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与肌肉疾病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神经病学: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呼吸道感染, 手术(包括胸腺切除术)
精神紧张, 全身疾病
➢ 约1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生危象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临床表现
4.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是MG的重要临床特征
5. 起病隐袭、病程波动
➢缓解与复发交替 ➢晚期休息也不能完全恢复 ➢多数靠药物维持 ➢少数可自然缓解
概述
分类
2.肌肉疾病 (1)病变部位:骨骼肌
(2)主要疾病有
➢ 周期性瘫痪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 线粒体肌病或线粒体脑肌病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图17-1 神经-肌肉接头突触结构示意图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概述
发病机制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机制 (1)突触前膜病变-Ach合成和释放障碍
含糊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呼吸肌不受 累及。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临床表现
成年型(Osserman分型) Ⅲ 急性重症型(15%)
急、重。累及延髓肌、呼吸肌,易发生肌无力危象、需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死亡率较高 Ⅳ 迟发重症型(10%)
病程>2年、由Ⅰ、Ⅱ型演变而来,症状同Ⅲ型 常合并胸腺瘤、预后较差 Ⅴ 肌萎缩型(少见)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临床表现
1)眼外肌(首发症状)
上睑下垂、斜视、复 视 、眼球运动受限或 固定
图17-2 右眼睑下垂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临床表现
2)面部肌肉、口咽肌受累: 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带鼻音、发音障碍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概述、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概述、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
(3)反拗性危象:停用一切抗胆碱脂酶类药物,至少3天。后从原药量的半量开始给药,同时改用或并用激素。
危象解除后处理:应继续使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并配合其它治疗。
危象处理原则:
▲▲▲
1、维持和改善呼吸功能,可用人工辅助呼吸,持续低流量吸氧,痰多而咳出困难早作气管切开。
2、积极控制感染,选用有效、足量和对神经肌肉接头无阻滞作用的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
因为缺钾时心脏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易出现洋地黄毒性反应。
发作间歇期的治疗:发作较频繁者,可长期口服氯化钾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概述、周期性瘫痪,重症肌无力
一、概述
1、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是指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重症肌无力和Lambert-Eaton综合征等。肌肉疾病是指骨骼肌本身病变引起的疾病。
二、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癔病:因精神因素发病,瘫痪肢体的肌张力时高时低,腱反射明显亢进,瘫痪肌肉的电反应无异常,血钾和心电图检查无低钾改变。暗示治疗可收到显著效果。
治疗:
发作时成人一次口服或鼻饲氯化钾4-10g至完全恢复后停药。病情严重时可静脉滴注10%氯化钾液对有呼吸肌麻痹者,应及时给予人工呼吸,吸痰、给氧。心律失常者可应用10%氯化钾30ml、胰岛素10单位加5%葡萄糖液1000ml静脉滴入。但禁用泮地黄类药物。
3.反拗性危象:难以区别危象性质又不能用停药或加大药量改善症状者。多在长期较大剂理用药后发生。

肌肉疾病

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 和 肌肉疾病
Diseases of Neuromusclar Junction
1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neuromusclar junction,NMJ) :指神 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重症肌无力,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等

肌肉疾病(Muscular Diseases):指骨骼肌 疾病。
23
24
重症肌无力
临床特征: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
极易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活动后 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 (ChEI)治疗后症状减轻
25
26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1、动物模型实验型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EAMG)—电鳗的ACHR作为抗原 EAMG模型血清AChR-Ab ɡ AChR-Ab结合部位在突触后膜 免疫荧光法发现AChR↓↓ 2、MG血清输入小鼠 生理改变 类MG症状和电
34
临床表现(2)

重点
⑶常见诱因:
感染、手术,全身性疾病,精神创 伤、过劳 妊娠、分娩,和月经前常导致病情 恶化;
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心 得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吗啡、安 定、锂、新霉素、四环素及氨基糖甙类 抗生素可使症状加重
35
临床表现(3)


⑷临床特征:
1、受累肌肉病态疲劳
重点

27
病因与发病机制

3、80%--90%的MG血清中检测到AChR抗 体,血浆交换治疗暂时改善 4、MG患者80%胸腺肥大,淋巴滤泡增 生,10~20%胸腺瘤,胸腺切除后70% 改善或痊愈 5、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甲亢、甲状腺 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等。

