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故里·天下梅山”,,以文化的自信迎接世界-蚩尤故里天下梅山

合集下载

梅山傩戏

梅山傩戏
地处湖南省中部的新化县,在宋以前,为“旧不与中国通”的“梅 山峒蛮”的核心区域。如今被称为“蚩尤故里,天下梅山”,属苗瑶故地。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绽放着一枝古老的民间戏剧奇葩——新化傩戏。它以 原始神秘、诙谐幽默以及平民化的特点被媒体和学术界誉为“真正古老的民 间傩戏”。新化傩戏主要流传于古梅山地区,属梅山傩戏的一部分,以湖南 省新化县为核心向周边辐射,东至株洲醴陵,南至邵阳绥宁,西到怀化辰源, 北抵益阳桃江,跨8市共25个县级行政区。新化土著巫傩传承的傩戏,实为保 存原生态最完整的傩事原始戏曲。
文化价
值 • 新化傩戏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是记录湖湘历史文化
的“典册”。它以中国南方原始狩猎经济与农耕经济为 基础,全面生动地记录了南方原始民族传统生产、生活 习俗。反映了古梅山族群不畏艰苦,披荆斩棘,开天辟 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同时又保存了不同时期融入 的中原文化元素,是研究南方民族融合史、宗教演化史、 民俗史的“活化石”,是戏剧发生学,戏剧形态学不可 替代的信息源,是研究湖湘历史文化不可再生的资料宝 库。新化傩戏剧目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动 作粗犷,语言幽默诙谐,俏皮风趣,唱腔高亢亮丽又优 美婉转,自成体系,是我国傩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尴尬 现状
• 随着传统农耕文化的衰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 新化傩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社会观念更 新,祭祖酬神活动减少,傩戏表演机会也随之减少, 如《和梅山》就已有40年没演出过了二是傩戏艺人 报酬低,生存压力大,积极性不高,三是后继乏人, 老一代傩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一代大多外出打工, 也不太愿意学习傩艺表演,使得新化傩戏有失传的 危险。
历史衍

• 新化傩戏在周代为楚地“蛮夷”之“乡人傩’,汉 以后被视为官定祀典之外的“谣祀”,北宋中期梅 山归化后,徽宗、高宗朝均诏令禁毁,从此由梅山 巫亲家族以口传心授方式秘密传承,明中叶长江下 游各有入梅移民带来汉傩后,新化傩戏始以家传和 师传两系在土著和移民中交互传承。目前湖南省新 化县两类傩坛有20余个,家传10代以上的有石冲口 镇、洋溪镇、水车镇等乡镇的傩坛。

古朴神秘的梅山文化

古朴神秘的梅山文化

古朴神秘的梅山文化古代文化1020 1650曾几何时,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梅山文化的热潮。

梅山文化出自何时,来自何方,它的本源在哪里?带着疑惑,笔者走近了梅山。

在走访中,笔者了解到,梅山其实并不是具体的一座山,而是泛指湘中一带山区。

至于梅山的得名,一种说法是荆楚一带山上多杏梅,这块地方故称为梅山。

还有一说是越王勾践的后代梅(姓名系逃亡后所改)因秦、楚入侵,国亡后逃出,顺长江而上。

到了今江西一带,梅投奔了同是越人的鄱阳令吴芮,后被吴芮封为大将,参加亡秦的战争,屡立战功。

战后,梅率家族来到安化、新化一带,繁衍生息。

梅筑寨而居的这一带便称之为“梅山”。

由此可见,无论以哪种说法,梅山文化应该就是指安化、新化这一带山区流传的文化。

蚩尤文化梅山是蚩尤文化的发祥地,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史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中国远古确实有黄帝、炎帝、蚩尤其人,他们活动于距今5600年前。

蚩尤早期活动于安化、新化一带,后来在庐山脚下发掘五金并炼制兵器,成为了中国的“兵器之祖”。

蚩尤的势力日渐强大后,与黄帝逐鹿中原,两军于梅山对垒,历经大小七十一战。

开始,黄帝败多胜少,其中最惊险的一次战斗,黄帝被梅山重重烟雾所困,不辨方向。

到夜晚,黄帝看到天上北斗星斗柄转而斗头不动,触发灵感,遂造出“指南车”,车上木人不管怎样转动,手指始终指向南方。

依靠“指南车”,黄帝最终突围逃走。

不过,“指南车”技术后来失传,直到“司南”发明,“指南针”才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回到中原后,黄帝联合炎帝及其他部落,勤练士兵。

