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系统

合集下载

现代制造系统教学大纲

现代制造系统教学大纲

现代制造系统》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72B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丁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学分:2适用对象:工业工程先修课程:工程技术基础II一、教学目标现代制造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系统了解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如何综合分析一个系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系统分析过程中的各种方法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1、使学生了解多视角、多层次、多方法的含义;2、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系统分析与建模的基本过程;3、使学生对这个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同时结合实例。

教学重点是了解相关行业生产的基本过程。

教学课堂外,学生要按照老师提供的参考书目认真阅读,同时完成相应的作业。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和发展制造系统的意义第二节发展制造系统技术的基础第三节制造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四节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制造系统的技术基础教学难点:制造系统的历程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制造系统的发展;(2)理解制造系统的基本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制造系统?(2)制造系统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制造过程第二节制造模式第三节制造系统教学重点:制造过程、制造模式以及制造系统教学难点:理解制造过程、制造模式以及制造系统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制造的过程、模式和系统;(2)理解制造的过程、模式和系统的基本概念;(3)掌握制造过程、制造模式以及制造系统划分。

复习思考题:(1)制造过程的基本形式?(2)制造模式的基本形式?(3)制造系统包含什么?第三章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运行原理第一节现代制造系统的总体结构第二节单元级制造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原理第三节车间级制造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原理第四节工厂级制造系统的结构与运行原理教学重点:制造系统体系结构的多层次分析教学难点:IDEFO建模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系统多层次建模的基本思想;(2)理解多层次建模的基本方法;(3)掌握多层次建模的基本流程。

第一章 现代制造系统-wu

第一章 现代制造系统-wu

五 CIMS的经济效益
六 CIMS成功应用的案例
17
三 CIMS的构成
一 CIMS系统简要结构框图
经 营 决 策 层 设 计 计 划 层 作 业 管 理 层 FMS 与生 产单 元层 经营决策 中央计算机
产品CAD/CAM 图形工作站
财务、人事、生产计划、生产 管理、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等 各职能部门计算机
4
1.3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
数 据 库
生产决策、 计划和控制
产品设计 和开发
产品制造
产品
销售
用户和市场 信息流
图1-1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
物质流 能量流
5
1.4 机械制造系统
概念 机械制造系统:(CIRP)是制造业中形成的
生产组织形式,它具有设计、生产、发运和销售 的一体化功能。 通俗语言描述:就是制造过程及其涉及的硬件、 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为产品( 含半成品)的有机整体。
信息 材料
物质生产
产品
一 机械制造系统简图 能源 二 机械自动化 三 机械制来自系统与零件种类变化和批量的关系
6
一 机械制造系统简图
加工任务、加工要求




原材料
存储
运输
加工
检验
成品










物质流
7
能量流
信息流
二 机械自动化
机械自动化 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 技术,实现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 高效的自动生产过程,以加快生产资料的加工变换 和流动速度。 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引言现代制造系统是用先进技术和方法来实现产品制造的系统,它是工业生产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制造系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本文将介绍现代制造系统的定义、特点、优势、组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定义现代制造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它包括了物料处理、生产过程、设备自动化控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它的目标是通过精确的计划、灵活的资源调配和高效的生产流程来实现产品的制造和交付。

现代制造系统通常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工艺设计、设备控制、质量检测和物流管理等。

特点现代制造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动化现代制造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例如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和安全风险。

灵活性现代制造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

它可以适应多样化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实现快速切换和生产共享。

高效性现代制造系统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它能够减少生产周期、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数据驱动现代制造系统依靠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指导生产决策和优化生产过程。

