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教案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第一节口咽通气管使用技术【适用范围】1.缺乏咳嗽或咽反射的昏迷患者,有自主呼吸而舌后坠致呼吸道梗阻的昏迷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时需要行吸引的昏迷患者。
2.癫痫发作或抽搐时需保护舌、齿免受损伤的昏迷患者。
3.同时有气管插管时,用来取代牙垫作用。
4.以手法开放气道无效的患者。
【目的】1.解除患者鼻咽部呼吸道梗阻,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为患者进行口咽部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通气。
3.促进患者呼吸功能,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患者舌、齿免受伤害。
【操作前准备】1.用物:口咽通气管(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型号)、压舌板、张口器、无菌手套。
2.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
3.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
4.环境:安静、光线明亮。
【操作步骤】1.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患者,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对于昏迷患者,放平床头,使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口、咽、喉三轴线尽量重叠。
3.清除口腔及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戴手套,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其长度应为门齿至耳垂的距离。
5.置入口咽通气管(方法有两种):(1)直接放置法:可使用压舌板协助,压舌板从臼齿处插入(牙关紧闭者使用张口器),将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分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2)反向插入法:将口咽通气管从臼齿处插入,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牙关紧闭者使用张口器),当口咽通气管内口接近咽后壁时(即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当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
6.检查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将手掌放于口咽通气管外口,感觉有无气流;或将少许棉絮放于外口,观察有无随患者呼吸的运动。
7.检查口腔,固定口咽通气管。
8.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9.洗手,记录放置时间。
《口咽通气管放置》课件

案例分享
病例1
分享一个成功应用口咽通气管治疗的病例,包括病情描述、治疗过程和结局。
病例2
分享另一个病例,突出口咽通气管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价值,如呼吸窘迫和睡眠呼吸暂停等。
总结和展望
总结口咽通气管放置的重要性和效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改进。
3 呼吸困难
描述可能出现的呼吸困难情况,并提供相应 的措施和支持。
4 其他并发症
介绍其他潜在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症,例如感染和过敏反 应,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护理管理
1
术后护理
说明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定期更换通气管和保持通畅等。
2
长期管理
介绍长期使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方法,如定期清洗和更换,以及监测呼吸情况。
《口咽通气管放置》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旨在介绍口咽通气管的定义、作用,治疗适应症以及操作步骤等 内容。我们将详细讨论麻醉师在放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和常见并发症。
概述
口咽通气管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口咽通气管的作用,包括提供气道通畅和 辅助呼吸等功能。
治疗适应症
介绍哪些病症可以通过口咽通气管进行治疗, 以及治疗的效果和优势。
操作步骤
1
通用的操作步骤
详细描述操作口咽通气管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固定位置、插入方式、连接设 备等。
2
要点和注意事项
强调放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点,以及如何预防潜在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1 咽炎
解释可能出现的咽炎症状,并提供预防和处 理的建议。
2 咳嗽
详述术后可能出现的咳嗽问题,以及如何缓 解和管理。
口咽通气管及开口器的使用

型号的选择与置管方法
1. 口咽通气管有大小不等多种型号,使用时要因病人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其长度以从门齿至下颌角为易。 2.正确的安置方法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 此时可感到病人呼吸气流通畅。插入时应先清洁口腔内分 泌物、呕吐物,抬起下颌角,通气管弯头向上向腭部放入 口腔(可先用压舌板压住舌协助),当其内口接近咽后壁 时(已通过悬雍垂),再做180°旋转,放置于口腔中央 位置。口咽通气管通过下压舌体防止舌后坠,支撑舌腭弓 及悬雍垂,从而开放气道,并减少了从口到咽喉部的解剖 死腔,改善通气。
固定
1.置管成功后,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2条胶 布固定口咽通气管于口角, 避免移位,保持 呼吸道通畅。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
1. 保持管道通畅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甚至窒息。吸痰前后 应吸入高浓度氧,并注意加强呼吸道温化、湿化,打开负 压装置,插入10~16号吸痰管刺激病人呛咳后旋转边吸边 退出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左右,达到清理呼 吸道的作用。 2.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病情进展,在口咽通气管 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甚至 呼吸骤停,应配合医生拔除口咽通气管,迅速改行气管插 管,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呼吸或呼吸机机械通气。
结论
突发意识障碍病人常合并呼吸困难。口咽通气 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 同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可以减少吸痰时病人口腔 及粘膜的损伤并防止舌后坠。应注意的是它仅适 用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 否则会刺激病人呕吐,若病人呕吐频繁且量大时, 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增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 及时改变策略,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口咽通气管使用指南

口咽通气管使用指南
《口咽通气管使用指南》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口咽通气管咋用。
有一次啊,我在医院看到一个护士姐姐在给一位病人使用口咽通气管。
那场面,可有意思了。
护士姐姐先是温柔地跟病人说:“大爷,咱要放个管子在您嘴里哈,别紧张哦。
”然后就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包装,拿出那个口咽通气管,就像拿着一个宝贝似的。
她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确保管子没有啥问题。
接着,她让病人尽量把嘴巴张大一点,那大爷还挺配合的呢。
护士姐姐慢慢地把管子放进病人嘴里,动作轻得呀,感觉就像在放一片羽毛一样。
她一边放还一边轻声说着:“大爷,放松哈,对,就这样。
”
放进去之后呢,护士姐姐又调整了一下位置,确保管子放得妥妥的。
然后她还观察了一下病人的呼吸情况,看看是不是顺畅多了。
整个过程中,护士姐姐那专注的神情,真的让我觉得特别安心。
哎呀,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哈。
使用口咽通气管呢,首先要温柔对待病人,让他们放松。
然后就是要仔细检查管子,小心地放进去,放完了还要注意观察。
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管子,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呢!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要点哦,说不定啥时候就能用上啦!嘿嘿!
