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专业英语

心理学专业英语一、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情感。
本文档将介绍心理学专业中常用的英语术语和词汇。
二、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在实验中被操作的变量,其对因变量产生影响。
-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在实验中被衡量的变量,受自变量的影响。
- 随机分组(Random Assignment):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以减小实验结果的偏倚。
2.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整个群体。
- 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Survey):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参与者通过填写问卷来提供信息。
三、主要理论1.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刺激-反应(Stimulus-Response):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对刺激的直接反应。
2.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情绪(Emotion):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的一种状态,通常与特定刺激有关。
- 记忆(Memory):对于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能力。
- 研究(Learning):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四、发展领域1.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 临床评估(Clinical Assessment):通过各种测试和观察手段,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
- 治疗(Therapy):利用心理和行为干预手段,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
2.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记忆和思考与他人相关的信息。
五、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心理学专业常用英语术语和词汇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心理学领域的知识。
参考文献:- Smith, J. (2010).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Publisher.- Johnson, L. (2015). Key Concept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Publisher.。
从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看翻译过程

'I 置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基础 。 二、 模板说 这个模 型最早 是针对 机器 的模式 识别而 提 出来 的 , 后
认知 心理学 ( ont ePyh lg ) 以信 息 加工 观点 C g iv sc o y 是 i o 为核心 的心理学 , 又可称 作信 息加工 心理 学 。它 揭示 了认 知过程 内部 心理机 制 , 能 对人 的各 种 心理 活 动 、 语行 并 言 为作 出某 种解 释 。认 知 心 理学 在 本 身迅 猛 发 展 的 同时也
码与 已经贮存 在脑 子里 的另一 种语言 的单词 进行 比较 , 看 看与译 者头 脑 中的哪个单 词—— 模板 有最佳 匹配 , 这 就把 个刺激 确认 为与这 个 单 词 即模 板 相 同。例 如在 英 汉翻 译 中 , 到了 s k 这个 单词 , 当读 o s c 视觉 首 先 受到 了刺 激 , 激 刺 信息得 到 的英文编 码 与 已贮 存 的相 关 汉语 单 词 即模板 进
行比较 ( 比如人们头脑 中有男袜 , 女袜 , 长袜 , 短袜等相关 单词) 发现“ 短袜” 这个汉语单词与“ok” scs 这个刺激有最
、
模式识 别
认知 心理学 的 知觉 研 究 主 要 涉 及 模 式 识 别 ( ae Ptr tn Rcgi n , 是 视 觉 的模 式 识 别 。所 谓 模 式 是 指有 e ni )特别 o t o 若干元素或成 分按一 定关 系形成 的某种 刺激 结构 , 可 以 也 说 模式是刺 激的组合 。
心理学英语教程 例句 翻译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Psychology is the science of studying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mainly research in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including cognition , emotion , motivation, ability and personality,etc , also in the study of group and social psychology.2.结构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包括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
结构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Structure psychology is the first school of psychology , including three basic elements, feeling, image and emotion. Structure psychology asserts that psychology should be in the study of the direct experience from people , namely consciousness.3.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william james是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功能、作用;机能心理学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即意识流。
William James , the famous American psychologist, is the founder of the functionalpsychology; He thought: psychology should be in the study of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mind in the aspect of adapting to the environment ; Functional psychology thought that consciousness is a constant and flowing thing , namely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了行为心理学;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基本术语汉英对照

