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取材

合集下载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病理取材规范是指在进行组织学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操作,以保证病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病理取材规范的一些建议。

1.取材部位:根据患者的临床病史和症状,在手术或活检中,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病灶和正常组织进行取材。

避免取材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病理诊断。

2.取材方式:根据病灶的性质和大小,选择适当的取材方式。

常见的取材方式包括切除术、穿刺活检、钳夹取材、刮片等,取材时应注意避免毁坏病灶或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3.取材数量:根据需要,取材时应尽量多取材,以保证充分代表性。

例如,在手术中取材时,应尽量取多个部位进行切片,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小病灶和病变。

4.取材标记:为了方便后续的病理检查和诊断,必须对取材标本进行标记,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编号等,保证标本与临床资料的一致性。

5.取材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取材,先取不同类型的组织,再取不同部位的切片。

在取材时应准确记录各个切片的位置和方向,以便后续的病理分析。

6.取材工具和技巧:取材时应使用尖锐、干净、无腐蚀性的取材工具,如手术刀、刮刀、抹片等。

取材时应注意避免破坏组织的完整性,保持组织形态和结构。

7.取材保存:取材后,应及时将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添加适当的液体保存,如正常盐水或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

确保标本保存完整性和安全性。

8.取材记录:在进行取材时,应仔细记录每个标本的取材位置、大小、性状等信息,编写取材记录。

取材后,应及时归入病理标本库,以方便后续的查找和分析。

9.取材培养:某些情况下,需要将取材标本进行培养,以便观察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特性。

在取材时应注意避免污染标本,保持无菌操作。

10.取材安全: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医务人员应全程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确保操作安全。

取材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和清理工作。

病理取材规范的遵守可以提高病理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和预后判断非常重要。

同时,医务人员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应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确保患者权益和病理工作的质量。

临床病理检验常见标本取材

临床病理检验常见标本取材

1.核对病人的姓名,科室,住院号等。

2. 核对标本性质,取出的部位,标本数目,临床诊断(如胆囊息肉、妊娠)、手术方式3. 是否做标记:如带线、切缘、部位、淋巴结部位。

1.描述颜色、外观(如破碎、絮状、膜状、毛刺等)、体积(应测量忌用比拟)、质地(软,中等、硬等)2. 大于0.5cm 者,应切开包埋3. 送检破碎组织较多时,一个包埋盒内不要包的太多4. 较小或较碎的标本先用纱布包裹(必要时用滤纸)并滴伊红后放于包埋盒内内窥镜标本_大体描述1._色_(质地)组织1 块,大小为***cm2._色_(质地)组织2 块,大小分别为***cm 及***cm3._色_(质地)组织3 块(或3 块以上),最大者大小为***cm,小者大小为***cm内窥镜标本_取材注意事项1. 厚度大于0.5cm 的标本,切开描述切面2. 如遇大体可以辨认的息肉状组织,则描述之,如_色息肉状_(质地)组织1 块,大小为***cm3. 息肉状标本,取材时尽量取完整纵切面,尤其姚取到蒂部4. 直径小于0.1cm 的标本,可描述“针尖大小”5. 直径大于0.1cm 的标本记录实际大小,切忌用“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等字样描述。

肠息肉_应注意自蒂部切开并取块刮宫标本_大体描述1._色_(膜样/碎)组织1 堆,总大小/体积为***cm,质地_,部分为_色。

2._色_(质地)组织_块,总体积为***cm,其中最大者大小为***cm,小者大小为***cm。

刮宫标本_取材注意事项1. 尽可能多埋,如送检标本全部包埋,在大体描述后用括号注明“全埋”字样。

2. 请记录者读出简要病史和临床诊断,如遇和妊娠有关刮宫标本,如不全流产等病例,要仔细观察有无绒毛,葡萄状结构甚至有无胎囊结构。

穿刺标本_取材注意事项组织置于滤纸上打包前尽可能将组织展开,保持其条状结构,切勿堆积。

1. 描述外形(圆,卵圆,结节状,不整形等)、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包膜、体积、数目、颜色等2. 切面颜色、质地、性质(实性、囊性、半实半囊)、是否出血、坏死、钙化、结节(若有应单独描述)等、囊性者描述囊壁厚度,囊内容物、囊内壁是否光滑等3. 所有观察异常的部位均应取材,包括病变的主要部分,不同表现处、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交界、肿瘤切缘、肿瘤侵犯最深处。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为规范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取材和保存工作,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工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的原则。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的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和保存工作。

