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体系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专题完美ppt课件

10
。可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使动词,使……完好。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11
四、数词
确数:
概数:
序数:
12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物量词:动量词:数词和量词的语法功能:1、经常一起使用,共同修饰名词,作定语。文言文中,数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如“六王毕,四海一”
13
六.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她们、大家、咱们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 指示代词:如这、那、那里、那边。
3434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
3535
名词、名词性短语不能无条件地单独做谓语。名词做谓语限于说明日期、天气等等、简短的口语句子,例如:名词性短语做谓语限于说明人物的籍贯、容貌等简短的口语句子。例如:
2023/10/23
红
红
三个
两本
祖国
他
又高又大你来
2023/10/23
38
38
5、状语(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常做状语)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一种成分,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副词
刚多么
很这么介词结构 从北京为人民
多快好省
很高兴
2023/10/23
39
39
状语一般是放在主语后谓语中心词前的。
但是也有许多状语可以放在主语前。例如:
][状] ()
42
2023/10/ 23
42
完整的句子结构是:[状],(定)主||[状]谓<补>+(定)宾
43
第一步:先用“||”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ppt课件共23页文档

扩句: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 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 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 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 行扩句。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 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 “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 整的句子。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啊的语音变化
语气词“啊”在不同的地方语音会有变化。作
为叹词的啊,因为说话时不受语音的影响,所以
仍念a音,为:啊,你来啦!但是作为语气词的
“啊”, 用在句末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的
汉字结构:独体字:天
左右结构:说
上下结构:忠
左中右结构:谢
上中下结构:意 全包围结构:国
半包围结构:同 品字结构:晶
练习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例:文:------------- 鸟------------- 火-------------
2、填空写笔画名称:
(1)账共--------画,第五画是---------,
六、选词填空:
安静 宁静 平静 寂静
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下来。
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 )的海面。
他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 )
七、用--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1、梅花 兰花 菊花 雪花 荷花
2、麻雀 鹌鹑 蹁蝠 喜鹊 翠鸟
八、照样子写几个词,意思与下面的词相近或相同: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 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 “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 整的句子。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啊的语音变化
语气词“啊”在不同的地方语音会有变化。作
为叹词的啊,因为说话时不受语音的影响,所以
仍念a音,为:啊,你来啦!但是作为语气词的
“啊”, 用在句末时,受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的
汉字结构:独体字:天
左右结构:说
上下结构:忠
左中右结构:谢
上中下结构:意 全包围结构:国
半包围结构:同 品字结构:晶
练习
1、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
例:文:------------- 鸟------------- 火-------------
2、填空写笔画名称:
(1)账共--------画,第五画是---------,
六、选词填空:
安静 宁静 平静 寂静
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下来。
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 )的海面。
他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 )
七、用--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1、梅花 兰花 菊花 雪花 荷花
2、麻雀 鹌鹑 蹁蝠 喜鹊 翠鸟
八、照样子写几个词,意思与下面的词相近或相同:
统编部编小学语文知识结构框架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统编部编小学语文知识结构框架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213bf2d15abe23482f4dc9.png)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天安门广场》 《春联》《雾凇》
散文
特点 特色 线索
分类
形散而神不散 “美文”
人事物景都有清晰的情感脉络 写景散文《田园诗情》 状物散文《珍珠鸟》 叙事散文《桂花雨》
古代诗歌
诗歌
现代诗歌
音律 内容
古体诗 近体诗 抒情诗 送别诗 山水田园诗
拨拔
形声 80%
点横折,点,横折钩;
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 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 的把握识写的知识结构, 全面理解教学任务,对 于指导识写教学,改进 识写教学方法,提高识 写教学效率,进而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 是非常深远的。
撇撇折, 提弯钩, 横折折撇, 横折弯钩; (201个)冫冖尢讠扌厂匚彳刂彡冂夂亻犭勹饣厶子廴纟卩巛
常用偏旁
写 字 笔顺规律
阝灬氵火丬(爿)礻忄王宀木广牛辶夂土疒艹衤罒尢皿扌钅口禾 )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先上后下 从左到右 从外到内 先里头再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
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
独体结构(方正 例字 米 日 )
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品字形结构(各部分相等 例字 品 森 )
单韵母 a o e i u v
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音
韵母
特殊韵母er
节
前鼻韵母 an en in un ǖn
构
后鼻韵母 ang eng ing ong
成
整体认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读音节
大学语文全套课件PPT课件

大学语文全套课件ppt
• 大学语文概述 •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 • 大学语文阅读理解 •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 • 大学语文实际应用 • 大学语文案例分析
01
大学语文概述
大学语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学 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 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 化素养。
特点
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审美 性等特点,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 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培养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包括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阅 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 素养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传承中华文化
大学语文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 载体,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 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 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详细描述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 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 审美能力。具体案例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家 族》中的乡土文化表达、余华的《活着》中
的生命意义探索等。
外国文学案例分析
总结词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认知
详细描述
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 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学传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 化认知。具体案例包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的 历史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现代人困境等。
外国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总结词