教育心理学基本术语汉英对照总论学派、学说、学科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R:stimulus-response;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差异心理学:differential psychology;场心理学:field psychology;德育心理:psychology of moral education;发展理论:developmental;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关系转换说:transposition theory;官能心理学:faculty psychology;环境论:environmentalism;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教师心理:psychology of teacher;教学心理学:instructional psychology;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教育语言学:educational linguistics;经验概括说(亦称“经验泛化说”):theory of experience generalization;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联想心理学:association psychology;内省主义:introspectionism;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人格理论:personality theories;人格心理学: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认知—行为理论:theories of cognition-behaviorism;认知与组织论:cognitive-organizational theories;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数学教学心理学: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相同要素说: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心理学派:school of psychology;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s;行为与联想论:behavioral-associationist theories;行为主义:behaviorism;形式训练说:theory of formal discipline;学科教学心理学:psychology of subjects teaching;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s of learning;学习理论(学习论):theories of learning;心理学一般概念保持:retention;表象:image;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催眠术:hypnotism;错觉:illusion;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分析:analysis;感觉:sensation;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感情:feeling;个性:individuality;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回忆:recall;鸡尾酒会现象:cocktail-part phenomenon;集中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记忆:memory;焦虑:anxiety;具体思维:concrete thinking;可逆性图形(双关图):reversible figure;类比思维:analogical thinking;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气质:temperament;情调:sentimental tone;情感:affect;情绪:emotion;全或无定律:all-or-none law;人格:personality;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随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态度:attitude;统觉团:apperception mass;先天愚型:mongolism;想象:imagination;性格:character;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遗忘:forgetting;意识:consciousness;意识过程:consciousness processes;意识阈:consciousness threshold;再认:recognition;知觉:perception;综合:synthesis;神经元:neuron;心理(的):psychology 、mind、mental;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变量:variable;变量间交互作用:interaction between variables;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刺激-反应研究:S-R research;道德两难情境:moral dilemmas;调查表:inventories;调查法:survey method;反应-反应研究:R-R research;个案研究法:case-study method;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霍桑效应:Hawthrone effect;基础科学研究:basic-science research;假设:hypothesis;交谈法:interview method;控制联想:controlled association;控制组:control group;迷津:maze;迷箱:puzzle box;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内省:introspection;潜伏学习实验:latent-learning experiment;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实验室实验法:laboratory experimental method;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投射技术:projective techniques;外推的基础科学研究:extrapolated basic-science research;问卷:questionnaires;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research;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因果关系: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s;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中介变量:intervening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发展心理与个别差异发展心理安全依恋:secure attachment;成年期:adulthood;成熟:maturation;惩罚与服从定向:punish-obedience orientation;代沟:generation gap;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动作式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儿童期:childhood;发展:development;法律与秩序定向:law and order orientation;繁衍对停滞:generativity versus stagnation;符号式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工具性-相对论者定向(亦称“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instrumental-relativist orientation;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好孩子定向(亦称“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定向”):good boy/nice girl orientation;后习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回避依恋:avoidance attachment;焦虑依恋:anxious attachment;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可逆性:reversibility;狼孩:feral children;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 orientation;契约性墨守法规定向:contractual legalistic orientation;前习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ersus