神经病学-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神经病学-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神经病学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蒲传强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症肌无力第三节周期性瘫痪第四节多发性肌炎第五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第六节肌强直性肌病第七节代谢性肌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主要包括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病和代谢性肌病,本章主要介绍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瘫痪两节第二节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的AchR受到损害后,受体数目减少。

发病率为(0.5~5)/10万,患病率约10/10万临床表现为Ø骨骼肌极易疲劳Ø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自身免疫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引起Ø电鳗鱼放电器官纯化的AchR注入家兔实验Ø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检测到AchR抗体Ø患者的血清输入小鼠实验Ø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异常Ø患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Ø体液免疫介导为主不能产生足够终板电位,突触后膜传递障碍AchR抗体AchR肌无力直接封闭抗体间接封闭抗体补体Ø细胞免疫参与Ø免疫应答始动环节仍不清楚Ø推断起始部位在胸腺ü肌样细胞具有横纹并载有AchRü特定遗传素质个体感染后,肌样细胞AchR构型改变,形成新抗原,产生抗AchR抗体,发生交叉反应ü胸腺B细胞产生AchR抗体ü周围淋巴器官和骨髓长生AchR抗体的IgG病因与发病机制Ø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的免疫原性改变D-青霉胺诱发重症肌无力Ø遗传因素肌肉组织Ø大多数早、中期或病情不严重的患者,其肌纤维形态改变不明显;慢性或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肌纤维萎缩。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精品医学课件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精品医学课件
反拗危象:在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期间,因感染、分娩、手 术等原因导致患者突然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无效,而出现呼吸 困难;注射新斯的明无效,需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输液维 持,待机体重新对药物敏感后再应用。
临床分型
1.成年型(Osserman分型) Ⅰ型(单纯眼肌型):仅眼肌受累 Ⅱ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受累,但延髓肌不受累 ⅡB型(中度全身型):骨骼肌和延髓麻痹,但呼吸肌不受累 Ⅲ型(急性进展型):首次症状出现数周内达高峰 MG肌无力危象,需做气管切开,死亡率高 Ⅳ型(迟发重症型)由I型及II型发展而来,常合并胸腺瘤 Ⅴ型(肌萎缩型):肌无力伴肌萎缩
辅助检查
4.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重复神经电刺激 需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12-18小时
低频(2~5 Hz)和高频(10 Hz以上)重复刺激尺神经和 面神经,动作电位波幅(第5波与第1波相比)递减10%以 上(低频刺激)或30%以上(高频刺激)时为阳性。 ☆常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 ☆单纤维肌电图 是用特殊的单纤维针电极测量同一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电位 间的间隔时间是否延长,来反映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功能。
MG危象的处理
1.一旦出现呼吸肌瘫痪,严重呼吸困难,立即气管切开,应用人 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2.根据危象类型治疗: 肌无力危象:加大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 胆碱能危象:停抗胆碱酯酶药物,待药物排除后重新调整剂量 反拗危象:停抗胆碱酯酶药
3.控制感染 4.皮质类固醇激素和丙种球蛋白 5.血浆置换 6.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
neuromuscular junction and muscle disease
【概述】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是指神经-肌肉接头 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肌肉疾病是指骨骼肌本身病变引起的疾 病。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理与治疗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理与治疗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 理和治疗
受累肌分布不均等
• 以眼、面、口、咽为主为先, 渐及全身肌肉及呼吸肌
• 从上→下波及 • 眼面部受累两侧常不对称 • 眼内肌、平滑肌一般不受累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 理和治疗
肌力弱的波动性
• 晨轻暮重 • 持续用力后无力明显,短暂休
息后肌力改善
• 早期可自发缓解,少数可自愈 • 多数病程呈波动,某些因素可
神经-肌肉接头 与 肌肉疾病解剖生理
和治疗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 理和治疗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 理和治疗
AP模式 图
一、解剖生理
• 骨骼肌的组织结构: • 神经—肌肉传递:突触; • N-MJ传递过程:神经冲动→突触前膜→钙离子内流
→囊泡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 后膜Na+、K+通透性改变→后膜去极化→动作电位→ 终池C a++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肌肉收缩。
• ⅡA 轻度全身型:30% 从上至下波及、 不累及呼吸肌、轻度、进展慢、抗体阳 性,药物敏感,愈后好。
• ⅡB 中度全身型:25%、从上至下波及、 累及呼吸肌、中度、进展较快、抗体阳 性,药物不敏感,愈后差。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
理和治疗
• Ⅲ 极重全身型:起病急、进展快、程 度重累及呼吸肌、抗体阳性,药物不敏 感,愈后差,胸腺瘤多。
• 反拗性危象:某些诱因下,受体改变, 使机体用药失效,试验无变化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解剖生 理和治疗
危象鉴别
鉴别项 发生率 诱因
肌无力危象 多
感染、分娩、氨基甙、 麻醉药等
胆碱能危象 少

