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同课异构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同课异构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能够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理解和应用。
2.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并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实际问题案例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学校一次户外活动,需要租车,一辆车可以坐40人,现在有42人,需要几辆车?让学生尝试解答这个问题,从而引出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进一法和去尾法的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解决问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例12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
礼盒要用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
盒?
=
16.666……(个)
25÷1.5≈16 (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___1_6__个礼盒。
★去尾法
②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 11(吨) 四舍五入法 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每个瓶最多可盛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①学校食堂准备买进10千克菜油,并用每只能装4千克的油桶来装,需要几只桶去买油? 幸福小学有378人去秋游,每辆客车限乘40人,需要几辆客车?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米,能做多少套? ②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 同样是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小强的妈妈要将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130÷15=8. 剩下的要截成米长的小段,最多还能截出几段这样长的木料? 水多少吨?(保留整数) 小强的妈妈要将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米,能做多少套? ①: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汉语词典18元,他可以买几本词典? 5(个)≈12(个)去尾法 (支)≈5(支) 进一法 25(吨)≈12(吨)进一法 教材第40-41页 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 “四舍五入”法在一般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 ②:水果店要将130千克的苹果装进纸箱,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呢?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水多少吨?(保留整数) ①学校食堂准备买进10千克菜油,并用每只能装4千克的油桶来装,需要几只桶去买油? 130÷15=8.
解决问题中的进一法和去尾法

解决问题中的进一法和去尾法估算是数学教学的一部分,包括计算性的估算(四舍五入法)和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估算,其中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估算包括“进一法”和“去尾法”,它是不同于“四舍五入”法的求近似值的方法。
“四舍五入”法在一般计算求近似值时可以广泛应用,但“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值,三者求近似值的方法不同。
通过学习,同学们能明白求近似值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外,可以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并且学生也掌握了哪种情况下使用“进一法”,哪种情况下使用“去尾法”。
片段一:出示:小强的妈妈准备把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最多可盛0.4千克香油,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师:请用心读题,并列式计算。
生:2.5÷0.4=6.25(个)师:那就需要6.25个瓶子了?生:不会吧!哪有0.25个瓶子呀,要想装完,必须是一个整瓶子!所以我认为应该是7个瓶子。
师:这位同学解释的很好!你们听懂了吗?(懂了),还可以怎样解释?(思考后)生:因为2.5÷0.4=6(个)……0.1(千克),剩下的0.1千克油也需要一个瓶子装,因此是7个瓶子。
(掌声响起来了)师:这样解释更能说明要想把2.5千克油全装完,就需要7个瓶子。
在这里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进一法“,也就是在6个的基础上加1个。
片段二:出示:王阿姨用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需要1.5米的红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师:对这道题,你们又是如何算的呢?生1:25÷1.5=16.6666……(个),可以包装17个礼盒。
生2:不对,在这里不能包装17个,只能包装16个,因为剩下的丝带不够包装一个礼盒了。
师:你们同意谁的?(显然是生2的。
)师:其实这道题与上一题有区别,这道题是包装问题,看剩下的够不够包装一个,不够就都要舍去,叫“去尾法”。
以后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接下来我有出示了几道让孩子判断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1)用瓷砖铺地板,铺了3.6个房间,能铺几个房间?(2)用桶装油,需要8.03个桶,需要几个桶?(3)用钱买钢笔,可以买15.9枝,可以买几枝?(4)用货车运货物,需要3.8次才能运完,那么需要几次呢?……师:通过这么多题,你们认为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小结
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两种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进一法通过逐步靠近目标来解 决问题,而去尾法通过逐步排除错误来找到解决方案。根据具体问题的性质 选择适合的方法,并逐步推进,您将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并逐步实现每个步 骤,直至达到最终目标。
什么是“去尾法”?
“去尾法”是一种逐步排除错误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逐步排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的错误来找到解决方案。
1 何时使用“去尾法”?
当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明确,或者存在多个可 能的错误时,可以使用“去尾法”来逐步排除 错误。
2 如何使用“去尾法”?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 法)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演示将介绍两 种经典的问题解决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什么是“进一法”?
“进一法”是一种逐步优化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逐步接近最终目标来解决问题。
1 何时使用“进一法”?
2 如何使用“进一法”?
当问题复杂或目标难以一步达成时,使用“进 一法”可使问题逐渐被解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2)做一件羽绒服需要3.7米布,50米布料可以做几
件羽绒服?
( 去尾法 )
(3)妈妈用20元钱买1.2元一个的土鸡蛋,可以买几
个?
(去尾法 )
(4)把85升纯净水分装在容积为10升的水桶中,需
要几个水桶?
( 进一法)
(5)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有2800页纸
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 笔记本?
( 去尾法 )
2800÷60=46.6(套) ≈46(套)
2台同样的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照 这样计算,一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①先求2台1小时 1.2÷3=0.4(公顷) 再求1台1小时 0.4÷2=0.2(公顷)
②先求1台3小时 1.2÷2=0.6(公顷) 再求1台1小时 0.6÷3=0.2(公顷)装进纸箱运走, 每个纸箱最多可以装16千克。最少需要 几个纸箱?