此时,蚩尤的势力已经扩展到黄河南北大部分地区。

黄帝集结所有部队,以绝对的优势兵力与蚩尤在河北涿鹿进行最后的决战,蚩尤战败被擒,斩首后尸首分两处埋葬。

据传,蚩尤所戴的木枷抛掷荒山,化为枫林,枫叶之所以那样红,乃蚩尤的鲜血染成。

蚩尤死后,其部属一部分留在山西,一部分发配到新化、安化一带为奴,称为“黎民”,也就是最下层的人民群众。

这些黎民百姓深深怀恋蚩尤,希望能得到他的护佑,又不敢明目张胆地供奉蚩尤神像,就造了一个张五郎神像供奉在神龛下。

梅山印的故事

梅山印的故事

梅山印——源自梅山文化
2015年,20余万新化人再一次将“梅山”带出了家乡,传递给了这个世界!走进全国最具地缘特色的“梅山印”,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前所未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力量。

梅山文化发源于蚩尤故里——湖南新化县,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源头之一,是亘古至今的文明文化的鲜活体。

在梅山“脚下”的新化人,传承了“梅山文化”广阔、交融、开放的文化沉淀,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建立了世人瞩目的文印王国。

新化文印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660多个地市、1500多个县分布有6万余家新化文印店,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形成了从办公设备、耗材的生产销售维修到打字复印、图文制作、快印的完整产业链,占据了全国文印服务市场70%以上的份额。

然而,新化人从未停止改革与创新的步伐,随着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制定为国家战略,深受梅山文化熏陶的新化人,再次把握住了这一伟大的时代机遇,应用互联网思维,成功打造出了文印产业O2O平台.
世界的梅山文化,新化人的梅山印!。

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

很多朋友了解安化这个地方可能都是因为黑茶的关系,又或者安化仅仅是因为有了黑茶才被世人所熟知的,但如果真这么看待安化这个地区,我认为是很肤浅的。

其实在早在黑茶闻名之前,安化地区就有我们很多不能熟知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今天我来讲些和茶无关的,希望是大家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了解一个地方,必须从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说起,主要说三点内容:一、梅山文化二、蚩尤故里三、湖湘文化之起源梅山文化:世界上总有神秘的角落,至今是科学都不能完全解释的,比如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湖北神农架、罗布泊之谜等等,枚不胜举......有这样一个地方,地处湘西南,雪峰山脉腹地,梅山崖畔,资水人家,就是今天的安化县全境以及娄底新化县部分。

是南方少数民族(瑶族、苗族、土家族等)的聚居地,古称梅山。

中国的传说总是带有古老的神话色彩,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记载的基本上都是下五千年,而上五千年几乎只能在神话传说中才会找出一点痕迹,就连中国的夏朝,世界上都不认可,可以说是中国古籍文化的悲哀,在历代的“焚书维治”的过程中,中国的原始古籍消失殆尽,很多的传说都是通过代代相传以及道听途说才流传至今,美其名曰“野史”。

我对梅山文化的了解仅仅只局限于文献的记载,当地人的口授以及学者们的研究,当然,也有所谓野史的道听途说,很早的时候,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一位青山排教的道长,排教起源于湘西),从他口中了解过有关梅山教和梅山拳的传闻,不过岁月更迭,大多数忘记了。

在历史的面前,人人都是矮子,抱着一份敬畏之心,把我所了解的梅山文化和大家讲讲吧。

1、古老的符篆文化在这里,有一首似诗歌似童谣又似字谜的口诀广为流传:一点一横长,一撇撇南方,两边丝绞绞,中间有个言大娘,左也长,右也长,中间坐个马面王,心字底,月字旁,架根横杆晾衣裳,打格勾更勾南方,一把大刀杀心房,一点鲜血溅天堂。

如图一:后来上网查询又知道陕西有个表示面粉的biang字笔画也很多的,但这个字不读biang而读piang,与梅山方言中的“坪”读音相同,且是配套一个口诀的,从字的组成部分和口诀来看,这很象月下骑马围猎的场面,因此,个人以为与其说是字,不如说是“符”,从属于古梅山狩猎文化。

多措并举,努力推动梅山武术新发展

多措并举,努力推动梅山武术新发展

多措并举,努力推动梅山武术新发展作者:陈江雨来源:《成长》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概述了梅山武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其当前存在问题,阐述了传承发展梅山武术的重大意义,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现实对策建议。

关键词:梅山武术;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武术一直以来被中华儿女所热爱和弘扬,发源于湖南省新化县的梅山武术是湖南省特有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拳种,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已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2019年寒假期间,笔者来到“全国武术之乡”——湖南省新化县,亲眼目睹实地感受了古朴而又神奇的梅山武术。