1.3 病理标本包括手术前活检、手术中取样冰冻组织、手术后切除组织以及穿刺、脱落细胞学标本等。

二、病理标本采集2.1 采集标本时,应避免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避免挤压,以免发生变形。

手术标本送检前不得自行剖取,应保持原形全部送检。

2.2 标本应置于敞口容器内,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710倍,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2.3 冰冻切片的手术标本应保持新鲜,不得加用固定液或用含水溶液清洗,以免影响制片和诊断。

2.4 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从呼吸道深部咯出。

咯痰前先漱口,痰中不应含食物碎渣和唾液,一般连续送检三天。

2.5 胸、腹水等体液细胞学检查应保持标本新鲜、及时送检。

三、病理标本运送3.1 临床各科室及门诊应安排人员负责标本的清点、查对、登记、运送(不允许让病人或其家属送标本),并与病理科值班人员交接核对,并在专设的标本登记本上签收。

3.2 手术室标本(含门诊小手术室):由手术室工作人员根据医师开出的病理会诊单负责清点、查对登记、运送;病理科值班人员签收。

3.3 病理科验收各种标本时,应检查以下项目:(1)核对检验申请单填写是否完整;(2)核对检验项目是否清楚;(3)查验标本的唯一性标识、类型、采集日期及时间;(4)标本量是否满足检验用量;(5)标本的收集容器是否正确、有无破损。

3.4 若出现以下不合要求的情况,应拒收标本,登记并告知客户:(1)申请单标识不清、信息不全的标本;(2)无检验项目或检验项目不清楚的标本;(3)非本实验室检验项目的标本;(4)采血量不足检验需要量的标本;(5)严重溶血及脂血等影响检测结果的标本;(6)收集容器不正确或有破损的标本;(7)检验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的标本;(8)外部有严重污染的标本。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是指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正确地取材,以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病理取材的一般规范:
1. 标本选择:根据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病变部位进行取材。

如果有多个病变部位,应分别取材。

2. 标本固定:取材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固定液中固定,常用的固定液有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

固定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大块标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3. 标本大小:标本的大小应适中,一般不超过3-5厘米。

对于大块标本,应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段。

4. 标本形状:标本的形状应符合解剖学结构,避免扭曲或损伤。

5. 标本取材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和病理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取材方法。

常见的取材方法包括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切割法等。

6. 标本编号:每个标本都应有唯一的编号,以便后续的病理学检查和结果记录。

7. 标本保存:取材后的标本应妥善保存,避免干燥或受到其他损伤。

可以使用标本瓶、容器或包装材料进行保存。

8. 标本送检:标本送检时应填写完整的病理检查申请单,并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病史和检查要求等。

总之,病理取材规范是确保病理诊断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提供可靠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

病理取材规范病理取材是病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的指导。

下面是病理取材的一些规范和注意事项:1. 标本标签:在取材前,务必正确填写标本标签,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理号等信息,以避免标本混淆或信息丢失。

2. 取材工具:使用无菌、锋利的取材工具,如手术刀、剪刀、镊子等,以避免对标本造成伤害或污染。

3. 取材部位:根据临床病情和医嘱,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取材。

通常需要取材的部位有肿瘤、淋巴结、器官等。

4. 取材数量:取材时应根据病变的性质和大小,取足够的组织量,以保证病理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对于大肿瘤或大器官,应取多个切面,以便观察不同区域的病变情况。