500÷16=31.25(个)≈32(个) “进一”法
答:最少需要32个纸箱。
2、张老师买来80米布料来做演出服装,每 套演出服装要用3米布料,这些布料最多 能做多少套演出服装? . 80÷3=26.6(套) ≈26(套) “去尾”法
答:这些布料最多能做26套演出服装。
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舍五入法:求平均数或计算题的近似数。
进一法: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 的油都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 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
去尾法:要买东西或做成一个东西,只能舍去 小数部分,买或做整个的物品,用“去 尾法”。
下面的情况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1)一艘船限载25人,130人需要几艘船? ( 进一法 )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学情、教材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水平,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学习了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太困难。
应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准确地分析,选择准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
“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实行教学。
因为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所以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
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
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下面说一说“解决问题”中的例题10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2.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使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水平,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会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流程:一、情境再现导入一个大袋里面装了22个水果糖。
把它分装在小袋,每小袋装4个,需要准备几个小袋?(2)小明昨天过生日,家里来了很多朋友,他想给每个饭桌上放10个糖,这大袋水果糖能够放几桌?1.请欣赏分析题意。
2.学生试着列式。
3.教师引导学生准确取商的近似值,得到结果。
4.引出课题,板题。
二、探究新知(一)学生合作学习例10.课件出示例10:(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绳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能够包装几个礼盒?2.小组汇报。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02 03
计算时间
如果一个计时器的最大显示时间为1小时,而需要计时的活动时间为1.5 小时,那么使用去尾法,应该选择一个最大显示时间至少为1小时的计 时器。
分配物品
如果一个包装盒的最大容量为10个物品,而现在有12个物品需要放入 包装盒,那么使用去尾法,应该选择一个最大容量至少为10个物品的包 装盒。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去尾法概念
去尾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必须对数据进 行四舍五入取整,而在取整时,如果遇到非整数部分小于0.5,则将整数部分不变。
去尾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经常用到,例如在制作食品、测量长度、计算时间等场合中都需要用到 去尾法。
03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 景
如果过度使用去尾法,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实 际需求。
05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案 例分析
进一法案例分析
超市购物
如果一个超市的购物车可以容纳100千克的物品,而现在有110千克的物品需要放入购物 车,那么使用进一法,应该选择一个容量至少为120千克的购物车。
容器装水
如果一个容器的最大容量为10升,而需要装载的水量为11升,那么使用进一法,应该选 择一个最大容量至少为12升的容器。
解决问题(进一法去尾法)
目录
• 引言 • 进一法去尾法的基本概念 •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场景 •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优缺点比较 • 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问题的提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将一些物品平均分配的问 题,例如分发糖果、分配座位等。然而,当物品的数量不能 被平均分配时,如何处理剩余的物品就成了一个问题。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解决问题

QD 二年级下册
习题课件
知识点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
1.每个盘子最多放8个草莓,42个草莓至少需要几个 盘子?
进一
42÷ 8 = 5 ( 个 )…… 2 ( 个 )
2
5 + 1 = 6 ( 个 ) 答:至少需要 6 个盘子。
2.星期天同学们在海边捡贝壳,每9个贝壳穿1串链子, 68个贝壳最多可以穿几串链子? 5
68÷ 9 = 7 ( 串 )…… 5 ( 个 ) 答:68个贝壳最多可以穿 7 串链子。
易错点
3.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在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只要有余数就用“进一
法”。
()
(2)在解决用布料做衣服的问题时,无论剩多少布料,都
只能用“去尾法”解决。
()
辨析: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进一法”和
“去尾法”
提升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4.30名同学去游乐场玩。 (1)如果明明带20元钱去坐摩天轮,
最多可以坐几次?如果他想多 坐一次,还差几元钱? 20÷8=2(次)……4(元) 8-4=4(元) 答:最多可以坐2次,如果他想多坐一次,还差4元钱。
(2)如果30名同学全部坐小船,每条小船可坐4人,至少 要坐多少条小船? 30÷4=7(条)……2(人) 7+1=8(条) 答:至少要坐8条小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馆买新华字典, 他可以买回几本字典?
100÷18.5≈5(本)
答:他可以买回 5 本字典。
每本18.5元
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 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 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个)
答:李师傅最多可以做 12 个生日蛋糕。
2.5÷0.5 = 5(个)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 礼盒要用2.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 礼盒?
25÷2.5 = 10(个)
完成下面两道题,想一想计算结果跟上面两题有什么不 同?应该如何处理?然后小组内交流看法和理由。 (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例12: 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2)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 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进一法:
除到整数后,只要有余数,不管余下是几,都应该向前进题时,要根据 除到整数后,只要有余数,不管余下是几,都应该直接舍去。 取商的近似值。 四舍五入法: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就把尾数直接舍去。如果尾数的最 高位满5,就要向前进“1”。
实际情况
判断下面各题用进一法取商还是用去尾法取商。
1.国庆节五(1)班14名同学到公园划船,每3个同学一条船,需要 几条船?( 进一法 ) 2.王刚用彩纸折叠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33张纸可以折几架?(去尾法 ) 3.一种圆珠笔3元钱一支,11元最多能买几支?( 去尾法 ) 4.校办工厂把50个乒乓球装箱,每20个装一纸箱,需要多少个 纸箱?( 进一法 )
雨燕是长距离飞行最快的鸟。一只雨燕3小时可 以飞行510千米,一只信鸽每小时可飞行74千米。雨 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多少倍?(结果保留一 位小数)
510÷3=170(千米) 170÷74≈2.3
答:雨燕飞行的速度大约是信鸽的 2.3 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获?还有什么疑惑?
谢 谢 作业:课本P34-35第4、8、10题。
解 决 问 题 (二 )
龙山中心小学 陈 建 发
学习目标:
1.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 的近似值。 2.感受“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在 现实 中的应用。
独立列式计算,全班汇报答案。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 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5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