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意义

合集下载

古代的“炼丹”术

古代的“炼丹”术

古代的“炼丹”术
炼丹是道教的一项主要宗教活动,它源于先秦方士的神仙方术。

据资料记载,早在战国和秦汉时期就有统治者招致方士寻求“不死之药”之事。

方士们认为“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

因而研究以丹砂冶铸黄金之法,若“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这就是所谓的“金丹术”。

实际上,由于丹丸中含有大量的汞、铅等有毒物质,吃了之后非但不能长生不老或成仙,反而会中毒而亡。

秦汉时期不乏有人直接服用金屑而丧命的例子。

方士们转而讲求炼制神丹,或直接饵服,或用以点化药金,再饵服以求长生。

于是方士的炼丹方术中,就有了“金丹术”和“黄白术”之分,在炼制“黄白”的人中,也有的不是为了长生,而想以此谋利发财。

约在此前后,道教开始兴起,神仙方术被道教承袭,作为宗教修炼之法,创五斗米道的张陵即曾以《黄帝九鼎丹经》传弟子。

中国的炼丹术还具有世界影响,大约在唐代中期甚至更早,即已通过阿拉伯人传往西方,中世纪欧洲的炼金术的来源之一,就是中国的炼丹术。

古代炼丹术的发展

古代炼丹术的发展

古代炼丹术的发展与作用摘要:化学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一门系统而丰富的科学,并且日新月异地在现代化学的新阶段驰骋。

但是,化学的历史却是曲曲折折的,对于化学史的回顾、研究、以及对古代化学遗产批判地继承与吸收,仍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炼丹术发展历史化学贡献我国古代的炼丹术由来己久, 源远流长。

它的产生与古代社会所出现的采矿业、冶炼业密切相关而冶金术的不断进步,为炼丹术的产生作了必要的技术准备。

因此, 我们可这样认为我国古代的炼丹术是从冶金术中遭递脱胎出来的。

1 中国古代炼丹术的产生与发展西汉是中国炼丹术的奠墓时期。

在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一81年),宫庭里就有不少方士从事炼丹,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就有汉武帝的炼丹家李少君、奕大等人炼丹活动的记载。

汉武不仅效法秦皇,遣人趋赴海上神山求仙, 而且非常听信身边方士要筑炉烧炼的主张,李少君曾向汉武帝宣扬道“祠灶则致物, 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则海上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1]由于汉武帝宠信炼丹方士,便激起了民间炼丹热,此后的宣帝、成帝、哀帝以及王莽也都成笃好神仙方术的人。

到了东汉, 炼丹术有了新的发展, 并且与道教相结合, 从此使炼丹活动披上了宗教的神秘外衣。

就专论炼丹之作而言, 据魏伯阳之《周易参同契》所称“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

[2]到宋代, 炼丹术开始走下坡路。

以沈括为代表的一些人, 对炼丹术开始持“不可不戒”的态度。

但仍有不少丹书出现, 如吴悟的《丹房须知》其中讲到炼丹时的注意事项和设备。

明代以后人们就普遍地摒弃了炼丹术。

那么, 为什么古代人们如此迷信神丹妙药、相信贱金属可转化为贵金属金银呢? 归纳起来迷信神灵、宗教是一个原因, 还有古人相信所谓“金石自然进化论”, 炼丹家根据夫地阴阳造化, 辅之以水火相济,再加上祈祷神灵,确信终究可以得到金银、得到令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

以下是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

以下是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

以下是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炼丹术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它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医药、冶金、冶炼、农业、农艺、火药及军事武器等方面。

一是在医药方面,中国古代炼丹术为中国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炼丹术发展初期,主要由先秦时期的古代医学家《伤寒论》的创始人张仲景领衔,结合古代炼丹术,创立了新的医学观念,其中包括精心药物配方、药物加工和药物治疗等,为中国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中国古代炼丹术还发明了一系列高效的药物,如黄连、丹参、人参等,为后续的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药物基础。

二是在冶金方面,中国古代炼丹术为中国冶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催化剂。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炼丹术就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古代炼丹师们把炼制钢等金属的技术运用到冶金上,为日后的中国冶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为后续的冶金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是在冶炼方面,中国古代炼丹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冶炼技术更为成熟,所炼制的金属更加纯净,更有利于冶炼技术的发展。

此外,古代炼丹术也为后来许多冶炼方法的发明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熔铸技术及石鼓术等。

四是在农业方面,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发展也给农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炼丹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农药的精炼和改良程度,从而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古代炼丹术也使农作物的繁殖更加高效,从而促进了中国农业的技术发展。

五是在农艺方面,古代炼丹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古代,炼丹术把炼药技术与农艺技术结合,发明了一系列新的农艺技术,如添加肥料、抗病虫等,这些技术的发明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技术支持。

