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穿刺常用的手法

合集下载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总结为以下几步:
1. 消毒:首先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然后用酒精棉球或酒精消毒液清洁静脉留置针插入点的皮肤。

2. 定位:使用透明胶带,固定一张透明胶带在插入点附近用于定位,并标记出插入点。

3. 穿刺:用非主手按住患者的皮肤,然后用插管手握住静脉留置针的中央部位,以30至45度的角度插入皮肤,并注意避免水平插入。

当感觉到针尖进入血管时,需要松开非主手,然后将管子推入穿过引导针。

4. 移除引导针:在插管时,保持管子稳定,将引导针轻轻地拔出体内,然后再固定住通路装置的外部端。

5. 固定固定装置:找到透明胶带的开口,将其缠绕在患者的手臂周围,然后把两侧的透明胶带交叉在裸露的部分上。

确保固定装置牢固且不会移动,以防止插管脱落。

6. 测试连接: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留置针,确保针尖在血管内,然后连接输液器或其他治疗设备的连接器。

7. 注意观察:留置后的24小时内,应保持密切观察留置针的
情况,如血肿、渗漏、感染等。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感染控制准则。

完整的操作流程应根据具体的医疗机构的规定和标准进行。

不同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操作要点及优势

不同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操作要点及优势

不同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操作要点及优势第一种:先退后送法
操作要点:穿刺前皮肤要保持绷紧状态再进针,见到回血后左手松开皮肤来固定留置针,右手撒针芯约2mm,然后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送软管至预计长度。

优势分析:将针芯后撤2mm左右,在送软管过程中可以避免将静脉刺破。

但是在左手一松一紧之间可能会影响送针角度,换手时需注意动作稳妥,特别是穿刺细小、弹性不好的静脉时。

第二种:边退边送法
操作要点:进针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见回血后,改用左手中指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撒针芯,左手拇指和食指送软管至预计长度,试回血通畅后将针芯完全撤出,固定留置针。

优势分析:操作过程中皮肤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操作时主要是持针的的方法要正确,送软管时要平稳。

第三种:一送到底法
操作要点:进针见回血后,右手持针放低角度继续沿血管方向平行潜行,一步到达预计的进针长度。

优势分析:这种手法由于没有中间停顿过程,不至于在换手过程中刺破静脉。

但若掌握不好送针的深度和角度,送管过程中比较容易刺破静脉。

穿刺之前要注意,将留置针针芯与软管先松动一下,注意是左右旋转松动,而不是上下提拔以免刺破软管,以便于针芯顺利退出,确保穿刺成功。

几种Y型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比较

几种Y型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比较
置针的 3 4例 患者 ,分成三组 ,均 为 18人 ,采 用三种 穿刺方法进行 比较 。方 法一 :左手 固定针 芯,右手送外套 管法 :方法二 : 8 2 回拔针芯 02c . m,将外套 管针芯一 并送入 法。方法三 :左手继 续绷 紧皮肤 ,右手拇指送外套 管法 。结果 方 法三一次 穿刺成功 率 最高。结论 方法三操 作 简单 易学 ,一次穿刺成功率最高 ,最能减轻 患者痛苦 ,值得在 ・ 床护理 中推广。
次穿刺 成功率最高 ,也简单易学 ,最能减轻病人痛 苦 ,值得 在
临床护理 中推广 。
参 考 文 献
方 法二 :常规排气 ,松动外套管 ,穿刺 ,见 回血后压低角 [] 陈维英 . I 基础护理学 [ 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 9 7 14 19 : 9 . 度 ,将穿刺针再推进 02a . m,左手 紧绷皮肤 不动 ,右手食指拨 [ 周萍. 2 ] 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与穿刺成功率 的关 系的探 讨 l1 现代 J.
【 关键词 】 Y型 留置针 ;穿刺 ;方法 :一次成功率
中 图分 类 号 :R 7 . 4 29 文 献 标 识 码 :A di 03 6 /i n17 — 6 92 1 . .5 9 o: . 9js . 4 4 5 . 20 17 1 9 .s 6 0 9
Th mp rs n o e e a S a e t e e u c u e M e h d e Co a io fS v r lY- h p d Ca h t r P n t r t o s
f r ain s wh c r yo p o t n i l ia u s g o t t, ih i wo t f r mo i c i c l r i . p e s h o n n n n

