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

合集下载

[四物汤与八珍汤的区别]四草汤

[四物汤与八珍汤的区别]四草汤

[四物汤与八珍汤的区别]四草汤篇一: 四草汤别名处方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阿胶10克炙甘草6 克艾叶10克用以养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等。

桃红四物汤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桃仁12 克红花9 克用以养血活血。

主治妇女经期超前,有血块,经色紫且稠粘,腹痛等。

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组成]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 克[功用] 补血和血[主治] 营血虚滞证。

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现代应用] 现代常化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骨伤科疾病、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等属营血虚滞者。

[方解]营血虚滞证表示血虚以及血行艰涩、停滞之意。

本方中熟地滋阴养血填精,白芍补血敛阴和营;当归补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开郁。

四物相配,补中有通,滋阴不腻,温而不燥,阴阳调和,使营血恢复。

[加减法]1.若痛经可加香附12克延胡索10 克2.兼有气虚者,加入党参18克黄芪18 克3.若血虚有寒者,则加肉桂粉4 克炮姜4片4.若出现崩漏,则加入茜草根8 克艾叶10 克阿胶10 克四物汤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由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四味药物组成。

用于营血虚滞之惊惕头晕,目眩耳鸣,唇爪无华,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等证。

有补血和血调经之功。

本方是从《金匮要略》胶艾汤化裁而来,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

张秉成曰:“一切补血诸方,又当从此四物而化也。

”王晋三曰:“四物汤,物,类也,四者相类而仍各具一性,各建一功”,并行不悖,芎归入少阳主升,芍地入阴主降,芎穷郁者达之,当归虚者补之,芍药实者泻之,地黄急者缓之。

”本方皆补血入肝之品,共四味相类药物配伍,故名“四物汤”。

本方加人参、黄者名“圣愈汤”,治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燥热,睡卧不宁,五心烦热,作渴等症。

神奇四物汤调理男女阴阳失调

神奇四物汤调理男女阴阳失调

[衍化方剂]
(1)胶艾汤
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 阿胶10克 炙甘草6 克 艾叶 10克
用以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等。
(2)桃红四物汤
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 桃仁12 克 红花9 克
用以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有血块,经色紫且稠粘,腹痛等。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禁忌】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
பைடு நூலகம்
基本材料
[编辑本段]
蒟蒻、黑枣、地瓜(中)一条、玉米2条(切块)、豆包2个、香菇数朵、黑麻油
做法步骤
[编辑本段]
1.将四物放入锅中,加水五碗熬煮,将汤汁倒出备用。残渣再放入三碗
2.水熬煮,与前次汤汁收集在一起备用。
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组成】当归(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地(12克)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一般体质整体调养
不管男女要用四物汤调养,可以同时补气、滋阴、补阳、补血,在传统四物汤的药方中,再加入白扁豆、党参、茯苓、玉竹、黄精等一起调养,若是女生服用也是在月经结束后开始服用3到5天,也可改善经痛。
月经不顺加益母草
月经不顺的人,则不要用传统四物汤,只要留下当归,再加上益母草、红糖冲泡成茶饮饮用,可温经散寒、促进经血排出,月经将到的前3到5天开始服用,直到月经来后无不适即可。
先了解四物汤药材作用

四物汤

四物汤

思考:
四物汤血虚证与贫血症的关系?
贫血症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 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以血红蛋白浓度(Hb) 降低较为重要的西医疾病。
四物汤血虚证是指面色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 忡,失眠健忘,或月经失调,舌淡脉细弱等的中医证候。
贫血症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 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以 血红蛋白浓度(Hb)降低较为重要的西医疾病。四物 汤血虚证是指面色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 忡,失眠健忘,或月经失调,舌淡脉细弱等的中医证候 。淡脉细弱等的中医证候。贫血症病人除血液中血 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降低外,临床常见面色萎黄, 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失眠健忘,女性月经紊乱、增多 或减少或闭经等症状。所以贫血症与血虚证在临床 表现上有较为相似。如刘氏等[8]调查183例血虚证 病人中,有51.2%的患者属于西医的各类不同贫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诊断属脾肾阳虚,阳不生阴,治以补养脾肾,助阳 生阴之法。 药用:生地15g,熟地15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0g, 党参20g,白术20g,茯苓15g,炙甘草10g,川断20g,淫羊 藿15g,巴戟天15g,仙鹤草50g,红枣5枚。 以上方中以四物汤补养阴血,兼有活血之功。 (摘自《黄文东医案》)
“妇科第一方”。
[ 1 ] 段富津.方剂学[ 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出自唐·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 当归(去芦,酒浸炒)9g, 川芎6g
白芍9g
熟干地黄(熟地黄有成品, 干地黄即生地晒干,12g) 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15g),水一盏半,煎至八 分,去渣,空心食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中医:流传千年的4大名方,四君子汤、四物汤、十全大补汤,你用对了吗

