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
高中化学知识点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在中考试题中,占的比重最大,这部分知识具有易懂、好学、难记、难用等特点。
这部分主要是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用途、检验等方面来介绍每一种物质和每一类物质,相互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复习思路如下:主要抓住“性质”这个核心,把握内在的联系,就可以更全面、深入、清晰地认识物质。
复习这部分知识首先最好是找出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重要代表物及其重要知识点(见下),跳出章节的限制,将他们的知识点尽可能连成串,让知识系统化(重点要落实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以采用列表对比法(如CO和CO2,H2、CO和CH4)、口诀记忆法(如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归类记忆法(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知识网络图等。
另外,要注意总结和归纳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综合性的问题。
这部分重要的知识有:1.熟练掌握元素符号2.熟记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3.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4.熟记有特征颜色的物质5.熟记在同一溶液中不能共存的离子6.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8.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关系图(六圈图)9.连续反应关系(1)Ca系列:Ca→CaO→Ca(OH)2→CaCO3→CaO(2)C系列:C→CO2→H2CO3→Na2CO3→CO2(3)Cu系列:Cu→CuO→CuCl2→Cu(OH)2→CuSO4→Cu (4)Fe系列:考试层次要求和考试内容(据中考考试说明)1.初步了解的知识①空气、水的污染与防治;②灭火器简介;③水的物理性质;④铁的物理性质;⑤浓硫酸的性质;⑥甲醇、醋酸、煤和石油、能源;⑦生铁和钢;⑧硝酸。
2.了解的知识①空气的成分与水的物理性质和组成;②O2、CO2的物理性质及用途;③O2的工业制法;④C、CO的化学性质;⑤石灰和石灰石的用途;⑥甲烷、酒精的性质和用途;⑦酸、碱的通性;⑧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⑨化学肥料的特性和种类。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

注意答题规范和整洁书写
总结:注意答题规范,保持卷面整洁,给阅 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遵循答题规范,保持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语法准确,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同时, 注意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让阅卷老师能够
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类型
总结词
明确反应原理,熟悉反应类型
详细描述
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类型是复习的关键。需要明确各种元素的 化学反应原理,熟悉反应类型,并能够根据反应类型预测反应产物。例如,对于 铁元素,需要掌握其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类型。
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方法
03
考试应对策略
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分布
总结:了解考试形式,清楚各个题 型及分值分布,为针对性复习提供 基础。
VS
通过对历年试卷、考试大纲的仔细 研究,把握考试形式和题型分布, 了解哪些知识点是常考点,哪些是 次要考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精 力。
掌握答题技巧和时间分配
总结:掌握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利用网络资源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免费的或付费的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视频教程、题库等,可以利用 这些资源进行复习。
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
重视实验操作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而这些性 质和反应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因此,要重视实验操 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培养实践能力
除了实验操作外,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完成 一些实际项目或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实践能力,如参加 化学竞赛、进行家庭实验等。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方法

浅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方法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比较重要,如何寻找好的复习方法是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关键。
构建知识网络,内化知识体系,熟悉元素化合物的地位以及相关的题目分析高考,掌握好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点线面;网络结构;知识体系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的分配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它是构成中学化学的基础和骨架。
比如金属元素存在于大多数的无机物质中,而非金属元素既存在于无机物中也存在于有机物中。
它是其他化学知识的载体和生长的土壤。
而且元素化合物知识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无论是备战高考还是生活实际,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高三的学习中,作为一大块知识体系,教师要采取合理的复习方法,让学生把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牢固,它的学习也有利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复习,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考涉及这部分的试题,基本上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通过对化学用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的交叉,推断,采用信息给予题、实验探究等综合题型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运用、整合的能力,分析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知识的综合和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可以采用什么样的知识框架来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合呢?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
一、构建知识网络,内化知识体系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面广,既包括金属及其化合物,也包括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跨度大,知识点繁多,看似杂乱无章,易学难记,很难形成知识链。
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按照“知识主线,知识点,知识网络”的方式,依据“由点引线,由线连网,由网成体”的程序进行复习,便可以将知识逐渐明朗化,从而像一串甜甜的糖葫芦吃一个就想吃下一个一样,愉悦地进行知识体系的完成和整合。
2020年高三化学高考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与思路

2020年高考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与思路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的基础与素材,这部分知识内容从表面上看比较零碎、分散,难于记忆,使有些学生感觉花了较多的时间还是难于掌握,造成学习效率下降。
