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经济技术指标计算(优选.)

合集下载

(整理)-7-28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概念及算法.

(整理)-7-28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概念及算法.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居住区的设计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必须计算,下列指标包括必要指标、可选用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规定。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现在解释一下各项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一、规划总用地是规划局批准的地块,不是全部能用于居住区设计的,其“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路或自然分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1、居住区用地(R)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1)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基地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公建用地(R02)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A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栋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B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场院或因公建需后退红线的用地,(如公交车站马路加宽处)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3)道路用地(R0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居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

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按道路红线宽度计算。

△小区(级)道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有人行道时也计入面积。

△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我认为,现在有的已加宽,连接停车位或兼作消防车道的所以应计算面积。

居民停车场计入面积。

(4)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绿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A 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道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m;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角;B 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行计算;C 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距房屋墙脚1.5m;D 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规范表7.0.4 ---2要求;至少有一个面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计算组团绿地面积还应满足1/3绿地面积在基本日照阴影线之外的要求。

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区别

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区别

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

绿地率不等同于绿化覆盖率。

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

绿化覆盖率的基本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于绿地率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但两者的具体技术指标是不相同的。

绿地率:管得严,标准高在计算绿地率时,对绿地的要求非常严格。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

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即使是级别最低的零散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也要求宽度不小于8 米,面积不小于400 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 (含水面),至少要有1/3 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直接日照,并要增设部分休闲娱乐设施。

而宅旁绿地等庭院绿化的用地面积,在设计计算时也要求距建筑外墙1.5 米和道路边线1 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不能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

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3 米的深度,在上面种植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中;而屋顶绿化等装饰性绿化地,按目前国家的技术规范,也算正式绿地。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政府有关的就是绿地率这一指标。

根据北京的地方规定,凡符合规划标准的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 ,且要保证居住区内人均2 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1 平方米的规模。

绿化覆盖率:管得松,绿得广如果严格按照绿地率的要求建设绿化,小区建设的成本虽能降一些,但幅度非常有限,坏处很多。

最直接的就是小区的环境会很糟糕,小区的品位会降低,这都不利于销售。

谁不喜欢绿草如茵呢?北京市要求“黄土不露天”,像地下车库这样大面积的底下设施,它的地表虽然种不了树,但可以种草呀,即使一种花种草,也要专门做地面铺砌;像距建筑外墙1.5 米这样的范围,虽然不算正式绿地,但若能种一些草,总比地砖铺砌更吸引人吧?……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计算绿化覆盖率所指的绿地,简单地说,就是有块草皮便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 以上。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四节建设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工业厂区总平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密度指标建筑密度指标是指厂区内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是工业建筑总平面团}中比较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反映总平面设计中,用地是否合理紧凑.其表达式为:2.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指厂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堆场、铁路、道路、管线等的占地面积之和与厂区占地面积之比,它比建筑密度更能全面反映厂区用地是否经济合理的情况。

其表达式为:3.绿化系数(二)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单项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除占地(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指标外,还考虑以下指标:(1)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之比;(2)单位设备占用面积;(3)平均每个工人占用的生产面积。

二、居住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一)适用性指标1.居住面积系数( K )2.辅助面积系数( K l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它等于居住面积加上辅助面积。

辅助面积系数 K1,一般在 2在20~27%之间。

3.结构面积系数( K2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一般在 20 %左右。

4.建筑周长系数( K’)建筑周长系数,反映建筑物外墙周长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5.每户面宽6.平均每户建筑面积7.平均每户居住面积8.平均每人居住面积9.平均每户居室及户型比10.通风主要以自然通风组织的通畅程度为准。

评价时以通风路线短直、通风流畅为佳;对角通风次之;路线曲折、通风受阻为差。

11.保温隔热根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来评价。

12.采光居住建筑的采光面积,应保证居室有适宜的阳光和照度。

采光面过小,不仅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且视觉、感觉上也感到不适;但若窗口面积过大,对隔声、隔热、保温也是不利的.(二)经济性指标1.工期期指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评价工期应以法定的定额工期(或计算工期)为标准。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

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密度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m2/hm2)容积率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 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

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

人口净密度人口净密度是居住区规划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反映居住区住宅用地的使用强度,公式为:人口净密度= 居住总人口÷居住宅用地总面积(人/hm2)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防止噪声和视线干扰、防火、防震、绿化、管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布置,通常以满足日照要求作为确定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确定公共服务设施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建筑的正面间距,也适用这一原则。

日照标准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

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

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

1993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西安地区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分析

西安地区住宅小区室外风环境分析

2022年第10期现代园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住房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

受住宅小区内污染物扩散迅速、通风效率及建筑表面风压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居民住宅小区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小区环境的舒适度。

为此,只有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不断改善与优化当地住宅小区风环境,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住宅舒适度,满足居民对住宅环境的基本要求。