中医:流传千年的4大名方,四君子汤、四物汤、十全大补汤,你用对了吗

中医:流传千年的4大名方,四君子汤、四物汤、十全大补汤,你用对了吗“四君子汤是由白术、茯苓、人参等4味中药组成……”小华被讲台上老师的声音吵醒,他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看到教室里的人各个穿着古代的宽袖长衣,反应片刻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个正在学习中医的学生。

讲台上的老师正在讲述着各种经典中药名方,作为医学生的小华听得津津有味,关于中药的历史和运用有了全新的理解。

一、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白术、茯苓、人参、炙甘草中药组成,功效可益气健脾,能使脾胃之气健旺、滋生气血、运化复常,故成为补气基本方,后来以补气健脾为主的许多方剂,多从四君子汤中发展而来。

●四君子汤还能治疗4大疾病回到现代后,小华去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这些经典中药名方,还可以治疗很多现代疾病。

首先,四君子汤可以治疗胃脘痛。

胃脘痛主要症状为上腹胃脘部靠近心窝处疼痛,中医认为胃痛主要由外感寒邪、脾胃虚弱、饮食所伤,这些证型符合四君子汤来进行治疗,并且通过对四君子汤进行加减,可以更好的针对胃脘痛的预防需以饮食和精神状态调摄为辅。

其次,还可以治疗乙肝肝硬化。

中药发挥着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四君子汤主要成分为甘草柴胡,其中甘草有清热利湿功效是众所周知,但众多临床研究中心显示柴胡能明显抑制肝硬变细胞的聚集,改善患者肝功能改的状态,有效缓解黄疸、腹水,也能有效治疗乙肝肝硬化。

第三,四君子汤还能治疗便秘。

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排量少,排便费劲、干燥,而四君子汤中的砂仁、炒菜菔子具有健胃补脾,消食通气的作用,而生黄苓具备益气通便功效,所以服用四君子汤也可疏通理气,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症状。

除此之外,慢性胃炎也可以通过四君子汤来调理。

慢性胃炎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故临床上用以四君子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

●3类人不建议吃四君子汤?1、有热证的患者不能喝四君子汤,例如发炎、发烧、关节肿热痛、甚至发烧多不适合服用四君子汤,反而会加重相关病情。

四物汤运用偶拾_朱之云

四物汤运用偶拾_朱之云

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89.29%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 n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140 18 65 42 15 89.29对照组 120 0 60 45 35 75.00 4.3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轻度腹泻,2~3次/天,未中止服药。

对照组13例出现口干、黏膜干燥,2例出现头晕、精神委靡,减少用药量后症状缓解。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未出现明显改变。

5 讨 论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根据其临床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症型4种类型,其中,尤以寻常型最为多见。

中医学认为:血热、血瘀、血虚为银屑病的基本病机,病邪外袭,结聚肌肤,郁久化热,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发病。

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多以血热为主,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斑,方中:生槐花,苦微寒,入肝、大肠经,此凉血之功,独在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泻肺金之气。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槐花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对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银屑病皮损的营养供应起到良好作用;白茅根清热凉血;生地滋阴润燥;连翘清热解毒;板蓝根、黄芩清热解毒、利咽喉。

此外,方中应用紫草根、丹皮、茜草根清热凉血,丹参、鸡血藤活血,佐以白癣皮止痒,可针对本病病机进行治疗。

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迪银片临床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一定的疗效[2],但副作用较多[3],不宜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 ]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54.[ 2 ] 车小兰,张志峰.迪银片联合二冬活血汤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 J ]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 ( 4 ):217.[ 3 ] 任索华,张爱云.皮炎汤治疗迪银片引起的脱屑等副作用疗效 观察[ J ]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 ( 105 ):25.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的作用。

