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乙醇发酵乳酸发酵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

高三生物——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

高三生物——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知识梳理 1.细胞呼吸2.需氧呼吸(1)反应式: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能量。

(2)过程(3)需氧呼吸的实质和能量利用①实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就是氢原子的得失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的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其中的氢被氧化为水,并将葡萄糖分子化学键中贮存的能量通过氧化还原作用释放出来的过程。

②能量的利用:细胞中每氧化1个葡萄糖分子,可以合成约30个ATP 分子,其中26个ATP 分子是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

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约为30%,与现有机械相比,细胞的能量利用效率较高。

3.厌氧呼吸 (1)反应式①分解成乙醇的反应式:C 6H 12O 6+2ADP +2Pi ――→酶2C 2H 5OH +2CO 2+2ATP 。

②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 6H 12O 6+2ADP +2Pi ――→酶2CH 3CHOHCOOH +2ATP 。

(2)过程: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一样;其全过程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3)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类型 场所条件第一阶段产物 第二阶段产物代表生物 乳酸发酵 细胞溶胶酶、无氧丙酮酸和NADH 乳酸 乳酸细菌 乙醇发酵 丙酮酸和NADH乙醇和CO 2酵母菌(4)有些生物直接将丙酮酸还原成乳酸,如人和动物的骨骼肌细胞、玉米胚、马铃薯块茎、乳酸细菌等;也有些生物先将丙酮酸脱去二氧化碳形成乙醛,再将其还原为乙醇,如绝大多数植物细胞(苹果果实)、酵母菌等。

(1)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 的反应,只发生在细胞需氧呼吸时( × ) (2)需氧呼吸时,生成物H 2O 中的氢只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 (3)糖酵解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柠檬酸循环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 ) (4)酵母菌在乙醇发酵中产生的丙酮酸直接被NADH 还原为乙醇( × ) (5)人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 2是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共同的产物( × ) (6)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 )(7)厌氧呼吸不需要O 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NADH 的积累( × ) (8)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肾脏再生成葡萄糖( × )1.线粒体与需氧呼吸过程的解读(1)图一中①表示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间隙,②表示线粒体基质,③表示线粒体内膜,④表示细胞溶胶。

乳酸菌发酵与氧气含量的关系_概述及解释说明

乳酸菌发酵与氧气含量的关系_概述及解释说明

乳酸菌发酵与氧气含量的关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乳酸菌发酵是一种常见的发酵过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生物制药领域。

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氧气含量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调控因素。

不同的氧气含量会对乳酸菌发酵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我们将介绍乳酸菌发酵的定义与过程,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关键步骤。

然后,我们将重点阐述氧气对乳酸菌发酵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氧气含量下乳酸菌发酵的变化规律。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氧气与乳酸菌产生产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低氧条件下和高氧条件下产物特点的比较以及其他代谢产物受氧气含量调控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相关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包括基于不同氧气含量控制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乳酸菌发酵工业中对氧气含量的控制策略案例分析,以及氧气含量与乳酸菌产品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最后,我们将总结乳酸菌发酵与氧气含量的关系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乳酸菌发酵与氧气含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相关实验和案例分析作为支持。

通过深入了解该关系,我们可以为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的产物优化及工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乳酸菌发酵的定义与过程乳酸菌发酵是指乳酸菌利用碳源进行代谢产生乳酸的过程。

乳酸菌是一类厌氧细菌,其主要能力是通过糖类的代谢产生大量的乳酸。

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中,例如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中等。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利用可被其代谢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能源,并通过糖类的发酵将其转化为乳酸。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糖类的糖解,即将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较简单的分子;第二个阶段是汉斯-威尔克反应,即将糖解生成物氧化为乳酸。

2.2 氧气对乳酸菌发酵的影响氧气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适宜的氧气含量可以促进乳酸菌代谢和产量,但是过高或过低的氧气含量都会对乳酸菌发酵产生不良影响。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讲义:第6讲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创新高三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浙江专版)生物讲义:第6讲细胞呼吸 Word版含答案

第6讲 细胞呼吸考点一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2.需氧呼吸 (1)总反应式剖析(2)特点:在常温下发生,所产生的能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贮存在ATP 中,能量利用率很高。