六是在火药方面,古代炼丹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炼丹术的发展促进了火药的发展,在火药的精细加工上有着巨大的贡献。

此外,古代炼丹术也为中国古代探索火药的特性及火药合成、火药运用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古代炼丹称呼

古代炼丹称呼

古代炼丹称呼
【实用版】
目录
炼丹术的定义与目的
炼丹术的起源与发展
炼丹术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炼丹术的应用与影响
正文
炼丹术是古代一种独特的技术,旨在通过特殊的方法烹炼各种原料,以制备出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炼丹术起源于古代道家和道士,他们希望通过寻找和制备丹药来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

这种技术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在阿拉伯、埃及等其他文明古国有所体现。

炼丹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最早的炼丹术主要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存在,直到公元 3 世纪,埃及纸草文献中出现了关于炼丹术的文字记录。

随后,在阿拉伯时期,伊斯兰世界对炼丹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发展。

这个时期,中西方的炼金术得到了融合,丹(哲人石)的概念传入中国。

炼丹术的方法繁多,包括火炼、水炼、冷炼等。

道士们按照特定的配方将各种矿物和动植物原料加入丹鼎中,通过加热等炼制过程,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制备出丹药。

不过,由于炼丹原料中常含有汞、砷、铅、硫等有毒物质,古人在服食丹药时,常有中毒身亡的事件发生。

尽管如此,炼丹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首先,炼丹术为古代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炼丹过程中,道士们摸索出了一些增加疗效、减小毒性的经验,有些丹药甚至成为中药治病的良药。

其次,炼丹术促进了古代文化的交流。

在丝绸之路上,炼丹术从中国传到了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了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痴迷于炼丹?为什么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都热衷于炼丹?

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痴迷于炼丹?为什么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都热衷于炼丹?

为什么中国古代人痴迷于炼丹?为什么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都热衷于炼丹?古人对于炼丹到底能不能长生的想法和现在普通人对于鬼存在与否的观点有点相似,是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

《明一统志》中记载,张道陵就是修道服用丹药而成仙上天的。

书中称,张道陵是留候张亮良八世孙,生于天目山,学习长生之术。

在游历名山大川是偶然在发现有一处异境,名曰云锦洞,遂在仙岩上炼丹,三年丹成,有青龙白虎旋绕于上。

丹药炼成时张道陵已经六十岁,服下后容貌回春,此后他又得到秘书,得以驱除妖鬼,沟通神灵,最后在蜀地的云台峰得道升天。

《经义考》中则对炼丹长生持明确的反对态度,认为神仙传说不足为凭。

书中举了东汉魏伯阳的事例:魏伯阳崇尚黄老,曾撰写炼丹之书。

曾携三个弟子和一条白狗入山炼丹,丹成后先以白狗试药,狗死了。

自己服下一颗,死了,相信师傅没问题的弟子也服下一颗,也死了,剩下的两个徒弟很怀疑师父的丹方是否靠谱,所以没服丹药,而是出山寻棺木收敛尸首,没想到他俩一走魏伯阳就复活了,又救活了徒弟和白狗,留书云游而去。

这本来是一个堪称神异的故事,但是《经义考》中则指出了故事的问题所在。

首先两个弟子为师傅寻药是好心,没服用丹药也是看到死了仨了,不应因此把他们抛下。

而后,魏伯阳虽然复活,但是寿数几何呀?如果服用丹药就是假死一次,不能延长寿命也没有意义。

炼丹的受众多是上层贵族,底层百姓维持生计都很困难,哪里有闲钱炼丹,所以通常与金丹有缘的是皇帝。

有的皇帝爱好金丹,也有的皇帝对其十分排斥。

《通鉴总类》中记载,明成祖永乐年间,“通政司言瓯宁县人进金丹及方书”,明成祖直接斥其为“妖人”,并且说:“此妖人也,秦始、汉武一生为方士所欺,求长生不死之药,此又欲欺朕。

朕无用金丹,令其食之,方书亦与毁之,毋令别欺人也”。

但是,他的后代并不像这样头脑清醒。

明宪宗服食金丹,脾气躁怒,因此周边侍奉的宦官常常获罪而死,人人自危。

宪宗死后穆宗继位,上台后就杖杀了栁泌等炼丹主犯,其余方士皆流放。

为什么炼丹被看作长生不老的仙药?古代是怎么炼丹的?

为什么炼丹被看作长生不老的仙药?古代是怎么炼丹的?