1风环境风环境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导致各个区域大气温差过大,空气在受热膨胀后,体积变轻上升,而冷空气变重下降所产生的空气流动,而这种空气流动引发的自然现象被人们称之为风。

风环境是指室外环境下,自然风受城市地形或取样地形面貌的影响形成的风场。

建筑风环境既与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共存,又与建筑物本身形体结构造型、分布、周围自然环境等有着十分紧密且复杂的联系。

目前,主要被研究的建筑风环境主要包含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领域。

2城市居民住宅建筑与风之间的关系2.1环境舒适度影响西安市地处陕西省偏南区域,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簸箕形态。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少、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1)在居民小区风环境控制方面,为保证居民环境舒适度,除去迎风第一排建设,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建筑物周围人行去风速控制在5m/s范围内,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要小于2,才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

(2)在面对过渡季和冬、夏季典型风向和风速条件下,住宅小区设计应合理规划建筑,有效规避冬季不利风向。

可通过设置挡风板、防风墙、防风带等,采取多种防风措施有效阻隔冬季冷风,同时,有效控制建筑周围高度在行人1.5m高度处的风速进行,减小因风速系数过大导致建筑物前后压差过大。

(3)提高对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率和效果,在居民构建上,小区楼房建筑格局多为自由式或行列式,能保障居民楼间距的通风性。

住宅经济指标大全

住宅经济指标大全

建筑经济指标大全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

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4)建筑物占地面积:以外墙(底层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构筑物占地面积以占地轮廓计算,但不包括铁路、道路,围墙及管线。

(5)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多层一般不小于退让5m,高层退让不小于10M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100.00% 100.00% 99.81% 0.19% 0.00% 0.00% 0.00%
表1 人均面积(㎡/人) -14.07 10.23 0.00 2.64.00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 表1 项目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 1.居住区用地(R) ①住宅用地(R01) ②公建用地(R02) ③道路用地(R03) ④公共绿地(R04) 2.其它用地(E) 居住户(套)数 居住人数 户均人口 总建筑面积(含不计容面积) 1.居住区用地内建筑总面积(计容面积) ①住宅建筑面积 ⑴高层住宅建筑面积 ⑵架空层建筑面积(按1/2面积计算) ②公建面积 ⑴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⑵商业网点建筑面积 2.其它建筑面积 ①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 ②其他 住宅平均层数 人口毛密度 人口净密度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 停车率 停车位 地面停车率 地面停车位 住宅占地面积 总建筑占地面积 住宅建筑净密度 总建筑密度 绿地率 单位 ㎡ ㎡ ㎡ ㎡ ㎡ ㎡ ㎡ 户(套) 人 人/户 ㎡ ㎡ ㎡ ㎡ ㎡ ㎡ ㎡ ㎡ ㎡ ㎡ 层 人/h㎡ 人/h㎡ 套/h㎡ 套/h㎡ 万㎡/h㎡ 万㎡/h㎡ 万㎡/h㎡ % 辆 % 辆 ㎡ ㎡ % % % 数值 35917 35917 26117 0 6740 3060 0 798 2553.6 3.2 114784.6 97334.6 97334.6 97148.3 186.3 0 0 0 17450 17450 0 28.73 710.97 710.97 222.18 222.18 2.71 2.71 2.71 55.14% 440 10.23% 45 3388 3388 9.43% 9.43% 35.00% 所占比重(%) -100.00% 72.71% 0.00% 18.77% 8.52% --

常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常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经济技术指标
名称面积单位计算方法
项目总用地????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
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
面积之总和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物首层的建筑面积就是建筑的
占地面积
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
面积
容积率????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
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
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各个地区或城
市有各自相关规定)。

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
适度越低,反之则舒适度越高。

绿地率也是
如此。

绿地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
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
住户就越舒服。

容积率和绿地率这两个比率决定了
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
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绿地率????% 指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
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绿地率”与“绿化履
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绿地不包
括阳台和屋顶绿化,有些开发商会
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

由于居住区
绿地在遮阳、防风防尘、杀菌消毒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有关规
范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应低
于30%。

机动车停车位地面车位????个地下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建筑经济技术指标常见词汇整理与计算方法
(1)容积率:即规划地块内各类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为: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面积
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与下限.容积率的下限是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土地的浪费。

容积率上限防止过渡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容积率还可以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分为全部建筑容积率,公共建筑容积率,住宅建筑容积率等。

建筑总楼板面积与建筑基地面积的比值,与建蔽率为不同概念。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建筑基地上,建有单楼层5千平方米,共两层楼的建筑,则容积率为100%,建蔽率为50%。

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与占地面积不同)
(2)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底占地面积/地块面积(3)绿化率,亦称绿地率:指的是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计算公式:
绿地率=绿地面积/土地面积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这里的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
绿地。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绿地率是用来描述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且至少1/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讲入绿化用地。

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有规定这是这个指标,一般是不少于30%。

绿地率通常以下限控制:并不是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做绿地率,距建筑外墙1.5
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和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

