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转化生产结晶果糖新工艺研究与开发

合集下载

果糖生产工艺技术改进与优化

果糖生产工艺技术改进与优化

01
02
03
高效离心分离技术
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 力,将不同密度的物质进 行有效分离,提高果糖的 纯度。
纳滤膜分离技术
利用特定孔径的纳滤膜, 去除果糖溶液中的杂质和 离子,实现高精度的分离 和纯化。
结晶技术
通过控制结晶条件,使果 糖以晶体形式析出,经过 过滤和洗涤,得到高纯度 果糖。
节能减排技术
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除杂、脱色、 除菌等,以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确 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酶法制果糖
酶选择
选择高效、稳定的果糖合成酶,以提 高果糖的合成效率和产率。
酶促反应条件优化
通过调整pH、温度、底物浓度等反应 条件,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提高果 糖的产量。
微生物法制果糖
菌种选育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选育高产果糖的菌种,提高果糖的产量和 纯度。
绿色环保技术
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如生物发酵 、离子交换等,降低生产过程
中的能耗和污染。
智能化技术
引入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控制 、在线监测等,提高果糖生产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02 果糖生产技术改 进
原料选择与处理
原料选择
选择优质、廉价的果糖生产原料,如 葡萄糖、蔗糖等,以提高果糖的产量 和纯度。
原料处理
VS
资源循环利用
对果糖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进行回收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
市场调研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国内外果糖市场需求和 变化趋势,为产品开发和优化提供依据。
产业协同创新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推动 果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果糖生产工艺技术改进与优 化

、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

、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

、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由玉米淀粉经过酶法转化而成的糖浆,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甜度高于蔗糖,因此在各类食品和饮料中被广泛应用。

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制备需要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玉米淀粉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

传统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酸法或碱法,然而这些方法在操作上存在诸多难题,而且产生的副产物对环境和人体均有一定的危害。

相比之下,利用固定化酶制备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更为环保和安全的生产方式。

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支撑材料上,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固体化酶催化体系。

利用这种固定化酶的催化作用制备高果糖玉米糖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酶的制备酶的制备一般是通过将特定的酶(如葡萄糖异构酶和果糖异构酶)培养在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中,经过一定的处理和纯化,得到固定化酶。

2. 支撑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支撑材料是将酶固定在其上的载体。

常见的支撑材料有玉米粉、茅草酸、聚乙烯醇等。

对支撑材料进行特殊的处理,如醇解法、酸解法等,可以使其表面更大、更容易与酶结合。

将酶和支撑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放置一段时间,使酶完全与支撑材料结合。

通过固定化酶的制备,大大提高了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避免了酶在催化过程中出现的流失、失活等问题。

4. 搭建反应体系将固定化酶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淀粉水解酶和一定的酶剂,以小麦粉或玉米淀粉为原料,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催化转化为高果糖玉米糖浆。

5. 打糖浆将反应体系通过过滤、去色、脱臭等工艺后得到高果糖玉米糖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甜度。

总之,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是通过将酶固定化于支撑材料上,并运用酶的特异性反应来催化淀粉的转化,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环保化、安全化和高效化。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技术,也是未来食品、饮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结晶果糖的工艺研究与开发

结晶果糖的工艺研究与开发

具体研究、开发内容采用何种结晶工艺得到高收率与高纯度的结晶果糖。

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1、果糖属于热敏性物质,热稳定性较差,温度稍高极容易变色。

2、果糖的溶解度很大,要提高果糖的结晶收率,必须将果糖溶液浓缩到90%以上的浓度。

3、果糖溶液的粘度随浓度的变化很大,过高的粘度对果糖的结晶非常不利,不仅会影响果糖结晶的效率、还会影响结晶果糖的晶型和均匀度。

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技术指标:果糖结晶收率≥60% 果糖纯度≥99%经济指标:结晶果糖生产成本控制在5000元/吨以下环境效益:本项目提出的技术、设备及公用工程,充分考虑了节能要求,精打细算每一个环节,使能源消耗降低到最低水平。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项目主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结晶果糖,其中前部工序,玉米淀粉到F95果糖糖浆为公司现有技术,工艺较为成熟,所以本项目主要研究F95果糖糖浆的结晶工艺。

果糖的结晶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生长两个过程,影响因素有结晶时的温差、果糖糖浆的粘度、果糖糖浆的PH值以及结晶时间等。

本项目采用自动化真空煮糖技术结合降温冷却结晶技术分别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寻找一条最佳的结晶果糖生产工艺路线。

