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管弦乐中基本配器理论

合集下载

谱写管弦乐作品中的配器技巧

谱写管弦乐作品中的配器技巧

谱写管弦乐作品中的配器技巧在管弦乐作品中,配器技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艺术。

通过合理的配器,作曲家能够充分展现音乐的魅力和表达情感。

本文将探讨一些谱写管弦乐作品中常用的配器技巧,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首先,音色的选择是配器技巧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乐器有着独特的音色特点,作曲家可以根据音乐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乐器。

比如,小提琴的高亢音色能够表达出激情和欢乐,而大提琴的低沉音色则更适合表达内敛和沉思。

作曲家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音色,使乐曲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音域的合理运用也是一项重要的配器技巧。

不同乐器的音域有所限制,作曲家需要根据乐器的特点来安排各个声部的音域。

例如,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他的《海》中运用了低音提琴的低音域,使得乐曲在表现大海的宏伟和浩渺时更加生动。

合理运用音域可以使乐曲的声音层次更加丰富,给人以更深的音乐享受。

此外,合奏技巧也是配器技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管弦乐队中,不同乐器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声音。

作曲家可以通过合奏技巧来创造出多样的音乐效果。

例如,交响乐中的对位技巧可以使不同声部的旋律相互交织,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另外,交替奏和分散和弦等技巧也可以使乐曲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还有一些特殊的配器技巧可以进一步丰富音乐的表达。

例如,和声技巧中的声部交替和声可以使乐曲的和声更加丰满。

此外,作曲家还可以运用变奏技巧来改变乐曲的音色和表现形式。

通过改变乐器的组合和音色的运用,作曲家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在谱写管弦乐作品中,配器技巧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丰富音乐的表达,还能够为作品增加一种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例如,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中运用了木管乐器的独特音色,使得乐曲更加优雅和浪漫。

配器技巧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魅力,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总之,配器技巧是谱写管弦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音色选择、音域运用、合奏技巧以及一些特殊的配器技巧,作曲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关于配器方面的知识

关于配器方面的知识

关于配器方面的知识管弦乐队和电声乐队配器的特点众所周知,管弦乐队的组成是以组的形式存在的,既铜管组、木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组。

而每组里都有音色较为接近的不同乐器,由于音色接近,能够产生比较好的音色共鸣。

同时,由于每组里都有音区高低不同的乐器,比如木管组里有从最低音开始的巴松到最高音区的短笛。

弦乐组里有从最低音的贝提琴到最高音的小提琴。

铜管组的最低音是大号(tuba )最高音是小号,看看你就会明白了,他们每一组乐器都能适应从最低到最高音的音乐表现的需要。

而电声乐队则不然,只有可怜的几样乐器,但却要担当着全部歌曲的伴奏任务,怎么办?只有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有效地为音乐表现服务。

在回忆一下你听交响音乐时的感觉,是不是感觉声音非常宏大,声场特别宽广,为什么?因为乐器多、编组科学(同类乐器为一组)、声音共鸣好,尤其要是提到的是,管弦乐队配器的魅力是各种音色的组合,而不是单个乐器的声音。

所以很容易自成一体,能够独立完成某一音乐章节的表现。

反之,我们再来看看电声乐队,它的乐器数量和管弦乐队相比,简直是太可怜了。

只有那么很少的几件。

难道这样几件乐器就不能组成一个乐队吗?答案是否!电声乐队虽然人数较少,但是完成乐队配器的基本功能可是一点也不缺。

电声乐队有固定的打击乐鼓组。

旋律、和声以及节奏可分别由吉他、电钢琴、以及弦乐组来完成,低音由电贝司来完成。

节奏主要由套鼓来完成。

看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所以说,电声乐队是管弦乐队的“另一种”音乐表现形式的缩影。

