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具体问题制定的文件,用于规范和指导相关行为和做法。
下面我将介绍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定义、作用、特点和编写要点,供您参考:一、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是指为了规范某一领域或某一具体问题而制定的文件,通常由相关部门、专家组织或权威机构发布。
它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规范、要求和指导,旨在引导相关方按照这些要求和指导进行工作。
二、作用规范性引用文件的主要作用包括:1. 统一规范:通过制定一系列规范和要求,使相关方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并避免个人主观意识对工作结果的影响。
2. 提高效率:规范性引用文件可以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帮助相关方更加高效地进行工作。
3. 保证质量:规范性引用文件所指导的做法经过了严格的专业评估和实践验证,因此可以保证工作结果的质量。
4. 促进发展:规范性引用文件可以推动技术进步、行业发展和标准化工作,促进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
5. 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性引用文件可以明确规范各方的行为和做法,防止不公平竞争和不法行为的出现。
三、特点规范性引用文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可靠性: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制定通常有相关权威机构或专家组织参与,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2. 具体性:规范性引用文件通常包含具体的操作流程、标准和要求,可以指导相关方进行实际操作。
3. 更新性:规范性引用文件会随着技术进步、行业需求等因素不断更新和修订,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4. 引用性:规范性引用文件通常会被相关方纳入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中,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操作和争议解决。
四、编写要点编写规范性引用文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清晰明确: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要求和指导应该具备明确性,避免存在歧义或模糊解读的情况。
2. 可操作性: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操作方法应具备实用性,能够指导相关方进行实际工作。
3. 可验证性: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规定应该是可被验证的,即相关方能够通过某种手段验证其是否达到要求。
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标准咨询CHINA QUALITY AND STANDARDS REVIEW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钱俊芝(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出版社)/编标 准 审 评在编写标准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条文中重复其他文件的内容,以便给使用者提供参考或指示使用者需要符合的其他条款。
这时,为了避免标准间的不协调、标准篇幅过大以及抄录错误等,通常不应抄录需重复的具体内容,而应采取引用的方式。
这些被引用的文件中,凡是规范性引用的,均应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列出;除此之外,标准中被资料性引用的文件,当需要将它们明确列出时,宜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本文就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在国家标准中的著录规则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标准起草、编辑等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清单的构成和顺序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需要列出标准中所有规范性引用的文件,这些文件经过标准条文引用后,成为标准应用时必不可少的文件,这些文件构成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
并不是在标准中出现的文件都应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而应将这些文件进行区分。
规范性引用文件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在标准条文中被引用;被规范性引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的构成及其排列顺序通常为: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仅适用于地方标准的编写)、国内有关文件、国际标准(含ISO标准、ISO/IEC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际有关文件。
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其他国际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和(或)阿拉伯数字的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
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不应包含:不能公开获得的文件、资料性引用文件、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表述1.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对于标准条文中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应在规范性引用文件清单中给出文件的版本号或年号以及完整的名称。
国标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标规范性引用文件
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电线部分)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A 209-1999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
GB 2811-2007 安全帽
GB/T 2812-2006 安全帽测试方法
GB 6095-2009 安全带
GB/T 6096-2009 安全带测试方法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Z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 15566.1-200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 15565.1-2008 图形符号术语第1部分:通用
