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梅兰竹菊”》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十九 图说“梅兰竹菊”》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十九图说“梅兰竹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的特点,了解它们所代表的品质和精神。
能够使用Word软件制作一份关于〃梅兰竹菊〃的电子报。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认识〃梅兰竹菊〃的特点及所代表的品质和精神。
掌握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文本输入、图片插入、段落排版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导入话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与花有关,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兰竹菊〃。
播放视频:请观看一段关于〃梅兰竹菊〃的视频短片,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二、新知探究(20分钟)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研究梅花、兰花、竹子和菊花的特点及所代表的精神。
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本组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强调〃梅兰竹菊〃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三、实践操作(25分钟)任务布置:请同学们使用Word软件制作一份关于〃梅兰竹菊〃的电子报,要求包含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和版面设计等内容。
操作指导:教师巡视教室,对学生的操作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展示评价:完成电子报的同学依次上台展示作品,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综合性评价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知识回顾:请同学们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
动机激励:表扬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同学,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完善电子报:根据课堂上的评价和建议,对电子报进行修改和完善,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自主学习:搜集更多关于〃梅兰竹菊〃的资料,深入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七年级美术上册《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绘画技法和审美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难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将四君子的生长特点、线条、墨色、构图等技法灵活运用,创作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1.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掌握其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绘画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具有梅、兰、竹、菊元素的美术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于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在本章节的导入环节,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介绍梅、兰、竹、菊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教学过程:
(1)教师讲述梅、兰、竹、菊四君子背后的历史典故,让学生了解其象征的高洁、坚韧、谦逊等品质。
(2)展示梅、兰、竹、菊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四君子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1.过程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了解梅、兰、竹、菊的生长特点,分析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实践。
2.方法目标: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方法,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绘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梅兰竹菊教案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东塍中学张哲学教学目标:了解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的由来。
欣赏国画梅兰竹菊。
学画梅兰竹菊。
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教学重难点:了解梅兰竹菊的特点,学画梅兰竹菊。
教学设计:一、导入:梅兰竹菊图片欣赏二、教学展开:1、四君子由来:(1)“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2)、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3)、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象征和隐喻。
2、分说梅、兰、竹、菊:(1)、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满树繁花,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
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
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3)、竹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画家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
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画家超群脱俗。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图说“梅兰竹菊”》课堂教案冀教版

1.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提问: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梅兰竹菊的基本知识、象征意义和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掌握情况。
-观察: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表现,以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例题2:选择题
题目:以下哪个植物不属于梅兰竹菊之一?(A.梅花B.兰花C.竹子D.菊花)
讲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梅兰竹菊的认知。正确答案是D,因为菊花不属于梅兰竹菊之一。
例题3:填空题
题目: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意义。
讲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梅兰竹菊象征意义的掌握。正确答案是坚韧、高洁、谦逊和顽强。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梅兰竹菊的基本知识。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种君子植物,分别代表着坚韧、高洁、谦逊和顽强。它们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梅兰竹菊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梅兰竹菊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梅兰竹菊的图片处理和文字描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冀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图说“梅兰竹菊”》课堂教案

《图说“梅兰竹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1第19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体会图、画、诗、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表达主题的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团结、友爱、互助、珍惜友谊的精神。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并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讲解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具学具: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梅兰竹菊图文并茂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件激趣。
师:老师知道,过新年时,会有很多同学要买贺卡送给老师和同学,可你们知道吗:每4000张贺卡就要毁掉一棵大树。
全国十几亿人,每人买一张贺卡,那么就将有一片森林从地球上消失。
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呀?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你们真爱动脑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招。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再用电子信箱进行发送,我相信不仅会给他人带来意外的惊喜,也为保护环境出一点力,大家认为这个办法怎么样?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梅兰竹菊吗?它们都象征着什么品质呢?谁愿意把你知道的讲给大家?播放音乐课件:梅兰竹菊的图片展。
师:是呀,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在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一直是主流题材,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操、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
老师对梅兰竹菊也情有独钟,老师很想在新年时能在自己的邮箱中看到你们发送给老师的梅兰竹菊的贺卡,你们愿意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梅兰竹菊的图文展,以图、画、诗展现“花中四君子”的美,好吗?板书课题:图说“梅兰竹菊”既教育了学生要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又激发了学生制作梅兰竹菊的图文展的兴趣,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及分类保存信息的能力,同时感知了文件夹的树状结构,为学习第28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梅兰竹菊教案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东塍中学张哲学教学目标:了解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的由来。
欣赏国画梅兰竹菊。
学画梅兰竹菊。
初步了解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教学重难点:了解梅兰竹菊的特点,学画梅兰竹菊。
教学设计:一、导入:梅兰竹菊图片欣赏二、教学展开:1、四君子由来:(1)“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2)、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3)、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象征和隐喻。
2、分说梅、兰、竹、菊:(1)、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满树繁花,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
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
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
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3)、竹既有梅凌寒傲雪的铁骨,又有兰翠色长存的高洁,并以它那“劲节”、“虚空”、“萧疏”的个性,使诗人画家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风。
它的“劲节”,代表不屈的节*;它的“虚空”,代表谦逊的胸怀,它的“萧疏”,代表诗人画家超群脱俗。
美术梅兰竹菊教案