留置针穿刺存在问题、穿刺操作手法、掌握进针长度及回血进针注意事项

留置针穿刺存在问题、穿刺操作手法、掌握进针长度及回血进针注意事项

留置针穿刺存在问题、穿刺操作手法、掌握进针长度及回血进针注意事项
存在问题
以扎上臂血管为例,首先进针时候,左手握扶、固定着患者上臂这个穿刺部位。

这个时候常常显示比较良好。

但一旦你松开左手,用左手往前推套管的时候,血管不再受到左手固定外力作用,血管不如原来笔直,在方向上,角度上都会发生些微的变化。

如照样推送套管,套管就非常容易发生尖端弯曲、打折等现象或者抵住血管壁,导致穿刺失败。

其次左手与右手同时并用,一手送套管,一手撤针芯,肢体无法固定,稍有躁动也会导致操作失败。

上述穿刺方法,只适用于粗、直、血管固定无滚动等血管质量非常好情况。

急诊科患者属于危急重症,存在失血、失液,血液循环不佳,微循环痉挛等等这些情况,再用那种左手向前推套管,右手撤针芯的方法,显然成功率大打折扣。

穿刺手法操作
和头皮针的穿刺方法一样,进针见回血后,右手持针继续沿血管方向前行,一次性到达你所认可的进针长度。

这个过程左手是不动的,固定皮肤,达到进针长度准备撤针芯,左手再腾出来固定套管针,固定患者皮肤及肢体,左手固定,右手撤针芯。

撤出针芯后,右手持敷贴,将套管针粘贴牢固即可。

掌握进针长度
根据血管的情况来定。

比如血管显现好,粗、直、长,你尽可以将针往前伸,软管全部进入血管都可;相反如血管只显露一小截,很短一部分即可。

敷贴粘贴能力非常强,固定会非常牢固,基本上不会发生软管脱出血管的现象。

回血后针芯进针血管刺破
扎套管撤针芯过程,注意穿刺之前将套管针的针芯松动一下。

静脉留置针穿刺不同送管方式的比较

静脉留置针穿刺不同送管方式的比较

静脉留置针穿刺不同送管方式的比较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不同送管方式穿刺成功率比较。

方法在儿科输液患者采用BD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观察120例次,按双手法送管和单手法送管两种不同方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A组60例次见回血后不再进入血管,松开左手,用左手拇指、示指夹持Y型软管跟部,将外套管缓慢推入血管的同时右手拇指、示指退针芯,边送软管边退针芯,至完全退出针芯后固定;B组60例次见回血后压低穿刺针与皮肤角度10-15°,顺血管方向在将穿刺针推入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静脉内,将针芯全部撤出,固定。

结果显示2组成功率分别为83.3%、95.0%,B组穿刺成功率更高,即单手法送管明显高于双手送管法(P<0.05)。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方法静脉留置针的在儿科的使用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特别对于危重患儿快速使用抢救药物、输注液体有重要意义。

儿科患者在穿刺时肢体活动较多,固定体位困难,常因躁动不合作致血管滑动引起起送管困难。

为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儿增加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避免浪费留置针,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本院儿科于2009年开始采用进针不退针芯而直接送管的方法,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随机分为A组双手法送管和B组单手法送管组各60例,均来自于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儿科患者。

A组男41例,女19例;头皮静脉穿刺18例,四肢静脉穿刺42例。

B组男39例,女21例;头皮静脉穿刺20例,四肢静脉穿刺40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BD24G-Y型静脉留置针,由操作熟练的护士操作。

用抽有生理盐水的5ml的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仅将针头斜面穿透肝素帽皮塞,轻推生理盐水,将整个留置针内的空气完全排尽后,再将头皮针全部插入肝素帽内。

静脉留置针三种穿刺进针法的比较

静脉留置针三种穿刺进针法的比较
后 疼 痛
些 开 心 的 事 . 而 来 改 变 他 的 心 境 : F不 孕 症 病 人 应 耐 从
心 开 导 . 她 介 绍 一 些 成 功 的 例 子 . 加 她 的 信 心 : 于颅 脑 给 增 对 手 术 的 病 人 . 般 都 是 急 诊 手 术 . 其 烦 躁 或 昏迷 , 士 应 动 一 因 护
2 3 术 后 随 访 术 后 连 续 三 天 . 病 房 了解 病 人 术 后 的 恢 . 下
复情 况 . : 口 的 疼 痛 、 眠 、 食 、 便 等 。 并 宣 传 预 防 便 如 伤 睡 饮 二 秘 、 潴 留 的 方 法 . 样 更 好 地 保 持 良好 的 睡 眠 等 。 椎 管 内 尿 怎 颈
病 人 须 颈 过 伸 位 , 间 盘 摘 除 手 术 的 病 人 须 俯 卧 位 , 易 疲 椎 容 劳 . 给 予 适 当 的按 摩 。 术 中 应 倾 听 病 人 主 诉 , 量 满 足 病 应 在 尽 人 的 合 理 要 求 . 口干 , 湿 棉 球 湿 润 嘴 唇 ; 肤 瘙 痒 时 , 如 用 皮 可
境 安 静 . 免 不 必 要 的 嘈 杂 声 , 作 时 禁 止 喧 笑 。 理 操 作 应 避 工 护
做到稳 、 、 、 。 根据手术 部位给予病 人舒适的体位 , 轻 快 准 要 如
须侧 卧或 截石 位时 , 充 分暴露 术野 的基 础 上不要 使神 经 、 在 血 管 受 压 , 过 度 牵 拉 , 要 使 病 人 感 到 舒 适 。甲状 腺 手 术 的 或 且
维普资讯
2_ O】 2年 第 卷 第 3 期
广 西 中 医 学 院学 报
・1 1 ・ 0
护 士 则 多 采 取 些 暗 示 心 理 疗 法 . 病 人 的 思 维 转 向 . 他 聊 将 与