GB 2893-2008 安全色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SB 05-1426-2001 漆膜颜色标准样卡
GB4387-2008《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总解-第2部分 规范性引用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15(GB/T19001-2016)
ISO9001:2015条款详解
引言部分
0引言 0.1总则 0.2 ISO标准的质量管理 0.3 过程方法 0.4 PDCA循环 0.5基于风险的思维 0.6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ISO9001已发展 到2018版,目前 2015版依然为主
Hale Waihona Puke 包括10 大条款ISO9001:2015条款详解—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ISO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16)
流版本
条款部分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公司的背景 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公司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6 产品和服务放行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总则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3 持续改进
规范性引用文件

表6检测评价表
序 号
项 目 名 称
评 分
备 注
1
检
查
项
目
3.1合格
2
3.2合格
2
3.3合格
2
3.4合格
2
3.5合格
3
3.6合格
2
3.7合格
2
3.8合格
2
3.9合格
3
小 计
20
2
监测项目
4.1合格
10
4.2合格
60
4.3合格
4
4.4合格
4
4.5合格
3.9.2炉子的管底比见表1。
表1炉子管底比
物 料 规 格
管 底 比(%)
小 型 钢 坯
≤35
中 型 钢 坯
≤45
钢 坯
≤65
注:(1)小型钢坯断面≤180×180mm(2)中型钢坯断面≤320×320mm
4
4.1统计可比单耗
4.1.1统计可比单耗是指在统计期内单台轧钢加热炉总能耗(折标)量与该炉所生产的合格产品折合重量的比值,kg标煤/t,以监测前6个月或12个月为统计期。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09-2008
代替DB50/T09-1997
轧钢连续加热炉节能监测规定
2008-03-01发布2008-05-01实施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是为贯彻执行GB/T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促进冶金行业重点耗能设备轧钢连续加热炉的经济运行,降低炉子可比燃耗,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制定的单项耗能设备节能监测标准。
5.6热电偶测量热风温度,仪表精度≤1.0级。
什么是规范性引用文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什么是规范性引用文件篇一: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目录一、20xx年文件:1、《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编制纲要(试行)》(国家电网基建安质〔20xx〕42号);20xx.02.26印发代替→《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编制纲要》(基建质量〔20xx〕89号)。
2、《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国家电网基建安质〔20xx〕46号);20xx.03.18印发代替→原《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基建质量〔20xx〕79号)。
3、《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管理办法(20xx年版)》闽电基建规〔20xx〕69号;20xx.09.06印发代替→原《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管理办法(20xx年版)》闽电基建规〔20xx〕235号、《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管理办法(20xx年版)》(闽电基建〔20xx〕33号)。
二、20xx年文件:1、《关于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重点措施和关于创优工作的重点措施》基建质量〔20xx〕20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分包安全管理的重点措施》(国家电网基建〔20xx〕340号);20xx.03.09印发。
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xx〕1377号;20xx.09.24印发代替→原《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xx〕403号)。
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定办法(20xx年版)》(国家电网基建〔20xx〕1432号);20xx.10.10印发代替→原《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xx〕148号)。
5、《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xx〕1586号);20xx.11.02印发代替→原《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xx〕174号)。
规范性引用文件在行业标准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标准的第二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应该可以引用著名厂商的设备使用说明吧? 我正在编写一个工艺标准,实在是无法引用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一些东西,不知道把把设备说明书引用进去可以否?不可以!根据GB/T 1.1-200之6.2.3条规定,“该一览表不应包含:---非公开的文件;---资料性引用文件;---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件。
”我个人认为设备说明书属于“资料性引用文件”,所以不可以引用!!!没办法,我觉得只有写了,而不采用引用!确实是这样!而且设备使用说明不具备法律地位!规范性引用文件喀嚓了也没啥关系,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目的就是在标准中需要用到其他被引用文件的内容时,不必重复罗嗦地将被引用文件的内容写进本标准,直接写上被引用文件的编号就可以了,可以引导读者去查找被引用标准。
