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

合集下载

常见涂装弊病及防止措施

常见涂装弊病及防止措施

选择合适的涂料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涂料是防止涂装弊病的关键。
详细描述
根据涂装需求和涂装对象的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涂料类型和品牌,确保涂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使用 要求。同时,要注意涂料的配套性和相容性,避免因涂料不匹配导致涂层起泡、开裂等问题。
控制涂装环境
总结词
控制涂装环境是保证涂装质量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涂装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尘,温度和湿度要适宜。过高的温度、过低的湿度或灰尘污染都可能导致涂层表 面出现颗粒、不平整等问题。同时,要避免在雨天、雾天或强风中进行涂装作业,以免影响涂层质量。
提高涂装技术水平
总结词
提高涂装技术水平是防止涂装弊病的根 本途径。
VS
详细描述
加强涂装工人的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提 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采用先进的 涂装技术和设备,如静电喷涂、自动涂装 线等,提高涂装的均匀性和平整度。同时 ,要严格执行涂装工艺规程,确保每道工 序的质量控制。
加强涂装后保养
总结词
加强涂装后保养是防止涂装弊病的重要环节 。
详细描述
按照保养要求定期对涂层进行保养和维护, 保持涂层的完整性和美观度。避免硬物刮擦 、高温烘烤和化学腐蚀等损害涂层的行为, 及时修复损坏的涂层,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同时,要注意对保养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把 控,确保保养效果。

04
涂装弊病的修复方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常见涂装弊病及防止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4
目录
• 涂装弊病概述 • 常见涂装弊病 • 防止涂装弊病的措施 • 涂装弊病的修复方法
01
涂装弊病概述
涂装弊病的定义
01
涂装弊病是指在涂装过程中出现 的质量问题,如表面缺陷、颜色 不均、起泡、脱落等。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2. 对于检查出来存在隐患的底面使用合适的封闭底漆做封闭。如:普兰纳 2K 黄底 漆(参见相关使用说明)。
3. 确实了解旧漆的种类, 尽量避免不匹配现象发生。 4. 对于多次修补的漆面,建议尽量使用封闭底漆加以隔离。 5. 按规定使用适当的中间底漆,同时注意按规定使用配套的固化剂及稀释剂等辅
料,并保证产品要求的干燥时间后涂装面漆。 6. 新漆膜,特别是喷涂较厚的新漆膜,必须给予一定的干燥时间。如有条件的,
8、 漆面起泡或痱子 9、 针孔 10、 流挂 11、 渗色与浮红 12、 金属漆发花 13、 涂层的变色与褪色 14、 龟裂
相关说法
剥皮、失去附着力、附着差、脱落
相关说明
此类现象为基底与漆层之间失去附着力,包括面漆与底漆或旧漆之间、底漆和金属 漆之间。
相关原因:
一、 清洁或准备不当。包括: 1、 水磨底漆时使用的水砂纸号数太高,超过 1000#以上,使底漆表面过于光滑, 不利于面漆的附着。 2、 底漆表面研磨后的研磨灰尘或其它表面污染物若未确实彻底清除,则表面 漆层将不能够与底漆层发生适当稳定的接触,以致于造成粘合不良。 3、 底漆水磨后未能使水份完全干燥,或底面在施工前受潮,使其难以正常干燥, 出现粘合不良现象。 4、 使用了不当的材料(如:汽油)作为清洁剂,不但不能去除硅、矽等腊质, 留下一些高沸点的残留物在表面留下一层连续的“油膜”。建议清洁材料使 用 L919 除油剂。 5、 粘尘布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涂料的附着力降低。使用中必须擦拭速度要快,力 量要轻一些,否则会在表面留下过多的粘性杂质,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六、封闭材料选择不当。为节约成本,采用硝基色漆打底,烤漆(2K)罩面的施工方 法。此类办法,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面漆的脱落。或者有时在原子灰施工后未 喷涂二道底漆而直接喷涂面漆,也非常容易造成面漆的脱落。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1.色差
色差通常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光线不均匀或者涂料本身质量不好导致的。

