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是一种基于个体基因信息来指导药物治疗的新兴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个体基因变异情况,预测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药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从而实现个体化、精准化的药物治疗。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指导意义。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提供个体对药物代谢能力的信息。
某些药物的代谢主要依赖于特定代谢酶的作用,而这些代谢酶的活性可能会因个体基因的变异而表现出差异。
通过对这些关键药物代谢酶基因进行检测,可以预测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从而指导合理用药。
对于某些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凝药物华法林,其代谢主要依赖于CYP2C9和VKORC1基因的作用。
如果患者携带CYP2C9和VKORC1基因变异,可能导致华法林的代谢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药物的血浆浓度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这些个体差异,指导调整剂量和药物选择,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预测个体对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个体对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可能因基因变异而表现出差异。
通过对与药物靶标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可以预测个体对药物的治疗效果,指导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的疗效与HER2基因的扩增状态密切相关。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确定HER2基因的扩增状态,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是否适合使用曲妥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还可以预测个体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从而避免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某些抗肿瘤药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骨髓抑制,而这种不良反应可能与个体体内修复相关基因的变异有关。
通过对这类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可以预测个体患病风险,指导个体用药安全。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促进个体化药物治疗的发展。
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以人群平均效应为依据,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提供个体差异的信息,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支持。
浅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

浅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药物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基因型来指导个体选择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的方法。
它本质上是将个体基因信息与药物的药理特性相结合,以实现个体化用药。
药物基因检测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为每个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检测个体的基因型,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进而预测特定基因型对药物代谢、药物反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可能的影响。
这样一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药物种类以及给药途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体现在个体药物代谢能力的预测上。
个体的药物代谢能力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统和其他代谢途径决定。
CYP酶的活性可能因基因多态性而有所不同。
有些患者(如快代谢者)可能会快速代谢药物,导致治疗不足;而另一些患者(如慢代谢者)则可能会慢速代谢药物,导致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CYP酶基因型,据此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频率,以确保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浓度处于有效范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用药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药物基因检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且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指南来指导临床应用。
药物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药物基因检测当前仅关注较为常见的基因多态性,对于罕见变异或复杂遗传机制的影响仍不清楚。
个体基因型只是影响药物反应和不良反应风险的一个方面,药物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需要综合考虑。
药物基因检测可以为个体化用药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它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药物基因检测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实现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指南,并培养专业人才,以确保药物基因检测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因检测基因分型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基因分型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患者中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死于自然疾病本身.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中央的数据为:住院病人中, 每年约有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响;家庭用药不良反响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那么多达250万人.人们对药物毒副作用不重视是药物不良反响的重要原因.处方中的剂量多是常规剂量,对患者来说未必准确,没考虑个人代谢耐受因素,长期过量用药,很可能导致慢性药物中毒.基因组的多态性是导致药物反响多态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每个人有自己特有的药物代谢基因,决定着药物的代谢和耐受剂量,只有根据自己的耐受剂量服药, 才是最合理的平安剂量.进行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型检测,合理调整用药剂量,使长期用药更平安,毒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好.药物基因组学正是从基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响个体多样性.从基因水平研究证实和阐述药物疗效以及药物作用的靶位、作用模式和毒副作用.