虽然人数少,但是功能不缺。

要用仅有的乐器来为各种风格的歌曲进行伴奏,靠的是什么?还能象管弦乐队那样讲排场吗?肯定不能。

电声乐队的功能是通过每件乐器的声音特点(个性)来完成的。

在电声乐队里,吉他、电钢琴、弦乐不但可以演奏旋律与和声,还可以演奏节奏,只有低音的电贝司和鼓组的活没有人跟她争。

当你拿到一首歌曲准备进行编曲时,要好好看看这首歌的节奏除了鼓以外还有哪件乐器担当比较合适。

配器法.配器分析

配器法.配器分析

弓弦乐器弓弦乐器组中和弦音响的平衡通常应包括哪些因素?1、力度:同一和弦结构中的所有和弦音,都应具有相同强弱的力度,音量比例大致为1:1. 2、音色:在强奏的时候,不同音色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会越明显,用交置法排列较好;弱奏和弦在音色和音区的运用、声部排列上比较自由。

3、声部排列:上密下疏中不空。

《朝景》片段分析:定音鼓(E、弦乐乐器组: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乐曲开始由木管乐器组呈示,单簧管与大管奏出大调主和弦,衬托出由第1长笛奏出的主题旋律。

主题旋律个性鲜明,风格清新,旋律平稳,带有装饰风格,表现了清晨日出、万物复苏的绚丽景色。

随着旋律的流动,第一圆号在第三小节第四拍上调色加入。

在第四小节第四拍,由中提琴下行填空引入弦乐组,弦乐组由第工和第Ⅱ小提琴、大提琴的分奏演奏形式与中提琴同时构成大调的主和弦,形成主题旋律的铺垫。

双簧管在中音区吹奏出美妙的第二乐句旋律,乐思由木管乐器组相互交接、过渡呈述,而弦乐队的和声衬托已从分奏转换成齐奏。

随后,直接由弦乐队重复主题旋律。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低音提琴的最低音E音的长音铺垫,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第l与第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整体齐奏主题旋律。

铜管乐器组由4支圆号同时吹奏出宽长的和声进行,起到一种稳定性的作用。

第l、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进行乐思动机的分解演奏。

引进大提琴奏出的优美而富有幻想的旋律,大管乐器进行和声性的音乐衬托。

随着乐思的进一步发展,小号与圆号构筑出浓郁的和声配置效果。

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加整体木管乐器组演奏,再加入整体铜管乐器的和声性配置,第l、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和弦分解演奏将这一部分的乐思推向高潮。

由木管乐器组接替了弦乐器组的音型分解和弦的织体演奏,大管与单簧管进行了和声性交接。

这种手法是在管弦乐队配器中非常重要的"桥接"(交接)手段之一,它起到了一种音乐发展上的过渡作用。

随着圆号独奏(solo)的主题乐思再现,旋律已经在乐句的结尾处拉宽。

弦乐器配器法(一)

弦乐器配器法(一)

弦乐组的特性:
一、音色 弦乐组具有在其他乐器组中都罕见的, 近似于人声的基本音色,温暖而富有表情, 而且,不同弦乐器的音色,乃至每件乐器 自身不同音区间的色调也相对比较统一, 可以凝聚为一个音响高度融合的完美整体。
此外,现代作曲家们通过弦乐音色 “异化”的实验,又创造出了大量新的音 响造型手段。这些经过“畸变”的弦乐音 色的艺术表现价值虽然不一,但若仅就音 响的多样性而言,却又远为其他乐器组所 不及。它们极大地扩大了弦乐组的表现力 及音色对比的范围。
弦乐尽管木管、铜管乐 器在现代音乐中所扮演的“角色”显得日 见其重要,各种打击乐器、装饰性乐器及 电声的运用也愈益广泛,但至少如今,弦 乐器组却仍不失为现代管弦乐队中最重要 的成员之一。
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作为一个群体 的弦乐器组在音响上具有超过任何其他乐 器组的巨大“包容度”及“可塑性”。它 为作曲家进行丰富多彩的音响“实验”, 创造“千姿百态”的音乐形象提供了无比 广阔的天地。
《广岛受难者的挽歌》为52件弦乐器而作,1960)
二、弦乐编制
传统的弦乐器组通常划分为小提琴I II, 传统的弦乐器组通常划分为小提琴I、II, 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五个基本声部, 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五个基本声部, 每个声部的乐器数目可根据乐队的规模大小 及不同乐器组间的音响比例关系,按大、中、 小三类编制进行配置。(P17) 小三类编制进行配置。(P17)
三、演奏技巧 除低音提琴外,可以说,弦乐家族的 主要成员在演奏技术方面的多样化,灵巧 性以及对难度较高的技巧性句型的适应能 力上,也都是其他乐器组的大多数乐器所 望尘莫及的。
正因为弦乐组在以上三个方面拥有巨 大的“优势”,才奠定了它在交响乐队中 虽历数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地位。即使 在上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实验音乐”中,常 规的乐队编制虽一度曾被各种奇特的“室 内性”乐器组合所取代,但专为弦乐队而 作的“试验性”作品,却仍在先锋派的曲 目中据有相当的比重。(【波】潘德列茨基:

管弦乐配器法课程设计

管弦乐配器法课程设计

管弦乐配器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管弦乐配器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在乐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配器手法,如和声、对位、节奏、音色等,并能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学生了解管弦乐作品的常见结构,能分析并评价经典管弦乐作品的配器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简单的旋律进行配器,创作出具有特色的管弦乐片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乐队的编制及各声部的演奏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部完整的管弦乐作品配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管弦乐配器法,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提高审美情趣。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管弦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明确,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内容1. 管弦乐配器基本概念:介绍管弦乐配器的定义、作用及发展历程,分析乐队编制及各声部的乐器配置。

教材章节:《管弦乐配器》第一章2. 乐器音色特点及运用:讲解弦乐、木管、铜管、打击等各组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在不同音乐情境下的运用。

教材章节:《管弦乐配器》第二章3. 常见配器手法:学习并实践和声、对位、节奏、音色等配器手法,分析经典作品中这些手法的运用。

教材章节:《管弦乐配器》第三章4. 管弦乐作品结构分析:介绍常见的管弦乐作品结构,如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分析经典作品的结构特点。

教材章节:《管弦乐配器》第四章5. 配器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旋律配器实践,创作具有特色的管弦乐片段。

教材章节:《管弦乐配器》第五章6. 团队协作与作品展示:分组进行配器实践,完成一部完整的管弦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配器2-1

配器2-1

1、管弦乐法艺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乐器法,二是配器法。

2、乐器法是专门讲述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构造、发音原理、音色特征、乐器性能及演奏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配器法则是着重讲述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各类乐器组之间的配合运用等一些技术与方法。

3、配器法的很多内容是源于乐器法的,乐器法是配器法的最根本的依据。

4、弓弦乐器的构造:①琴身:包括共鸣箱、琴头、琴颈、指板、音柱、琴码、系弦板等部件。

②琴弦:分金属弦与羊肠弦等数种。

③琴弓:由弓杆、弓毛、马尾库与松紧螺丝等部件组成。

弓毛常采用马尾毛制作,上面涂以松香,以加强与弦的摩擦力。

5、弓弦乐器的发音:两端固定的琴弦由于受到弓子的摩擦或手指弹拨的外力影响而产生震动,弦的震动带动空气振动而发出音来。

这种振动发出的声波通过共鸣箱加以谐振产生共鸣,并扩大音量传递到人们的听觉器官。

6、弓弦乐器的左手技术—指法:弓弦乐器的演奏是用左手按弦以改变高音的。

左手食指为第一指,中指为第二指,无名指为第三指,小指为第四指并以阿拉伯数字1、2、3、4表示。

大提琴与低音提琴还运用拇指按弦,用表示。

7、弓弦乐器的运弓技术—弓法:演奏弓弦乐器时右手用弓子拉奏的各种动作与方法称为“弓法”。

弓法对弓弦乐器的音乐表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能长时间持续演奏,就需要弓子来回运动。

从弓根(手握一端)开始拉向弓尖称为“下弓”,用ㄇ表示;由弓尖推向弓根,称为“上弓”,用v表示。

运弓的速度与音量也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运弓越快,音量越大;运弓慢,音量也较弱。