1 梅山武术的现状及特点1.1 发展现状1.1.1 梅山武术源远流长梅山位于湖南省中部,以新化县为中心,几千年来,它孕育了古朴清纯的梅山文化。

梅山武术是梅山先民为了生存,通过狩猎、械斗、御敌等实战经验摸索总结而成,萌芽于原始氏族社会,殷周时开始兴起,明代进入大发展。

梅山武术发源于古梅山域内的新化县,流传于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属南拳系,是当今中国传统武术中历史最为悠久、并能很好地保留古传武术功法与技击精髓的优秀拳种。

在早期的梅山武术中,蚩尤被认为是梅山武术的创始人。

宋神宗熙宁五年梅山开邑建县后,梅山武术有三位代表性传承人物,分别是被后人尊称为上、中、下三峒峒主的符天锡、李天华、赵天祥。

晚晴时期,梅山武术发展至顶峰。

民国时期继续发展,在新化县城成立了国术馆,举办培训班和擂台比武。

建国以来,梅山武术新发展,到九十年代后期,梅山武术逐步淡出人们视野,开始下滑衰落。

1.1.2 梅山武术日益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梅山武术由格杀型转为娱乐性表演与竞技项目,武术套路得到了完善,民间武术活动日益繁荣,涌现出了民间老拳师晏西征、陈益球、杨育本,梅山武术学者陈永辉、杨志华、陈勤,梅山武术传人陈利武、刘明军、陈朝阳等。

蚩尤故里梅山傩

蚩尤故里梅山傩

研 究专 家李 新 吾也 曾 对 当 地 蚩 尤遗 迹 的
发 现既惊 喜 又 困 惑 , 依 据 自 己 多年受 当
地 文化 浸润 分 明 感受 到蚩 尤 文化在 当 ,
地 生活 中 的影 响 。 蚩 尤屋 场 上的 表演 ,
使 中 国傩戏 学 研究 会顾 问 、 中央 戏剧 学

隨 幽不 自 觀趟尤 信仰 、 献 祭
性戴 上假 发 面具 穿上 红裙 扮 演 公主


那 袅娜 的举止 步 态 令人 忍俊 不 禁 。 在 齐
聚 拢协 助 捉猫 公 的观 众 的跳 跃 助威 中 ,
在 看公 主 表演 的 灿烂 笑 颜 中 人们 会 真 ,
切体 会到 民 众 狂欢 内 容 的丰 富程 度 与 倾
情投 入的 情感 浓度 。
按 方位 吟歌 踩踏 的几 位 主事 傩师 , 和 穿
坛 奔走 的巫 傩 师 都头 戴鱼 腹 巾 , 系 饕 , 餮纹头 扎 头 扎上 饕餮 纹拼 合 而成的 都 , 是蚩尤 图影 。 巫傩 师手 持 吹奏 的牛 角 ,
也令人 想起 相传顶 生双 角 的 蚩尤 形象 。
中 国傩 戏学 研 究会 副会 长 、 傩 文化
祀 礼仪 以及 相 关演 艺历 史 呈现 与 日 韩 , 麵的 蚩尤 信仰 以 及 祭礼 的关系 。
新 化的梅 山 傩在今 日 傩文化 版图
中独 树一帜 ,
并 不仅 仅 因 为 傩神 、
祖先
同 构 的 蚩尤 崇拜 。 梅 山 傩 的 傩神 系统 以

蚩尤 为 主神 同 时下 面 还有 以家 先 、 娘 ,
傩 和面 具不分 家 , 可 新化 县猖兵
如 戏曲 中 的 花 脸一 样 只涂 面而 不 戴面 ,

解说梅山文化

解说梅山文化

解说梅山文化:“张五”与“端午”的语言学解析及其所隐含的原始数理文化内涵2010-11-03 09:57:30| 分类:梅山文化|举报|字号订阅文章来源:中广网作者:佚名2009-2-11 8:41:07张五郎是大家所公认的梅山神,要完全弄清楚梅山文化,必须对张五郎这一神像所包含的原生文化内涵作更深入的剖析。

然而,宋开梅山后,随着中原正统儒家文化及道教、佛教文化的大量侵入,原初的梅山文化有了很大的改变,梅山神张五郎也被融入了太多的儒、道文化内容,以至我们今天对他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表层而很难达其内里。

关于“张五郎”这个神祗的诞生,民间主要有四种传说:1、“从端午节种的南瓜(或东瓜)中诞生说”;2、“盘古——黄斑犬说”;3、“太上老君女婿说”;4、“青州知府张世魁说”。