揭示药物反响多态性这些差异的遗传特征, 鉴别基因序列中的差异,并以药物效应及平安性为目标,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平安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药物疗效与平安性的遗传体质评估,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及耐药现象发生,实现“个性化用药〞的目标.我们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基因组教研室经过研究,已开发了结核病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乙肝治疗药物拉米夫定、抗凝剂药物华法林以及柏类、5-氟尿嚅呢、琉基喋吟类等月中瘤化疗药物的用药指导基因检测工程,倡导基于基因分型的个体化合理用药.同时还开发了人乳头瘤病毒筛查与宫颈癌预警工程.1.结核病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大大削弱了抗结核药物的疗效.目前结核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结核病疫情上升和难以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中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耐药性是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的主要方式.多数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基因突变机理比拟明确,异烟肌、利福平、乙胺丁醇是一线抗结核药物.katG基因的点突变与异烟肌耐药性密切相关, katG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以使酶分子活性降低或失活,异烟肌不能被转化为活性形式,从而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肌的高水平耐药.利福平及其它福霉素衍生物在结核分枝杆菌内的作用靶位为rpoB基因编码的RNA多聚酶B亚单位,可抑制转录过程, 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编码阿拉伯糖基转移酶的基因(embC ZA/B)的变异是结核分枝杆菌耐受乙胺丁醇的原因.文献报道,检测出rpoB526,rpo531,embB306和katG315 等密码子突变情况,就能预测90麻1」福平、乙胺丁醇和75%的异烟肥耐药菌株.因此通过Pyrosequencing技术分析katG、rpoB、embB基因是否变异,可以监测到大多数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检测方案]方法:焦磷酸测序(Pyrosequeencing )样本:痰液、外周血、脑脊液等.收费:500元2.乙肝病毒耐药突变检测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药物之一,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突变,且逐年升高(第1、2、3、4年分别为14%、38、49%和66%),从而导致病毒载量和谷丙转氨酶反弹.拉米夫定耐药主要由于乙肝病毒(HBV躁合酶基因的酪氨酸-甲硫氨酸-大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涯序发生变异,一旦出现YMDD变异,继续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将没有意义.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监测YMDD变异,对疾病的明确诊断、临床转归、用药选择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是慢性乙肝重负担国家,有效治疗慢性乙肝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有拉米夫定、干扰素、PEG干扰素、阿的福韦、恩替卡韦等,后4种药物都可以有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因此,长期治疗和耐药突变监测是成功治疗乙肝的关键.一旦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检测到YMDD变异,可以提示临床医生及时考虑换用其他药物治疗或采取联合治疗.耐药突变检测费用相对于药费并不高,而定期进行耐药突变检测,却可以防止由于耐药造成浪费,也为临床进行更有效地治疗提供及时信息保证.[检测方案]1.首次治疗前进行一次HBV DN侬量和耐药突变检测;2.治疗过程中每三个月进行一次HBV DN侬量和耐药突变检测.[标本米集和保存]抽取病人静脉血,置于灭菌的一次性试管中自然凝固〔不可用肝素抗凝〕,或3000-4000rpm离心20min ,吸取别离出的血清送检.收费:500元基因分型指导临床warfarin 〔华法林〕用药检测的意义:warfarin作为一种口服抗凝剂,具治疗窗很窄,特定剂量下人群的反响差异至少相差10倍,从而导致剂量不够达不到防血栓效果, 剂量过大又引起出血的危险.美国FDA已经规定对服用warfarin的患者应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我国尚未明确规定.在国内应尽快开展类似的基因分型检测以指导warfarin 的合理用药.临床检测适应症:warfarin 〔华法林〕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血药,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形成性疾病,包括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静脉血栓以及心瓣膜置换术、房室纤颤后.临床上常用于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患者.样本收集方法:患者血液标本.VKORC1S因分型检测方法:采用高通量快速准确的TaqMan PC时法进行.检测本钱:探针20元,血液基因组DNAE取5元,PC网应13c剂10元,其它15元, 总共50元.收费:150元4.粕耐药性检测月中瘤细胞对柏耐药性的产生常使化疗难以奏效并最终导致化疗失败. ERCC1 XRCC1 xpd基因多态性能影响DNA修复途径,影响患者对柏耐药性. 适应症:拟用或应用铝类化疗药的患者标本:抗凝血、新鲜组织本钱:200元收费:500元5. 5-氟尿喀咤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5一氟尿喀呢〔5 — FU〕乍为一种抗代谢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月中瘤的治疗.但是,由于月中瘤及个体异质性的影响,仍有局部患者对该药不敏感或出现严重致死性毒性反响.DPD是5-FU代谢的限速酶, DPD缺乏会导致5-FU用药后的严重毒性,DPYD 基因的多态性与5-FU的毒副作用有关.MTHFR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MTHFR 基因型的改变还可以影响叶酸的浓度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而改变月中瘤细胞的生长以及对化疗的敏感性,削弱5 — FU的抗月中瘤作用.DPYD MTHFR基因型检测对指导月中瘤的化疗、预测以5 — FU为根底的化疗方案的疗效和毒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适应症:拟用或应用氟尿喀噬类化疗药的肿瘤患者标本:抗凝血、新鲜组织本钱:200元收费:500元6.硫基喋吟类药物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硫喋吟类药物广泛应用于白血病治疗和器官移植后抑制免疫排斥反响.但由于较严重的毒副反响限制了其临床用药,许多大医院纷纷采用其他价格远远高于琉基喋吟类的免疫抑制剂和抗月中瘤药物,大幅度增加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然而,绝大局部患者可耐受该类药物治疗.TPMT在琉基喋吟、硫口坐喋吟等药物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编码TPMT的基因多态性对琉基喋吟的代谢有严重的影响.采用TPM基因型检测对患者进行遗传学分类,预测临床反响并指导用药,这将在保证平安的前提下减轻患者负担和减少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适应症:拟用或应用硫喋吟类化疗药的患者标本:抗凝血、新鲜组织本钱:200元收费:500元7.人乳头瘤病毒筛查与宫颈癌预警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存在与多种皮肤粘膜的良、恶性增生、泌尿生殖系癌特别是宫颈癌的发生开展相关,其早期发现对细胞学检查正常或核异变期泌尿生殖系癌症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极为重要.适应症:体检患者标本:新鲜组织、分泌物本钱:150元。
临床医学中的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临床医学中的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一、引言在临床医学领域,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受到重视。
