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发酵反应釜的设计开题报告

生物发酵反应釜的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本设计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高硒酵母的试验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装备,同时稍加改装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化学,生物反应设备,其用途相当广泛。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

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大,但其深加工量不到玉米产量的两成。

致使玉米大量积压,严重影响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在食品加工中必备的酵母为例:国外已从富硒酵母发展到今天的高硒酵母,其与我国使用的传统的无机亚硒酸酵母相比不仅含有生物体内新陈代谢必须的硒,而且富含B类维生素,谷胱甘肽,酵母蛋白质,酵母其他无机盐。

硒酵母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调动机体内的抗癌因素,控制肿瘤生长。

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微量元素增强剂。

而我国现有的生产加工设备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生产工艺及生产参数计算机控制应用不广泛。

如果本设计能顺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可以为我国居民的食品营养又添新色,同时也可以为玉米的深加工提供又一条途径,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贡献。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条件:
在整个工业化生产中可以简略的概括为下图的典型流程:。

反应釜开题报告

反应釜开题报告

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水解反应釜设计系(部):机械系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70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0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搅拌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本设计为对硝基苯酚生产过程中的一台水解反应釜,对硝基氯化苯的水解反应过程中,应用此设备。

[2]搅拌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

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

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搅拌操作分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

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但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是比较弱的,对粘度高的液体不适用,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

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说明书着重对此作计算和说明。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报告最终版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报告最终版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响釜"反响工程与反响器"是一门应工程,是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为根底的穿插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化学反响规律,建立反响动力学模型亦即对所研究的化学反响,以简化的或近似的数学表达式来表述反响速率和选择率与温度和浓度等的关系。

②研究反响器的传递规律,建立反响器传递模型亦即对各类常用的反响器内的流动、传热和传质等过程进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力求以数学式予以表达。

③研究反响器内传递过程对反响结果的影响对一个特定反响器内进展的特定的化学反响过程,在其反响动力学模型和反响器传递模型都已确定的条件下,将这些数学模型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方程联立求解,就可以预测反响结果和反响器操作性能。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反响工程的开展,逐渐清晰了对反响工程的认识,掌握了根本的知识。

下面是我对学期所学的总结—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响釜,用此篇课程设计来总结我学期的所学。

本次设计的反响釜是反响工程中的一种反响器,是综合反响容器,根据反响条件对反响釜构造功能及配置的设计。

从开场的进料-反响-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响步骤,对反响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响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展严格的调控。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2.反响釜釜体的设计22.1罐体和夹套的构造设计3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32.2.1确定筒体内径32.2.2 确定封头尺寸42.2.3 确定筒体的厚度H i4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52.4 夹套反响釜的强度计算62.4.1 强度计算的原那么及依据62.4.2 按内压对圆筒和封头进展强度计算6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展强度校核72.4.4 夹套厚度计算82.4.5 水压试验校核计算83.反响釜的搅拌装置93.1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构造设计93.2 搅拌轴设计104.反响釜的传动装置11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114.2 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114.3 凸缘法兰124.4 安装底盖124.5 机架124.6 联轴器125.反响釜的轴封装置13 6.反响釜的其他136.1 支座136.2人孔146.3 设备接口14 7.反响釜的装配图14 参考文献15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把所学"化工设备机械根底"及相关知识,在课程设计中综合运用,把化工工艺条件与化工设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稳固和强化有关机械课程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

聚氯乙烯反应釜毕业设计

聚氯乙烯反应釜毕业设计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聚氯乙烯搅拌反应釜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学号2004513226姓名王清峰指导教师张在平2007 年5 月5 日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聚氯乙烯应用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内市场对聚氯乙烯的需求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汽车、建筑、电子和涂料等方面,对于拓宽聚氯乙烯的消费、开发大宗专用树脂,促进聚氯乙烯的生产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本设计用反应釜均采用双线密封,因而密封性能好,经久耐用。

