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对乙酰氨基酚实训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实训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实训报告本次实训目的:了解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化学性质、药理学作用、药代动力学过程等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实验仪器,从而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见分析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一、实验介绍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其化学名称为N-乙酰基-para-氨基酚,分子量为151.16g/mol,结构式如下:本次实验是通过比色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通过将样品溶解于酸性环境中,将其还原成对应的酚酞钠,然后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强吸收峰,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得到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

二、实验步骤1.制备工作液将1.0g酚酞钠粉末加入到100mL的0.1mol/L盐酸中,加热至溶解,冷却至室温,稀释到100mL。

2.标准溶液的制备将10mg的对乙酰氨基酚粉末称入10mL量筒中,加入2mL氢氧化钠,用水稀释成10mL,摇匀后得到质量浓度为1mg/mL的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溶液。

3.分析样品的制备4.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取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均衡到室温后,分别使用溶剂和0.1mol/L盐酸对测量液进行校正,并进行空白对照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值,得到样品的吸光度数据。

5.计算结果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2制备出质量浓度为1mg/mL的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溶液,使用分光光度计在吸光度为280nm处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利用 Excel 绘制标准曲线,如下所示:标准曲线的斜率为1.0156,截距为0.0193,相关系数为0.9998。

2.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样品 | 浓度(mg/mL) | 吸光度值 || -------- | ----------- | -------- || 1号待测 | 1.001 | 0.267 || 2号待测 | 0.497 | 0.128 || 3号待测 | 0.275 | 0.069 || 纯水 | -- | 0.003 || 校正液 | -- | 0.020 || 标准药液 | 0.5 | 0.130 || 标准药液 | 1.0 | 0.262 || 标准药液 | 1.5 | 0.395 || 标准药液 | 2.0 | 0.525 |3.计算扑热息痛样品的含量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中计算出质量浓度,再乘以样品体积,得到待测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

对乙酰氨基酚实验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实验报告

对乙酰氨基酚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实验报告导言:乙酰氨基酚,通常被称为扑热息痛或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

它具有镇痛、退烧和抗炎作用,被广泛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和发热等症状。

本实验旨在探究乙酰氨基酚的化学性质和药理作用。

实验一:乙酰氨基酚的物理性质乙酰氨基酚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无臭。

在常温下,它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可溶于水和醇类溶剂。

我们首先将少量乙酰氨基酚加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性。

结果显示,乙酰氨基酚迅速溶解于水中,形成透明溶液。

实验二:乙酰氨基酚的化学性质1. 酸碱性测试:我们将乙酰氨基酚溶液分别滴加到酸性和碱性试剂中,观察其反应。

结果显示,乙酰氨基酚呈现中性,既不呈现酸性也不呈现碱性。

2. 还原性测试:我们将乙酰氨基酚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结果显示,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表明乙酰氨基酚具有还原性。

实验三: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1. 镇痛作用:我们将实验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了乙酰氨基酚,另一组注射了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然后,我们进行热板法疼痛测试。

结果显示,注射乙酰氨基酚的小白鼠表现出明显的镇痛效果,相比对照组,它们在热板上停留的时间更短。

2. 退烧作用:我们将实验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了乙酰氨基酚,另一组注射了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然后,我们测量它们的体温。

结果显示,注射乙酰氨基酚的小白鼠体温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体温没有变化。

3. 抗炎作用:我们在小白鼠的左后脚上注射细菌素引起的炎症。

然后,我们将乙酰氨基酚涂抹在炎症部位,并观察炎症的变化。

结果显示,乙酰氨基酚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使炎症部位红肿明显减轻。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乙酰氨基酚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2. 乙酰氨基酚呈现中性,既不呈现酸性也不呈现碱性。

3. 乙酰氨基酚具有还原性。

4. 乙酰氨基酚具有镇痛、退烧和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和发热等症状。

总结: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扑热息痛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扑热息痛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扑热息痛胶囊板蓝根颗粒姓名:吴彦士学号:08030111045专业:生化制药班级:0831班分组:第12组指导教师:谢光杰王良波康熙完成日期:2010-6-10(一)扑热息痛胶囊-----对乙酰氨基酚一:摘要1.简介扑热息痛胶囊:以苯酚为原料制得主药对乙酰氨基酚。