所以一弓内演奏很长、很多的音符一般只能弱奏。

8、弓弦乐器的弓法可分为三大类:分弓、连弓和各种各样的断弓。

9、弓弦乐器的特殊演奏方法:①拨弦奏法pizzicato/pizz.②弓杆奏法Col legno③加用弱音器Con sordino④近码奏法Sul ponticello⑤近指板奏法Sul tasto⑥用弓演奏arco.10、弓弦乐器组特点:一、弓弦乐器组具有多样的技术可能性与丰富而独特的音乐表现性。

《配器》教学大纲

《配器》教学大纲

《配器》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总学时:64总学分:4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适用专业:音乐学先修课程:基本乐理、和声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配器》是音乐学、音乐教育和理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常规乐器(如中国传统乐器和西洋管弦乐器)的性能、指法、记谱法、演奏特性及其表现力,进而对单一音色、混合音色及大型管弦乐队的统一、协调、平衡与驾驭能力;使学生对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融合具备敏锐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独到的创新能力,以及对本土民族民间乐器的发掘、提炼、运用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和群众音乐辅导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小型管弦乐队的简易编配能力,传统简易管弦乐总谱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包括弦乐乐器组。

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色彩性及打击性乐器组和完整管弦乐队的编配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古典派浪漫派印象。

派及民族乐派优秀管弦乐作品的能力与方法。

三、教学时数分配章次讲授内容讲授时数技能或实验时数总计时数第一章西洋管弦乐队乐器法 16 4 20 第二章小型民族管弦乐器法 16 4 20 第三章电声乐队 1 1 2 第四章乐队织体的层次 3 1 4 第五章旋律配器 2 2 4第六章乐队和声配器 3 1 4 第七章乐队低音配器 3 1 4 第八章钢琴谱配置管弦乐队 4 2 6 合计 48 16 64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第一章西洋管弦乐队乐器法(20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西洋管弦乐队中管弦乐器的结构特点、音色音域、发音原理、演奏技巧以及在乐队中的作用,并能分析管弦乐总谱。

第一节弓弦乐器第二节木管乐器第三节铜管乐器第四节打击乐器第五节色彩装饰乐器第六节乐队编制与总谱格式第二章小型民族管弦乐器法(20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民族管弦乐队中管弦乐器的结构特点、音色音域、发音原理、演奏技巧以及在乐队中的作用,并能分析民族管弦乐总谱。

配器资料

配器资料

乐队和声配置的原则与方法:乐队的和声仍以传统和声学的基本原则和四部和声为基础,多于四个声部的乐器,以四部和声为基础进行重叠和扩展,有些乐器组(如弦乐组)则可通过乐器奏双音或分部的办法来扩展声部数量,少于四声部的织体依据和弦结构原则进行省略。

方法:(1)叠置法:是按乐器正常声部顺序,分配各和弦音,即高声部乐器奏和弦高声部,低声部乐器奏和弦低声部,这种配置法整体音效协调均衡,音色层次明显,常用于乐队弹奏和弦中(2)交置法:将相邻的乐器声部进行交错,是下方声部的高音超越上方声部的低音,形成乐器声部之间的交叉,这种配置法音色相互交替,音响效果协调融合,整个和弦音色融为一体,在配器写作中,交置经常与叠置法混合使用(3)包围法:用一种乐器的音色包围另一种乐器的音色,这种方法的两个包围声部音响较为突出,而被包围声部则稍含蓄。

弦乐组和声配器:构成更多声部有两种办法(1)利用弦乐组人数多的优势进行分部(div)演奏,这可形成细腻的声部组合(2)在乐器上演奏双音或和弦(常用在短节奏的演奏中或不改变音高的长音和弦中)木管组的和声配器要注意的几点:(1)各和弦音要配置相同数量的乐器,是和弦音响达到平衡(2)按乐器正常音区排列和弦,一般不要颠倒使用(3)要运用乐器相同或相邻的音区安排和弦音,并要把音色相近的乐器安排在一起,减少不协和效果(4)三种乐器音色组合法,以交置法融合最好,叠置次之。