加减汤头歌诀白话

加减汤头歌诀白话

加减汤头歌诀白话解作者:周长泰一、四君子汤加减变换歌参术苓草四君汤,补中益气基本方[1]。

气滞陈皮异功是,体虚自汗黄芪当。

脾胃虚甚芪山药,虚热呕酸加贝姜[2]。

益以夏陈六君子,和胃健脾莫如此[3]。

胃寒呕吐丁藿和,香砂六君更消食[4]。

十味人参源六君,柴胡葛根芩芍施[5]。

倦瘦无力遗与滑,龙牡莲须黄柏加。

带下脾虚湿盛致,芡实樗皮鸡冠花。

痞满胸闷正气微,陈皮木香当归砂[6]。

脾虚厌食肢无力,升阳益胃用无疑;六君合入柴风泻,二活芍连与黄芪[7]。

内热芩连与花粉,脚弱木瓜共防己[8]。

中虚久疟宜四兽,乌梅草果六君与[9]。

健忘芪远木香菖,龙眼当归枣仁居[10]。

肥人眩晕六君主,归芎芪桔麻芷需[11]。

惊悸怔忡远茯神,萸药枣菖麦味依[12]。

补气运脾六君由,姜芪砂仁九味求[13]。

归脾则由四君化,远枣芪归香圆肉[14]。

健脾陈皮三仙用,香连砂药肉蔻成[15]。

参苓白术虚湿并,豆药莲砂苡桔同[16]。

七味白术藿木葛,芪豆相逢六神名[17]。

补中益气缘异功,芪麻柴归减茯苓[18]。

麻柴易作桂五味,拯阳补脾益肾精[19]。

四君四物名八珍,气血双补培元根[20]。

安胎饮中无甘草,芪附艾榆蛎断芩[21]。

泰山磐石去茯苓,芪断芩砂糯米新[22]。

胎元饮亦宗八珍,只把苓芎易杜陈[23]。

毓麟珠疗不妊娠,杜菟鹿椒调冲任[24]。

八珍芪桂称十全,虚劳姜枣一并煎[25]。

养荣可由十全化,无芎反增陈味远[26]。

十全除去芪地草,胃风汤中粟米兼[27]。

十四建中遵十全,苁蓉麦夏附子添[28]。

肺痨咯血用保真,二冬知柏地骨寻;合入养荣去远桂,柴胡朴枣与莲心[29]。

四君变化无穷妙,临证随机运如神。

【注释】[1]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基本方剂;方中以人参为君,性甘温而大补元气;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脾为使。

四药相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健脾祛湿汤

健脾祛湿汤

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

鹌鹑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横月利去湿汤(2~3人分量)材料:猪横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月利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去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草龟去湿汤(3~5人分量)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伏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伏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去湿及解毒功能。

黄瓜去湿汤材料:老黄瓜800克(去核囊)陈皮25克,粳米25克,鸭肾2个,清水适量。

做法:1、老黄瓜去核囊、切大块,陈皮略浸泡、刮囊、洗净,鸭肾洗净、飞水、切片,粳米淘洗干净。

2、砂锅加清水,放入老黄瓜、陈皮、粳米、鸭肾,先猛火煲开,然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调味饮用。

●有清热解之效,适应烦热,咽喉痛,小便赤热等症。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

四物汤证方及加减法大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效:补血养血.主治:惊惕头晕,目眩耳鸣,唇爪无华,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辨证要点:唇爪无华,舌淡脉细(涩)。

药物组成:当归10川芎6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水煎服。

加减运用:1阴血虚滞,咳血等症:本方加知母、黄柏,为知柏四物汤。

2冲任亏损,经血少,虚寒作痛,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本方加阿胶、艾叶、炙甘草,为胶艾四物汤3经水不调,临行作痛,子宫虚寒:本方加艾叶、香附、吴茱萸、川断、肉桂、黄芪4经闭腹痛拒按,脉沉结有力:本方加大黄、芒硝,为玉烛散。

5气虚不足,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徽言,心悸怔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加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红枣6气血虚而致身体瘦弱,经期不准,行经腹痛,赤白带下,腰酸腹胀,倦怠食少:本方加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八珍丸7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经候不调:本方加四君子汤、黄芪、肉桂,为十全大补汤8本方加党参、白术、炙甘草、黄芪、川断、黄芩、砂仁、糯米,为泰山磐石散,用于妇人气血两虚,倦怠少食,有堕胎先兆者。