神经病学之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护理课件

神经病学之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护理课件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 上的受体结合,引起 肌肉纤维的兴奋和收 缩。
当神经末梢受到刺激 时,囊泡释放乙酰胆 碱到突触间隙。
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的关系
肌肉疾病如肌无力综合征、肌萎 缩等可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正常
功能。
肌无力综合征患者神经肌肉接头 处的突触后膜上受体数目减少或 功能异常,导致肌肉收缩无力。
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同时关注患者 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康复训练与护理
康复训练是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 疾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 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
量。
康复训练包括个体化的运动疗法 、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如维生素E和辅酶Q10,可用于治疗肌 肉疾病,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式进行给药。
免疫抑制剂
如皮质类固醇和免疫球蛋白,可用于 治疗多发性肌炎等肌肉疾病,使用时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 进行剂量调整。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严格遵医嘱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 议进行治疗,不得自行更 改剂量或停药。
神经病学之神经肌肉接头和肌 肉疾病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 • 肌肉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护理 •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药物治疗 •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01 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
CHAPTER
神经肌肉接头的解剖结构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 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 时就医。
定期复查

神精病学: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

神精病学:神经肌肉接头与肌肉疾病
• 肾上腺皮质激素: 冲击疗法: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
适用于危重病例、已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
小剂量递增法:强的松
避免病情加重
药物治疗
•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孢素A
适用因病不能用或不耐受激素,对激素 疗效不佳者
• 禁用药物:奎宁、吗啡、氨基糖甙类抗生
素(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新霉素、多粘 菌素、巴龙霉素等。安定类药物慎用
我国的MG的特点—儿童多发
概述(Myas thenia G ravis MG )
• 第一例被描述的MG 病例是维吉尼亚州的年代记录者 报道的,为全身型症状表现。1672年,英国内科医生 T homas Willis 也报道了一个以四肢及球部肌肉易疲劳 性为特点的MG 病例。
• 在19世纪末,第一本关于MG 病人症状描述的书出版 了,并根据该病肌无力特点命名为“重症肌无力”。希 腊字“mys ”是指肌肉,“asthenia”是 软弱、无力;拉丁 语“gravis ”是指严重的
临床表现
• 发病率8-20/10万 • 患病率50/10万(我国有60万MG患者) • 男女比例2:3 • 中国只有一个发病高峰小于14岁 • 国外两个发病高峰 • 女性20-40岁 男性40-60岁
眼睑下垂
临床表现
• 诱因:感染、创伤、疲劳、妊娠 • 病程:起病隐匿)两年后出现
上述症状,合并胸腺瘤,预后差
• Ⅴ肌萎缩型:少见
诊断
• 临床表现 • 疲劳试验 (Jolly试验):
眨眼、平举或下蹲 •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新斯的明、腾喜龙
诊断
• 神经重复频率刺激检查:
波幅递减10%以上为阳性
• 单纤维肌电图:电位间隔时间延长 • AChR抗体浓度测定:明显升高 • 胸腺检查 • 合并其它免疫疾病:甲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一、 神经 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神经冲动