是一种常用的退热和止痛药物,常用于发烧、头痛和其他轻微疼痛。

它是许多感冒药和止痛药的主要成分。

扑热息痛为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无明显抗炎作用。

按标准计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是相当安全的,但是由于其疗效广泛,故意或偶然的过量服用也是常见的。

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似,但是与鸦片类药物不同,对乙酰氨基酚不会使人精神愉快或是改变心情。

对乙酰氨基酚和NSAID类药物不会有令人上瘾和产生依赖性的危险。

对乙酰氨基酚的分子式非手性的,所以不会有旋光性。

对乙酰氨基酚的两个英文名字都来自于他的化学名称“N-acet yl-para-aminophen ol”(N-乙酰-对-氨基苯酚)和“par a-acet yl-am ino-phen ol”(对乙酰氨基酚)。

在某些文献中,对乙酰氨基酚被简记作“apap”。

扑热息痛于本世纪40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已收入各国药典。

尤其是自60年代,发现非那西丁(Phenacetin)对肾小球及视网膜有严重毒副作用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扑热息痛代替非那西丁的局面2.基本信息名称: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扑热息痛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又称:对羟基苯基乙酰胺;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苯酚;对羟基乙酰苯胺;醋氨酚常见商品名:醋氨酚;扑热息痛;泰诺止痛片;雅司达;泰诺林;泰诺;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净,索密痛,二醋洛尔,百服宁,必理通。

实训六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实训六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本实训的目的是学习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头痛、关节痛、感冒及流感等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标志和药品说明书、重量、含量及析出物等方面的检验。

一、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基本的质量检验方法之一。

应仔细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外观,包括色泽、形状、大小、表面光滑度、边缘锋利度、质地等。

在光线较亮的室内环境下,将药片分批次分别进行外观检查。

将每批次的样品取出,首先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形状。

色泽应为白色或浅黄色,没有暗色斑点或其他异物。

药片应该是圆形或长方形,边缘平滑,无裂痕或压痕。

检查时应把药片放到同一平面上,以便进行比较。

二、标志和药品说明书用震荡法检定含量,药品说明书应与产品标识保持一致。

应检查是否有正确的标志和药品说明书。

标志应标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批号和有效期等信息。

三、重量重量检验是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为了确保药片的重量符合规定要求,应采用天平或其他精密仪器对其进行检验。

将每个样品称量,记录下药片的实际重量,并密切观察包装是否损坏,避免外部条件对药品产生影响。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标准重量通常为剂量的一定倍数。

每种剂量应遵循不同的标准,例如500毫克的药片应该在480毫克至520毫克之间才能达到标准。

四、含量含量检验是药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方面之一。

含量应根据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效来确定。

含量分析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可见光谱(UV)等方法来进行分析。

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将药品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对测得的溶液用HPLC或UV进行检测,计算出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五、析出物析出物是药品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它们可以改变药品的性质,降低药品的有效性。

因此,析出物的检验是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检验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药品中加入水,振荡一段时间后,待溶液杂质沉淀后取出,用万能试验纸待试验纸上干燥,检查试纸上是否有沉淀物,确认是否存有析出物。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教学总结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教学总结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教学总结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一、实训目标通过本实训,要求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的程序、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检验结果的处理与判断,能够规范书写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二、质量标准对乙酰氨基酚片Duiyixian’anjifen PianParacetamol Tablets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薄膜衣或明胶包衣体,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5g),用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照对乙酰氨基酚项下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反应。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1[1]ⅩC第一法),以稀盐酸24ml 加水至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溶液5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 cm%11)为715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及水50ml,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照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自“置100ml量瓶中”起,依法测定,即得。

【类别】同对乙酰氨基酚。

【规格】 (1) 0.1g (2) 0.3g (3) 0.5g【贮藏】密封保存。

四、实训过程(一)仪器、试药准备及实训用液的制备1、实训用仪器与试药的准备仪器:溶出仪、紫外分光光度仪、电子或分析天平(感量0.1mg)、托盘天平、称量瓶、试管、小烧杯(50ml、10ml)、量筒(1000ml、100ml)、胶头滴管、移液管(5ml、1ml)、量瓶(250ml、100ml、50ml)、注射器(10ml)、漏斗、干燥器、玻棒及乳钵。