isolation;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ersus inferiority;青春期:puberty;青年期:adolescence;权威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s;群集:grouping;少年期:preadolescence;守恒:conservation;双重建构:double construction;顺应:accommodation;他律道德:heteronomy morality;胎儿期:fetus period;同化:assimilation;同一性:identify;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dentify versus confusion;同一性混乱:identify confusion;同一性危机:identify crisis;图式:schema;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习得的性格:acquired character;习俗水平:conventional level;肖像式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信任对不信任:trust versus mistrust;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性成熟:sex maturation;性心理发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依恋:attachment;婴儿期:infancy;友谊模式:friendship patterns;幼儿期:preschool period;运算:operations;主动对内疚:initiative versus guilt;抓握反射:grasp reflex;专制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s;自律道德:autonomous morality;自我完善对失望:integrity versus despair;自主对羞怯或怀疑:autonomy versus shame and doubt;个别差异A型性格:style A character;B型性格:style B character;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场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成绩不足:underachievement;成绩超常:overachievement;成熟迟滞:maturational lag;冲动性认知方式(冲动型):impulsive cognitive style;发展迟滞:developmental delay;反省性认知方式(沉思型):reflective cognitive style;个别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孤僻症(孤独症):autism;活动过度:hyperactivity;计算障碍:dyscalculia;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流畅性:fluency;流动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慢速学习者:slow learner;能力:ability;能力倾向:aptitude;轻度智力迟钝:mild mental retardation;情绪智力(往往被错译为“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缺陷学生:handicapped students;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失语症:aphasia;书写障碍:dysgraphia;特殊儿童:exceptional children;习得的性能(亦称“习得的素质”):learned capabilities;性别差异:sex differences;学习成绩不良者:underachiever;学习成绩优秀者:overachiever;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学习能力缺失:learning disabilities;学习障碍:learning handicapped;严重智力落后:profound mental retardation;智力:intelligence;智力落后:mental retardation;学习心理学习论与学习类别策略性知识:strategy knowledge;产生式:production;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顿悟式学习:insight learning;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符号学习:sign learning;归纳学习:induc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机械学习:rote learning;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启发式教学:heuristic method;启发:elicitation;生成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试误式学习:trial-and-error learning;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同化论:assimilation theory;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学习:learning;研究性学习(国外心理学中无与之对应的术语,只是有几个概念与我国学者所指的研究性学习含义相近。
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 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语言与生态的相互作用,正逐渐受到学术界的。为了进 一步推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和发展,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于近期成功召 开。本次演示将对本次研讨会的内容进行综述,旨在呈现与会者的研究成果和 新探索的方向,为读者提供参考。
3、研究方法应具有多样性,以满足生态翻译学理论的复杂性需求。
4、应进一步提高生态翻译学理论成果的应用价值,推动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 展。
未来探讨的方向和建议
根据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和共识,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和探讨方向:
1、深入研究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进一步明确其研究范畴、对 象和方法。
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 综述
01 摘要
目录
02 引言
03 认知翻译学研究现状
04 认知翻译学研究不足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摘要
认知翻译学作为翻译研究的新兴领域,着重探讨翻译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本质和 规律。本次演示对认知翻译学的研究现状、不足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研 究的方向和建议。通过对认知翻译学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探讨,文章 指出认知翻译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2、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和交流,促进跨学科合作和研究,共同推进翻译学 领域的全面发展。
3、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对翻译事业的挑战和机遇,将生态翻译学理论应 用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促进全球文化的和谐发展。
4、拓展生态翻译学理论在教育、科技、文学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丰富和完 善其理论体系。