它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关键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优势现代制造系统具有多项优势,以下是其中几点:提高生产效率现代制造系统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控制,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它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和无人值守,减少人力投入和生产周期,从而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和可靠性现代制造系统通过先进的质量管理和可靠性工程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它可以实时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减少变异和缺陷,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降低生产成本现代制造系统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第5章 现代制造系统
5.1 虚拟制造技术(VM) 5.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5.3 并行工程(CE) 5.4 精益生产(LP) 5.5 敏捷制造(AM) 5.6 绿色制造
5.1 虚拟制造技术(VM)
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VM)技术是在20 世纪90年代以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 术发展成熟以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先进制造技术。
哈林顿提出的CIM概念中有两个基本理念: (1)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即从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
工制造、经营管理到售后服务的全部生产活动是一个不可分 割的整体,要紧密连接,统一考虑。 (2)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数据采集、传递和加工处 理的过程。最终形成的产品可以看作是数据的物质表现。 这两个基本理念至今仍是CIMS的核心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IMS由4个分系统组成: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自 动化系统、制造自动化系统和质量保证信息系统,如图5-3 所示。
1)经营管理信息分系统: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供、 销、人、财、物等进行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
2)设计自动化分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产品设计、工 艺设计、制造准备及产品性能测试等工作。
Hale Waihona Puke .2.4 我国CIMS发展情况“十五”国家863/CIMS主题目标为:从国民经济和国家 安全的需求出发,有重点地选择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和 升级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开发。 我国已建立了开展CIMS研究与技术推广的体系结构,如图 5-4所示。
“十五”国家863/CIMS主题已用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替代 了原来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其研究对象和作用范围均有 较大的变化。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系统

• 制造自动化系统要生成作业计划,进行优化调 度控制,生成工件、刀具、夹具需求计划,进 行系统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处理,以及完成生 产数据采集及评估等。 • 制造自动化系统是CIMS中信息流和物料流的 结合点,是CIMS最终产生经济效益的聚集地 ,可以由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清洗机、测量 机、运输小车、立体仓库、多级分布式控制计 算机等设备及相应支持软件组成。
CIMS的构成
• 一个制造企业从功能看,可以简单地分为设计 、制造、和经营管理三个主要方面。由于产品 质量对于一个制造企业的竞争和生存越来越重 要,因此,常常也把质量保证系统作为企业功 能主要方面之一。为了实现上述企业功能的集 成,还需要一个支撑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和集成方法—系统技术。如图11-1.
实现必要的行政 或经营管理功能 成本估算 库存统计 用户定单处理、 采购 人事管理和工 资单处理等
CAD CAPP CAM 功能一般通 过用户和数 据接口并在 人的干预下 实现
2.车间层控制系统
车间层控制系统负责协调车间的生产和辅助性工作以及 这些工作的资源配置。规划时间从几周到几个月,主要 有以下2个模块:
• AMRF将CIMS分为5级:工厂层、车间层、单元层、 工作站层和设备层。每一层又可分解为多个模块,都 由数据驱动,并可扩展为树状结构。
图11-2 CIMS的递阶控制结构模型
1. 工厂层控制系统
生产管理 信息管理
制造工程
跟踪主要项目 制定长期生产计 划 明确生产资源需 求 确定所需的投资 算出剩余生产能 力 汇总质量性能数
工程设计分系统
• 工程设计分系统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引入的计 算机技术,包括产品的概念设计、功能结构分 析、详细设计、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 • 通常划分为CAD、CAPP、CAM三大部分及产 品数据管理等子系统(PDM)。 • 工程设计系统在CIMS中是主要信息源,为管 理信息系统和制造自动化系统提供BOM表和工 艺路线等信息。

现代制造系统复习资料

现代制造系统复习资料

现代制造系统复习资料1. 制造业发展三阶段:(1)用机器代替手工,由作坊形成工厂,19世纪,英法,德美;(2)从单件生产发展成为大批量生产,泰勒:劳动分工,计件工资制;(3)当代先进制造技术: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全球化,网络化。

2.制造系统的发展历史:(1)刚性自动化(2)数控加工(3)柔性制造(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5)智能制造系统。

3.制造系统(AMT)定义:制造系统是包含从原材料供给到销售服务的所有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和有关软件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

其中,硬件包含人员、生产设备、材料、能源和各种辅助装置;软件包括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和制造信息等。

4.制造系统体系结构主要包含: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系统、先进制造模式等。

5.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P12)近年来,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其发展趋势可用“六化”简要描述,及制造全球化、制造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6.超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刀具和磨具,利用能可靠地实现高速运动的搞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制造设备,以提高切削速度来达到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先进加工技术。