为了消除色差,可以调整施工环境的照明灯,保证光线均匀,或者选择质
量好的涂料进行施工。

2.起皮
起皮通常是由于底层处理不当、湿度过高或者涂料与底层不相容导致的。

为了避免起皮,首先应该确保底层的清洁和干燥,可以进行打磨和补漆,为涂料提供良好的附着力。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控制湿度,避免过高的湿度对涂料造成影响。

3.开裂
开裂通常是由于涂层干燥太快、涂层过厚或者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

为了消除开裂,可以适当调节涂料的干燥时间,避免太快的干燥。

此外,
涂层的厚度也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厚容易开裂。

另外,要注意避免温
度的快速变化,可以选择在恒温环境下施工。

4.鼓泡
鼓泡是由于涂料中含有挥发性物质,蓄积在涂料中,造成鼓泡。

为了
消除鼓泡,应该选择质量好,不含挥发性物质的涂料进行施工。

另外,涂
料应该均匀稀释,避免出现太高的涂膜厚度。

5.流挂
流挂是指涂层在垂直面上出现滴落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涂料太稀、过
度施工或者施工环境不佳导致的。

为了消除流挂,可以选择稍微稠一些的
涂料进行施工,避免太稀的涂料。

同时,要适度控制涂料的施工量,避免过度施工。

另外,施工环境要适度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总之,消除油漆涂刷常见的通病需要从施工原因、材料问题、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在正确选择涂料、合理施工,并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下,才能消除这些通病,获得满意的涂装效果。

涂装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

涂装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

涂装质量缺陷产⽣原因及修补⽅法涂装质量缺陷产⽣原因及修补⽅法A、涂装质量缺陷(涂装⼯艺学)⼀、流挂湿涂膜受重⼒驱动造成的流痕叫作流挂。

1、流挂预防措施产⽣流挂的主要原因是涂膜厚度、涂料粘度。

其中涂料粘度还受温度、溶剂挥发及涂料触变性⽽改变。

下⾯对其产⽣根源和对策分别进⾏阐述:1)喷涂的湿膜太厚的原因A、多次重复喷涂,B、喷枪与⼯件件距离太近,C、⼀次喷涂太厚2)涂料粘度太低3)溶剂挥发太慢4)在光滑的旧漆膜上喷涂⼆、橘⽪、1、产⽣橘⽪的原因及对策橘⽪是涂漆过程中常见⼜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1)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粘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产⽣橘⽪。

2)⼯件温度太⾼,使溶剂瞬间挥发,湿度⽆法流平。

3)喷涂时出漆量太少,或喷涂距离太远,表⾯沉积漆膜太薄,流平变得困难。

4)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也产⽣橘⽪。

5)喷枪距离太近。

6)涂料粘度过⼤。

7)环境温度偏⾼,或闪⼲时间不⾜就进⾏烘烤。

8)喷漆室内空⽓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难以流平。

9)底材粗糙易导致短波橘⽪,10)⾦属底⾊漆喷涂太厚且闪⼲不充分,罩清漆时易造成粗糙不平整。

11)在烘⼲时,上升的热空⽓流和直接的红外辐射作⽤往往使垂直⾯长波纹多于⽔平⾯。

12)飞散漆雾在已喷漆膜表⾯的沉积也是造成橘⽪的⼀个因素。

三、颗粒1、产⽣颗粒的原因1)作业环境灰尘多。

2)涂料没过滤。

3)易沉淀的涂料兑稀前搅拌不充分;或者在兑稀时未按要求逐渐兑稀,造成颜料絮凝返粗。

4)存在溶解性差的树脂,在溶解性差的稀料兑稀时,不溶剂⽽析出,产⽣树脂颗粒;或者破碎的漆⽪残留于涂料中。

5)闪光漆⽣产时,铝粉浆分散不良,喷涂时产⽣很多颗粒。

6)由于尘埃容易被涂层表⾯静电荷吸附,⾯漆喷涂前最好采⽤离⼦化压缩吹净和⽤粘性摸布插净。

四、露底形成露底的原因:1)、选⽤涂料遮盖⼒差,2)、使⽤前,沉降的颜料未被搅起,或搅拌不充分,造成遮盖⼒下降,3)、涂料太稀,喷得太薄,4)、喷涂膜厚不均匀,5)、底⾯漆⾊调反差太⼤,对于⾦属闪光漆,由于底⾊漆喷涂很薄,中涂颜⾊最好与⾯漆相近,五、咬底咬底是上层涂膜喷涂时,涂料中溶剂对底层产⽣严重的溶胀起皱⽽脱离的现象。