外国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是大学语文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可以了 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外国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 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代表作品有《哈 姆雷特》、《悲惨世界》、《百年孤独》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拓宽视 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状况。
• 大学语文概述 • 大学语文基础知识 • 大学语文阅读理解 •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 • 大学语文实际应用 • 大学语文案例分析
01
大学语文概述
大学语文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人文性的学 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 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 化素养。
特点
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审美 性等特点,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 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培养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包括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阅 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 素养等,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传承中华文化
大学语文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 载体,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学生 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 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详细描述
通过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 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 审美能力。具体案例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家 族》中的乡土文化表达、余华的《活着》中
的生命意义探索等。
外国文学案例分析
总结词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认知
详细描述
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 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学传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 化认知。具体案例包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的 历史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现代人困境等。
外国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总结词
外国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是大学语文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可以了 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详细描述
外国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 然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代表作品有《哈 姆雷特》、《悲惨世界》、《百年孤独》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可以拓宽视 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状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树新教材.ppt

敖包苏木中心校
情感目标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 会主义情感和创新合作精神,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世 界观、价值观。认识中国传统 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 化智慧。
本册目标
识字标与题写字
阅标读题
习标作题
口语标交题际
认识常用的汉字25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0个,会写汉字250个。 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能对课文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 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背诵优 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达到 400万字以上。
课程总目标
能力目标
能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具有 独立阅读能力,具有日常口 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能具体 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 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 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2、感受习作过 程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境, 提出习作任务。
1、能用几句话 或一段话,把同 学的特点写清楚。
习作 :猜 猜他 是谁
敖包苏木课中件 心校
2.引导学生观察同桌的 外貌,性格特点,爱好 等.将自己观察到的写到
习作中。
达成策略
3、组织猜一猜的活动,学生 读自己写的内容,其他同学
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自然”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
爱之情。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的秘密”
喜欢大自然,观察大自 然,探究大自然奥秘。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留心观察大自然,记录 大自然。
说目标
课程总目 标目
本册目标
教学重难 点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知识目标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情感目标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 会主义情感和创新合作精神,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世 界观、价值观。认识中国传统 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 化智慧。
本册目标
识字标与题写字
阅标读题
习标作题
口语标交题际
认识常用的汉字25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0个,会写汉字250个。 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能对课文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 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背诵优 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达到 400万字以上。
课程总目标
能力目标
能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具有 独立阅读能力,具有日常口 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能具体 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 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 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2、感受习作过 程中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创设活动情境, 提出习作任务。
1、能用几句话 或一段话,把同 学的特点写清楚。
习作 :猜 猜他 是谁
敖包苏木课中件 心校
2.引导学生观察同桌的 外貌,性格特点,爱好 等.将自己观察到的写到
习作中。
达成策略
3、组织猜一猜的活动,学生 读自己写的内容,其他同学
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自然”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
爱之情。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的秘密”
喜欢大自然,观察大自 然,探究大自然奥秘。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与自然”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留心观察大自然,记录 大自然。
说目标
课程总目 标目
本册目标
教学重难 点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知识目标
课件 敖包苏木中心校
中考语文基本知识点课件23张

•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 未来.
•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 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 未来.
•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对照: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峙的两个
方面作比较
中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基本知识点
•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未 来.
•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照、衬托、 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 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 扬先抑、欲抑先扬)。
•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 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 未来.
•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
•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 未来.
•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 未来.