不同的工件材料、不同的加工方式有着不同的切削速度范围。

7.形成理论(P76)图3-2,Salomon曲线8.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通常把切削速度比常规高5~10倍以上的切削叫做超高速切削。

高速切削加工技术与常规切削加工相比,在提高生产率,减低生产成本,减少热变形和切削力以及实现高精度、高质量零件加工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特点:加工效率高、切削力小、热变形小、加工精度高、加工过程稳定、减少后续加工工序、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9.超高速切削刀具材料:涂层刀具、金属陶瓷刀具、立方氮化硼、聚晶金刚石。

10.防护措施:机床防护罩,工件的加紧11.电火花加工技术:(弟一种被发明)可加工材料、不可加工材料、优缺点12.超声波加工:概念、加工材料、材料13.激光加工:是一种利用材料在激光聚集照射下瞬时急剧熔化和气化,并产生很强的冲击波,是被熔化的物质爆炸式地喷溅来实现材料去除的加工技术。

现代制造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现代制造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现代制造系统的优化与控制随着时代的进步,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现代制造系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与控制。

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制造流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是制造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就现代制造系统的优化与控制展开探讨。

一、现代制造系统的特点现代制造系统的特点是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性、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周期短。

其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是现代制造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优化现代制造系统的方法1.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通过对流程的重新设计,实现“精益”生产。

其核心理念是“为客户创造价值,浪费活动一律剔除,员工全体齐心协力提升生产效率”。

精益生产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员工满意度。

2. 运营管理优化生产系统的另一种方法是运营管理。

它强调对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同时关注生产和供应链的各个方面。

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管理流程再造、协同办公和集成系统等技术,实现生产系统的整体管理和协调。

3. 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是现代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自动化生产线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三、现代制造系统的控制方法1. 物料控制通过物料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消耗可以精确得到控制,将其纳入生产成本,这样可以监控物料的使用情况,避免浪费和持续的盘点工作。

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通过质量控制组织,质量过程可得到监控和管理,从而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3. 生产控制生产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实时监管,掌握生产的进程、效率和质量。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结论现代制造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是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通过精益生产、运营管理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现代制造技术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现代制造技术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2、仿真技术( Simulation Technology)
仿真的基本步骤为: 研究系统——收集数 据——建立系统模型——确定仿真算法—— 建立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 果并分析。 就仿真技术应用的对象来看, 可将制造业 中的仿真分为四类: 面向产品的仿真; 面向 制造工艺和装备的仿真; 面向生产管理的仿真; 面向企业其他环节的仿真
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看法: CIMS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 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硬件 将企业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 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应多 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 性的智能制造系统。
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7.1.2 CIMS的基本组成
从系统的功能角 度考虑,一般认 为 CIMS 可 有 经 营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设计自动化 系统、制造自动 化系统和质量保 证信息系统四个 功能分系统,以 及计算机网络和 数据库两个支撑 分系统组成。
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7.1.3 CIMS的递阶控制模式
CIMS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通常采用递阶控 制的体系模式。所谓的递阶控制即为将一个复杂 的控制系统按照其功能分解成若干层次,各层次 进行独立的控制处理,完成各自的功能。 层与层之间保持信息交换,上层对下层发出命 令,下层对上层回送命令执行结果,通过信息联 系构成完整的系统。这种控制模式减少了全局控 制的难度以及系统开发的难度,已成为当今复杂 系统的主流控制模式。
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CIMS/OSA 的 结 构 框 架
第7章 现代制造系统
7.1.5 我国在CIMS技术方面的进展
十年来,我国 863/CIMS 主题在“效益驱动、总体规划、 重点突破、分步实施”16字方针的指导下,CIMS在我国 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完成了一批CIMS 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 CIMS工具 产品,建立了十多个典型的CIMS应用工程。 1994 年 11 月,建立在清华大学的国家 CIMS 工程中心 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的CIMS应用开发“大 学领先奖”,这表明我国CIMS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CIMS技术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制造系统专业工业工程学号姓名指导老师电解磨削【摘要】:摘要: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变成产品的技术的总称,是国名经济得以发展,也是制造业本身赖以生存的关键基础技术。