低音声部是整个乐队的音响基础,丰满、浑厚的低音可以使乐队音响具有立体感和稳定感,乐队的低音又是和声的基础,它决定了和弦的位置和功能属性,同时,低音也可以起到旋律作用和衬托声部作用(1)低音弦乐器:可以担任和声基础低音,主旋律、副旋律、长音衬托声部、音型、持续音等(2)低音木管乐器:可演奏各种分解和弦、基础低音、长音衬托、持续音、快速经过音、两只大管常构成八度来担任和声低声部(3)低音铜管乐器:第三长号和大号:常用来做乐队渐强的手段,连续下行进行或持续音可造成音响的渐强,两者构成同度或八度结合(4)定音鼓在乐队中常用于加强节奏、推动乐队音响的高涨和演奏持续低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管弦乐中基本配器理论
管弦乐队配器是相当大的课题,是音乐创作四大件之一,在这里只做一些简单介绍。

大体上管弦乐队配器可分为乐器法和配器法两个部分。

乐器法是了解管弦乐队中每种乐器的性能,包括这种乐器的音域、演奏法、各个音区的音色、力度等。

配器法是指这种乐器在管弦乐队中可以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根据它的性能和特点为它安排“任务”。

一般的管弦乐队总谱,都是把乐器分为四个组。

在总谱由上
至下排列的分别是木管乐器组(Woodwi nds)、铜管乐器组
( Brass )、打击色彩乐器组( Percussion )以及弦乐器组
( Strings )。

这是它们的排列
一、木管组乐器
1.长笛( Flute )。

长笛是吹管乐器,使用时应注意为其留下换气的时间。

长笛可以演奏快速的半音阶、琶音以及颤音、震音等。

2.短笛( Piccolo )。

短笛的音色尖锐有力,一般只在乐队强奏时使用。

通常把它用来重复加强长笛声部。

3.双簧管(Oboe)。

双簧管擅长演奏慢速而悠长的乐句,极其婉转优美。

一般不用它演奏快速的震音、颤音等。

4.单簧管( Clarinette )。

单簧管可以演奏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

单簧管反应灵敏,演奏快速的经过句、震音、颤音等都
没有问题。

5.大管(Bassoon)。

大管表现力丰富,可以演奏旋律性乐句,也可以胜任跳跃性低音。

二、铜管组乐器
1.圆号(Horn)。

圆号在乐队中,圆号不但可以担任独奏,还是重要的和声乐器。

四支圆号按照和声关系排列起来,音色统一而丰满。

2.小号(Trumpet )。

小号强奏时明亮辉煌,极具穿透力。

3.长号(Trumbone)。

长号又叫伸缩管,靠伸缩号管长度
4.大号(Tuba)。

大号的反应很灵敏,快速级进和比较大的跳进都能演奏,甚至有大号演奏的《野蜂飞舞》。

三、打击色彩乐器
1.有音高的打击乐器
(1)定音鼓(Timpani )。

定音鼓有两种常见的演奏方法:单击和滚奏。

定音鼓力度范围很大,从ppp 到fff 的力度都可以演奏。

(2)仿键盘打击乐器。

这类的乐器有木琴、铝板琴(也叫颤音琴)、钟琴等。

使用这些音色时,应注意考虑它们的实际演奏情况。

(3)排钟(Campane。

也称为管钟。

它的发音不太准确,
往往在乐曲高潮处或描写某些宏伟场面的时候使用
2.无音高的打击乐器
(1)小鼓( Snare drum )。

也叫小军鼓,它演奏灵活,音色清脆。

管弦乐队中常用它演奏音型或滚奏,尤其是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2)大鼓( Bass drum )。