(3)实质: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CO 2,其中的氢被氧化成水。

3.厌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CO 2或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1.(2016·10月浙江选考)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 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①B.阶段B 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大量ATPC.阶段A 和阶段B 为阶段C 提供[H]和ATPD.阶段C 为电子传递链,有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解析 阶段A 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产物中无物质①CO 2,A 错误;阶段B 为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能大量产生ATP ,B 错误;阶段A 和B 可以为阶段C 提供[H],但不能提供ATP ,C 错误;阶段C 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所以相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D 正确。

答案 D2.(2016·浙江4月选考)细胞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B.不产生CO 2C.必须在有O 2条件下进行D.形成大量ATP解析糖酵解为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产生少量ATP,不消耗氧气。

答案 B3.(2017·4月浙江选考改编)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数用于合成ATP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解析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糖酵解无CO2生成,B错误;苹果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酒精发酵,C错误;人体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再利用,故选D。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途径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途径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途径来生产有用产物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对底物的降解和合成来获得能量和生长所需物质。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糖酵解、无氧的乳酸发酵、醇发酵、酒精发酵和有氧代谢等。

糖酵解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它可以将葡萄糖降解为乳酸、乙醇或酸(例如乳酸发酵、醇发酵)。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糖的降解和生成乙酸、溶解氢氧化物等产物。

在糖的降解阶段,糖被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分解成丙酮磷酸和乙醛,然后进一步代谢生成乙酸、乙醇或酒精。

乳酸发酵是糖酵解的一种常见形式,它主要发生在乳酸杆菌等一些厌氧菌中。

乳酸发酵的终产物是乳酸,乳酸的生成不需要氧气,因此乳酸发酵可以在厌氧条件下进行。

醇发酵是另一种常见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它将糖类或其他有机物质代谢生成醇。

这种发酵也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并且醇发酵的产物种类多样。

例如,谷物中的糖类可以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可以将糖类发酵生成酒精,大肠杆菌可以将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和乳酸。

酒精发酵是一种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微生物代谢途径,酵母菌是最常见的进行酒精发酵的微生物。

酒精发酵中,糖类通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被分解成丙酮酸和乙醛,然后进一步代谢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酒精发酵具有很高的能量输出效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酿造业和发酵食品加工中。

除了无氧代谢途径,微生物还可以通过有氧代谢来获得能量和生长所需物质。

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氧气将底物完全氧化,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的代谢产物。

有氧代谢包括三个主要过程:糖类的降解、柠檬酸循环和呼吸链。

在糖类的降解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磷酸,并在柠檬酸循环中通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细胞在呼吸链中生成ATP,并将氧气还原为水。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途径和底物种类的选择主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在缺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来获得能量,而在有氧条件下则通过有氧代谢途径来代谢底物。

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1

第三章微生物的代谢1



(3)兼性厌氧菌(facultative aerobe)


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有氧情况生长得更好;
它们具有需氧菌和厌氧菌的两套呼吸酶系统,细胞含SOD和过氧化氢酶; 有氧时靠有氧呼吸产能,无氧时籍发酵产能。

许多酵母菌、肠道细菌、硝酸盐还原菌(如脱氮小球菌),人和动物的 病原菌均属此类菌。
油发酵。这种发酵方式不产生能量。
2葡萄糖—→2甘油 + 乙酸 + 乙醇 + CO2
(2)同型乳酸发酵

葡萄糖经乳酸菌的EMP途径,发酵产物只有乳 酸,称同型乳酸发酵。 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微生物,如乳酸乳球菌 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嗜热链球 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旧称保加利亚 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三、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

多数微生物是化能异养型菌,葡萄糖是微生 物最好的碳源和能源, 可通过4条代谢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 途径、磷酸解酮酶途径完成脱氢反应,并伴 随还原力[H]和能量的产生。

发酵的类型
◆EMP途径(糖酵解途径)
◆HMP途径(磷酸戊糖支路) ◆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
丙酮酸 乙醛
NADH
NAD+ 乙醇
(硫化羟基乙醛)
NADH 磷酸二羟丙酮 NAD+ 磷酸甘油
啤酒酵母甘油发酵
甘油
③第三型发酵—— 甘油发酵