涂装故障模式

涂装故障模式
层 涂层间或者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 力不足导致剥落。 原因分析: 不合格的表面处理; 底漆或者底面涂层的不兼容; 底漆或者内部涂层受到污染; 涂层间的固化时间过程。 修补办法为:去除缺陷涂层直至出现平滑 涂层或底材后从新涂装。
六、漆雾 因防护不当或操作失误等 造成非喷涂表面沾染杂色漆雾。 原因分析: 遮蔽不到位; 操作时防护不当。 影响:1、严重的外观缺陷, 整体颜色不一致; 2、配合表面如活塞杆等会因 漆雾造成非预期磨损等、
涂装作业主要缺陷模式及分析
涂装作业的主要缺陷模式为:流挂、针孔和气孔、起泡、分层/脱 落、桔皮及漆雾现象,均严重影响整车喷涂的外观及防护效果。
一、流挂 流挂就是上漆表面产生“窗帘”现象。 产生影响: 如果湿膜厚度过高,多余的流挂可能在水平表 面或拐角处多余的流挂可能在水平表面或拐角处 形成油漆淤积。固化之后,漆层可能会在该区域 产生直达基材的裂纹,使钢材失去保护。 原因分析: 施工漆膜超过规定的干膜厚度(DFT); 油漆中添加了过量的稀释剂; 喷枪过于靠近施涂表面。 问题处理: 如果在喷涂阶段中发现产生流挂,可在漆膜仍 处于湿态时用刷子刷去。干燥后的修复方法包括 打磨(砂纸打磨)和重新涂布。 二、针孔和气孔 油漆表面形成的小孔、小洞。 产生影响: 针状外表影响外观,且空气等通过小孔 腐蚀附近的底材,造成防护失效。 原因分析: 底材有气孔或质量差; 气压过高、漆膜过厚、风力过强、过量喷涂等造成内部夹带空气; 涂料中挥发分含量超过标准,或其中颜料含水量偏高。 问题处理: 检查选取好的底材; 调整工艺参数到最佳程度; 材料把关或者进行除湿处理。 三、起泡 起泡为涂装主要缺陷之一,其形态有时 为干燥泡状,而有时则充满液态物质。起泡有 大有小,多成半球状。尺寸通常取决于涂层与 底材或者相邻涂层的附着程度,以及内部气体 或者液泡的压力。 原因分析: 底材或者涂层受到水溶性盐分的污染,潮气透 过涂层将可溶性盐分溶解形成溶液引起的“渗 透现象”; 表面污染会削弱涂层附着力。潮气将会被再污 染、且附着力弱的涂层区域聚集; 涂层不充分或极差的溶剂挥发。 五、桔皮 表现为涂层表面出现细 小的卵石状或涟漪状纹理,类 似于桔子皮。 原因分析: 由于孔乙压力不足造成不恰 当的雾化; 喷嘴距离底材表面过近; 溶剂挥发过快。 桔皮通常为装饰性缺陷,如需 要,可打磨至平滑漆膜后重新 涂装。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03
加强涂装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 能提高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对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 对某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涂装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预 防措施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深 入,以解决更多的涂装缺陷问题。
涂装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可能影响涂料的干燥和固化过程,导致涂层缺陷。
污染环境影响
涂装过程中如果存在污染环境,如灰尘、油烟等,会影响涂料的附着力和外观质 量。
03 涂装不良缺陷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原材料
1 2 3
确保原材料质量
选用符合规格和设计要良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如果使用的涂料或相关原材料质量不 稳定,可能会导致涂装不良缺陷,如 色泽不均、起泡、开裂等。
原材料混合不均匀
涂装材料混合不均匀,如颜料、基料 、溶剂等比例不当,也会导致涂装缺 陷。
工艺因素
涂装工艺不合理
涂装工艺流程、温度、湿度等参数不当,会直接影响涂层的外观和质量。
保持环境清洁
加强车间清洁管理,减少灰尘、杂质等对涂装表面的污染。
控制噪声和震动
采取有效的减震降噪措施,减少噪声和震动对涂装过程的影响, 提高涂装质量。
04 涂装不良缺陷修复方法
轻度缺陷修复
修复工艺简单
对于轻微的涂装不良缺陷,如小范围的漆面粗糙、小面积的漆面起 泡,可以通过简单的修复工艺进行处理。
检查设备性能
定期检查涂装设备的性能 指标,如喷枪的流量、压 力等参数,确保其处于良 好的工作状态。
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对涂装设备中磨损较大的 部件,如喷嘴、滤网等, 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因此 产生的涂装不良。