9胃肠虚弱而受风冷侵入,出现大使泄泻,完谷不化或大便下血,血清色鲜:本方去熟地、茯苓、白术、肉桂、粟米,为胃风汤10心、脾、肺三脏气虚,营血不足所致的惊悸,健忘,身热自汗,咽干唇燥,饮食无味,体倦肌瘦,毛发脱落,气短,腰背酸痛,本方去川芎加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为人参养营汤11用于血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本方加桃仁、红花,为桃红四物汤12产后血虚:本方加肉桂、生姜、羊肉,为千金羊肉汤13孕妇气血虚弱,小便频数,脐下急痛等:本方加陈皮、法夏、党参、炙甘草,为参术饮14血虚月经数月不行:本方加党参、黄芪为圣愈汤15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本方加丹参、香附、益母草,为益母胜金丹更多四物汤加减1芎归汤:四物汤之核心药为当归和川芎,二养血活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一、四物汤:
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 4 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

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组成】当归( 10克)川芎 xiong ( 8克)白芍( 12克)熟地(12 克)【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

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

血瘕块硬,时发疼痛。

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用法】现代服法:作汤剂,水煎服。

可一日服用三次.早、午、晚空腹时服。

【禁忌】斟酌。

当归
熟地
川芎
白芍
四物汤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已有千年历史,被称为妇科圣方。

为什么呢,先说说女人三易,那就是一女人易血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贫血,二是女人易血瘀,三是女人易月经不调,这三个女人常见的病因常常互为因果,血虚会引起血瘀,血瘀也会导
致血虚,血虚血瘀会导致月经不调,同样月经不调也是血虚血瘀的常见病因。

而四物汤是针对以上所说的女人三易的生理特点,具有非常好的补血活血调经的作用,可以说是女人三易的克星。

不仅如此,四物汤配方非常合理,以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与辛香的当归、川芎(血中气药)相配,动静结合,补血而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比如说补血方面就说阿胶,阿胶补血易使人上火如流鼻血,而且阿胶滋腻碍胃,使人胃口不佳不想吃饭等;活血方面就说红花吧,红花活血常
会使人出血不止而会伤血。

而四物汤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非常适合长期服用调养。

是临床常用的补血活血调经的良方,所以被称为“妇科圣方”。

二、八珍汤:
八珍汤,古代中药汤剂,使用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制成,有补气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组成]当归(酒拌)10g 、川芎 5g、白芍药 8g、熟地黄(酒拌)15g、人参 3g 、白术(炒)10g 、茯苓 8g 、炙甘草 5g。

[用法]清水二盅 ,加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 ,煎至八分 ,食前服。

[功用]补益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

面色苍白或萎黄 ,头晕眼花 ,四肢倦怠 ,气短懒言 ,心悸怔忡 ,食欲减退,舌质淡 ,苔薄白,脉细虚。

[方解 ] 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 ,以致气血皆虚诸证。

肢体倦怠乏力 ,面色苍白无华,短气懒言 ,心悸怔忡。

脉细虚 ,舌淡苔白 ,皆为气血两亏 ,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 ,开窍于目肝血亏 ,故头晕目眩。

方用参、术、苓、草补脾益气 ; 归、芍、地滋养心肝 ,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 ,则归、地补而不滞 ; 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

全剂配合 ,共收气血双补之功。

【方歌】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人参
白术茯苓
炙甘草
三、十全大补汤:
【简介】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五劳七伤汽血不足,饮食减少;久病虚损,面色萎黄,肢膝无力,精神倦怠,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组成药物】人参 6 克,肉桂 3 克,川芎 6 克,熟地黄 12 克,茯苓 9 克,白术 9 克,炙甘草 3 克,黄芪 12 克,川当归 9 克,白芍药 9 克。

【用量用法】上药为细末。

每服 9克,用水 150 毫升,加生姜 3片,红枣 2枚,同煎至 100 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现今有多种剂型,九剂有水蜜丸和大蜜丸,水蜜丸:每次 6 克,大蜜丸:每次互九( 9 克),均每日 2~3 次,空腹或饭后用温开水送服。

膏剂:每次9~15 克,每日 2~3次,开水化服。

糖浆剂:每次 10 毫升,每日 3 次。

酒剂:每次 25~50 毫升(据各人酒量酌定),每日 2 次。

口服液:每次 10 毫升.每日 2~3次。

片剂:每次6 片,每日 2~3次,口服。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增强免疫效果,能明显促进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
兔疫功能。

能快速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能纠正和减轻术后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等。

有抗放射损伤的作用。

还有延缓衰老和抗肿瘤等作用。

【进补应用】本方是由补气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和补血的
四物汤(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合方再加温补的黄芪、肉桂组成,从而成为一张温补气血的进补名方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