具有釜盖提升或釜体下落、釜体倾倒功能,用灵活的机械结构操作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磁力密封搅拌器具有静密封、无泄漏、噪音低、寿命长等特点,配合低温恒温水浴可完成低温恒温反应。

封头与筒体的装配采用直接定位的装夹法,方便、快捷易于操作。

关键字聚氯乙烯反应釜封头设计English abstractStably continued the health along with the our country economical whole the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plastic mechanical industry process"15" realizes the surmounting -like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scaleexpanded, continuously eight year main economic indicator year by year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its development speed with created the main economic indicator to account for the proportion in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to grow year by year,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yvinyl-chloride (PVC) the resin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pattern, indicated the polyvinyl-chloride the supply and demand quantity could not satisfy the market by far the demand, Therefore, for strengthens our country polyvinyl-chloride PVC industry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to propose suggested: Besides should take general polyvinyl-chloride PVC the product quality,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each kind of high performance, the low price polyvinyl-chloride product, in order to adapt the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high speed growth, satisfies the polyvinyl-chloride PVC resin the demand quantity swift and violent growth, this procedure mainly briefed the polyvinyl-chloride PVC resin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ituation.Key Wordsthe polyvinyl-chloride Responds the cauldron Seals a design目录1.绪论-------------------------------------------------------1 1.1课题背景----------------------------------------------1 1.2系统功能介绍-------------------------------------------1 2.封头设计-----------------------------------------------------2 2.1椭圆形封头-----------------------------------------------3 2.2半球形封头---------------------------------------------4 2.3碟形封头------------------------------------------------5 2.4球冠形封头----------------------------------------------5 2.5 锥形封头---------------------------------------------5 2.5.1 锥体大端------------------------------------------6 2.5.2 锥体小端------------------------------------------7 2.5.3 无折边锥壳的厚度------------------------------------10 2.6 平板封头------------------------------------------------11 3、内压薄壁圆筒与封头的强度设计-----------------------------------133.1 强度设计的基本知识--------------------------------------13 3.2内压薄壁圆壳体与球壳的强度设计--------------------------14 3.3压圆筒封头的设计-----------------------------------------174、封头选择------------------------------------------------------204.1 符号说明----------------------------------------------20 4.2 常压容器---------------------------------------------------21 4.3 压力容器--------------------------------------------------21 4.4 真空或外压容器--------------------------------------------22 5、外压圆筒与封头的设计---------------------------------------------22 5.1 概述---------------------------------------------------22 5.2 临界压力---------------------------------------------23 5.3外压圆筒的工程设计-----------------------------------------25 结论-------------------------------------------------------------26 致谢-------------------------------------------------------------26 参考文献--------------------------------------------------------271绪论1.1 课题背景我国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制造人造革、浸渍手套、纱窗、水田靴、工具把手、壁纸、地板卷材、蓄电池隔板和玩具等。

反应釜开题报告

反应釜开题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6300L K型反应釜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姓名:赵真学号:110331232指导教师:姜吉光开题时间:2015年3月20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搪玻璃反应釜先用胎具将钢板压制成符合烧成要求的折流板,其横截面成类似字母“Ω”形,折流板的宽度H为釜体直径的1/8~1/6,折流板顶面弧度半径R为:3δ≤R≤150mm,δ为折流板钢板厚度,侧面弧度半径r为6~50mm,然后根据反应釜体积的大小,将折流板制成一层或多层,焊接在釜体内壁上,焊缝处处理圆滑过度后,进行搪烧,组装成成品,较好地改善了反应物料流动状态,提高了反应效率。

搪玻璃设备运行中停车后的检验国内、国外高品质的制造商都选用高品质的钢板、焊条、瓷釉,钢板焊条含碳、硫、磷杂质低,钢板内晶格结构紧密并有微量元素以抑制制造过程中吸氢,瓷釉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耐温差急变性能优异、熔点低的瓷釉。