涂层质量缺陷及解决办法

涂层质量缺陷及解决办法

• 涂膜发笑—发笑也称收缩,表现为涂层在 底面产生凝聚。原因是:施工现场温度低, 湿度大;工件表面有油污或温度太低;基 体太光滑或底层漆光泽度太高;第一道面 漆烘烤时间长、温度高,使漆烘烤过硬。
• 解决办法:采取相应对策。为防止漆层过硬,在施工第二 道漆前,对底层漆和已产生收缩的部位用粗砂布打磨。
• 涂层太薄。
• 解决办法:加强原料检验;加入粘度高的涂料, 调整涂料粘度;使用前彻底搅拌;控制施工厚度。
• 涂膜起皱—原因是:涂料质量不好,如钴催干剂 含量太高;漆膜过厚;烘烤不当;重复涂装涂料 不配套;底层未完全干燥又涂第二层;施工时与 酸硷气体接触。
• 解决办法:采取相应对策。
• 针孔—原因是:低沸点溶剂过多,使挥发 太快;环境温度高,相对湿度大;工件加 热太快、温度太高;工件表面有油污或灰 尘;喷涂时气体压力过高;压缩空气含有 油污和水。
• 现象:水痕
• 原因:漆液颜基比过小;漆液中杂质离子过多; 磷化膜过薄;水洗不干净;助溶剂量过大;树脂 表面张力过大
• 措施:采取相应措施
• 现象:桔皮
• 原因:漆液颜基比过小;漆液中杂质离子多;磷 化膜粗糙;水洗不干净;电压过高;漆液中
• 低分子量树脂增加 • 措施:采取相应措施 • 现象:漆膜剥落 • 原因:磷化膜过厚;漆液中杂质离子过多;
• 涂膜干燥慢或不干—原因是:室温自干型 涂料是环境温度太低;烘干型涂料是烘烤 温度太低或不均匀;固化型则可能是双组 分比例不对,固化剂加入量不足;涂料粘 度太大;底层涂料未干燥。
• 解决办法:采取相应对策。
• 涂膜失光—原因是:涂料变质;底材表面 过于粗糙或磷化膜粗糙;施工环境差、温 度低、湿度大;现场有氨气等有害气体; 涂料中固体成分太少;烘烤温度太高、时 间太长;工件表面不干净;涂层太薄。

浅谈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的解决方法

浅谈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的解决方法

浅谈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的解决方法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涂装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涂装线的运行中,油漆缺陷问题一直是制造商们头疼的难题。

油漆缺陷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导致产品的不合格。

如何有效解决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成为了制造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就浅谈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各制造商提供参考。

一、了解常见的油漆缺陷问题在解决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常见的油漆缺陷问题。

常见的油漆缺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漆膜开裂、气泡、坑洞、流挂、斑点、色差、粘度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原材料质量不良、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操作人员技术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解决油漆缺陷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二、优化涂装线工艺参数要解决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首先需要优化涂装线的工艺参数。

