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归纳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归纳【疏理知识、归纳要点】光合作用概念: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条件:光能、叶绿体。
场所:含叶绿体的细胞。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
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包括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和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
意义:为生物提供营养、氧气、能量来源,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
应用: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
呼吸作用概念:生物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场所:是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
原料:有机物、氧气。
产物:二氧化碳、水。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释放的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动物还用于维持体温。
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呼吸作用。
【问题辨析与训练】1、自然条件下提高温室蔬菜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氧气。
B、增加二氧化碳C、增加水。
D、增加温度辨析:提高产量需要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多,条件要光照、二氧化碳和水,温室内更需要补充二氧化碳,应该选B。
2、粮库内的环境应该是()。
A、干燥、高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B、潮湿、高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C、干燥、低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D、潮湿、低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辨析:保存粮食种子的条件是干燥、低温和通风,抑制呼吸作用,应该选C。
3、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圆片的蓝色深浅相同。
辨析: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越多,遇碘蓝色越深,夜晚呼吸作用时间越长,消耗淀粉越多,遇碘蓝色越浅,应该选B。
4、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气体进出的结构是()。
A、导管。
B、筛管。
光合作用的概念梳理

光合作用的概念梳理必修一中光合作用的概论为“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除此之外没有叶绿体结构的原核生物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也就意味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存在于叶绿体中。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能量变化与物质变化两个方面:(1)能量变化:(2)物质变化:分为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有:H2O→4[H]+O2ADP+Pi+能量→ATP暗反应发生的物质变化有:CO2+C5→2C32C3→(CH2O)+C5+H2O(3)联系:一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能量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二是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总之,光反应是暗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准备阶段,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是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完成阶段。
二者是光合作用过程的两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
4.外延:(1)条件骤变时物质量的变化当外界因素中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聚变时,短时间内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H]、ATP及(CH2O)生成量。
它们的关系归纳如下:(2)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调的影响。
A、光照强度: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B、CO2浓度: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C、温度: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曲线同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反思光合作用一节课的教学上午看了闫老师的课例《光合作用》,通过图解方式展示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资料辅助,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启发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效果好。
现反思自己在光合作用一节课的教学情况如下:准确把握核心概念,光合作用的知识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通过不同模拟实验让学生来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通过联系生产实际存在光合作用的事实,进一步理解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这个核心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家研究成果的艰辛和严谨科学态度,体验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类、色素、RNA和少量的DNA。
叶绿体中大部分蛋白质是以酶分子的形式出现的,还有一部分与RNA结合成核糖体颗粒。
叶绿体的DNA在遗传上有相对的独立性,使一些叶绿体不受细胞核的控制而进行自我繁殖。
在光学显微镜下,叶绿体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典型的叶绿体长5~10微米,宽2~4微米,厚1~2微米,其大小和形状可随光、暗及其活性而有一定的改变。
在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为双层膜,内膜在几处地方延伸而横过叶绿体呈片层结构。
有的地方,几乎相同的片层结构叠成一叠如硬币的叠膜,把它叫做基粒,成熟的叶绿体一般含有40~60个基粒。
基粒与基粒间的片层膜称为基粒间膜,基粒与基粒间膜沉浸在无色的水溶性基质中,基质中含有固定二氧化碳的各种酶类。
基粒是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场所,暗反应则在基质中进行。
基粒膜中结合着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
叶绿体中具有叶绿素酸酯结构的有机色素,是重要的光合色素,光能只有通过叶绿素才能启动光化学反应。
叶绿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1、叶绿素c2和叶绿素d五种。
高等植物的叶绿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胡萝卜素可能将光能有效的传递给叶绿素a。
光合作用(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6节光合作用【知识点分析】一.光合作用的条件与产物1.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12.操作步骤与结论3.光合作用的场所与作用:光合作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4.光合作用的产物探究25.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1.实验探究是否需要二氧化碳2.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还需要水的参与。
三.光合作用的原理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这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反应式:3.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方面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另一方面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1.思维导图2.相互关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动植物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他们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有机体--植物中。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环节,(提示: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以下对该环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大烧杯中装有水,小烧杯中装有酒精B.该环节结束后叶片变成黄白色C.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D.持续加热小烧杯中的温度会达到100℃【答案】D【解析】A.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
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小烧杯中装的是酒精,大烧杯中装的是清水,正确。
B.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正确。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正确。
D.大烧杯中的液体是水,该液体的沸点是100℃,这就保证了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不会超过100℃,因此隔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错误。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上课)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大 雪 压 青 松
青 松 挺 且 直
柳树叶,像眉毛, 两头尖尖一笔描。
槐树叶,像鸟蛋, 排列整齐挺好看。
梧桐叶,五对尖, 好象一个五指山。
泡桐树叶大又圆, 拿在手里像蒲扇。
紫荆叶,不一般, 象只桃子嘴儿尖。
冬青叶,闪油光, 一年四季绿汪汪。
银杏叶,不常见, 玲珑小巧象折扇。
松树叶,像衣针, 一年到头绿荫荫。
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绿色的、扁 平的,展放在空间,有利于吸收阳光。
叶片的结构
是怎么样的呢?
?? ?
?? ?
为什么叶片正面的颜色比背面的颜色深?