搪烧时采用“低温长烧”、“搪烧后缓冷”的烧制工艺,一般在搪烧三次后就没有了气孔,以后的三到四次搪烧仅仅是瓷层的加厚,瓷层一半以上的厚度是致密不导电的,这样的瓷层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摩擦、碰撞后即便瓷层厚度减薄也不会影响瓷层的性能。

反应釜毕业设计

反应釜毕业设计

2.4 m3搅拌反应釜设计摘要本文设计的搅拌设备是搅拌反应釜,反应釜的结构采用夹套式。

内筒介质是染料及有机溶剂,设计压力为0.7MPa;夹套内介质为冷却水或蒸汽,设计压力为0.9MPa;主体材质为Q345R,搅拌速度为50r/min,反应釜体积为2.4m3,操作体积为2.0m3,轴功率为1.4KW。

搅拌反应釜主要由筒体和夹套组成,多为中、低压压力容器;搅拌装置由搅拌器和搅拌轴组成;传动装置是为搅拌装置设置的,主要由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和传动轴等组成;轴封装置为动密封,一般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它们与支座、人孔、工艺接管等附件一起,构成完整的搅拌反应釜。

设计方法采用压力容器常规设计方法,遵循《化工设备》要求,按照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等技术法规执行,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釜体(内筒与夹套)强度、结构设计、校核和水压试验;搅拌装置设计与校核;传动装置设计以及反应釜其他零部件设计等。

反应釜作为搅拌设备的一种,其应用前景广泛,尤其在石油与化工行业中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反应釜;釜体;搅拌装置;传动装置;附件AbstractThis design of mixing equipment is stirred tank reactor with jacket. Inner tube is a dye and an organic solvent medium and the design pressure is 0.7Mpa.jacket cooling medium is water or steam and the design pressure ois 0.9MPa; The main material is Q345R, stirring speed is 50r/min, reactor volume is 2.4m3, operating volume is 2.0m3 and shaft power is 1.4KW。

反应釜毕业设计-

反应釜毕业设计-

反应釜设计的有关内容一、设计条件及设计内容分析由设计条件单可知,设计的反应釜体积为1.03m ;搅拌轴的转速为200/min r ,轴的功率为4kw;搅拌桨的形式为推进式;装置上设有5个工艺接管、2个视镜、4个耳式支座、1个温度计管口。

反应釜设计的内容主要有:(1) 釜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和结构设计; (2) 夹套的的强度、刚度计算和结构设计; (3) 设计釜体的法兰联接结构、选择接管、管法兰; (4) 人孔的选型及补强计算; (5) 支座选型及验算; (6) 视镜的选型;(7) 焊缝的结构与尺寸设计; (8) 电机、减速器的选型;(9) 搅拌轴及框式搅拌桨的尺寸设计; (10)选择联轴器; (11)设计机架结构及尺寸; (12)设计底盖结构及尺寸; (13)选择轴封形式;(14)绘总装配图及搅拌轴零件图等。

第一章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1.1 釜体DN 、PN 的确定 1.1.1 釜体DN 的确定将釜体视为筒体,取L/D=1.1 由V=(π/4)L D i 2,L=1.1i D 则=Di 31.140.1π⨯⨯,m Di 0.1=,圆整mm Di 1000= 由[]1314页表16-1查得釜体的mm DN 1000= 1.1.2釜体PN 的确定由设计说明书知釜体的设计压力PN =0.2MPa 1.2 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1.2.1设计参数的确定设计压力p1:p1=0.2MPa ;液柱静压力 p1H=10^(-6)×1.0×10^3×10×1.1=0.011MPa 计算压力p1c : p1c=p1+p1H=0.2+0.011=0.211MPa ; 设计温度t1: <100℃ ; 焊缝系数Φ: Φ=0.85许用应力[]t σ:根据材料Q235-B 、设计温度<100℃,由参考文献知[]t σ=113MPa ;钢板负偏差1C :1C =0.6mm (GB6654-96); 腐蚀裕量2C :2C =3.0mm 。