•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 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 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 作用:第一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 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 物,寄托深远之意。
。
作用:鲜明
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 三、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子、提建议、说看法或畅想 未来.
• 1、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ppt课件 小学语文

综合评价法
将以上几种方法综合 运用,全面评估教学 水平。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 内容准确、教学方法 得当、课堂氛围良好 、学生参与度高。
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步骤
内容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内 容是否准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步骤
整理教学笔记、观看教学录像、 与学生交流、撰写反思报告。
教学改进的策略与措施
策略
针对教学评价和反思中发现的问题, 制定改进计划,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
措施
加强备课、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 管理、增加师生互动等。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详细描述
通过ppt课件展示不 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如故事、科普文章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 趣和习惯。
阅读技巧和方法可以 通过ppt课件进行讲 解和演示,帮助学生 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 能力。
写作的基本要素、写 作技巧和常见问题可 以通过ppt课件进行 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写作的基本要领和方 法。
03
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容易混淆的拼音和 汉字,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和辨析,加深 记忆。
汉字的笔画顺序、结构特点、偏旁部首 等可以通过ppt课件的动态演示和图文结 合的方式进行讲解。
详细描述
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规则和拼读方 法可以通过ppt课件的动画演示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
词汇与语法
详细描述
语法的概念、分类和用法可以通 过ppt课件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 生建立正确的语法意识。
02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 班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思维能力。
直观教学法
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
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
03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ppt课件

4
对偶的两个句子意思相近; 对比的两个句子意思相反。
⑥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⑦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⑧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如:“盼望着,盼
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⑨ 借代:不直说甲,而用乙来代替甲。使其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如:“红领巾
制作人:李冬阳
1
2
1. 字音
– (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 速、语音的音变)
2. 汉字
– (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 识、 初中生易错字)
3. 词语
– (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 汇)
4. 标点符号
参加植树活动”,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 2.病句修改
① 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混乱 表意不明 前后矛盾 不符事实 关联词不当 重复啰嗦
5
② 并举修改原则:
不改变原意; 尽可能少改; 不画蛇添足。
6
+ 考点:
– 作家、作品、主要任务及内容
+ 相关作品:
–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骆驼 祥子》、