在偏碱性条件下(pH 7.6),乙醛不能作为氢受体被还原成
乙醇,而是2个乙醛分子发生歧化发应,

1分子乙醛氧化成乙酸, 另1分子乙醛还原成乙醇, 使磷酸二羟丙酮作为NADH2的氢受体, 还原为-磷酸甘油,再脱去磷酸生成甘油,这称为碱法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果酒果醋的制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果酒果醋的制作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适宜发酵温度: 18-25℃ 分类: 真核生物 生殖(主要方式):出芽生殖 过程:母体 芽体 新个体
(3)发酵所需的适宜条件:
1.温度
18℃~25℃,20℃左右是 最适宜温度。
2.pH值
4.0~5.8为最适pH,在最低 pH=2.5,最高pH=8.0时尚能 生存,但生长极其缓慢而且容 易死亡。结构
B、前者没有细胞结构,后者有细胞结构
C、前者有成形细胞核,后者没有成形细胞核
D、前者没有成形细胞核,后者有成形细胞核
4、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葡萄酒(如图) (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
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为什么?
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CO2,瓶盖拧松放出CO2
为什么发酵瓶中只装入2/3的液体?
暂时存储发酵产生的CO2,起到缓冲作用。
三、发酵操作
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2)取葡萄500g,用清水冲洗葡萄1-2次除去污物。
冲洗次数不宜太多,去除枝梗.榨汁装入发酵瓶。
3)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18-25℃) 下发酵。
4)简易装置2-4天排气一次。(拧松瓶盖)
•要持续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
(3)在图1-4b装置中:
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①充气口的作用是在 醋酸 发酵中补充氧气; ②排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排出 CO2或残余气体 ; ③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 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杂菌感染 。
一、基础知识
1.发酵: 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
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各种不同代谢产物 的过程。

第22章 糖酵解

第22章 糖酵解

OH C C CH3
丙酮酸
⑨脱水
C C
O ⑩产能 O
O O
HCOH H2C O
HCOH
H O HC P
H2COH OH
2-磷酸甘油酸
P
P
P H 2C O
3-磷酸甘油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H2
磷酸烯醇 式丙酮酸
1,3-二磷酸 甘油酸
3、糖酵解中间产物都是磷酸化合物
意义: (1)带有极性,不易随便出入细胞 (2)被酶识别,与酶结合 (3)传递能量
Pi NADH+H +
NAD +
C O~P CHOH CH2O P
CH2O
P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
O
(二)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
Enzyme is named for the reverse reaction
• 底物磷酸化
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For ATP generation
糖原(淀粉) ①活化 Δ G= -7.5kcal/mol 磷酸化酶 (不可逆) 磷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②异构 Δ G= -0.6kcal/mol (可逆) ③二次活化 Δ G= -5.0kcal/mol (不可逆) 1-磷酸葡萄糖
1
④裂解 Δ G= -0.3kcal/mol 磷酸二羟丙酮 (可逆)
(5) 两个磷酸丙糖的互变
4
An aldose 5 6
丙糖磷酸异构酶 8股β折叠链环抱成核心 每条β折叠外围有α螺旋 由无规卷曲相连
该反应平衡点时:
[甘油醛-3-磷酸] K= [磷酸二羟丙酮] 生理状况下: 磷酸甘油醛不断被消耗 磷酸二羟丙酮不断地被异构化 = 4.74x10-2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
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 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C、 CO2、O2、乳酸
B、乳酸、CO2、O2 D、CO2、乳酸、O2
4.消耗等量的C6H12O6厌氧呼吸与需氧 呼吸产生的CO2之比为( 1︰3 )
5. 产生等量ATP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 消耗C6H12O6之比为(15︰1 )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A
氧气浓度
C
B
A点: 只进行厌氧呼吸,释放较多CO2。
A点到B点:
CO2释放急剧减少-----氧气增多,厌氧呼吸受抑制, 需氧呼吸还很弱
B点到C点: CO2释放量不断上升-----氧气增多,促进需氧呼吸
应用:储藏蔬菜,水果和粮食(条件)
气体 交换 相对 值
CO2释放
a
O2吸收

20[H]

2ATP

26ATP
12H2O
6CO2 线粒体
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需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第一阶段 细胞溶胶 葡萄糖
第二阶段
线粒体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H2O
第三阶段
线粒体
(线粒体内膜)
[H]、O2
产 物 释能
丙酮酸 [H]
CO2、[H]
H2O
少量(合 成2ATP)
少量(合 成2ATP)
酵母菌在缺氧时也可进行这样 的反应。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溶胶
B 以乳酸为呼吸产物的厌氧呼吸:
CH3COCOOH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
C3H6O3+NAD+
(乳酸)
乳酸发酵总反应式:
C6H12O6 +2ADP+2Pi 酶 2C3H6O3+ 2ATP
(乳酸)
乳酸发酵产生的能量仅为需氧呼吸的1/15
大量(合 成26ATP)
4、概念:
指细胞在氧参与的情况下,通过酶的催化 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 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需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 的主要形式。也是通常所指的细胞呼吸形 式。
三、厌氧呼吸
1.过程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① (糖酵解)
场所:细胞溶胶