美术梅兰竹菊教案教案标题:美术梅兰竹菊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花卉——梅、兰、竹、菊,并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表达能力。
3.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梅、兰、竹、菊的特点和形态。
2.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相关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书籍。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梅、兰、竹、菊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形态。
2. 介绍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梅代表坚韧,兰代表高雅,竹代表正直,菊代表坚贞。
主体:1. 学习梅花:a. 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花瓣形状、花蕊等。
b. 教授绘画梅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轻描淡写、运用水墨等。
c. 让学生进行梅花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变化和创新。
2. 学习兰花:a. 展示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花瓣形状、叶子等。
b. 教授绘画兰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运用色彩层次、注意兰花的轻盈感等。
c. 让学生进行兰花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兰花的高雅和纯洁。
3. 学习竹子:a. 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竹节、叶子等。
b. 教授绘画竹子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运用线条表现竹子的笔直和柔韧。
c. 让学生进行竹子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竹子的坚韧和纯净。
4. 学习菊花:a. 展示菊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和特点,如花瓣形状、花蕊等。
b. 教授绘画菊花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运用色彩层次、注意菊花的细节等。
c. 让学生进行菊花的绘画实践,鼓励他们在绘画中表达菊花的坚贞和美丽。
总结:1.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思考梅、兰、竹、菊所代表的品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些品质去面对挑战和困难。
梅兰竹菊教案

梅兰竹菊教案教案标题:梅兰竹菊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2. 通过欣赏和绘画梅兰竹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3. 学习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或图片展示,展示梅兰竹菊的形象和象征意义;2. 绘画材料:纸张、颜料、画笔、水杯、毛巾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使用PowerPoint演示或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梅兰竹菊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2. 欣赏梅兰竹菊(1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态和风格的梅兰竹菊作品,让他们欣赏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细节,如颜色、线条和形状等。
3. 绘画梅兰竹菊(30分钟)- 向学生介绍绘画梅兰竹菊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如何画出梅兰竹菊的轮廓和细节。
- 分发绘画材料,让学生开始绘画。
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进行绘画。
-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的运用。
4. 分享和评价(10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创作时的思考和感受,以及他们对梅兰竹菊的理解和表达。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强调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以及绘画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并进行相关的绘画活动,如中国结、春联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梅兰竹菊在中国文化中的更多细节和传说故事,并进行相关的写作或口头报告。
教案撰写时应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说“梅兰竹菊”》教案
课题:第十九课图说“梅兰竹菊”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进一步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体会图、画、诗、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表达主题的作用;
3、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教学重点:
使学生根据对“梅兰竹菊”的认识和喜好自由选择内容,灵活运用图文编排的知识表现主题,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
师: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也是中国古诗文书画的常见主题,梅兰竹菊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制作非常漂亮的作品。
二、设计:从网上搜集“梅、兰、竹、菊”的诗画图文,用照片展示它们的形象,以国画和诗词体现它们代表的品质。
1、我来做:在“我的文档”中新建文件夹,命名为“梅兰竹菊”,在这个文件夹下建分类文件夹。
教材中给出了梅兰竹菊的文件夹结构图,学生按照教材的指导,建文件夹分别整理搜集到的图文信息。
学生在这一活动环节,能够进一步熟悉文件夹的树形结构,层第关系,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做事有规划、有条理的好习惯。
2、找一找:上网搜索“梅、兰、竹、菊”的图片和诗文,下载并保存到分
类的文件夹。
三、制作作品
1、制作画框:
文本框可以使文字以竖排的方式在版面上出现可以使版面更加活跃,此外利用文本框还可以将文档中的段落、图形、表格等很方便地显示在页面的任意指定位置上,可以在编辑区随意拖动,可以把文字放在任意位置而不影响其他内容的编排,在排版种具有灵活方便的作用。
在Word默认方式下输入的文字是从左向右横排的,而具有古典韵味的唐诗、宋词一般都是自右向左竖排的,因此在编辑唐诗、宋词时,我们就需要使用文本框。
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横排文字框,文件中光标变成十字型,在合适的位置拖动鼠标,文本框的外框出现,继续拖动至合适的大小,松开鼠标,文本框出现;在文本框内单击,插入光标出现,可以输入所需的内容;对于文本框中的内容我们设置它的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甚至还可以在其中插入图片。
这里我也可以先将文字输入给Word,设置好格式,复制后到文本框中粘贴。
同图片一样,文本框也可以改变大小,位置,线形和颜色,填充效果等。
这里我们显然要将文本框的线形设为无。
2.文章排版
在安排照片、国画和诗词在文档中的位置时,教师指导学生也可以使用大量的文本框,来保证自由的格式,一般先用文本框将整个版面分成不同的版块,然后在各自的文本框中工作。
四、交流:和同学们相互欣赏作品,说一说你是怎样编排文字和图片的。
五、关于知识链接
本课的知识链接是“网页快照”。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在以后上网搜索资料时,能够更好地使用搜索引擎,更方便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