5. 取材方式:取材时应注意保持组织的完整性和结构,避免损伤或变形。

对于肿瘤,应尽量取到肿瘤边缘和正常组织交界处。

对于淋巴结,应取到包膜和切面。

对于器官,应取到病变和正常组织的交界处。

6. 取材顺序:通常的取材顺序是先取固定标本,如手术切除标本或活检标本,然后再取冰冻切片所需的新鲜标本。

在取材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冷缺血时间过长,以免对冰冻切片结果产生影响。

7. 标本保存:取材后,应及时将标本放入适当的容器中,如硫酸盐液、福尔马林等,进行固定保存。

同时,要确保标本的正确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的病理处理和诊断。

8. 取材记录:在取材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标本的取材部位、大小、数量等信息,并做好标本的标识和编码。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病理诊断和研究非常重要。

总之,病理取材是一项需要细致和精确操作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治疗的指导。

医务人员在进行病理取材时,应遵循上述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

病理标本检查和取材规范

病理标本检查与取材规范制度病理标本巨检是对送检病理标本进行肉眼观察并记录,切取-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病变组织块(即取材)制作切片,是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时甚至对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例如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腺瘤样增生结节、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鉴别,完全根据肿瘤的包膜是否完整。

支气管是否扩张等病变也大多需要依靠肉眼观察,有些微小的病变则更有赖于取材观察是否仔细、全面。

所以,正确的取材是做出正确病理诊断的前提。

(一)取材室的基本设施和人员1.取材室(1)取材室必须独立设置并附设标本存放室。

(2)取材室应设有专用的取材工作台、标本放置台、取材器材及更衣存放处。

(3)取材器材包括取材刀、不同规格的镊子、医用剪刀、钢尺、探针、钢锯、手套、器械消毒及放置容器、紫外线杀菌灯等。

(4)标本存放室可采用密闭的桶或冰柜,其设计要求是:密闭,以减少福尔马林扩散:便于复查标本。

2.取材人员(1)取材时一人取材,一人记录。

记录人员一般由技术员承担。

(2)取材必须由经过培训的病理医师操作,复杂的标本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取材。

一般情况下,阅片医师均应亲自取材。

(二)巨检标本的接收程序及操作工作规范1.巨检标本的签收(1)接收标本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查对签收制度,如申请单与标本不符合、申请单重要项目填写不全或漏填、标本袋(瓶)未写名字或只有标本没有送检单等,应律退回或暂不取材。

接收活检小标本时,应仔细查对容器内有无组织块,如无组织块,应拒收该标本,以避免事后发生纠纷。

(2)送检标本应采用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固定(特别要求者除外)。

如果送检标本内未放置固定液,接收者应及时加入固定液并在申请单上注明。

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的标本,影响制片和诊断,应拒收退回。

固定液量至少应为标本体积的3-5倍,大的实体标本应剖开,空腔脏器如胃肠等应剪开后展平固定,以便取材前标本得以充分固定。

病理送检标本应为手术标本的全部。

病理样本取材质量控制标准化要求

病理样本取材质量控制标准化要求

病理样本取材质量控制标准化要求病理学是通过对组织、细胞等病理标本的检查来诊断疾病的科学。

为了确保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病理样本的取材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病理样本取材的标准化要求,包括取材环境、取材方法、取材量、标本保存及记录等方面。

1. 取材环境要求在进行病理样本取材时,应保证取材环境的干净与安静。

取材室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尘、无异味。

同时,取材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新鲜标本与异味交叉污染。

2. 取材方法要求(1)标本的选择:根据疾病类型和临床需求,准确选择需要取材的组织、细胞类型。

病理医师应熟悉不同器官、组织的解剖和病理学特点,避免取材不全或取材错误的情况发生。

(2)取材部位的确定:根据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指导选择恰当的取材部位。

避免直接切除肿瘤中心,应选择病灶边缘组织,以便于观察病变的侵袭程度。

(3)取材方法的规范:在取材过程中,医师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步骤。

例如,应保证标本采用正确的切割方法,避免侵袭到病变边缘;对于大标本应做适当的切面,方便组织固定和后续的切片制备。

3. 取材量要求取材量对于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取材量过少可能导致病变无法全面显示或观察到的有限,取材量过多则可能增加检查时间和成本。