好了,这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口咽通气管使用指南啦,下次再见咯!。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教案讲义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教案讲义教案: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口咽通气道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技能目标:掌握口咽通气道的正确使用技术。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患者进行人道关爱和尊重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掌握口咽通气道的正确使用技术。
三、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口咽通气道的正确使用技术。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口咽通气道的兴趣和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口咽通气道吗?它有何用途?”2.知识讲解:(1)定义:口咽通气道是一种用于确保气道通畅和连续吸气的医疗器械。
(2)适应症:口咽通气道适用于以下情况:-患者无法维持气道的通畅,如酗酒、麻醉、颅脑损伤等;-患者意识不清、呕吐、呛咳等情况下需要进行通气。
(3)操作方法:a.消毒:将口咽通气道放入适量的消毒液中浸泡约1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b.选择适当大小: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格选择合适大小的口咽通气道。
c.使用方法:将头部稍微后仰,将口咽通气道的压头片置于舌根下,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推进直到通气道压头片将舌根抬开,保持气道通畅。
(4)注意事项:a.操作过程中要温柔、轻柔,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b.使用前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如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3.操作演示:请一名学生扮演患者,另一名学生进行操作演示。
教师提供指导和纠正。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进行操作。
轮流练习直到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
5.示例训练: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操作练习。
6.反馈与总结:通过讨论和学生的操作反馈,总结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要点。
五、教学评价与作业:1.请学生进行自评,回答下列问题:-你对口咽通气道的定义和用途有了清楚的了解吗?-你是否能正确操作口咽通气道?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1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总结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技术。
六、教学资源:1.教案PPT。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一、准备工作1.患者评估:在使用口咽通气管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意识状态、颈椎活动度等等,以便确定适当的装置尺寸和使用方法。
2.器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包括合适尺寸的口咽通气管、利气囊、润滑剂、止血剂等。
确保器材无损坏。
二、操作步骤1.患者定位:将患者放置在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可使用头枕或坐垫支撑患者的头颈部。
保持患者颈部中性位置,避免过度后仰。
2.消毒:仔细清洁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部,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润滑:在口咽通气管的前端和侧面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方便插入。
确保润滑剂不会对患者呼吸产生不良影响。
4.插管:将口咽通气管握在主手中,用剪状托起舌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抓住腭横韧带,将口咽通气管缓慢地插入口腔,顺着舌下通道移动到悬雍垂和喉部之间。
a.插入时要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同时注意不要碰到患者的牙齿。
b.插管时需要用另一只手中指顶住舌根,以保障舌体的稳定。
c.当插管到达悬雍垂和喉部之间的位置时,轻轻旋转管子使其顺利通过喉咙,直至到达目标位置。
最后将管子稳定在口腔中。
三、调整与确认1.调整深度:口咽通气管的深度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来说,管子的尖端应该到达胸口,但不能进入气管。
确认深度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胸部的升降观察管子插入的深度。
2.确认呼吸:连接口咽通气管与呼吸机或氧气机,确保气道通畅,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得到维持和改善。
3.固定管子:将口咽通气管与患者的面罩或固定带固定,以防止其脱落和移位。
4.利气囊充气:在管子末端的连接端连接利气囊,将其充气,确保气道密闭。
充气时要小心,充入适量的空气。
5.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以便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心电图波形,对可能的并发症进行及时干预。
四、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口咽通气管的位置和通气情况,确保其正常使用。
2.防止误吸:如果患者拥有吞咽反射,请定期吸出口腔和咽喉的分泌物,以免误吸导致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教案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授课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一、适应证(4分钟)1、昏迷但有自主呼吸。
2、麻醉后需要短时间辅助气道。
3、短期吸痰。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5、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二、禁忌症(2分钟)1、清醒有咳嗽、呕吐等反射不能耐受者。
2、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的。
3、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用三、操作规范(20分钟)1、操作前的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2、操作流程1、选择合适的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
3、选择合适的型号。
根据病人情况测量口角至耳垂的距离选择不同型号管道,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
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