技术路线:1、玉米淀粉投料溶解得到淀粉乳,淀粉乳经液化和糖化转为葡萄糖液;2、葡萄糖液浓缩后通过异构化反应部分转化为果糖,得到果葡糖浆;3、将上述所得的果葡糖浆采用模拟移动床进行色谱吸附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果糖水溶液;4、蒸发浓缩,首先采用多效降膜蒸发器将上述分离得到的高纯度果糖水溶液,蒸发浓缩到干物70-75%,然后再用全自动真空煮糖罐将干物继续蒸发到90%-95%之间;5、结晶工序,将上述浓缩好的果糖浓缩液通过结晶机,其结晶过程中添加0.5-3.0%的食用无水乙醇(降低果糖糖膏的粘度,达到改善果糖晶型和均匀度,同时提高结晶效率的目的),晶种投放量8-12%,结晶时间25-30h,PH在3.5-5.0,温度45-65℃,过饱和度1.1-1.25,结晶机的冷却单元与料液温差小于10℃,料液的降温梯度为0.5-2℃/h。

酵母菌发酵玉米皮酸水解液制备结晶L-阿拉伯糖的研究

酵母菌发酵玉米皮酸水解液制备结晶L-阿拉伯糖的研究


L oy I Da -i,YA Qioja I N a - n,JANG Z e gqa g・ H e,L ie u h n -in ,S IB IL- ‘ t
(.o e e f o dS i c dN tt nl nier g C ia giutr ie i 。 e ig 1 H g F o c nea uri aE gnei , hn r l aUnv ̄ t B in C o e n io n A cu l y j 2C ug f n ier g C ia g c l rl nv r t, c ig .0 e c gnei , hn r ut a U iesy B in oE n Ai u i j 3 edR sac ntueC i s A a e o A r utr Si csB i g . F eerhIs t 。 hn e cd my f gi l a ce e , e i it e c ul n j n 10 8 , hn ; 00 3C ia 10 8, hn : 0 0 3 C ia 10 8 。 h a 00 1C i ) n
Abtat onse -ots mao b po ut fh e- ln ons rh ds yadr hi aio ya . h me o src :C r dc a ia jr y rd c o tew t l gcr ac i ut n i na b x l T e t d e mii t n r c rn n h
我 国是世 界第 二 大玉 米 生产 国 , 玉米 淀粉 加 工 业 发
1 糖液 的精制与 L 阿拉伯糖的结晶 A . 离心发酵液,取上清 液并浓缩至糖浓度为 1 % 左 0
右,用活性炭脱色(0 8 ℃水浴搅拌脱色 1mi 5 n后过滤除去 活性炭) ,然后离子交换脱离子(3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 72 脂,D l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3l ,得到以 L 阿拉伯糖 .

以玉米渣或面为原料提高玉米淀粉糖转化率新工艺

以玉米渣或面为原料提高玉米淀粉糖转化率新工艺

以玉米渣或面为原料提高玉米淀粉糖转化率新工艺第一篇:以玉米渣或面为原料提高玉米淀粉糖转化率新工艺摘要:以玉米渣或玉米面为原料提高玉米淀粉糖转化率新工艺,就是应用挤压膨化技术糊化原材料,然后应用双酶法分解原材料,将玉米渣或面加工成葡萄糖。

新工艺的生产周期与原工艺相比,周期大大的缩短了,与此同时,新工艺的产量得到了提高,成本得到了降低,而且还节约了能源,因此以玉米渣或玉米面为原料提高玉米淀粉糖转化率新工艺是一种非常好的加工葡萄糖的工艺。

关键词:玉米渣玉米面挤压膨化技术葡萄糖中图分类号:ts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0-0003-02 传统的以玉米渣或玉米面为原料进行葡萄糖加工的工艺以玉米渣或玉米面为原料得到淀粉糖,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先把玉米渣或玉米面中的淀粉提取出来,然后再将淀粉加工成淀粉糖。

现今,国内外最常见的分离和提纯玉米组分的方法就是湿法、干法两种形式。

湿法就是把玉米原料玉米渣或者是玉米面,浸泡在湿水里面,经过粗细的研磨,将纤维、蛋白质以及胚芽分解出来,以此得到的产品就是纯度很高的淀粉。

干法就是玉米原料玉米渣或者是玉米面不用被浸泡在水里,主要的方法就是依靠研磨、筛分和风选来将纤维和胚芽提取出来,以此方法得到就是脂肪含量很低的玉米粉。

实行湿法加工的原因是利用湿法加工生产出的淀粉非常的纯净,可以达到医学或是特殊发酵品的要求,而且副产品如:油脂、玉米蛋白以及麸质饲料的可回收性非常的高,整个流程的经济效益是特别可观的。