(1)常规组织取材量:对于大部分组织标本,应保证取材量足够。

对于肿瘤样本,应保证肿瘤中心、边缘和正常组织的取材量均匀分布,以便于病理医师全面观察和评估。

(2)特殊标本取材量: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标本,如冻结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等,取材量要求更加严格。

取材时需注意保存足够的材料,以供后续的检测和鉴定。

4. 标本保存要求标本的保存对于后续病理学检查与分析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建立标本保存的规范操作流程,包括标本保存液、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等。

(1)标本保存液:常用的标本保存液为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可有效固定组织细胞形态,防止其损伤。

保存液的浓度要准确,以避免过度固定或细胞溶解。

病理标本取材工艺流程管理规范

病理标本取材工艺流程管理规范

病理标本取材工艺流程管理规范病理标本取材是病理学诊断不可或缺的一环,确保标本取材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要介绍的是病理标本取材工艺流程管理规范。

一、准备工作1. 环境准备:病理标本取材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灰尘和细菌的污染。

2. 器械准备:确保取材器械的齐全、无损坏,器械消毒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3. 标本容器准备:准备足够数量的标本容器,并确保其清洁无污染。

二、标本接收与登记1. 标本接收:接收标本时要与送检单进行比对,确保标本与病例信息一致。

2. 登记信息:将标本信息准确无误地登记到病理数据库中,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送检单位等。

三、标本取材流程1. 取材顺序:按照病理学要求的优先级进行取材,先取需要特殊处理的标本,再进行组织取材。

2. 取材技巧:取材时要注意操作细致、稳定,避免损伤标本;对于需要取淋巴结的标本,应按规定的层级进行取材。

3. 标本采取:每个标本应在取材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空气干燥,以防伪膜产生。

4. 标本保存:取材后应将标本及时保存在相应的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密封,避免标本的干燥和变形。

四、标本处理与保存1. 标本固定剂选用:根据标本的性质和需要进行选择合适的固定剂进行处理,确保标本的保存和染色效果。

2. 储存条件:标本处理后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保存,按照要求存放在冷藏盒或冷冻箱中避免腐败。

五、病理标本信息记录1. 标本信息标记:在每个标本上进行标记,确保标本的取材信息能够与病理数据库中的登记信息相符。

2. 标本信息登记:将标本的详细信息准确记录到病理数据库中,包括取材时间、取材部位、取材医师等。

六、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估1. 质量控制:建立标本取材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确保取材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质量评估:定期进行标本取材的质量评估,评估结果用于改进工艺流程和提高取材质量。