机械制造是各种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制造过程的总称。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这些机械产品的加工原理、工艺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设备的一门工程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这个传统工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新的内涵,使机械制造业无论在加工自动化方面,还是在生产组织、制造精度、制造工艺方法方面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Abstract:Abstract: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o make the raw materials into products, and technical customers, is a country name to develop the economy, but also the key to the survival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tself,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ll kinds of machinery, machine tools, tools, instruments, meters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 gener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these products processing machinery, process equipment and methods, and a corresponding engineering.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machin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glow this tradition a new vitality, new content added, so that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erms of process automation, or in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have undergone remarkable changes.【关键词】:特种加工;电解磨削;电解作用与机械磨削相结合的一种特种加工,又称电化学磨削,英文简称ECG。

电解磨削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研究发明的为电解磨削的原理。

工件作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导电磨轮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磨削时,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磨削压力,凸出于磨轮表面的非导电性磨料使工件表面与磨轮导电基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电解间隙(约0.02~0.05毫米),同时向间隙中供给电解液。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工件表面金属由于电解作用生成离子化合物和阳极膜。

这些电解产物不断地被旋转的磨轮所刮除,使新的金属表面露出,继续产生电解作用,工件材料遂不断地被去除,从而达到磨削的目的。

电解液一般采用硝酸钠、亚硝酸钠和硝酸钾等成分混合的水溶液,不同的工件材料所用电解液的成分也不同。

导电磨轮由导电性基体(结合剂)与磨料结合而成,主要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轮、电镀金刚石磨轮、铜基树脂结合剂磨轮、陶瓷渗银磨轮和碳素结合剂磨轮等,按不同用途选用电解加工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如过程监测和控制、工具设计、电解液处理、加工精度的改善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电解加工间隙状态非常复杂,涉及到电化学、电场、流场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因而使得过程的监测和控制非常困难。

迄今为止,还没有在线测量加工间隙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

不均匀的间隙分布也使得工具设计变得非常困难,以至于在工具制造中往往要对阴极进行多次修整,这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电解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电解泥渣和废液。

这些废液和泥渣的处理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1~3]。

近10年来,国外很多研究机构对电解加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投入,并且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 应用磨削加工是一种多刀多刃的高速切削方法,它是适应精加工和三角表面加工的需要而发展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愈来愈高,各种高硬度材料的使用日益增多,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的工艺发展,很多毛坯可以不经过其他切削加工而直接磨削成成品;以外,随着磨料磨具和高速磨削工艺的发展,磨削加工是一种多刀多刃的高速切削方法,它是适应精加工和三角表面加工的需要而发展起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愈来愈高,各种高硬度材料的使用日益增多,精密铸造和精密锻造的工艺发展,很多毛坯可以不经过其他切削加工而直接磨削成成品;以外,随着磨料磨具和高速磨削工艺的发展,以及高磨床结构性能的不断改进,磨削效率和经济性的显著提高,磨削加工已从精加工逐步扩大到粗加工领域。

因此,现代机械制造中磨床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磨削加工量在机械加工部量中所占比重也进一步怎大。

磨削加工可以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6-IT5,表在粗糙度Ra值1.25-0.32um。

磨削的工艺范围很广,可以划分为预磨(粗磨)、精磨、细磨及镜面磨削。

预磨的工件精度可达IT9-IT8,表面粗糙度Ra值可达到0.01um。

由于磨削加工所采用的磨具(磨料)具有颗为细小,硬度高,耐热性好等特点,因而能加工一般金属刀具所不能加工的零件表面如带有不均匀铸锻硬皮的工件表面、淬表面;加工过程中同时参与切削运动的颗料数量多,能切除极薄极细的切屑,因面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

磨削加工件为一种精加方法,无论在单件小批生产、中比生产,还是大批大量生产都得到广泛依靠用,近年来,由于强力磨削的发展,也可直接在毛坏上用磨削进行粗精加工。

2 特点及危害识别采用适应控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电解磨削的加工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

同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采用兼有纯机械磨削能力的导电磨轮,粗加工时靠电解磨削的高效率完成大部分加工量,然后切断电解电源,靠纯机械磨削磨掉精加工余量,这样能显著提高加工精度。

