鸿章于1901年去世,随后袁世 凯顺理成章地接任了这两把交椅。这 可以说是晚清政治中握有最重要权利 的两个位置,于是袁世凯成为了晚清 政治中握有实权的重臣。
是什么 让他平步青云
???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无 计可施,只好乔拌成普通百姓仓皇逃窜, 从北京德胜门一路如丧家犬逃到山西太 原落脚,然而等待她的令人吃惊!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掌握了 清廷军事大权,本应支持大清国, 平定革命的他,反过来为了自己的 前途和利益,顺应革命,逼迫清帝 退位。
辛亥革命后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 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于3月在北京 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 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 政府随后迁往北京。
一年后,袁世凯公车上任……
武昌起义
武力镇压革命 派,大造选他 为总统的身世
进一步逼 迫革命党
人
国民党成 立
临时大 总统Βιβλιοθήκη 正式大 总统逼清帝退位
复辟
接下来请大家观看3分钟的视频材料
“和平”逼退清朝皇帝
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
1911年4月,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发动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也 称广州起义。
走进袁世凯
——破解那些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袁世凯(1859年—1916 年),汉族,中国河南人, 生于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 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军 事家,北洋新军的首脑。
侯补侍郎
晚年复辟称帝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生 命 历 总揽晚清政权 程
推翻清廷
被推翻
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袁世凯是晚清帝国 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 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 物。他从一个无名小辈, 到深得慈禧太后重视的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总揽晚清政权。在辛亥 革命,袁世凯推翻清廷, 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 统,后来复辟称帝最终 被推翻。
他又如何在东方大国的屡次危机中,左 右逢源,步履轻快而平稳,成为了当前中国 最具实权的人物?
time to fall in love again
接下来我们通过大量的史料照 片和史学家们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分 析,展现袁世凯政治生涯中不为人知 的 生活细节和生活背景,揭秘晚清 政府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客观公正 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袁世凯。
本是无名小辈,名不见经传,是什么原 因让满清朝廷委任他为总理大臣、南方革命 党人拥戴他为民国大总统?
他又如何在东方大国的屡次危机中,左 右逢源,步履轻快而平稳,成为了当前中国 最具实权的人物?
time to fall in love again
本是无名小辈,名不见经传,是什么原 因让满清朝廷委任他为总理大臣、南方革命 党人拥戴他为民国大总统?
革命爆发,对于隆裕太后,袁世凯首 要一步就是以军费无着为借口,上来 便把太后的私房钱,逼掉一百万两, 自己拿起来私用,等到太后以为国库 花光,自觉前途茫茫,袁世凯又可以 告诉她,兵凶战危,胜败难测时,隆 裕太后如赞成共和,将来的民国政府 会优待皇室,“优待费”可多至一年四 百万两,足可安度晚年。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