包括喷枪的喷嘴大小、喷漆压力、喷漆速度、喷漆距离等参数的设置。

这些参数的调整对于油漆的均匀性、流动性和附着力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可以有效降低油漆缺陷问题的发生率。

三、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油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涂装产品的质量,因此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原材料进货验收标准、加强供应商管理、加强原材料的质量跟踪等方式来提高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

只有通过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才能有效减少油漆缺陷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的解决。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举办技能竞赛、制定操作规范等方式来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涂装线操作技巧,减少油漆缺陷问题的发生。

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涂装线的质量监控体系是解决油漆缺陷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增加在线检测设备、建立质量验收标准、建立异常处理机制等方式来加强质量监控。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油漆缺陷问题。

六、加强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状况直接关系到涂装线油漆缺陷问题的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涂料长时间搅拌,形成无数微细空气泡。
7)、涂膜喷涂太厚,且表干太快。
8)、被涂物未冷缺,使湿膜溶剂急剧蒸出。
9)、左右环境太脏,或喷涂时有水分带入涂膜中。
10)、闪干不充分。
十一、发花
发花是色漆表面色调不一致,出现斑点和条纹等产生颜色杂乱的外观缺陷。
1)、色漆中颜料分散不均匀,或调色石色浆混合不充分。
2)、稀料的溶解性差,或粘度不当,不利于颜料、色浆的均匀分散。
3)、厚涂膜上下层发生对流,若两种颜料的密度差别大,容易发花形成六角形小花纹。
十二、浮色
浮色是由密度相差大的颜料调配的色漆,容易在上下层产生颜料分布,使涂膜表面与内部的色调不相一致。
1)、减少颜料密度差别,提高颜料的分散性能。
2)、加少许硅油助剂,低表面强力的硅油薄层避免了因溶剂挥发产生的表面张力差,从而消除对流现象,对防止浮色效果显著。
1)、漆前处理不当,表面残留油,水或脱落剂,或有色金属未进行适宜的表面处理。
2)、底材表面太光滑。
3)、底涂层放置太久,重涂间隔周期太长;或涂层烘烤过度,影响自身附着力和面层结合力。
4)、旧漆膜表面未打磨直接涂漆。
5)、底、面涂料不配套,造成层间结合力差。
6)、未涂底漆直接在底材上刮涂腻子。
7)、底涂层含有硅油类助剂,影响重涂漆膜的侵湿结合。
11)在烘干时,上升的热空气流和直接的红外辐射作用往往使垂直面长波纹多于水平面。
12)飞散漆雾在已喷漆膜表面的沉积也是造成橘皮的一个因素。
三、颗粒
1、产生颗粒的原因
1)作业环境灰尘多。
2)涂料没过滤。
3)易沉淀的涂料兑稀前搅拌不充分;或者在兑稀时未按要求逐渐兑稀,造成颜料絮凝返粗。
4)存在溶解性差的树脂,在溶解性差的稀料兑稀时,不溶剂而析出,产生树脂颗粒;或者破碎的漆皮残留于涂料中。
5)、稀释剂选用不当。
七、拉丝
原因及措施如下:
1)、涂料的施工粘度太大,雾化性不好,容易产生丝状喷出。
2)、稀料的溶解力不够,稀释性太差。
3)、涂料树脂分子量太高,在正常施工固体下:
1)、涂料自身原因。