总结:病理标本取材工艺流程的规范管理是提高病理诊断质量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活检组织包括:子宫内膜诊刮、浅表或深部组织穿刺物、皮肤组织、内镜钳取粘膜、微创手术切去不完整组织等☐应描述标本的数量、大小(mm、cm、多量时聚堆测量)、形状、色泽、和质地等☐小量小标本,应全部取材☐多量小标本,取材后剩余者应保管好备用☐粘膜和皮肤应“立埋”以便观察各层结构2、大标本取材记录标本的手术类型描述和记录标本大小(三维长度、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标本可测直径切面:沿大面切开,描述和记录其特点,如实性或囊性,各占比例,色泽、质地、出血坏死,囊壁厚度,内容物颜色等前列腺、甲状腺、胰腺等脏器应间隔一定距离做多个平行破面,以免漏掉微小肿瘤.取代表性区域,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取材完整瘤体要带包膜,如甲状腺、乳腺取材块的大小2cmx1.5cmx0.3cm编号:数量、剩余组织记录“留”,全部取材时记录(全包)一包等,微小组织试做重取材要记录描述和记录标本大小(三维长度、形状、色泽、表面、质地等)球形标本可测直径切面:沿大面切开,描述和记录其特点,如实性或囊性,各占比例,色泽、质地、出血坏死,囊壁厚度,内容物颜色等前列腺、甲状腺、胰腺等脏器应间隔一定距离做多个平行破面,以免漏掉微小肿瘤.取代表性区域,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取材完整瘤体要带包膜,如甲状腺、乳腺取材块的大小2cmx1.5cmx0.3cm编号:数量、剩余组织记录“留”,全部取材时记录(全包)一包等,微小组织试做重取材要记录3皮肤和皮下组织肉眼观察:形状、大小、测量、三维皮肤表面:平滑、粗糙、水肿、水疱、毛发附着、色素、白斑、疣状物、乳头、结节状隆起、皮下结节、硬度等全部描述取材的组织块大小、方向、切缘等4肿瘤整体观察:肿瘤位置、数量、大小、形状、色泽、质地、活动度、生长方式等溃疡病变:数目、部位、直径、形状、色泽、边缘、深度、底部、穿孔等切面:最大径破面观察囊性、实性、囊实性实性肿物:色泽、编织状、均质、细腻、鱼肉状、胶样、边界、薄膜、浸润、出血、坏死等囊性:壁厚度、内容物、乳头(内外)包膜有无破裂等切片取材:肿瘤实质1-4块,与邻近组织之间1-2块、切缘、正常组织必要时适当取材•分别编号5食管和贲门辨认送检食管或胃,测长度,辨认上下切缘食管纵行剪开,胃沿大弯剪开,观察粘膜面病变部位、形状、大小、深度、范围等取材要点、分别标记、描述各部位淋巴结、切缘等6胃术式:次全切除、全胃切除、残胃切除、胃切除和脾切除、胰切除主要疾病:胃癌、胃溃疡、间质瘤、胃炎等肉眼检查:测大小弯长度、浆膜面情况、沿大弯剪开,观察胃粘膜:溃疡、肿瘤形状、数目、深度、颜色、质地、浸润深度7小肠;手术切除肿瘤、炎性溃疡、肠结核、伤寒、肠套叠、肠扭转、肠坏疽等肉眼:长度、直径、外形、狭窄、扩张、肿瘤、套叠(部位)粘连等,触摸肠壁有无肿物及其部位沿系膜剪开肠管:内容物、溃疡、肿瘤逐一观察描述测量沿系膜剪开肠管:内容物、溃疡、肿瘤逐一观察描述测量取材:肿瘤1-4块,肠壁全层与正常组织相连处上下切缘各一块系膜淋巴结肠梗死标本:取梗死灶与周围存活组织8阑尾主要疾病:阑尾炎、粘液囊肿、肿瘤测量长、直径、描述表面、腔内容物、壁厚、有无肿物、粪石、阻塞等取材要点:横断面间隔取2块,如果囊肿或肿瘤要纵破,取肿瘤,有淋巴结者要取材9大肠主要疾病:肿瘤、息肉、溃疡、Crohn病肉眼:确认结肠、描述、测量炎症:充血、水肿、表面炎性渗出物、穿孔、粘连,腔内容物色泽、粘膜情况等肿瘤:部位、大小、形状、浸润深度、取材确切,两端切缘,系膜淋巴结溃疡:数目、部位、直径、形状、色泽、底部、出血、穿孔、溃疡间粘膜,注意良恶性溃疡区别10肝和胆道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内胆管结石等测量与描述:大小、观察表面有无结节大小,切面颜色、结节大小及其间的间隔;肝内胆管结石形状类型、胆管扩张及其周围变化;肿瘤大小、硬度、境界、色泽胆囊:外形、长度、浆膜面情况、沿长轴剪开,胆汁、结石、数目、形状、色泽、囊壁厚度、质地、肿瘤大小、形状、浸润深度11胰和十二指肠主要疾病:胰腺癌、胰岛肿瘤、壶腹癌术式:Whipple式切除:部分胃、部分胰腺和十二指肠切除全胰切除:全胰切除、部分胃切除、十二指肠切除、脾切除区域性胰切除区域性胰切除整体观察:确认术式和器官,测量三位长度、描述肿瘤:部位、累及范围、大小、形状、色泽、质地、等检查胆总管、主胰管有无扩张、结石、肿瘤胰腺:切除胰腺多少、部位、横断面切,底部保留,如遇肿瘤大小、所在部位、界限、浸润、质地等胰腺:切除胰腺多少、部位、横断面切,底部保留,如遇肿瘤大小、所在部位、界限、浸润、质地等肿瘤取3-4块,要带周围组织切缘:上切胃。