但如果被引用的文件不是GB1.1规定的那些国际、国内标准、行标之类,就可以在用到被引用标准的章节将被引用文件的内容写进去,后面附上参考文献;或者,将被引用的内容编写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这要看标准的内容是否必须遵照附录内容,必须遵照,则为规范性,不必,则为资料性)。
3、对注日期引用的文件,也鼓励应用方研究其最新版本,并考虑可否使用最新版本。
4、不注日期引用的文件,其所有修改单或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5、编写标准中的某部分,其规范性引用文件导语中的第一句话改为:“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即将本标准改为本部分)”。
关于印发《大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指导规范(试行)》的通知庆法制发〔2012〕18号2012-11-02各县、区人民政府,各中、省直单位,市政府各直属单位:现将《大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指导规范(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大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2012年10月30日大庆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指导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1制定本技术规范的目的和依据为了促进规范性文件制定技术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和效率,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黑龙江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和《大庆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庆政发〔2012〕20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3853-83 《一般用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试验方法》
GB7777-2002 《往复式活塞压缩机机械振动测试与评介》
GB4980-2003 《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
GB7786-87 《动力用空气压缩机和隔膜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限值》GB7261-87 《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控制、保护屏及柜基本尺寸系列》GB7261-87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6654 《压力容器用钢板》
JB2536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
JB3965 《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
JB4700 《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
JB470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T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JB4728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
JB/T6430-2002 《一般用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
DL/T 751—2014 《水轮发电机运行规程》
DL/T521-2004 《真空净油机验收及使用维护导则》
GB8564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26860《电力安全工程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GB26164《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测试过程参考软件工程的过程,分五个阶段开展测试工作:测试准备、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总结。
在测试工作开始前,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围绕测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测试策略及测试计划,测试计划内容中要体现包括被评估被测系统之间的关系,系统间的架构关联、用户的性能需求、用户的行为模式。测试计划的步骤分为确定测试需求、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资源、确定测试日程表、生成测试计划。
4)共享数据访问机制、数据交换
——内部系统之间的数据展现与应用:质量、计量、质检、食品、特设、执法等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内部生成的、需要为其它业务提供共享的数据内容是否可以有效的在另一个质检业务应用系统中展现和应用;包括质量数据、计量数据、特设数据、监督数据、食品数据、执法数据、检验检疫数据、行政许可数据等。
3
a)
b)
c)
d)
e)
f)
g)
3
在集成测试过程中,总集成商、建设办、各级开发商、监理、总标准商等各方约定定期召开集成测试总结会议,讨论在集成测试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版本更新的时间,并提出对各级开发商的要求。
本附录规定了在应用系统集成测试规范中所用的管理文件的参考模版。
测试计划模版:
测试任务跟踪模版:
3
各级开发商要严格按照测试规范和总标准的测试标准要求进行测试活动,安排合理的人员,进行应用软件系统的全面测试。
要求各级开发商针对各自负责的应用系统的测试工作执行如下策略:
组建最专业的测试队伍
坚持统一规划、审慎论证、精心设计、分步执行的测试原则
利用完整的测试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对软件系统的各个方面实施测试和评价工作。
——稳定性测试:测试业务系统在日常负载下能够稳定运行的时间,通常对于7*24小时不间断系统,要求系统在稳定性测试阶段持续运行72小时以上,而对于5*8小时日常业务系统,被测系统在稳定性测试阶段持续运行10小时以上即可。
——性能测试:对系统的响应速度,数据处理能力等测试对象的能力要求和操作特征等。将性能测试概括为三个方面:
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立明、王连印、单红霞、黄景涛、李宣、许高峰、金亚琳、姚勇、郭启武、谭春琴。
2
国家质检总局所属的所有和“金质工程”项目有关的单位的统称,包括监督司、质量司、计量司、特设局、食品司、执法司、动植司、食品局、检验司、通关司、标准委、认监委、标法中心等各级相关部门。
2
是指“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监理服务提供商,负责整个“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质量、投资监控、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对项目实施全程进行监理。