毕业设计----聚氯乙烯反应釜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聚氯乙烯反应釜设计[管理资料]

聚氯乙烯反应釜设计1 前言我国pvc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为年产8万多吨,pvc生产处于低垄断状态。

由于国产化pvc 生产技术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

行业内和行业外企业为追求较高利润,竞相建设和扩产, 近几年国pvc热的显著特征是大干快上。

所谓大是指规模大,新建改扩建项目年生产规模动辄十万吨以上,二三十万吨以上也不少见。

未来pvc生产企业规模将向40万~80万t/a大规模水平发展,规模小的企业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竞争能力弱而逐步被淘汰。

我国pvc行业采用大型聚合釜生产装置成为近年来明显的发展趋势,前几年北京化二在消化吸收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实践,成功实现了70m3聚合釜成套工艺及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并在国内很多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

70m3聚合釜由于长径比适中、生产强度大、换热能力好、运输方便、综合性能好,在建设10万t/a的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时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但随着新建或扩建聚氯乙烯生产装置规模越来越大,如建设20万t/a以上生产装置,需要采用至少2条生产线,采用70m3聚合釜就存在设备投资较大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单釜生产能力偏低、控制不方便等不足,目前不少厂家在进行二期或三期,扩建项目时,首选是采用100m3以上聚氯乙烯大型反应釜。

在这种背景下,开发新型聚合釜及成套工艺技术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大型反应釜的开发不是简单的容积扩大,而是综合技术的体现,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技术合作。

北京化二与上海森松公司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对聚合釜容积的选型、换热方式、搅拌结构和方式、关键配件选择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并进行了严格的计算,研制和开发了100m3型聚合釜(该聚合釜正在申请专利),北京化二在吸收国内外各种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工艺技术。

一、工艺设计1 聚合釜的设计聚合釜容积的选型聚合釜容积的选型与制造费用、运行费用、运输条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1立方米反应釜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教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年级2011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指导教师职称单位西南石油大学1.概述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和材料选择1.1.1反应釜的结构组成反应釜由釜体、釜盖、夹套、搅拌器、传动装置、轴封装置、支承等组成。

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任意选配。

釜壁外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

支承座有支承式或耳式支座等。

转速超过160转以上宜使用齿轮减速机.开孔数量、规格或其它要求可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作。

1.通常在常压或低压条件下采用填料密封,一般使用压力小于2公斤。

2.在一般中等压力或抽真空情况会采用机械密封,一般压力为负压或4公斤。

3.在高压或介质挥发性高得情况下会采用磁力密封,一般压力超过14公斤以上。

除了磁力密封均采用水降温外,其他密封形式在超过120度以上会增加冷却水套。

根据任务书要求,采用夹套换热。

1.1.2反应釜的材料选择反应釜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反应釜可采用SUS304、SUS316L等不锈钢材料制造。

根据工作介质是否具有腐蚀性,工作温度与压力,性价比等,参照《化工设备用钢》进行具体选材。

1.2.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1.2.1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在内层放入反应溶媒可做搅拌反应,夹层可通上不同的冷热源(冷冻液,热水或热油)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

通过反应釜夹层,注入恒温的(高温或低温)热溶媒体或冷却媒体,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

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

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反应完毕,物料可从釜底的出料口放出,操作极为方便。

1.2.2反应釜的工艺流程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

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

1.3反应釜的失效形式通常,产品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被称为失效,而压力容器失效则是由于压力或其他载荷超过使用极限而丧失正常工作的能力。

各类压力容器的操作条件比较复杂多样,而且越来越苛刻,因此,压力容器失效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以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腐蚀失时效四种方式表现出来。