5、培养生态翻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质 量。
结论
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为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平台,为进一 步推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本次研讨会,与会者达成了 以下共识: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模式实证探研

究 的突 破 口 , 然 有孙 艺 风 、 宓 庆 、 自检 、 义 虽 刘 杨 吴
城、 鲍刚 、 素华 等学者 直接或 间接 关注翻译 过程 的 蒋 研究 , 但是 从总体 上看 , 内对 翻译动 态思维 过程 的 国 实质性 研究 尚处 于萌芽 状态 。 认 知心 理学研 究人 的 与认 知活动有 关 的全部 心 理 活动 , 括 注 意 、 包 知觉 、 记忆 、 言语 、 绪 、 理 、 情 推 思
的 。 译 心 理 过 程 是 一 种 动 态 过 程 , 这 个 过 程 中 活 翻 在
代 , 认 知 心 理 学 的影 响 下 , 洛夫 ( elf 、 在 格 G r ) 克林 o 斯 ( r g) K i s 等人将 心 理学 的 口语 报告法 ( ra po n v bl r. e
认为 翻译 只是用 另一种 语言再 现原文 文本 ,同时尽 量保 全原义 的过 程 ,而 翻译 的认知心理 学方法 有 助
于消 除这种误 解 . 因为任 何有经 验 的译者 都知 道 , 翻
译 不仅 仅是原 文再 现。 依 据有声 思维 的调查方 法对 翻译过程 模式 进行
论模式 都建立 在语 言学基 础之 上 ,不 能很好 地描 述 或解释 翻译过 程 的动态性 和 翻译 时 的大量思 维 活动
tclvra rp ̄ oo, eb l e o 1引 入 翻 译 过 程 及 翻 译 模 式 的 研
究 , 以考察译 者在 翻译 过程 中的具体思 维活 动 , 用 取 得 了较 大 的成效 。国内译 学界 , 然在 8 虽 0年代 有学 者 也 曾指 出深入 研究 翻译 中的思 维活动将 是译 学研
赵玉 闪
( 北 电 力大 学 华 外语 学 院 , 京 1 2 0 ) 北 0 26
论翻译学研究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特定的翻译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验 法可以验证假设、探索新现象并测试现有理论的适用性。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特定文本或项目的翻译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案例研究 法有助于了解特定文本类型或领域的翻译特点和问题。同时,案例研究还可以 为特定领域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1、语料库与翻译研究:语料库作为一种强大的研究工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 大量真实、自然的语料。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翻译过程 中的语言转换规律、译者的风格和策略等。
2、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理论构建:通过对比和分析翻译与非翻译文本的差异,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理论旨在揭示翻译的本质和过程。此外,基于语料库的翻译 理论还如何利用语料库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3、翻译教学与培训: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和培训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展示真 实的翻译示例和错误,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识别翻译中的常见问题,提高翻译 技能。同时,它也为翻译培训提供了可衡量的标准和资源。
4、机器翻译与自然语言处理: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技 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这一领域如何利用这些技 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如何解决机器翻译中遇到的语义和语境问题。
研究结果
通过对不同研究方法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 视角和优点。文学翻译研究方法翻译的艺术性和修辞处理,揭示了原文与译文 之间的美学关系;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则翻译
过程中的语言规律,为我们深入理解翻译过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
认知翻译研究方法揭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策略,有助于我们了 解译者的思维过程和认知规律;社交翻译研究方法则将翻译置于更广泛的社会 文化背景中,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释翻译现象的新视角。
英汉翻译心理学术语

感觉记忆(SM)—sensor y memory短期记忆(STM)—short-term M。
长期记忆(LTM)—long-term memory复诵——rehear sal预示(激发)——primin g童年失忆症——childh ood amnesi a视觉编码(表征)——visual code(repres entat ion)听觉编码—acoust ic code运作记忆——workin g memory语意性知识—semant ic knowle dge记忆扫瞄程序—memory scanni ng proced ure竭尽式扫瞄程序-exhaus tiveS.P。
自我终止式扫瞄—self-termin atedS。
程序性知识—proced uralknowle dge命题(陈述)性知识——propos ition al(declar ative)knowle dge 情节(轶事)性知识—episod ic K。
讯息处理深度—depthof proces sing精致化处理—elabor ation登录特殊性—coding specif icity记忆术—mnemon ic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字钩法—peg word(线)探索(测)(激发)字—prime关键词——key word命题思考——propos ition al though t心像思考——imagin al though t行动思考——motori c though t概念——concep t原型——protot ype属性——proper ty特征——featur e范例策略——exempl ar strate gy语言相对性(假说)—lingui sticrelati vityt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辉、张柏然,2001,“翻译过程模式论断想”,外语与外语教学
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贝尔模式通过对翻译过程及其 思维规律的心理描写,试图建立具有心理现实性的 翻译认知模式。与前人的翻译模式相比贝尔的流程 模式在整体框架和内容等方面似乎详实很多,对开 阔研究视野、升华研究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 义。然而,心理学、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及双语转换的实践经历告诉我们,位于人类大脑黑 匣子的双语转换心理机制与信息处理的内在过程是 极其复杂、隐蔽的.看不见、摸不着。那么,贝尔模 式的心理现实性究竟有多大,尚待今后大量科学研 究的验证 。
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 ):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词的 知识。心理词汇的特征包括词的意义、拼写、发音 等信息(Carroll,1999:102) 心理词库的研究: 1、一个词库还是双语词库 2、词汇信息的心理表征形式,等级网络模型/激活扩 散模型/原型网络 3、如何调用、激活心理词汇 4、词汇心理表征与翻译研究(翻译教学) 5、词汇心理表征与认知词典编撰
翻译表达
命题单位
小句翻译 译语融合 译语润饰
(颜林海,2008:245)
Thanks!