+通道开放, + 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囊泡移动、融合、破裂, 释放(量子释放 囊泡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 量子释放 释放 量子释放) ACh与N2受体结合 与 Na+、K+ (尤其是 +)通透性 尤其是Na 通透性 通透性↑ 尤其是 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 终板膜去极化 终板电位(EPP) 终板电位 ) EPP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 电紧张性扩布至肌膜 动作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治疗学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一)、避免使病情恶化的因素: 1.禁用某些药物: ①氯丙嗪、吗啡和镇静安眠药 ②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卡那霉素 ③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 ④β-阻滞剂 ⑤膜稳定剂: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 ⑥肌松剂:箭毒和D-箭筒毒 2.避免灌肠、过劳、感冒、情绪过于波动 3.抗胆碱酯酶药物: 作用机制:可抑制胆碱酯酶,使Ach分解减少,存活延长,增加了和受体结 合的机率,取得暂时缓解,适用于轻度全身型和眼肌型。 临床效果:患者通常可获得部分缓解,几乎没有患者可获得完全缓解, 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能阻止疾病的自然进程。
第二节 治疗学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2.免疫抑制剂: (1)肾上腺皮质激素:80%患者可明显改善,治疗早期可使症状加重,甚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至出现危象,因此常在住院期间使用。用法: a.大剂量递减隔日疗法:强的松60~80mg qd口服,症状改善后减量至 5~15mg Qod维持,隔日用药可减轻副作用发生。 b. 大剂量冲击疗法:反复发生危象或a法不能缓解的病例可试用,甲强龙 1000mg/d ,连用3~5日。如一个疗程不能取得满意效果,隔2周可重复一疗 程.注意皮质类固醇副作用.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MG-危象的处理 第一步:辨别是哪一类型危象。 第一步:辨别是哪一类型危象。 第二步:关键是管理好呼吸机能。 第二步:关键是管理好呼吸机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是处理危象 的关键,适用于各型危象。 2.必须进行ICU监护,治疗潜在的感染。 3.暂停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以排除胆碱能危象。 4.可考虑使用激素。 可考虑使用激素。 可考虑使用激素 第三步:调整抗 药物,分 第三步:调整抗AchE药物 分型处理。 药物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肌无力危象: 肌无力危象: 常因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不足所致,部分患者有诱发因素,例如呼吸道感染,应 用过量镇静剂或对神经肌肉传递有阻滞作用的药物。 胆碱能危象: 胆碱能危象: 因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所致,除肌无力加重外,还出现肌束颤动和毒覃碱样反应。 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待药物排出后应重新调整剂量,或改用其他疗法。 反拗危象: 反拗危象: 很罕见,因机体突然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所致。 应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输液维持,可改用其他疗法。
主要副作用:
①毒覃碱样作用(M胆碱系作用): 如腹部痉挛性疼痛,腹泻,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它们可能使患者的耐 受剂量减低,可用普鲁本辛、阿托品控制自主神经副作用(恶心、呕吐、腹泻) ②烟碱样作用(N胆碱系作用): 过量时表现为肌束震颤,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NMJ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 受体(AchR)。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1.自身免疫反应——与自身抗体AchR的破坏效应 有关
AchR抗体破坏AchR,使之不能产生足够的终板电位。临床出现肌 肉病态疲劳。 80%~90%MG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AchR特异性抗体,在其他肌无力中 一般不易测出——对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与肌肉疾病
神经内科:黄敬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重症肌无力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Lambert-Eation综合征 综合征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 神经 肌肉接头处的传递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NMJ)是神经肌肉接 头处传递功能障碍疾病,神经肌肉接头处 的传递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这个环 节发生障碍就可能产生NMJ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重症肌无力(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MG) ) 用法: ①新斯的明——人工合成的化学结构与毒扁豆甙相似的化合物。 对四肢无力的效果较好。 口服约15分钟后起效,疗效持续2~6小时。 75~300mg/日,分次服用(15~30mg/2~4小时) ②吡啶斯的明——可能优于新斯的明,起效温和、平稳。 作用时间较长(2~8小时),一般给药时间为6~8小时。 对延髓支配的肌肉无力效果较好。 60~240mg/次,每4~6小时一次,睡眠时可不用。