个体化药物治疗侧重于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特征和基因变异,制定精确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基因检测技术则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信息,为医生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中药物治疗个体化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对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
二、药物治疗个体化的意义及方法1. 个体化治疗的意义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案通常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模式,即相同疾病的患者被给予同样的药物和剂量。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和基因变异都有所不同,同样的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通过个体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2. 个体化治疗的方法个体化治疗的方法包括根据病情和患者特征进行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以及药物联合应用等。
在药物选择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因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判断,选择适合的治疗药物。
在剂量调整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代谢能力、肾功、肝功等指标进行调整。
另外,药物联合应用也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不同药物的组合可以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1. 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SNP分析、基因组测序和表达谱分析等方法。
SNP分析可以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了解基因在个体中的突变情况;基因组测序可以全面了解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包括突变、重组等变异情况;表达谱分析可以测定个体中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了解基因功能的差异。
2. 基因检测技术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为医生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提供依据,提高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以癌症治疗为例,某些患者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而另一些患者则对这些药物耐受性较强。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筛选出对某种药物敏感的患者,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已成为临床合理用药领域的热点话题。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通过分析个体基因型的差异,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指导,以达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提高药物疗效的目的。
本文将从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作用以及其指导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一、基因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和分析个体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型或基因变异来判断某种特定性状或疾病风险的技术手段。
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PCR扩增、基因芯片、测序等多种方法。
其中PCR扩增是通过酶切法、核酸杂交法等手段对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基因芯片是通过高通量检测技术对数千个基因进行同时检测,而测序则是通过对基因组的直接测序来检测个体基因组的变异情况。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是指通过对患者个体的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点受体等相关基因进行检测,以预测个体对某种特定药物的代谢情况、药物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个体化用药、预测药物不良反应和指导药物疗效的评估等方面。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作用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化用药:药物在人体中的代谢和作用过程受个体基因型的影响,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代谢速度和疗效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针对个体基因型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以达到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
2. 预测药物不良反应:一些药物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中存在着遗传相关的药物代谢酶的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通过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对某种特定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从而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3. 提高药物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对某种特定药物的疗效情况,从而根据个体基因型的不同来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是指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信息,对药物疗效、副作用、药物代谢等相关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随着基因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实践的发展,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指导意义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患者基因信息的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因此,对于一些特定的药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适合不同患者的需求。
例如,对于普通的感冒药物,如果对某些患者的基因结构进行检测后,发现他们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强,可能需要适当调整药物的剂量,以免产生过度的药效。
而对于肝癌患者,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信息,可以预测患者对某些药物(如某些种类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进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此外,药物相关基因检测还能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药物选择。
医生在治疗患者时,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可能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药物选择建议,选择出对不同患者的基因信息最适合的药物,减轻不必要的副作用。