因而,在复习时如何将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整理成较为有序,又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 大纲要求: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
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
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该专题知识内容要求共28条,其中按三个层次具体分布如下:了解有20条(略)、理解(掌握)有7条[(1)掌握钠和镁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5)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6)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7)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综合应用有1条[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由此可知,元素化合物部分的主干知识:(1)以Na、Mg为代表的ⅠA、ⅡA性质。
(2)以N、O、S、Cl为代表的ⅤA、ⅥA、ⅦA性质。
(3)Al、Fe单质及化合物性质。
(4)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常见物质(离子)检验。
(5)环保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I、教师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中通常存在如下问题(1)缺少对《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和历届高考试题元素化合物试题的研究,因而有些教师在复习备课过程中心中无纲,随意性较强,针对性薄弱。
(2)第一轮按教材章节顺序复习过慢,知识点讲解过细,随意拓宽教学复习内容,造成学生在复习中感觉到上新课一样,知识点很多比较零碎不容易掌握。
(3)布置练习的题量过多,难度过高,不加选择的“题海战术”,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使学生感觉到复习练习中重点不突出,学习苦燥无味。
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元素化合物复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大口屯高中王淑芹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校高考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了能在2007年的高考中真正做到重点难点突破到位,基础能力得以加强,发挥正常水平,向高考复习要效益,我们精心研究了2007年高考复习大纲和天津卷考试说明,对元素化合物部分复习进行了缜密设计,现将我们的一些设想和做法向各位做以简单汇报,以期和各位同仁研究新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体,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构成中学化学知识体系。
基本理论都源于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计算更离不开元素化合物。
所以这部分内容在化学总复习中举足轻重。
再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元素化合物知识成为学科内综合的载体,所以科学、高效地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尝试采取“一轮系统复习法”即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依托,兼顾与其它板块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研究考纲、重视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复习的针对性1、“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是提高复习针对性的前提。
高考所要求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了氢、氧、氯、硫、氮、磷、碳、硅、钠、镁、铝、铁、铜等主要元素。
其非金属元素中氢、氧、氯、硫氮最为重要。
在金属元素中钠、铝、铁最为重要。
这些元素的代表性十分鲜明,从而构成了复习的重点。
2、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因而也是学生进行复习的依据,任何复习资料都代替不了教材。
而且近年高考化学试题具有回归教材的特点,但从学生反馈情况看,并不好,说明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理解、掌握程度不够。
今年我们汲取了教训加强认识,着力落实教材中基础知识,送分送到手。
3、认识元素化合物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困惑是解决复习针对性的一个关键。
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当部分同学感到易懂、好学,但难记、难用,针对这种情况,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很抓规律,善于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系统。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江苏省大港中学程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约占整个高中化学内容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高考中占15%左右。
知识零碎,化学反应多,学生已学易忘,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也往往是将课本内容简单重复,认为无啥可讲,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复习效率低。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复习并落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做法:一、复习思路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进行复习,抓住知识的点、线、面进行学习,由具体到一般,化繁为简,有计划的使之系统化、规律化,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并注意新旧知识的的联系和对比,注意相似物质的对比,如: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和稀硫酸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即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二、复习策略(一)把握重点,突出主干知识考试说明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ﻫ(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ﻫ(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ﻫ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ﻫ(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ﻫ(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ﻫ(3)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高考化学如何复习经验

高考化学如何复习经验高考化学如何复习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
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
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
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中学化学知识主要有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
高考中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占的比重较大,应重点掌握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四同”概念、各种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反应类型等化学基本概念以及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盐类水解等化学基本理论。
