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章叠句定义与作用
《重章叠句》.ppt

从《诗经》中找几首用重
章叠句表现手法的诗歌, 背诵并有感情地朗读。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 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重章叠句在诗歌中 运用得十分广泛,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 重章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 个字,反复咏唱。 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
重章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 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 尽情的抒发。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 复的强烈感情。
》
《
层层深入,表达越来越浓烈的情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叠句: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 受,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咏唱同一主题,表达强烈的情感和认同
饰佩的似类 玖琼 瑶琼 琚琼 实果种一同 李木 桃木 瓜木
!也好为以永,也报匪 。玖琼以之报,李木以我投
!也好为以永,也报匪 。瑶琼以之报,桃木以我投
!也好为以永,也报匪 。琚琼以之报,瓜木以我投
诗经中的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
其中,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等艺术效果是其独特之处。
这些手法不仅在古代诗歌中得到充分展现,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重章叠句的艺术效果重章叠句是指在诗歌中多次重复相同的句子或词语,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深化情感的效果。
这种手法常常使诗歌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颂,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便反复出现了“关关雎鸠”和“窈窕淑女”等句子,使得整首诗歌朴实而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反复吟咏的艺术效果反复吟咏是指在诗歌中多次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景象加以强化和描绘。
这种手法常常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木兰诗》中“十年生白头,三千里去济州。
”便反复强调了木兰的忠诚和孝心,加深了读者对木兰形象的印象。
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一唱三叹是指在诗歌中,通过一句唱和三句叹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心情。
这种手法常常使诗歌更加富有情感,能够更好地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例如《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通过“蒹葭苍苍”与“所谓伊人”的对仗,使得整首诗歌情感丰富而深沉。
以上便是诗经中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这些手法使得诗经中的诗歌更加生动鲜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内容和情感的表达,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在诗经中,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等艺术效果的运用并不仅仅在表面上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更深层次的作用是丰富和深化了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和文学创作的规律。
重章叠句的运用在诗经中十分常见。
这种手法常常能够使诗歌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颂,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和“窈窕淑女”,以及《国风·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等,都是诗经中重章叠句的典型例子。
古诗词的六种结构方法(起承转合的奥秘)

古诗词的六种结构方法(起承转合的奥秘)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
1、首尾照应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
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2、开门见山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
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简述重章叠句表达效果

简述重章叠句表达效果
重章叠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使用。
它的特点是将同义词或同类信息堆叠在一起,以达到强化表达的效果。
以下是重章叠句表达效果的一些例子。
1. “他的眼中,满是悲伤和失望,悲伤得像一条流淌的河流,失望得像一片蔓延的阴影。
”
2.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明媚,温暖得像一把火炉。
”
3. “这个城市,热闹得像一场盛大的庆典,繁华得像一片璀璨的星空。
”
4. “他的声音,低沉得像一首悠扬的歌曲,温柔得像一片柔软的云朵。
”
5. “这个人,高大得像一座山峰,强壮得像一头狮子。
”
6. “那个地方,干燥得像一片沙漠,寒冷得像一片冰川。
”
7. “她的眼睛,明亮得像一颗星星,清澈得像一口泉水。
”
8. “这个季节,美丽得像一幅画,绚烂得像一朵花。
”
9. “他的心,坚定得像一座山峰,温暖得像一片阳光。
”
10. “那个人,善良得像一位天使,勇敢得像一位勇士。
”
以上是重章叠句表达效果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这种修辞手法能够强化表达,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在写作中适当运用重章叠句,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避免影响文章的流畅度和阅读感受。
诗经的重章叠唱手法

诗经的重章叠唱手法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一环,它见证了先民们的文化生活和情感体验。
在诗经中,有许多章节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
一、重章叠唱的定义重章叠唱,指的是在同一篇诗歌中反复出现某个主题或某个句子的情况。
这种手法可以强化诗歌主题,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可读性,使诗歌更加深入人心,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重章叠唱的运用2.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这是诗经中最著名的一组“重章叠唱”手法的例子。
《关雎》的整篇文章基本都以“关关雎鸠”为引子,此后又反复出现了这一主题,构成了整篇诗歌的主旨。
通过反复呈现“关关雎鸠”这一主题,诗歌表现了先民对于婚姻的认识和标准,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2 “彼何人兮,予何人兮”(《思美人》)“思美人”是一首描述童男童女之间的美好情愫的诗歌,该诗歌在整篇中多次反复出现“彼何人兮,予何人兮”的主题句,含义是“那个人是谁呢?这个人是我”。
通过反复出现“彼何人兮,予何人兮”这一主题句子,诗歌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和情感挣扎,令读者也为之沉迷。
2.3 “女曰归止,言纯曰追”(《纯阳歌》)《纯阳歌》是一首颂扬太阳的诗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就是多次重复出现“女曰归止,言纯曰追”这一情节。
此处的“女”指月亮,“言纯”则指太阳,这一主题在整篇诗歌中反复出现,以表示太阳、月亮的不同运动方式和作用,寓意是阳光永远是灿烂和温暖的。
三、重章叠唱的作用3.1 强化诗歌主题通过不断重复某一主题,可以加深诗歌主题的印象,使读者深入思考和领悟。
譬如,《关雎》通过“关关雎鸠”的叠唱,强调了婚姻的重要性,令读者心生感悟。
3.2 增强诗歌感染力通过重复情节,文章的感染力得到了增强。
读者通过多次重复的阅读,更容易被诗歌所感染,进而深刻领悟其中的情感内容。
3.3 提高诗歌可读性重章叠唱的手法,使诗歌可读性得到了提高。
诗经中重章叠句的作用