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百分之一的雕塑、水池、亭榭等绿化小品建筑可视为绿地。

绿化率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准确的提法应为“绿化覆盖率”。

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相对而言比较宽泛,大致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绿化,所以绿化覆盖率一般要比绿地率高一些。

(4)建筑物占地面积:以外墙(底层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构筑物占地面积以占地轮廓计算,但不包括铁路、道路,围墙及管线。

(5)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的程度,多层一般不小于退让5m,高层退让不小于10M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建筑密度是指在具体“宗地”内建筑物基底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

绿化率也是如此。

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

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

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容积率比净容积率要低50%左右。

这两个指标都是合法的,除特别说明外,说到容积率时一般都是指净容积率。

但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开发商只能宣传净容积率,于是,一些开发商就钻法律的空子,将净容积率换算成毛容积率来宣传,购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还以为这个小区的容积率真的很低,入住后才发现上当了。

什么是容积率?按照《成都市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的解释,容积率是地面以上各建筑面积的总和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关系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就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价格中的比例,决定被开发土地的含金量。

因此,容积率越高,开发商的利润就越大。

其他基本词汇,住宅: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一般测绘部门会给出)
总建筑面积=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的和
公摊面积=每户分摊的公共部位的面积(一般由测绘部门给出)
公摊系数=公摊面积/建筑面积
根据《房产测量规范》房屋实测报告的房屋建筑总面积包括: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和房屋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与层数计算
共有评论0条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8-02-29 浏览: 1358 我有法律问题要咨询
层高建高层计与筑数6.1 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缘处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

但下列情况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6.1.1 屋顶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内,且其水平投
层高建高层计与筑数6.1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缘处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

但下列情况不计入建筑
控制高度:
6.1.1 屋顶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内,且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建筑物标准层建筑面积的八分之一
者。

6.1.2 实心女儿墙高度自墙顶往下小于1.5米者;
6.1.3 建筑物屋顶另加构架但不设围合外墙者,构架部分不计入高度。

6.1.4 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高度
具有出檐式平屋顶的建筑,其高度为自基地室外地坪起至檐口底面止。

6.1.5 坡屋顶建筑高度
坡屋顶建筑物当屋面坡度超过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时,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顶的的
二分之一为止;当小于四十五度时,按6.1.9条规定计算。

6.1.6 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的建筑高度
当场地前道路标高与场地地坪高度不同时,建筑物高度视下述不同情况分别计算:当进行景观和建
筑物结构的规划控制时,建筑物高度仍以场地地坪标高为准计算;当进行消防扑救控制时,如路面
标高高于场地地坪标高时,则以路面标高为准计算;当建筑物前后立面高度不同时,规划控制高度
按建筑物的主出入口中的一面计算,而消防控制则按扑救登高一面计算。

6.1.7 建筑群高度限制
建筑群高度限制指一组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中最低与最高建筑物高度的幅度。

建筑群限高指对其中最
高建筑物的高度限制。

6.1.8 一栋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体量建筑组合的建筑高度
一栋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体量的建筑组合,其建筑物高度以最高体量的高度计算;
6.1.9 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
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按下列规定计算:
6.1.9.1 薄壳结构与波浪形结构屋顶,建筑物高度自场地地坪至薄壳顶高或波顶高;
6.1.9.2 屋面为球形拱顶,建筑物高度自场地地坪至拱顶最高处;
6.1.10 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
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为由散水边缘处的室外地坪标高至半地下室顶板。

6.2 建筑层数计算
6.2.1 建筑层数的计算,应按2.1.16条的规定。

6.2.2 住宅顶层有套内两层的复式套型时,若两层之间为满铺楼板时仍按两层计算,如为部分楼板和部分
上空时,按一层计算。

但对消防控制,仍按自然楼层数量计算。

6.2.3 建筑的内各层的层数排列
6.2.3.1 室内设计标高为正负零的楼层,按排列称为一层(建筑设计文件中应按楼层顺序标注建筑层数,不
得将一层标注为首层或底层),第一层楼板以上称为二层,按此规则类推至建筑最高层数。

层高不
大于2.2米时不计层数。

6.2.3.2 室内设计标高正负零下面的一层,按排列称为地下一层,地下一层的楼板以下称为地下二层,按此
规则类推建筑物地下室最低层数。

6.2.3.3 室内地面以上的各层之间如设有夹层(见2.3.1),则该层不计入层数排列,但大型公
共建筑内设
有中庭者,四周的楼层仍按6.2.3.1条的规定排列称呼。

6.2.3.4 当室内按楼梯休息平台的标高而设置不同标高的楼层时则为错层,其错层的建筑层数,以标高为正
负零的楼层(一层)为标准,第二层楼面标高以下的各层建筑层数为一层(不同标高的楼层应分别
注明标高),层数的标注方法按此规则类推。

6.2.4 建筑物内电梯层排序
建筑物内电梯的楼层排序,应一律遵照6.2.3的排列。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