10
② 说明文(一般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I. 把握说明内容 II. 弄清说明顺序
÷ 时间顺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 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内到外,或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局 部来加以介绍。 ÷ 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的先后。
对偶的两个句子意思相近; 对比的两个句子意思相反。
⑥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⑦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⑧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如:“盼望着,盼
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⑨ 借代:不直说甲,而用乙来代替甲。使其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如:“红领巾
制作人:李冬阳
1
2
1. 字音
– (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 速、语音的音变)
2. 汉字
– (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 识、 初中生易错字)
3. 词语
– (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 汇)
4. 标点符号
参加植树活动”,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 2.病句修改
① 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混乱 表意不明 前后矛盾 不符事实 关联词不当 重复啰嗦
5
② 并举修改原则:
不改变原意; 尽可能少改; 不画蛇添足。
6
+ 考点:
– 作家、作品、主要任务及内容
+ 相关作品:
–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骆驼 祥子》、
10
② 说明文(一般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I. 把握说明内容 II. 弄清说明顺序
÷ 时间顺序: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 ÷ 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内到外,或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局 部来加以介绍。 ÷ 逻辑顺序: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的先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树 30
线索
一般记叙文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以人或人物活动为线索 《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我”
2、以物为线索
《羚羊木雕》中的“木雕”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分马》中的“分马”
4、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荔枝蜜》《荷塘月色》
5、以时间为线索
《荷塘月色》
6、以空间变化为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文知识体系
高中复习专集
学习交流PPT
1
语文知识树
知识体系
复习
学习交流PPT
练习
树 2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
1,识记。2,理解。 3,分析综合。 文学常识 4,鉴赏评文价言。文 5,表达应用。 6,探究。
现代文
语 “语文知识太文繁杂了,学了 好 么 将多 。 语年 有 文还 没 梳是 有 理不 一 梳知种理知识树到飞?底帚……学,”些可什以
基 本 类
短型
语
常 见 类 型
类型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结构(构成) 兰色
表示
_实__词_ + _实__词_ 谓语
定语/_状__语_+名/代/动 /形
动宾短语 后补短语
动词+名词/代词 动词/形容词+_补__语_
主谓短语
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复指短语 方位短语 的字短语
名词_/代__词_ + 名__词__/代词
意动用法 注释要求
信达雅
树 7
文学常识
原名
作者
姓名 时代 地点 评价
古笔代名 现字代 当号代/谥号
作品
口诀:名 时 地 评 作
所学课文 代表作 出处
学习交流PPT
对于 名家 要求 识记
树
8
再来识记一次
阅读
知识树
学习交流PPT
树 9
记叙文
记叙文
说明文
复 试说习明述文
议论文 应用文
表达
注释 句式
议论文
树
14
应用文写作
格式规范 目的明确 语气得体
学习交流PPT
常见文体
树 15
记叙文 说拼明音文
记叙文
基础知说明识文
议论文
应用文
注释 句式 诗 词
文
知识树
文议字论文 阅
诗词歌汇
读
短语 文
学
现
句子常
言识 标文点
代
文
表达
写
表达
作
修辞
标句 短 点 子 语 词汇
拼 文字 基础知识 音
修辞
学习交流PPT
树 16
绿色
____+方位词 表主
语或
____+的
宾语
介宾短语
介词+名词/代词+谓语
树
固定短语
部分成语
学习交流PPT
20
知 识
句子
用途(语气)
结构
单句
成分
复句
句式