##下列治疗通常可加速危象恢复: a.非药物治疗——血浆置换 b.药物治疗——经静脉给予免疫球蛋白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诊断: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晨轻暮重,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效 1. 疲劳试验 疲劳试验: 使受累肌肉重复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 2.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① 腾喜龙试验:腾喜龙10mg稀释至1ml,先静推2mg,15秒后加3mg,另15秒再加 5mg至总量10mg,若症状迅速缓解为阳性。 特点:见效快,主要用于眼肌和其他头部肌肉的评估。 ② 新斯地明试验:新斯地明0.5~1mg肌注,20分钟后症状改善为阳性。可同时肌注阿 托品0.4mg以对抗新斯地明的毒覃碱样反应。(毒覃碱样反应:瞳孔缩小,心动过缓, 流泪,多汗,腹痛,腹泻,呕吐等) 特点:需时长,主要用于对肢体,呼吸肌的评估。 3. AchR-Ab滴定 滴定: 滴定 高滴度AchR-Ab对MG诊断有特征性意义,但正常滴度不能排除诊断。90%的 全身型患者有AchR-Ab阳性反应,但我国阳性率较低,50%~60%眼肌型患者呈 AchR抗体阳性。 4. 肌电图 肌电图: 低频高频重复电刺激均使动作电位降低10%以上为阳性。
2、胸腺相关性
80%患者有胸腺肥大,20%患者有胸腺瘤,胸腺切除后70%患者临床症 状可得到改善或痊愈。
3、合并症
多数患者合并有甲亢,甲状腺炎,SLE,类风关和天疱疮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病理:
肌肉本身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的病例肌肉有淋巴细胞浸润, 肌肉本身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 50%的病例肌肉有淋巴细胞浸润, 灶性肌坏 的病例肌肉有淋巴细胞浸润 最突出的改变在神经 肌接头处,电镜下见突触后膜皱摺减少, 神经- 死 。 最突出的改变在 神经 - 肌接头处 , 电镜下见突触后膜皱摺减少 , 突触 后膜平坦,突触间隙增宽。 后膜平坦,突触间隙增宽。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1.肌无力危象及其分型 肌无力危象及其分型 肌无力危象 胆碱能危象 反拗性危象 ChEI不足 ChEI过量 ChEI不敏感 概 念 不足 过量 不敏感 瞳 孔 大 少 正常或偏大 出 汗 少 多 多少不定 流 涎 无 多 少 腹痛、 腹痛、腹泻 无 明显 无 肌肉抽动或跳动 无 常见 无 加重 不定 对抗胆碱酯酶药物 良好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特点: 1.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 2. 呈波动性肌无力——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 3. 经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使其改善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1. 性别年龄: (1) 女性多于男性,约3∶2 (2)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年至40岁发病多见,40岁以前女性多见; 岁以前女性多见; 岁以前女性多见 中年以后男性多见, 岁的患者多合并胸腺瘤且男性居多。 中年以后男性多见,50-60岁的患者多合并胸腺瘤且男性居多。 岁的患者多合并胸腺瘤且男性居多 2. 诱因: 多为感染、精神创伤、过度疲劳、妊娠、分娩 3. 病程: 大多起病隐袭,进展缓慢,病程中可有波动,少数发病后2-3年内自然 少数发病后2 少数发病后 缓解,大多数迁延不愈, 少数呈暴发起病。 缓解,大多数迁延不愈,晚期运动障碍严重。少数呈暴发起病。 少数呈暴发起病 4. 首发症状:眼肌无力 复视和上睑下垂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多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运动明 显受限,甚至眼球固定,但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 但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双侧眼症状多不对称, 但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 10岁以下小儿以眼肌受损为常见。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肌萎缩 肌无力 不耐受疲劳 肌肥大与假肥大 肌痛与肌压痛 肌强直 肌肉不自主运动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乙酰胆碱受体抗 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 的及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 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第二节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 )
危象: (1)MG危象——重症肌无力病人,急骤发生延髓支配肌肉和呼吸肌严 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时,称为危象。 (2)危象是MG病人死亡的常见原因,肺部感染或手术可诱发危象,情 2 MG 绪波动和系统性疾病可加重症状。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 神经 肌肉接头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