但是,湿法加工和干法加工进行比较,湿法加工的投资是很高的,其高出了干法加工的两倍以上,湿法加工的用水量高出了干法加工的七十五倍,耗能量高出了干法加工的五倍。

同时,干法加工不仅有优点,其缺点也是非常显著的,如湿法进行回收玉米油是干法回收玉米油的两倍以上,干法中玉米淀粉的蛋白质是没有得到分离的。

因此人们了解到,湿法和干法各有各的优点,其可以各取所长,互相配合着进行发展。

试析玉米淀粉制糖生产工艺与设备改进

试析玉米淀粉制糖生产工艺与设备改进

试析玉米淀粉制糖生产工艺与设备改进玉米淀粉制糖生产工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这种技术属于玉米干磨制粉直接加工法,这种方法不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比较小,其废渣、废气、废水的排放量比较小,具备良好的环保性能,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不能充分利用玉米中的有效成分。

该文就玉米淀粉制糖生产设备及技术展开分析,旨在提升玉米淀粉制糖生产技术的综合效益。

标签:干磨加工;淀粉糖;固形物含量;生产设备淀粉具备很多的应用途径,淀粉糖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淀粉的深加工。

整体来看,淀粉糖的种类诸多,不同的淀粉糖其内部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具体表现在浓度及甜味上。

淀粉糖的制作对于原料的要求不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利用玉米作为原材料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干磨制粉工艺特点干磨制粉工艺具备良好的应用优势,其建设成本较低,对于机械及设备的要求较低,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整体能耗。

其副产品回收过程比较方便,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具备良好的环保性,其固体废弃物、废水、废气等的排放量比较小,建成小型糖厂会有比较好的经济优势,能够有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附加产物,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

2 工艺、设备的改进2.1 液化上世纪60年代,国外研究出一种新的淀粉生产方法,通过对这类方法及理论的应用,推动了新型淀粉生产技术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酶制糖工艺体系不断健全,实现了对传统生产工艺技术的改进。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了美国的蒸汽设备,通过对这种设备及双酶法的应用,可以实现淀粉糖制造效益的提升。

喷射液化气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但受到当时科学技术的影响,国内尚未出现耐高温淀粉酶,这就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玉米淀粉制糖生产体系不断健全,相关学者及科研人员就该技术的应用设备及操作流程进行了改进,经过技术的改良,其加酶的次数调整为两次。

在喷射液化之前添加一次,在液化之后再增加温度,实现对管道的液化。

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工艺方法[发明专利]

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工艺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029096.9(22)申请日 2015.01.20C13K 11/00(2006.01)(71)申请人西王药业有限公司地址256209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韩店镇驻地西王工业园电厂路南侧(72)发明人王棣 王岩 程立超 葛金华康钰娟(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代理人宋玉霞(54)发明名称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工艺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晶果糖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

本发明的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工艺方法,是在结晶果糖的生产工艺中增加混床精制的步骤,所述混床精制步骤在F95脱色步骤之后。

本发明中的结晶果糖生产工艺中,增加了混床精制步骤,该步骤可去除F95糖浆中盐分、灰分及铅,尤其可以显著降低果糖成品中的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651541 A (43)申请公布日2015.05.27C N 104651541A1.一种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结晶果糖的生产工艺中增加混床精制的步骤,所述混床精制步骤在F95脱色步骤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混床精制步骤为,将F95脱色步骤后的结晶果糖糖浆物料通过混床进行精制,所述混床为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填装于同一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装置称为混合离子交换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晶果糖生产过程中降低5-羟甲基糠醛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大孔强酸阳树脂,所述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强碱II型大孔阴树脂,两者的比例为阳树脂:阴树脂=1:2。

、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

、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

、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甜味剂,它由玉米淀粉经过水解和异构化反应制成。

其中,异构化反应是通过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来增加高果糖含量的重要步骤。

而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的原理,就是在水解反应后,向反应体系中添加特定的酶,让它们催化异构化反应,从而提高果糖的含量。

这些酶通常被固定在载体上,在反应过程中不会被失活或污染,因此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性。

同时,利用固定化酶生产高果糖玉米糖浆还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