陈述句 祈使句 感叹句 疑问句
仿写
修改病句
能
学习交流PPT
力
树 21
口诀:标点 9 7
标号
标 点
点号
“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 … 省略号 •间隔号《书名号》
线索 顺序 语言
游顺结记叙果 传记 笔记 戏剧 曲艺 倒叙 回插描忆叙写录方法访问录
生修动辞方形法 象 具体
详略
开端
起因
发展
树
结构
高潮
经过
写作
学习交流PPT
结局
结果
11
说 明 文
表现手法
写作对象
平实性
事物
常见文体 文艺性
事理
对象特征 时间顺序
课题
顺序 方法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总分总 总分
结构 语言
总----分 分总
图示
6
词义扩大
实注词释
文 言
注释
文
词义缩小
古今异义 声词旁义代转替移形声字本身
实通假词现注象释 虚一词词多注义释
形感声情字色代彩替变声化旁字
名声名词旁称形相说容同法词的改活字变用相为互动代词替 名字词形活不用同为读状音语相同
词性活用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省略句
使动用法
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学习交流PPT
有的记叙文有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 线索,阅读时应认真揣摩,理清思路。
学习交流PPT
树 31
详略安排
详略安排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
突出中心---- 详写
有关中心---- 略写 无关中心---- 不写
树
学习交流PPT
32
词义
查字典
基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语境义
学习交流PPT
同义词 反义词 多义词
字母表
汉语
拼音
拼 方案 音
声母表 韵母表 声调符号 隔音符号
拼写规则
朗读
音
学习交流PPT
树 17
象形 形
指事 汉字构造
会意
六 转注 书 假借
形声
文
笔画笔顺
义
字
音序检字法
查字典
部首检字法
笔画检字法
树
四角号码检字法
学习交流PPT
18
词汇
词义 词性 (词类) 词的构成 词的色彩
学习交流PPT
树 19
并列
准确 简明 周密
承接
树
学习交流PPT
12
议 论 文
常见文体 要素 方式 方法 结构 语言
政论 评论 论读点后感 论讲证演稿 论立悼据论文 驳论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准确解决问周题密(结论)
树
学习交流PPT
13
古体诗
古诗词
(旧体诗)
诗
歌
近体诗
现代诗
(新诗)
学习交流PPT
诗经 楚辞 乐府诗 词 曲 律诗 绝句
-连接号 .着重号 __专名号
句中点号: 、,;:
句末点号:
学习交流PPT
树 22
记叙
表 说明
达 方
议论
式 描写
抒情
学习交流PPT
树 23
论证 方法
举例论证(摆事实) 故事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理论论证(讲道理)
学习交流PPT
树 24
说明 方法
打比方 下定义 分类别 举例子 画图表 作比较 作解释 列数字 引用
学习交流PPT
树 3
语文知识体系
文言文
文学习学交流常PPT识
现代文
4
按体裁
记叙文
阅读
现 写作 代 文
说明文 议论文 诗歌 应用文
基础知识
树
学习交流PPT
图示
5
按体裁
古诗词
文 (旧体诗) 言 文
诗经
楚辞
古体诗 乐府诗 词
曲 律诗 近体诗 绝句 记 、铭
古代散文 说 、 序
树
表 、 疏 ……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树 27
写作过程
观察生活 审题立意 提炼中心 选材剪裁 布局谋篇 确定文体 重视拟题
学习交流PPT
安排结构 语言表达
树 28
构思写法
设置悬念 托物言志 欲扬先抑 开门见山 首尾呼应 以小见大 联想想象
学习交流PPT
树 29
描写人物
抓住人物特征 精选典型事例 运用描写方法 要求具体形象生动
阅
诗歌
读
诗
修辞
写 作
语 法
词
文
阅读 文
按顺序再来 言
学 常
现
识
代
标 点
句 子
短 语 词汇
试说一次
文
文
拼 文字
树
音
知识树
学习交流PPT
基础知识
10
记 叙 文
中心 六要事说类\写(景对\象状)物: 新人闻物(通第讯一\第特三写人称) 童事话件的寓起言因
民经间过传说 神话故事
学习交流PPT
树 25
口诀
设问 对比 反问 对偶
• 两问两对
修 辞
反复 排比 反语 比喻
• 三反三比
方
借代 夸张 • 借用夸人
法
引用 拟人 顶真 通感
• 顶回通关
回文 双关
互文 呼告
树
学习交流PPT
26
人物描写
描写 方法
环境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树 30
线索
一般记叙文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以人或人物活动为线索 《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我”
2、以物为线索
《羚羊木雕》中的“木雕”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分马》中的“分马”
4、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荔枝蜜》《荷塘月色》
5、以时间为线索
《荷塘月色》
6、以空间变化为线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文知识体系
高中复习专集
学习交流PPT
1
语文知识树
知识体系
复习
学习交流PPT
练习
树 2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
1,识记。2,理解。 3,分析综合。 文学常识 4,鉴赏评文价言。文 5,表达应用。 6,探究。
现代文
语 “语文知识太文繁杂了,学了 好 么 将多 。 语年 有 文还 没 梳是 有 理不 一 梳知种理知识树到飞?底帚……学,”些可什以
基 本 类
短型
语
常 见 类 型