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病时,根据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来确定适当的药物类型和用药方案,可有效地减少耐药性的出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药物相关基因检测还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
在病人无法获得有效治疗时,医生往往会尝试使用一系列药物尝试治疗,中间往往还需要多次调整,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而对于特定的药物,在对患者基因信息进行了检测后,医生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该药物对患者的疗效、疗效持续时间和副作用等因素,从而让患者获得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而不需要经历循环治疗。
综上所述,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科学的基因检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并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降低医疗成本,也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治疗体验。
基因检测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基因检测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价值一、前言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基因检测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基因检测在药物研发、药物治疗和个体化用药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基因检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药物靶点筛选药物研发中,靶点筛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分析,可以找到与某些疾病相关的靶点,并设计出相应的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
例如,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与肿瘤相关的靶点,并开发出相应的抗癌药物。
2. 药物代谢酶筛选药物代谢酶是指参与药物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类。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患者体内某些代谢酶活性较低,从而导致药物代谢缓慢,容易出现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药物研发中,需要对药物代谢酶进行筛选,并开发出相应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三、基因检测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1. 药物剂量调整个体差异是导致同一种药物对不同人产生不同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确定患者体内某些代谢酶活性较低或高,从而调整药物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2. 药物选择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例如,在抗癌治疗中,通过对肿瘤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肿瘤细胞是否存在某些突变基因,并根据突变基因的类型选择最适合的靶向治疗方案。
3. 不良反应预警有些患者在接受某些特定药物治疗时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是否存在某些易感基因,从而预测患者是否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四、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1. 药物剂量个性化个体化用药是指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和临床表现,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基因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体内某些代谢酶活性较低或高,从而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剂量。
2. 药物选择个性化不同人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浅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

浅析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个体化用药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检测个体基因信息,预测药物对每个人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从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用药指导。
那么药物基因检测对个体化用药有哪些影响呢?一、药物基因检测可以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准确的依据药物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到患者的基因变异信息,从而预测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能有很大差异,有些人可能会对某些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药物基因检测可以根据个体基因信息将患者分为不同基因型群体,为医生提供个性化用药建议,使治疗更为精准。
比如,大剂量使用华法林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但药物基因检测可以预测出华法林的代谢速度是否较慢,从而调整用药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药物基因检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药物基因检测虽然能够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但并不能预测绝对的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
同时,药物基因检测也不能应用于某些特殊的患者群体,比如新生儿和儿童,因为他们的基因表达和代谢情况还未成熟。
此外,由于基因检测的技术限制,检测结果可能并不十分准确,存在一定的误报漏报率。
因此,医生和患者在接受药物基因检测的同时,应当注意这些局限性。
三、药物基因检测需要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药物基因检测涉及到个体私密信息的保护和医疗行业的监管,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证其安全可靠。
同时,药物基因检测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只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才能进行解读和判断,以确保使用药物基因检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此外,对于检测结果的存档和使用也应有严格的规定,保护个体隐私和知情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而能保持恒定(成功率在44个国家的实验室 均达到98%以上)
• IHC检测法在准确性、可重复性、严谨性上均不 及FISH法
临床背景
➢ PIK3CA
• 一个细胞原癌基因; • 定位于人类3q26.3上; • 含20个外显子; • 编码Ⅰ型PI3K的P110α催化亚基。
临床背景
PI3Ks
脂类激酶家族 三型:Ⅰ、Ⅱ和Ⅲ型
P110催化亚基 异
Ⅰ型PI3K
源 二
P85调节亚基 聚
体
临床意义
➢ PIK3CA基因突变可引起乳腺癌患者对HER2 靶向药物Herceptin的治疗耐药,从而导致疗 效欠佳。
➢ PIK3CA基因突变检测可为结直肠癌及乳腺癌 患者的预后评估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Berns K, et al. Cancer Cell. 2007;12: 395-402.