诗经中重章叠句的作用
诗经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集,它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诗经中,经常出现重复的句子和章节,这些重复的句子和章节被称为“重章叠句”,它们在诗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重章叠句可以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在诗经中,重复使用某个主题或情感可以使诗歌的意义更加深刻和感人。
例如,在《国风·召南·草》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两句话重复了两次,强调了美人伤害自然的情感和草木的本性,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责任。
其次,重章叠句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古代的诗歌都是口传的,没有文字记录,通过重复的句子和章节能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记忆性。
例如,在《国风·唐风·蓼莪》中,“蓼莪之往,匪来迩。
”这两句话的节奏感很强,很容易让人记住。
最后,重章叠句可以使诗歌更加简洁有力。
古代的诗歌都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使用重复句子和章节可以让诗歌更加简洁有力,突出重点。
例如,在《国风·齐风·鹊巢》中,“鹊巢鸠居,各有所居。
”这两句话
简单明了地表达了鸟儿们的倔强和自由。
总的来说,重章叠句是诗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在表达情感、增强节奏感和简洁语言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重章叠句的使用使
得诗歌更加生动、有力和深刻,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重章叠句的作用和特点

重章叠句的作用和特点
1. 重章叠句能强化情感呀!就像《诗经·蒹葭》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不断重复那蒹葭的样子,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对美好事物追寻的执着,这情感不就一下子浓厚起来了嘛!
2. 重章叠句可以加深印象呢!想想《小星星》那首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一直重复,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记住啦?这就是它的神奇呀!
3. 它还能增加节奏感哟!比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这样的重复多带感,让我们不自觉地就跟着节奏动起来了,多有意思呀!
4. 重章叠句让内容变得丰富咧!像《回娘家》里唱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后面不断重复,感觉回娘家带了好多东西,画面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呢!
5. 它能营造氛围呀!“啦啦啦,啦啦啦”,这样简单的重复就能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是不是很神奇!
6. 重章叠句使表达更简洁明白呀!就好像“我爱你,我爱你”,比说一堆话更直接有力地表达爱意,多棒!
7. 它可是有着独特的魅力哩!《新年好》里“新年好呀,新年好呀”,这么重复着,新年的喜悦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呀!
8. 重章叠句绝对是个好东西啊!它就像是魔法,能让文字变得更有力量,更吸引人。
以后看到重章叠句,可千万不要小瞧它哦!
我的观点结论是:重章叠句有着诸多不可忽视的作用和特点,它是文学表达中非常重要且有魅力的一种手法。
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
——张媛、刘芳、张思琪、王梅、李义娇
2012-12-9
1.什么是重章叠句?
• 重章叠句是指在《诗经》中,在诗歌 癿丌同段落癿同一位置,相同戒相近 癿诗句、诗段重复出现癿一种表现手 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癿表达效 果不音乐美。 为了让表达更完 整,更美妙,而出复癿写法。
2012-12-9
2.重章叠句癿作用
珞巴族米古巴部落老猎人恩波,在 出猎前丼行癿祭灶神仪式上癿一首 歌
诶赶着白额头癿公野牛回来,
诶赶着黄脸膛癿母野牛回来,
诶赶着白胸腮癿公熊回来,
诶赶着花面孔癿母熊回来, 诶赶着釐手杖般癿公山牛回来, 诶赶着红火钳般癿母山牛回来, 勾唧!勾唧!勾唧!
2012-12-9
这首仪式歌谣一、二句反复;三~八句反复使 用“诶赶着……回来”这共同癿句式;末尾叠 用唤猎狗(猎神癿象征)癿吆喝声(勾唧)。 整首仪式歌无一句丌使用反复,反复成为增强 节奏,统一诗章癿基本手段。究其原因,大概 不原始民族癿仪式是集体仪式而非私人活动, 是一唱众和、众口一声、同心向神癿统一唱诵 而非个体癿信口胡诌有很大关系。在这里,个 体消融在他癿集体中,他癿自由乊声被他癿集 体统一癿发声所掣肘,他癿个体癿、理性癿意 识被他癿集体癿、非理性癿、无意识癿精神所 笼罩和消融,而反复是制约个体、消融理性癿 最便捷癿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