为什么炼丹被看作长生不老的仙药?古代是怎么炼丹的?《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炼的五壶金丹后,大闹天宫,被扔进炼丹的八卦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把孙悟空烧化,最后孙悟空打翻八卦炉扬长而去。

这里被描写得神乎其神的金丹,就是我们要说的丹药,它虽然是文学作品的夸张,但是也可以看出丹药在古代的影响。

我国炼丹的历史很久远,专门从事炼丹术的人叫做方士。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神仙和不死奇药的传说,这种不死奇药指的就是丹药。

开始人们是到海上去寻仙求药,像齐国和燕国的君王,以及秦始皇,都曾派人渡海求药,但从来没有结果。

屡次失败后,人们转向自己炼制丹药。

炼丹术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初年汉武帝是个非常信奉神仙、宠信方士的皇帝,在他的提倡下,民间出现了炼丹的热潮。

后来的汉宣帝、成布、哀帝也喜好神仙方术。

东汉末年,道教产生了,道教僧求神仙方术、巫术,这就使道教和炼丹术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使炼丹术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晋代,炼丹术基本上被道教所垄断,炼丹的方士也被道士所取代。

炼丹道士往往故弄玄虚,在这些人烟稀少的深山中合炼神丹大药。

他们用汞、硫磧、铅、砒霜、硝石、云母等金石矿物以及一些植物性的药材,炼制成红色的丹丸,称为灵丹妙药。

实际上,这些丹丸中含有大量的汞、铅等有毒物质,吃了以后不但不能长生不老或成仙,反而会引起中毒导致更快死去。

唐朝皇帝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等,都是因为服了丹药中毒而死,他们想迫求长生不老,结果适得其反。

既然这样为什么炼丹还能持续3000年而不衰呢?为什么人们那样相信它呢?当炼丹术有了200多年历史的时候,有一个叫葛洪的道士,他也是个炼丹家,他总结前人的轻验,对炼丹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他把金石矿物的抗腐蚀性移植到人身上,认为服食了用金石矿物炼成的金丹,入就可以不老不死。

这实在是太天真了,但在当时却迷惑了很多人,很多人仍然“百折不挠”地炼制神丹大药。

又经过1000多年的实践,入们才逐渐认识了它的危害,最后彻底抛弃了它。

以下是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

以下是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

以下是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炼丹术是一门非常古老而高深的技术,它最早被记载在《山海经》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炼丹术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发展,而且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论述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

首先,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炼丹术造就了今天家喻户晓的众多中草药和天然药物,如《黄帝内经》中记载的麻黄、川芎、当归、枸杞等。

这些中草药和天然药物具有明显的药用性,对缓解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功效,这都要归功于古代炼丹术的努力。

其次,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炼丹术造就了众多用作冶金的各种铁和青铜,更重要的是,它开发出了更高级的合金,如钴铬钢等,这些合金在冶金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古代炼丹术还创造了众多新型护甲,如硒铝合金等,它们被用来防护战士,提高了战士的战斗力。

再次,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炼丹术开发出的明珠、赤汞、琥珀等药物,被用作药物。

由于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降血糖、抗菌、消肿止痛等功效,所以被广泛用于治疗疾病,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最后,古代炼丹术对中国古代武器装备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炼丹术制造出了众多用于武器装备的各种材料,如硒铝合金、钴铬钢等,这些合金均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抗冲击性,用于制造武器装备,便于战斗的进行,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综上所述,古代炼丹术在中国古代技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大部分成果已被应用到了现代技术发展中,仍有可挖掘的潜力,在进行新一轮古代炼丹术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古代炼丹称呼

古代炼丹称呼

古代炼丹称呼
摘要:
一、炼丹术的起源与发展
二、炼丹术的目的与方法
三、炼丹术的应用与影响
四、炼丹术与现代科技的联系
正文:
一、炼丹术的起源与发展
炼丹术起源于古代,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制造长生不老药。

在我国,炼丹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道家学派就开始研究炼丹术。

到了汉代,炼丹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炼丹家和炼丹理论。

例如,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就包含了许多炼丹的思想。

此外,阿拉伯时期的伊斯兰世界,炼丹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二、炼丹术的目的与方法
炼丹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造长生不老药,其次还有治病、增强身体功能等作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炼丹家们采用了各种矿物和动植物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加入丹鼎中,经过加热等炼制过程,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生成丹药。

炼丹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火炼、水炼、冷炼等。

三、炼丹术的应用与影响
炼丹术在古代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医学方面,炼丹术为中医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药物,如某些丹药虽然有毒性,却能增强某方面的功能,受到帝王的青
睐。