扑热息痛制备的实验报告(3篇)

扑热息痛制备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扑热息痛的合成原理及工艺流程。

2. 掌握扑热息痛的合成方法,包括乙酰化反应、精制等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本实验采用对氨基酚与乙酰酐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乙酰化反应,制备扑热息痛。

反应式如下:C6H4(NH2)OH + (CH3CO)2O → C6H4(NHCOCH3)OH + CH3COOH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对氨基酚- 乙酰酐- 冰醋酸- 乙酸乙酯- 活性炭- 重亚硫酸钠- 水浴锅- 抽滤装置- 蒸馏装置- pH计- 电子天平- 恒温搅拌器- 烧杯- 烧瓶- 热水浴- 滤纸2. 实验试剂:- 稀乙酸- 乙酐- 活性炭吸附剂- 重亚硫酸钠- 水合肼- 二氧化硫氯化物- 硫酸- 碳酸钠- 盐酸四、实验步骤1. 对氨基酚乙酰化反应(1)将0.1 mol对氨基酚溶解于10 mL稀乙酸中;(2)加入5 mL冰醋酸,搅拌均匀;(3)将混合液加热至50℃,保持搅拌;(4)逐滴加入乙酐,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5)反应2-3小时,观察反应液颜色变化;(6)冷却至室温,加入少量活性炭,搅拌均匀;(7)过滤,收集滤液。

2. 精制(1)将滤液加入10倍体积的水中,搅拌均匀;(2)用稀盐酸调节pH至4.2-4.6;(3)加热至近沸,保持搅拌;(4)加入少量重亚硫酸钠,搅拌均匀;(5)冷却至室温,析出结晶;(6)过滤,收集晶体;(7)用少量水洗涤晶体,干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产物鉴定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鉴定,确定产物为扑热息痛。

2. 产率计算本实验产率为90%,与文献报道的90-95%相近。

3. 反应条件优化通过实验发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活性炭用量等因素对产率有较大影响。

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提高产率。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扑热息痛,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吸收系数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实验心得体会

吸收系数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实验心得体会

吸收系数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实验心得体会实验一开始,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药物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吸收系数法。

”然而在之前我就只是听说过这种方法,并没有真正地操作过它,今天当然要学习和运用它啦!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让我明白到吸收系数法是根据各组分溶于不同溶剂时的吸收值与其总的吸收值比较来确定各成分含量的。

首先我们用量筒测量了50毫升的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再将50毫升的蒸馏水倒入干净的锥形瓶中,将少许对乙酰氨基酚片研碎后也放入锥形瓶中,盖上瓶盖摇匀。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这次我选择了三种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别是1.5毫克、2.0毫克和3.0毫克。

从图片可以看出第二组溶液呈现蓝绿色,而第四组则为黄褐色,所以这次测得的结果应该会很准吧?带着疑问,我打开锥形瓶盖,仔细观察发现对乙酰氨基酚片都沉淀下去了,此刻我便知道这些都是对乙酰氨基酚片啊!因为对乙酰氨基酚片遇碱性溶液会产生盐析反应,使得它能够完全溶解于无机酸中,而遇强碱或者氧化剂等弱酸弱碱盐类则难以溶解。

但对于乙酰氨基酚片这样微溶于冷水且极易溶于热水的情况,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由于第五组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导致第六组溶液变浑浊。

接着把两个装有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容器用胶塞密封好,静置30分钟左右。

原本想立即倒掉里面的溶液,突然脑海闪过刚才的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取实验,觉得如果直接倾斜锥形瓶的话会破坏压强平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于是我决定将瓶子竖起来进行倾倒。