下切十二指肠壶腹癌要取胰腺,观察有无累及淋巴结包括所有部位都要检查、取到胆囊取材12腮腺整体观察:描述、测量、剖面:沿与腮腺长径相垂直方向做平行切面肿瘤:数目、形状、大小、馕、实性、色泽、出血、包膜、界限、侵及周围组织等取材:肿块、非瘤处、淋巴结,如颈清扫分别取各部位淋巴结13喉主要是喉癌:全喉、半喉、声门上喉切除肉眼检查:确认标本的上、下、左、右、是否带梨状隐窝、舌骨、甲状腺等(喉有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沿后正中线打开喉,观察肿瘤部位:声门、声门上、声门下、左侧、右侧;瘤体大小、形状、生长方式、侵犯范围、深度、喉外播散等沿后正中线打开喉,观察肿瘤部位:声门、声门上、声门下、左侧、右侧;瘤体大小、形状、生长方式、侵犯范围、深度、喉外播散等取材:沿喉的长轴取材,瘤组织取3块,上下左右切缘、邻近组织、淋巴结各组分别标记14肺主要疾病:肿瘤结核病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囊肿肺炎性假瘤肺炎性假瘤常用术式一侧肺全切肺叶切除肺段切除肺契形切除•确定肺标本的前后左右的位置•肺测量,三维长度•胸膜描述:有无渗出、纤维化、粘连、肿瘤浸润•剖开:沿肺标本长径,从肺外缘水平朝肺门方向剖开•观察病变部位、肿瘤、囊肿、脓肿、结核球的大小、形状、于肺和支气管关系•肿瘤:取3-4块,带周围肺组织,取支气管切缘、侵及气管或胸膜者要取;•各组淋巴结:气管旁、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下、叶支气管等脓肿、囊肿、结核球等取材到病变部位及周围组织15肾主要疾病:肿瘤、肾盂积水、结石、肾结核、肾畸形整体观察:形状、表面、有无粘连、突出物:大小、实性、囊性、肾门:动脉、输尿管,长度、直径、扩张或狭窄,腔内结石或肿块等肾盂:扩张、结石、肿物等肾门淋巴结肾的剖开:由肾脏外缘至肾门方向剖开•肾内病变:•包膜、易剥离、与肾实质粘连•皮质厚度、色泽、纹理及其走形•髓质厚度、色泽、髓放线及其走形•肾盂大小、扩张、结石、形状、粘膜情况•肿瘤大小、形状、部位(上级、下级、肾盂)均质、乳头、色泽、坏死出血,累及范围、侵及包膜等取材•成人肿瘤:2-4块,其中1块加肾组织•儿童肿瘤:每1cm取1块,•“无”肿瘤肾取1块,肾盂1块,•输尿管切缘1块•淋巴结全部取材•非瘤性病变由皮质向髓质取材1-3块,肾盂和输尿管要取材16膀胱主要疾病:肿瘤、结石、术式:全膀胱切除、部分膀胱切除膀胱剖开:有膀胱的尿道口断端至膀胱底部,将膀胱壁做Y形剪开肿瘤的部位:三角区、膀胱颈、底部、侧壁、数目、大小、形状、乳头、有无蒂、溃疡形成、色泽、出血坏死、累及范围、侵及膀胱深度17前列腺主要疾病:肿瘤、前列腺增生术式:前列腺切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肉眼检查:三维长度、尿道长度、精囊肿瘤:所在腺叶、大小、色泽、边界、包膜、侵犯部位剖面:矢状面,间隔5mm。