类型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结构(构成) 兰色
表示
_实__词_ + _实__词_ 谓语
定语/_状__语_+名/代/动 /形
动宾短语 后补短语
动词+名词/代词 动词/形容词+_补__语_
主谓短语
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复指短语 方位短语 的字短语
名词_/代__词_ + 名__词__/代词
意动用法 注释要求
信达雅
树 7
文学常识
原名
作者
姓名 时代 地点 评价
古笔代名 现字代 当号代/谥号
作品
口诀:名 时 地 评 作
所学课文 代表作 出处
学习交流PPT
对于 名家 要求 识记
树
8
再来识记一次
阅读
知识树
学习交流PPT
树 9
记叙文
记叙文
说明文
复 试说习明述文
议论文 应用文
表达
注释 句式
议论文
树
14
应用文写作
格式规范 目的明确 语气得体
学习交流PPT
常见文体
树 15
记叙文 说拼明音文
记叙文
基础知说明识文
议论文
应用文
注释 句式 诗 词
文
知识树
文议字论文 阅
诗词歌汇
读
短语 文
学
现
句子常
言识 标文点
代
文
表达
写
表达
作
修辞
标句 短 点 子 语 词汇
拼 文字 基础知识 音
修辞
学习交流PPT
树 16
绿色
____+方位词 表主
语或
____+的
宾语
介宾短语
介词+名词/代词+谓语
树
固定短语
部分成语
学习交流PPT
20
知 识
句子
用途(语气)
结构
单句
成分
复句
句式
陈述句 祈使句 感叹句 疑问句
仿写
修改病句
能
学习交流PPT
力
树 21
口诀:标点 9 7
标号
标 点
点号
“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 … 省略号 •间隔号《书名号》
线索 顺序 语言
游顺结记叙果 传记 笔记 戏剧 曲艺 倒叙 回插描忆叙写录方法访问录
生修动辞方形法 象 具体
详略
开端
起因
发展
树
结构
高潮
经过
写作
学习交流PPT
结局
结果
11
说 明 文
表现手法
写作对象
平实性
事物
常见文体 文艺性
事理
对象特征 时间顺序
课题
顺序 方法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总分总 总分
结构 语言
总----分 分总
图示
6
词义扩大
实注词释
文 言
注释
文
词义缩小
古今异义 声词旁义代转替移形声字本身
实通假词现注象释 虚一词词多注义释
形感声情字色代彩替变声化旁字
名声名词旁称形相说容同法词的改活字变用相为互动代词替 名字词形活不用同为读状音语相同
词性活用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省略句
使动用法
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学习交流PPT
有的记叙文有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 线索,阅读时应认真揣摩,理清思路。
学习交流PPT
树 31
详略安排
详略安排是为文章的中心服务的:
突出中心---- 详写
有关中心---- 略写 无关中心---- 不写
树
学习交流PPT
32
词义
查字典
基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语境义
学习交流PPT
同义词 反义词 多义词
字母表
汉语
拼音
拼 方案 音
声母表 韵母表 声调符号 隔音符号
拼写规则
朗读
音
学习交流PPT
树 17
象形 形
指事 汉字构造
会意
六 转注 书 假借
形声
文
笔画笔顺
义
字
音序检字法
查字典
部首检字法
笔画检字法
树
四角号码检字法
学习交流PPT
18
词汇
词义 词性 (词类) 词的构成 词的色彩
学习交流PPT
树 19
并列
准确 简明 周密
承接
树
学习交流PPT
12
议 论 文
常见文体 要素 方式 方法 结构 语言
政论 评论 论读点后感 论讲证演稿 论立悼据论文 驳论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准确解决问周题密(结论)
树
学习交流PPT
13
古体诗
古诗词
(旧体诗)
诗
歌
近体诗
现代诗
(新诗)
学习交流PPT
诗经 楚辞 乐府诗 词 曲 律诗 绝句
-连接号 .着重号 __专名号
句中点号: 、,;:
句末点号:
学习交流PPT
树 22
记叙
表 说明
达 方
议论
式 描写
抒情
学习交流PPT
树 23
论证 方法
举例论证(摆事实) 故事论证 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理论论证(讲道理)
学习交流PPT
树 24
说明 方法
打比方 下定义 分类别 举例子 画图表 作比较 作解释 列数字 引用
学习交流PPT
树 3
语文知识体系
文言文
文学习学交流常PPT识
现代文
4
按体裁
记叙文
阅读
现 写作 代 文
说明文 议论文 诗歌 应用文
基础知识
树
学习交流PPT
图示
5
按体裁
古诗词
文 (旧体诗) 言 文
诗经
楚辞
古体诗 乐府诗 词
曲 律诗 近体诗 绝句 记 、铭
古代散文 说 、 序
树
表 、 疏 ……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树 27
写作过程
观察生活 审题立意 提炼中心 选材剪裁 布局谋篇 确定文体 重视拟题
学习交流PPT
安排结构 语言表达
树 28
构思写法
设置悬念 托物言志 欲扬先抑 开门见山 首尾呼应 以小见大 联想想象
学习交流PPT
树 29
描写人物
抓住人物特征 精选典型事例 运用描写方法 要求具体形象生动
阅
诗歌
读
诗
修辞
写 作
语 法
词
文
阅读 文
按顺序再来 言
学 常
现
识
代
标 点
句 子
短 语 词汇
试说一次
文
文
拼 文字
树
音
知识树
学习交流PPT
基础知识
10
记 叙 文
中心 六要事说类\写(景对\象状)物: 新人闻物(通第讯一\第特三写人称) 童事话件的寓起言因
民经间过传说 神话故事
学习交流PPT
树 25
口诀
设问 对比 反问 对偶
• 两问两对
修 辞
反复 排比 反语 比喻
• 三反三比
方
借代 夸张 • 借用夸人
法
引用 拟人 顶真 通感
• 顶回通关
回文 双关
互文 呼告
树
学习交流PPT
26
人物描写
描写 方法
环境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