K-ras基因检测与结直肠癌治疗
• Cetuxamab(西妥昔单抗)
– 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和其后的肿瘤生长 – 2004年获得FDA审批资格治疗结直肠癌
• Panitumumab(帕尼单抗)
– 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 2005年7月获得FDA快速通道审批资格治疗结直肠癌
个性化医学
个体化医学
•Human Genome Project in 2003
Finishing the euchromatic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4; 431 (7011): 931-945.
•Phase I HapMap project in 2005
K-ras基因检测与结直肠癌治疗
K-ras基因突变检测
Erbitux
其它治疗方式
Erbitux
治疗成功
Langreth, R. (2008), ‘Imclone’s Gene Test Battle’, , 16May
Herceptin的可能作用机制
ASCO/CAP HER-2检测指南
842例标本检测结果
•
Sauter G. et al J Clin Oncol 27(8):1323-1333 2009
HER2检测的结论及建议
• IHC法检测HER2基因引起的Her2蛋白水平异常
组织蛋白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而不能保持恒定(组织固定、切片保存、 抗原修复与暴露、抗体种类与批次、效价、试验程序、质量控制、判 读标准)
浸润性乳腺癌的HER-2基因检测
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跨膜糖蛋白HER-2,参与调控 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是公认的重要肿瘤分子标志之一,大 约18%-20%的乳腺癌中有HER2基因的扩增。因此现在被广泛用于 乳腺癌的预后评价和指导治疗。
Herceptin(贺赛汀)是一种针对HER-2/neu原癌基因产物的人/鼠嵌合 单抗,能特异地作用于HER-2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
K-ras基因检测与结直肠癌治疗
K-ras基因检测与结直肠癌治疗
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才能从这类药物治疗中获益。 >90% K-ras mutations are codon 12,13 (6:1)
1. Lièvre A, Bachet J-B, Boige V, et al.. J ClinOncol. 2008;26:374-379. 2. Eberhard DA, Johnson BE, Amler LC,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5:5900-5909.
A haplotype map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5: 437(7063):1299-1320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 in 2007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functional elements in 1% of the human genome by the ENCODE pilot project.
Source: U.S. DOE (), Human Genome Project Information
技术平台
static
dynamic
风险评估 诊断
预后 治疗
监测
个体化用药 个体化医学的先行领域
药物基因组学
药物基因组学 遗传药理学 ……
药物基因组
从基因组出发,研究药物与基因组结构之间 的关系,指导临床用药,达到个体化治疗 目标。
个体化用药
• 以FDA批准药物说明书中遗传变异检测指南为准。 1类检测(要求检测): EGFR、Her/neu表达;Ph+染色体阳性反应等 2类检测(推荐检测): TPMT、UGT1A1、CYP2C9、VKORC1变异等 3类检测(有报告): c-KIT、PML/RARa表达;CYP2C19突变、 CYP2D6、 NAT突变等 >120个基因检测
药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体中毒风险
毒副反应
华法林
14-28%
出血
巯基嘌呤 0.3%
骨髓毒性
琥珀胆碱 1.5%
呼吸暂停延长
氟脲嘧啶
0.1%
神经毒性
普鲁卡因胺 10-20% (亚洲) 药源性红斑狼疮
Cellular Signals and Their Pathway
靶向药物基因检测
• 抗癌靶向用药 严格的定义(政府监管):药物使用说明 书标明用药前或用药同时必须进行相关诊 断检测以确定病人是否合格用药。
K-ras基因检测与结直肠癌治疗
• 2009年7月FDA批准了对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 抗说明书标签的修改:
1、使用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前必须进行K-ras基因 codon12和codon13突变检测。 2、 K-ras基因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不推荐使 用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进行治疗。
K-ras基因检测与结直肠癌治疗
•Nature 2007; 447(7146):799-816
•1000 Genomes Project in 2008
DNA sequences. A plan to capture human diversity in 1000 genomes. •Science 2008; 319(586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