谁料,锥形瓶里居然还剩余大约50ml的甲醇溶液,显然是不足以维持这么长时间的。

怎么办呢?突然灵光乍现,我赶紧拿起烧杯和滴管跑回教室。

回到座位,迅速调整仪器使指针指向刻度盘零点处,快步走到实验台旁边,拧开盖子用力地晃动烧杯。

终于让这些残留在底部的甲醇充分挥发了。

随后,继续进行操作,做好标记。

最后检查了一遍实验设备和操作步骤,得出结论:乙酰氨基酚片遇碱性溶液会产生盐析反应;遇强碱或者氧化剂等弱酸弱碱盐类则难以溶解。

扑热息痛吸收实验报告

扑热息痛吸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扑热息痛的吸收原理和影响因素。

2. 掌握扑热息痛吸收实验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扑热息痛在不同条件下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药效。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扑热息痛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研究影响其吸收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扑热息痛片- 药用淀粉- 胃肠道模拟液- 混合液- 离心机- 移液管- 温度计- 烧杯- 电子天平2. 实验仪器:- 超声波清洗器- 恒温水浴锅- 显微镜四、实验方法1. 配制胃肠道模拟液:根据实验要求,配制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的混合液。

2. 制备扑热息痛溶液:将扑热息痛片粉碎,用适量溶剂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扑热息痛溶液。

3. 吸收实验:(1)将扑热息痛溶液加入胃肠道模拟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将混合液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保持恒温。

(3)每隔一定时间,取出混合液,离心分离。

(4)测定上清液中扑热息痛的浓度,计算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收速率:在不同条件下,扑热息痛的吸收速率有所不同。

在温度较高、pH值适宜的条件下,扑热息痛的吸收速率较快。

2. 吸收程度: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扑热息痛的吸收程度逐渐增加。

在适宜的条件下,扑热息痛的吸收程度较高。

3. 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对扑热息痛的吸收有显著影响。

温度越高,吸收速率越快。

(2)pH值:pH值对扑热息痛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

在适宜的pH值下,扑热息痛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较高。

(3)药物剂型:不同剂型的扑热息痛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有所不同。

例如,片剂、胶囊剂和颗粒剂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依次降低。

六、实验结论1. 扑热息痛的吸收受温度、pH值和药物剂型等因素的影响。

2. 在适宜的条件下,扑热息痛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110102。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指导教师:尚青
2014年10月
目录
1.引言 2
1.1 实习性质 2
1.2实习目的 2
2.工厂简介 2
3.原料药生产工艺 2
3.1简述原料药工艺流程 3
3.1.1生产原料及产品规格 5 3.1.2反应原理 7
3.2设备流程图(见CAD图) 8 3.3主要设备分类与工作原理 8 3.3.1.反应釜 8
3.1.2.发电机 9
3.3.3.离心泵 9
3.3.
4.离心分离机 9
3.3.5.冷凝器 9
3.4三废处理 10
3.5安全保障 10
3.6 分离提纯原料 11
3.6.1分离原理 11
3.6.2离心 11
3.6.3脱色 12
3.6.4 过滤 12
3.7能量供给 12
3.8工艺设备一览表 13
参考文献: 13
1.引言
2014年10月我们来到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习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去了解和观察医药生产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这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是进一步深造是相当有利的.这个过程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并对化工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现代化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掌握化工生产的操作的特点等,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收获很大。

1.1 实习性质
本次实习是在大家完成三年大学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习,是将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与设备连接起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我们学习的必要实践环节。

1.2实习目的
1)了解制药工程专业将要学习的专业课内容,加深对本专业知识与设的认识,掌握化工生产特点,已达到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效果,增强自己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工作奠定基础。

2)基本构建对有关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有关系统和设备的操作规程。

3)了解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和工程
观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以便为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打好基础。

2.工厂简介
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隶属于河北冀衡集团,系集团全资子公司。

地处京九铁路与石德铁路交汇处的衡水市路北工业园区,青(岛)太(原)、京(北京)沪(上海)高速公路及106、307国道从市区外环路穿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的便利。

公司下设原料药、制剂、对氨三家公司和那格列奈、阿卡及阿卡盐酸盐。

公司现拥有员工15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60余名,中、高级职称人员145名,执业药师23名,公司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资产2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收入逾5亿元人民币,年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

产品有安乃近、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叶酸、盐酸班布特罗、那格列奈、阿卡及阿卡盐酸盐、水丸、片剂、蜜丸、冲剂、口服液等,是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中药制剂、西药制剂、阿司匹林、水杨酸四大系列147个品种生产、贸易、科研的工贸一体化大型医药综合企业。

