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合集下载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纺织品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某省某市。

公司规模较大,拥有多家分公司和生产基地,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各地。

为了确保公司纳税合规性和合理性,公司决定进行纳税评估。

二、纳税评估目的1. 确保公司纳税合规性:评估公司纳税申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存在潜在的违规行为。

2. 评估纳税筹画效果:评估公司当前的纳税筹画方案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纳税负担,提高公司利润。

3. 发现纳税风险点:评估公司纳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三、纳税评估范围和内容1. 纳税申报合规性评估:a. 检查公司各项税种的申报记录,包括增值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b. 检查公司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核实申报数据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c. 检查公司是否按时缴纳各项税款,并核实缴纳金额的准确性。

2. 纳税筹画效果评估:a. 分析公司当前的纳税筹画方案,包括税务登记地选择、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利用等。

b. 评估当前筹画方案对公司纳税负担的影响,分析是否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c. 提出针对性的纳税筹画建议,以减少公司纳税负担。

3. 纳税风险点评估:a. 分析公司纳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税务登记不规范、发票管理不规范等。

b. 评估这些风险点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和潜在风险。

c. 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降低纳税风险。

四、纳税评估方法和步骤1. 采集相关资料:a. 采集公司的纳税申报记录、税务登记证明、发票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

b. 采集公司的财务报表、销售合同、采购记录等相关数据。

2. 数据分析和核实:a. 对采集到的纳税申报记录进行核对和分析,确保申报数据的准确性。

b. 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3. 风险点评估:a. 根据采集到的资料,分析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点,并评估其影响程度。

b. 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降低纳税风险。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定稿版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定稿版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 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

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Z纺织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撮要Z纺织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出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方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打点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罗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打点科的税收打点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打点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阐发为中心、以纺织产物品种布局和出产工艺特点阐发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阐发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置终结,Z纺织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阐发选案1、选案布景出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方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物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出产企业承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打点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承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长处。

该方法推行以来对鼓励出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当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物作为自产产物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发卖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此中6月2058万元、7-10月发卖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发卖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此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发卖0;2006年1-4月出口发卖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2004年6月-2006年4月共出口发卖数量1241万米,出口发卖收入13720万元,并据此打点出口退税1045万元。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

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案例企业所得税是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一种税种,是利润所得税。

在中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纳税评估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应纳税额。

下面以公司为例,来具体探讨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案例。

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家居用品的企业。

根据过去几年的经营数据和市场情况,该公司预测今年的销售额为5000万元,并预估利润率为10%。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该公司应按照销售额的10%计提预缴企业所得税。

公司首先需要计算出今年的利润额。

根据预估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可以计算出今年的利润额为5000万元*10%=500万元。

接下来需要计算出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所以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为500万元*25%=125万元。

这个数额应在每季度按照一定比例提前缴纳。

除了预缴企业所得税,该公司还需要确定最终的实际纳税额。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利润额进行的。

所以在年末,该公司需要根据实际利润额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结算。

如果实际利润额小于预估利润额,那么该公司可以申请退税;如果实际利润额大于预估利润额,则需要补缴企业所得税。

假设公司年末的实际利润额为550万元,超出了预估利润额50万元。

根据企业所得税率25%,该公司需要补缴企业所得税额为50万元*25%=12.5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在纳税评估中首先根据销售额和利润率预测利润额,并计算出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然后在年末根据实际利润额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结算,如果实际利润额大于预估利润额,则需要补缴税款;如果实际利润额小于预估利润额,则可以申请退税。

当然,在纳税评估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税收优惠政策、抵扣项目等。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纳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抵扣项目可以帮助企业合法降低应纳税额。

总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预测和评估,企业可以准确掌握纳税情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保障。

企业账外偷税的查账及稽查案例解读

企业账外偷税的查账及稽查案例解读

企业账外偷税的查账及稽查案例解读企业账外偷税的查账及稽查案例解读随着企业改制,个体私营业户增多,纳税人采取“飞过海”,收入不入账偷税现象趋多,如何通过税务稽查查出账外账,已成为税务人员十分棘手的问题。

以下解读一下税务查账的四个思路,然后在其指引下为各位解读两个税务稽查的案例,方便各位理解帐外偷税的查账方法。

思路一:从关联单据入手,发现偷税痕迹。

主要查“一票两单”。

“一票”即指运费发票,产品购销与交通运输紧密关联,按税法规定,企业的运费发票都要填写货物的起运地和到达地,结合企业材料采购、货物销售,认真核查产品到达地是否有相应销售发票开出,如没有,则企业可能有账外经营偷税行为发生。

“两单”即货物入库单、出库单,看这些单据记载数量与实地购入及销售情况是否吻合。

思路二:分析账户的勾稽关系,推算销售收入。

纳税人的“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销售收入”等账户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从耗用的原材料,结合生产成本可以推算出产值,从产成品减少可以推算出销售收入,用推算值与账面数进行核对,看有无短记收入情况。

思路三:检查往来结算情况,看收入是否长期挂账。

纳税人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明细账,如长期存在货方余额等异常情况,可能就存有货物已发出,不及时记销售计提销项税金的情况。

思路四:核查资金来龙去脉。

货物购销与纳税人资金流出、流入是紧密联系的,通过企业“银行存款”、“现金”科目反映的资金情况与纳税人提供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从中发现企业是否存有进销货物不入账,瞒天过海私设小金库等账外经营违法事实。