元素化合物知识所占的比重在提高,复习整理时,应把握两点:一是“结构——性质——用途——存在与制备”的主线,二是抓住常见的元素C、N、S、Cl、Na、Mg、Al、Fe的单质与化合物。
有机化学知识应关注代表物,拓展相互转化,落实各类有机物之间关系,再将反应类型、反应原理、反应条件、有机实验等知识穿插其中,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化学实验复习应从仪器、药品选择、溶液配制、仪器连接、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制备等方面进行系统整理。
化学计算主要是有关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尽管难度在降低,计算量有所减少,但常用的逻辑推理法、守恒法、差量法、极值法等应掌握。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
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演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完整版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江苏省大港中学程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约占整个高中化学内容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高考中占15%左右。
知识零碎,化学反应多,学生已学易忘,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也往往是将课本内容简单重复,认为无啥可讲,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复习效率低。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复习并落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做法:一、复习思路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进行复习,抓住知识的点、线、面进行学习,由具体到一般,化繁为简,有计划的使之系统化、规律化,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并注意新旧知识的的联系和对比,注意相似物质的对比,如: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和稀硫酸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即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二、复习策略(一)把握重点,突出主干知识考试说明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思路和复习策略江苏省大港中学程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约占整个高中化学内容的四分之一左右。
在高考中占15%左右。
知识零碎,化学反应多,学生已学易忘,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也往往是将课本内容简单重复,认为无啥可讲,如此造成的结果是复习效率低。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复习并落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做法:复习思路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能够“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进行复习,抓住知识的点、线、面进行学习,由具体到一样,化繁为简,有打算的使之系统化、规律化,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并注意新旧知识的的联系和对比,注意相似物质的对比,如:氧化钠、过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和稀硫酸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即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复习策略把握重点,突出主干知识考试讲明对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差不多要求是: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把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1.Ⅰ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把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明白得ⅠA、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明白得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 把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O、S、N、P、C、Si)(1)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2)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3)把握硫酸和硝酸的化学性质.(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
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爱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咨询题。
(5)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6)了解常见化肥的差不多性质.(7)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大气污染.(8)初步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的差不多原理.(9)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二氧化硅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阻碍。
4.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Zn、Cu)(1)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样原理。
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爱护。
(2)把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4)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5)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6)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5.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由此可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主干知识确实是各单元中的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
复习时对这些知识要狠抓落实不放松。
专门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做到滴水不漏。
(二)抓住主线、系统把握、形成知识规律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既有对某一个体知考察的选择题,如直截了当考察物质的性质。
(05上海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2N aCl(熔融)=2Na+Cl2↑ B.MgO+H2=Mg+H2O C.Fe3O4+4CO=3Fe+4CO2D.2HgO=2Hg+O2↑(05北京10)10.将足量稀盐酸加到下列固体中,只能发生一种反应的是:A .Mg 、AlCl3、NaAlO2 B. KNO3、 NaCl 、 CH3COO NaC .NaClO 、 Na2SO3、 BaCl2 D. Ba(NO3)2 、FeSO4、 NH4HCO3又有对元素性质、制法、用途等全面考察的综合题。