电解磨削方式已从平面磨削扩大到内圆磨削、外圆磨削和成形磨削。

电解加工的原理也可与珩磨和超精加工结合起来,成为电解珩磨和电解超精加工。

磨削加工应用范围很广,通常作为零件精加工工序,是借助磨具的切削作用,除去工作表面的多余层,使工件表面质量达到预定要求的加工方法。

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称为磨床。

从安全角度来看,磨削加工有以下特点:1.磨具的运转速度高。

普通磨削可达30-50m/s,高速磨削可达45-60m/s甚至更高,其速度还有日益提高的趋势。

2.磨具的非均质结构。

磨具是由磨料,结合剂和气孔三要素组成的复合结构,其结构强度大大低于由单一均匀才智组成的一半金属切削刀具。

3.磨削的高热现象。

磨具的高速运动、磨削加工的多刃性和微量切削,都会产生大量的磨削热,不仅可能烧伤工件表面,而且高温时磨具本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热反应力、降低磨具的强度。

4.磨具的自砺现象。

在磨削力度作用下,磨钝的磨粒自身脆裂或脱落的现象。

磨削过程中的磨具自砺作用以及修正磨具的作业,都会产生大量磨削粉尘。

3 电解加工的工艺特点电解加工的特点如下: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电化学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形的一种特种加工方法。

加工时,工件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工具接负极,两极之间保持较小的间隙。

电解液从极间间隙中流过,使两极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并在电源电压下产生电流,从而形成电化学阳极溶解。

随着工具相对工件不断进给,工件金属不断被电解,电解产物不断被电解液冲走,最终两极间各处的间隙趋于一致,工件表面形成与工具工作面基本相似的形状。

电解加工对于难加工材料、形状复杂或薄壁零件的加工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电解加工已获得广泛应用,如炮管膛线,叶片,整体叶轮,模具,异型孔及异型零件,倒角和去毛刺等加工。

并且在许多零件的加工中,电解加工工艺已占有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电解加工具有如下特点:1.加工范围广。

电解加工几乎可以加工所有的导电材料,并且不受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物理性能的限制,加工后材料的金相组织基本上不发生变化。

它常用于加工硬质合金、高温合金、淬火钢、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

2.生产率高,且加工生产率不直接受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限制。

电解加工能以简单的直线进给运动一次加工出复杂的型腔、型面和型孔,而且加工速度可以和电流密度成比例地增加。

据统计,电解加工的生产率约为电火花加工的5至 10 倍,在某些情下,甚至可以超过机械切削加工。

3.加工质量好。

可获得一定的加工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加工精度(mm):型面和型腔为± 0.05~0.20;型孔和套料为± 0.03~0.05。

表面粗糙度(μm):对于一般中、高碳钢和合金钢,可稳定地达到 Ra1.6~0.4,有些合金钢可达到Ra0.1[1]。

4.可用于加工薄壁和易变形零件。

电解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不接触,不存在机械切削力,不产生残余应力和变形,没有飞边毛刺。

5.工具阴极无损耗。

在电解加工过程中工具阴极上仅仅析出氢气,而不发生溶解反应,所以没有损耗。

只有在产生火花、短路等异常现象时才会导致阴极损伤。

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4 展望近阶段,电解加工的研究重点及应用领域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⑴微秒级脉冲电解加工工艺规律及扩大应用的研究。

脉冲参数(脉冲宽度及占空比)对加工效果的影响;流场的影响,冲液加工的可行性及相应的参数选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相应的参数选择。

⑵微秒级脉冲电源的进一步研发。

脉冲电源的工程化完善;脉冲参数在较大范围内可调,脉冲宽度更小、功率更大的脉冲电源的研制。

⑶电化学微细加工的研究电化学加工技术具有优良的加工机理,具有在微精甚至在纳米加工领域进一步研究探索的空间,但必须在自身工艺规律认识和完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在微精加工及MEMS制造领域有所作为。

⑷数控电解加工工艺的完善、设备的改进、以及稳定工程应用的研究。

在航空、航天发动机整体构件、如整体叶盘、整体涡轮、整体机匣的加工中,作为数控铣削、精密铸造方法的必要补充,数控电解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