强度失效容器中某最大应力点超过屈服点后就会出现不可恢复的变形,此时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随着载荷的增大,容器的塑性区不断扩大,当载荷大到某一极限时,塑性区就会扩展到一定的范围,容器便失去了承载能力。

刚度失效容器或容器上的零部件不是因为强度不足,而是由于过大的弹性变形使部件等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

这种失效形式通常出现在密封结构、换热设备等地方。

稳定性失效容器在外压或其他外部载荷的作用下,由稳定的平衡状态变至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形状发生突然改变而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

腐蚀失效是压力容器失效的重要类型之一,金属腐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金属与周围介质作用的性质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大类,但都是由于其工作环境所引起,包括应力腐蚀、氢脆、蒸汽腐蚀、碱脆、硫腐蚀、辐照脆化和液态金属脆化等类型。

应力腐蚀失效是指在拉应力作用下,一定材料与一定的介质环境发生应力腐蚀,而最终导致压力容器失效,是一种延迟破坏,造成的后果也比较严重。

由于近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材料的工作环境条件越来越苛刻,零部件和材料的应力腐蚀问题也日益突出,解决应力腐蚀问题成了当今的重要课题。

应力腐蚀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拉应力,而且所用材料与介质环境能发生应力腐蚀。

因此,为了解决应力腐蚀问题,设计上通常采用仔细选择应力腐蚀敏感性低的材料、加缓蚀剂或保护层、阳极保护和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改善危险截面的受力状况及避免工件表面层残余应力存在等措施;另外,生产工艺上通常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来降低材料对应力腐蚀的敏感性和减小工件的残余应力或避免应力集中。

金属的氢脆是指由于金属中存在氢而导致材料的塑性大为降低,从而使压力容器失效。

氢脆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不可逆氢脆和可逆氢脆两类,前者是指氢造成的永久性损伤(如低强钢在石油化工设备中或酸洗处理后因吸氢而出现氢鼓包等);后者是指排除氢后力学性能可以恢复的氢脆现象(如钢及一些合金钢中的氢致延迟破坏等)。

氢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氢在材料中来不及扩散或逸出而形成局部偏聚(偏析),材料中氢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局部偏聚,材料表现为低应力下的延迟破坏。

因此,为了解决氢脆问题,设计上通常采用选择氢脆敏感性小的材料、减小或消除拉应力、杜绝或减少氢的环境(如加缓蚀剂、保护层等)和改变应力状态等措施;另外,工艺上也可通过表面处理(如滚压、喷丸等)使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

蒸汽腐蚀实际上是由于高温下水蒸气的分解而造成金属的氧化和氢脆,为了防止蒸汽腐蚀设计上通常选用高搞蒸汽腐蚀的材料。

碱脆是指由于碱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而导致的应力腐蚀。

硫腐蚀是指由于硫的存在而在不同条件下产生不同形式的腐蚀现象,如高温硫腐蚀、含镍合金钢的硫腐蚀和低温硫腐蚀等。

为防止硫腐蚀,通常采用钢材表面渗铝、含镍合金钢中加铬元素等措施。

钒腐蚀是指由于油等燃烧后产生的钒氧化物与高温金属接触时能破坏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加速腐蚀过程的发展。

目前,常采用的防止措施是加入添加剂。

辐照脆化是指在核技术的设备中,零部件处于高能电子、中子等粒子流的辐射下,结构材料发生脆化,通常表现为几何尺寸变化,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强度、硬度上升和塑性下降以及物理性能的变化。

液态金属脆化是指固态金属与液态金属接触时造成的固态金属的塑性或强度的下降。

防止液态金属脆化的方法很多,如选用敏感性低的材料,在固体金属上增加保护层等。

1.4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高等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或撰写论文等诸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作风等诸方面都会有很大影响。

对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将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将会得以培养,也将进一步提高和训练我的工程制图、理论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设计、计算机应用和外文阅读能力。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反应釜于1912年发明,从其被发明之后,一直以来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现在,全世界依旧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