又叫大军鼓,由于鼓皮面积大,震动较慢,所以音色低沉浑浊,不宜滚奏。

(3)无音高金属打击乐器。

这里指的是锣、钹(镲)、三角铁等打击
乐器。

3.键盘乐器和竖琴
( 1)钢琴( Piano forte )。

管弦乐队中,一般不突出钢琴的独奏能力,主要把它做为主旋律的辅助,或把它当做乐队音型化织体的一
部分来使用。

(2)钢片琴( Celesta )。

它的音量比较小,但音色秀丽。

乐队中
主要是把它当做色彩乐器来使用。

(3)竖琴(Harp)。

竖琴是自然音阶乐器,用七个踏板来实现转
调,在调内无法演奏连续的半音。

四、弦乐组乐器管弦乐队共有四种弦乐器,分别是小提琴( Violin )、中提琴( Viola )、大提琴( Violoncello )和低音提琴( Contrabass )。

每种乐器都是四根琴弦。

1.小提琴。

小提琴常用于演奏主旋律和伴奏音型。

由于它
的灵活性,即便是快速的连续大跳也可胜任。

2.中提琴。

中提琴的音色没有小提琴华丽,有些黯淡的鼻音。


乐队中,中提琴常担任填充和声的工作。

3.大提琴。

大提琴并不是“职业”低音乐器,乐队中经常用它的
中高音区演奏二声部或主旋律。

它与小提琴的音色对比可以做出美妙的
“对话”效果。

4.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大多时候起到乐队低音的作用。

低音提琴
经常使用拨弦奏法。

管弦乐队里常用大提琴在它的上方八度重复演奏,
以增强效果。

五、管弦乐队配器
管弦乐队乐器众多,要把它们组织起来,既发挥每种乐器的
的确需要下一番功长处,又让它们协调合作创造出美妙的音乐,
夫。

旋律的分配。

在常规的管弦乐队配器中,弦乐器演奏旋律最
多,木管乐器次之,铜管较少,打击色彩乐器最少。

(一)弦乐组的旋律分配
在为管弦乐队配器时,弦乐器组基本是不受限制的,往往在
乐曲中贯穿始终。

这是因为弦乐组的音域广,力度变化范围大,从低音
提琴到小提琴音色都很统一,而且长时间演奏也不会很累。

所以,在乐
曲中弦乐组的任务最多
由于弦乐组的音色统一,演奏旋律时它们也可以采用多种组
合方式。

如一、二小提琴同度或八度演奏。

当使用小提琴中低音
区的时候,可以使用同度。

这时它们音色完全一致,只是数量加倍。

如果使用高音区,小提琴的音色在整个乐队中会显得突出且刺耳。

这时让第二小提琴低八度演奏,可以使旋律丰满,也没有那样尖锐了。

同度演奏。


八度演奏。


(二)木管组的旋律分配
木管乐器个性突出,从长笛到大管音色都不一样。

不同的木管乐器可以同度结合演奏旋律,这样可以产生混合的音色效果。

用音序器制作这种混合音色很方便,在制作时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结合,但应注意不要超出每件乐器的音域。

同弦乐组一样,木管组的乐器同样可以八度结合演奏,但最好是按照乐队的排列叠置。

(三)铜管组的旋律分配
相同的铜管乐器可以演奏同度或三度或六度的旋律,相同乐器演奏八度的也有。

不同的铜管乐器结合演奏同度的情况很多,而且效果很好。

长号、圆号和小号三者在中高音区上的结合,或长号与大号的结合都使音色更加明亮辉煌。

不同的铜管乐器演奏
八度的效果也很好,只是要注意安排好每种乐器的音区。

一般它们会这样排列:
(四)不同组乐器结合演奏旋律
不同组乐器结合起来演奏旋律也很常用。

在这当中,木管与弦乐的融合性最强。

木管可以加强弦乐的气息感和共鸣,而弦乐则软化了木
管音色的个性。

木管与铜管结合时,铜管在音量上占
据优势,基本上会盖住木管音色。

但木管的加入也使这种混合音
色比单独的铜管音色甜美,而且使音与音之间的衔接更为柔和。

弦乐与铜管不如弦乐与木管那样相融,所以使用不多。

但铜管中
的圆号音色柔美,与大提琴或中提琴结合使用的比较多。

理论上讲,在每种乐器都能够演奏(符合它的特点和音域等必需条
件)的情况下,配器就算是成功的。

但这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要达到理想的配器效果,掌握一些基本的管弦乐队配器理论必不可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