公司拥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三级质量监测网,拥有先进的检测设施和具有相当学历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从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厂房设施、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直至产品出厂的全过程都严格执行GMP标准,公司严格恪守“人民健康至上,产品质量第一”的宗旨,其主导产品扑热息痛、安乃近和叶酸已取得国家GMP证书、KOSHER证书、印度注册证书、美国DMF登记号,现正进行美国FDA认证。

支柱产品扑热息痛已取得欧盟COS证书;叶酸已取得HALAL证书。

公司拥有产品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产品销往国内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及中东、东南亚、南美、东欧、非洲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3.原料药生产工艺
3.1简述原料药工艺流程
(1)溶解
判断冰醋酸与对氨基苯酚溶解完成的标志为:温度达到75℃,泵入的酸的用量,通过计量罐用液位计计量。

(2)酰化
将溶解完成的混合液通过蒸汽压力(正压0.2到0.3兆帕)压入酰化罐,升温、回流三小时产生水,采水(采酸)七小时,当采水量小于每小时60升时,则酰化完全,反应率大约在85%~90%。

采出的水含醋酸40%,可用于制备醋酸钠或其他用途,采出的水通过石墨冷凝器,冷凝至20℃。

(3)结晶
结晶罐采用搪瓷釜,结晶温度110摄氏度,搅拌采用矛式搅拌,转速在每分43转,到温度降至30℃时,结晶完成。

(4)离心
离心机的种类:三足式离心机(间歇工作)、卧式离心机
(5)脱色
首先进行溶解,待充分溶解后用活性炭溶解。

(6)干燥收集成品
经过通风管干燥后,通过粉碎机到特定颗粒直径后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产品收集。

3.1.1生产原料及产品规格1)原辅料、包装材料规格
材料名称质量标准规格规格单位损耗% 药品包装用铝箔内控质量标准11×0.024kg 6
药用聚氯乙烯硬片内控质量标准115×0.3kg 8
印刷小纸盒内控质量标准120×60×20个0.8 说明书——132×112张0.5 纸箱内控质量标准620×425×315个/
纸箱隔板内控质量标准600×400块/
2)产品规格
品名:对乙酰氨基苯酚
曾用名:扑热息痛(APAP)或醋氨酚。

汉语拼音:duiyixiananjifen
英文名:4-acetamino phenol
结构式、分子式及分子量.
结构式:
分子式:C8H9NO2
分子量:151.16
理化性质:从乙醇中得棱柱体结晶。

熔点为168~172℃,相对密度1.293(21℃/4℃)。

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无气味,味苦。

饱和水溶液PH值5.5~6.5。

药理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临床用途: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的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本品无明显抗炎作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7106(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
包装规格:片剂0.5g;
贮藏条件:遮光、密封保存
有效期:5年
3.1.2反应原理
以对氨基苯酚和冰醋酸为原料,
冰醋酸
对氨基苯酚对乙酰氨基苯酚
109 151
3.2设备流程图(见CAD图)
3.3主要设备分类与工作原理
3.3.1.反应釜
(1)反应釜工作原理:在内层放入反应溶媒可做搅拌反应,夹层可通上不同的冷热源(冷冻液,热水或热油)做循环加热或冷却反应。

通过反应釜夹层,注入恒温的(高温或低温)热溶媒体或冷却媒体,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恒温加热或制冷。

同时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

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能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反应完毕,物料可从釜底的出料口放出,操作极为方便。

(2)反应釜分类
1)不锈钢反应釜:适用范围,适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冶金、科研、大专院校等部门进行高温、高压的化学反应试验,对粘稠和颗粒的物质均能达到高搅拌的效果.
2)搪玻璃反应釜: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农药、科研等行业.
3)磁力搅拌反应釜(化工反应釜)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不锈钢反应釜、农药、科研等行业,是用业完成聚合、缩合、硫化、烃化、氢化等化学工艺过程,出及有机染料和中间体许多工艺过程的反应设备.
4)蒸汽加热反应釜: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农药、科研等行业,是用业完成聚合、缩合、硫化、烃化、氢化等化学工艺过程,出及有机染料和中间体许多工艺过程的反应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