2)、底材表面有油污或水时,造成涂膜润湿不良。
3)、光滑的旧漆膜也容易使涂膜润湿不良。
B)金属漆漆膜偏薄修补:
先用1500#砂纸对缩孔部位进行水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喷涂一道约5UM厚的同色种修补漆,5分钟后再喷涂一道约10um后的金属修补漆,再过5分钟喷涂一道约20un厚的修补清漆,然后用烤灯对漆薄部位进行烘烤,漆膜干燥后进行抛光处理。
四、补漆工艺
A)单色漆修补工艺
1、根据单色修补漆的施工标准,在1升的修补枪漆罐内,把专用固化剂与修补漆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用稀释剂把修补漆调配到适当粘度;
5)、底面漆色调反差太大,对于金属闪光漆,由于底色漆喷涂很薄,中涂颜色最好与面漆相近,
五、咬底
咬底是上层涂膜喷涂时,涂料中溶剂对底层产生严重的溶胀起皱而脱离的现象。原因如下:
1)底层未干透就涂下一道。
2)底漆与面漆不配套,底漆涂膜易被面漆中强溶剂溶胀。
3)面层涂料一次喷涂太厚,长时间滞留的强溶剂有机会大量渗入底层二溶胀起皱。
十三、渗色
渗色是底层颜色被融入面漆中,使面层漆颜色玷污而变色。
1)、底层含有耐溶剂差的有机颜料,被面漆溶剂溶解而渗入。
2)、面漆中含有太强溶解力的溶剂,且底层干燥不够充分就涂面漆。
十四、闪光漆色调不均匀
原因及措施:
1)、涂料铝粉含量太低,遮盖力很差,涂料的定膜能力差,涂料的表干时间太长。
2)、底色漆喷得太薄或者漏喷,现露底色。
2)、颜料分散不良,涂料细度差,或色漆的颜料体积浓度较高。
3)、溶剂的溶解性不良。
4)、底材粗糙不平整,或打磨砂纸太粗。
5)、底涂粗糙多孔,对涂料吸收量大。
6)、烘房内空气污浊,或烘烤温度太高而失光。
7)、面漆或罩光漆太薄。
8)、面漆未干透就抛光修饰。
十六、剥落
由于涂膜附着力或层间结合力很差,造成局部甚至是全部剥落的现象。
3)、底色漆喷得太厚,且厚薄不均匀。
4)、“湿碰湿”工艺的间隔时间太短。
5)、喷涂时空气压力太低,雾化不良;或空气压力太高,使片状铝粉变形。
闪光漆应该采用较低施工固体分的施工粘度喷涂,使用专用喷枪均匀薄喷,以约8um干膜厚度薄喷二道,并经充分闪干后在罩清漆。
十五、光泽低
原因及措施如下:
1)、涂料中树脂混溶性差,涂膜雾祖浊而失光。
涂装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及修补方法
A、涂装质量缺陷(涂装工艺学)
一、流挂湿涂膜受重力驱动造成的流痕叫作流挂。
1、流挂预防措施
产生流挂的主要原因是涂膜厚度、涂料粘度。其中涂料粘度还受温度、溶剂挥发及涂料触变性而改变。下面对其产生根源和对策分别进行阐述:
1)喷涂的湿膜太厚的原因
A、多次重复喷涂,
B、喷枪与工件件距离太近,
5)、刷涂时,刷子移动太快或刷毛太硬。
6)、厚涂层或水性漆烘烤时急剧升温。
7)、被涂面残留有水分。
十、针孔
针孔是指涂膜表面被针尖刺过样的小孔。
1)、清漆精制不良,含有杂质。
2)、涂料中溶剂挥发快,且用量较多。
3)、颜料分散不良。
4)、涂料表面张力大,粘度高,流动性差,气泡释放性差。
5)、漆基互溶性差,随环境温度降低而局部析出或粘度上升,易引起颗粒和针孔。
C、一次喷涂太厚
2)涂料粘度太低
3)溶剂挥发太慢
4)在光滑的旧漆膜上喷涂
二、橘皮、
1、产生橘皮的原因及对策
橘皮是涂漆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1)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粘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而产生橘皮。
2)工件温度太高,使溶剂瞬间挥发,湿度无法流平。
3)喷涂时出漆量太少,或喷涂距离太远,表面沉积漆膜太薄,流平变得困难。
4)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大,也产生橘皮。
5)喷枪距离太近。
6)涂料粘度过大。
7)环境温度偏高,或闪干时间不足就进行烘烤。
8)喷漆室内空气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而难以流平。