原则上: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口咽通气管的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4、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1)直接放置法:将通气管的弯曲边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2)反转插入法:将口咽通气管的凹面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 度成正位,然后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5、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1)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
2)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
3)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6、护理要点1)每隔4小时更换口咽通气管并行口腔护理。
2)及时吸痰,防止误吸。
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3)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又防止吸入异物和灰尘。
4)置管后密切观察置管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四、指导要点。
(5分钟)1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2、插管前选择合适的导管,充分润滑导管。
口咽通气管置入指引

口咽通气管置入指引因舌根后坠致气道阻塞的患者,使用人工开放气道难于长时间坚持,临床上可采用口咽通气管畅通气道。
·护理重点步骤:1、评估患者的意识、病情、气道及呼吸状况、口腔及鼻腔黏膜情况、既往病史。
2、告知家属操作的目的、方法及并发症。
3、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先用人工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4、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病情危重者准备急救物品和药品。
5、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合适的口咽通气管长度为患者耳垂到口自距离。
6、口咽通气管仅用于昏迷患者,在气道反射完好者,插入口咽气管容易诱发喉痉挛或恶心、呕吐。
7、口咽通气管若选择不当或操作有误,导管头可将舌背推向咽腔而加重气道阻塞。
8、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通气情况及呼吸状况,定时听诊,呼吸音,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l并给予相应处理。
操作流程如下:口咽气管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了解操作目的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lD号或住院号存在气道反射的患者不宜置入口咽通气管评估1、病情、意识、气道及呼吸状况、口腔黏膜情况、既往病史2、有无置人通气管的禁忌证告知1、开放气道的目的、方法、步骤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病情危急时先实施操作后告知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准备1、患者取仰卧位2、准备吸痰、口咽通气管、纱块、石腊油、胶布、吸氧用物实施1、手法开放气道2、吸净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3、置入口咽通气管(1)反转置人法:患者张口,湿润的通气管送入口内,沿舌上方方向(导管的凸面朝向患者下颌)下插,当插入全长的l/2时,将导管旋转180°并向前继续推进至合适位置,固定(2)直接置入法:压舌板下压舌体,然后将导管沿其上方滑入咽腔,固定4、整理用物,观察患者通气及呼吸情况1、注意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2、放置通气管前先清除口咽部分泌物3、为避免误吸及呕叶,患者呕吐反射恢复后应立即拔管记录1、患者病情2、置入通气管的时间3、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通气情况及呼吸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6、护理要点
1)每隔4小时更换口咽通气管并行口腔护理。
2)及时吸痰,防止误吸。吸痰前后吸入高浓度氧,达到清理呼吸道的目的。
3)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布,既湿化气道又防止吸入异物和灰尘。
4)置管后密切观察置管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选择恰当的放置方法:
1)直接放置法:将通气管的弯曲边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2)反转插入法:将口咽通气管的凹面朝上插入口腔,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度成正位,然后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
5、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
1)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
3、插管动作正确、轻柔,插口咽通气管时应避免损坏牙齿口唇。
4、口咽通气管被正确置入时舌体应是托起而未滑入咽后壁,气道通畅。
二、禁忌症(2分钟)
1、清醒有咳嗽、呕吐等反射不能耐受者。
2、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的。
3、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部异物梗阻患者禁用。
三、 操作规范(20分钟)
1、操作前的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齿。
2、操作流程
1、选择合适的体位。
2、吸净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
3、选择合适的型号。根据病人情况测量口角至耳垂的距离选择不同型号管道,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原则上:宁长勿短,宁大勿小。口咽通气管的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培训者
姚 瑶
培训对象
护理实习生
学时
1
日期
2015年
培训方式
口授法 + 操作示教
培训项目名称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教学目标】
1、熟悉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掌握口咽通气管的使用及护理。
3、掌握测量口咽通气管是否通畅的监测方法。
【教学重点】
1、口咽通气管的使用及护理。
2、测量口咽通气管是否通畅的监测方法。
四、指导要点。(5分钟)
1、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口咽通气道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2、插管前选择合适的导管,充分润滑导管。
3、插管动作正确、轻柔,插口咽通气管时应避免损坏牙齿口唇。
4、口咽通气管被正确置入时舌体应是托起而未滑入咽后壁,气道通畅。
五、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口咽通气是否保持通畅。
2、插管前选择合适的导管,充分润滑导管。
【教学难点】
1、口咽通气管的的操作要点和过程。
2、口咽通气管的型号选择要求。
3、口咽通气管的适应症。
参考资料:
《临床护理技术证(4分钟)
1、昏迷但有自主呼吸。
2、麻醉后需要短时间辅助气道。
3、短期吸痰。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5、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