(刘绍龙,2007,“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中国 翻译)
翻译理解的认知本质
翻译理解是激活先知识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意义分配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种在线阅读和动态解释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记忆加工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语篇宏结构的过程 翻译理解是一个情景模型的建构过程 翻译理解因境而变(交际目的) (颜林海,2008:113)
(车祸和荷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乘火车的情景模型)
语言使用所涉及到的事件、人物、地点等及一些一般的关 系已在人的记忆结构里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范畴和关系结构,这 些结构是构成情景模型的基础。因此情景模型是真实情景的对 等体,而情景又是语篇描述的对象,在脱离实景的语用过程中, 情景模型便成了中介物(熊学亮,1993 )。 情境模型至少包含五个维度:时间、空间、因果、意向和主人公 (物体)(Zwaan 1999:15)。
翻译表达的认知本质
翻译理解 情景模型 翻译表达 确定翻译单位: 卡特福德(1991:21)把翻译单位分为句子、小句、 词组、词和语素等五个层次。 纽马克(2001:9)认为翻译单位有整个语篇、段落、 句子、小句、词组、词、语素和标点符号。 命题作为翻译单位(记忆单位)(颜林海,2008:194)
命题单位 含有4个命题的句子: 厨房里的蚂蚁吃了桌子上的甜果冻。 The ants in the kitchen ate the sweet jelly which was on the table. 含有3个命题的句子: 蚂蚁吃了桌子上的甜果冻。 The ants ate the sweet jelly which was on the table. 厨房里的蚂蚁吃了桌子上的果冻。 The ants in the kitchen ate the jelly which was on the table. 含有2个命题的句子: 蚂蚁吃了甜果冻。 The ants ate the sweet jelly.(颜林海,2008:194)
情境模型与翻译理解的在线构建
情境模型或情景模型(situational model): Van Dijk 和 Kintsch(1983)认为当人们有足够的时间、 充分的动机阅读一篇文章时,大脑中就会形成三种表 征结构:表层编码(surface code)、文本基础表征 (textbase)和情境模型(situational model)。 表层编码把握语篇中字、词、短语及其间语言学关系; 文本基础表征是包含文章准确意义的系列命题,是对文 章提供的语义及等级层次关系而形成的表征; 情境模型是与自身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经由推理形成一 个内容或心理上的微观世界。
翻译认知心理
翻译认知心理研究背景 翻译理解的认知本质 翻译表达的认知本质
翻译认知心理研究
林语堂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说:“其实翻译上的问题 仍不外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的文字的两样关系,所以翻 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罗 新璋,1984:419); 前苏联译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是一种心理过程, 即大脑皮层活动的某种形式。”(蔡毅,1985:28) 方梦之(1997)在谈到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时, 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概述了翻译过程中的译者心理状态。 颜林海(2001,2008)主张从学科建设上对译者的 心理活动加以系统的科学研究,即建立翻译(认知) 心理学(《翻译认知心理学》,2008)。 翻译认知心理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考察 翻译过程
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活动到底怎样进行的?
译者想的是什么?----黑箱 black box 从输入─输出的关系上去探测其内部机制: 原理始发语输入→大脑→目的语输出 由于双语转换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是看不见摸 不着的对其研究的理论目标应该是通过对翻 译过程的分析建立具有心理现实性 (psychological reality)的翻译模式揭示双 语转换的心理机制及思维规律这项研究工作 是否有意义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科学的研究 方法。
文本理解中情境模型建构的大致过程:建构、更新、提 取和展望 读者对正在阅读的句子建构当前情境模型时,可能直接 使用当前文本中的新线索,也可能使用保持在短时记 忆缓冲器中整合模型部分的提取线索,并在长时记忆 中提取相关背景知识来解释当前输入的文本信息,从 而形成一个新的当前情境模型;当激活整合模型部分 的提取线索,即当前模型和整合模型中的提取成分产 生联系时,短时工作记忆中的当前模型就与保持在长 时工作记忆中的整合模型形成连贯,整合模型得到更 新。新的整合情境模型展望下一个当前情境模型的建 构,为之提供提取线索。(伍丽梅、莫雷、王瑞明 200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