在文化方面,炼丹术也为文学、艺术等领域提供了许多素材和灵感,如苏轼的《送蹇道士归庐山诗》就提到了炼丹。

此外,炼丹术还促进了古代化学的发展,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

四、炼丹术与现代科技的联系
尽管炼丹术在现代看来可能有些荒谬,但它实际上对现代科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炼丹家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为现代化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此外,炼丹术还为现代医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意义
董陈露
(11级理科基地班20110131019)
作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技术之一,炼丹术(Alchemy)有着极其特别的历史意义.它对古代科技文化乃至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近代化学(Chemistry)的先导[1]80.这些影响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的思想、生物、医药、化学、宗教、政治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里.
1.主动探索生命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成仙得道.
与佛教不同,道教不但寄希望于来生,更倾向于及时行乐,通过服食丹药,炼制内丹来获得长生.
《庄子·逍遥游》[2]记载“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就深切的表达
了当时人们对长寿的渴望.而《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3]中,黄帝
也曾询问岐伯长生之道:“昔在黄帝……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当时的人们生活环境恶劣,医疗
卫生条件差,自然就寄希望于成仙得
道以祛病邪,而金丹仙药就成了实现
此目标的不二途径.这些都体现了古
代人们在与自然斗争以求生存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生命的探索.
2.生物学
白居易在其诗《思旧》[4]中写:“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其中“秋
石”指的就是“秋石丹”,是由人尿炼成,炼制秋石所使用的皂角汁,具有使尿中所含的性激素沉淀下来的作用,用力搅拌,化学反应更充分,尿中所含的少量性激素才能尽可能多的提取出来.[1]86.
3.医学
中药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仙药》[5]中提到诸多药材,“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次则五玉,次则云母,次则明珠,次则雄黄,次则太医禹余粮,次则石中黄子,次
则石桂,次则石脑,次则石硫磺,次则石饴,次则曾青,次则松柏脂、茯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连、石韦,楮实、象柴,……”后世医家多有使
用.
养生
显然,术士们在炼丹过程中发现很多中药都具有抗衰老的养生作用.
如:何首乌,《本草纲目》[6]载其“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何首
乌有降血脂,强心和补益神经的作用,并能蠕动肠管,促进排便,治疗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变、肝炎、肝硬化、神经衰弱等病.此外还有人参、茯苓、枸杞、虫草等,均有极好的养生作用[7].
4.化学
初步的化学思维
被传统五行学说影响了的炼丹术士们认为土生金.且普通金属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会成为贵重金属.而柔软的陶土经过烧制变得坚硬这一事实,又坚定了他们的这一想法.确定目标再进行实验,说明他们已有了初步的化学思维,了解了实验化学的重要性.
基础化学知识
炼丹师们积累了关于物质变化的具体知识;在长期的实验中逐步积累了对物质的化学性能的认识,学会了描述、鉴别不同化学物质的方法.1400多年前陶弘景就记载了K3+的火焰鉴别法,直到今天,我们在实验室还用焰色反应来区别不少的元素.
原始化学实验
炼丹师们在丹房里做着的长期而大量的实验,是原始的化学实验.炼丹师们摸索着制造金丹的原料、配方,以及操作方法,特别是加热的程序、温度高低的控制. 在炼丹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副产品,大到火药,小到豆腐.虽然现代已经少有人再进行所谓的炼丹活动,然而,炼丹术却从方方面面对现代生活产生了影响.
微量元素
火法炼丹的成就之一就是制备单质砷.葛洪《抱朴子·仙药》记载了六种处理雄黄的方法,最后一种是用硝石、猪大肠和松脂同炼.雄黄(As2S2)和硝石(KNO3)同炼可以得到三氧化二砷(As2O3),在先后与猪大肠和松脂炼两次,就被还原成纯净的单质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备单质砷的方法.
[1]82
冶金
《抱朴子·金丹》[5]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化
学方程式为:
HgS+O2===Hg+SO2;2Hg+O2===HgO)可以体现出当时的冶金术已经有所发展,炼丹师们已经可以从丹砂里提炼出水银了.
而且,经过不断的实践,炼丹术士们还改进了很多金属,如铜,的冶炼方法.
5.其他
炼丹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道教的发展.炼丹术之所以能够盛极一时,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掌权者的不约束甚至放纵.当权者得到了权力,自然想长生不老以永享此项特权,对金丹术自然不会制止,反而任其发展.上行下效,士大夫们也格外推崇.道教思想,如成仙得道,外服丹药,内炼内丹等,也因此都随炼丹术传播.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是以道教立国的,道教的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封建帝
王的统治.
炼丹术在隋唐时期传至阿拉伯国家,增加了我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后来传至欧洲,与其固有的文化相融合,对当地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清代时又与西方化学进行融合.成为中外交流的一种渠道[8].
参考文献:
[1]林殷.中国科技史概论.[M]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材科,2011
[2]刘文典.庄子补正.[M]赵峰,诸伟奇,点校.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3]黄帝内经.[M]王冰,撰著.鲁兆麟,主校.王凤英,参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中华书局.全唐诗[M]王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
[5]葛洪.抱朴子内篇.[M]2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
[6]李时珍.本草纲目.[M]陈贵廷等,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7]漆浩,董晔,晓华.长生术与不老丹[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8]周嘉华.化学史纲[M]//卢嘉锡,路甬祥.中国古代科学史纲.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