探 究:叶片的结构
材料:菠菜叶片
方法:
制作叶片表皮、横切面的临时装片
撕一撕 切一切
结构一:表皮
讨论:
1、表皮有什么作用?属于什么组织? 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表皮细胞外壁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 作用:1.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2.保护植物不受细菌和真菌的侵害
二氧化碳+水
光 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光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氧气
叶 是 光 合 作 用 的 主 要 器 官
赏 叶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莲 叶 何 田 田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结构三:叶脉
叶脉的作用是 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叶片 , 属于 输导 组织。
角质层 上表皮
栅栏层
叶
脉
海绵层
《光合作用》ppt

THANKS
详细描述
在光合作用中,合成的糖类等有机物质会被运输到细胞的各个部位,包括根、茎、叶等器官。这些有机物会通 过韧皮部运输到植物的其他部位,以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这些有机物也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器官中 ,以维持植物各部分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04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
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它是一种含有叶绿素的细胞器, 能够吸收阳光,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培养光合作用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国际合作
总结词
培养光合作用领域的优秀人才与加强国际合作是推动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是推动光合作用研究的关键。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开展光合作用研究,有利于加快研究进程,提高研究水平,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生态、社会和经 济效益。
2023
《光合作用》ppt
目录
• 光合作用简介 • 光合作用的过程 • 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 •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 • 光合作用的应用与意义 • 光合作用的未来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光合作用简介
什么是光合作用?
01
02
03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 某些细菌通过捕获光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 机物质的过程。
糖类的合成与储存
总结词
糖类的合成和储存是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光合作用中,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将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等小分子 化合物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质。这些糖类被储存在细胞的叶绿体中,作为植物生 长发育所需的能量来源。
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总结词
有机物的运输和分配是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的最后一个环节。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光合作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是植物和一些细菌的重要代谢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场所。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一、光合作用的条件1. 光能光合作用是依靠光能进行的,没有光能就没有光合作用。
植物需要吸收光能才能完成光合作用,而且不同植物对光照的强度和颜色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植物对红光和蓝光的吸收最强,而对绿光的吸收最弱。
因此,当植物受到光照时,需要有足够的红光和蓝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 温度光合作用的温度范围是比较窄的,一般在10℃到35℃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当温度过高时,植物会出现脱水、叶片烧伤等现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当温度过低时,植物的代谢速度会降低,导致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3. 水分水分是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水分,而且光合作用过程中会释放氧气和水蒸气。
如果植物缺水,就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因此,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保持适当的水分。
4.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就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一般来说,植物需要在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1. 叶片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
植物的叶片表面有许多叶绿体,这些叶绿体能够吸收光能并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的形态和结构也对光合作用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叶片越大越宽,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就越大,光合作用的速率也就越快。
2. 光照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
植物需要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有些植物需要强光,有些植物则需要弱光。
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能够吸收更多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3. 湿度湿度对光合作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光合作用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 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限制C点 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内部因素是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 最大活性,外部因素是CO2浓度等除光照强度之外的环境因素。 (2)应用 阴生植物的B点前移,C点较低,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套种 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可合理利用光能;适当提 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的原因分析
(1)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2)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 (3)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 ②研磨要迅速、充分。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 素酶水解。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③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 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画2~3次。 ④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 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其他注意问题: ⑴关键词与试剂对应关系不能颠倒。 提取色素——无水乙醇 分离色素——层析液 ⑵用丙酮或其他有机溶剂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但丙酮有 毒,研磨时需采取措施防止挥发;也可用汽油代替层析液进 行层析;可用其他绿色叶片代替菠菜,但不能用大白菜等不 含叶绿素的材料。
注意: 1、不能让滤液细线 触及层析液 2、加盖
4.观察结果
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图:
思考:由实验结 果你还能得到什 么结论?
实验 变相
棉线 层析液
色素滴
滤纸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色素的种类
颜色
含量
溶解 度
扩散 速度
吸收光 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
1.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并利用二氧化碳及水合成有机物
质的过程。
为了进行光合作用,植物需要满足一些适宜的条件:
光的条件
光合作用是一个需要光能的化学反应,光线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关键。
因此,光的质量和强度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条件。
植物光
合作用主要依赖于光质和光照强度,其中蓝光和红光是生物体进行光
合作用所需要的关键波长,适宜的光强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温度的条件
光合作用也是一个需要适宜温度的反应过程,温度过高或过低都
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温度适宜的范围内,通
常是在10℃至35℃之间。
二氧化碳的条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因此二氧化碳的浓度和
供应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关键条件。
足够的二氧化碳不仅满足了光合
作用过程的能量需求,也保证了植物正常的呼吸与生长。
2.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中,其中又以叶绿体的内膜片层
为主要场所。
叶片的结构
植物叶片通常具有扁平的表面和薄而广的形状,这使其能够从空
气中吸收到大量的二氧化碳并能够利用阳光供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叶片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也是影响光合作用场所的关键因素。
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叶绿体内部含有叶
绿素等一系列吸收光能的色素,这些色素吸收阳光后,激发了光合作
用中的化学反应,进而产生金字塔。
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内部的质膜和囊泡腔内,这些腔室
通常分布在叶片中的长条状细胞结构中,同时叶片中的气孔也是影响
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这些种种结构决定了光合作用能够在植物体内
快速高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