仔细查各面观察结节(增生性或癌结节)癌组织较黄、质硬,寻找可疑病变取材取材:肿瘤1-4块,取包膜和尿道、增生性囊肿钙化等酌取,无病变的每叶1块;精囊1块,尿道1块,淋巴结全部;前列腺碎片组织:选取色黄、质硬组织取,多取,至少选10块制作切片18睾丸和附睾主要疾病:结核病、精子肉芽肿、肿瘤肉眼检查:剪开鞘膜,暴露睾丸和附睾矢状面切睾丸(和附睾):肿瘤:大小、质地、色泽、均质、出血坏死、囊肿、扩展范围附睾的大小、变形、增大、坏死等精索:长度、静脉曲张等•取材•肿瘤1-4块,取邻近组织•无肿瘤的睾丸1块•附睾、精索及其周围组织2块•淋巴结非瘤酌取18阴茎主要疾病:肿瘤、疣状病变术式:全阴茎切除;部分阴茎切除;切除标本可带有:一阴囊皮肤、睾丸、腹股沟淋巴结肉眼检查:长度、直径、包茎、龟头、炎症、白斑、红斑等剖开:由尿道作矢状面切开,分成两半肿瘤:部位、大小、形状、溃疡、色泽、坏死出血、累及范围等,取1-4块,皮肤和尿道各取1块,淋巴结,手术断端1-2块19外阴•主要疾病:肿瘤、疣状病变•术式:单纯性外阴切除;经皮下外阴切除,根治性外阴切除•肉眼检查:肿瘤部位、大小、形状、色泽、质地、边界、累及范围、浸润深度等•取材:1-4块肿瘤组织,包括正常皮肤,疣状或色素减退出取材,淋巴结(或腹股沟)20子宫主要疾病:肿瘤(宫颈癌、内膜癌、平滑肌瘤、滋养细胞肿瘤);内膜增生、肌腺病等术式:宫颈锥切;次全子宫(无宫颈);根治性子宫切除;单纯性全子宫切除肉眼检查:确定子宫的前后位置:前面由阔韧带、腹膜反折较高测量与描述:沿前壁剖开子宫宫颈三维长度,表面,糜烂、息肉、肿物、裂伤、宫深、内膜厚度(局灶或弥漫)、肿物,宫壁厚度、肌层肿瘤、出血、粗糙等确切位置,浆膜面刮出物、排出物、切咬取物功血、不孕症、流产、肿瘤、滋养细胞肿瘤将内膜聚堆,三维长度,检查色泽、质地、血凝快、坏死、绒毛、泡(成串、单个水肿绒毛)、膜状物、胎囊、胎盘等取材:少量全部取,多量酌情取。