而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当中,所以对其生产以及各类型的消费应用也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我国研制的反应釜以及在应用上跟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首先,国外所制造的反应釜,除了燃料行业20000-40000L,其他的均可达到120m3;而我国多在6000L以下。

因为反应釜的容积大小与产量、批量生产中的质量误差以及降低产品成本都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所以这也限制了我国化工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销量。

其次,国外的自动化水平高,在大工厂当中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化生产,而我国的设备操纵还是普遍存在手工操作,这也影响了产品的产量以及质量,同时对人身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再者,在反应釜的构成上,虽然已经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的强制循环,而国外更是除了装有搅拌器外,还使釜体沿水平线旋转,从而提高反应速度。

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在化工行业的发展的同时,对其产生的污染控制也越来越严格,所以,从大的趋势上来看,未来反应釜的发展,将从节能,环保以及更高的工艺操作,材料等方面着手,以满足市场与发展潮流的变化。

3.课题任务及要求3.1、课题任务(1)设计参数:反应釜工作容量1立方米,工作压力1MPa以内,工作介质弱腐蚀性。

要求用夹套换热。

(2)完成反应釜整体结构设计,搅拌器传动装置和密封设计,画出装配图及零件图。

(3)反应釜强度计算,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4)翻译外文资料20000字符以上。

3.2、课题设计基本要求(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能够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地考虑先进、安全、经济、可靠和实用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设计。

(2)强调独立思考,并不等于设计者凭空假想,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设计资料和继承前人经验。

对于遇到的问题、查阅有关教科书或文献,通过积极思考,提出个人见解尽可能自己解决,不要太多地依靠指导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3)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设计,正确使用标准规范。

学会收集、理解、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培养设计能力。

4.设计方法及步骤4.1设计方法本设计的设计方法为:查阅有关化工设备方面的书籍,研究一般带搅拌器的夹套类反应釜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结合已给定的参数及条件进行设计。

4.2设计思路本设计的设计计算思路是首先根据设计条件对反应釜的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其次根据反应釜的几何结构尺寸对搅拌装置进行设计,然后根据前面的设计结果,对反应釜的传动部分和密封装置进行设计或选型。

4.3设计步骤我拟定反应釜的设计分为十一个大步骤,每个大步骤中又包含多个小步骤。

为了方便阅读,下面将进行详细说明。

(1)反应釜釜体的设计:釜体的确定,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釜体封头的设计,筒体长度的设计,外压筒体壁厚的设计,外压封头壁厚的设计(2)反应釜夹套的设计:夹套的确定,夹套筒体的设计,夹套封头的设计,传热面积的校核,(3)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釜体的水压试验,釜体的气压试验,夹套的液压试验(4)反应釜附件的选型尺寸设计:釜体法兰连接结构的设计,工艺接管的设计,管法兰尺寸的设计,垫片尺寸及材质,人孔的设计,视镜的选型(5)搅拌装置的选型与尺寸设计:搅拌轴直径的初步计算,搅拌抽临界转速校核计算,联轴器的型式及尺寸的设计,搅拌桨尺寸的设计,搅拌轴的结构及尺寸的设计(6)传动装置: 电动机的选型,减速器的选型,机架的设计,底座的设计(7)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8)支座的选型及设计:支座的选型及尺寸的初步设计,支座载荷的校核计算(9)焊缝结构的设计:釜体上主要焊缝结构的设计,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10)人孔的开孔及补强计算:封头开人孔后被削弱的金属面积的计算,有效补强区内起补强作用的金属面积的计算,判断是否需要补强的依据(11)作图5.初步时间安排3月16日到4月30日进行设计计算5月1日到5月20日进行画图5月21日到5月31日编写报告6月1日到6月8日进行扫尾工作,查漏补缺6.预期目的及成果(1)、提交反应釜整体结构设计,搅拌器传动装置和密封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若干,折合0号图纸 2.5张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