留置针穿刺技巧精品PPT课件

留置针穿刺技巧精品PPT课件
静脉炎种类
1.化学性静脉炎 2.机械性静脉炎 3.细菌性静脉炎 4.血栓性静脉炎 5.拔针后静脉炎
13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化学性静脉炎
A.相关因素 药物稀释不足 输液酸、碱度过高、 溶质的浓度过高、 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 B.预 防: 充分的血液稀释 首选 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加大溶液稀释量 减慢输液速度
11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二、静脉炎
概念: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的并发症。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时要将浓度较 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 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较长的硅胶管, 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 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 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 静脉的感染。
12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少许针芯后平行将套管针推入血管。 3、固定:无菌透明敷料。 4、留置时间:一般72-96h。
8
特殊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
脱水及休克患者
休克及严重脱水的患者 血管充盈后,采用挑起缓慢进针法 。
长期多病消瘦患者
长期多病消瘦患者,静脉注射次数多,血管壁脆弱,弹性 差,肌肉松弛皮下活动度大,静脉穿刺时要绷紧皮肤,压迫穿 刺点两端,抓住血管的活动去向,以助针锋准确刺入血管。
22
静脉留置针的健康宣教
优点
减少穿刺次数,保护病 人血管,不易损伤,保证 输液顺利和安全,配合多 次用药,提高疗效,减少 病人费用和减轻病人的痛 苦
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因素
1、外界因素:环境因素、物 品因素、 患者因素、个 体差异、费用。
2、内部因素:个性特征、心 理素质、情绪、技术水 平、职业素质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 巧及并发症的预防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是将静脉留置针插入患者的静脉内,以便输液、静脉采血等操作。

以下是常用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1. 准备:消毒双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清洁并消毒患者要穿刺的部位。

2. 定位: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常用的部位包括手背、前臂内侧等。

3. 增强穿刺视野:使用无菌巾片覆盖周围,固定皮肤及静脉,使静脉更加突出。

4. 穿刺:用非主手固定皮肤,用主手持针。

握持静脉留置针,以30-45度角刺入皮肤,穿刺到静脉。

5. 确认位置:抽回针芯,看到鲜血后即可确定是否已进入静脉。

6. 固定:将针扣固定在皮肤上,用胶布进行固定。

7. 贴敷: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8. 验血/输液:固定后,开始采血或接入输液。

值得注意的是,穿刺时应注意卫生,使用无菌操作。

并且在穿刺前,需要详细了
解患者的病史,排除禁忌症。

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

此外,对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操作,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针穿刺常用的手法
第一种:一步到位法
操作方法:进针见回血后,右手持针继续沿血管方向前行,一步到达操作者所预期的进针长度。

备注:留置针一步到位法,就像扎头皮针一样,所不同的就是多了退针芯的步骤。

穿刺过程中,操作者的左手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可以用于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到达预期的进针长度准备退针芯时,左手固定留置针,同时亦能起到固定患者皮肤及肢体的作用。

如此,左手固定,右手退针芯,针芯退出后,再用敷贴固定留置针。

第二种:两进两退法
操作方法:左手固定皮肤,右手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用右手固定留置针,左手退针芯少许(使针尖退到软管内即可);左手固定,继续往前送软管至预期长度,完全拔出针芯,固定留置针。

备注:对于较细、较短的静脉,采取先退针芯少许,将针芯的针尖退至软管内,可以避免针芯针尖刺破血管壁。

第三种:单手操作法
操作手法:左手固定,右手进针,见回血后左手不动,右手拇指送软管与中指退针芯同步进行(往后退针芯的针翼),将软管送到预期的长度后,再用左手拔出针芯,固定留置针。

备注:不管是哪一种操作手法,在穿刺之前要将留置针的针芯与软管左右松动一下,以便于针芯顺利退出,确保穿刺走向成功。

如果留置针是安全型留置针,单手操作法退针有难度,可能不适合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