C6H12O6
O2浓度
贮藏水果时下降到a点最有利贮藏。
练习1、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 过程( C )
A.一定是厌氧呼吸 B.一定是需氧呼吸 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乙醇发酵
练习2、呼吸作用过程中有H2O产生时,则可判断此过 程:
一定是___需__氧__呼_吸____(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乙醇发酵 /乳酸发酵 )。
细胞呼吸
厌氧呼吸
二、需氧呼吸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图3-13阅读 第73-74页“细胞呼吸与糖的氧 化”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需氧呼吸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相应的场所在哪儿? 2、各阶段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需氧呼吸过程
细胞溶胶 6O2
C6H12O6
①酶
4[H]

2丙酮酸
热 2ATP
③酶
② 酶 6H2O 热
如果是贮 存蔬菜、 水果?
总之:保存果实、种子、蔬菜等,降低呼吸作用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a



温度
温度℃
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增 强; ②在最适温度(a点所对应的温度),细胞呼吸最强; ③温度高于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下降(甚至变性失 活),细胞呼吸受抑制。
(2)、O2 缺氧导致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生物有
毒害(使蛋白质变性)
应用:中耕松土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 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少量能量的过程。
酵母菌、乳酸菌 等微生物的厌氧 呼吸也叫发酵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酵母菌 乳酸菌
厌氧呼吸特点:在氧存在时,厌氧呼吸会受到抑制。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四、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之间的联系:
相同阶段
不同阶段
在有氧时
(3)B-C段O2浓度已很低, CO2浓度几乎不上升,原因是
需氧呼吸进时间地贮藏大白菜,应把地窖的O2浓度控制在 B-C 范围内.
7、在生产实践中,贮存种子的最佳组合条件是
(A )
A.低温、干燥、低氧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2CH3COCOOH +4 [H] + 能量
(丙酮酸)
(少量)
☆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②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
场所:细胞溶胶
A 以酒精和二氧化碳为呼吸产物的厌氧呼吸:
乙醇发酵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2ADP+2Pi
②常见例子:
2C(2H乙5醇O)H+ 2CO2+2ATP
苹果、水稻等绝大多数高等植 物在缺氧时可进行这样的反应;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 块茎、甜菜块根等); 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时骨胳肌细胞会进行厌氧呼吸,产 生乳酸
(1)厌氧呼吸反应式:
①C6H12O6 ②C6H12O6

2 C2H5OH+2CO2+能量

2C3H6O3+能量
(2)厌氧呼吸概念:
厌氧呼吸是指细胞无氧的参与下,
? 呼吸 细胞呼吸
气体交换过程
糖类氧化分解
空气→鼻 肺泡
毛细血管
O2
O2
O2
细 胞
O2
CO2 CO2 CO2
第三章第4节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需氧呼吸 (主要)
能量 大量,合成 30ATP 少量,合成 2ATP
相 联系 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

点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氨基酸和脂肪酸如何氧化分解呢? 它们进入第二阶段分解.
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 (1)、温度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图像? (植物最适25-30℃).
• 应用: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 时间
6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一个贮藏白菜的地窖,随氧气的消耗,二氧 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据图回答:
CO2浓度 A
B
D
C
25 20 15 10 5 0 O2浓度
(1)A-B段O2的消耗量很大,CO2浓度上升也很快,白菜在进行 需氧 呼吸.
(2)C-D段O2浓度接近于0,而CO2浓度仍在上升,白菜在进行 厌氧 呼吸.
12H2O+6CO2+能量
酶 (需氧呼吸)
葡萄糖
丙酮酸
在无氧时 酶 2C2H5OH +2CO2+能量 或
2C3H6O3 +能量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场所
不 条件 同 点 产物
细胞溶胶、线粒体 需分子氧、需酶
CO2、H2O
细胞溶胶 不需分子氧、需酶 酒精和CO2 或乳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