因而复习时在突出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要善于将分布在各处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于学生全面系统 、熟练把握.对每一种物质都能够采纳下面的思维框架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能否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能否与水反应能否与氧化物反应能否与酸碱盐反应 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组成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制备方法储存鉴不把单质化合物各点有机联系起来可形成性质制法、鉴不、储存、用途的主线思维模式;其中每一部分按照上述框架内容加以充实,则可形成一个扎实的知识面,对比,便可全面系统地把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联系可按照单质 氧化物或气态氢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重要的化合物这一主线形成知识网.也可按照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特性形成知识网如:硫及其化合物S-2 S0 S+ 4 S+6使学生明确不同价态之间是氧化还原关系,相同价态之间是酸碱关系的思路。
N0 N+2 N+4 N+5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两性关系,铁的变价之间的三角关系等。
如此可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的经历和把握,有利于提升复习成效。
(三)精选例题,把握好两个结合点。
一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理论的有机结合。
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理论的载体。
从高考试题看,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理论的考查要紧是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在一起,单纯的概念理论考查专门少。
因此复习时必须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紧紧依靠位、构、性的关系,力争从结构推性质,把描述性化学转变为推理性化学。
如此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物质的性质,提升分析、推理能力,增加应试技巧。
1、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结合。
这一方面要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因为所有的反应都离不开物质的性质。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定、离子共存咨询题差不多上课本上的重要反应和物质的重要性质,氧化还原反应每年都考。
如:(05北京6)高压电机、复印机工作时会产生臭氧,该气体有强氧化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B.臭氧可使潮湿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C.臭氧的存在对人体有益无害D.臭氧是专门好的消毒剂和脱色剂(05天津26)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相结合,要紧考查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而任何一种物质都能够考察其结构,或用结构讲明某些具体咨询题,专门是对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的考查。
如(05辽宁26)在下列分子中,电子总数最少的是A.H2S B . O2 C.CO D.NO(05天津理综7)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 H与D,16O与18O互为同素异形体,H216O 、D216O、H218O、H216O D218O 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SiO2晶体中,一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 HI的相对分子量大于HF,因此HI的沸点高于HFD. 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05全国I 27)另外在05年高考试题中(05北京理综27)、(05全国III26)、(05全国I6、9)、(05广东5)差不多上对这方面内容的考查与电离平稳和水解平稳相结合,(05全国II10)相同体积的pH=3的强酸溶液和和弱酸溶液分不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弱酸产生较多的氢气B. 强酸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05全国I II10)向0.1mol/L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溶液中存在的要紧例离子是A.Na+ CO32-B. Na+ HCO32-C.HCO32- CO32-D. Na+ OH-(05广东19)(05广东综合25)(05辽宁28)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稳相结合,因为速率平稳差不多上研究某一个体反应的,而化学反应差不多上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
专门是物质酸碱性的强弱、可逆反应都能与速率平稳结合起来。
如(04上海8)二是与化学实验和化学运算相结合化学实验差不多上以物质的性质、制备为基础,考察差不多反应原理的应用;而运算又多数是化学方程式的运算。
因此运算穿插与元素极其化合物中,二轮复习时几乎不用专题复习。
(1)与实验结合如:实验推断题(05全国II27)(05全国III27)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如:(05江苏19)与制备相结合如:(05广东20)(2)与运算有相结合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在某些反应中的应用等如(05全国II 13)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不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2和Cu(NO)2溶液的浓度分不为a mol/L和bmol/L。
则与的关系为A.a=bB.a=2bC.2a=bD.a=5b(05江苏25)较低温度下,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某校甲、乙两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均用200mL12mol·L-1盐酸与17.4gMn 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氯气,并将制备的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用稀NaOH溶液吸取残余氯气。
分析实验结果发觉:①甲、乙两组制得的漂白粉中Ca(Cl)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②甲组在较高温度下将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所制得的产品中Ca(Cl)2的含量较高。
试回答下列咨询题:⑴上述实验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2多少克?⑵实验中所得到的Ca(Cl)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的缘故,并写出可能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细化考点,形成学案教学,加大学案教学例如:卤素一章可划分7个考点,其中卤素知识是每年高考的必考考点,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存在、用途等要紧以选择题的形式显现。
氯气的制取实验和化学性质联系起来,向大型的综合实验题等方面进展。
考点1: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要紧化学性质是什么?考点2:氯气的强氧化性和氯水的四大作用的要紧内容是什么?考点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要紧用途有哪些?考点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应注意的八个咨询题是什么?从原理、原料、装置、除杂质、干燥、检验、收集、吸取八个方面考虑。
考点5:卤素物理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的要紧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熔沸点等方面列表比较。
考点6:卤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有哪些?要求学生从单质的氧化性、卤离子的还原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最高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等方面列表比较。
考点7:卤离子的鉴定方法有几种? 同时在每一考点中穿插相应的摸索和练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总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复习,必须做到多联系,勤对比,突出重点,化繁为简,加大经历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