9)底材粗糙易导致短波橘皮,
10)金属底色漆喷涂太厚且闪干不充分,罩清漆时易造成粗糙不平整。
2)对金属漆漆膜深层的,较严重的颗粒,先用刮刀将其清除干净,或用1500#砂纸对修补部位进行水打磨,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再进行抛光处理;
3)接上一步,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需要补漆的,则参照补漆工艺喷涂车身同色种的专用修补漆,然后用烤灯对修补部位进行烘烤,漆膜干燥后在进行抛光处理,至修复平整,擦拭干净;
2、对打磨擦拭干净后的漆膜缺陷部位进行画圈、逐渐扩大式喷涂,喷涂完毕用烤灯进行局部烘烤,漆膜干燥后再对修补部位进行抛光处理,最后擦拭干净;
3、参数控制
面漆:固化剂==5-----6:1
修补漆流量:30---70ml/min
烤灯烘烤温度:80----90℃
烤灯烘烤距离:300---400mm
烤灯烘烤时间:25—30min
8)、有色金属、塑料表面的预涂底漆选用不当。
B、面漆漆面质量缺陷修补工艺(河北长安B线)
首先确认缺陷类别,用胶带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缺陷类别确定相应的修补方法:
一、颗粒修补工艺
根据颗粒的不同状态确定不同的修补方法:
1)、对单色漆和清漆漆膜表层的、轻微颗粒,需要粘有羊毛球的抛光液进行抛光处理,至修复平整:
六、发白
原因及措施如下:
1)、作业环境湿度太高,溶剂快速蒸发时带走大量热量,造成局部湿膜表面温度下降至“露底”以下,使水汽冷凝渗入湿膜,产生乳化状白色膜,水分最终蒸发后产生空隙并被空气取代,最终形成不能恢复的有孔无光白色膜。
2)、涂料溶剂的挥发性太快。
3)、被涂物表面温度太低。
4)、湿膜中含有水分。
4、参数控制:修补喷涂原则:小流量、底气压、小雾化
面漆:固化剂:5-----6:1
修补漆流量:30---70ml/min
烤灯烘烤温度:80----90℃
烤灯烘烤距离:300---400mm
烤灯烘烤时间:25—30min
烘烤后,漆膜硬度须到达HB
五、污染修补工艺:
在车身缺陷喷涂修补过程中造成的漆膜污染,先用擦拭布蘸修补剂将污染擦拭干净,在进行抛光处理。
二、缩孔修补工艺
1)单色漆、清漆漆膜缩孔修补:
A)先用1500#砂纸对缩孔部位进行水打磨,至光滑平整,再进行抛光处理至修复平整;
B)接上一步,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需要补漆的,则参照补漆工艺喷涂车身同色种的单身修补漆或修补清漆,然后用烤灯对修补部位进行烘烤,漆膜干燥后再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至修复平整,擦拭干净;
2)金属漆漆膜缩孔修补:
先用1500#砂纸对缩孔部位进行水打磨,至金属漆底层,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参照补漆工艺喷涂车身同色种的金属修补漆,5分钟后喷涂修补清漆,然后用烤灯对修补部位进行烘烤,漆膜干燥后再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至修复平整,擦拭干净;
三.漆膜偏薄修补工艺;
A)单色漆漆膜偏薄修补:
先用1500#砂纸将漆膜偏薄部位水打磨平整,擦拭干净后,喷涂车身同色种单身漆修补,用烤灯对修补部位进行烘烤,漆膜干燥后在进行抛光处理。
烘烤后,漆膜硬度须到达HB
B)金属漆修补工艺:
1、根据金属修补漆的施工标准,在1升的修补枪漆罐内,把专用固化剂与修补漆调配到适当粘度;
2、同理,参照1的步骤,调配好修补清漆;
3、对打磨擦拭干净后的漆膜缺陷部位按照画圈逐渐扩大式喷涂法先喷涂金属修补漆,5分钟后再喷涂修补清漆,喷涂完毕用烤灯进行烘烤,漆膜干燥后再对修补部位进行抛光处理,最后擦拭干净;
4)、涂料中混入油污。
5)、底层涂料含有硅油类助剂或有脱模剂的塑料表面,基底表面张力太低,出现润湿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