这四种传说明显地有一个从原始文化到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的时间流变过程。

后两种传说虽然流传面更广、影响更大,而且直接承传在今天的梅山巫歌中,但我们不能据此就认为这是张五郎之所以为神的本来面目。

前两种传说主要分布在今梅山腹地新化、新邵、冷水江一带和与今绥宁“梅口”(“梅山入口”)毗邻的城步县一带,具有鲜明的远古“葫芦神话”和“创世神话”色彩,比较符合张五郎作为原始狩猎神的时代特征和梅山文化作为原始渔猎文化的文化属性,我认为它们应是关于张五郎的最早传说;第三种传说隐约保留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的某些原始文化因子,更多的是反映了宋开梅山后所融入的道教文化内容,标示着道教文化对梅山文化的改造与融合;第四种传说仅保留了张五郎的狩猎神原型,体现了儒家“官本位”文化对梅山文化的强势扭曲和彻底变形——由此产生了一种不伦不类、自相矛盾的文化特征:民间所信仰的关于张五郎的巫术内容是原始时代的,而张五郎却成了具有“儒官”身份的猎户。

这种不伦不类、自相矛盾的说法后来成为张五郎传说的主流,经过若干代的口碑相传,以至我们今天的梅山巫术承传者们(包括不少梅山文化研究者)都认为真的是这么回事了。

在人大代表视察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人大代表视察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黄部长以及在座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和黄部长以及这么多的省、市、县领导一起进行代表视察活动。

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增长见识开拓视野的好机会。

特别是对我在下一步履职过程当中如何一如既往地更好的发挥代表作用更好的为新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言献策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今天上午我们登了大熊山刚才又听了吴书记关于大熊山的一些情况介绍我想就大熊山蚩尤文化园的建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记得我曾经在海内外着名学者钱定平教授的一篇题为《蚩尤猜想》的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湖南新化要建立蚩尤文化园兴办蚩尤文化旅游我觉得首先要建成一座超越时空的人间仙苑搞成一桩四海融洽的文化壮游。

”至于如何把这个超越时空的人间仙苑建成如何把这个四海融洽的文化壮游搞成这个钱教授只字未提。

但是这样一句话却令我们每一个新化人为之砰然心动又不得不掩卷沉思。

我想我们当前最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我们这张旅游名片、文化名片更好的做大做强做精并且推广出去。

我觉得这其中一定要把握住下面四个关键词“资金”这个词首当其冲。

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短缺很多时候都好像是一只拦路虎致使我们众多的想法无法实施我们许多的创意无法开展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进行。

交通、水利、电力、住宿等等没有哪一样是不需要资金来支撑的。

我想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为我们大熊山的建设积极向上级呼吁。

通过这几年我当省人大代表的经历和体会我完全相信只要我们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我们在建议中提到的问题是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的。

我们的娄星高速、沪昆高铁、我们去年提的关于解决捕捞渔民安置资金的建议以及解决地质灾害资金等很多建议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当然我们不仅提了建议还打了报告黄部长还给我们签了意见我们的职能部门也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该跑的跑该做的做所以这些项目、这些资金都得到了解决。

我想我们大熊山也应该这样做要全力以赴去争取。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放到哪里都准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蚩尤故里·天下梅山”,,以文化的自信迎接世界:蚩尤故里
天下梅山
“蚩尤故里·天下梅山”以文化的自信迎接世界新化地处**中腹地,这里人杰地灵,素有“**中宝地”之誉,古称梅山,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9000年前即有人定居,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正式建县,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邑。

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苗、瑶、侗、汉不同民族的不断融合,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梅山文化,绽放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一章。

紫鹊界——“梯田王国”。

紫鹊界是江南稻作文化、农耕文化的千年遗存,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秦汉起,宋明兴,今日传”的泱泱26万亩梯田秀美飘逸,雄浑壮阔。

置身紫鹊界,层层叠叠的梯田有如雕刻在大地上的年轮,依山就势的道道田埂或妩媚或遒劲、或舒展或含蓄,硬朗的线条让你感受到无穷的壮阔,绵和的线条让你感受到如水的柔情。

大熊山——“人文祖山”。

大熊山是蚩尤世居地,汇聚了极致的生态景观:原始次森林、千年银杏王、万亩箭竹丛、千年株儒树、百年迎客松、十里杜鹃红……这座神奇的山,蕴含了厚重的远古文明,蚩尤部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轩辕黄帝为了探究这个与之为敌的部落而“登**熊”,大熊山也因黄帝的到来而得名;
数千年后,喜爱山水的乾隆也觅迹而来,留下了“十里屏开独标清胜、熊峰鼎峙半吐精华”的御笔。