——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展现与应用:质量、计量、质检、食品、特设、执法等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对质检行业外的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是否有效;来自于质检行业外部信息系统的数据是否有效的展现和应用。
——数据交换:质量、计量、质检、食品、特设、执法等质检行业内部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否符合“金质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包括质量交换、计量交换、特设交换、监督交换、食品交换、执法交换、检验检疫交换、行政许可交换等。
——功能分布是否合理;
——界面是否可以方便的和其他应用软件系统界面进行集成。
2)统一权限
——权限的设定是否符合“金质工程”的要求和规划;
——多个系统之间的权限统一设定的测试;
——总局、司(局、中心)、省、市多级权限设定的测试。
3)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的设定是否符合“金质工程”统一的规范要求;
——多个系统之间的组织机构的设定、一致性测试。
测试设计的步骤分为:确定并描述测试用例、检查评估测试覆盖、创建和确认测试程序、创建和维护测试外部数据集。
测试执行主要包括执行测试过程、评价测试执行情况、对比核实测试结果等内容。一般来说,测试执行活动结束或终止时,以下两种情况之一会出现:
异常或提前结束:测试过程(或脚本)没有按预期方式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当测试异常终止时,测试结果可能不可靠。在执行任何其他测试活动之前,应确定并解决异常/提前终止的原因,然后重新执行测试。
缺陷趋势–以图表形式表现的缺陷数目以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曲线
生成测试评估摘要
测试过程中,对缺陷(bug)进行实时的统计、跟踪,并监控测试质量,评估整体系统的质量,给出软件集成测试报告。
测试结束后,测试组将依据上述信息内容撰写《软件集成测试报告》,并将其分发给建设办、监理、总标准商、用户等进行评审。若《软件集成测试报告》没有被评审通过,集成测试要进行完善计划,并完善测试。
2
为评估工作成果而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是有关专家(分业务和技术)、“金质工程”建设的各方人员,可以包括业主单位成员、监理单位成员、总集成单位成员、各级开发商单位项目管理成员以及其他和“金质工程”有关的人员。
2
对于工作成果进行的独立审查,检查工作成果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合同或其他的准则。审核可以由任何被赋予其职责的单位或成员执行。
各级开发商要完善各自的测试组织体系,并在系统测试结束后提供《测试报告》给监理、总集成商、总标准商、建设办。由监理组织对测试《测试报告》进行评审,被评审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个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过程。
3
进入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过程,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
b)
c)
d)
满足以上条件,由总集成商会同各级开发商给出《集成测试计划》安排,提交监理、建设办、总标准商审核,审核通过后开始进行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
6)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等。
——多个应用软件系统联动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指标是否满足“金质工程”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开放性测试包括:数据内容类标准、通讯协议类标准、开发接口类标准、信息编码类标准;
——可管理性测试:包括系统的维护、管理、变更、定制、授权等管理和维护功能进行测试。
——安全性测试:主要从程序体系结构和设计入手,对被测系统在部署与基础结构、输入验证、身份验证、授权、配置管理、敏感数据、会话管理、加密、参数操作、异常管理、审核和日志记录等几个方面入手。
3
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过程中关注以下几方面:
a)
b)
c)
d)
e)
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的内容由总集成商提出,由建设办、监理、总标准商审核,具体内容参见《集成测试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各级开发商的应用软件界面内容。
——各级开发商的软件界面内容、界面风格是否符合“金质工程”的统一的规范、标准要求;
——质检内部业务应用软件系统与质检外部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是否符合各业务的需要和规范标准要求,数据走向是否正确。包括组织机构代码交换及其他。
5)信息发布
质量、计量、质检、食品、特设、执法等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对内、对外信息发布是否符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工程”的规范和标准。包括质量数据、计量数据、特设数据、监督数据、食品数据、执法数据、检验检疫数据、行政许可数据发布等。
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中断测试进程的错误,因此测试组会针对这种情况,确定问题的实际原因,并纠正问题,重置测试环境,然后重新执行测试。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可能由以下两种错误导致:
测试总结
评价测试结果是指通过评价测试结果、确定并记录变更请求,以及计算主要测试评测方法来完成的。评价步骤和内容主要包含:
缺陷密度–单位代码量测试发现的缺陷数量
2
负责“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总集成工作,按照合同规定内容要求开展工作。
2
是“金质工程”的标准规范建设单位,负责整个“金质工程”的标准编制。
2
参加“金质工程”一期项目的各应用软件系统或专项信息系统的软件开发商的统称。
2
PM-项目经理,是各级开发商每个业务应用软件系统的项目负责人。
PSM-软件项目经理,也可以是各级开发商的应用软件开发负责人。
评审记录模版
测试总结模版
规范性引用文件
[1]“金质工程”文件汇编;
[2]ISO9001相关规范;
[3]CMMI相关规范;
[4]软件工程管理规范。
金质工程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测试规范
1
本标准规定了“金质工程”建设中,集成测试各软件开发商所开发的应用系统的协同运行方法、流程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质工程”建设办公室,总集成商、监理、测试者、各级开发商等。
2
2
“金质工程”建设办公室的简称,是“金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由总局和领导小组授权代表总局开展与“金质工程”相关的对外联系工作。负责整个“金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实施、管理、监督、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