21胎盘检查:胎膜、脐带、胎盘的胎儿面、胎盘的母体面、单胎性或双胎性胎盘的形状、直径、厚度、完整性、颜色、胎粪着色、出血胎膜:完整性、破裂口(位于临近胎盘的边缘时,属于边缘性前置胎盘)脐带:长度、直径,连接胎盘的位置脐带与胎膜融合(帆状胎盘)、扭转、血管数(2个A1个V)血肿、血栓形成等脐带:长度、直径,连接胎盘的位置脐带与胎膜融合(帆状胎盘)、扭转、血管数(2个A1个V)血肿、血栓形成等胎盘的母体面、颜色、光泽、污染、血管瘤、梗死、出血等绒毛:水肿、苍白、水泡样变、取材:不同部位的胎盘取3-4快,脐带横断面取材,22输卵管和阔韧带主要疾病:异位妊娠、输卵管炎、积水、积脓、结核肉眼检查:长度、直径、形状(扩张、内容、与卵巢囊肿相连)、肿瘤,浆膜面:渗出、充血、出血、破口、粘连;伞端是否开放、闭锁、泡状附件;壶腹部是否膨大、破裂、出血、胎盘绒毛、胎盘成分;峡不有无结节、阔韧带有无肿瘤肉眼检查:长度、直径、形状(扩张、内容、与卵巢囊肿相连)、肿瘤,浆膜面:渗出、充血、出血、破口、粘连;伞端是否开放、闭锁、泡状附件;壶腹部是否膨大、破裂、出血、胎盘绒毛、胎盘成分;峡不有无结节、阔韧带有无肿瘤取材:无明显要求一般是峡部、中间部和近壶腹部各1块,妊娠者胎盘绒毛、胚胎全部取材;囊肿、脓肿适量取材23卵巢主要疾病:肿瘤、囊肿术式:契形活检、手术切除+输卵管(或子宫)、囊肿或肿瘤剥离外观:单侧、双侧,连有输卵管,形状、三维长度、颜色、质地、与输卵管关系,被膜:光滑、囊肿、乳头、破裂外观:单侧、双侧,连有输卵管,形状、三维长度、颜色、质地、与输卵管关系,被膜:光滑、囊肿、乳头、破裂切面:包膜厚度、皮质髓质、黄体、白体、小囊肿;肿瘤:按其特点描述囊肿:实性、囊性、囊实性、有无囊内外乳头,壁厚、结节、囊内容物等取材:最大经剖开取1块,囊肿壁光滑和粗糙均取,实性示颜色和质地不同而取不同区域24乳房主要疾病:良性增生、肿瘤术式:乳房单纯切除改良根治性乳房切除(无胸小肌)根治性乳房切除超根治性乳房切除肉眼检查:将乳房放于板上,确认哪侧乳房、是否有乳头乳晕(糜烂、溃疡、结痂、凹陷)、皮肤(橘皮样变)、乳腺、胸大肌、筋膜、腋窝组织、新鲜切口(瘢痕),三维测量沿乳头与肿物之间的相连线切开乳腺,每隔2cm平行再剖面观察肿块大小、色泽、质地、浸润、取材:乳头、乳晕及其下方乳腺组织1-2块;肿瘤至少3块;要取与正常交界处1块,剥离淋巴结:腋窝区:先确认胸小肌位置,再在腋窝脂肪组织内寻找,各组淋巴结并全部取材,如下:腋下组(Ⅰ组)位于胸小肌外侧腋上组(Ⅱ组)位于胸小肌内侧腋中组(Ⅲ组)位于胸小肌后方胸肌间淋巴结内乳区胸骨旁淋巴结25甲状腺主要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肿瘤、甲状腺炎、甲亢术式:肿物单纯切除、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全甲状腺切除肉眼检查:表面形状,三维长度、表面切面:按解剖位置摆好,沿宽处纵形切开,每隔2-5mm一个面观察包膜、囊肿、肿瘤实体、乳头等;数目、想、大小、纤维化、浸润情况、出血坏死、囊性变取材:弥慢性病变每叶3块,峡部1块囊肿光滑和粗糙均取,实性肿物取2-3块,带周围组织;多结节取多块淋巴结取材,注意甲状旁腺26脾脏主要疾病:慢性淤血性脾肿大、脾破裂、血液病、肿瘤肉眼检查:三维测量、形状、包膜、厚度、平滑、渗出物、粘连、梗死、裂口、边缘切面:沿脾长径方向间隔1-2cm做平行切面,颜色、质地、脾小体、梗死、肿瘤等取材:常规1-2块,肿瘤1-4块,肝活检全部取材27上下颌骨主要疾病:肿瘤肉眼检查:按解剖方位(上下前后)摆放上下颌骨,明确方位测量,有无附牙齿,表面情况、用锯成0.5cm厚的切面脱钙,肿瘤形状等观察描述到位,软的肿瘤当时取材,带骨者脱钙周围有软组织者或颌下腺或淋巴结都要取材28股骨头主要疾病:坏死肉眼检查:确定关节面和手术面测量剖面:从关节面中央用锯剖开,然后锯成薄片脱钙,并注意观察切面骨质致密化、囊肿、坏死和关节面的骨外观29截肢主要疾病:骨肿瘤、软组织肿瘤肉眼检查:截肢手术类型和侧面,长度和周径,局部活检的手术切口部位和大小,分离主要淋巴结、骨肿瘤检查、骨名称剖面:去除骨周软组织,保留被肿瘤累及的软组织,纵行锯开,检查肿瘤各方面;如是囊肿出血坏死均应描述取材:示病变大小部位取材30眼球先将眼球测量、描述、开窗固定24小时沿视神经向角膜方面剖面,观察球内物、肿瘤、出血、坏死、累及等取材:全眼球制片,一个面,眼球的三层膜结构取材(纤维膜、血管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视网膜视神经切缘取材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