梅山龙宫­­——“世界溶洞极品”。

梅山龙宫是当年蚩尤屯兵的地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4A景区。

它是一个地下溶洞群,由九层洞穴上万个溶洞组成,其中峡谷云天、哪吒出世、天宫雾淞、水中金山、远古河床被誉为世界溶洞景观之“五绝”。

梅山文化——“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

新化古称梅山,据《宋史》载:“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

”循史记脉络发现古梅山自汉代至宋朝,有千年未被王者征服的独特历史。

经过漫长演化、沉淀、创新与融合形成了多民族共同沿袭的独特地域文化——梅山文化。

在古梅山这片热土上经久流传,这种文化上承巫楚文化,下启湖**文化,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是唯一一种多民族共同崇奉、和合共融的祖源文化。

古老神秘的梅山宗教、武术、山歌、建筑,已成为极具审美和史学价值的文化孤本。

梅山美食——“吃在新化”。

新化美食做为**菜的一支精锐,有着独到之处,又自成体系,有“十荤”、“十素”、“十饮”之说。

“十荤”:三合汤、雪花丸、米粉肉、鸭子粑、柴火腊肉、回锅狗肉、泥鳅钻豆腐、水车鱼冻、稻花鱼、肘子肉。

“十素”:杯子糕、糁子粑、糯米粑、酣荞粑、糍粑、蕨粑、擂米粑、淀粉粑、粽子、烧麦。

“十饮”:擂茶、凉粉、水酒、蛇酒、米烧酒、甜糟酒、苡米酒、云雾茶、青红茶、金银花甘草茶。

光听名字就令您颊齿生香、垂涎欲滴。

近年来,新化先后被授予“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中华武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新化山歌、新化武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资江**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油溪河漂流被誉为“江南小三峡”,奉家下团村为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的桃源真地。

推动新化旅游走向世界,我们具有以下优势和亮点:一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且类型全、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保护良好,开发前景广阔。

二是梅山文化底蕴深厚,蚩尤文化、梅山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绚丽多彩、博大精深,且个性突出,富有浓郁
的地方特色。

三是有良好的品牌优势,我们有“蚩尤文化”、“梅山文化”、“远古农耕文化”、“自然生态”等多种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品牌。

为把新化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我们将通过完善旅游接待基础设施、建设精品景区、发掘地方传统文化、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遗余力加快构建以上梅古城为中心、以资江为轴线向东古街为核心的梅山文化展示带、以大紫鹊界为核心的至美乡村凝视翼、以大熊山为核心的蚩尤文化感悟翼的“一心一带两翼”的旅游战略格局,把新化打造成湖南重要的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以及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兴旅游胜地。

问与答(Q+A)问:新化被列为全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在打造文化旅游大品牌方面的总体思路怎样的?答:一、下定发展的决心。

新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把文化旅游产业放到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位来强力推进。

二、树立发展的信心。

我县旅游资源与其他地方相比,有其独特性、多样性、内涵性,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很强的可塑性。

三、创新发展的思路。

高起点规划,加快“一心一带两翼”旅游空间布局和“六要素”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和容纳力。

四、提高管理水平。

要强化行政管理职能,强化协调服务职能,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强化规范管理。

五、理顺发展体制。

理顺规划与建设、政府主导与市场动作的关系,健全投融资体系,理顺景区经营、投资体制,厘清各服务机构工作职责。

问:新化旅游提出了“一心一带两翼”的旅游战略格局,您能详细解释一下吗?答:“一心”:以上梅古镇历史街区为中心,全面启动古城保护、修缮与提质工程,实施**仿古街工程建设,加快建设**休闲文化公园,使上梅古城成为国家4A景区和我省历史文化名城。

“一带”:借鉴先进旅游城市沿河发展成果,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高起点建设沿江风光带、大洋江航电枢纽工程、梅山龙宫和、油溪河漂流、苏溪千岛湖,建设成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城市**景观艺术长廊。

“两翼”:一是以紫鹊界秦人梯田为核心,建
设中华农耕文化园,同时整合水车、文田、奉家三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建设融梯田风光、度假休闲、户外运动、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

二是以大熊山为核心,以蚩尤文化、梅山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为依托,建设蚩尤始祖文化园、熊山寺,将大熊山景区建设成为融旅游观光、度假养生、宗教祈福、科考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问: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行业,仅仅有自然资源是不够的,对此,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答:一、积极开展五大特色乡镇和十大秀美乡村的创建;
二、加快星级宾馆和农家乐建设;
三、加快旅行社建设;
四、加快旅游产品开发;
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