纺织行业的纳税评估分析

纺织行业的纳税评估分析

宜城市纺织行业剖析宜城市稽查局近几年我市中小型纺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为劳动就业、市场繁荣等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该行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市重点纳税行业,然而由于现行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监控手段不完备和大量现金支付的存在,加之,部分纺织企业主受自身文化修养、思想境界等因素影响,偷税行为普遍存在,整个行业的平均税负率较低。

2005年整个行业增值税税负情况如下表:该行业平均税负率较低问题引起了宜城市国税局足够重视,已经连续两年把纺织企业作为征管重点,通过纳税评估结合重点稽查的手段,规范该行业的纳税秩序。

以2007年对9户企业的2005年至2006年期间纳税评估和重点稽查的情况来看,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占60%,不少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而账面利润却逐年减少,纳税也逐年下降,偷税手段上向隐蔽性、欺骗性、智能化方向发展,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

通过整顿该行业的平均税负率明显提高。

下表反应就是2007年的增值税纳税情况:从以上两个年度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整顿以后该行业的销售额大幅攀升,增长了22%,应纳增值税增长了120%,税负率由1.32%上升到2.38%,增长了80%,税负率趋于正常化。

现将该行业现状、偷税手段、检查方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总结,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行业概况及其特点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轻工行业的支柱产业,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产棉大国,纺织行业作为棉花生产的延伸产业,一直是解决就业、发展经济、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在我国的工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我市纺织行业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提供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2007年实现销售三个多亿,实现税收七百多万。

目前我市拥有上规模的纺织企业9个,其中出口企业4户(宜城雅新家纺有限公司、宜城市云锦织造有限公司、宜城富亿织造有限公司、宜城成雄织造有限公司),原材料加工(纺纱)企业4户(宜城市万众纱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城市华润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宜城市雅新纱业有限公司、襄樊金梭纺织有限公司),还有一户宜城市鸿海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是生产工业用布的企业。

某纺织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报告

某纺织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报告

某纺织有限公司增值税纳税评估报告根据***文件要求,按照市局统一安排和部署,我们评估组于2011年11月21日至11月25日对**纺织有限公司2010年1至12月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了评估。

评估工作得到了**县国税局的大力支持,分管局长和税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协调及服务工作;被评单位对这次重点企业专项评估工作表示欢迎,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及时赶回来配合我评估小组完成此次评估。

通过评估,摸清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情况,指出了纳税申报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了企业税负偏低的原因。

下面就有关评估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业概况**(二)税收征管情况**二、评估方法及过程1、投入产出分析:该企业2010年度共计投入涤纶短纤7698.717吨,产出各型号涤纶股线7425.9806吨,投入产出率为103.67%,达到国家标准范围内。

2、进项税的审查,特别是固定资产进项税的审查,通过逐张发票核对,企业能按照规定及时转出诸如食堂用煤等非应税项目的进项税,没有发现其他问题。

3、到生产车间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到仓库实地查看存货数量,到黄梅公司查看委托加工及当地申报情况,均未发现异常。

4、审查往来账目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未发现重大异常。

三、评估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经过实地核查,我们发现企业存在以下违规问题:1、应收账款贷方余额挂账173445.88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暂行条例》第1条的规定应确认增值税收入,计提销项税29485.80元。

2、职工宿舍区用电抵扣进项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暂行条例》第10条第1款的规定,用于集体福利项目的购进货物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中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1830.77元。

3、让售涤纶废丝12000公斤未计提销项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暂行条例》第1条的规定应确认增值税收入,计提销项税697.43元。

四、评估成效经评估,2010年应补缴增值税32014.00元,评估后增值税税负率为1.67 %。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z纺织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 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

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一、内容提要
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

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

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

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

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

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

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

2004年6月-2006年4月共出口销售数量1241万米,出口销售收入13720万元,并据此办理出口退税1045万元。

从申报情况和日常管理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看,该公司存在重大疑点。

2、对象筛选
主要运用行业对比法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评估对象。

(1)该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品名与出口报关的产品名称不一致,比如工厂实际生产弹力卡其、灯芯绒、府绸、涤棉布、帆布、弹力斜纹布等,出口为化纤梭织布、染色布、涤棉针织布、涤纶针织布等。

而由于纺织设备和纺织工艺的特殊性,不同的纺织设备所适用的纺织原料和生产的纺织品是完全不同的,且设备之间不存在替代性。

由于该公司的生产设备仅有剑杆织机,这种设备主要是用于织造各种棉制或混纺的梭织布,无法生产针织布,因此,显然该公司出口的部分产品不是自产。

(2)该企业几年来的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异常。

(见下表,单位:元)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出口增长几乎是每年翻一番,而从企业人力资源投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显然不符合纺织工业生产的基本常理。

(3)从企业的账面看,车间每月生产多少成品就销售多少,有时两千万销售收入,有时几百万,有时为0,显示企业月度销售极其不均衡,与该公司的每月耗电量不吻合。

(4)资金流向分析。

资金往来看,该公司与其关联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相互拆借和相互买卖的现象,且其出口商也是公司的股东。

同时在资金运用中大量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资金的运作令人可疑(具体流转见下图)。

鉴于以上情况,经**区国税局领导批准,将该企业确立为评估对象。

3、案头分析基础
该纺织企业于2000年6月成立。

主要经营范围:纺织和织布加工。

公司原注册资本500万美元,2004年4月26日营业执照变更,将注册资本增加到800万美元,截至2004年11月5日公司实际到位货币资金为690万美元。

评估小组利用平时出口退税审核数据、征管资料数据、金税工程数据以及评估需要补充而收集的资料,根据纺织企业的生产特点测算该公司的最高可能产量,从而推测出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锁定企业申报出口退税中可能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